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朱瑞芬
論文名稱: 東坡詞樂器意象研究
指導教授: 陳滿銘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84
中文關鍵詞: 蘇軾東坡樂器音樂意象章法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23下載:15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東坡嘗自言平生有三不如人,謂著碁、喫酒、唱曲也。然而就東坡三百多首詞作內容來看,間有使用樂器意象者、有詠樂曲者、有詞樂妓者,本論文以「東坡詞樂器意象」為題,探討東坡詞中使用的樂器意象的指涉,樂器意象與其生平的綰合,以及其使用樂器意象的藝術表現。本論文共分八章:
    第一章、緒論:敘述本論文的研究動機、範圍、方法和寫作架構。
    第二章、意象概論:概述中國古代與當代對意象的詮釋、意象表現的效能,以便結合第三章至第五章的論述,進一步探析各種樂器所呈現的氣氛與詞人心境的結合。
    第三章、彈撥類樂器意象:結合中國音樂史,探討東坡使用彈撥類樂器的詞作:分為琵琶、琴、弦及絲、箏、瑟五節,分別敘述樂器的沿革、特性,再分析使用該樂器的詞作。
    第四章、吹奏類樂器意象:結合中國音樂史,探討東坡使用吹奏類樂器的詞作:分為笛、笙、管及竹、簫、角五節,分別敘述樂器的沿革、特性,再分析使用該樂器的詞作。
    第五章、擊奏類樂器意象:結合中國音樂史,探討東坡使用擊奏類樂器的詞作:分為鼓、鐘、雲璈、方響四節,分別敘述樂器的沿革、特性,再分析使用該樂器的詞作。
    第六章、東坡生平境遇及樂器意象之綰合:將前五章論述的部分,作全面性的結合,針對東坡的生平境遇,分為「初入仕途至自請外任杭州」、「自密至湖」、「烏臺詩案至黃州安置」、「去黃以後至自請外放定州」、「自定州以後」五節,分別比較各期樂器的使用次數及比例,進而得到各種樂器呈現的情意。
    第七章、樂器意象之藝術表現:針對東坡使用樂器意象的作品進行綜合比較,探討其藝術表現。先探討樂器意象表現的形式美,再分析樂器意象表現的內容美,發掘東坡除了詠樂器外,亦有托物抒情的取向。
    第八章、結論:總結以上七章的統計、分析與論述,歸納本論文對東坡詞樂器意象之研究成果,並提出對東坡音樂詞研究的未來展望。

    第一章 緒論 …………………………………………………………………001 第一節 研究動機………………………………………………………………001 一、東坡及其詞作之魅力………………………………..…………001 二、東坡與音律……………………………………………………003 第二節 文獻探討與研究範圍…………………………………………………006 一、文獻探討…………………………………………………………………006 二、研究範圍…………………………………………………………………008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論文架構…………………………………………………010 一、研究方法…………………………………………………………………010 二、論文架構…………………………………………………………………011 第二章 意象概論……………………………………………………………013 第一節 意象之意涵……………………………………………………………013 一、古代「意象」之詮釋………………………………………………………014 二、當代「意象」之詮釋………………………………………………………021 第二節 意象之效能……………………………………………………………024 一、意象呈現心志……………………………………………………………024 二、意象提供詩人與讀者之交流……………………………………………039 三、意境整合意象為境界……………………………………………………042 第三章 彈撥類樂器意象……………………………………………………047 第一節 琵琶……………………………………………………………………047 一、琵琶的沿革………………………………………………………………047 二、琵琶的特性………………………………………………………………050 三、東坡詞中的琵琶意象……………………………………………………053 第二節 琴………………………………………………………………………063 一、琴的沿革…………………………………………………………………063 二、琴的特性…………………………………………………………………064 三、東坡詞中的琴意象………………………………………………………067 第三節 絲、弦…………………………………………………………………077 一、東坡詞中的絲意象………………………………………………………077 二、東坡詞中的弦意象………………………………………………………080 第四節 箏………………………………………………………………………087 一、箏的沿革…………………………………………………………………087 二、箏的特性…………………………………………………………………088 三、東坡詞中的箏意象………………………………………………………089 第五節 瑟………………………………………………………………………093 一、瑟的沿革…………………………………………………………………093 二、瑟的特性…………………………………………………………………094 三、東坡詞中的瑟意象………………………………………………………097 第四章 吹奏類樂器意象……………………………………………………101 第一節 笛………………………………………………………………………101 一、笛的沿革…………………………………………………………………101 二、笛的特性…………………………………………………………………102 三、東坡詞中的笛意象………………………………………………………103 第二節 笙………………………………………………………………………113 一、笙的沿革…………………………………………………………………113 二、笙的特性…………………………………………………………………114 三、東坡詞中的笙意象………………………………………………………115 第三節 管、竹…………………………………………………………………122 一、管的沿革…………………………………………………………………122 二、管的特性…………………………………………………………………123 三、東坡詞中的管意象………………………………………………………123 四、東坡詞中的竹意象………………………………………………………129 第四節 簫………………………………………………………………………131 一、簫的沿革…………………………………………………………………131 二、簫的特性…………………………………………………………………132 三、東坡詞中的簫意象………………………………………………………132 第五節 角………………………………………………………………………136 一、角的沿革…………………………………………………………………136 二、角的特性…………………………………………………………………137 三、東坡詞中的角意象………………………………………………………137 第五章 擊奏類樂器意象……………………………………………………141 第一節 鼓………………………………………………………………………141 一、鼓的沿革…………………………………………………………………141 二、鼓的特性…………………………………………………………………142 三、東坡詞中的鼓意象………………………………………………………143 第二節 鐘………………………………………………………………………152 一、鐘的沿革…………………………………………………………………152 二、鐘的特性…………………………………………………………………153 三、東坡詞中的鐘意象………………………………………………………154 第三節 雲璈……………………………………………………………………155 一、雲璈的沿革………………………………………………………………155 二、雲璈的特性………………………………………………………………156 三、東坡詞中的雲璈意象……………………………………………………156 第四節 方響……………………………………………………………………159 一、方響的沿革………………………………………………………………159 二、方響的特性………………………………………………………………160 三、東坡詞中的方響意象……………………………………………………160 第六章 東坡生平境遇及樂器意象之綰合………………………………163 第一節 初入仕途至自請外任杭州……………………………………………163 一、生平境遇…………………………………………………………………164 二、樂器意象之選用…………………………………………………………167 第二節 自密至湖………………………………………………………………172 一、生平境遇…………………………………………………………………172 二、樂器意象之選用…………………………………………………………176 第三節 烏臺詩案至黃州安置…………………………………………………181 一、生平境遇…………………………………………………………………181 二、樂器意象之選用…………………………………………………………184 第四節 去黃以後至乞請外放定州……………………………………………190 一、生平境遇…………………………………………………………………190 二、樂器意象之選用…………………………………………………………194 第五節 自定州以後……………………………………………………………199 一、生平境遇…………………………………………………………………199 二、樂器意象之選用…………………………………………………………201 第七章 樂器意象之藝術表現………………………………………………209 第一節 樂器意象表現的形式美………………………………………………209 一、表意方法的調整…………………………………………………………212 二、優美形式的設計…………………………………………………………233 第二節 樂器意象表現內容美…………………………………………………238 一、詠樂器……………………………………………………………………238 二、詠樂曲……………………………………………………………………241 三、詠樂妓……………………………………………………………………242 四、托物抒情…………………………………………………………………244 第八章 結論……………………………………………………………………249 一、樂器意象的指涉…………………………………………………………249 二、情有所感、樂有所現……………………………………………………252 三、未來展望…………………………………………………………………253 參考文獻…………………………………………………………………………255 附錄一 東坡使用樂器意象詞作一覽表.…………………………………269 附錄二 圖目錄…………………………………………………………………279 附錄三 以「東坡詞」為主題之研究成果一覽表.………………………281 附錄一 以「意象」為主題之研究成果一覽表.…………………………283

    壹、專書

    一、古籍(依作者時代先後排列)

    (一)東坡相關詩、詞、文集、文評

    宋.蘇軾著、朱祖謀注、龍沐勛箋疏 《東坡樂府箋講疏》 臺北:廣文書局 1972年9月初版
    宋.蘇軾《東坡志林》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863)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5年2月出版
    宋.蘇軾著、石聲淮、唐玲玲箋注《東坡樂府編年箋注》 臺北:華正書局 1993年8月初版
    宋.蘇軾著、薛瑞生箋證《東坡詞編年箋證》 西安:三秦出版社 1998年9月第一版第一刷
    宋.蘇軾著、鄒同慶、王宗堂校註《蘇軾詞編年校註》 北京:中華書局 2002年9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宋.蘇軾著、曹樹銘校編《蘇東坡詞》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002年9月初版第三次印刷
    宋.蘇軾《蘇東坡全集》 臺北:世界書局 2005年1月初版九刷
    清.王文誥《蘇文忠公詩編注集成總案》 臺北:學海出版社 1991年9月初版

    (二)經、史、子、集典籍專書

    1、經部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尚書正義》 《阮刻十三經注疏本》 臺北:藝文印書館 2001年12月初版十四刷
    漢.毛亨傳、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毛詩正義》 《阮刻十三經注疏本》 臺北:藝文印書館 2001年12月初版十四刷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正義》 《阮刻十三經注疏本》 臺北:藝文印書館 2001年12月初版十四刷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儀禮注疏》 《阮刻十三經注疏本》 臺北:藝文印書館 2001年12月初版十四刷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正義》 《阮刻十三經注疏本》 臺北:藝文印書館 2001年12月初版十四刷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 臺北:藝文印書館 1999年9月七版二刷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孟子注疏》 《阮刻十三經注疏本》 臺北:藝文印書館 2001年12月初版十四刷
    漢.劉熙《釋名》 《叢書集成初編》(冊190) 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 1936年12月初版
    魏.王弼著、晉.韓康伯注《周易王韓注》 臺北:中華書局 1985年3月臺五版
    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疏《周易正義》 《阮刻十三經注疏本》 臺北:藝文印書館 2001年12月初版十四刷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論語注疏》 《阮刻十三經注疏本》 臺北:藝文印書館 2001年12月初版十四刷
    晉.郭璞注、宋.邢昺疏《爾雅注疏》 《阮刻十三經注疏本》 臺北:藝文印書館 2001年12月初版十四刷
    宋.陳暘《樂書》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211)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3年12月出版
    宋.丁度等修定《集韻》 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1965年11月臺一版

    2、史部

    漢.司馬遷撰、日.瀧川龜太郎考證《史記會注考證》 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1993年8月初版
    漢.班固《漢書》 楊家駱編《新校本漢書附索引》 臺北:鼎文書局 1990年6月七版
    晉.范曄《後漢書》 楊家駱編《新校本後漢書附索引》 臺北:鼎文書局 1990年6月七版
    梁.沈約《宋書》 楊家駱編《新校本宋書附索引》 臺北:鼎文書局 1990年6月六版
    唐.魏徵《隋書》 楊家駱編《新校本隋書附索引》 臺北:鼎文書局 1990年6月六版
    唐.房玄齡《晉書》 楊家駱編《新校本晉書并附編六種》 臺北:鼎文書局 1990年6月七版
    唐.杜佑《通典》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605)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3年12月出版
    唐.李延壽《北史》 楊家駱編《新校本北史并附編三種》 臺北:鼎文書局1985年3月四版
    後晉.劉昫《舊唐書》 楊家駱編《新校本舊唐書附索引》 臺北:鼎文書局1989年12月五版
    宋.歐陽修、宋祁《新唐書》 楊家駱編《新校本新唐書附索引》 臺北:鼎文書局 1989年12月五版
    宋.鄭樵《通志》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7年12月初版
    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319)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4年3月出版
    元.馬端臨《文獻通考》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7年9月臺一版
    元.脫脫《宋史》 楊家駱編《新校本宋史并附編三種》 臺北:鼎文書局 1983年11月三版
    明.宋濂《元史》 楊家駱編《新校本元史并附編二種》 臺北:鼎文書局 1990年2月四版
    明.柯維騏編《宋史新編》 臺北:文海出版社 1974年12月影印版
    清.畢沅編《續資治通鑑》 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1965年11月臺一版

    3、子部

    周.荀況撰、唐.楊倞注、清.王先謙集解《荀子集解》 《新編諸子集成》 臺北:世界書局 1983年4月新四版
    周.列禦寇撰、東漢.劉向校、東晉.張湛注《列子》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055)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5年6月出版
    周.韓非著、王先慎注《韓非子集解》 臺北:華正書局 1991年10月初版
    秦.呂不韋撰、陳奇猷校釋《呂氏春秋校釋》 臺北:華正書局 1985年8月初版
    漢.劉向《列仙傳》 臺北:廣文書局 1989年12月初版
    漢.王充《論衡》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3年2月初版
    晉.王弼注《老子道德經注》 《新編諸子集成》 臺北:世界書局 1983年4月新四版
    晉.郭象注、清.郭慶藩集釋《莊子集釋》 《新編諸子集成》 臺北:世界書局 1983年4月新四版
    晉.干寶《搜神記》 臺北:里仁書局 1981年12月出版
    晉.葛洪《抱朴子》 《新編諸子集成》 臺北:世界書局 1983年4月新四版
    宋.李昉《太平御覽》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869、898)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5年6月出版
    宋.李昉《太平廣記》 臺北:藝文印書館 1970年10月初版
    清.徐珂《清稗類鈔》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7年8月初版
    汪辟疆編《唐人傳奇》 臺北:金楓出版社 1987年5月初版

    4、集部

    梁.昭明太子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年1月第一版第四次印刷
    梁.劉勰著、范文瀾注《文心雕龍注》 臺北:學海出版社 1991年2月再版
    唐.李白著、郁賢皓選注《李白選》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年10月第一版
    唐.白居易《白氏長慶集》 臺北:藝文印書館 1971年2月初版
    唐.司空圖《二十四詩品》 臺北:金楓出版社 1987年6月初版
    宋.歐陽脩《歐陽文忠公集》 王雲五編國學基本叢書四百種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68年9月臺一版
    宋.王安石《臨川先生文集》 《四部叢刊正編》(冊46)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79年11月臺一版
    宋.柳永《樂章集》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487)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6年3月出版
    宋.張端義《貴耳集》 《叢書集成初編》(冊420) 長沙:長沙商務印書館 1937年12月初版
    宋.孔平仲《談苑》 《叢書集成初編》(冊431) 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 1939年12月初版
    宋.費袞《梁谿漫志》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864)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5年2月出版
    宋.彭乘《墨客揮犀》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037)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5年6月出版
    宋.胡仔《漁隱叢話後集》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480)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6年3月初版
    宋.俞文豹《吹劍錄》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493)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6年7月出版
    宋.張侃《張氏拙軒集》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181)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5年9月出版
    宋.周必大《文忠集》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149)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5年9月出版
    宋.郭茂倩編《樂府詩集》 北京:中華書局 1991年12月第一版第三次印刷
    宋.張邦基《墨莊漫錄》 《叢書集成初編》(册432) 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 1936年12月初版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 《叢書集成初編》(冊438) 上海:商務印書館 1939年12月初版
    宋.周邦彥《片玉詞》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487)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6年3月出版
    宋.姜夔《白石道人全集》 王雲五主編國學基本叢書四百種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68年9月臺一版
    宋.周紫芝《詩讞》 臺北:廣文書局 1971年9月初版
    宋.陸游《渭南文集》 《四部叢刊正編》(冊59)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79年11月臺一版
    宋.辛棄疾著、鄧廣銘箋注《稼軒詞編年箋注》 臺北:華正書局 1989年3月初版
    明.王廷相《王氏家藏集》 《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53) 臺灣: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97年6月初版一刷
    明.張溥編《漢魏六朝百三家集》 臺北:文津出版社 1979年8月初版
    清.王夫之《明詩評選》 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1997年4月第一版
    清聖祖御定《全唐詩》 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1988年12月初版
    清.沈辰垣、王奕清編《御選歷代詩餘》 臺北:廣文書局 1972年5月初版
    清.陳元龍編《歷代賦彙》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421)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5年9月出版
    清.劉熙載《藝概》 臺北:華正書局 1988年9月版
    清.徐釚編、王百里校箋《詞苑叢談校箋》 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1989年6月臺一版
    清.蔣驥注《山帶閣注楚辭》 臺北:廣文書局 1962年9月初版
    清.萬樹《詞律》 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1965年11月臺一版

    二、今著(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一)東坡相關詩、詞、文集、文評

    王水照《蘇軾》 臺北:國文天地雜誌社 1993年1月初版
    王水照《蘇軾論稿》 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1994年12月初版
    孔凡禮《蘇軾年譜》 北京:中華書局 1998年2月第一版第一刷
    李一冰《蘇東坡新傳》 臺北:聯經事業有限公司 1998年7月二版
    范軍《蘇東坡的人生哲學》 臺北:揚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99年1月初版
    唐玲玲、周偉民《蘇軾思想研究》 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1996年2月初版
    陳師滿銘《蘇辛詞論稿》 臺北:文津出版社 2003年8月初版一刷
    陳桂芬《千古風流蘇東坡》 臺北:莊嚴出版社 1992年9月九版
    陳新雄《東坡詞選析》 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2000年9月初版
    郭美美《東坡在詞風上的承繼與創新》 臺北:文津出版社 1990年12月初版
    曾棗莊《三蘇傳》 臺北:學海出版社 1996年6月初版
    曾棗莊等《蘇軾研究史》 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 2001年3月第一版第一刷
    蒲基維《東坡詞「章法風格」析論》 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2005年11月初版

    (二)意象研究專書

    王立《心靈的圖景-文學意象的主題史研究》 上海:學林出版社 1992年2月第一版第一刷
    王長俊主編《詩歌意象學》 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 2000年8月第一版
    吳曉《詩歌與人生:意象符號與情感空間》 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1995年3月初版
    陳植鍔《詩歌意象論》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0年8月第一版
    陳佳君《辭章意象形成論》 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2005年7月初版
    歐麗娟《杜詩意象論》 臺北:里仁書局 1997年12月初版
    嚴雲受《詩詞意象的魅力》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3年2月第一版第一刷

    (三)章法學研究專書

    仇小屏《文章章法論》 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1998年11月初版
    仇小屏《古典詩詞時空設計美學》 臺北:文津出版社 2002年11月初版一刷
    仇小屏《篇章結構類型論》(增修版) 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2005年7月再版
    陳師滿銘《文章結構分析》 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1999年5月初版
    陳師滿銘《章法學新裁》 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2001年1月初版
    陳師滿銘《章法學論粹》 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2002年7月初版
    陳師滿銘《章法學綜論》 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2003年6月初版
    陳師滿銘《篇章結構學》 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2005年5月初版
    鄭頤壽主編《大學辭章學》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4年12月第一版第一刷

    (四)詩、詞、文評及一般文學理論

    丁福保編《清詩話》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年6月第一版
    王國維著、馬自毅注譯《新譯人間詞話》 臺北:三民書局 2004年1月初版四刷
    王夢鷗《文學概論》 臺北:藝文印書館 1989年8月三版
    王夢鷗《中國文學理論與實踐》 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1995年11月初版
    王易《詞曲史》 臺北:廣文書局 1997年9月再版
    王兆鵬《唐宋詞史論》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0年1月一版
    方智範等《中國詞學批評史》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4年月第一版第一刷
    朱光潛《詩論》 臺北:國文天地雜誌社 1990年3月初版
    艾治平《古典詩詞藝術探幽》 臺北:學海出版社 1984年10月初版
    杜松柏《詩與詩學》 臺北:洙泗出版社 1991年12月二版
    李若鶯《唐宋詞鑑賞通論》 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1996年9月初版
    余光中《掌上雨》 臺北:大林文庫 1970年3月初版
    吳梅《詞學通論》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44年2月五版
    吳文治主編《宋詩話全編》 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1998年12月第一版
    周振甫《詩詞例話》 臺北:長安出版社 1983年10月初版
    袁行霈《中國詩歌藝術研究》 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1989年5月初版
    唐圭璋編《詞話叢編》 北京:中華書局 1996年6月一版
    高步瀛選注《唐宋詩舉要》 臺北:學海出版社 1992年3月再版
    郭紹虞編《中國歷代文論選》 臺北:木鐸出版社 1987年7月初版
    陳師滿銘《詩詞新論》(增修版) 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1999年8月再版
    陳師弘治《詞學今論》 臺北:文津出版社 1991年7月增訂二版
    陳邦炎主編《詞林觀止》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年1月第一版第三次印刷
    陳慶輝《中國詩學》 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1994年12月初版
    張伯偉編《全唐五代詩格彙考》 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2002年4月第一版第四刷
    張夢機、張子良編著《唐宋詞選注》 臺北:華正書局 1993年10月修訂十三版
    黃文吉《北宋十大家研究》 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1996年3月初版
    黃文吉《黃文吉詞學論集》 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2003年11月初版
    黃永武《中國詩學.鑑賞篇》 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1977年4月一版二印
    黃永武《中國詩學.思想篇》 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1988年8月一版六印
    黃永武《中國詩學.設計篇》 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1999年6月初版十三刷
    萩原朔太朗著、徐復觀譯《詩的原理》 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989年1月修訂三版
    楊家駱主編《全唐五代詞彙編》  臺北:世界書局  1971年1月再版
    楊海明《唐宋詞史》 高雄:麗文文化 1996年2月初版
    楊海明《唐宋詞主題探索》 高雄:麗文文化事業公司 1995年10月初版一刷
    葉嘉瑩《迦陵談詩》 臺北:三民書局 1970年4月初版
    葉嘉瑩、繆鉞《靈谿詞說》 臺北:正中書局 1993年8月臺初版
    葉嘉瑩《唐宋詞十七講》 臺北:桂冠圖書有限公司 2000年2月初版二刷
    臺靜農編《百種詩話類編》 臺北:藝文印書館 1978年5月初版
    蔡師宗陽《文心雕龍探賾》 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2001年2月初版
    劉若愚著、杜國清譯《中國詩學》 臺北:幼獅文化公司 1981年12月第三版
    龍沐勛《倚聲學—詞學十講》 臺北:里仁書局 1996年1月初版
    龔鵬程《文學散步》 臺北: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1年10月初版六刷
    (五)修辭學參考書目

    沈謙《修辭學》 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1992年9月三版
    陳望道《修辭學發凡》 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1989年1月再版
    張春榮《修辭散步》 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1991年9月初版
    張春榮《修辭萬花筒》 臺北:駱駝出版社 1996年9月初版
    張春榮《修辭新思維》 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2001年9月初版
    黃慶萱《修辭學》 臺北:三民書局 2005年10月增訂三版三刷
    傅隸樸《修辭學》 臺北:正中書局 1969年3月臺初版
    董季棠《修辭析論》 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1994年10月再版
    蔡師宗陽《修辭學探微》 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2001年4月初版
    蔡師宗陽《應用修辭學》 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2001年5月初版

    (六)中國音樂史專論與中國樂器專著

    高厚永《民族器樂概論》 臺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 1988年再版
    袁靜芳《民族樂器》 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2001年5月第一版第七次印刷
    許健《琴史初編》 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2003年7月第一版第四刷
    梁廣程、潘永璋編《樂器法手冊》 臺北:世界文物出版社 1994年5月初版一刷
    楊蔭瀏《中國古代音樂史稿》 臺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 1987年4月三版
    趙渢主編《中國樂器》 香港:珠海出版有限公司 1992年2月初版
    劉毅志《國樂津梁-彈箏瑟》 臺北:臺北市中國民族音樂學會 1972年5月線譜版第一版
    劉承華《中國音樂的神韻》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8年1月第一版
    樂聲編《中國樂器博物館》 北京:時事出版社 2005年1月第一版第一刷
    薛宗明《中國音樂史.樂器篇》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3年9月初版
    鄭德淵《中國樂器學》 臺北:聲韻出版社 1984年7月初版
    蕭興華《中國音樂史》 臺北:文津出版社 1995年3月初版一刷
    韓淑德、張之年《中國琵琶史稿》 臺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 1987年9月30日再版

    (七)美學、心理學研究專書

    朱光潛《談美》 臺北:國文天地雜誌社 1990年3月初版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 臺北: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03年5月初版一刷
    李元洛《詩美學》 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1980年2月初版
    宗白華《美從何處尋》 臺北:駱駝出版社 1995年6月第一版第二刷
    胡秋原《文學藝術論集.論美與藝術》 臺北:學術出版社 1979年11月初版
    張紅雨《寫作美學》 高雄:麗文文化事業公司 1996年10月初版
    童慶炳《中國古代心理詩學與美學》 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1994年8月初版
    趙雅博《文學藝術心理學》 臺北:藝術圖書公司 1976年二月出版
    蔣一民《音樂美學》 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1993年11月初版一刷
    葉朗《中國美學史大綱》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年9月第一版第六刷
    蔡師宗陽、余崇生主編《中國文學與美學》 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2000年9月初版
    蘇珊.朗格(Susanne K. Langer)著、劉大基、周發祥譯《情感與形式》(《Feeling and Form》) 臺北:商鼎文化事業公司 1991年10月初版

    貳、論文(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一、學位論文

    朱孟庭《詩經與音樂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2001年2月
    李師清筠《時空情境中的自我影像──以阮籍、陸機、陶淵明詩為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1999年5月
    林恬慧《唐代詩歌之樂器音響研究》 私立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2000年6月
    孫貴珠《唐代音樂詩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2006年1月
    陳秀娟《東坡詞用典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2002年9月
    陳柄杰《中國樂器音色之探討》 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8年6月
    張心馨《音樂治療的理論及其在國中階段的應用》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碩士班音樂組-碩士論文 2003年6月
    張雯華《東坡詞色彩意象析論》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2003年6月
    黃韻華《古琴音樂美學基礎初探》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1年6月
    黃春興《笙的研究》 私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0年6月
    楊麗玲《蘇東坡詠物詞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8年6月
    劉師渼《劉勰文心雕龍文體論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1998年6月
    蔡明玲《十三經廿五史中的音樂資源》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1988年5月

    二、單篇論文

    王偉勇〈蘇軾集句詞四考〉 《宋代文學研究叢刊》第四集 1998年12月
    王偉勇〈兩宋檃括詞探析〉 《宋元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臺北:私立東吳大學中文系 2002年3月
    朱瑞芬〈東坡詞「鼓」意象之應用與探討〉 收入辭章章法學會籌備會主編《章法學論叢》第一輯 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2006年9月初版
    李慕如〈東坡詩文中道家道教思想之玄蘊〉 《中國學術年刊》第十八期 1994年3月
    李慕如〈東坡與道家思想〉 《屏東師院學報》第十期 1997年
    李慕如〈談東坡思想入禪之啟迪〉 《屏東師院學報》第十一期 1998年
    邱燮友〈詩歌意象的表現〉 《幼獅文藝》47卷6期 1978年6月
    何名忠〈中國樂器之演進及其分類〉 《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八卷第一期 1975年1月
    邵淑雯〈音樂對心理效應之探討──由創作與欣賞觀點而論〉 《復興學報》49卷 1993年6月
    林淑貞〈東坡詞「今昔對照」敘寫基模及其豁顯之境遇感與時間意識〉 《興大人文學報》第三十四期 2004年6月
    徐信義〈詞的詩化-宋詞蓬勃發展的一項重要因素〉 《古典文學》第四集 1982年12月
    高子銘〈漫談古樂器〉 《教育與文化》第七卷第三期 1955年4月
    陳師滿銘〈辭章意象論〉 《師大學報:人文與社會類》50卷1期 2005年4月
    陳方妹〈編鐘與編磬〉 《故宮文物月刊》4卷8期 1986年11月
    陳師慶煌〈詞要如何用典〉 《國文天地》5卷3期 1989年8月
    陳宗敏〈蘇東坡的性格與人格〉 《中華文化復興月刊》6卷4期 1973年4月
    鹿憶鹿〈從東坡詩詞觀其性情襟抱〉 《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8卷1期 1985年1月
    張清治〈古琴藝術的美感境界〉 《中國文化月刊》20期 1981年6月
    楊海明〈蘇軾:睿智文人的人生感悟與處世態度〉 《宋代文學研究叢刊》第四期 1998年12月
    簡光明〈蘇軾與莊子〉 《古典文學》十四集 1997年5月
    劉燕惠〈論蘇軾「以詩為詞」-以永遇樂、念奴嬌為例〉 《輔大中研所學刊》第五期 1995年9月
    龍沐勛〈東坡樂府綜論〉 《詞學季刊》第2卷第2號 1933年4月
    顧柔利〈蘇軾詠物詞研究〉 《黃埔學報》第28輯 1994年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