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李美蘭 LEE, MEI-LAN |
---|---|
論文名稱: |
大學生社團參與、社團運作及社團評價之研究-以淡江大學社團學生為例 Study on participation, oper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student clubs for college students --- The example of Tamkang University student organizations and clubs |
指導教授: | 張雪梅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
論文出版年: | 2005 |
畢業學年度: | 9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03 |
中文關鍵詞: | 大學生 、社團參與 、社團運作 、社團評價 |
英文關鍵詞: | students of the university, student club participation, operation of the student club, evaluation of the student club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433 下載:31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瞭解淡江大學參與社團學生之現況,並探究不同個人背景變項(性別、就讀學院、年級、住宿情形、父母教育程度、父母態度、高中社團經驗、每週固定打工、每週固定上網)的淡江大學社團學生在社團參與、社團運作及社團評價之差異,不同社團參與變項(參與數量、參與屬性、參與年資、參與職務、每週參與時數)的淡江大學社團學生在社團運作、社團評價之差異,社團參與、社團運作與社團評價之間的關係,及個人背景變項、社團參與、社團運作對社團評價的預測力。
本研究係以自編之「大學生社團參與、社團運作及社團評價之研究問卷」為研究工具,並以參加淡江大學各類型社團的學生為研究對象,研究發現歸納如下:
一、受試的淡江大學社團學生中,以工學院和管理學院學生及二、三年級學生人數最多, 80%的學生在高中即參加社團,73.3%的學生沒有打工佔,97.0%的學生會固定上網。68.4%的學生僅參與1個社團,參與年資以2年內為最多,每週參與時數為8小時以內。
二、不同性別、就讀學院、年級、住宿情形、父母態度、高中社團經驗、有無打工的社團學生在「社團參與」有顯著差異。
三、不同學院、年級、父母態度、上網與否、參與屬性、每週參與時數的社團學生在社團運作中的「組織經營」有顯著差異。
四、不同年級、母親教育程度、父母態度、參與年資、參與職務及每週參與時數的社團學生在社團運作中的「行政資源」有顯著差異。
五、不同學院、年級、父母態度的社團學生對「社團評價」的所有層面有顯著差異。
六、不同參與屬性、參與年資、參與職務及每週參與時數的社團學生在社團評價的「成長發展」、「人際互動」、「多元學習」、「職能發展」層面有顯著差異。
七、社團運作與社團評價呈現正相關。
八、社團運作中的「組織經營」最能有效預測社團評價。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current status of student participation in club activities in Tamkang University. This study also investigates the differences of student participation, operation and evaluation of club activities based on various demographic variables (ex: gender, college, grade level, accommodation circumstance, educational levels of parents, parental attitude, extracurricular experiences during high school, regular weekly hours for part-time job and surfing on the internet)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different participation, oper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students club activities in Tamkang University under different participating various variables (amount, nature, time period, position and weekly hours of the participation) are also discussed. In addition, this study would investigate the capability of various demographic variables in predicting participation, operation and evaluation of club activities.
A self-developed questionnaire regarding the participation, operation and evaluation of club activities for college students was used in this study. The participants of this study were students who participate in various types of student clubs in Tamkang University.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1. Students enrolled in colleges of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sophomores and juniors are the majority among those who responded to the questionnaires. 80% of the students participated in club activities during high school, 73.3% of them do not have part time jobs, 97% of them surf the internet regularly. 68.4% of them currently participate in only one student club. Two years of participation dominates most and the weekly participation time is within 8 hours.
2.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student club participation for different genders, colleges, grade levels, accommodation circumstances, parental attitudes, and the extracurricular experiences during high school. Whether students have regular weekly part-time jobs also affects their participation in club activities.
3.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association management for students clubs among different colleges, grade levels, parental attitudes, whether students surf on the Internet, the nature of club participation and weekly hours of the participation.
4.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tudents’ viewpoints the administrative resources for students clubs among students in different grade levels, educational levels of the parents, parental attitudes, time periods, position and weekly hours of the participation.
5. There are remarkable differences in all levels of the social association evaluation of students in the social association in different attended college, year and parents’ attitude.
6.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spects of “ growth and development”, “human interaction”, “diversification learning” and “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capability” of students’ evaluation of club activities with different nature, time period, position and weekly hours of the participation.
7. The operation of student clubs and students’ evaluation of club activities appear to be positively relevant.
8. The managerial factors of club operation can most effectively predict students’ evaluation of their club experiences.
一、中文部分
井敏珠(1982)。我國大學生社團參與、人格特質,及其相關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洪法(2002)。組織、引導、扶持、強化~淺析蘇州大學學生社團發展對策。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二輯(頁475-480)。台北:東吳大學。
王誕生、吳昌憲、葉綺文(2003)。影響我國大專院校學生社團組織發展之因素研究。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三輯(頁240-258)。台北:東吳大學。
王曉麟(2001)。科技大學學生社團負責人領導行為、領導特質與領導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朱偉競(2001)。大專社團輔導實務。嘉義:濤石文化。
何進財(1979)。我國大專院校學生社團之研究。台北市:教育部訓委會。
何進財(2000)。社團指導老師的角色。訓育研究,39,(1),1-3。
何福田(1991)。大專院校學生參與社會服務之研究。行政院青輔會委託研究。青年輔導研究報告之七十四。
吳幼妃(1977)。我國大學生次級文化之調查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呂青山、張宏文(1993)。國立藝專學生幹部參與社團態度之研究。藝術學報,52,34-45。
呂銀益、紀明德(1997)。大專院校運動性社團功能之探討。大專體育,30,91-93。
宋其英(2002)。師院生次及文化之調查研究。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宋美妹(2001)。大專學生社團組織發展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李明憲(2001)。如何提昇學生參與社團活動之探討。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頁422-435)。台北:東吳大學。
李郁文(2000)。社團輔導工作的心得與建言。訓育研究,39(1),40~46。
周甘逢(1988)。不同制握大學生社團參與度對行為適應之影響。載於周甘逢主編:社團理念(頁215-297)。高雄:復文書局。
周煥臣、蔡阿鶴、周立勳(1996)。師範學院社團活動及其通識教育功能之探討。嘉義師院學報,10,1-36。
林至善(2000)。學生社團輔導與發展。訓育研究,39(1),6-15。
林義男(1990)。大學生的學習參與、學習型態與學習成果的關係。輔導學報,13,79-119。
邱皓政(1996)。大學社團活動與學生的心性發展--一個發展心理學的觀點。訓育研究,35(3),37~42。
姜淑華(2003)。台東師院學生社團參與及影響因素之研究。台東大學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柯晉忠(1989)。大學生圖書購買行為與生活型態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管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洪惟泉(2001)。專校學生社團活動參與狀況之相關研究。大學體育季刊,3(2),73-84。
胡益進、呂秋慧(2001)。大學生學生社團自我期許與自我實現之研究-以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九十學年度社團負責人為例。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三輯(頁259-282)。台北:東吳大學。
翁志成(1990)。我國大專學生參加國術社團活動因素調查研究。體育學報,12,71-94。
郝俠遂(1987)。泛論社團活動。載於王惠芬主編:踏石集-營隊活動的概念與分析(頁6-17)。台北:淡江大學。
張火木(1992)。對大專院校課外活動發展感想與展望。訓育研究,31(3),84-87。
張同廟、施慧君(2003)。台南女子技術學院大一學生社團選擇偏好之研究。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三輯(頁283-305)。台北:東吳大學。
張壯熙(2001)。學生會及學生社團的意義與輔導。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頁337-358)。台北:東吳大學。
張其昀(1977)。大學的生命線。66華岡總覽。台北:中國文化大學。
張雪梅(1999)。大學教育對學生的衝擊:我國大學生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之實證研究。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張雪梅(1999)。學生發展-學生事務工作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張雪梅(2002)。介入或放手:大學生參與課外活動的問題與輔導對策。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四輯(頁350-366)。台北:東吳大學。
教育部(1997)。八十六學年度大專院校學生社團名錄。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4)(未付梓)。大專院校活動執行參考手冊。
教育部訓委會(1984)。訓導法規選輯。台北:教育部訓委會。
教育部訓委會(1990)。大專課外活動工作手冊。台北:教育部訓委會。
教育部訓委會(1991)。社團活動的參與。台北:教育部訓委會。
教育部訓委會(1998)。推動校園發展方案。台(87)訓(一)字第87615829號。
莊富源(2000)。淺談學生社團活動的基本素養,高中教育,10,15-19。
許龍君(2003)。大學生社團參與及其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郭玉霞(1980)。影響我國大學生社會角色學習的同儕團體因素。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郭晏婷(2001)。台東師院學生休閒喜好與休閒行為之研究---檢證 Bourdieu文化資本論。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陳月琴(1991)。社團活動的意義。高中職團體活動教學參考資料(一)(頁1-4)。台北:台灣省政府教育廳。
陳杏枝(1999)。社會化。載於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頁89-119)。台北:巨流。
陳金貴(1996)。變遷中的大學生心態與學生事務工作。訓育研究,35(1),23-30。
陳茂祥(2001)。社團活動的輔導通識學分化之初探。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頁293-318)。台北:東吳大學。
陳家菱(1993)。論大學社團之管理-以台灣大學為例。國立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雪貞(1985)。五專學生生活目標之個案研究。東南學報,8,219-225。
陳壽昌(1974)。怎樣輔導社團活動。訓育研究,15(1),9-13。
傅木龍(2000)。校園學生社團活動之發展與輔導。訓育研究,39(1),16-24。
曾建元(2000)。大學通識教育理念與學生社團參與。公民訓育學報,9,265-284。
曾敏傑、唐仙梅(1988)。文化大學學生參與課外活動動機之研究。訓育研究,27(3),58-64。
黃 玉(2000)。大學學生事務的理論基礎-台灣大學生心理社會發展之研究。公民訓育學報,9,161-200。
黃 玉(2001)。大學學生事務的理論與應用。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頁36-80)。台北:東吳大學。
黃淑芬(1982)。大學生自我統整與職業成熟及自我確認的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鳳嬌(1996)。大學社團經驗之影響。訓育研究,35(3),33-36。
黃毅志(2001)。台東師院學生的昨日、今日與明日問卷調查初步報告。台東師範學院校刊,13,143-162。
楊昌陸(2000)。學校對學生社團輔導之策略。訓育研究,39(1),25-33。
楊國賜(1992)。校園活動的社會學分析。訓育研究,31(3),7-16頁。
楊淑娥(1996)。大學生社團參與及其心理社會發展之分析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楊景堯(1981)。新竹師專學生志趣、生活及學習態度之研究。新竹師專學報,6,95-145。
楊極東(1976)。我國大學院校學生課外活動現況調查研究。台北:正中書局。
廖運榮(2001)。明新技術學院學生社團發展困擾因素之探討。明新學報,27,269-277。
廖運榮(2003)。我國大專院校學生體育性社團發展困擾與評鑑要素之調查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廖榮利(1983)。大學生的社團生活與社會能力培養。幼獅月刊,57(3),4-5。
劉艾華、張文智、李美蘭(2003)。社團幹部與學業成績---社團護照資料分析。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三輯(頁334-346)。台北:東吳大學。
劉明秋(1989)。社團在大學生活中的定位。載於快樂的大學生。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生輔導中心。
劉惠琴、鄭汝璜、張火木(1993)。台北地區大學生參與課外活動對通識教育相關之研究。國科會「科學教育專題研討計畫」成果討論會。計畫編號: NAC-8209364-5200。
劉慈惠(2000)。社經地位與教養相關文獻的評析與再思。新竹師院學報,13,359~374。
蔣治平(2001)。學生社團績效評估模式之建立與應用分析。正修學報,14,137-148。
鄭汝璜(1993)。校園民主的省思。訓育研究,32(1),53-56。
鄭武德(1998)。明新社團總覽。新竹:明新科技大學。
賴科位(2003)。大專院校學生社團負責人之經營管理能力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謝海平、龔允文、黃士錚(1992)。我國大學學生參與社團活動現況之探討。訓育研究,31(3),39-56。
謝淑芬(1994)。兩性文化差異與女性文化-以台中市生活風格研究為例。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顏妙桂(2000)。學生社團之輔導與發展。訓育研究,39(1),31-33。
顏若映(1988)。影響大學生校園疏離感變項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羅月鳳(1988)。大專院校學生社團評鑑之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羅志明(1988)。如何推動社團活動。載於周甘逢主編:社團理念(頁156--159)。高雄:復文書局。
羅麗雲(2001)。大學生社團參與態度及其評價之研究-以逢甲大學為例。中華大學工業管理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譚潔芝(1989)。組織文化對組織運作之影響。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二、西文部分
Astin, A.W. (1984). Student involvement: a developmental theory for higher education.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Personnel, 25, 297-307.
Astin, A.W. (1993). What matters in college : Four critical years revisited. 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Beeman, H.F.C., & Humphrev, J.H. (1970). Intramural sports a text and study guide. Dubuque:William C. Brown Company.
Chickering, A.W. (1969). Education and identity. 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Cooper, D.L., Healy, M.A, & Simpson, T. (1994). Student development through involvement:specific changes overtime.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35, 99-102.
Gray, M. (1952). Student clubs.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ondary School Principals, 36, 80-93.
Hood, A.B., Riahinejad, A.R., & White, D.B. (1986). Changes in ego identity during the college years.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Personnel, 27,107-113。
Kuh, G.D. (1993). In their own words:What students learn outside the classroom.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30(2), 277-307。
Lam, C.C., & Wong, N.Y. (1997). Parents’ Attitude Towards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Education Journal, 25(1), 133-148.
Marchese, T.J. (1990). A new conversation about undergraduate teaching:An interview with Prof. Richard J. Light, Convener of the Harvard Assessment Seminars. AAHE Bulletin, 42(9),3-8。
Riahinejad, A.R., & Hood, A.B. (1984).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 college.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Personnel, 25, 498-502.
Shannon, J.R. (1960). School activities and self-disciplines. School Activities, 31, 264-266.
Skeat, C., & Hirt, J.B. (2001). Cognitive development and student leadership experience. NASPA. http://www.naspa.org/Net Results/
Smith, J.S. (199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volvement in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and the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of Clemson University student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Yarworth, J.S., & William J.G.J. (1978). Relationship of student self-concept and selected personal variables to participation in school activities. Journal of Education Psychology, 70(6), 335-344.
Yelverton, S. (1983). Promoting business education through student organization activities. Business education forum. 37(8),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