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莊連東
論文名稱: 穿透.游移──時間感應中圖像與空間對話的水墨創作思考
Penetration and Vacillation: The Dialogue between Image and Space within Time Consciousness as Creative Thinking for Ink Painting
指導教授: 林昌德
Lin, Chang-De
李振明
Lee, Cheng-Ming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5
中文關鍵詞: 水墨創作穿透時空合一游移
英文關鍵詞: Ink painting creation, Penetration, Assimilation of time and space, Vacilla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48下載:16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創作研究選擇以單一圖像作為水墨創作探討的題材,試圖從圖像的內在意涵特質與外在表徵形象對存在的空間意識進行審視與對話,在時間因素的介入下形塑視覺狀態各種可能性的鋪陳,進而提出對應藝術概念上「穿透」與「游移」精神的創作實踐。檢視圖像的精確性、模糊性、象徵性與觀念性所蘊含的內涵在空間中的存有,釐清圖像表彰的語彙深度,並從其行為模式牽動的意義指涉,延伸相關元素的可能連繫。於是,創作者試圖從蜘蛛以織絲結網獵捕食物的生物本能中透出對空間場域性質的思考,即從空間的客觀性、主觀性、虛擬性與社會性,推衍當代對空間意識的重新詮釋與論述,確立現代空間屬性中多元觀念混融的整體思維,並以時間的流動特性作為擴延圖像與空間表述面向的寬度,同時,揭示創作者與閱覽者在場域平台同構與互動的藝術價值。
    而透過剖析當代水墨創作作品對結合圖像、空間與時間三者合一思考的系譜脈絡,各種觀點的探討與各類表現樣式的比較之後,歸結出自我創作實踐的研討面向於可行的實踐步驟,然後透過燒烙與映襯技法的應用,體現「穿透」與「游移」的行動概念具體存在平面空間的力量,同時也運用塑造與切割的方法,製造半立體的蜘蛛圖像,以及畫幅前後並置懸掛的形式,建構空間立體性對話的場景。最後分別以「開放性」、「半開放性」與「封閉性」三種創作面向的作品呈現對本主題意涵的闡釋。

    This creative study takes up one single image as the source for creative ink painting production. It attempts to examine and engage the space consciousness of existence through the internal sense and external form of the image in questio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time factor, this study explores all possibilities of forming the visual conditions. On this basis, this study culminates in creative performances that correspond to the artistic concepts of “penetration” and “vacillation.”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precision, ambiguity, symbolism and conceptualization of the image, traces their existences within the space, elucidates the vocabulary depth of the image, and extends the possible connections of the relevant factors from the signification of its modes of behavior. In this way, adopting the mode of a spider instinctively building a web for preying, the creator builds up his contemplation of the space field. From the objectivity, subjectivity, virtuality, and sociality of space, the creator explores the contemporary re-interpretation and discourses of space consciousness, consolidates the hybridity of diversified concepts in modern space factor, and adopts the fluidity of time to expand the discourse range of the image and space. At the same time, this creative process promotes the artistic value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interaction of the creator and reader-viewer in the same sphere.
    By examining the genealogical context of the synthetic thoughts of image, space, and time in contemporary ink paintings and by comparing the discussion of different viewpoints and the performances of different forms, this study moves from the researching of possible creative practices to the concrete and viable process of creation. Adopting the techniques of burning and pasting, this study attempts to embody the concepts of “penetration” and “vacillation” in real two-dimensional space. At the same time, this study adopts the methods of sculpting and cutting to create a semi-cubic image of spider. In terms of the arrangement and exhibition, this study chooses to hang the fore and aft sides of the painting in parallel, establishing a scene for three-dimensional dialogue. Lastly, the study will expound this thematic concept through serial works that cover the three aspects of “open,” “semi-open,” and “closed” creative process.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創作動機與目的………………………………………………01 第二節 創作模式與方法………………………………………………04 第三節 創作範圍與限制………………………………………………06 第四節 名詞解釋………………………………………………………07 第二章 穿透.游移-時間與空間和圖像對話的意義表述 第一節 時間推移的行為意涵…………………………………………09 第二節 空間意識的詮釋語彙…………………………………………22 第三節 圖像意涵的表述面向…………………………………………32 第三章 穿透.游移-時間、空間與圖像合一的藝術思維 第一節 時間介入空間與圖像特性的藝術思維………………………39 第二節 從創作者意圖到閱覽者立場…………………………………46 第三節 時間介入空間與圖像的創作呈現……………………………51 第四章 穿透.游移-創作思維與創作實踐 第一節 動態空間意識下創作思維的建構……………………………61 第二節 從創作模式到創作技巧的創作實踐…………………………71 第三節 從平面性空間到立體化空間的作品規劃……………………80 第五章 創作作品解析 第一節 創作作品整體性闡釋…………………………………………87 第二節 代表作品個別性分析…………………………………………93 第六章 結論 …………………………………………………………147 參考文獻 …………………………………………………………… 151

    Duncan, Carol 著,王雅各譯,《文明的儀式:公共美術館之內》,遠流藝術館,1998。
    Tim Cresswell 著,徐苔玲、王志弘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台北市:群學,2006。
    三民書局學典編輯委員會,《學典》,台北市:三民,2005。
    中國人口文化網:http://info.rk365.org/rk365/rzc/20050930/13305078.shtml(2009/12/18 瀏覽)
    丹尼爾.貝爾著,趙一凡等譯,《資本主義文化矛盾》,北京:三聯書店,1989 。
    戈溫德林.萊特(Gwendolyn Wright),保羅.雷比諾(paul Rabinow)著,《權力的空間化》,收於包亞明主編:《後現代性與地理學的政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王振復,《大易之美》,湖南:湖南美術出版社,1992。
    王慶生:《繪畫:東西方文化的衝撞》,台北市:淑馨,1992。
    王興華,《中國美學論稿》,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3。
    王秀雄,〈戰後台灣現代中國水墨畫發展的兩大方向之比較研究-劉國松、鄭善禧的藝術歷程與創造心理探釋〉,載於《現代中國水墨畫學術研討會論文專輯》,台中市:台灣省立美術館,1994。
    包亞明主編,《後現代性與地理學的政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弗雷德里克.詹明信(Fredric Jameson)著,張旭東編,《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北京:三聯書店,1997。
    布爾迪厄(Bourdieu,P.)著,《實踐理論概要》(Q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劍橋,1977。
    左漢中,《中國民間美術造型》,甘肅:人民出版社,2008。
    皮道間,〈水墨性話語與當下文化語境〉,載於《當代藝術》(第7 期)。
    伊莉莎白.佛洛恩德(Elizabeth Freund)著,陳燕谷譯,《讀者反映理論批評(The return of the reader)》,板橋市:駱駝,1994。
    朱光潛:〈論「自然美」〉,刊於伍蠡甫:《山水與美學》,丹青圖書,1987。
    朱狄,《當代西方美學》,臺北:谷風,1988。
    朱立元,《當代西方文藝理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朱剛,《20 世紀西方文藝文化批評理論》,台北市:揚智文化,2002。
    艾倫.史考特(Allen Scott)著,蔡厚男、陳坤宏譯,〈社會的空間基礎之論述的意義和社會根源〉,載於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市:明文,2002。
    《老子.二十五章》,《諸子集成》,中華書局,1954,第三冊,《老子道德經》上篇。
    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著,《空間、知識、權力》,見包亞明主編:《後現代性與地理學的政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著,呂俊,高申春,侯向群譯《夢的解析》,台北市:米納貝爾,2006。
    亨利.列斐伏爾著,《空間:社會產物與使用價值》,包亞明編,《現代性與空間的生產》,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何懷碩,〈納須彌於芥子〉,載於《名家翰墨-陳其寬特集》(第20 期1991.9),香港:翰墨軒。
    吳國盛:《科學的歷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吳冶平:《空間理論與文學的再現》,甘肅:人民出版社,2008。
    吳光輝,《日本知識份子的精神軌跡》,中央編譯出版社,2003。
    李世濤,《重構全球的文化抵抗空間-詹姆遜文化理論與批評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
    李烈炎,《時空學說史》,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
    汪民安,《身體、空間與後現代性》,南京:江蘇人民育出版社,2005。
    沃爾夫林(Heinrich Wolfflin)著,潘耀昌譯,《藝術風格學》,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9。
    辛西亞.弗瑞蘭(Cynthia Freeland)著,劉依綺譯,《別鬧了,這是藝術嗎?》,台北市:左岸文化,2005。
    里奧納德.西萊恩(Leonard Shlain) 著,張文毅、鄭天、王池英譯,《藝術與物理》,台北縣:成信文化,2006。
    姜耕玉:《藝術辯證法-中國藝術智慧形式》,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姜一涵:《易經美學十二講》,台北市:典藏藝術家庭,2005。
    岳永逸,《空間、自由與社會-天橋街頭藝人的生成與系譜》,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7。
    邵琦著,《中國畫文脈》,上海:上海書畫,2004。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愛因斯坦文集》第一卷,商務印書館,1976。
    阿諾德.柏林特(Arnold Berleant)主編,劉悅笛等譯,《環境與藝術:環境美學的多維視角》,重慶:重慶出版社2007。
    宗白華,《美學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p136。
    侯迺慧:《詩情與幽境:唐代文人的園林生活》,台北市:東大出版,1991。
    迪爾(Dear, M. J.)著,李小科等譯,《後現代都市狀況》,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姚斯,《文學史作為向文學理論的挑戰》,載於《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
    高千惠,《藝種不原始-當代華人藝術跨領域閱讀》,台北:藝術家,2004。
    高名潞:《另類方法 另類現代-中國當代藝術中的本土文化因素計其現代性轉化》,上海:上海書畫出版,2005。
    索亞著,王文斌譯:《後現代地理學》,商務印書館,2004。
    特里.伊格爾頓(Terry Eagleton)著,王逢振譯,《現象學,闡釋學,接受理論-當代西方文藝理論》,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
    傅科著:《不同空間的正文與上下文》,見包亞明:《後現代性與地理學的政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梅洛-龐蒂(M. Merleau-Ponty)著,劉韵涵譯,《眼與心-梅洛-龐蒂現象美學文集》,北京:中國社會學出版社,2001。
    《莊子.秋水》,錢穆《莊子纂箋》,台北市:東大圖書,1986。
    莊連東,〈彩墨藝術創作的材料思考-紙素材的可能〉,載於黃朝湖編,《彩墨藝術文選》,台中市:中市文化局,2003。
    陳大川,《紙素材與現代藝術》,台北市:台北市立美術館,1988。
    陸蓉之,《「破」後現代藝術=Post Post-Modern Art》,台北市:藝術家,2003。
    陸揚,《大眾文化理論=Popular culture theories》,台北市:揚智文化,2002。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新華辭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
    郭恩慈,〈空間、時間與節奏:列斐伏爾的空間理論初探〉,載於《城市與設計》(第五、六期1998.7),台北:都市設計學會。
    黃應貴,〈導論——空間、力與社會〉,黃應貴主編,《空間、力與社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1995 年12 月)。
    黃瑞祺,〈社會學的三大傳統〉,載於《批判理論與現代社會學》,台北市:巨流圖書,1985。
    黑格爾著,楊一之譯:《邏輯學》上卷,商務印書館,1966。
    馮契、徐孝通主編,《外國哲學大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
    馮鍾平:《中國園林建築研究》,丹青圖書,1985。
    程兆熊,〈論中國庭園設計〉,《華岡農科學報》第三期,1982。
    賀爾.福斯特(Hal Foster)編,呂健忠譯《反美學:後現代文化論集》,台北縣新店市:立緒文化,1998。
    開一心,〈空間、記憶與屬性認同:論《偶然生為亞裔人》〉,載於《中外文學》(第33 卷,第12 期,2005.5)。
    張磊,網址:http://blog.sina.com.cn/chzhbe(2009.12.18 閱覽)
    楊念群,《北京地區「四大門」信仰與「地方感覺」-兼論京郊「巫」與「醫」的近代角色之爭》,收於孫江主編:《事件.記憶.敘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
    維基百科: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405111407107。(2010.4.24 閱覽)
    維基百科:ttp://zh.wikipedia.org/zh-tw/%E6%BC%94%E7%BB%8E%E6%8E%A8%E7%90%86。(2010.6.6 閱覽)
    維基百ttp://zh.wikipedia.org/zh-tw/%E4%BA%8C%E6%AC%A1%E5%89%B5%E4%BD%9C。(2010.6.6 閱覽)
    瑪格麗特.魏特罕(Margaret Wertheim)著,薛絢譯,《空間地圖-從但丁的空間到網路的空間》,台北:商務印書館,2001。
    葉芝,《詩歌的象徵主義》,《西方現代文論選》上海:上海譯文,1983。
    《論語.子罕》,《諸子集成》,中華書局,1954,第一冊,《論語正義》。
    劉旭光,《論質覺-對視覺藝術中質覺概念的研究》,濟南:山東美術,2006。
    劉斌,《圖像時空論-中西繪畫視覺差異及嬗變現象求解》,濟南:山東美術,2006。
    劉文英,《中國古代的時空觀念》,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0。
    劉墨,《中國藝術美學》,江蘇:江蘇教育,1993。
    潘朝揚,《心靈.空間‧環境:人文主義的地理思想》,台北市:五南,2005。
    鄧箭今,〈從圖像到偶像〉,邵大箴主編,《美術研究》(2007.2),北京:美術研究雜誌社。
    魯虹著,《現代水墨二十年》,湖南:湖南美術出版社,2002。
    蕭新煌、張苙雲,〈對國內社會學經驗研究的初步反省:現實建構、理論與研究〉,載於《社會學理論與方法研究會論文集》,1982。
    戴維.哈維(David Harvey)著,閻嘉譯,《後現代的狀況:對文化變遷之源起的探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謝冬冰,《表現性的符號形式-“卡西爾-朗格”的一種解讀》,上海:世紀出版,2008。
    魏士衡,《中國自然美學思想探源》,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1994。
    韓叢耀,《圖像:一種後符號學的再發現》,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8。
    韓叢耀,《圖像傳播學》,台北:威仕曼文化,2005。
    羅素:《西方哲學史》,商務印書館,1988。
    羅伯特.休斯,《新藝術的震撼》,上海:上海人民美術,1989。
    羅貝爾.埃斯卡皮爾著,符錦勇譯,《文學社會(M)》,北京:上海譯文,1988。
    嚴勝雄,〈科學發展與空間科學的因應〉,載於《都市計畫》(第9 卷第1 期1983)。
    蘇珊.朗格著,劉大基、傅志強、周發祥譯,《情感與形式》,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
    蘇賈著,王文斌譯,《後現代地理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