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澤民 |
---|---|
論文名稱: |
少子化現象對臺北市國民中學校務經營影響之研究 The Study of School Management for Decline of the Birth-Rates in Taipei Junior High School |
指導教授: | 洪仁進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9 |
畢業學年度: | 9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62 |
中文關鍵詞: | 少子化現象 、校務經營 |
英文關鍵詞: | decline of the birth-rates, school management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412 下載:32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臺灣因生育率降低造成少子化的現象,帶來整個教育生態重大的衝擊,多數學校都面臨減班等校務經營的壓力。因此本研究係以臺北市立國民中學教育人員為研究對象,目的在探討目前國民中學教育人員對學校面臨少子化現象下於校務經營所造成的衝擊及如何因應之看法,期能提供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參考。主採問卷調查法實施研究,以自編「少子化現象對臺北市國民中學校務經營之影響問卷」進行量測,共發放270份,有效問卷為219份。經統計分析所得結果,彙整主要研究發現如下:
一、臺北市國民中學教育人員在少子化現象對學校校務經營正面與負面影響的知覺程度,皆屬中上程度。
二、在面對少子化衝擊下,臺北市國民中學教育人員對學校校務經營之因應作為各向度有以下認知:
(一)在行政領導與管理上,認為以「校務發展計畫的訂定」與「校長的領導策略」最為重要。
(二)在課程教學與評量上,認為以「教師能多元設計各科教材與作業」、「評量方式多元化以符應少子化後不同學生的需求」最為重要。
(三)在學生事務與輔導上,認為以「訂定各項活動實施辦法,會考慮到班級人數降低的影響」、「因應少子化加強推動認輔制度、團體輔導、個別諮商與進路輔導」最為重要。
(四)在環境設備與安全上,認為以「閒置空間能運用於提昇教學研究與教學品質」、「閒置空間能運用於與社區資源交流」最為重要。
(五)在教師專業與成長上,認為以「教師明瞭學校少子化策略,並能積極配合」、「教師有清晰的教育理念,並能順應少子化潮流」最為重要。
(六)在家長組織與參與上,認為以「少子化現象促進學校有效運用社區資源,與家長合作發展學校特色」、「少子化現象促進家長會的運作,與學校共同促進校務發展」最為重要。
三、臺北市國民中學教育人員對學校因應少子化現象之校務經營作為的知覺程度,會因其性別、年齡、學歷、擔任職務、服務年資及所處學校規模等背景之不同而有差異。
最後,本研究根據上述結論,提出對於教育主管機關、學校方面、教師本身及未來研究之建議。
Abstract
The purposes of the study were to understand the junior high schools educators’ points of view about the ideals of school management for decline of the birth-rates in Taipei and provide the suggestions for schools and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The questionnaire was “The School Management for Decline of the Birth-Rates in Taipei Junior High School”. There were 270 questionnaires distributed and 221 questionnaires had been received; the rate of the received questionnaires reached to 81%. The valid sample was 219, and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The decline of the birth-rates to the school management has its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but can be seen as opportunities for the school.
How to respond to the impact of the decline of the birth-rates to the junior high school management?
Executive leadership dimension:The most important is ”The management of the school development plan provided for in the leadership of the principal”.
Teaching and evaluation dimension: The most important is "Teachers can design multiple subjects and materials operations," and "evaluation methods should be diversified in order to decline of the birth-rates after the different needs of the students".
Student affairs counseling and dimensions: The most important is "set the activities of the implementation will take into account the impact of reduced class size," "In response to strengthen and promote the recognition of decline of the birth-rates, counseling groups, individual counseling and counseling approach."
Environment equipments and security dimensions: The most important is "idle space can be used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idle space can be used to exchange resources with the community."
Professional growth and the dimensions: The most important is "of minority school teachers to understand the strategy and actively cooperate" and "teachers have a clear idea of education, and to be able to adapt to the trend of decline of the birth-rates."
Parents and organizations to participate in dimensions: The most important is " decline of the birth-rates promote schools the effective use of resources in the community, parents and schools to develop characteristics" and " decline of the birth-rates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arent-teacher association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 affairs jointly ".
Taipei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on the decline of the birth-rates schools under the school's response to the operating method, by gender, age, qualification, positions, years of service seniority and the size of the school.
Finally, the study has drawn up for the education authorities, schools, the teachers themselves, as well as future research proposals.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丁庭宇(1986)。社會經濟變遷與人口轉型。臺北市:巨流。
于慧蓮(2006)。北市府通過鼓勵生育政策暨生育補助津貼配套方案。中華日報,地方綜合版。2006年12月29日,取自:http://news01.cdns.com.tw/20060628/news/dfzh/
733290002006062718090358.htm
內政部戶政司(2007)。臺閩地區歷年結婚年齡中位數與平均數。檢索日期:2007年6月12日,取自http://www.ris.gov.tw/ch4/
static/st20-10.xls
內政部戶政司(2008a)。臺閩地區歷年育齡婦女一般生育率、年齡別生育率及總生育率。 2009年 4 月 27日,取自:http://www.ris.gov.tw/ch4/static/st20-8.xls
內政部戶政司(2008b)。戶籍人口歷年統計表。2009年4月27日,取自 http://www.ris.gov.tw/ch4/static/st20-0.html
內政部(2008)。中華民國人口政策白皮書。2009年5月27日,取自 http://www.ris.gov.tw/ch9/0970314.pdf
內政部統計處(2008)。主要國家總生育率。2009年4月27日,取自:http://sowf.moi.gov.tw/stat/national/j024.xls
王全興(2005)。教育行政領導的意涵、理論與學校本位經營之運用。學校行政雙月刊,40,47-62。
王建正(2002)。國民小學學校經營效率評鑑指標之研究-DEA評鑑模式。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王建智(2003)。國民小學教師知識管理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王偉(2006)。日本少子老齡化的成因與影響分析。人文與社會學報,1(9),37-57。
王德睦(2000)。人口。載於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臺灣社會,(頁537-562)。臺北市:時報文化。
史麗華(2001)。日本少子化發展態勢及對策。日本研究,3,35-40。天津。
任懷鳴(1995)。從人口趨勢看小班小校的規劃。教改通訊,13,31-35。
因應少子化趨勢,整體規劃教育改革工程(2004,2月24日)。青年日報,第2版。
因應國中少子化,國中將改更小班(2008,3月20日)。聯合報,A17版。
牟中原(1995)。中小學小班小校制議題初探。教改通訊,13,17-21。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6):中華民國臺灣95年至140年人口推計。2008年4月12 日,取自:http://www.cepd.gov.tw/
m1.aspx?sNo=0000455&key=&ex=%20&ic= 2006年6月19日。
何佩娟(2005)。我國人口變化與未來國小教育發展關係之研究以宜蘭縣為例。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未來學系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4FGU00721009。
何金針、唐璽惠(2006)。少子化趨勢對幼稚園經營之衝擊及因應策略。學校行政雙月刊,39,242-252。
余麗玲(2007)。臺灣師資培育政策及少子化對修習教育學程學生未來就業機會影響及其因應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吳坤壅(2007)。少子化對國民小學教育影響與因應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5
NTTTC576086。
吳昆霖(2006)。國小教師對少子化效應觀點之研究—以三重市某國小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5TMTC5231004。
吳明隆(2007)。SPSS操作應用︰變異數分析實務。臺北市︰五南。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臺北市:桂冠。
吳政達(2006)。少子化趨勢下國民中小學學校經濟規模政策之研究。教育政策論壇,9(1),23-38。
吳欲豐(2004)。南投縣國姓鄉柑林村社區家長對於學區國小學校經營期望之個案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吳清山 (2006)。選定過程要民主,應尊重意願。2006年6月26日。國語日報,第13版。
吳清山(1991)。學校行政 。臺北市:心理。
吳清山(2004)。學校創新經營理念與策略。教師天地,128,30-44。
吳清山、林天祐(2005)。少子化現象。教育研究月刊,135,155。
吳清基(1990)。精緻教育的理念。臺北市:師大書苑。
吳慧中(2004)。人口結構變遷下國民小學績效與規模之關係。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李文郎(1992)。臺灣人口與社會發展。臺北市:東大圖書。
李秋嬿(2005)。我國人口規模與成長趨勢之探討。主計月刊,599,58-65。
沈桂芬(2006)。少子化現象。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55。2008年4月7日,取自: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55/55-36.htm
周志宏(2004)。日本少子化社會對策基本法及其相關法規有關幼托制度改革之啟示。載於翁麗芳主編,當代日本的幼托政策,(頁219-232)。臺北市:心理。
林天祐(2002)。校務評鑑的理念與做法。教師天地,117,15-20。
林正偉(2008)。中小學優秀校長校務經營關注之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林貞雅(2003)。都市計畫因應人口結構變遷對策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施宏彥(2005)。強化幼兒教育政策減緩少子化衝擊之研究。嘉南學報,31,476-492。
范源訓(2006)。國小教師對人口少子化認知與因應策略之研究-以桃園縣某國小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5TMTC5205011。
范熾文、林清達(2004,9月)。臺灣地區人口變化對國民教育的衝擊與因應:以少子化現象分析為例。載於國立花蓮師院初教系主辦之「人口結構變遷對教育發展之影響」學術研討會手冊(34-51頁),花蓮縣。
孫得雄(1985)。人口教育,人口與人口統計(頁10-12)。臺北市:三民。
孫得雄、張明正(1988)。人口學與家庭計劃。臺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翁翠萍、劉嘉韻(2005,6月25日)。少子化效應教育部擬教育政策白皮書。大紀元時報,臺灣新聞版。2008年4月2日,取自:http://www.epochtimes.com/b5/5/6/25/n965638.htm
高雄中學高中地理教材庫(無日期)。人口轉型各階段人口成長型態之主因。2009年 4 月11日,取自:http://content.edu.tw/senior/
geo/ks_ks/main/book/book01/populat/grow/index.htm
涂肇慶(譯)(1990)。J. R. Weeks著。人口學(Demography)。臺北市:桂冠。
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2003)。2003 年全國教育發展會議實錄。臺北市:教育部。
國立教育資料館(2004)。中華民國教育年報(民國九十二年)。臺北市:作者。
張明輝(2004)。精緻學校本位經營的策略與執行措施。教師天地,128,9-21。
張明輝(2005)。永續領導與學校本位經營。臺灣教育,635,10-11。
張芳全(2005,6月21日)。少子化成趨勢,教育政策應應變。中央日報,第9版。
張國偉(2004)。論我國少子化的危機。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39。2008年4月15日,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
39/39-11.htm
張琬萍(2006)。幼兒托育法制與法理論研究-臺日少子化對策之探討。國立高雄大學法律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張鈿富(1999)。學校行政決定原理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張鈿富(2004)。出生人口變化對臺灣中小學教育之影響。師友,439,1-3。
張憲庭(2004a)。少子化現象對學校本位經營管理之衝擊與因應之道。學校行政,36,88-89。
張憲庭(2004b)。「少子化」對學校本位經營之影響與因應策略。國教新知,52(3),50-55。
張憲庭(2005)。少子化現象對學校本位經營管理之衝擊與因應之道。學校行政,36,87-93。
教育部(2003)。近十年來教育發展統計分析報告。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4)。學齡人口減少對國民教育的影響及因應對策研討會實錄。臺北縣: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2004年2月22日
教育部(2004a)。近十年來教育發展概況統計分析報告。2005年3月29日,取自: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
STATISTICS/EDU7220001/bbs/education-development/
T00.htm?FILEID=124916&UNITID=139&CAPTION=教育發展統計分析報告
教育部(2004b)。教育政策白皮書草案。2006年1月 30 日取自:http://www.edu.tw/
教育部(2006a)。因應人口結構變化、啟動國教精緻工程。學齡人口減少對國民教育的影響及因應對策研討會實錄,37-42。
教育部(2006b)。教育部 95 年度施政方針(95 年 1 月至 12 月)。2006年12月24日,取自:http://www.edu.tw/
教育部統計處(2003)。各縣市國小學生人數推估(92~98學年度)。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統計處(2006)。主要統計表。2006年4月29日,取自 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
STATISTICS/ED U7220001/data/serial/seriesdata.xls?open
教育部統計處(2006)。國民教育階段學生人數預測分析報告(95~110學年度)。臺北市。作者。
梁玉芳(2005年6月25日)。臺灣生育率像自由落體。聯合報,A3 版。
莫藜藜、賴珮玲(2004)。臺灣社會「少子化」與外籍配偶子女的問題初探。社區發展季刊,105,56-57。
許惠安(2006,10月27日)。「育嬰假」全面實施中小企業反彈。大紀元時報,臺灣新聞版。2008年4月7日,取自: http://www.epochtimes.com/b5/6/10/27/n1500721.htm
郭昭佑(2000)。學校本位評鑑。臺北市:五南圖書公司。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利銘(2003)。降低班及人數的論辯:實施小班之論證基礎及其爭議--少子化現象對國民小學教育發展影響之研究。彰化師大教育學報,5,229-252。
陳怡婷(2005)。人口少子化對國民小學教育發展影響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彥仁(2006)。臺灣生育率下降因素之實證探討。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陳錦慧(無日期)。日本與台灣因應少子化現象之對策比較。網路社會學期刊。2008年3月30日,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63/63-58.htm
陳鴻賢(2003)。偏遠地區學校的發展與展望-古德曼的迷你學校。教育研究,53,55-60。
湯蔓娳(2004)。花蓮縣小型學校校長學校經營策略及相關因素之探討。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程超澤(1995)。社會人口學。臺北市:五南。
黃富順(1997)。人口結構改變對成人及高齡教育的影響與因應。臺北市:中華民國成人及終身教育學會。
黃富順(2005)。人口結構改變對成人及高齡教育的影響與因應。成人及終身教育,10,8-18。臺北市:中華民國成人及終身教育學會。
黃韻寧(2003)。新竹縣國民中小學校務評鑑實施現況之調查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忠敬(2003)。全面品質管理在臺北縣國民小學校務經營應用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詹碧珠(2007)。國民小學學校經營績效與相關問題之研究-以平衡計分卡觀點。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學校行政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詹麗玲(2007)。幼稚園經營面臨少子化因應策略之調查研究─以彰化縣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廖世凱(2007)。人口結構變化對宜蘭縣國民小學教育影響之研究-以少子化為例。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學校行政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臺北市政府敎育局(2004)。臺北市國民中學校務評鑑结果分析報告。臺北市:建成國中。
劉克智、劉翠溶(1983)。中國人口問題研究。臺北市:中央文物供應社。
劉克智(1994)。臺灣的人口轉變與教育投資。載於梁國樹(主編)之『臺灣經濟發展論文集:紀念華嚴教授專輯』(326-347 頁)。臺北市:時報文化。
劉金山(2003)。臺灣人口成長與國民小學校數調整之研究。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劉慶仁(2000)。小班教學:從美國的經驗談起。2008年4月12日,取自:http://www.houstoncul.org/eduinfo/e2000001.htm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潘道仁(2004)。少子化時代學校本位經營之探討。師友,449,40-42。
潘慶輝(1998)。鼻頭.南雅漁村家長對於學區國小學校經營期望之個案研究--一位漁村小學校長的觀察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蔡宏政(2007)。臺灣人口政策的歷史形構。臺灣社會學刊,39,65-106。
蔡宏進、廖正宏(1987)。人口學,人口理論(頁106-109)。臺北市:巨流。
蔡春美(2005)。日本少子化社會對策的啟示。幼改家電子報。2006年12月25日,取自:http://aecer.org/modules/sections/
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d=153
蔡培村、孫國華(1998)。學校經營的基本概念。載於蔡培村 (主編 ),學校經營與管理(頁1-22)。高雄市:麗文文化。
蔡榮哲(2007)。國小校長知覺少子化現象對學校衝擊及其學校經營因應態度之研究。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鄭毓霖(2004)。少子化在教育上的因應之道-「日本經驗」。臺灣教育,630,14-20。
薛承泰(2003)。臺灣地區人口特質與趨勢:對社會福利政策的幾個啟示。國家政策季刊,2(4),5-6。
薛承泰(2004)。臺灣近五十年的人口變遷與教育發展-兼論教改的方向。載於教育部主辦之「學齡人口減少對國民教育的影響及因應對策」研討會論文集(頁5-34)。臺北縣: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薛曉華(2004)。少子化的教育生態轉變是危機或轉機?兩種價值觀的檢視—兼論因應少子化時代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育政策。臺灣教育,630,21-30。
謝君柔(2006)。少子化浪潮下大臺北地區不願生育女性觀念之研究。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謝發達(2004年9月)。人口老化與少子化。人口結構變化對教育發展之影響研討會,國立花蓮師範學院。
鍾俊文(2004)。少子化、人口老化及人口減少的成因、衝擊與對策。臺灣經濟論衡,2(6)11-46。
鍾德馨(2006)。少子化趨勢對國民教育師資供需影響與對策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簡太郎(2007)。臺灣人口政策與人口結構變遷之探討。教育資料與研究,74:18-20。國立教育資料館。臺北市。
顏士程(2005)。學校本位經營如何精進突破。學校行政雙月刊,37,162-169。
蘇銘勳(2006)。桃園縣國民小學少子化現象下學校本位經營之研究。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二、外文部分
日本內閣府(2004)。平成16年版少子化社会白書。2008年 3 月 29日,取自:http://www8.cao.go.jp/shoushi/whitepaper
/w-2004/html-h/html/g1110020.html
Haupt, A. & Kane, T. T. (2004). Population handbook (5th Ed.). Washington, DC: Population Reference Bureau.
Nevo, D. (1995). School-based evaluation: A dialogue for school improvement. Tarrytown, New York: Elsevier Science Inc.
OECD, Challenge for the Pension in OECD, Retrieved November 15, 2005,from http://www.oecd.org/dataoecd/29/24
/35048255.pdf
Stufflebeam,D. L. (2003). Institutionalizing evaluation in schools. In T. Kellaghan, D. L. Stufflebeam, & L. A. Wingate (Eds.).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educational evaluation(Part two: Practice)(pp.775-806). Lond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Sun, T. H. & Y. L. Soong(1979). On Its Way to Zero Growth: Fertility Transition in Taiwan, Republic of China, In Cho, Lee-Jay and Kajumasa Kobayashi (Eds.). Fertility Trans : Time of the East Asian Populations. Honolulu: the University of Hawa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