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星宇
CHEN, Hsing-Yu
論文名稱: 臺灣科技教育現況與精進策略研究
A Study On Status and Improving Strategy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in Taiwan
指導教授: 宋修德
Sung, Hsiu-Te
口試委員: 曾璧光
Tseng, Pi-Kuang
陳美姿
Chen, Mei-Tzu
宋修德
SUNG, Hsiu-Te
口試日期: 2022/08/04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工業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22
畢業學年度: 11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14
中文關鍵詞: 科技教育生活科技科技領域
英文關鍵詞: Technology Education, Living Technology, Technology Domain
研究方法: 深度訪談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201069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32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灣科技教育之現況與問題挑戰,並提出具體之精進策略。研究透過深度訪談法進行,研究對象為具深化學術或實務經驗之臺灣科技教育學者與現場教師,並以「分析歸納法」進行資料分析,進而提出研究結論與建議,供科技教育人員、教育主管機關、後續研究者參考。

    研究發現科技教育推動存在課程時間不足、無法向下扎根等難處;教師超量的工作負荷、專業知能不足、學科特性所導致的評量困難等問題也影響著課程實施;現行師資缺口透過非專師資填補並且缺乏教師專業制度把關的情況下,恐使得科技教育的推動呈現大打折扣。且受限於現實因素,實際的資源整合推動仍與理想規劃有所落差。部分計畫、配套定位模糊,課程發展重疊,並存在研習資源無法有效轉化至教學現場的問題;教育資源、文化背景等條件差異,導致各地科技教育存在辦學上的落差。並且社會大眾認知認同不足與升學主義的社會氛圍仍影響著科技教育的推動落實。

    對此本研究建議提出:教育主管機關應持續爭取科技教育發展並推動教師專業制度、減授鐘點、訪視輔導、資源檢討評估、教學準備支持等配套工作,並協助提升「生活科技」學科之於升學體系的重要性;地方學校也應保障學生受教權益,落實正常開課與聘用專業師資。各單位在資源運用、課程發展上也應以幫助學生學習、教師教學為目標,對應地方需求、避免疊床架屋。而科技教師應重視自身的專業成長,課程教學應以深化學生學習為目標,並妥善運用相關教學資源,減輕工作負荷、落實課綱理念。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in Taiwan, and put forward specific improvement strategies. The research was conducted through in-depth interviews. The research objects were Taiwanese technology education scholars and teachers with deepen academic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Data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by "analytical induction", and then research conclusions and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for technology education personnel, education authorities, Reference for follow-up researchers.

    It has been discovered that there are some challenges in promoting technology education, such as insufficient curriculum time and the inability to take root. Problems such as teachers' excessive workload, lack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ability, and difficulty in evaluating due to subject characteristics all have an impact on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Currently, the teacher shortage is filled by non-professional teachers, and the lack of a professional system for teachers may severely limit the promotion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And, constrained by realistic factors, actual resource integration promotion falls short of ideal planning. Th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overlaps, and there are problems that the study resources cannot be effectively transferred to the teaching site; differences in educational resources,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other conditions lead to a gap in running technology education in different places. Furthermore, the lack of social recognition and the social atmosphere of attending school continue to have an impact on the promo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educational authorities should continue to strive for the advancement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as well as promote the supporting work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systems, reduced teaching hours, visiting and counseling, resource review and evaluation, and teaching preparation support, as well as help to increase the importance of "life technology" in the system of entering a higher school. Local schools should also protect students' educational rights and interests, implement regular classes, and hire professional teachers. Each unit should also aim to assist students and teachers in learning how to use resources and develop curriculum that is relevant to local needs while avoiding duplication. However, technology teachers should focus on their ow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course content should aim to deepen students' learning while making effective use of relevant teaching resources to reduce workload and implement curriculum concep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解釋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科技與科技素養 9 第二節 科技教育 15 第三節 近年科技教育發展趨勢 25 第四節 英美日科技教育之內涵 36 第五節 臺灣科技教育之內涵 61 第六節 臺灣科技教育之相關研究 79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9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93 第二節 研究步驟 95 第三節 研究對象 97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99 第五節 研究工具 101 第六節 研究信賴度 103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105 第一節 「教育內涵面向」研究結果分析 105 第二節 「教學實務面向」研究結果分析 116 第三節 「專業師資面向」研究結果分析 126 第四節 「資源配合面向」研究結果分析 138 第五節 「社會文化面向」研究結果分析 146 第六節 綜合討論 15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79 第一節 結論 179 第二節 建議 188 參考文獻 193 附錄一 深度訪談大綱 213

    壹、中文部分
    丁翊修(2017)。國中生活科技競賽優勝隊伍關鍵成功因素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大谷忠(2016)。技術教育の視点から見た技術・家庭科の現状と課題。日本科学教育学会年会,日本科学教育学会。
    大阪教育大學(2021)。技術教育コース。取自https://osaka-kyoiku.ac.jp/academic/education/teachers/school/chuto/gijutsu.html
    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2022)。大學申請入學參採高中學習歷程資料完整版查詢系統。取自https://reurl.cc/b2MQ4X
    中等教育階段科技領域教學研究中心(2021)。中心宗旨。取自http://www.k12tech.ntnu.edu.tw/index.php/goal
    方瑀紳(2015)。科技教育研究主題的演進與研究前沿:1970~2013年研究文獻的共被引分析(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方瑀紳、李隆盛(2014)。臺灣科技教育學系變革下學位論文研究趨勢:以共詞分析。教育研究集刊,60(4),99-136。
    日本文部科學省(2017)。中学校学習指導要領(平成 29 年告示)。東京都:日本文部科學省。
    日本文部科學省(2021)。教員免許更新制。取自https://www.mext.go.jp/a_menu/shotou/koushin/index.htm
    日本產業技術教育學會(2018)。技術科教員養成修得基準。京都市:日本產業技術教育學會。
    日本產業技術教育學會(2021)。指導能力認定試験とは。取自https://jste.info/nintei/setumei
    王文科、王智弘(2010)。質的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彰化師大教育學報,17,29-50。
    王俊斌(2015)。師資培育開放二十年:理想的許諾與失落。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6),8-12。
    王建智(2017)。生活科技課程對國中生選填高中職志願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王裕德(2016)。生活科技翻轉教學自我效能模式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朱益賢(2006)。從科技素養到科技創造力。生活科技教育,39(8),1-2。
    朱耀明(2004)。科技教育與教育科技之關係。生活科技教育,37(6),2-8。
    江宜庭(2016)。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應用於國小科技教育(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自造教育及科技輔導中心(2021)。計畫介紹-計畫緣起。取自https://maker.nknu.edu.tw/Introdution/Plan/1
    行政院主計處(2022)。111年度直轄市及縣(市)總預算彙編。臺北市:行政院。
    余鑑(1994)。加強科技教育以厚實科技發展的基礎。中學工藝教育,27(7),1-1。
    余鑑(2003)。工藝教育思想的流變。生活科技教育,36(8),3-11。
    吳心昀(2015)。合作學習教學策略應用於生活科技課程對學生學習態度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淑娟(2019)。偏鄉小學生活科技融入食農教育之教學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吳惠花(2013)。12年國教的課程與教學輔導網絡建構現況與省思 :以中央輔導團國語文領域為例。載於張素貞等(主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專業支持:國民教育輔導團的理念與實踐。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出版中心
    呂建億(2014)。高中生活科技教師實作教學表徵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大偉(2003)。注意未來「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師之結構。生活教育月刊,36(4),1-2。
    李大偉、林薇、曾國鴻、游光昭(1995)。國中國小學生技學素養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4-2511-S-003-033-TL)。
    李大偉、黃能堂、侯世光(1996)。國中技學素養教育內涵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5-2511-S-003-066)。
    李光展(2015)。心智圖法教學方案對生活科技學習成就之影響(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易穎(2017)。十二年國教科技領域教師教學專業能力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則叡(2018)。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試辦國民中小學自造教育與科技中心計畫申請書內容分析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李姿儀(2018)。國中科技教育的內容規劃。科技與人力教育季刊,4(3),46-66。
    李晏如(201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之生活科技教室規畫(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李堅萍(1994)。英國國定課程之初中科技教育課程分析。中學工藝教育,27(10),23-27。
    李博宏(2004)。我國科技教育思潮之演變-以生活科技教育月刊專論之內容分析(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李隆盛(1994)。科技素養的確認:三軸矩陣模式的應用。中學工藝教育月刊,27(1),20-27。
    李隆盛(1997)。亞太工藝/科技教育之比較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5-2745-H-003-004R)。
    李隆盛(2000a)。重視科技教育才能提升國家競爭力。生活科技教育,33(5),1。
    李隆盛(2000b)。科技與人力教育的進展。臺北市:師大書苑。
    李隆盛(2000c)。美國K-12 年級的科技教育內容。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3(6),2-8。
    李隆盛(2000d)。參與日本國際科技教育人員研修授課紀要。生活科技教育,33(6),2-8。
    李隆盛(2001)。我國中小學的科技教育。生活科技教育,34(8),2-10。
    李隆盛(2004)。科技教育的課題與展望。生活科技教育,37(7),26-29。
    李隆盛(2005)。科技與生活科技。載於李隆盛(主編),生活科技概論(1-22)。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周惠柔(2018)。6E教學模式結合不同輔助學習設備融入生活科技課程對高中學生探究能力及設計能力之影響-以結構設計課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人龍(2002)。從康道塞 (Condorcet) 到裴斯塔洛齊 (Pestalozzi) -科技教育思想的演變。生活科技教育,35(10),3-12。
    林志軒(2019)。STEM-6E運用於國中生活科技課程之行動研究-以結構課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秀恩(2018)。桃園市生活科技教師對十二年國民教育課程綱要的認知與因應(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佳全(2003)。從國中科技教育的困境看國小科技教育。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6(5),17-23頁。
    林坤誼(2006)。從TAA到TLA:學習科技的哲理與結構之修訂對我國科技教育發展的啓示。生活科技教育,39(7),50–55。
    林坤誼(2018)。臺灣推動自造教育的省思與建議。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2),6-9。
    林坤誼、顏郁欣(2000)。以準工程取向建構高中科技教育課程的探討。中學工藝教育,33(8),13-19。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3(2),122-136。
    林鳳儀(2016)。國小學童對生活科技物的覺知-以「螺絲」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俞誌凱(2018)。生活科技領域創新教學於國小學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宜蘭縣。
    姜焙仁(2017)。SCAMPER創意思考法應用在生活科技之行動研究-以國小立體造型課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施亞辰(2017)。自造者教育教師研習課程與十二年國教科技領域課綱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洪國峰(2016)。國中生的科技素養測驗發展及其表現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范斯淳(2020)。生活科技課程發展趨勢。載於游光昭(主編),中學生活科技教材教法(17-28頁)。臺北市:教育部。
    范斯淳、陳君瑜(2021)。第二專長教師投入生活科技教育之動機、課程意識建構與教學實踐初探。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6(3),31-59。
    范斯淳、游光昭(2016)。科技教育融入 STEM 課程的核心價值與實踐。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1(2),153-183。
    范斯淳、楊錦心(2011)。美日科技教育課程及其啟示。教育資料集刊,55,71-102。
    孫仲山、張史如(1997)。科技素養教育的本質。中學工藝教育,30(4),2-8。
    孫仲山、張玉山(1997)。科技素養教育的課程模式。中學工藝教育,30(9),7-13。
    徐毅穎、王淑慧(2006)。英國與臺灣中學科技教育師資培育之比較。國際科技教育課程改革與發展學術研討會,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翁崇文(2018)。國小推動科技教育教學的困境與策略。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10),219-221。
    高師大數位跨域教育基地(2021)。總恆星基地-中心簡介-發展策略。取自https://www.fablab.nknu.edu.tw/Page.aspx?PN=9&SN=4
    高敏華(2018)。高中科技教育要教什麼。第七屆工程、技術與科技教育學術研討會,國立成功大學。
    國家教育研究院(2020)。國民小學科技教育及資訊教育課程發展參考說明。臺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康自立(1987)。美國工業技術教育思想之演進。師大學報,36,63-115。
    張方瑜(2019)。國高中生活科技教師對STEAM導向工程設計課程看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永立(2017)。高雄市生活科技競賽(展示賽)—參賽得獎學生背景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張永宗、李隆盛(2016)。國中生活科技課程實施之微觀政治分析。課程與教學,19(1),27-58。
    張永宗、魏炎順(2004)。臺灣與英國中小學階段科技教育課程之比較。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7(3),33-49。
    張玉山(1994a)。成人科技素養架構與內涵之探討。中學工藝教育,27(9),2-12。
    張玉山(1994b)。社教機構所推展之成人科技教育。中學工藝教育,27(3),2-11。
    張玉山(1999)。美國中小學科技教育課程現況及其啓示。生活科技教育,32(7),2-11。
    張玉山(2004)。美國當前的科技師資培育標準。生活科技教育,37(7),7-14。
    張玉山(2014)。科技教育的洞悉與針砭。中等教育,65(4),6-13。
    張庭綸(2021)。自造教育及科技中心執行狀況與建議-以新竹縣六家高中為例。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0(8),138-142。
    張國興(2018)。生活科技課程教材研發與推廣之研究-以「機關盒」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張瑞村(2014)。3D電腦繪圖軟體SketchUp對國中生活科技學習成效之研究-以製造科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臺北市。
    張聖麟(2004)。中英國中科技教育課程之比較。國際科技教育課程改革與發展學術研討會,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張銘欽(2016)。高中學生生活科技學習態度之研究—以高雄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4)。普通高級中學課程暫行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8)。普通高級中學必修科目「生活科技」課程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5)。教育部推動高中「創意自造」5年計畫及國中「區域職業試探與體驗示範中心」讓技職產學強化實作職業認知試探向下扎根。取自https://reurl.cc/GbYzQp
    教育部(2016)。推動創新自造教育 大學中部自造基地盛大開幕。取自https://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9E7AC85F1954DDA8&s=7242533E5C7A1B11
    教育部(2017)。十二年國教新課綱科技領域中央輔導團啟動。取自https://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9E7AC85F1954DDA8&s=04E3FF4531F5DE9B
    教育部(201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科技領域。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2018)。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高級中等學校課程推動工作圈及學科群科中心設置與運作要點。臺中市: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2020)。109年度Fab Lab自造實驗室聯合成果展 看見創客教育的力量。取自https://reurl.cc/WXoeyO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2022)。111 學年度縣市科技教育推動總體計畫說明會。臺中市: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梁忠銘(2011)。日本師資培育機構認證制度之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7(1),83-110。
    許宜婷(2016)。應用工程設計思考的STEM專題本位學習活動對職前科技教師工程設計思考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許穎琦(2009)。臺灣與中國高中科技教育課程之比較。生活科技教育月刊,42(5),43-57。
    郭生玉(2012)。心理與教育研究法。新北市:精華書局。
    郭家良(2014)。STEM課程統整模式運用於國中生活科技教學對學生學習成效影響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元泰(2015)。結合翻轉學習與網路社群教學策略對中等學校生活科技課程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陳立庭(2018)。生活科技課程實作材料替代使用之適切性研究—以「以瓦楞紙板取代纖維板」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宇姍(2018)。國中學生對資訊科技融入生活科技教學之學習態度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安琪(2019)。工業科技教育學系學生對STEM認知能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宏宇(2020)。生活科技多元評量之內容分析研究-以2000至2018年科技教育期刊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志嘉、謝淑惠(2008)。美國近代科技教育發展與現況。生活科技教育,41(6),18-36。
    陳芳慶(1989)。我國高中工藝學科專門知識與技能內涵演進之探討。中學工藝教育月刊。
    陳信州(2016)。應用科技積木融入國中生活科技課程設計智慧校園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市。
    陳冠吟(2016)。範例展示時機對高中生科技創造力與生活科技學習成就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勁妏(2015)。情境反思學習模式對於國小五年級學生生活科技的學習成效與行為意圖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陳政翰(2017)。設計思考模式結合STEM教學在高中生活科技機電整合單元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相文(2021)。110學年度科技教育推動總體計畫說明。取自https://reurl.cc/8oQE3X
    陳添壽(2003)。資本主義與臺灣產業發展之研究。華人經濟研究,1(2),28-50。
    陳逸年(2022)。111大學申請入學-參採高中學習歷程資料統計。取自https://reurl.cc/KbZGZn
    陳瑋廷(2015)。基於凱利方格之推薦系統對不同認知風格學生在生活科技學習表現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嘉斌(2018)。12年國教國小科技領域課程在專業學習社群之實踐。TANET2019臺灣網際網路研討會,國立中山大學。
    陳慧芬(1994)。美國聯邦教育政策的發展─聯邦政府在教育中的角色。初等教育研究集刊,2,177-190。
    曾煥鈞(2019)。自造教育與自然科學習動機的相關研究—以自造教育及科技中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游光昭(1999)。科技教育目標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游光昭(2003)。掌握科技教育的核心,走出臺灣科技教育的未來。生活科技教育,36(6),1-2。
    游光昭(2020)。導論。載於游光昭(主編),中學生活科技教材教法(1-15頁)。臺北市:教育部。
    游光昭、林坤誼、周家卉(2016)。英美日科技教科書分析及其對十二年國教之啟示。教科書研究,9(1),135-166。
    游光昭、范斯淳(2020)。生活科技課程內容與分析。載於游光昭(主編),中學生活科技教材教法(29-52頁)。臺北市:教育部。
    鈕文英(2007)。教育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雙葉書廊。
    鈕文英(2015)。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雙葉書廊。
    黃能堂譯(1996)。由工程的觀點看科技素養(原作者:藍敏慧)。中學工藝教育月刊,29(3),2-12。
    黃國鴻(2000)。以專題製作為主的電腦化學習環境之比較研究-認知取向與情境取向(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黃粲絜(2017)。應用三維列印在生活科技課程對科技創造力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嘉勝(1999)。英國科技教育教材教法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88-2413-H-142-002-F12)。
    黃嘉勝、陳玉鈴(2000)。以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領域為例淺談課程統整。國教輔導,39(6),32-38。
    黃蘚茹(2017)。自造教育示範中心之電腦輔助設計與製造教師研習與12年國中生活科技課綱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楊秀全、李隆盛(2017)。從課程校準觀點探討新加坡科技教科書對我國生活科技教科書的啟示。教科書研究,10(3),37-67。
    楊孟山、林宜玄(2018)。Maker教育理論與實踐。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2),29-38。
    楊昌勳(2003)。全民的科技素養教育。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6(3),3-12。
    萬文隆(2004)。深度訪談在質性研究中的應用。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7(4),17-23。
    萬文隆(2008)。科技史與創造力之關係探討及其對科技教育的省思。科技教育學報,1(1),66-100。
    萬文隆、方崇雄(2005)。中美科技教育師資培育比較。科技教育課程改革與發展學術研討會,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葉俊巖(2018)。國小Maker科技課程之發展與成效評估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董榮瑛(2021)。STEAM教學融入國中生活科技課程對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劉佳儒(2018)。非制式教育場域辦理自造及科技教育活動之調查。科技博物,22(3),135-156。
    劉宜雯(2014)。想像力融入生活科技課程設計暨效果評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運用。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蔡釋鋒(2016)。STEAM課程統整模式運用於國中生活科技教學對於學生知識整合應用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高雄市。
    鄭瑞香(2018)。融入環境教育議題之國小生活科技特色課程設計:以屏東養水種電計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駐英國代表處教育組(2015)。英國教師進修制度及教師專業發展。教育部電子報。取自https://epaper.edu.tw/windows.aspx?windows_sn=13719
    賴尹慧(2019)。國小教師實施科技領域生活科技教學之意願-以高雄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賴志樫(2020)。生活科技課程實作教學的理論探究與教師訪談。課程與教學,23(4),1-25。
    賴志樫、周家卉(2011)。臺灣與英國科技課程對提升臺灣國中生科技創造力的效果比較研究。課程與教學,14(3),97-121。
    簡彤紜(2014)。台北市國小音樂教師專業知能與藝術與人文教科書使用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藍宇君(2016)。國中生活科技運用合作學習與團體作業教學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藍珠瑜(2018)。自造教育推動相關因素之研究─以宜蘭縣自造教育示範中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蘇香諭(2019)。新北市國民中學生活科技教師參與師資增能班情形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蘇朝顯(2018)。國小生活科技設計製作活動融入紙影戲特色課程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貳、英文部分
    Accreditation Board for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ABET]. (2021). Criteria for Accrediting Engineering Programs. Baltimore, MD: Author.
    Asunda, P. A., & Hill, R. B. (2007). Critical features of engineering desig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Journal of Industrial Teacher Education, 44(1), 25-48.
    Bybee, R. W. (2000). Achieving technological literacy: A national imperativ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Teacher, 60(1), 23.
    Bybee, R. W., & Starkweather, K. N. (2006).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workforce: A contemporary challenge for technology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Teacher, 65(8), 27.
    Bybee, R. W. (2010). Advancing STEM education: A 2020 vision.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teacher, 70(1), 30.
    Braundy, M. (2004). Dewey's Technological Literacy: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Journal of Industrial Teacher Education, 41(2), 1-11.
    Confrey, J. (1991). Learning to Listen: A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Powers of Ten. In E. von Glasersfeld (Ed.). Radical Constructivism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pp. 111-138). Dordrecht, The Netherlands: Kluwer.
    Clark, A. C., & Ernst, J. V. (2006). A model for the integration of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Teacher, 66(4), 24.
    de Vries, M. J. (1996). Technology education: Beyond the“Technology is Applied Science” Paradigm. Journal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8(1), 7-14.
    de Vries, M. J. (2009). The developing field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In A. T. Jones, & M. J. de Vries (Eds.),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pp. 1-9). Rotterdam: Sense Publishers.
    Dugger, W. E. Jr. (2001). Standards for technological literacy. Phi Delta Kappan, 82(7), 513-517.
    Dearing, B. M., & Daugherty, M. K. (2004, November). Delivering engineering content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an the technology education profession deliver on the promise of technological literacy for all while preparing the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 for engineering education?. The Technology Teacher, 64(3), 8.
    Dakers, J. (2005). Technology Education as Solo Activity or Socially Constructed Learn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and Design Education, 15(1), 73-89.
    Dym, C. L. (2006). Engineering Design: So Much to Lear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22(3), 422-428.
    Dyrenfurth, M. J. (1991). Technological Literacy Synthesized. In Dyrenfurth, M. J., & Kozak, M. R. (Eds.), Technological literacy (pp. 138-183). Reston, VA: Council on Technology Teacher Education.
    Department for Education-GOV.UK. (2013). National curriculum in England: design and technology programmes of study. Retrieved from https://reurl.cc/WXQ5D5s
    Department for Education-GOV.UK. (2021). Qualified teacher status (QTS): qualify to teach in England. Retrieved from https://www.gov.uk/guidance/qualified-teacher-status-qts
    Gagel, C. W. (1997). Literacy and technology: Reflections and insights for technological literacy. Journal of Industrial Teacher Education, 34(3), 117-138.
    Garmire, E. M., Pearson, G., & 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 (2006). Tech tally: Approaches to assessing technological literacy.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Gattie, D. K., & Wicklein, R. C. (2007). Curricular value and instructional needs for infusing engineering design into K-12 technology education. Journal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19(1), 6-18.
    Grubbs, M., & Strimel, G. (2015). Engineering design: The great integrator. Journal of STEM Teacher Education, 50(1), 8.
    Hayden, M. A. (1989). What Is Technological Literacy?. Bulletin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9(4), 228-233.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Education Association[ITEA]. (1996). Technology for all Americans: a rational and structure for the study of technology. Reston, VA: ITEA.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Education Association[ITEA]. (2000). Standards for technological literacy: Content for the study of technology. Reston, VA: ITEA.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Education Association[ITEA]. (2006). Technological literacy for all: A rationale and structure for the study of technology. Reston, VA: ITEA.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Education Association[ITEA]. (2007). Standards for technological literacy: Content for the study of technology(3rd Edition). Reston, VA: ITEA.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Educators Association[ITEEA]. (2020). Standards for Technological and Engineering Literacy: Defining the Role of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in STEM Education. Reston, VA: ITEEA.
    Johnson, S. D. (1991). Productivity, the workforce,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Journal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2(2), 32-49.
    Jones, A., & Moreland, J. (2003). Developing classroom-focused research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anadian Journal of Science, Mathematics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3(1), 51-66.
    Jones, A. T. (2009).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gy education internationally. In A.T. Jones, & M. J. de Vries (Eds.),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pp. 13-16). Rotterdam,Netherlands: Sense Publishers.
    Murata, S., & Stern, S. (1993). Technology Education in Japan. Journal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5(1), 29-37.
    Moore, T. J., Stohlmann, M. S., Wang, H. H., Tank, K. M., Glancy, A. W., & Roehrig, G. H. (2014). Implement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engineering in K-12 STEM education. In Engineering in Pre-College Settings: Synthesizing Research, Policy, and Practices (pp. 35-60). West Lafayette, Indiana: Purdue University Press.
    Moye, J. J., Jones, V. R., & Dugger, W. E. Jr., (2015). Status of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 FIFTH REPORT OF THE FINDINGS FROM THE STATES (2014-15).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Teacher, 74(7), 30-36.
    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NAE], &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NRC]. (2002). Technically speaking: Why all Americans need to know more about technology. Washington, DC: 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NAE], &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NRC]. (2014). STEM integration in K-12 education: Status, prospects, and an agenda for research. Washington, DC: 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NRC]. (2009). Engineering in K-12 education: understanding the status and improving the prospects. Washington, DC: 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NRC]. (2011).Successful K-12 STEM Education. Washington,D.C: 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NRC]. (2013). Monitoring Progress Toward Successful K-12 STEM Education. Washington,D.C: 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Ollis, D. (2004, October). Technology Education/Engineering Education: A Call for Collaboration. 2004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education. Gainesville, Florida.
    Ollis, D. (2005, June). Technology Literacy: Connecting Students To Context, Content, And Contraption. Proceedings of the 2005 American Society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Conference and Exposition. Portland, Oregon.
    Pinelli, T. E., & Haynie, W. J. III. (2010). A Case for the Nationwide Inclusion of Engineering in the K-12 Curriculum via Technology Education. Journal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21(2), 52-68.
    Roth, W. (1998). Designing communities. Boston, MA: Kluwer.
    Rossouw, A., Hacker, M., & de Vries, M. J., (2011). Concepts and contexts i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An international and interdisciplinary Delphi stud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and Design Education, 21(4), 409-424.
    Ritz, J. M. (2009). A new generation of goals for technology education. Journal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20(2), 50-64.
    Ritz, J. M., & Fan, S. C. (2015). STEM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state-of-the-ar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and Design Education, 25(4), 429-451.
    Satchwell, R., & Dugger, W. E. Jr. (1995). Our challenge: Technology for all Americans. Journal of Industrial Teacher Education, 32(2), 93-94.
    Satchwell, R. E., & Dugger, W. E. Jr. (1996). A United Vision: Technology for All Americans. Journal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7(2), 5–12.
    Sanders, M. (2009). STEM, STEM education, STEMmania. The Technology Teacher, 68(4), 20-26.
    Stohlmann, M., Moore, T. J., & Roehrig, G. H. (2012). Considerations for Teaching Integrated STEM Education. Journal of Pre-College Engineering Education Research (J-PEER), 2(1), Article 4.
    Santoso, A., & Lestari, S. (2019). The Roles of Technology Literacy and Technology Integration to Improve Students’ Teaching Competencies. KnE Social Sciences, 3(11), 243-256.
    Todd, R. D. (1991). The Natures and Challenges of Technological Literacy. In Dyrenfurth, M. J., & Kozak, M. R. (Eds.), Technological literacy (pp. 10-27). Reston, VA: Council on Technology Teacher Education.
    Tabachnick, D. E. (2004). Techne, Technology, and Tragedy. Techné: Research in Philosophy and Technology, 7(3), 90-111.
    Varnado, T. E. & Pendleton, L. K. (2004, October). Technology Education/Engineering Education: A Call for Collaboratio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education. Gainesville, Florida.
    Wulf, W. A. (1998). The image of engineering. Issue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5(2), 2-5.
    Wicklein, R. C. (2006). Five good reasons for engineering as the focus for technology education. The Technology Teacher, 65(7), 25.
    Williams, P. J. (2010). Technology Education to Engineering: A Good Move?. Journal of Technology Studies, 36(2), 10-19.
    Young, A. T., Cole, J. R., & Denton, D. (2002). Improving Technological Literacy. Issue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8(4), 73-79.

    無法下載圖示 電子全文延後公開
    2027/08/11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