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胡智雄
Hu, Chih-Shiung
論文名稱: 臺南市童軍運動之形象研究初探
An Inquiry on Scouting’s Profile of Tainan City
指導教授: 呂建政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論文出版年: 2017
畢業學年度: 10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1
中文關鍵詞: 童軍形象觀點感覺童軍參加意向
英文關鍵詞: scout image, opinion, feeling, scouting intention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2188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17下載:1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南地區童軍公共意象,瞭解臺南地區童軍運動公共意象之現況,探討不同背景人士對童軍公共意象之認知,分析童軍參加意向之影響因素,作為提升童軍人口增長之參考。依據研究主題,本研究蒐集文獻資料,發展問卷並進行調查,實施問卷調查。以研究者自編之「臺南地區童軍形象量表」為研究工具,以實施調查及分析研究。

    經資料分析,本研究之結果與發現如下:童軍運動公共意象包含了:童軍形象、觀點、感覺及參加意向。其中童軍形象是涵蓋:組織形象、活動形象及參與者形象。而童軍參加意向也涵蓋:對童軍的態度、主觀標準及是否參與的行為控制。童軍形象的各因素:組織形象、活動形象及參加者形象都有相關。參加意向的各因素:態度、主觀標準及行為控制都有相關。不同年齡、是否有參加童軍的經驗及有無聽過童軍的事情,其對於童軍形象會有顯著差異。與其自身參與經驗有相關,經驗或是接觸愈正向,參與意願愈高。「童軍形象」及「觀點」與「感覺」這三個構面對「童軍參加意向」有影響。其中「感覺」大於「童軍形象」,也大於「觀點」。

    根據研究結論,研究者針對臺南市童軍會、童軍總會及未來研究等方向提出建議。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common image of the Scout in Tainan,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mmon image of Scouting in Tainan,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backgrounds on the public image of scout, an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couting The reference.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theme, this study collects the literature, develops the questionnaire and carries on the investigation, carries on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Tainan Scout Scale" was used as a research tool for investigators and analysis.

    According to the data analysis, the results and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Scouting public image contains: Scout image, opinion, feeling and participation intention. Which Scout image is covered: the organization image, the image of the event and the image of the participants. The scouting intention also covers: the attitude of the scout, subjective standards and whether to participate in the behavior control. Scouting elements of the image: the image of the organization, the image of the event and the image of the participants are relevant. Factors involved in attitudes: attitudes, subjective standards and behavioral controls are relevant. Different age, whether to participate in the experience of scouts and whether or not heard of scout things, there will b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image of scouts. And their own experience in the relevant, experience or contact with the more positive, the higher the 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 "Scouting" and "Sense" and "Sense" have an impact on Scouting intention. Where "feeling" is greater than "Scout" and greater than "view".
    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the researchers made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Tainan Scout Association, Scout Association and future research.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2 壹、研究背景 2 貳、研究動機 2 第二節 研究目的及研究問題與假設 5 壹、研究目的 5 貳、研究問題 5 參、研究假設 6 第三節 名詞釋義 7 壹、童軍運動 7 貳、形象 7 叁、觀點 7 肆、行為意向 8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9 第五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10 壹、研究方法 10 貳、研究步驟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童軍運動 13 壹、童軍運動的緣起及歷史 13 貳、童軍運動的目的、目標及方法 14 第二節 形象 17 壹、形象 17 貳、品牌形象的構面與分類 18 第三節 行為意向 22 壹、計畫行為理論 22 貳、意向與行為意向 27 第四節 童軍形象的相關研究 31 壹、童軍運動相關研究 31 貳、世界童軍組織亞太區辦事處童軍形象調查 40 參、國內童軍形象相關研究 44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46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6 第二節 研究對象 47 壹、研究對象說明 47 貳、預試問卷抽樣 47 參、正式問卷抽樣 47 第三節 研究工具 48 第四節 實施程序 49 壹、研究準備 49 貳、編製問卷 49 參、問卷預試與修正 51 肆、實施問卷調查 52 伍、資料分析 52 陸、形成結論與建議 52 第五節 資料處理 53 壹、描述性統計(descriptive statistics) 53 貳、效度分析 53 參、信度分析(reliability analysis) 53 肆、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 53 伍、迴歸分析(Regression Analysis) 53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討論 56 第一節 樣本描述性統計 56 第二節 研究資料探討與分析 63 壹、童軍運動公共意象的內涵 63 貳、臺南地區童軍運動公共意象之現況 63 參、不同背景對童軍公共意象之認知。 65 肆、童軍參加意向之影響因素 83 第三節 綜合討論 87 壹、在童軍運動公共意象的內涵 87 貳、在臺南地區童軍運動公共意象之現況 87 參、在不同背景對童軍公共意象之認知 87 肆、在童軍參加與意向之影響因素 8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9 第一節 研究結論 89 壹、童軍運動公共意象的內涵 89 貳、臺南地區童軍運動公共意象之現況。 89 參、在不同背景對童軍公共意象之認知。 90 肆、在童軍參加意向之影響因素 90 第二節 研究建議 91 壹、對臺南市童軍會之建議 91 貳、對童軍總會的建議 91 參、對後續研究之建議 91 參考文獻 93 一、中文部分 93 二、英文部分 95 附錄 98

    一、中文部分
    WOSM(1996)。世界童軍發展策略。2011年1月20日取自http://hq.scout.org.tw/library/WOSM_toward_a_strategy.pdf

    BADEN-POWELL, R著,趙邦金榮譯(1957)。童子軍運動概論( SCOUTING AND YOUTH MOVEMENTS),1934年6月初版,1957年12月臺一版。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中國童子軍社會團聯誼會(譯)(1993)。童軍運動中的服務員(上)。中國童子軍月刊,30(10),6-8。

    中國童子軍社會團聯誼會(譯)(1993)。童軍運動中的服務員(下)。中國童子軍月刊,31(1),2-7。

    王怡民(2001)。消費者對於商店品牌態度與購買行為關聯之研究。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王國川(1997)。計畫行為理論各成份量表之信、效度評估—以青少年搭機車帶安全帽之研究為例。國立中正大學學報,1,95-121。

    吳美蓮(2008)。品牌形象創新與創業管理。實踐大學企業創新與創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呂建政(2017)。童軍運動。教育大辭書。臺北:國家教育研究院。2017年2月25日取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11556/

    林依恬(2007)。臺北縣青少年飲酒意向之研究-計畫行為理論之驗證。輔仁大學公共衛生學系碩士班,未出版,新北市。

    洪梅君(2006)。應用計畫行為理論探討臺北市國中生視力保健行為意向。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胡曉虹(2006)。大陸人民對臺灣印象認知之探討。義守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孫弘岳(2001)。企業商品形象、公民,形象與信譽對組織人才吸引力之影響:以民營商業銀行為實證對象。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高慈薏(2007)。線上運動商品消費意向與行為之研究。輔仁大學體育學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張忠仁(1979)。童子軍文獻。臺北:中華書局。

    張忠仁(1990)。童子軍學術講座。臺北:中華書局。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1997)。教育心理學。臺北:東華書局。

    梁峻晢(2006)。以終身學習觀談義務服務員培訓與專業成長之研究,發表於2006年童軍活動學術論壇。國立臺南大學,11/25/2006。

    梁峻晢(2008)。培養未來成年人能力的童軍運動。中國童子軍月刊,45(11),7-11。

    梁峻晢(2008)。童軍形象。中國童子軍月刊,45(8),8-13。

    梁峻晢(2008)。童軍拓展社會資源之研究。中國童子軍月刊,45(5),7-14。

    梁峻晢(2009)。童軍小隊活動-談目的與功能及運作機制。中國童子軍月刊,46(11),18-22。

    梁峻晢(2009)。童軍團集會的意涵與設計。中國童子軍月刊,46(3),16-19。

    梁峻晢(2010)。促進健康的童軍運動。中國童子軍月刊,47(2),16-17。

    梁峻晢(2010)。童軍活動在品格教育的實踐之研究-以童軍參與者為觀點,發表於2010年童軍活動學術論壇,國立臺南大學。

    梁峻晢(2015)。童軍參與者眼中的童軍意象。中國童子軍月刊,52(7),9-15。

    郭廷銘(2011)。探究「中華民國童軍徽的歷史及沿革」。中國童子軍月刊,48(4),31-36。

    陳瑞萍(2000)。師範院校招生行銷策略規劃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鐵(1981)。國民中學的童軍訓練。臺北:臺灣中華。

    黃克仁(2008)。童子軍運動的基本原則與教育功能。中國童子軍月刊,45(1),9-11。

    黃克仁(2011)。童軍服務員訓練手冊。臺北:中華民國童軍總會。

    黃建中(2001)。高雄市百貨公司消費者購買行為與商店形象之探討。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茱麗(2005)。貝登堡童軍教育思想在我國實踐之省思。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管志明(1994)。童軍遊戲活動與教育功能的契合。中國童子軍月刊,31(6),8-11。

    管志明(1997)。導讀青少年活動方案。中國童子軍月刊,34(5)。

    管志明(2005)。談活動方案的檢討與革新,發表於2005年童軍學術研討會,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管志明(2008)。讀WOSM服務員手冊對中國童軍創始百週年的期許。中國童子軍月刊,45(12),13-14。

    趙守博(2011)。從兩則媒體有關童軍的新聞談起~童軍筆記之四十二。中國童子軍月刊,48(10),2-3。

    駐洛杉磯文化組(2003)。美國教育快遞第六期。上網日期:2011年3月5日。WORLD WIDE WEB: http://www.tw.org/edunews/express_6.html

    關念嫺(1995)。圖書館員的形象探討。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刊,2(1),1-22。

    楊龍立(2017)。教育大辭書。教育大辭書。臺北:國家教育研究院。2017年2月25日取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12044/

    楊顓芙(2008)。計畫行為理論主要趨勢之研究-使用文獻共引分析方法。國立交通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楊孟麗、謝水南(2003)譯:教育研究法─研究設計與實務。臺北:心理出版社。原作者為JACK R. FRAENKEL和NORMAN E. WALLEN。

    二、英文部分
    Aiken, L. (2002). Attitudes and Related Psychosocial Constructs: Theories, Assessment, and Research.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Ajzen, I. & Madden, T. J. (1986), Prediction of goal directed behavior : Attitudes, intention, and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2, pp.453-474

    Ajzen, I. (1988), Attitudes, personality, and behavior, Chicago: The Dorsey Press.

    Ajzen, I. (2005). Attitudes, Personality, and Behavior (2nd ed.). Milton-Keynes, England: Open University Press (McGraw-Hill).

    Ajzen, I. (2005). Attitudes, Personality, and Behavior (2nd ed.). Milton-Keynes, England: Open University Press (McGraw-Hill).

    Anscombe, G.. E. M.,(1963). Intention (Second Edition), Basil Blackwell, (Oxford),first edition 1957.

    Asia-Pacific Region(2009). Image of Scouting – Asia-Pacific Region. Retrieved 2015/7/19, from http://oldsite.scout.org/en/content/download/2658/26772/file/SP7apr_e.pdf

    Biel, A. L. (1992), How brand image drives brand equity,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32(6), 6-12.

    Broström, A. W.(2012)."Young or Youthful: The Scout Movement and Youth Discourses." Leisure/Loisir 36, no. 1: 53-64.

    Boulding, K. E. (1956). The image: knowledge in life and society. Ann Arbor, MI: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pp.3-18.

    De Groot, J. I.M. and Steg, L., (2007). General Beliefs and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he Role of Environmental Concerns in the TPB.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37 (8), pp. 1817-1836.

    Fishbein, M., & Ajzen, I. (1975). Belief, attitude, intention and behavior: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 Reading, MA: Addison Wesley.

    Keller,K.L.(1993).Conceptualizing, Measuring, and Managing Customer-Based Brand Equity.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 57, No. 1 (Jan., 1993), pp. 1-22

    Koerner, M. E. (1989), Teachers' images of their work: A descriptive study,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 博士論文, 未出版

    Kwon, K. & Onwuegbuzie A. J. (2005). Modeling the Factors Affecting Individuals’ Use of Community Networks: A Theoretical Explanation of Community-Based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Use. the Journal of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 56(14), pp. 1525-1543

    Newberg, A., & Waldman, M. (2006), Why We Believe What We Believe: Uncovering Our Biological Need for Meaning, Spirituality and Truth. N.Y.: Free Press.

    Nelson, B.H. (1962), Seven principles in image forma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January, 67-71.

    Venkatesh, V., Morris, M.G., Davis, G.B., and Davis, F.D.(2003)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ward A Unified View," MIS Quarterly (27:3), Sep 2003, p 425.

    White, J. (2005) The Curriculum and the Child: The selected works of John White. London: Routledge.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