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美君
論文名稱: 金門高中職學生環境素養調查研究
指導教授: 蔡慧敏
Tsai, Huei-Mi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環境教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9
中文關鍵詞: 金門高中職學生島嶼環境素養環境教育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65下載:3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高中教育階段學生是即將進入社會中工作行使公民權的準公民,是直接使用環境者與對環境使用方式的決策者,在此階段前藉由了解其環境素養程度,可預測學生畢業後工作與行使公民權時對環境的態度與行為,且因島嶼環境脆弱及特殊,公民對島嶼的環境素養之程度亦將影響島嶼發展。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瞭解金門地區學生經過小學、中學之環境教育活動或鄉土教育課程的教育後,現為高中職學生之環境素養現況及影響環境素養之學習經驗,所探究學生之環境素養內涵包括五大範疇:1、金門島嶼環境與環境議題的認知2、島嶼環境議題的覺知3、關切環境的情感與態度4、分析和解決環境問題的技能5參與環境問題的行動能力。
    總計在金門高中及金門農工職校共發出與回收問卷544份,剔除無效問卷53份,有效問卷為491份(一年級231人,二年級258人),回收率為90.26%。採用統計軟體SPSS12.0進行分析,主要分析方法為次數分配、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t考驗(t-test)、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及Scheffe事後檢定。
    主要研究結論如下:1. 受測學生對在地的島嶼環境知識有待提升;2.受測學生對島嶼環境議題覺知高;3. 受測學生關切環境的情感與態度表現為中上程度;4.分析及解決環境問題的技能需積極加強;5.學生參與環境問題的行動頻度不高;6. 學生之學習經驗對環境素養影響較成長背景因素大;7. 親近自然的經驗對環境素養的認知與情意領域可能有影響;8. 具有負面環境經驗的學生可能對整體環境素養表現有影響;9. 喜愛參與保育活動與自然課程對學生環境素養可能有影響;10. 參與環境活動有助提升學生的環境素養。最後則依據研究結論,對金門環境教育課程及活動上提出建議。

    章 節 目 次 謝誌 ………………………………………………….................I 摘要 …………………………………………………................II Abstract………………………………………………….............. III 章節目次 ………………………………………………….............. i 表目次…………………………………………………...................ii 圖目次 …………………………………………………...............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3 第三節 名詞界定………………………………………………………….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環境素養內涵探討………………………………………………. 7 第二節 環境素養相關研究………………………………………………. 16 第三節 環境教育與相關教育………………………………..…………... 31 第四節 金門地區環境特色與議題………………………………………. 38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49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49 第二節 研究工具……………………………………………...........52 第三節 研究對象…………………………………………….............62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64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65 第一節 影響環境素養變項………………………………………………. 65 第二節 環境素養現況…………………….……………………...……… 71 第三節 成長背景對環境素養的影響……………………………………. 83 第四節 學習經驗對環境素養的影響…………………...............10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25 第一節 研究結論……………………………………………...........125 第二節 研究建議……………………………………………...........130 參考文獻………………………………………………………………………. 135 附錄 附錄一、 島嶼公民環境素養內涵架構表………………………………….. 143 附錄二、 「金門高中職學生環境素養調查研究」內容效度審核問卷…… 149 附錄三、 問卷效度審核之專家名單……………………………………….. 179 附錄四、 金門高中職學生環境素養調查問卷…………………………….. 183 附錄五、 問卷編譯表……………………………………………..........193

    中文部份
    王鑫(1994)。金門地區自然保育資源基礎調查與保育方針之研究。台北:內政部營建署公園組。
    王懋雯(1997)。師範學院學生環境行為影響因素之研究 : 以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生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內政部營建署(1995)。金門國家公園計畫。1995年5月25日行政院(84)台內字第022271號函決議辦理。
    江柏煒(1996)。親族鄰里相守望古厝洋樓互生揮。載於楊再平(主編),金門人文采丰(78-103頁)。金門:金門國家公園。
    江柏煒(2002)。底蘊豐厚的金門僑鄉文化。文化環境基金會電子報。2002年3月6日,取自http://www.ceformosa.org.tw/基金會/books/文化視窗/2001-10文化視窗34期/A-ahtm。
    江柏煒(2003)。一頁動人的史詩:出洋客的故事。「金聲今事」電子報,29期。2003年1月7日,取自http://home.kimo.com.tw/kinmenvoice/list/29.html。
    李曉珊(2003)。三位花蓮環保團 體領袖其環境行動養成之生命歷程探索。國立東華大學觀光暨遊憩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吳鵬兆(2001)。偏遠與都市地區高級中學學生環境行為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家凌(2003)。島嶼公民環境素養之探討-以金門島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明隆(2003)。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台北市:知城數位科技。
    吳昌葦(2006)。大台北都會區環境行動者重要生命經驗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生態與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林瑞榮(1998)。國民小學鄉土教育的理論與實踐。師大書院,台北市。
    林進田(1993)。抽樣調查:理論與應用。台北:華泰書局。
    林信宏(2005)。從重要生命經驗探討環保模範社區領導人環境行動養成因素之研究--以中部地區為例。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金門縣政府(2001)。門縣國民小學鄉土語言(閩南語)參考教材。金門:金門縣政府。
    周穎達(2005)。國家公園遊客環境素養評估與保育行為意願預測變項之探討。 國立東華大學觀光暨遊憩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周義國(1998)。台北市高職工科應屆畢業生的環境知識、態度及行為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國立教育資料館(1995)。台北市國民小學鄉土教學活動之意見調查。台北市。
    教育部(1996)。鄉土教學活動課程標準。台北市。
    教育部(2006)。金門縣九十四學年度推行環境教育成果報告。教育部補助地方政府辦理環境教育輔導小組計畫,未出版。
    許世璋(2000)。大學環境教育課程對於學生環境行動與其他環境素養變相之成效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主辦),2000年環境教育研討會論文集(301-315)。
    許世璋(2001)。我們真能教育出可解決環境問題的公民嗎?-論環境教育與環境行動。中等教育,52(2):52-75。
    許世璋(2002)。 影響環境行動者養成的重要生命經驗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主辦),2002年環境教育研討會--新世紀海峽兩岸全民環境永續發展論文集(479-487)。
    許世璋(2003a)。影響花蓮環保團體積極成員其環境行動養成之重要生命經驗研究。科學教育學刊,11(2):121-139。
    許世璋(2003b)。環境行動者與對環境冷漠者的重要生命經驗之比較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91-2511-S-259-002),未出版。
    許世璋、李曉珊(2004)影響三位花蓮環保團體領袖其環境行動養成之生命歷程探索。環境教育學刊,3(1):57-74。
    許維民(1997a)。金門古厝。藝術原鄉-美麗金門。金門:金門縣政府。
    許維民(1997b)。金門古蹟。藝術原鄉-美麗金門。金門:金門縣政府。
    許及勉(2002)。金門縣國民小學鄉土教育課程設計之研究。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長義(1998)。金門、馬祖地區環境敏感地區之調查研究與環境基本資料庫之建立。台北:行政院環保署。
    莊瑞續(2003)。探索地方永續發展議題與願景之研究─以金門島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莊宓珍(2005)。大專院校通識課程推行永續教育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乃千(2003)。花蓮縣國小現職與職前教師環境素養評估與負責任環境行為預測變。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陳綺鄉(2006)。東華大學生環境素養評估與環境行動預測變項之分析。國立東華大學觀光暨遊憩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黃朝恩(1999)。鄉土教學的環境教育意義及其範例。環境教育季刊(40):7-14,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保護中心,台北市。
    黃乾全、王懋雯(1998)。師範學院學生環境行為之研究。國立教育資料館,台北市。
    黃文華(2003)。金門島居民環境意識之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冠政(1991)。學校課程環境化。環境教育季刊,11:5-20。
    楊冠政(1993)。環境素養。環境教育季刊,19:2-14。
    楊冠政(1997)。環境教育。明文書局,台北市。
    楊遠波、呂勝由(1997)。金門國家公園原生植物資源調查研究報告。金門: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
    廖慧怡(2006)。「環境教育機會序列」之探討與運用:以金門國家公園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慧敏(1999a)。島嶼環境變遷研究—金門島地景形塑與轉化分析,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慧敏 (1999b)。 人類活動對島嶼生物多樣性之影響。環境教育季刊,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中心,38,51 - 65。
    蔡慧敏(2000)。水路交錯的海島困境與韌性。見時報文教基金會及經濟部水資源局(主辦),水的關懷—21世紀的海島願景研討會論文集(42-55)。台北:時報文教基金會及經濟部水資源局。
    蔡慧敏(2002)。島嶼公民環境素養概念及內涵分析,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90-2511-S-003-074)。
    蔡孟宜(2000)。大學生環境認知、態度與行為相關研究-以逢甲大學為例。逢甲大學土地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劉潔心等(2002)。大專院校環教育指標建構-大專生環境素養之探討。見國立台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所(主辦),2002年海峽兩岸環境教育研討會論文集(20-228)。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
    劉潔心、晏涵文(1997)。師範院校環境教育介入研究-著重師院學生負責任環境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成效分析。八十六年度環境教育研討會論文彙編:49-70。
    賴雅芬(1997)。國小教師利用鄉土教學活動進行環境教育之參與式行動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顏如君(2003)。台灣高中職學生在環境永續發展概念之現況調查-以南部地區為例。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蕭新煌(1994)。金門地區的自然保育與文化維護之社會力分析。台北:內政部營建署。
    簡秀如(1995)。大學生對於環保的態度以及其實際環保行為之研究-以台大學生為對象。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羅雪瑞(2002)。從重要生命經驗探討國家公園解說員環境素養之建構。臺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英文部分
    Chan, K.K.W.(1996) Environmental knowledge and behavior of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in Hong Kong. The Environmentalist, 16(4), 297-306.
    Chan, K.K.W. (1999) Mass media and environmental knowledge of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in Hong Kong. The Environmentalist, 19, 85-97.
    Chawla, L. (1998a). Significant life experiences revisited: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sources of environmental sensitivity.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29(3), 11-21.
    Chawla, L. (1998b) Significant life experiences revisited: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sources of environmental sensitivity. Environmental Educational Research, 4(4): 369-382.
    Chawla, L. (1999) Life paths into effective environmental actio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31(1): 5-26.
    Clarke, B.(1996) Environmental attitudes and knowledge of Year 11 students in a Queensland high school. Australia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12,19-26.
    Connell, S., Fien, J., Lee, J., Sykes, H., & Yencken, D. (1999) ‘If it doesn’t directly affect you, you don’t think about it’: a qualitative study of young people’s environmental attitudes in two Australian cities,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 5(1), 95-113.
    Environmental Literacy Council(2002)What is Environmental literacy, fromhttp://www.enviroliteracy.org/subcategory.php?id=1
    Gambro, J.S., & Switzky, H.N.(1996) A national survey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environmental knowledge.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27(3),28-33.
    Hampel, B., Holdsworth, R., & Boldero, J. (1996) The impact of parental work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on environmental knowledge, concern and behavior among adolescents.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 2(3),287-300.
    Hay,Robert(1998)Sense of place in development context.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18):5-29
    Hodgkinson,S. P., & Innes, J. M.(2001). The Attitudinal Influence of Career Orientation in 1st-Year University Student :Envionmental Attitudes as a Function of Degree Choice.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32(3), 37-40.
    Johnston, R., Gregory, D., Pratt, G., and Watts, M. (eds.) (2000) 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 ( 4th ed.), Oxford: Blackwell.
    Kuhlemeier, H., Bergh, H.V.D., & Lagerweij, N. (1999) Environmental knowledge,attitudes, and behavior in Dutch secondary education.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30(2), 4-14.
    Lyons, E., & Breakwell, G.M. (1994) Factors predicting environmental concern and indifference in 13- to 16-year-olds.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26(2),223-238.
    Manjengwa, J.M.(1998)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secondary schools in Zimbabwe: a focus on gender differenc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Information, 17(1), 17-26.
    Peterson,N.(1982).Developmental Variables affecting environmental sensitivity in professiomal environmental educators.Unpublished master thesis,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Carbondate,II. (引自Chawla,1998a)
    Palmer,J. A.(1993).Development of concern for the environment and formative experiences of educator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24(3): 26-30. (引自Chawla,1998a)
    Palmer, J. A., Suggate, J. (1996). Influences and experiences affecting the pro- environmental behavior of educators.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 2(1),109-121. (引自許世璋,2001;李暁珊,2003)
    Roth.C.E(1992)Environmental Literacy Its Roots, Evolution and Directions in the 1990s .Columbus,Ohio:ERIC/CSMEE.
    Roth,C.E.(2002)A Questionting Framework For Shaping Environment Literacy.U.S:Earthlore Associate and The Center For Environment Education Antioch New England Institute Development.
    Sward,L(1996).Experiential variables affecting the environmental sensitivity of EI Salvadoran environmental professionals.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comference of the North American Associaton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Burlingame,CA.(引自Chawla,1998a)
    Tanner, T. (1980) Significant life experience: a new research area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11(4): 20-24. (引自Chawla,1998a)
    Tuan, Yi-fu (1974) Topophilia: a study of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attitudes, and value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Yeung, S.P.M.(1998) Environmental consciousness among students in senior secondary schools: the case of Hong Kong.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4(3), 251-267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