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劉怡吟
論文名稱: 漢代圖紋典範轉移的探討與創作
指導教授: 林達隆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5
中文關鍵詞: 漢代典範圖紋模組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72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 要
    緒論論述研究動機、研究目的、研究內容並就研究範圍的限制予以釐清。研究方法以文獻探討、形式與表現手法分析為主。創作則運用不同的媒介嘗試相異的效果。
    漢代圖紋總給觀者強烈的神秘感,本論文研究經由文獻探討的過程,追尋漢代圖紋的典範精神,將其加以整理分類,試圖以理性型式進行分析比較其構成元素及結構排列規則,並解構其造形的原則與方法,並進行典範轉移實驗創作。
    本研究發現漢代豐富的紋樣呈現在器物、建築甚至織物上,其視覺效果雖予人千變萬化的感受,但仍有特定的編組模式可循,藉由模組概念分析漢代紋樣之應用與編組之視覺效果,各單位造形皆有一定的特徵與視覺微調的豐富性,且元素的組合排列以及屬性變化使漢紋呈現出有規律性的圖像表現,帶給觀賞者強烈與特殊的視覺觀感。漢代圖紋在分析整理後的構成形式與編組模式發展應用不僅可供相關研究者作為參考,設計者可以根據其文法發展相關創作。
    在創作上,先進行選圖、標準化、簡化之實驗加工後,便發展不同向度的模組形式試驗。最終的目標在於利用漢紋的單元元素,來建構古典題材的設計與系統,將其與當代審美規律有效的結合在一起,提高古為今用的自由度。

    漢代圖紋典範轉移的探討與創作 摘 要 I 圖目錄 IV 表目錄 VIII 壹、 緒論 1 一、 研究動機與背景 1 二、 研究目的 2 三、 研究架構與步驟 3 四、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貳、 文獻探討 6 一、 漢代的圖紋研究 6 (一) 漢代圖紋的發展背景 6 (二) 漢代圖紋的典範 9 (三) 漢代圖紋的典範轉移機制 12 二、 模組化設計概念 19 (一) 模組的定義 19 (二) 模組在中華文化的應用 22 (三) 紋樣的模組化 30 參、 漢紋的構成形式與視覺表現手法分析 32 一、 漢代圖紋的表現題材分類 32 (一) 動物紋 32 (二) 人物紋 35 (三) 植物紋樣 38 (四) 建築紋 39 (五) 幾何裝飾紋樣、文字紋 40 (六) 其他 42 二、 美的形式原理 45 三、 漢代圖紋的視覺特點 49 四、 漢代圖紋的形式法則 52 肆、 漢紋新像創作實驗 63 一、 漢紋圖紋元素的選用 63 二、 漢代圖紋簡化原則 64 三、 紋樣的模組化實驗 68 (一) 重複的物件 68 (二) 群組 71 (三) 鏡射 74 (四) 漸變 76 (五) 裁切與分割 79 (六) 解構後的再結構 82 (七) 空間的轉換:2D到3D 83 四、 創作內容與詮釋 85 (一) 漢瓦當光輝系列-1 85 (二) 漢瓦當光輝系列-2 88 (三) 富貴昌宜侯 90 (四) 現代女媧 93 (五) 新時代瓦當 95 (六) 鳥語書香 96 (七) 青龍白虎 98 (八) 滄龍星座 100 (九) 環 102 (十) 寶馬良駒 104 伍、 結論與建議 106 一、 結 論 106 二、 後續發展建議與未來展望 107 陸、 參考文獻 110 附錄 A 其他創作作品 113

    參考書目:
    王秀雄/譯,大智浩/著,1968,《美術設計的基礎》,臺隆書店,台北市。
    王無邪,1974,《平面設計原理》,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台北市。
    丘永福/編著,1987,《造形原理》, 藝風堂,台北市。
    田自秉, 1993 ,《中國工藝美術史》,丹青圖書公司,台北市。
    朱靑生,2004 ,《中國漢畫硏究 = Art of the Han Dynasty》,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桂林市。
    成耆仁/著,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編,2003,《中國紋飾及其象徵意義》,史博館,臺北市。
    李祖定/主編,鍾國君/編繪,1989,《中國傳統吉祥圖案 = Chinese traditional auspicious patterns》,海科學普及出版社,新華書店經銷,上海市。
    李景凯,1990,《裝飾紋樣構成法 = Huang shi wen yang gou cheng fa》,山西人民出版社,太原市。
    呂清夫/譯,朝仓直巳/著,1991,《艺朮∪设计的平面构成》,海人民美術出版社,新華書店上海發行,上海市。
    呂清夫,1984,《造形原理》,雄獅圖書公司,台北市。
    杜而未,1977,《山海經神話系統》,台灣學生書局,台北市。
    林書堯,1981,《基本造形學》,維新書局,台北市。
    林崇宏,1997,《平面造形基礎》,亞太圖書,台北市。
    林品章/譯,藤沢英昭/著,1991,《平面構成》,六合社,台北市。
    芮傳明、餘太山,1995,《中西紋飾比較》,上海古籍出版社,新華書店上海發行,上海市。
    信立祥,2000,《漢代畫像石综合硏究》,文物出版社,新華書店經銷, 北京市。
    高木森,1992,《中國繪畫思想史》,東大出版社,三民總經銷,台北市。
    高豐,2006,《中國設計史》積木文化,台北市。
    翁英惠,1986,《造形原理》,正文書局,台北市。
    梁蔭本, 1974 ,《圖案設計畫法》,藝術圖書公司發行,台北市。
    張总等/譯,雷德侯/著,2005,《萬物 : 中國藝術中的模件化和規模化生產》,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北京市。
    張道一,2001,《中華圖案五千年 = China a pattern 5000 year》,美工科技,台北市。
    黃台生/譯,Warren K. Wake/著,2007,《設計典範 : 創意視覺化導論》,六合書局,台北市。
    曾雅雲/譯,Heinrich Wolfflin/著,1987,《藝術史的原則》雄獅圖書,台北市。
    葉劉天增,1997,《中國紋飾硏究》,南天出版社,台北市。
    葉劉天增,2002,《中國裝飾藝術史》,南天書局,台北市。
    彭適凡,1987,《中國南方古代印陶紋》,文物出版社,北京。
    雷圭元、李麒編著,1985,《中外圖案設計風格》人民美術出版社,北京。

    期刊部分:
    Anarta Ghosh & Nicolai Petkov,2006,Effect of high curvature point deletion on the performance of two contour based shape recognition algorithms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attern Recognition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Vol. 20, No. 6 ,913–924
    Biederman, I.., 1987, Recognition-by-Components: A Theory of Human Image
    Understanding, 《Psychological Review》, Vol. 94, pp. 115-147.
    Carliss Y. B. & Kim B. C.,2000,Design Rules . The Power of Modularity, The MIT
    Pr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London England.
    F. Attneave, 1954,Some informational aspects of visual perception, 《Psychophys. Rev. 61 ,183–193 》
    Irving Biederman,1987,Recognition-by-Components: A Theory of Human Image Understanding,《Psychological Review》, Vol. 94, No. 2,115-147
    許峻誠、王韋堯,2006,等距圖形簡化之設計實作研究,《藝術教育研究第十一期》,台北市,頁33-55。

    論文部分:
    李靜芳,2002,唐朝織品紋飾應用於商品之圖案設計與研究,中原大學商設所碩士論文。
    吳若麒,2008,宋代連續性紋樣造形與編組模式之研究,中原大學商設所碩士論文。
    洪姿鶴,2003,“明式家具與新藝術家具現代形式轉化關聯之研究”,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峻誠,2008,圖形簡化設計之視覺最佳化研究,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博士論文。
    鐘逸寧,2008,吊扇造形元素衍生系統之建構-以現代中國風格為例,朝陽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網路資料:
    http://taipeihoping-tsai.blogspot.com/2008/07/psychological-visual-illusion-6.html
    http://www.artart.com.tw/p1-4f.htm
    http://www.sce.tsinghua.edu.cn/baimeng/paper/paper-bm.htm
    http://dict.revised.moe.edu.tw/index.html國語辭典

    無法下載圖示 電子全文延後公開
    2050/10/30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