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俊明
Lin Jiun-ming
論文名稱: 人間萬相-探索面相下的真義
Undrneath the Human Faces
指導教授: 曾肅良
Tseng, Su-Lia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80
中文關鍵詞: 油畫人物畫人間台灣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501下載:2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 要

    在現實的生活中,每個人在人生舞台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有時候是小孩,有時是家長,有時卻是老闆,或上班族、及各型各類的角色,隨時在更替續演著,每個人的臉上由於情緒的作用,種種的表情,如:喜、怒、哀、樂,酸、甜、苦、辣,在在都表現在我們的臉上,這好像是一種面具,一種真實的面具呈現著。
    筆者喜歡觀察人類臉部的各種表情,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表現,在我們人類的生活當中,每個人物的真實面具,所蘊含的表徵,傳達了種種跡象,補捉每一時刻的現象,是我在繪畫創作中,最喜歡的表現,及記錄看到一張張不同的臉,激起我內心底層的呼喚、感應及記錄著腦海中每一張深刻的臉,筆者希望從各種角度來觀察人的臉,透過線條、造形及色彩的組合,呈現各種不同的技法表現,產生延續及堆疊的效果,期望將自己腦海所記憶深刻的臉像,再現於畫布中。
    然而人物畫在中西繪畫的表現都有其特色各有精到之處、閱讀從古至今中西繪畫史或各畫家之作品主要目的在於增進對繪畫的鑑賞能力,進而有助於創作,並延續藝術文化的傳承與生命。

    關鍵字:台灣、人物畫、 人間、 面相、 油畫

    目次 謝辭 摘要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2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方法 ……………………………………………4 第四節 研究內容 ……………………………………………5 第二章 人相、人格特質與深層心理的關係.............6 第一節 臉相與性格………………………………………….6 第二節 臉相與深層心理 …………………………………..12 第三章 臉相形式的表現.............................16 第一節 中國人物畫的「神韻」之美 ……………………..16 第二節 西洋人物繪畫「臉相」之美 ……………………..28 第三節 原始藝術樸拙之美 ………………………………..43 第四章 創作理念、形式材料與技法……………………….52 一、 創作理念、形式…………………………………….53 二、 媒材與技法 …………………………………………54 第五章 作品詮釋……………………………………………… 57 第一節、浮生系列:…………………………………………….57 第二節、都會系列:…………………………………………….65 第三節、宗教系列:…………………………………………….69 第四節、政客系列:…………………………………………….71 第六章 結論 …………………………………………………..75 參考書目………………………………………………………….79

    一、參考書目:
    1.曾肅良(2002a ) 傳統與創新、台北:三藝文化公司。
    2.曾肅良(2002b) 當代藝術廣角鏡、台北:三藝文化公司。
    3.曾肅良(2004) 眺望文化群島、台北:典藏藝術公司。
    4.王義炯(1996) 人體面面觀. 台北:業強出版社。
    5.陳哲毅(2005) 學會面相學的第一本書、台北:知青頻道出版公司。
    6.李家雄(1988) 企業相人術、台北:卓越文化出版。
    7.至善居士(1986) 性向與面相、台北:子午線出版社。
    8.佛洛伊德(Freud)(1970) 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林克明譯、 台北、志文出版社。
    9.蕭京凌(1996) 中國是面像學入門、台北:大展出版社。
    10.劉芳如(1987) 中國人物畫技法、台北:藝風堂出版社。
    11.黃晨淳(2004) 大師自畫像、台北:好讀出版社。
    12.林同華(1985) 中國美學史論集、台北:丹青國書公司。
    13.俞崑(1984) 中國畫論類編、台北:華正書局。
    14.趙惠玲(1995) 美術鑑賞、台北三民書局。
    15.徐改(1999) 中國古代繪畫、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6.徐深、張朝輝(1996) 中國繪畫史:文津出版社。
    17.齊白石(2001) 白石老人自述、台北:臉譜出版社。
    18.卓聖格(1989) 徐悲鴻研究、台北:台北市市立美術館。
    19.欣平(2004) 流民圖的故事,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
    20.鄭為(1987) 中國畫論,台北:駱駝出版社。
    21.任道斌(2004) 中國畫論,北京:三聯書店。
    22.馮作民(1998) 中國美術史,台北:藝術圖書公司。
    23.劉思量(2001) 中國美術思想新論,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24.李霖燦(1994) 藝術欣賞與人生,台北:雄獅圖書公司。
    25.吳文彬(2003) 古裝人物畫法,台北:藝術圖書公司。
    26.吳憲生(2001) 水墨人物畫,台北:藝術圖書公司。
    27.何懷碩(2003) 給未來藝術家,台北:立緒文化公司。
    28.傅抱石(1995) 中國繪畫理論,台北:里仁書局。
    29.何懷碩(1991) 近代中國美術論集,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30.李長俊(1980) 西洋美術史綱要,台北:雄獅圖書公司。
    31.劉其偉(2002) 藝術人類學,台北:雄獅圖書公司。
    32.陳隨.趙作慈(1996) 中國面具藝術,北京:北京出版社。
    33.劉其偉(1991) 現代繪畫基本理,台北:論雄獅圖書公司。
    34.李征.曹諾(1997) 人物素描基礎技法,台北:台灣珠海出版公司。
    35.龐均(2001) 油畫技法創新論,台北:藝術圖書公司。
    36何政廣(1997) 歐美現代美術,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二、期刊、論文:
    1.李欽賢,浮世繪的開展與演進,台北市立美術館,現代美術29期頁50。
    2.徐文琴,台灣繪畫中女性形象的觀照,台北市立美術館,現代美術50期頁25。
    3.王哲雄,二十世紀的羅德列克,台北市立美術館現代美術35期頁18。
    4.李倫景,人物畫創作表現研究,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所碩士論文。
    5 楊賢傑,人物畫創作研究,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6.程錫牙,「眾生面相」水墨人物畫創作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畫冊:
    1.袁金塔(2004),人性進化論,正因文化公司,頁11。
    2.吳憲生,水墨人物畫,藝術圖書公司、頁5。
    3.中國人物肖像作品集,中央美術學院研究部編、頁16。
    4.吳文彬編繪,傳統人物畫法,藝術圖書公司、頁32。
    5.油畫技法全集,視傳文化編。
    6.關維興,水彩人物畫,浙江攝影出版社、頁1。
    7.倪再沁、廖瑾媛,台灣美術評論全集,頁23。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