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周佳琪 Chou, Chia-Chi |
---|---|
論文名稱: |
原住民族參與棲蘭山區林業經營的政治生態學分析 Analysis of Political Ecology for Aboriginal People Participating in Forest Management in Chilanshan Area |
指導教授: |
廖學誠
Liaw, Shyue-Cher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
論文出版年: | 2017 |
畢業學年度: | 10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19 |
中文關鍵詞: | 政治生態學 、馬告國家公園 、棲蘭山 、林業經營 、原住民族 |
英文關鍵詞: | Political Ecology, Maqaw National Park, Chilanshan Area,, Forestry Management, Aboriginal people |
DOI URL: |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3450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89 下載:13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棲蘭山地區是原住民族泰雅族的生活空間,1945年後成為官營伐木的地區。在1945-1967年間,受到國際局勢與經濟影響,棲蘭山地區成為安置榮民與出口林木以換取外匯的地區,當地原住民生活空間受到限縮。1976年後政府頒發「台灣林業經營改革方案」,開始限制官營伐木業,更進一步受到國際潮流的影響,在保育團的訴求下,政府於1991年頒布全面禁伐天然林,但棲蘭山地區仍舊在森林保育處的管轄下。1999年,在保育團體的要求下希望於棲蘭山區成立馬告國家公園,但在當地居民的強烈反對下,馬告國家公園的預算遭到凍結。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權益關係人採取不同的論述,並且在不同尺度中分別展現不同的影響力。主導棲蘭山地區森林生態系變遷的主要力量,以「國家政策」為主。「NGO」與「社區/地方」的行動者則多因應政策的變遷,而產生不同的環境認同,進而採取新的行動,並展現其影響力。在森林生態系變遷歷程中,不同行動者(或權益關係人)會採取對其最有利的論述。而今日「保育」此價值在此歷程中,成為不同行動者(或權益關係人)各自表述與定義的名詞。
Chilansha Area are inhabited by Atayal Tribe and became the government-owned logging area in 1945. During 1945 to 1967, under the impact from th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and economical changes, Chilansha Area became the place for the government to resettle veterans and a logging area to earn more foreign exchange. The living space for the aboriginal people there were, therefore, restricted. In 1976, the government announced “Taiwan Forestry Management Reformation Program” and started to limit the amount of logging. Under the pressure of NGO and international trend, the government prohibited logging in some areas in 1991, but Chilansha Area was still controlled by Forest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In 1999, NGO planned to establish Maqaw National Park in Chilansha Area but was objected by the local residents. Thus, the budget for the park was held in Legislative Yuen. As we can observe, in different times, there were different stakeholders who had different opinions and generated different influences in different scales. Among these, national policy held the most important impact. The members of NGO and community/locals had different identifications according to the transition of the policies, and therefore, took different actions. During the progress of the changes in forest eco-system, different stakeholders chose the discourse which benefits them more. Nowadays, the phrase “nature conservation” is still defined and interpreted variously by different stakeholders.
內政部營業署(2002),《馬告檜木國家公園範圍劃設說明書》,臺北:內政部營建署。
內政部營業署(2000),《棲蘭檜木國家公園可行性評估》,臺北:內政部營建署。
朱劍鳴(2000),《私有化後原住民保留地營林問題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森林學系碩士論文。
夷將.拔路兒(1994),〈台灣原住民族運動發展路線之初步探討〉,《山海文化雙月刊》。
李晏儒(2007),《誰的石頭、怎樣的夢?--臺灣砂石產業的政治生態學分析》,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蕙琴(2013),《看得見與看不見的地理界線-二重疏洪道的政治生態學分析》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
李尚軒(2013),《從山林開發與榮民安置到觀光發展-以戰後棲蘭山開發與轉型為例》,淡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李根政(2005),《民間催生馬告檜木國家公園之歷程與探討》,靜宜大學生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明隆(2007)。SPSS操作與應用 : 問卷統計分析實務。臺北市:五南。
吳永華,《埤亞南越嶺警備道宜蘭段初探》,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何雅群(2008),《原住民生存權與環境倫理價值衝突之探討:以馬告國家公園推動為例》,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公共政策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何明修(2000),《民主轉型過程中的國家與民間社會:以台灣的環境保護運動為例(1986-1998)》,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政民(2004),《和平溪口地區聚落與土地利用的變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林世宗、吳四印、卓志隆編著 (2008):《我見青山多嫵媚-榮民與森林》,宜蘭市:行政院退輔會榮民森林保育事業管理處。
林益仁(2002),〈馬告國家公園與森林運動〉《文化研究月報》11期,1月15
日。
林益仁(2002),〈馬告的另類觀點2──環境價值與國家公園改革〉9月4日
林益仁(2002),〈一個新的國家公園運動──馬告國家公園催生運動的發展與論
述〉《宜蘭文獻雜誌雙月刊》57 期,頁80-105。
林惠玲、陳正倉(2006),《應用統計學》,台北:雙葉書廊出版社。
宜蘭柏(2000),〈守護檜木林原鄉的子民〉《新故鄉》春季號。
洪立三(2009),《居民對於關渡自然公園的態度與公園的政治生態學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姚鶴年(1997),《臺灣省林務局誌》,台北:臺灣省農林廳林務局。
姚鶴年(2004),〈台灣林業歷史課題系列(六)-台灣超量伐木之時代背景〉,《台灣林業》第三十卷第二期。
姚鶴年(2006),《台灣的林業》,台北:遠足文化。
姚鶴年(2007),《臺灣省林務局誌續編》,台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高日昌(2013),《宜蘭縣大同鄉泰雅族群對馬告國家公園設立意願之研究》,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論文。
高明哲(2002),《臺灣原住民族土地所有權制度與土地利用關係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農業經濟學系碩士論文。
袁鶴齡(2004),《全球化世界的治理》,台中:若水堂。
孫銘燐(2002),《誰的馬告檜木國家公園----從抗爭符碼運動到在地參與認同?》,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炳進(2006),《大同鄉志》,宜蘭縣:宜蘭縣大同鄉公所。
陳育偉(2012),《台灣山林政策之政經分析(1945-2012)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陳律伶(2004),《從馬告國家公園爭議試論對原住民族運動之影響與反省》,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勇志,1994,《美援與台灣之森林保育(民國39-54 年-美國與國府關係之個案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楚淋(2013),《資源重置下的地景變遷—以新社地區為案例研(1730’s-2010)》,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焦國模(2004),《林業政策與林業行政》,台北:國立編譯館。
陽美花(2008),《「新夥伴關係」下的台灣原住民傳統領域問題:部落觀點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愷茹(2005),《從文獻回顧看臺灣地區木材生產制度之演進》,國立台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躍雯(2001),〈國家與社會的互動:國家公園的建制與台灣原住民的自主意識〉,《地理學報》第30 期。
劉有庚(2009),《從伐木到保育-戰後臺灣林業之發展(1945-2004)》,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進慶(1992),《台灣戰後經濟分析》,台北:人間出版社。
劉阿榮(2000),《台灣之永續發展-國家與社會的觀點》,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論文。
蔡馥娟(1999),《台灣森林伐除與林業政策關係之探討:1952 年至1992 年》,國立台灣大學森林學研究碩士論文。
盧鏡臣(1997),《偏遠地區環境破壞的社會機制--以澎湖海岸地景破壞為例》,
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俊銘(2004),《從部落發展的角度看馬告爭議的虛實──以Peyanan 部落為例》
,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惠中(2002),《一個抵抗空間的建構──馬告國家公園運動脈絡下的部落繪圖
實踐》,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沛鈞(2010),《從政治生態學探討農業政策與峨眉鄉發展間的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鍾頤時(2003),《探索原住民部落的環境教育--以馬告運動中的新光鎮西堡部落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Blaikie, P. and Brookfield, H. (1987): Land Degradation and Society, London: Methuen.
Plummer and Fizgibbon(2004): Co-Management of Natural Resources: A Proposed
Framework
Robbins, P. (2004): Political Ecology: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Blackwell Publishing.
Robbins, P. (2012): Political Ecology (Second Edition), Blackwell Publishing.
Rocheleau, D., E. (2008): Political ecology in the key of policy: From chains of explanation to webs of relation. Geoforum, 39: 716-727.
Zimmerer, K. S., and Bassett, T.J. (2003): Political Ecology. NY, The Guilford Press.
網路資料:
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委員會榮民森林保育事業管理處網站。http://www.fcea.gov.tw/work.php
宜蘭縣大同鄉公所網站。http://datong.e-land.gov.tw/index_01.aspx
宜蘭縣政府網站。http://www.e-land.gov.tw/cp.aspx?n=9E1BEC13B38E00CE&s=71EBB16ADE11EE31
宜蘭縣政府民政處戶政資訊網。http://hrs.e-land.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