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王筱君
WANG, HSIAO CHUN
論文名稱: 女性國中教師工作壓力、家庭壓力與憂鬱傾向研究---以新北市板橋區、土城區為例
Relationships of Job stress, Family stress and Depressive Tendency among Female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The Case of Banqiao District and Tucheng District in New Taipei City
指導教授: 賴香如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Health Promotion and Health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73
中文關鍵詞: 女姓國中教師工作壓力家庭壓力憂鬱傾向
英文關鍵詞: female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 job stress, family stress, depressive tendenc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657下載:8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瞭解新北市板橋區、土城區女性國中教師工作壓力、家庭壓力與憂鬱傾向現況,並探討三者的相關情形,以及個人背景變項與壓力對憂鬱傾向的預測力。

    依據各區比率隨機抽出板橋區6所和土城區2所學校,再從這8所學校女性教師隨機抽出390位,採自填式問卷收集資料,得有效問卷314份,有效回收率80.5%。所得資料進行t檢定、ANOVA、Pearson積差相關及複迴歸分析,主要發現:

    一、研究對象的工作壓力介於「稍微壓力」與「中度壓力」間,其中又以學生行為層面的壓力較大。導師的專業知能壓力高於代理代課教師;導師及專任教師的學生行為壓力高於兼行政的教師;授課節數越多,學生行為壓力越大。

    二、研究對象的家庭壓力介於「沒有壓力」與「稍微壓力」間,且以家務負擔的壓力較大。已婚、有子女、年齡越大、服務年資越長者,家庭壓力越大;而代理代課教師的家庭壓力比導師、專任教師、兼任行政者小。

    三、約七成五的研究對象無憂鬱傾向,但輕度(9.0%)、中度(6.0%)和重度憂鬱者 (8.6%)都超過5%,而憂鬱傾向不因個人背景變項之不同而有不同。

    四、研究對象之工作壓力、家庭壓力與憂鬱傾向兩兩呈正相關,即工作壓力越大,家庭壓力越大,而憂鬱傾向也越大。

    五、個人背景變項、工作壓力及家庭壓力可預測憂鬱傾向,解釋變異量為29.4%。另外,個人背景變項、工作壓力五層面和家庭壓力四層面亦可預測憂鬱傾向,解釋變異量為31.8%,其中人際互動壓力、家人相處壓力、家務負擔和專任教師是重要變項。

    根據研究發現建議,女性國中教師應重視憂鬱課題,適時舒緩個人憂鬱情緒。學校和教育主管單位可多舉辦教師憂鬱處理相關研習,並成立輔導小組協助教師有效面對壓力和相關問題。

    The purpouses of this syudy were to investigate the job stress, family stress and depressive tendency of female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Banqiao District and Tucheng District in New Taipei City, and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se three variables.

    Self-report questionnaire were distributed to 390 randomly selected female teachers from 6 and 2 schools in Banqiao District and Tucheng District, respectively.Data of three hundred and fourteen, with 80.5% valid rate, were analyzed by t-Test, ANOVA,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es. The main results were listed as follow:

    1. The job stress of research samples ranged from “low stress” to “moderate stress”, and student’s behavior was the highest. The professional competency stress of homeroom teacher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substitute teacher. The student’s behavioral stress of homeroom teacher and subject teacher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eacher with executive missions; the more the teaching hours per week, the higher the student,s behavior stress.

    2. The family stress of research samples ranged from “no stress” to “low stress”, and the stress of homework burdenwas the highest. The teachers with marriage, having children, elder, with longer service years had more family stress. The family stress of substitute teacher was less than the one of homeroom teacher, subject teacher and teacher with executive missions.

    3. About 75% of research samples were no depressive tendency, but the rate of teachers with either mild (9.0%), moderate (6.0%), or severe depressive tendency (8.6%) weas more than 5%. The depressive tendency was not related to personal background variables.

    4. The job stress, family stress and depressive tendency of research sampleswere positively related to one another, that is, the higher the job stress, the higher the family stress, and the higher the depressive tendency.

    5. Personal background variables, job stress, and family stress predicted depressive tendency with 29.4% corresponding variance of explanation. In addition, personal background variables, five aspects of job stress, and four aspects of family stress predicted depressive tendency with 31.8% corresponding variance of explanation. The stress of peer relationship, familial relationship, homework burden and subject teacher were important variables of depressive tendency.

    Based on the results, we would suggest female teacher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ir own depressive tendency. Schools and education authorities would conduct workshops, and set up a counseling group to help teachers relieve job and family stres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問題 4 第四節 研究假設 4 第五節 名詞操作型定義 5 第六節 研究限制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工作壓力之理論和相關探討 7 第二節 家庭壓力之理論和相關探討 24 第三節 憂鬱傾向之理論與相關探討 3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5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5 第二節 研究對象 56 第三節 研究工具 58 第四節 研究步驟與進度 64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 65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67 第一節 研究對象個人背景之現況描述 67 第二節 研究對象工作壓力、家庭壓力與憂鬱傾向之現況 71 第三節 不同個人背景在工作壓力、家庭壓力與憂鬱傾向之差 異情形 88 第四節 工作壓力、家庭壓力與憂鬱傾向之關係 124 第五節 研究對象個人背景變項、工作壓力、家庭壓力對憂鬱 傾向之預測力 13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37 第一節 結論 137 第二節 建議 138 參考書目 142 中文部份 142 英文部分 153 附錄一 專家效度名單 157 附錄二 預試問卷 158 附錄三 正式問卷 164 附錄四 家庭壓力量表使用同意書 170 附錄五 臺灣人憂鬱症問卷使用同意書 171

    一、 中文部份
    二十一世紀基金會(1995):台灣地區1995婦女滿意度民意調查分析報告。台北市:二十一世紀基金會。
    丁淑萍(2006)。臺北市國中教師自覺疲勞感與職業壓力、健康生活型態之相關研究。中華民國學校衛生學會第二十四屆第一次會員大會暨學術研討會,70。
    內政部統計處(2010)。性別統計指標。臺北市:內政部統計處。2011年10月20日,取自http://www.moi.gov.tw/stat/gender.aspx。
    王秀慧(1999):高職教師工作壓力來源、影響與管理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王艷萍(2000):女性憂鬱症患者生病及復原歷程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春展(2004)。臺灣地區大學生情緒智慧、憂鬱傾向與情緒調整策略之研究。嘉南學報,30,443-460。
    王玉華(2006)。國小校長健康控制信念、健康行為與身心健康關係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行政與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王瑞安(1999)。公立非正規成人教育機構員工工作壓力、工作倦怠與學習需求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古雅惠(2008)。苗栗已婚婦女的工作與家庭壓力之研究。國立聯合大學經濟與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苗栗。
    井敏珠(1992)。已婚職業婦女生活壓力與因應策略—社會支持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江逢維(2004)。台北市大學生休閒無聊感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暨活動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江欣霓(2001)。國小教師工作壓力、情緒智慧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呂佩珊(2006)。大台北地區國小教師工作壓力與休閒參與之關係研究。工作與休閒學刊,1(1),49-61。
    汪巧玲(2003)。國中生活科技教師面對九年一貫課程的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邱從益(2004)。談教師工作壓力。菁莪季刊,16(4):35-48。
    邱從益(2004)。高雄市國民中學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工作壓力與學校組織氣氛關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邱珮婷(2008)。國民小學教師負向情緒管理之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李勝彰(2003)。國民中學教師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退休態度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李桂仙(2006)。高雄市高職學生生命意義感、憂鬱情緒與自殺傾向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李彥君(2002)。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情緒管理關係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李文英(1989)。當前社會中離婚問題之探討。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翠英(2008)。國民中學教師情緒管理、工作壓力、師生衝突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林玟玟(1987):教師A型行為特質社會支持與工作壓力之研究。國 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思妙(1993):從認知評估、因應方式看國中教師工作壓力歷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純文(1996)。國民小學組織氣候、教師工作壓力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林雅薰(2005):中等學校已婚女教師工作壓力、家務壓力與婚姻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金生(2003)。國民中學輔導教師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負向情緒經驗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高雄。
    林家鈺(2009)。桃園縣國中教師工作壓力與自覺身心健康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秋萍(2009)。人格特質、家庭壓力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連江縣國民中小學已婚教師為例。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秀靜(1998)。國中資優班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調查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林亭如(2005)。高職餐飲管理科教師工作壓力、教師效能信念與有效教學行為關係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仲哲(2002)。揮別憂鬱事典。台北:舒活館。
    吳政融(2002):大學體育教師工作壓力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未出版,台北。
    周天賜(1991):工作壓力工作倦怠的文獻分析。台北師院書報,4,339-358。
    周立勳(1986)。國小教師壓力、控制信念與職業倦怠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周月清、李文玲、林碧惠(譯)(1994)。P.Boss.原著。家庭壓力管理。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周月清(2001)。家庭社會工作—理論與方法。台北:五南文化事業機構。
    周子敬、彭睦清(2005)。國內大專院校教師工作壓力及工作滿足感模式。教育心理學報,36(3),201-219。
    洪玉珊(2009)。桃園縣國民小學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工作壓力與身心健康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紀翠玲(2002)。國小兼任行政教師制握信念、工作特性與工作壓力關係之研究。台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學校行政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胡嘉琪(2000)。女性大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憂鬱經驗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施明妮(2006)。教育大學教師工作壓力與組織承諾之研究—以屏東教育大學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施金泉(1994)。國民中學E型女性教師工作壓力之研究。中學教育學 報,1,67-106。
    施雅薇(2004)。國中生生活壓力、負向情緒調適、社會支持與憂鬱情緒之關聯。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高玉蘋(2008)。桃園縣國中體育教育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關係之研究。臺北市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高桂足、陳李綢、蔡淑敏、古明嬋、許錫真、徐芳華、陳若璋編(1974)。心理學名詞彙編。台北,文景書局有限公司。
    徐蓓蓓(1983)。教師個人特質、師生口語互動與學生對教師行為的知覺、學生學業成就之關係。教育心理學報,16,99-114。
    翁素月(2003)。憂鬱症患者性別、非理性信念、生活壓力與其憂鬱程度之關係探討。國防醫學院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梁文嘉(1996)。導遊及領隊人員工作壓力、家庭壓力與休閒行為之關係。戶外遊憩研究,11(1),23-42。
    唐先梅(1998)。從家庭發展觀點探討雙薪家庭兩性工作家事及休閒時間之分配。社會文化學報,6,75-112。
    師範大學學生輔導中心(1989)。台北市國小教師背景因素、非理性信念與工作倦怠之相關研究。台北:師範大學學生輔導中心。
    陳柏齡(2000)。國中生生活壓力、失敗容忍力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班,未出版,高雄。
    陳淑絹(2002)。組織變革下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陳信宜(2008)。國小教師兼任學校無給職行政工作之工作壓力與憂鬱傾向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陳芝萍(2007)。已婚職業婦女的家庭壓力、工作壓力與休閒阻礙和休閒滿意度間關係之探討—以中、彰、雲地區為例。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陳明堂(2006)。台南縣國民小學教師情緒智力與工作壓力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教育行政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陳俊欽(2002)。「情緒」生病了。健康世界,194,75-86。
    陳錫銘(1991)。認知行為取向團體諮商對國小憂鬱兒童輔導效果的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素惠(2003)。我國綜合高中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之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怡臻(2005)。國民中學教師的工作壓力與其專業承諾之相關研究—以基隆市為例。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為出版,台北。
    郭生玉(1995):教師的工作壓力對工作心厭的影響。教育資料文摘,36(3),264-266。
    郭生玉(1987)。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心厭關係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2,131-146。
    郭美逢(2008)。高雄縣市國民小學閩南語兼任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郭耀輝(2004)。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莊蕙伊(2005)。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莊豐萁(2005)。少點壓力,工作受益:已婚國中教師的家庭壓力與家庭-工作干擾。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鄭志成(2007)。工作壓力和休閒活動參與對國小教師身心健康之研究---以屏東縣為例。亞洲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許光溫(2007)。臺北市公私立國民中學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之關係研究。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許宜評(2007)。已婚婦女家庭壓力、婚姻滿意度與其生育意向之關係探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在職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文賢(2006)。國中電腦教師工作壓力與學校組織氣氛關係。中等教育,58(2),52-79。
    張健群(2008)。國中教師工作壓力、休閒運動參與與身心健康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張春興(1994)。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郁芬(2001)。國小教師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身心健康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張彩雲(2009)。屏東縣國小教師工作壓力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台東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學校行政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張瑩如、楊素蘋(1992)。護理長工作壓力及其因應之探討。長庚護理,3,60-68。
    張明麗(1991)。國小女教師工作壓力、工作滿意度與退休態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培英(2004)。托兒所保育員家庭壓力、家庭需求與個人適應之相關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琤紫(2004)。已婚職業婦女之民營化認知與家庭、工作生活意識之研究—以電信機構為例。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憶純、古允文(1999)。家庭壓力、家庭資源與家庭危機形成之研究—以台灣省立台中育幼院院童家庭為例。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3(1),95-138。
    馮美珠(2007)。國小教師人格特質、生活壓力、因應策略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大學心理輔導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馮勝苓(2008)。台北縣國中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宏建(2002):台中縣國中教師工作壓力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黃正鵠、鄭英耀(1989)。國民中學老師工作壓力、成就動機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學院教育學刊,8,133-176。
    黃于芬(2008)。大學人際壓力、自我壓力、獨處偏好、獨處經驗與憂鬱傾向關係之研究。全球化趨勢下的教育革新與展望—兩岸四地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院。
    黃惠貞(2003)。某大專院校靈性健康知覺壓力與憂鬱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露萩(2009)。已婚護理人員社會支持、家庭壓力與生活滿意之研究。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庭芳(2003)。花蓮市職業婦女工作壓力、家庭壓力與休閒阻礙關係之研究。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黃珮書(譯)(2006)。Wolfgang Linden著。壓力調適與管理。台北市:華騰。
    葉雅馨、林家興(2006)。臺灣民眾憂鬱程度與求助行為的調查研究。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9(2),125-148。
    葉怡君(2007)。台灣地區運動行為與憂鬱症傾向之相關性分析:2002年台灣地區國民健康促進知識、態度與行為調查結果。輔仁大學公共衛生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楊淑麗(2003)。國民中學學校氣氛、教師工作壓力與教師身心健康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楊佩琪(2009)。大學院校教師工作壓力、角色衝突與生活品質關係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趙白玉(2008)。人格特質、社會支持、壓力知覺與憂鬱程度之關係。玄奘大學應用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趙守箴(2005)。已婚婦女生活壓力、社會支持、婚姻滿意度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以台北市各大醫院精神科門診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蔡先口(1985)。國民中學教師工作壓力和專業態度的關係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蔡璧煌(1989)。國民中小學教師壓力之研究。師大學報,34,75-114。
    蔡純姿(1998)。國民小學教師知覺教育改革之工作壓力及因應策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蔡享呈(2006)。男女國小教師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憂鬱傾向之差異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蔡育吟(2009)。國中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之研究-以苗栗縣為例。玄奘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廖鳳池(1987)。認知性自我管理團體諮商對師專生情緒適應效果之實驗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誌,4,279-318。
    廖翌妙(2002)。國小教師壓力事件、因應方式與情緒經驗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鄭雅娟(2001)。高中已婚女教師家庭壓力、社會支持系統與婚姻滿意度之關係---兩地雙生涯家庭與一般雙生涯家庭比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鄭忍嬌(1990)。已婚職業婦女生活壓力、自我狀態、適應方式對身心健康之影響。中華家政,19,50-55。
    劉焜輝等(1984)。國中教師學校壓力狀況調查報告。教育資料文摘,14,4,297-307。
    劉育銘(2006)。技專校院教師校務評鑑態度對工作壓力與工作滿足影響之研究—以中部地區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劉秀鳳(2010)。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職業倦怠之相關研究。文教論壇,2,61-89。
    劉毓秀(1995)。台灣婦女處境白皮書。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薛秀宜(2001)。情緒智力對危機管理之影響—以南投縣九二一災區學校教師為例。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簡驪潔(2007)。國中教師工作壓力、壓力因應方式及工作倦怠之研究~ 以三鶯地區教師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簡聿悊(2009)。臺北市國中教師生活品質之研究。華岡農科學報,24,35-48。
    藍采風(2000)。壓力與適應。台北: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蕭國倉(2003)。國民小學特殊教育教師工作價值觀與工作壓力相關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顏宏旭(2000)。已婚婦女非理性信念與焦慮、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韓玉芬(2004)。初任教師工作壓力因應歷程之質的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戴智慧(1985)。已婚職業婦女的生活壓力與休閒型態,婚姻滿意,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及工作滿意五者的關係。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羅文興(2006)。國小教師職業倦怠、因應策略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暨南國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蘇國興(2003)。台北市國小教師工作壓力、運動行為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邱永林(2007)。易患憂鬱症的三大行業。2010年4月20日,取自http://www.uho.com.tw/web.asp?id=10&m=5&page=2。行政院衛生署健康局(2010)。健康九九網站。臺北市:行政院。2010年4月20日,取自http://www.health99.doh.gov.tw/TXT/PreciousLifeZone /print.aspx?ToplcNo。
    行政院衛生署(2002)。國民健康局。91年台灣地區國民健康促進、態度與行為調查。臺北市:行政院。2010年4月20日,取自
    http://olap.bhp.doh.gov.tw/index.aspx。
    新北市教育局(2011)。學校資料。新北市:教育局。2011年8月20日,取自http://esa.tpc.edu.tw/jsp/schdata/schdata_p.jsp。教育部(2011)。主要統計表。臺北市:教育部。2011年8月20日,取自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13/dentail. xls。

    二、 英文部分
    Abramson, L. Y., Seligman, M. E. P., & Teasdale, J. D. (1978). Learned helplessness in humans: Critique and reformulation.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87 49-74.
    Andrade, L., Caraveo؍Anduaga, J. J., Berglund, P., Bijl, R. V.,Graaf, R. D., Vollebergh, W., Dragomirecka, E., Kohn, R., Keller, M., Kessler, R. C., Kawakami, N., Kiliç, C., Offord, D., Ustun, T. B., & Wittchen, H. U. (2009). The epidemiology of major depressive episode : Result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Consortium of Psychiatric Epidemiology (ICPE) Survey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thods in Psychiatric Research, 12(1), 3-21.
    Bandura, A.(Ed.). (1977). Social learning theory.NJ:Englewood Cliffs.
    Beck, A. T. (1976). Cognitive therapy and the emontional disorders. New York.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Beck, A. T., Steer, R. A., & Brown, G. K.(1996). Manual for the 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 (2nd ed.). TX: The Psychological Corporation.
    Bogg, J., & Cooper, C. (1995). Job Satisfaction, mental health, and occupational stress among senior civil servants. Human Relation, 48, 327-341.
    Borg, M. G., Riding, R. J., & Falzon, J. M. (1991). Stress in teaching:A study of occupation stress and its determinants,job satisfaction and career commitment among primary school teacher.Education Psychology,11, 59-75.
    Brundtland, GH:Mental health in the 21st century.Bulleti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0,vol.78.
    Chaplain, R. P. (1995).Stress and job satisfaction:A study of English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5(4), 473-489.
    Cho, M. J., Nam J. J.,& Suh, G. H.(1988). Prevalence of Symptoms of Depression in a Nationwide Sample of Korea Adults. Psychiatry Research,81,341-352.
    Girdano, D. A., Everly, G. S. Jr., & Dusek, D. E.(1993), CONTROLLING STRESS & TENSION,5th Ed.New Jersey: Prentice-Hall,Inc.
    DeFrank, R. S., & C.A. (1989). Teacher stress and health:examination of a model.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 33(1), 99-109.
    Girdano, D. A., Dusek, D. E., & amp; Everly, G. S. (2005).Controlling stress and tension (7th ed.). San Francisco : Parson Education.
    Ginsburg, G. S., Silva, S. G., Jacobs, R. H., Tonev, S., Hoyle, R. H., Kingery, J. N., Reinecke, M. A., Curry, J. F., & March, J. S. (2009). Cognitive measures of adolescent depression:Unique or unitary constructs? 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ology, 38(6),790-802.
    Harris, K. R. (1985). Teacher characteristics and stres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78(6), 346-350.
    Hellriegel, D., Slocum, J. W. Jr., & Woodman, R. W. (1992).Organizational
    behavior. St. Paul, MN: West Publishing Company.
    Ivancevich, J. M., & Mattesson, M. T. (1980).Stress and work a managerial Perspective.New York:Scott,Foresman.
    Krejcie, and Morgan (1970). Determining sample size for research Activities.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30, 607-610.
    Kyriacou, C., & Chien, P. Y.(2000). Stress-busting for teachers. Cheltenham:Nelson Thornes.
    Kyriacou, C., & Sutcliffe, J.(1978).Teacher stress and Psychoneurotic symptoms. British Journal Education. Psychology,55, 61-64.
    Lazarus, R. S. (1976). Pattern of adjustment. New York : McGraw-hill.
    Litt, M. D., & Turk, D.C. (1985). Sources of stress and dissatisfaction in experienced high school teacher.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78(3),178-185.
    Jarvis, M.(2002). Teacher stress :A critical review of recent findings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Stress. 14 (1).
    McCormick, J., & Solman, R. (1992). Teachers, Attribution of Responsibilite for Occupational Stress and Satisfaction:An Organisational Perspective. Educational Studies, 182, 201-222.
    Mearns, J., & Cain, J. E.(2003). Relationships between teachers: Occupational stress and their burnout and distress:Roles of coping and negative mood regulation expectancies.Anxiety, Stress and Coping,16,71-82.
    Meyer, B. E., & Hokanson, J. E. (1985). Situational influences on social behaviors of depression-prone individuals.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41(1), 29-35.
    Morocco ,J.C., & McFadden, H. (1982) .The counselor’s role in reducing teacher stress . The Personnel and Guidance Journal , May, 549-552.
    Needle, R. H., Griffin, T., Sevendsen, R., Berney, C. (1980). Teacher stress:Source and consequence.The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2, 96-99.
    Pithers, R. T., (1995). Teacher stress research:Problems and progress. British Journal Educational Psychology, 65, 387-392.
    Salo, K. (1995). Teacher-stress Process : how can they be explained?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39(3), p.205-222.
    Selye, H.(1956). The Stress of Life . New York :McGraw-Hill .
    Selye, H. (1983). The stress concept : Past, present,and future.In C. C.
    Sparks, K., & Cooper, C. L. (1999). Occupational differences in the work-strain relationship: Towards the use of situation-specific model . Journal of Occupation Psychology ,72, 219-229.
    Strine, T. W., Mokdad, A. H., Dube, Sh. R., Balluz, L. S., Gonzalez., O., & Berry, J. T. et al.(2008). The association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 with obesity and unhealthy behaviors among community-dwelling US adults. General Hospital Psychiatry, 30, 127-137.
    Tellenback, S., Brenner, S. D., & Lofgren, H.(1983).Teacher stress:Exploratory model building.Journal of Occupational. Psychology,56, 19-33.
    Trendall(1989). Stress in teaching and teacher effectiveness-a study of teachers across mainstream and special education. Educational Research, 31, pp.52-58.
    Van Dick, R., & Wagner, U.(2001).Stress and strain in teaching:A structural equation approach.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 71, 243-259.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0). The world health report:2000:Health System:Improving Performance. Retrieved June 20,2011,from http://www.who.int/whr/2000/en/whr00_en.pdf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1).The world health report:2001:Mental Health:New Understanding,New Hope.Retrieved June 20,2011,from http://www.who.int/whr/2001/en/whr01_en.pdf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2).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2000:Version 2 methods and results. Retrieved June 20,2011,from http://www.who. int/healthinfo/paper50.pdf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