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徐連彥
論文名稱: 國中公民與道德科教師社會資本現況之研究—以台北市國中教師為例
指導教授: 溫明忠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論文出版年: 2002
畢業學年度: 9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5
中文關鍵詞: 社會資本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99下載:1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為探索性的實證研究,主要分成兩個部份。首先是透過文獻分析對社會資本與公民教育的關係加以分析與闡述,並說明兩者的關係。其次是進行實證的分析,以國中公民與道德科教師為研究對象,透過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而瞭解國中公民與道德科教師之社會資本現況。
    文獻分析方面,首先針對社會資本的基本概念加以分析,然後以公民共和主義、自由主義、社群主義與文化多元主義等四種公民教育的理論為核心,闡述社會資本於公民教育的意義與重要性。
    研究設計與實證分析方面,在研究設計的部分,以文獻分析的結果為依據,作為本研究的架構。其中自變項計有年齡、性別、婚姻狀況、最高學歷、教育背景與職務等六項;依變項計有社會資本心理面與社會資本行動面等兩大部分。在實證分析的部分,以台北市之國中公民與道德科教師為研究母體的對象,經由問卷調查的方式,取得國中公民與道德科教師之社會資本現況分佈資料。統計方法則使用描述性統計、卡方獨立性考驗、Logistic Regression等方法,進行統計分析。
    本研究共分為五章: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問題的性質與重要性、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與限制及研究方法與步驟。第二章文獻探討,首先闡述社會資本的基本概念,其次分析社會資本在公民教育中的意義與重要性,繼而說明公民與道德教師教師之社會資本對教學的影響,最後整理國內外有關社會資本之實證研究。第三章研究設計與實施,說明研究設計與流程、研究對象、研究工具、實施過程與資料處理。第四章為研究結果與討論,首先以描述性統計對樣本與社會資本分佈進行分析,其次以卡方獨立性考驗分析公民與道德科教師之社會資本,第三以Logistic Regression分析國中公民與道德教師之社會資本現況,最後為研究討論。第五章結論與建議,綜合研究結果,提出具體結論。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問題的性質與重要性---------------00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00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005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00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社會資本的基本概念-------------------010 第二節 社會資本在公民教育中的意義與重要性---023 第三節 公民教師的社會資本對教學的影響-------035 第四節 國內外有關社會資本之實證研究---------043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架構-----------------------------052 第二節 研究對象-----------------------------059 第三節 研究工具-----------------------------062 第四節 實施過程-----------------------------068 第五節 資料處理-----------------------------069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描述性分析---------------------------074 第二節 公民與道德科教師之社會資本的卡方分析-078 第三節 國中公民與道德科教師之社會資本現況的 Logistic Regression分析----------084 第四節 研究討論-----------------------------10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109 第二節 建議---------------------------------115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119 二、英文部分---------------------------------123 附錄 附錄一 國中公民與道德科教師的社會信任及社會參與 調查問卷-------------------------------150

    中文部分:
    王意茹(1997)。當代自由主義社會公民德行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
    王錦雀(1995)。台灣地區國中公民科教師的政治態態度與政治行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保進(1999)。視窗版SPSS與行為科學研究。台北:心理出版社。
    朱雲鵬(2002)。以開放、融合及現代化提升台灣的社會資本。中國時報二月二十五日,第三版。
    石元康(1995)。當代自由主義理論。台北市:聯經出版社。
    朱雲漢、丁庭宇譯,理查威爾遜原著(1984)。中國兒童眼中的政治。台北市:桂冠圖書公司。
    吳明清(1983)。我國青少年價值觀念及其相關因素。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清基(1983)。當前公民教育實施的基本原則。訓育研究,22卷1期,頁7-12。
    李宛蓉譯(1998),Francis Fukuyama著。誠信:社會道德與繁榮的創造。台北:立緒文化事業公司。
    沈六(1996)。公民發展與教育方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學報第五輯。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學系。
    林水波(1973)。學校在政治社會化中的角色。思與言,11卷3期,13-22頁。
    林火旺(1995)。自由主義社會與公民道德。哲學與文化,22(12),1071-1084。
    林火旺(1998)。公民身份:認同和差異。蕭高彥、蘇文流主編。多元主義。台北:中研院中山人社所專書(43),頁379-409。
    林火旺(2000)。公民議題的回顧與反省。二十一世紀公民與道德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林清江等(1980)。我國中小學公民教育內涵及實施成效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頁19-20。
    林清山(1992)。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台北:東華書局。
    易君博(1975)。政治學論文集:理論與方法。台北:台灣省教育會。
    張佑宗(2000)。文化變遷與民主鞏固:台灣民主化經驗的比較觀。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張秀雄(1998)。公民教育的意義。收於張秀雄主編,公民教育的理論與實施。台北:師大書苑。
    張秀雄(1998)。公民教育的意義與目標。載於張秀雄主編:各國公民教育的理論與實施。台北:師大書苑。頁3-26。
    張秀雄(1999)。建構適合台灣社會的公民資格觀。公民訓育學報第八輯,頁99-122。
    張秀雄、李琪明(2000)。我國理想公民資質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張苙雲(1997)。當代台灣社會的信任與不信任。載於張苙雲、呂玉瑕、王甫昌編:九○年代的台灣社會 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研究系列二(下)。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
    張春興等編(1989)。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美惠譯(2000),Francis Fukuyama著。跨越斷層:人類與社會秩序重建。台北:時報文化。
    許智偉(1985)。公民教育的意義。載於史振鼎主編。公民教育之問題與對策。台北:台灣省教育會。
    陳光輝(1988)。公民與道德科教材教法。台北:師大書苑。
    陳光輝(1991)。析論公民教育的意義和內涵。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學報創刊號。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學系。
    陳光輝、詹棟樑(1998)。各國公民教育。台北: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陳光輝。(1983)。公民教育的意義、內涵、目標與沿革。載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術研究委員會主編:明日的公民教育。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頁1。
    陳宗文(2000)。臺灣和韓國半導體產業比較研究:以「社會資本」觀點論。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奎喜(1993)。教育社會學。台北:三民書局。pp.244-245。
    陳海雄(1983)。學校在政治社會化中的角色。台灣教育輔導月刊,32卷 9期,14-17頁。
    陳敏華(1994)。國中公民課程中政治意識型態傳遞之研究---一個教室的實地觀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章玉琴(1999)。多元文化論公民觀及其公民教育觀之探究。師大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正欣(1998)。台灣地區觀光魚市消費者行為之研究,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漁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國立編譯館(1980)。師範專科學校:公民與道德(上冊)。台北:正中書局。頁3。
    彭如婉(1997)。從當代社群主義的公民觀探究公民教育。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所。
    黃心韻(1997)。國中公民與道德科教師專業能力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楊日旭(1985)。公民教育的政治學基礎。載於史振鼎主編:公民教育之問題與對策。台北:台灣省教育會,頁1。
    溫明忠(1997)。經濟學。台北:前程企管有限公司。
    廖添富、劉美慧、董秀蘭(1998):我國師範院校學生「公民參與態度」與「公民教育觀點」相關性之研究。公民訓育學報第七輯,頁1-26。
    廖添富、劉美慧、董秀蘭(1999)。自由主義與社群主義的公民教育觀。公民訓育學報第八輯,頁1-14。
    劉阿榮(2000)。當前台灣公民教育的三種典範述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學報第九輯。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學系。
    劉姝言(1997)。自由主義及其公民教育。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海波。(1991)。公民道德教育與國父思想。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學報創刊號。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學系。
    歐陽教(1983)。公民教育與公民灌輸。載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術研究委員會主編:明日的公民教育。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鄧方譯(1992),James S. Coleman著。社會理論的基礎。台北:五南。
    鄭惠玲(2000)。社會資本與自評健康。國立臺灣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茂發(1985)。公民教育與心理建設。收於史振鼎編:公民教育之問題與對策(上冊)。台北:台灣省教育會。62-68。
    顧忠華 (1999)。社會信任、社會資本與非營利組織。發表於「非營利組織與社會信任」研討會,中央研究院社會所籌備處、政治大學社會學系主辦。

    英文部分:
    Banfield, E. C.(1958) The Moral Basis of a Backward Society.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Barber, B. (1984). Strong Democracy: Participatory Politics for a new Ag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ourdieu P. and L. D. Wacquant(1992)Reponses: pour une anthropologie reflexive. Editions du Seuil, Paris.
    Bourdieu, P.(1985)“The Forms of Capital”, in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pp.241-258.
    Coleman J. S.(1988)“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4, pp.95-120.
    Coleman (1990) The Foundation of Social Theory. The 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
    Easton, D.&Dennis, J.(1969) “Children in the Political System:Origins of Political Legitimacy” ,New York:McGraw-Hill Book.
    Ehman, L. H. ( 1980)“The American School in the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Proces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50(1),pp.99-119.
    Ellaway A, S. Macintyre. (2000) “Social Capital and Self-rated Health: support for a contextual mechanism.” American Journal Public Health ,90,p.988
    Evans, P. (1996) “Government Action, Social Capital and Development:Reviewing the Evidence on Synergy”, World Development, Vol. 24, No. 6, pp.1119-1132.
    Foley, M. W, and B. Edwards. (1997) “Escape from Politics? Social Theory and the Social capital Debate”,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Vol. 40, pp.550-562.
    Fukuyama, F. (1995) Trust: The Social Virtues and the Creation of Prosperity. New York: Free Press.
    Galston W. A.(1991) Liberal purpose: Good, Virtues and Duties in the Liberal Stat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laeser, E. L., D. Laibson, B. Sacerdote(2000)"The Economic Approach to Social Capital", NBER Working Paper,No.W7728.
    Granovetter, M.(1992)“The Sociological and Economic Approaches to Labor Market Analysis: A Social Structural View”, in Granovetter, M and Richard Swedberg ed. The Public of Economic Life, Westview Press.
    Gutmann, A. (1993) “Democracy & Democracy Education. ” Studies in Philosophy and Education, 12(1), pp.1-9.
    Helliwell, J. F.and R. D. Putnam(1995)“Economic Growth and Social Capital in Italy”, Eastern Economic Journal, Vol. 21,No 3,pp.295-307.
    Helliwell, J., R. D. Putnam (1999) “Education and Social Capital” NBER Working Paper No. 7121
    Helliwell, J.F.(1996)“Economic Growth and Social Capital in Asia”, NBER Working Paper, No.5470.
    Ignatieff, M. (1995). “The Myth of Citizenship”. In R. Beginner, (eds.). Theorizing Citizenship, New York: Syracus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pp.53-77.
    Inglehart, R.( 1997) Modernization and Postmodernization: Culture, Economic, and Political Change in 43 Societ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Kymlicka, W, W. Norman (1994). “Return of the Citizen: A survey of Recent Work on Citizenship Theory. ” Ethics, 104,pp.352-379.
    Kawachi, I, et. al (1997) “Social capital, income inequality, and mortality.”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87 pp.1941-1948.
    Lehning, P. B. (1998), “Towards a Multicultural Civil Society: The Role of Social Capital and Democratic Citizenship” Government and Opposition, 33 (2), pp. 221-242.
    Lochner, K., et. al(1999) “Social capital: A Guide to its Measurement.” Health & Place;5:pp.259-270.
    Marshall, T. H.(1950)Citizenship and Social Clas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ldfield, A.(1990). Citizenship & Community: Civic Republicanism & The Modern World. London: Routledge.
    Parsons, T. & G. M. Platt (1973)The American University.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axton, P.(1999)“Is Social Capital Declin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A Multiple Indicator Assessment”,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1.105.No 1,pp.88-127.
    Parson, T. (1959) “The School Class as a School System: Some of Its Functions in American Society” in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XXIX, pp.297-318.
    Portes, A(1998)“Social Capital: Its Origins and Applications in Modern Sociology”,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Vol. 24,pp.1-24.
    Pratte, R. (1988). The Civic Imperative. New.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Columbia University.
    Putnam, R. D.(1993) Making Democracy Work: Civic Tradition in Modern Ital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utnam, R. D.(1995a) “Bowling Alone: American, s Declining Social Capital ”Journal of Democracy, (6)1:pp.65-78.
    Putnam, R. D.(1995b) “Turning in, Turning out: the Strange Disappearance of Social Capital in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nd Politics, 28:pp.664-683.
    Rose R. (2000)“How much does Social Capital Add to Individual Health?” Social Science (51): pp.1421-1435.
    Sandefur, R. and Edward O. Laumann(1998)“A Paradigm for Social Capital”, Rationality Review, Vol., 11. No.4, pp.481-501.
    The World Bank Group (2000)"Poverty Net-Social Capital for Development". Dec. 15 http://www.worldbank.org/poverty/scapital/
    Torney, J. V., Hess, R. D. (1971) “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Attitudes in Children.” Psychology and Educational Practice, Glenview,Ⅰ11:Scott, Foresman.
    Veenstra G.(2000)“Social Capital, SES and Individual-level Analysis.” Social Science (50), pp.619-629.
    Walzer, M.(1974). “Civic Society and Civic Virtue in Contemporary America. ” Social Research, 41(4), pp.606-607.
    Young, I. M.(1995)"Polity and Group Difference", in Ronald Beiner ed. Theorizing Citizenship. 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pp.175-207。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