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李浩銘 Li, Hao-Ming |
---|---|
論文名稱: |
中國閩南、閩西與粵東地區基層行政區名之分析 Analysis of the Toponyms of Basic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in Southern and Western Fujian and Eastern Guangdong Regions of China |
指導教授: |
韋煙灶
Wei, Yen-Tsao |
口試委員: |
韋煙灶
Wei, Yen-Tsao 程俊源 Cheng, Chun-Yuan 林聖欽 Lin, Sheng-Chin |
口試日期: | 2024/07/05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
論文出版年: | 2024 |
畢業學年度: | 11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5 |
中文關鍵詞: | 閩粵地區 、閩語 、客語 、行政區名 、地名分類 、有標地名詞 |
英文關鍵詞: | Fujian and Guangdong, Min Chinese, Hakka Chinese,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Names, Toponyms Classification, Marked Toponym Term |
研究方法: | 比較研究 、 文件分析法 、 敘事分析 、 現象分析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1032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67 下載: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行政區名是其中最能展現地方背景的地名之一,越基層的行政區名,越貼近當地環境特色。本研究透過空間和人地傳統觀點,運用類大數據的研究概念,將地名統計轉換成百分比,對臺灣漢族原鄉閩粵地區的村級行政區名進行分析。
本文將地名分為人文、自然、修飾與複合地名三大類,研究發現,其中73.53%歸為人文類,可見人文因素為主要命名途徑;第二層級分類的地形類以41.55%占比最高,第三層級分類的陸地地形占23.52%,水文相關地形占18.03%,相對方位占17.46%,吉言佳字占15.38%。人文類地名以汕頭市占比最高,梅州市最低;自然類以揭陽市最高,廈門市最低。福建省地名以宗族、陸地地形類和複合地名比例較高;廣東省以民族、水文相關地形、羅盤方位和時間類比例較高。閩語區的人文、宗族、方位指示類地名比例較高,客語區則以宗族中的姓氏類及複合地名比例較高。
研究發現地名用字的轉化現象,如「墓」轉作「茂」,「垵」轉作「安」,「象」轉作「上」,「虎」轉作「富」,「下」轉作「霞/華/廈/夏」等;也檢驗了具區域和族群辨識效果的用字,如「厝」、「宅」、「邦」、「房」、「崙」等多用於閩語區,「屋」、「坊」等則多用於客語區,可用以判斷地名所屬的族群範圍,稱作有標地名詞,並製作地名分布地圖將數據可視化,揭示地名使用的空間與歷史變遷。
本研究旨在獲取閩粵地區的地名命名精髓,未來能與臺灣地名做對比,找出從原鄉延續的命名脈絡,並調整部分臺灣地名分析中以偏概全的謬誤,掌握命名的本意。地名是認識土地的金鑰,理解地名背景與地方發展脈絡,進而認同與珍惜土地。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names are among the toponyms which reflect local characteristics the most. The lower the division level is, the closer its name is to the local characteristics. This study employs spatial and man-land traditional perspectives, using big data-like research concepts to convert toponyms statistics into percentages, analyzing village level division names in Fujian and Guangdong, the urheimat of Han Taiwanese.
The study classifies toponyms into three major categories: Anthro, Physical, and Descriptive/Composite toponyms. Of all the toponyms, 73.53% are categorized as Anthro, indicating that human factors are the main factors in naming. Among secondary categories, Topography accounts for the highest proportion at 41.55%. Tertiary categories include Landforms (23.52%), Hydro Landforms (18.03%), Relative Direction (17.46%), and Auspicious Words (15.38%). Shantou City has the highest proportion of Anthro toponyms, while Meizhou City has the lowest. Jieyang City has the highest proportion of Physical toponyms, while Xiamen City has the lowest. Fujian has a higher proportion of Lineage, Landform, and Composite toponyms, while Guangdong has a higher proportion of Ethnic, Hydro Landforms, Cardinal Direction, and Time toponyms. Min dialect areas have higher proportions of Anthro, Lineage, and Direction toponyms, while Hakka dialect areas have higher proportions of Surname and Composite toponyms.
The study identifies transformations in toponym characters, such as ‘墓’ to ‘茂’, ‘垵’ to ‘安’, ‘象’ to ‘上’, and ‘虎’ to ‘富’, as well as ‘下’ to ‘霞/華/廈/夏’. It also examines characters with regional and ethnic identification effects, such as ‘厝’, ‘宅’, ‘邦’, ‘房’, and ‘崙’ commonly used in Min dialect areas, and ‘屋’ and ‘坊’ in Hakka dialect areas. These terms, termed ‘Marked Toponym Terms,’ help identifying the ethnic range where they are. These toponyms have been visualized on distribution maps, revealing spatial and historical changes.
This study aims to capture the essence of place naming in Fujian and Guangdong regions, enabling future comparisons with Taiwanese toponyms to identify the naming patterns inherited from urheimat and correct misconceptions in Taiwanese toponyms analysis. Understanding the background of toponyms helps in appreciating local development contexts, fostering recognition and appreciation of the land.
一、書籍與手冊
中國地名委員會(1983):《外國地名譯名手冊》,上海市:商務印書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2020):《詮釋資料(metadata)描述欄位撰寫原則與工作方法說明手冊》(電子版),新北市:文化部。
李如龍(2009):《漢語方言研究文集》,北京市:商務印書館。
沈淑敏、李聿修、陳銘鴻、羅章秀(2022):《形如其名:地名與地形的對話》,臺北市:臺灣師範大學出版社。
晉江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2007):《晉江市地名志》,北京市:方志出版社。
崔恒昇(2003):《中國古今地理通名匯釋》,合肥市:黃山書社。
康培德(2008):〈尺度、空間與景觀─地名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載於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編:《臺灣地名研究成果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1-23),南投縣: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陳振發主編(1993):《詔安縣地名志》,詔安縣:福建省詔安縣地名辦公室。
陳國章(1994):《台灣地名學文集》,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廈門市民政局編(2001):《廈門市地名志》,福州市:福建省地圖出版社。
漳浦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2016):《漳浦縣志》,北京市:方志出版社。
福建省長泰縣地名辦公室編(1981):《長泰縣地名錄》,長泰區:長泰縣地名辦公室。
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1928):《臺灣在籍漢民族鄉貫別調查》,臺北:臺灣時報發行所。
廣東省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編(1999):《廣東省志˙地名志》,廣州市:廣東人民出版社。
廣東省惠陽地區地名委員會編(1988):《廣東省惠陽地區地名志》,廣州市:廣東省地圖出版社。
聯合國地名專家組(2006):《地名國家標準化手冊》,紐約:聯合國出版。
藍鳳祥主編(1989):《廣東省梅州市地名志》,廣州市:廣東省地圖出版社。
譚其驤主編(1996):《中國歷史地圖集》,北京市:中國地圖出版社。
Crystal, D. (1992): An encyclopedic dictionary of language and languages. Oxford: Blackwell.
Levinson, S. C. (2000): Presumptive Meanings. Cambridge, Mass: The MIT Press.
二、期刊與雜誌
二ノ宮靖史・二ノ宮寛子(2018):〈料理における地名―視覚的記号の指示の観点から〉,《國學院大學北海道短期大学部紀要》,35:1-9。
何淑宜(2005):〈Michael Szonyi, Practicing Kinship: Lineage and Descent in Late Imperial China〉,《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50:295-302。
吳進喜(2001):〈地名的歷史、地理與文化〉,《地友》,50:2-11。
李仁淵(2018):〈在田野中找歷史:三十年來的中國華南社會史研究與人類學〉,《考古人類學刊》,88:109-140。
李亦園(1985):〈中國家族與其儀式:若干觀念的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9:47-61。
岩田禮(1995),〈漢語方言史の不連續性—中國語言語地理學序說—〉,《靜岡大學人文學部人文論集》,45(2):43-77。
林雅婷、韋煙灶(2010):〈桃園縣新屋地區粵東族群的空間分布特色及其與歷史地理區域劃分之關聯性〉,《社會與區域發展學報》,3(1):97-140。
林聖欽(2021):〈站在地名教學第一線:108社會領域課綱的地名教材分析〉,《在地》,2:8-9。
金祖孟(1943):〈中國政區命名之分類研究〉,《地理學報》,10:1-21。
施添福(1980):〈地理學中的人地傳統及其主要的研究主題〉,《地理研究》,6:203-242
施添福(1990):〈地理學中的空間觀點〉,《地理研究》,16:115-137。
洪偉豪(2021):〈「地名」可以怎麼教一新課綱與地名教學〉,《在地》,2:149-153。
韋煙灶、李易修(2019):〈閩南族群之他稱族名「Hoklo / Hohlo」的漢字名書寫形式與變遷──從歷史文獻與地圖地名的檢索來分析〉,《地理研究》,71:43-65。
孫剛、許青、金昆、王振堂、郎宇(1998):〈野象在中國的歷史性消退及與人口壓力關係的初步研究〉,《東北林業大學學報》,4:47-50。
張武昌、李櫻(2008):〈從語用頻率與標記理論談高中英文句型教學〉,《英語教學期刊》,32(2):123-155。
張雪(2007):〈舜象傳說的演變新探〉,《貴州教育學院學報》,1:40-43。
莊英章(2005):〈歷史人類學與華南區域研究:若干理論範式的建構與思考〉,《歷史人類學學刊》,3(1):155-169。
許世融、韋煙灶、黃敏羚(2020/12):〈臺中市大甲溪中游四區地名與客、閩族群分布之關係〉,《區域與社會發展研究》,11:129-158。
許世融、程俊源、韋煙灶、林煒舒(2023):〈析論臺灣地名中「坡作陂解」的現象〉,《地理研究》,78:27-53。
陳國章(1989):〈認識臺灣地名首重聽音辨義〉,《地理教育》,15:14-21。
陳國章(1993):〈台灣閩、客語地名的比對〉,《地理教育》,19:1-15。
陳慧萍、韋煙灶(2024/09):〈「金門『御賜里名-瓊林』考辨」之國中社會領域探究式學習活動設計〉,《非常好社》,17(審查通過),臺北市: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陳緯華(2004):〈人類學漢人親屬研究:回顧與批評〉,《漢學研究通訊》,23(1):1-12。
陳麗華(2010):〈客家人的宗族建構與歷史記憶塑造:以臺灣六堆地區為例〉,《臺灣史研究》,17(4):1-31。
程民生(2010):〈宋代老虎的地理分布〉,《社會科學戰線》,3:64-73。
鄭曉峯(2010):〈客家話的語言地理學研究:海陸話「韶早」的來源〉,《清華學報》,40(4):713-733。
戰赤嘉(2014):〈居民點地名起源分類法——以茂名市各個鎮為例〉,《湖南生態科學學報》,1(1):43-47。
賴進貴(2021):〈地名資訊與鄉土教育結合〉,《在地》,2:6-7。
戴寶村(2021):〈立足在地,以你為名:南崁地名為例〉,《在地》,2:134-138。
Jiang, Zh., & Shao, Ch. (2006): Markedness in Universal Grammar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US-China Education Review, 3(8): 77-79.
Mehrdad, A. G., & Ahghar, M. R. (2015): Markedness and Syllabus Design in SLA. 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177: 104-108.
三、研討會論文
韋煙灶(2019/11):〈從閩粵到臺灣─地名用詞的移植與重整〉,高慶珍(主持人),《內政部地名資訊學術論壇》,臺北市:集思臺大會議中心。
韋煙灶(2022/09):〈明、清時期粵東地區縣級之下第一、二級地方區劃與方言區形塑、區域發展的關聯性探究〉,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主辦單位),《第五屆族群、歷史與地域社會學術研討會》,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四、學位論文
陳啟鐘(2002):《明清閩南宗族意識的建構與強化》,南投縣: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皓雲(2022):《臺灣及其漢族移民原鄉之山體地名探討》,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五、網路資源
中國綠發會(2022/07/31):〈2023年世界老虎日——《中國老虎現狀初步調查報告》的初步調查資料〉,《搜狐》。https://www.sohu.com/a/707648657_100001695。2024/07/15瀏覽。
江柏毅(2022/06/23):〈古漢字中的「象」與「為」字以及古代中國環境變遷下的大象〉,《CASE 報科學》。https://case.ntu.edu.tw/blog/?p=40138。2024/07/15瀏覽。
林君穎(2021/06/12):〈雲南大象一路向北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是「愛象民族」?〉,《香港01|hk01.com 倡議型媒體》。https://www.hk01.com/article/637181?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2024/07/15瀏覽。
社會學會社明清史研究(2019):〈弗裡德曼 | 中國東南的宗族與國家〉,《微信公眾平臺》。https://mp.weixin.qq.com/s/9SwSgVVaaibYd1v4KZtvcw。2024/07/10瀏覽。
科大衛(2009):〈香港新界鄉村聯盟與中國社會的架構〉,《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https://homepage.ntu.edu.tw/~history/public_html/09newsletter/04/04-01.html。2024/07/10瀏覽。
張靜茹(1995/02):〈虎的傳人——中國人與老虎〉,《台灣光華雜誌》。https://www.taiwan-panorama.com/Articles/Details?Guid=86d9eb31-afd0-463b-ba3d-7947f414315a&CatId=7&postname=%E8%99%8E%E7%9A%84%E5%82%B3%E4%BA%BA%E2%80%94%E2%80%94%E4%B8%AD%E5%9C%8B%E4%BA%BA%E8%88%87%E8%80%81%E8%99%8E。2024/07/15瀏覽。
楊耀輝、林梵音、洪宇(2022/02/17):〈「虎」在不同文化的象徵與意義〉,《New Acropolis 生活哲學台灣》。https://www.acropolis.org.tw/articles/hu-pei-ni-yi-zheng-nian。2024/07/15瀏覽。
廖姓家族(2019/08/30):〈廣東梅州市五華縣棉洋鎮唐純村廖氏尋找相同支系〉,《搜狐》。https://www.sohu.com/a/337425329_734049。2024/05/15瀏覽。
碩睿資訊(無日期):〈虎虎生風~CNKI中國藝術作品庫 線上「虎」展〉,《碩睿資訊 Shou Ray - Best Information Service》。https://www.sris.com.tw/edm/115/Article/DBNews_0049.html。2024/07/15瀏覽。
聞華(2020/07/12):〈200隻華南虎〉,《當代中國》。https://www.ourchinastory.com/zh/427/200%E9%9A%BB%E8%8F%AF%E5%8D%97%E8%99%8E。2024/06/20瀏覽。
羅婷婷(2022/02/06):〈中國野生東北虎僅剩55隻 一種老虎已滅絕〉,《大紀元時報 香港》。https://hk.epochtimes.com/news/2022-02-06/28456544。2024/07/15瀏覽。
鐘葵(2013/09/22):〈大象為中國傳統吉祥物 寓意吉祥太平〉,《人民網_網上的人民日報》。http://culture.people.com.cn/BIG5/n/2013/0922/c172318-22988700.html。2024/07/15瀏覽。
教育部編(2021):《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https://dict.revised.moe.edu.tw/ 2024/07/25瀏覽。
教育部編(2023):《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https://sutian.moe.edu.tw/zh-hant/。2024/07/25瀏覽。
教育部編(2024):《教育部異體字字典》。https://dict.variants.moe.edu.tw/。2024/07/25瀏覽。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https://ctext.org/zh。2024/07/25瀏覽。
《百度百科_全球領先的中文百科全書》。https://baike.baidu.com/。2024/07/25瀏覽。
《博雅地名網-地名、行政區劃參考指南》。http://www.tcmap.com.cn/。2024/07/25瀏覽。
《漢典》。https://www.zdic.net/。2024/06/26瀏覽。
《翰林雲端學院》。https://www.ehanlin.com.tw/。2024/07/20瀏覽。
六、法令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82)。
《福建省少數民族權益保障條例》(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