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曾璧光
pi-kuang,tseng.
論文名稱: 高中職辦理綜合高中之影響因素研究
A Study on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in Executive the Comprehensive High School in Senior/Vocational High School
指導教授: 宋修德
Sung, Hsiu-Te
林騰蛟
Lin, Teng-Chiao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工業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75
中文關鍵詞: 綜合高中影響因素
英文關鍵詞: comprehensive high school, influential factor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37下載: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我國高中職學校辦理綜合高中的影響因素,分為曾辦理已退出、目前持續辦理、近五年新申請辦理等三類型學校,分別探討其影響因素。
    經由文獻探討歸納辦理綜合高中的可能影響因素為政策導引、社會文化、社區需求、學校願景、人事、經費、課程與教學、學生進路等八個面向,採質性研究之分析歸納法,以半結構式題綱進行訪談,每一類型學校以立意抽樣選取二所學校,分別訪談一位行政代表、一位教師代表,並歸結出退出辦理、持續辦理、近五年新辦等三類型高中職辦理綜合高中的共同影響因素為:
    一、政策導引方面為教師對政策的認知度、政策導引的隱性意涵。
    二、社會文化方面為教師受升學文化的宰制。
    三、社區需求方面為社區家長的期許。
    四、學校願景方面為學校的永續經營。
    五、人事方面為學制與師資人力的配合、組織人力的工作負荷。
    六、經費方面為教師對經費影響的認知、經費挹注對辦學的重要性。
    七、課程與教學方面為無三類型共同的因素。
    八、學生進路方面為學生入學程度與進路選擇與表現之相關性。
    九、主要的關鍵影響因素方面為學校的永續經營。
    關鍵字:綜合高中、影響因素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ntended to explore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for our high schools and vocational schools in executing the comprehensive high school programs. And it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of schools, i.e. those have already backed out, currently continuing the program execution and those applied for the program execution within the most recent five years. This research will separately explore the corresponding influential factors as result.
    By document exploration, this research summarized the high schools that processed the comprehensive programs and the probable influential factors were individually as policy guidance, social culture, community demand, school vision, human resource, funding,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and student’s future prospects, a total of eight dimensions. Analytic induction method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was adopted, which proceeded with interviews through the semi-structured subject headings. Each type of school would be selected with two representative schools through purposive sampling, and one of each administrative level and teacher representatives would be separately interviewed so as to summarize the common denominators within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that could characterize the three types of high schools and vocational schools backing out the execution, continuing the execution and the newly entrants to this program within the most recent five years in executing comprehensive high school programs.
    1. As for policy guidance aspect, they were policy cognitive levels for the teachers and the hidden significances of policy guidance.
    2. In social culture aspect, it was the school advancement culture which dominated the teachers.
    3. As for the community needs, they were the parental expectations within that community.
    4. In school vision, it was the school’s sustainable operation.
    5. As for human resource, they were the collaborations between school system and teaching resources as well as the workloads shared by the organizational human resources.
    6. In funding aspect, they were the teacher cognitive reaction to funding impact, the importance from injection of the necessary funding to support this program.
    7. As for the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aspects, there was no common factor found as opposed to these three types.
    8. In the student’s future prospect, they were the relevancies between student levels at the entrance stage, the future prospect options and performances.
    9. The main key influential factor was the school’s sustainable operation.

    Keyword:Comprehensive high school, influential factor

    目 錄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i 謝 誌 v 目 錄 vii 表目錄 ix 圖目錄 x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5 第三節 待答問題 6 第四節 名詞解釋 8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先進國家綜合高中之發展 11 第二節 我國綜合高中之發展與現況 25 第三節 綜合高中辦理相關之研究 34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4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42 第三節 研究對象 45 第四節 研究步驟 47 第五節 資料整理與分析 50 第六節 研究信實度 52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55 第一節 已退出辦理綜合高中之高中職其影響因素分析 55 第二節 持續辦理綜合高中之高中職其影響因素分析 73 第三節 近五年新辦綜合高中之高中職其影響因素分析 101 第四節 綜合討論 118 第五節 研究發現 12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31 第一節 結論 131 第二節 建議 134 參考文獻 139 壹、中文部分 139 貳、西文部分 144 附錄 145 附錄一 145 附錄二 146 附錄三 150 附錄四 156

    壹、中文部分
    文部科學省(2010)。學校基本調查。2010年10月22日,取自http://www.e-stat.go.jp/SG1/estat/List.do?bid=000001027470&cycode=0
    王家通(2003)。日本教育制度。載於王家通主編:各國教育制度(71-134頁)。臺北:師大書苑。
    石偉平(2005)。比較職業教育研究的一項重要成果。教育發展研究,7。109-110。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臺北:作者。
    吳天方、吳天元、樊學良(2007)。綜合高中競爭力指標建構之研究。當代教育研究,15(3),1-36。
    吳清基(1995)。綜合高中的理念與實施。教改通訊,11,48-53。
    李然堯(1998)。美英綜合中學之研究及其對我國實施綜合高中之啟示。臺北市:文景。
    李隆盛(1999)。認識綜合高中。中等教育,50(2),127-130。
    李隆盛、賴春金(2001)。科技與人力資源的新象。臺北市:師大書苑。
    杜振亞(譯)(2008)。課程的變革(原作者:H. M. Kliebard)。臺北市:巨流。(原著出版年:2002)
    沈姍姍(1992)。英國的綜合中學。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二十一世紀的高級中等教育(189-203頁)。臺北市:臺灣書店。
    林大森(1999)。臺灣地區家庭背景對中等教育分流的影響:「高中/高職」與「公立/私立」差異的探討。東吳社會學報,8,35-77。
    洪福財(1998)。從「詮釋學」觀點談教育研究結果的解釋與應用。台北師院學報,11,85-108。
    徐昊杲、黃能堂、黃慶銘、石宇立、陳德貴、鄭琇文(2006)。我國綜合高中實施十年之回顧與探討期末報告。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委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技術職業教育研究中心執行,未出版。臺北: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
    翁上錦、楊瑞明、楊萬和、曹學仁(2007)。臺灣綜合高中的發展與未來總結報告。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委託,龍華科技大學執行,未出版。臺北: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
    翁福元(2008)。二十一世紀初期英國中等普通與職業教育改革分析。教育資料集刊,38,161-183。
    張文軍、劉珍(2005)。英國2005-2015年14-19歲教育發展戰略。教育發展研究,5,89-92。
    張炳煌(2009)。綜合高中政策規劃、實施與發展之探究。教育研究月刊,177,26-38。
    張嘉育、周愚文、張炳煌(2009)。綜合高中政策之評鑑與改進:方案理論評鑑的觀點。教育學刊,33,35-74。
    教育部(1994)。第七次全國教育會議實錄。臺北:作者。
    教育部(1995a)。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邁向二十一世紀的教育遠景。臺北:作者。
    教育部(1995b)。試辦綜合高中實驗課程實施要點。2010年10月31日取自http://210.59.64.35/composite/law-4.htm
    教育部(1995c)。綜合高中試辦計畫。2010年10月31日取自http://www.nocsh.tpc.edu.tw/comhigh/Comhighknow/comhighreference/chreference/chreference04.htm
    教育部(1995d)。綜合高中試辦要點。2010年11月3日取自植根法律網http://www.rootlaw.com.tw/lawsystem/Law_SearchResult.aspx?LawID=A040080071014000-19980925&lcode=58
    教育部(1998a)。教育改革行動方案。2010年10月31日取自http://www.edu.tw/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1405
    教育部(1998b)。綜合高中試辦學校行政處理暫行要點。2010年11月3日取自http://www.edu.tw/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7983
    教育部(1999)。高級中學法。臺北:作者。
    教育部(2001a)。綜合高級中學實施要點。2010年10月30取自綜合高中資訊網http://page.phsh.tyc.edu.tw/com/index_1.htm
    教育部(2001b)。國立高級中學組織規程及員額編制擬定暨審查原則。2010年11月3日取自教育部主管法規查詢系統http://edu.law.moe.tw/index.aspx
    教育部(2001c)。教育部補助辦理綜合高級中學課程作業規定。2010年9月5日取自自綜合高中資訊網http://page.phsh.tyc.edu.tw/com/index_1.htm
    教育部(2002)。綜合高中課程綱要。2010年11月1日取自http://page.phsh.tyc.edu.tw/com/law/law_04.htm
    教育部(2005a)。綜合高級中學課程暫行綱要。2010年11月1日取自教育部主管法規查詢系統http://edu.law.moe.tw/index.aspx
    教育部(2005b)。職業學校群科課程暫行綱要。2010年11月2日取自職業學校課程推動工作圈http://vtedu.ntust.edu.tw/front/bin/home.phtml
    教育部(2007)。臺灣綜合高中的發展與未來總結報告。臺北:作者。
    教育部(2010)。83~98學年度近十六年我國教育發展統計分析。臺北:作者。
    教育部統計處(2010)。綜合高中概況表(85~98學年度)。2010年8月10日,取自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13/comprehensive.xls
    細谷俊夫著、林本譯(1975)。世界各國教育制度。臺北:開明。
    許宛琪(2009)。《中等教育的基本原理》在美國課程史上意義之初探。教育研究與發展,5(2),1-26。
    陳向明(2002)。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臺北:洪葉。
    陳向明(2005)。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
    陳虹彣(2004)。日本中等教育。載於鍾宜興主編:各國中等教育(56-90頁)。高雄:復文。
    章英華、薛承泰、黃毅志(1996)。分流教育與職業取得。臺北: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曾燦金(1997)。美國學校本位管理發展之探究。國教月刊,43(5),21-29。
    鈕文英(2006)。教育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雙葉書廊。
    黃政傑(1989)。綜合高中試行課程的改進。師友,276,2-3。
    黃碧智(2004)。英國中等教育。載於鍾宜興主編:各國中等教育(271-310頁)。高雄:復文
    黃德祥、邱紹一、劉澤宏(2003)。我國高職轉型綜合高中的現況、問題與轉型策略之探討。教育研究月刊,110,99-108。
    楊思偉(1996)。日本的高中教育改革。教育改革---從傳統到後現代。臺北:師大書苑。
    楊思偉(2001)。日本臨時教育審議會的教育改革。載於黃政傑主編:各國教育改革動向(223-251頁)。臺北:師大書苑。
    楊瑞明(2001)。臺灣綜合高中未來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人文社會學院,宜蘭縣。
    楊瑩(1996)。一九八八年後英國的教育改革。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各國教育改革的動向(107-134頁)。臺北市:師大書苑。
    綜合高中資訊網(2010a)。辦理現況統計。2010年10月31日取自http://page.phsh.tyc.edu.tw/com/index_1.htm
    綜合高中資訊網(2010b)。檔案下載。2011年3月21日取自http://page.phsh.tyc.edu.tw/com/index_1.htm
    劉博允(2004)。美國中等教育。載於鍾宜興主編:各國中等教育(311-352頁)。高雄:復文。
    劉語霏(2006)。從日本職校改革動向觀看臺灣之職校應如何轉變。教育研究月刊,134,135-147。
    劉慶仁(2004)。從發展學校特色看英國中等教育改革。教育研究月刊,128,140-150。
    劉寶貴(1995)。試辦綜合高中之探討。技術及職業教育,28,19-23。
    蕭瑞麟(2010)。不用數字的研究:鍛鍊深度思考力的質性研究。臺北:培生。
    蕭錫錡、張仁家(1999)。美國磁性中學對我國後期中等教育的啟示。載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主編):「磁性中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46-53)。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
    戴明國(1997)。綜合高中之現況與探討。彰化文教,43,20-25。
    戴明國(2000)。綜合高中經營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謝文全(1996)。中等教育。臺北:五南。

    貳、西文部分
    Brock-Utne, B. (1996)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within education in Africa. Internation Review of Education, 42(6), 605-621.
    Cohen, L. & Manion, L. & Morrisno, K. (2000) Research methods in education. London: Routledge.
    Conant, J. B. (1959). The American High School Today: A First Report to Interested Citizens.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Inc.
    Copa, G. H. & Pease, V. H. (1992). The Comprehensive High School: A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Berkeley:National Center for Research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DfES(2005). 14-19 Education and skills. London: Author.
    Fenwick, I. G. K. (1976). The Comprehensive School 1944-1970. The Politics of Secondary School Reorganization. London: Methuen & Co.
    Hodgson, A. & Spours, K. (2003). Beyond A Levels:Curriculum 2000 and the Reform of 14-19 Qualifications.London:Kogan Page.
    Kvale, S. (1996). Interview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Patton, M. Q. (199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2nd Ed. Newbury Park: Sage.
    Rubinstein, David & Simon, Brian. (1973). The Evolution of Comprehensive School, 1926~1972. London: Routeledge & Kegan Paul Ltd.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