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韋靜 Chen, Wei-Ching |
---|---|
論文名稱: |
高中階段公民課程階級議題教學之行動研究~以台北市某高中多元選修課程為例~ An Action Research on Teaching Social Class in Civic Class -A Case Study Based on An Elective Course of Senior High School in Taipei City |
指導教授: | 陳素秋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
論文出版年: | 2019 |
畢業學年度: | 10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46 |
中文關鍵詞: | 行動研究 、階級 、階級議題 、教學 、多元文化教育 、反歧視教育 、階級意識 、階級文化 、階級認同 |
英文關鍵詞: | action research, social class, social class issues, teaching,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anti-discrimination education, class consciousness, class culture, class identity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1900418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41 下載:32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主要是因為研究者於教學現場觀察到現行的學校教育中鮮少階級議題教學,而考量到現今社會變遷之需求、目前學校教育在階級議題教學上之困境,以及未來教育的願景與展望,本研究認為現今校園缺少階級議題的討論,將使得學生對於階級議題的認識不足,而難以面對與應付階級議題愈趨複雜的生活與社會。
因此,本研究採取行動研究法,試圖透過在高中階段的多元選修課程中進行一套為期一學期之階級議題教學方案,希望藉由反歧視教育作為教學策略並結合多元的教學活動,提升學生的階級意識與培養學生能夠肯認自身與不同之階級文化,並同時了解學生對於此階級議題教學的學習成效與回饋評價。
This study is focus on social class in school education, which the researchers observed that there are few teaching about. Considering the needs of today's social changes, the dilemma of school education in the teaching of social class and the vision for future education, this study believes that the lack of discussion of social class on campus today will make students lack understanding of social class, and he/she will be difficult to face and cope with the increasingly sophisitcated life and society of social class.
Therefore, this study takes action research methods, attempting to conduct a one-semester social class teaching program through a multi-optional elective course in senior high school. Through anti-discrimination education as a teaching strategy and diverse teaching activities, students' class consciousness will be raised and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recognize themselves and different socail class cultures. At the same time, we can understand the learning outcomes and feedback of students through this study.
中文文獻
王瑞賢(2005)。語言、權力與文化再生產-伯恩斯坦符碼理論之研究。載於蘇峰山(主編),意識、權力與教育:教育社會學理論導讀(二版)(p.33-72)。嘉義:南華大學教社所。
王恩美(2010)。冷戰時期學校教育中的反共形象:以臺灣與韓國兩地小學教科書為中心的分析。思與言,48(2),p.49-117。
王冠生(2015)。公民社會民主素養的理念與培育──以「多元文化與社會正義」課程為例。關渡通識學刊,11,p.45-86。
石計生(1993)。意識型態與台灣教科書。台北:前衛出版社。
古允文(2001)。平等與凝聚:台灣社會福利發展的思考。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5(1),p.145-169
卯靜儒(2004)。從新馬克思主義到後結構主義⎯⎯課程社會學研究的再概念化。教育研究集刊,50(1),119-142。
卯靜儒 ( 2005 )。個人的/政治的:艾波的權力、知識與教育。載於蘇峰山編,意識、權力與教育(第二版)。嘉義:南華大學。
朱敬一、康廷嶽(2015)。經濟轉型中的「社會不公平」。臺灣經濟預測與政策,45(2),p.1-22。
谷瑞勉、林美華(2006)。社會議題類圖畫書在幼稚園中的批判讀寫教學。兒童文學學刊,16,p.167-192。
吳耀明(2005)。從再製理論看學校教育的角色。屏東師院學報,21,p.217-242。
吳雅玲(2007)。幼兒多元文化課程方案之發展:以人際關係模式為主。高雄:復文。
吳雅玲(2009)。以社會階級為主題之幼兒多元文化課程方案發展。課程與教學季刊,12(2),p.47-76。
吳瓊洳(2012)。國中社會學習領域公民課程內容之意識型態分析。教師專業研究期刊,第四期,p.81-108。
吳乃德(1994)。階級認知和階級認同:比較瑞典、美國、臺灣,和兩個階級架構。階級結構與階級意識比較研究論文集。臺北市:中研院歐美所。
吳乃德(1997)。檳榔和拖鞋,西裝及皮鞋:台灣階級流動的族群差異及原因。台灣社會學研究,第一期,p.137-167。
吳璧純(2017)。素養導向教學之學習評量。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7,6(3),p.30-34。
何明修(2016)。支離破碎的團結戰後台灣煉油廠與糖廠的勞工。新北市:左岸文化。
李怡慧(2010)。不只學做工—回應勞工階級文化之教學實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淑菁(2016)。反歧視教育。載於劉美慧、游美惠、李淑菁(主編),多元文化教育(四版)(p.167-189)。高等教育出版社。
李玟萱(2016)。無家者:從未想過我有這麼一天。臺北市:游擊文化。
李宗榮、林宗弘(2017)。「台灣製造」的崛起與失落:台灣的經濟發展與經濟社會學。載於李宗榮、林宗弘(主編),未竟的奇蹟:轉型中的台灣經濟與社會(p.2-43)。臺北市:中研院社會所。
李艾倫(2017)。勞動教育認知研究-以雙北地區公立學校高中職生為研究對象(碩士論文)。
李佳庭(2019)。你不伸手,他會在這裡躺多久?。臺北市:寶瓶文化。
邱天助(2002)。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第二版)。臺北市:桂冠。
林清江(1981)。教育社會學新論:我國社會與教育關係之研究。臺北市:五南。
林雅倩(2007)。我國國小社會領域教科書階級意識型態之內容分析(碩士論文)。
林俊賢、黃毅志(2008)。臺灣地區中小學教師客觀階級位置、文化資本與主觀階級認同:與其他職業做比較。教育研究集刊,54(3),p.99-136。
林俊瑩(2009)。臺灣地區中小學教師主觀社會地位與階級認同之特性。教育與社會研究,19,p.43-81。
林郡雯、張建成(2008)。不同階級國中生之文憑意象的探究。當代教育研究,16(4),p.199-235。
林宗弘(2013)。失落的年代:台灣民眾階級認同與意識形態的變遷。人文與社會研究集刊,25(4),p.689-734。
林宗弘(2015)。臺灣階級不平等擴大的原因與後果。臺灣經濟預測與政策,45(2),p.45-68。
林斌(2014)。勞動教育內容及目標研究。臺北市:勞動部。
林斌(2017)。我國中小學勞動教育實施之探討。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11),p.85-91。
林立青(2017)。做工的人。臺北市:寶瓶文化。
林立青(2018)。如此人生。臺北市:寶瓶文化。
卓佩穎(2010)。國中社會領域教科書階級意識型態之內容分析(碩士論文)。
周平(2004)。承認、分配與權力的正義:一個多元文化的取徑。教育社會學通訊,57,p.9-18。
周新富(2005)。布爾迪厄論學校教育與文化再製。臺北市:心理。
姜添輝(2000)。社會階級的意義與要素及其在教育研究的運用與原則。國民教育研究集刊,6,p.115-148。
姜添輝(2002)。資本社會中的社會流動與學校體系:批判教育社會學的分析。臺北市:高等教育。
姜添輝(2003)。教師是專業或是觀念簡單性的忠誠執行者?文化再製理論的檢證。教育研究集刊,49(4),p.93-126。
姜添輝、陳伯璋(2006)。社會領域教材內容的階級取向與合理化的轉化策略之分析。當代教育研究季刊,14(4),p.29-61。
胡慕情(2007年5月1日)。勞動人權 教科書裡看不到。臺灣立報。
范雲(2010)。說故事與民主討論-一個公民社會內部族群對話論壇的分析。台灣民主季刊,7(1),p.65-105
許嘉猷(1986)。社會階層化與社會流動。臺北市:三民。
許誌庭(2002)。課程內容「階級意識型態」就架構與可能主題之探討。初等教育學報,15,p361~389。
許添明(2006)。教育優先區對提升弱勢族群教育的實際成效批判。現代教育論壇,15,p.433-441。
張建成(主編)(2000)。多元文化教育 : 我們的課題與別人的經驗。臺北市 : 師大書苑。
張建成(2012)。批判的教育社會學研究。臺北市:學富文化。
張美瑤(2009)。多元文化教育改革之省思。正修通識教育學報,6,p.321-340。
張如慧(2009)。教學越界:教育即自由的實踐(導讀)。載於劉美慧(主編),多元文化教育名著導讀(p.291-313)。臺北市:學富文化。
張茂桂(2011)。多元文化與教育正義:社會學的觀點。教育與多元文化研究期刊,4,p.309-318。
張慧慈(2017)。咬一口馬克思的水煎包──我這樣轉大人。臺北市:大塊文化。
郭木山(2012)。學校課程知識─階級再製的隱形篩網?。教育學誌,27,p.1-37。
陳伯璋(編)(1988)。意識型態與教育。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麗華(1995)。實習教師的社會科教學推理──結構與意識的辯證。臺北市:師苑。
陳麗華(1995)。談有效的社會科教學──重視真實性的活動。康橋雙月刊,18,p.55-58。
陳麗華(1997)。社區參與學習的理念與實施。國教月刊,43(7),p.44-53。
陳麗華、彭增龍、張益仁(2004)。課程發展與設計──社會行動取向。臺北市:五南。
陳淑芳(1999)。他國經驗的啟示-談融合原住民文化之教育課程。載於臺東師範學院幼兒教育系主辦之「原住民文化與幼兒教育研討會」實錄(p.85-99)。臺東:臺東師範學院。
陳惠邦(2003)。教育行動研究〈增訂版〉。臺北:師大書苑。
陳向明(2009)。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素秋(2011)。九年一貫社會領域新課程綱要內蘊之公民教育典範探討。公民訓育學報,21,p.109-131。
陳炫任、曾大千(2011)。從多元文化教育理念論不利處境者教育之法制內涵。教育與多元文化研究期刊,4,p.1-34。
陳奎憙(2015)。教育社會學(修訂四版)。臺北市:三民。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4年,1月)。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發展指引。取得網址:http://12cur.naer.edu.tw/upload/files/020c0d22a5c0fad366f0f5ab1cf3b2a7.pdf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7,2月)。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社會領域(草案)。取得網址:https://www.naer.edu.tw/ezfiles/0/1000/attach/88/pta_15989_6464654_14791.pdf
教育部(2014年,2月)。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公民與社會科(微調版本)。取得網址:https://www.k12ea.gov.tw/files/common_unit/a7285432-45bf-4371-b514-3eb12aff9871/doc/%E5%85%AC%E6%B0%91%E8%88%87%E7%A4%BE%E6%9C%83%E7%A7%91103%E5%BE%AE%E8%AA%BF%E7%89%88%E6%9C%AC.pdf
教育部(2014年,11月)。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取得網址:https://www.naer.edu.tw/ezfiles/0/1000/attach/87/pta_5320_2729842_56626.pdf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2018)。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108年度教育優先區計畫。取自https://epa.ntcu.edu.tw/edu/modules/xAllForm/note/108.pdf
游美惠(2014)。性別教育小詞庫。高雄市:巨流。
游美惠(2016)。階級與多元文化教育。載於劉美慧、游美惠、李淑菁(主編),多元文化教育(四版)(p.167-189)。高等教育出版社。
勞動教育促進法草案【議案關係文書】,立法院第9屆第5會期(2018年3月13日)。
黃政傑(1999)。課程改革。臺北市︰漢文。
黃庭康(2005)。葛蘭西:國家權力與文化霸權。載於蘇峰山(主編),意識、權力與教育:教育社會學理論導讀(二版)(p.1-32)。嘉義:南華大學教社所。
黃聿芝(2008)。P. Freire 批判教育學對於教師角色的啟示。東海教育評論,1,p.1-16。
黃之泓(2012)。拒絕再製,與多元文化教學:以東南亞新住民子女教學為例(碩士論文)。
楊深坑(1988)。意識形態的批判與教育學研究。載於陳伯璋編著,意識形態與教育。台北:師大書苑,p.9-63。
甄曉蘭(2003)。課程行動研究:實力與方法解析。臺北市:師大書苑。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臺北市:五南。
蔡清田、洪若烈、陳延興、徐彬瀚(2012)。K-12各教育階段核心素養與各領域課程統整研究總計畫期末報告。國家教育研究院研究成果報告(編號:NAER-100-16-A-1-02-00-2-03),未出版。
詹秀雯、張芳全(2014)。影響國中生學習成就因素之研究。臺中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28(1),p.49-76。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新北市:心理出版社。
潘性玫(2006)。學校評量系統、知識類別與社會階層繁衍──台灣中部一所國小個案研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3,p.95-141。
鄭增財(2006)。行動研究原理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劉美慧(2009)。多元文化教育的抉擇:族群、性別與階級的五種取向(導讀)。載於劉美慧(主編),多元文化教育名著導讀(p.51-75)。臺北市:學富文化。
劉美慧(2011)。多元文化教育研究的反思與前瞻。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2(4),p.56-63。
臺灣教育社會學學會(主編)(2005)。教育社會學。臺北市:巨流。
臺灣女人(2018年5月1日)。婦女運動成果與相關法令【網站】。取自https://women.nmth.gov.tw/information_122_40126.html。
駱明慶(2002)。誰是台大學生?--- 性別、省籍與城鄉差異。經濟論文叢刊,30(1),p.113-146。
駱明慶(2018)。誰是台大學生?(2001-2014)-多元入學的影響。經濟論文叢刊,46(1),p.47-95。
謝國雄(1990)。黑手變頭家-台灣製造業中的階級流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2),p.11-54。
謝孟穎(2003)。家長社經背景與學生學業成就關聯性之研究。教育研究集刊,49(2),p.255-287。
藍佩嘉(2008)。跨國灰姑娘:當東南亞幫傭遇上台灣新富家庭。台北市:行人文化實驗室。
藍佩嘉(2014)。做父母、做階級:親職敘事、教養實作與階級不平等。台灣社會學,27,p.97-140。
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2012)。多元文化教育。臺北市:高等教育。
羅惠文、陳敏銓(2016)。臺南市教育優先區經費的分析與省思。教育學誌,36,p.55-97。
顧玉玲(2008)。我們──移動與勞動的生命紀事。新北市:INK印刻文學。
顧瑜君、林育瑜(2009年3月)。做工人與做老師的選擇—弱勢學生學習的脈絡化理解。論文發於淡江大學師資培育中心舉辦之「弱勢學生師資素養學術研討會論文集」(p.219-242),台北市。
中譯文獻
王麗雲(譯)(2002)。意識型態與課程。(原作者:Michael W. Apple。臺北市:桂冠。
王瑞賢(譯)(2005)。教育、象徵控制與認同:理論、研究與批判(原作者:Basil Bernstein)。臺北市:聯經。
王瑞賢(譯)(2007)。階級、符碼與控制第三卷:教育傳遞理論之建構(原作者:Basil Bernstein)。臺北市:學富文化。(原著出版年:2000)
方永泉(譯)(2003)。受壓迫者教育學(原作者:Paulo Freire)。臺北市:巨流。
丘愛鈴、林佩璇、周淑卿、張鍠焜(譯)(2004)。未來的課程:從「新教育社會學」到學習的批判理論(原作者:Michael F. D. Young)。臺北市:學富文化。(原著出版年:1998)
成令方、林鶴玲、吳嘉苓(譯)(2003)。見樹又見林:社會學作為一種生活、實踐與承諾二版(原作者:Allan. G. Johnson)。臺北市:群學。(原著出版年:1997)
朱道凱(譯)(2002)。社會學動動腦。(原作者:Zygmunt Bauman)。臺北市:群學。(原著出版年:1990)
李宗義、許雅淑(譯)(2016)。階級世代:窮小孩與富小孩的機會不平等(原作者:Robert D. Putnam)。新北市:衛城出版。(原著出版年:2015)
林心茹(譯)(2000)。培養反思力(原作者:Scott G. Paris & Linda R. Ayres)。台北市:遠流出版。(原著出版年:1994)
林麗雪(譯)(2016)。當收入只夠填飽肚子──走向貧窮化的年輕人,正面臨什麼樣的困境?被困在低薪、低保障、高物價的「新貧世代」,為什麼無法脫貧?(原作者:Linda Tirado)。臺灣:好優文化。(原著出版年:2015)
侯定凱(譯)(2005)。教科書政治學(原作者:Michael W. Apple, Linda K. Christian-Smith)。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91)
唐宗清(譯)(1994)。教師與階級:馬克思主義分析。(原作者:Kevin Harris)。臺北市:桂冠。(原著出版年:1982)
孫智綺(譯)(2002)。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原作者:P. Bonnewitz)。臺北市:麥田。
秘舒、凌旻華(譯)(2018)。學做工:勞工子弟何以繼承父業?(原作者:Paul Willis)。臺北市:麥田,城邦文化。
陳儒晰(譯)(2006)。教師是知識份子(原作者:Henry A. Giroux)。台北:高等教育。
陳妙芬、萬毓澤(譯)(2008)。階級的道德意義(原作者:Andrew Sayer)。國立編譯館。(原著出版年:2005)
陳雅馨(譯)(2017)。正義與差異政治(原作者:Iris Marion Young)。臺北市:商周。
曹雷雨、姜麗、張跣(譯)(2014)。獄中札記(原作者:Antonio Gramsci)。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71)
黃忠敬(譯)(2001)。意識形態與課程(原作者:Michael Apple)。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90)
黃克先(譯)(2015)。真實烏托邦(原作者:Erik Olin Wright)。新北市:群學。(原著出版年:2010)
解志強等(譯)(2006)。文化回應教學法:理論、研究和實施(原作者:G. Gay)。台北市:文景。
劉慧珍等(譯)(1998)。文憑社會:教育與階層化的歷史社會學(原作者:Randall Collins)。臺北市:桂冠。
劉美慧(主譯)(2009)。教學越界──教育即自由的實踐(原作者:bell hooks)。臺北市:學富文化。
葉佳怡(譯)(2017)。絕望者之歌一個美國白人家族的悲劇與重生(原作者:J. D. Vance)。新北市:八旗文化。(原著出版年:2016)
歐用生、莊明貞、黃建一、林瑞欽、簡紅珠、任秀媚(譯)(1990)。價值與教學(原作者:Louis E. Raths, Merrill Harmin & Sidney B. Simon)。高雄市:復文圖書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78)
賴麗珍(譯)(2008)。重理解的課程設計(原作者:Grant Wiggins & Jay McTighe)。臺北市:心理。(原著出版年:2005)
蕭昭君、陳巨擘(譯)(2003)。校園生活:批判教育學導論(原作者:Peter McLaren)。臺北市:巨流圖書。
外文文獻
Apple, M. W.(1990). Ideology and curriculum(2nd ed.).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Bourdieu,P.(1990). Reproduction in Education, Society and Culture, Sage Publications Chapter 4, p.177-219.
Brian Stanfield.(2000). The Art of Focused Conversation: 100 Ways to Access Group Wisdom in the Workplace. ICA Associates Inc.
Carreeiro, Joshua L., & Kapitulik, Brain P. (2010). Budgets, Board Games, and Make Believe: The Challenges of Teaching Social Class Inequality with Non-traditional Students.American Sociologist,41(3),232–248.
Chennault, Ronald E. (2010). Teaching Graduate Students about Social Class.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pp. 56-60.
Fisher, Edith M. (2008). USA Stratified Monopoly a Simulation Game about Social Class Stratification. Teaching Sociology, 36(3), 272-282.
Green, Ann E. (2003). Learning to Tell Stories: Social Class, Narratives, and Pedagogy. Modern Language Studies, 33(12), p.80-89.
Hattery, Angela J. (2003). Sleeping in the Box, Thinking Outside the Box:Student Reflections on Innovative Pedagogical Tools for Teaching about and Promoting a Greater Understanding of Social Class Inequality among Undergraduates. Teaching Sociology, 31(4), p.412-427.
Leistyna, Pepi, &Mollen, Debra. (2008). Teaching Social Class through Alternative Media and by Dialoging across Disciplines and Boundaries.
Lori, L.R. (2009). Take action: Lesson plans for the multicultural classroom. (p.109-120) .New Jersey: Pearson Education.
Norris, Dawn R. (2013). Beat the Bourgeoisie a Social Class Inequality and Mobility Simulation Game. Teaching Sociology, 41(4), 334-345.
Ramsey, P. G.(1991).Young children's awareness and understanding of social class difference.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152(1),71-82.
Skipper, James K. jr., & Kohout, Frank J. (1968). Family Names and Social Class: A Teaching Technique. The American Sociologist, 3(1), 37-38.
Tynes, Sheryl R. (2001). Bringing social class home:The social class genealogy and poverty lunch projects. Teaching Sociology, 29(3), 286-298.
Tiemann, Kathleen A., & Davis, Karen, & Eide, Terri L. (2006). What Kind of Car Am I? An Exercise to Sensitize Students to Social Class Inequality. Teaching Sociology, 34(4), 398-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