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何淑媛
Ho, Shu-yuan
論文名稱: 雪霸國家公園義務解說員參與解說服務之探討
A survey research of volunteer interpretation activity in Shei-Pa National Park
指導教授: 周儒
Chou, Ju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環境教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畢業學年度: 86
語文別: 中文
中文關鍵詞: 義務解說員解說服務雪霸國家公園
英文關鍵詞: voluntary interpreter, interpretation service, Shei-Pa National Park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22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 要
    國家公園的設置,是落實近代保育潮流的作法之一。為使民眾有深刻的自然體驗,並經由瞭解、認同進而支持國家公園設置的理念,就必須經由解說服務,其中又以人員解說較為有效。1992年成立的雪霸國家公園,每年的遊客量約800000人次,因此招募有義務解說員以補正規解說人力之不足。
    本研究即以雪霸國家公園義務解說員第一至三期117位義務解說員為研究對象,經由人員訪談、問卷調查及文件分析三種研究方法,探討義務解說員參與解說服務之現況,欲瞭解:義務解說員之社會組成、服勤狀況;參與解說服務之動機、收穫與困難;影響義務解說員參與解說服務之因素及義務解說員對於在職訓練的需求。
    研究獲致之重要結果如下:典型的雪霸國家公園義務解說員是:男性,21-30歲,單身,學生,住在台北,大專學歷。義務解說員的參與解說服務,為國家公園提供解說時數、解說服務地點及解說服務時間的人力支援。參與解說服務之動機主要是是「增加接觸自然的機會」等;在參與解說服務所得到的收穫部份,則以「獲得較多的自然體驗」等為主;在參與解說服務所面臨的困難部份,最為多數人所提到的困難是感到無法勝任解說服務工作。影響義務解說員決定是否持續參與解說服務的因子方面,「自己」較「他人」在此事件的決定上,更具有影響力;「遊客」則是影響決定之重要他人。在職訓練則希望是利用寒暑假、舉辦兩天以上之課程,課程內容應以動植物辨識、資深解說員之演示及帶領戶外活動之技巧並重,形式上以野外觀察、實地演練為主。
    依據研究過程及得到的結果,本研究對國家公園管理處、義務解說員、遊客及未來研究方向提出相關建言。

    ABSTRACT
    The establishment of national parks is under the conservation movement in early sixties. As we have known, it is significant to have the general public experience the Nature and, through understanding and identifying, support the construct of erecting national parks. To attain the goal, it is necessary to provide the service of interpretation to the general public.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way to provide the service is through the interpreters.
    Shei-Pa National park is erected in 1992, with about 800,000 tourists every year. To compensate the shortage of interpreters, volunteers are recruited.
    The subjects of the present study are the 117 voluntary interpreters in Shei-Pa National Park from the first session to the third one. The methodologies applied here are interview, questionnaire, and content analysis.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understand:
    1. the social background and the voluntary interpreters.
    2. the performance of the voluntary interpreters.
    3. the motivation and the gains of the voluntary interpreters;the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by them.
    4.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participation of the voluntary interpreters.
    5. the needs for the in-service training.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are as follows:
    1. the typical background of the voluntary interpreters in Shei-Pa National Park is male, aged 21-30, single, living in Taipei, graduated from college.
    2. the volunteer interpretation activity provide human resource in three ways, the interpretation hours, the place and the time of working.
    3. the motivation is mainly "to increase the chance to be close to the Nature".
    4. the gain is mainly "to increase the experience with the Nature".
    5. the difficulty faced by the voluntary interpreters is mainly "to be unable to afford the task".
    6. the factor influencing the volunteer to keep the job is more on themselves rather than on others, who are particularly tourists.
    7. the in-service training is expected to be held for more than two days during winter or summer vacation. The curriculum should include the recognition of animals and plants, the demonstration of the skills of leading the outdoor activities by experienced volunteers. The whole training should emphasize the field observation and the practice.
    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of the present study, suggestions about the management department of the National Park, voluntary interpreters, the tourists, and the direction of further study are proposed.

    內 容 目 次 誌謝…………………………………………….……….…….…..i 中文摘要……………………………………………….…….….ii 英文摘要………………..……………….…………….………..iii 內容目次………………………………………..……….………..v 表目錄…………………………………………..…….…………vii 圖目錄………………………………………..….……....……….ix 第一章 緒 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動機與重要性………………….…….….………….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目標……………………………………….…….…..6 第三節 研究限制……………………………………………………..…..7 第二章 文獻探討………………………………………………….……9 第一節 解說與環境教育…….………………………....……………….10 第二節 義務服務相關理論………………………….…..……………...17 第三節 國家公園內之義務解說員………………………..…...……….23 第四節 相關研究方法……………………………………….………….37 第三章 研究方法……………………….…………….……..…………41 第一節 人員訪談……………….…………………….……..…………..42 第二節 問卷調查……………………….……………..……..………….49 第三節 文件分析……………………………….……………....……….54 第四節 研究結果之處理………………………...……………..……….57 第四章 結果分析與討論……………..………………..………..……59 第一節 義務解說員之社會組成…………..……………..……….…….59 第二節 義務解說員服勤狀況………………..………..…………….….79 第三節 參與解說服務之動機、收穫及困難…..……..………….…….98 第四節 影響義務解說員持續參與解說服務之因素…………….…...119 第五節 義務解說員對於在職訓練之需求………..……..……..……..124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131 第一節 研究結果摘要與結論…….…………..……...…………….….131 第二節 研究建議……………………………..………....……………..138 第三節 未來研究方向…………...…………..………….……………..144 參考文獻………………………………………………………………….147 附錄 附錄一:訪談效度檢核表…………………………….....…………..153 附錄二:管理處工作人員訪談重要敘述句………….……………..155 附錄三:義務解說員訪談重要敘述句….………………………..…163 附錄四:問卷………………………………….……..………………181 附錄五:義務解說員服勤心得記錄摘述.…………….…………….191

    參考文獻

    王文科(1996):《教育研究法》(第五版)。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內政部營建署(1985):《國家公園解說系統規畫與經營管理之研究》。
    內政部營建署(1996):《營建政策白皮書》。
    內政部營建署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太魯閣國家公園特約解說員服務管理要點〉。
    內政部營建署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玉山國家公園義工制度之初步規畫研究》。
    王敏南、張幸珍譯(1987):〈公園裡的義工(一)〉。《玉山通訊3》。
    王敏南、張幸珍譯(1988):〈公園裡的義工(三)〉。《玉山通訊7》。
    王家祥等譯,約瑟夫.柯內爾(Joseph Cornell)著(1994):《與孩子分享自然》。張老師出版社。
    王聖生譯(David Scott著)(1983):《第二十一屆國際社會福利大會志願服務世界報告》。台北市政府社會局。
    王鑫(1987):《「解說系統規畫」說明書》。交通部觀光局東北角海岸風景特定區管理處。
    行政院主計處(1992):《中華民國八十年台灣地區國民休閒生活調查報告》。23-26。
    林美珠(1994):《家庭主婦參與志願服務對家庭關係之影響》。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萬億、林振春(1993):《現行公務機關義工人力運用情形之探討》。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吳芝儀、李奉儒譯(Patton, M.Q.著)(1996):《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李青峰(1987):《解說服務效果評估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森林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莉莉(1990)譯,夏布.格蘭(Grant W. Sharpe)著:〈解說概論〉。《太魯閣國家公園簡訊》。太魯閣國家公園簡訊雜誌社。
    吳美慧、吳春勇、吳信賢(1995):《義工制度的理論與實施》。台北:心理出版社。
    林宛瑩(1995):《文化中心義工組織承諾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益厚(1997):〈我國國家公園發展方向〉。《國家公園經營管理與永續發展研討會》。中華民國國家公園學會。1-21。
    林清山(1992):《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台北:東華書局。
    林培旺(1995):《解說員服務手冊》。內政部營建署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
    林勝義、洪慶峰、陳仲彥、胡觀明(1990):《建立社教機構義工制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主編,教育部社會教育司印行。
    夜貓工作室(1994):《活用中文Excel 5.0 for Windows》(第三版)。台北:全欣資訊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周儒(1993):〈解說的技巧〉。《環境教育季刊》。台北,18期,7-11。
    施孋娟(1984):《志願服務人員工作動機與工作滿足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國士、黃文卿、游登良(1997):《國家公園概論》。台北:明文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張明洵、林玥秀(1992):《解說概論》。內政部營建署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張長義、姜蘭虹、王鑫(1985):《墾丁國家公園解說系統規劃之研究》。內政部營建署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國立台灣大學地理學研究所研究。
    商樂家(1998):〈記「義務解說員訓練」〉。《墾丁國家公園簡訊》,34期,25-31。
    郭瓊瑩、郭育任(1994):《雪霸國家公園觀霧暨武陵地區遊憩資源調查及遊憩模式研究》,內政部營建署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中國文化大學景觀學系研究。
    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義務解說員服務手冊》。
    黃明慧(1987):《志願服務機構組織環境與其志願工作者工作滿足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朝恩(1992):〈美國國家公園服務處的國家環境教育發展計畫(NEED)簡介〉。《環境教育季刊》,13期,10-18。
    黃靖惠(1993):《台北地區成人環境議題涉入程度與擔任環境義工意願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榮貞(1992):《啟智教養機構教保人員工作滿意、工作壓力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台灣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登良(1994):《國家公園-全人類的自然襲產》。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花蓮。
    程禮怡(1994):〈人與自然的橋樑-義務解說員訓練〉。《雪霸國家公園簡訊》,內政部營建署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83年冬季號。
    楊冠政(1997):《環境教育》。台北市,明文書局。
    蔡佰祿(1997):〈遊憩壓力對自然資源之衝擊與經營管理措施-以陽明山國家公園晴天崗特別景觀區為例〉。《國家公園經營管理與永續發展研討會》。中華民國國家公園學會。62-69。
    蔡佰祿(1997):《陽明山國家公園生態旅遊解說義工手冊》。內政部營建署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蔡惠民(1985):《國家公園解說系統規畫與經營管理之研究》。內政部營建署。
    歐聖榮(1984):《遊客解說服務之研究-以墾丁國家公園之墾丁森林遊樂區、鵝鑾鼻公園、南仁山自然生態保護區為例》。國立中興大學園藝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銘祥、陳秀美、袁美玲(1992):《全國文化機構文化義工服務概況》。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謝茂昌(1992):《義工制度理論與實務》。光曜文具印刷社。
    戴健樞、梁明煌、郭燕婉、陳明慧(1993):《台北市立動物園志願服務隊系統評量及發展研究》。台北市立動物園。
    簡志文(1994):《國家公園志願解說員制度建立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信如(1985):《志願服務組織運作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Anderson, S. B., Bail, S., & Murphy, R. T. (1975). "Content analysis.''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al evaluation.(pp. 82-84) 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Cheng, L. Y.(1993). Visitors' socio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recreation activity patterns, and attitudes toward Yushan National Park policies in Taiwan, The Republic of China-a survey. Master's thesi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tgrove, S. F. (1982). Catastrophe or cornucopia: the environment, politics and the future. Chichester/ New York: Wiley and Sons.
    Fitch, R. T.(1987). Characteristics and motivations of college students volunteering for community service.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Personnel, 28(5).
    Flitter, M. J.(1988). Content analysis: a method for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Fowler, F. J. (1991). Survey research methods(revised ed.). Newbury Park,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
    Frances, G. R.(1983). The volunteer needs profile: a tool for reducing turnover. Journal of Volunteer Administration.
    King, Anthony Elvin Okpara. I. (1984). Volunteer participation: an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people give for volunteering. Doctoral Dissertation, Washington University. (University Microfilm No. AAC 8418742)
    Knudson, D. M.(1984). Outdoor Recreation. NY: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Knudson, D. M., Cable, T. T., & Beck, L.(1995).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al and natural resources. PA: Venture Publishing, Inc.
    Lammers, J. C. (1991). Attitudes, motives, and demographic predictors of volunteer commitment and service duration. Journal of Social Service Research, 14(3/4), 125-140.
    Mangione, T. W. (1995). Mail surveys improving the quality. Applied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Series Volume 40.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
    Negra, C. and Manning, R. E.(1997). Incorporating environmental behavior, ethics, and values into nonformal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rograms.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28(2), 10-21.
    Office of Management and Budget. (1982). The budget of the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Fiscal Year 1983, Appendix. Washington, D. 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Payne, R. & Payne, B. P.(1972). Social Background and Role Determinants of Individual Partic

    無法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