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蔡昀汝
Yun-ju Tsai
論文名稱: 譯者的知識份子角色──以喬治歐威爾《一九八四》譯本探討政治背景對翻譯之影響
The Representations of the Intellectual Translator: Political Influence on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Nineteen Eighty-Four by George Orwell
指導教授: 周中天
Chou, Chung-Ti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翻譯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8
中文關鍵詞: 知識分子權力文化翻譯翻譯操縱說系統理論意識形態
英文關鍵詞: intellectual, power and knowledge, culture translation, manipulation, polysystem theory, ideolog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15下載:13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作為一個受過專業訓練的譯者,並不只是單純具有雙語能力之文化掮客、或知識獨占者,而是能運用雙語能力之優勢,成為艾德華‧薩依德(Edward W. Said)所謂的「知識份子」,身負文化傳遞的責任。
    根據薩伊德的觀點:知識份子的形象是「具有能力『向』(to)公眾以及『為』(for)公眾來代表、具現、表明訊息、觀點、態度、哲學或意見的個人。而且這個角色也有尖銳的一面,在扮演這個角色時必須意識到其處境就是公開提出令人尷尬的問題,對抗(而不是產生)正統與教條,不能輕易被政府或集團收編,其存在的理由就是代表所有那些慣常被遺忘或棄置不顧的人們和議題。
    一本好的譯作,會帶來重大的影響,啟迪民智、引發進步的動力。尤其在資訊封閉、言論自由受到箝制的社會,譯者(有時候是出版社或總編輯)所扮演的角色更是關鍵--譯者其實是文化傳遞與知識散播的一環。傅科指出:「若沒有一個溝通、紀錄、積累和轉移系統,任何知識都不可能形成,這系統本身就是一種權力形式,其存在與功能和其他形式的權力緊密相連。
    反之,任何權力的行使,都離不開對知識的汲取、佔有、分配和保留。」由此可以看出:當譯者沒有意識到身為知識分子的責任,在權力的系統中,他充其量不過是個權力施加的客體或載體,但是當他轉換念頭,具有深刻的自我意識,那麼譯者的所作所為,包括選擇要翻譯哪些作品、如何翻譯作品,都是在行使其選擇與表述的權力,這時他就是一個行使權力的主體。權力的主客體轉換就是這麼微妙,僅在一念之間。
    誠如勒菲弗爾所言,社會乃多元系統的集合體,文學系統與其他系統互動,也屬於社會多元系統的一部份。而翻譯自屬於文學系統,必定受到譯者或當權者的意識形態與文學觀的支配,無法真確反映原文的面貌,因此他把翻譯、編輯、文集編纂、文學史和工具書的編寫等等,一律稱為「改寫」,而改寫就是「操縱」,是為權力服務的有效手段。而其中他認為影響翻譯的三大因素為「贊助力量」(patronage)、「文學觀」(poetics)與「意識形態」(ideology)。
    本文藉由喬治‧歐威爾的政治預言作品《一九八四》之中文譯本在台灣、中國大陸與香港的譯介情形,試圖探討譯者在翻譯過程中,受到政治背景(權力)之影響,望能解開譯者腦中黑盒子的秘密,檢視譯者是否忠實於知識份子的使命,亦或受到外界壓力而影響詮釋之角度。

    A professional translator has more obligations than just being a bilingual cultural broker, or a walking monopoly of knowledge; instead, a translator is obliged to communicate between two different cultures through his words, writing, and translations. According to Said, an intellectual's mission in life is to advance human freedom and knowledge. As Foucault indicates, authority determines how knowledge is perceived, what kind of knowledge people should acquire and what an object represents to people. “Knowledge” in turn reinforces the authority. Therefore, to Said, the functions of intellectuals are to represent the suppressed, question authority and speak the truth. Only when a universal standard like “freedom and equality” is pursued, can a person or an intellectual be freed from the power structure. Often “Intellectuals” cannot function because they are bound by professionalism, expertise or corporate interest, etc. A law, a rule or an act of an authority may unfairly operate against a minority. People dare not question the authorities on behalf of the suppressed because they are afraid of losing jobs, being expelled from an interested community, being unprofessional or being unqualified. People are educated that it is better not to deviate from the norm. But the task of an intellectual is to speak out and make a change. The above-mentioned coincides with Levefere’s perspective. He thinks there are three elements affecting the translation process—poetics, patronage, and ideology. This thesis shall examine how the political elements (power and ideology) work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and whether the translator fulfills his personal obligation as an intellectual by discussing how Nineteen Eighty-Four was and is translated and communicated in Taiwan, China, and Hong Kong.

    碩博士論文上網授權書......................iii 學位考試委員審定書..........................v 謝辭.....................................vii 中文摘要.................................iix 英文摘要...................................x 目次.....................................xii 圖次.....................................xiv 第一章 序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翻譯研究學派流變....................9 第三節 研究架構、範圍與限制................12 第四節 章節安排...........................15 第二章 研究文本簡介 第一節 《一九八四》作者介紹..................18 第二節 《一九八四》文本介紹..................22 第三節 《一九八四》時代背景與政治意涵.........28 第三章 學說介紹 第一節 傅科的權力與知識論述.................32 第二節 薩伊德的知識份子觀...................40 第三節 勒菲弗爾的翻譯理論...................45 第四章 《一九八四》在台灣譯介情況 第一節 譯文版本介紹.........................49 第二節 譯者背景............................51 第三節 台灣「反共文學」論述的建構與時代背景....54 第四節 翻譯在政治背景下的權力運作.............64 第五章 中國大陸譯況與分析 第一節 中國大陸譯文版本......................77 第二節 譯者介紹.............................78 第三節 五O到七O年代的中國大陸歷史與文學........79 第四節 政治、權力與知識份子...................83 第六章 結論 第一節 文化翻譯與翻譯政治.....................94 第二節 譯者的知識份子角色.....................97 參考文獻.......................................99

    中文部分:
    丁抒(無日期)。〈甫執政強制改造〉。《陽謀──反右派運動始末》。2007
    年7月10日,取自:http://www.boxun.com/hero/yangmou/。
    〈毛澤東引蛇出洞,55萬人遭清算〉(2007年6月25日)。《加拿大星島日
    報》。
    丁望(2007/6/8)。〈六月八日反右 三百萬人受害〉。《信報》,版19。
    〈解體黨文化之三:灌輸手段第1集-緊抓宣傳機器推行黨文化〉。《希望
    之聲國際廣播電台》。2007年7月10日,取自:
    http://big5.soundofhope.org/programs/864/62479-1.asp。
    小山三郎(2003)。〈《自由中國》知識分子的政治與文學──關於他們的批
    判性文學精神〉,台大歷史學報,期31,頁172。
    王鶴儀(譯)(1950)。《一九八四》。台北:華國。Orwell, G.
    (1949). Nineteen Eighty-four: a novel. New York :
    Harcourt.
    〈王雲五〉(無日期)。《中國大百科全書智慧藏》。2007年7月2日,取
    自:http://www.wordpedia.com/。
    王曉建(2006/7/3)。〈中國的內部書現象〉。《人民日報》。2007年6月
    25日,取自: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
    southnews/tszk/nfdsb/ydzk/200508220398.asp。
    方思(1954)。〈談文藝批評〉。《自由中國》,卷10,期9,頁28。
    王志健(1984)。《三民主義文藝運動》。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王志弘、張淑玫(譯)(1995)。《傅科》。台北:時報。
    司徒衛(1979)。《五十年代文學論評》。台北:成文。
    任德厚(1999)。《政治學》。台北:作者自印。
    李經(1953)。〈文學批評中的「美」〉。《自由中國》,卷8,期6,頁
    27。
    李僉(1954)。〈我們需要一個文藝政策嗎?〉。《自由中國》,卷11,期
    8,頁10-13。
    宋國誠(無日期)。〈游離在東西文化邊界上︰後殖民主義批評理論宗師薩
    依德Edward W. Said病逝〉。2007年5月29日,取自:
    http://hk.cl2000.com/?/discuss/shiye/wen27.shtml。
    宋國誠(2005年12月22日)。〈批評,是向權力說真話!〉。《自由時
    報》。線上檢索日期:2007年6月30日。網址: http://
    218.210.51.188/2005/new/dec/22/todayarticle8.htm。
    何山(無日期)。〈余英時受訪片段〉。《自由亞洲電台粵語部》。2007年6
    月26日,取自:http://www.youtube.com/watchv=CnyCbr49UHU。
    李輝(2001a)。〈值得細細品讀的人和書-董樂山文集編後隨感〉。載於李
    輝(編),《董樂山文集》。河北:河北教育。
    李輝(編)(2001b)。《董樂山文集》。河北:河北教育。
    巫寧坤(無日期)。〈董樂山和《一九八四》〉。2007年5月11日,取自:
    http://www.boxun.com/hero/wunk/41_1.shtml。
    巫寧坤(無日期)。〈紅色中國文學翻譯家的命運〉。2007年5月26日,取
    自:http://www.boxun.com/hero/wunk/38_1.shtml。
    〈中共「榜樣」錄-雷鋒〉。2007年6月24日,取自:
    http://www.epochtimes.com/b5/7/4/23/n1687971.htm。
    阮美慧(2002)。〈台灣精神的回歸-六○、七○年代台灣現代詩風的轉
    析〉。未出版博士論文,成功大學中文所,台南市。
    李偉俠(2005)。《知識與權力》。台北:揚智。
    李猛(2005)。〈傅科與權力分析的新嘗試〉。載於黃瑞祺(主編),《再見
    傅科》。頁132。台北:松慧。
    林淑華(譯)(2001)。《一九八四》。台北:小知堂。Orwell, G.
    (1949). Nineteen Eighty-four: a novel. New York :
    Harcourt.
    何紹斌(2005)。〈語言、文化與翻譯的政治〉。《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
    科學版)》,卷22,期2,頁122。
    林博文(2005/1/13)。〈白人至上-杭廷頓移民新論遭圍剿〉。《中國時
    報》。
    邱國禎(2007)。〈台大教授殷海光被迫害事件〉。《近代台灣慘史檔案》。
    台北:前衛。
    高涌泉(2001)。〈科學知識〉。《物理雙月刊》,期5,頁580。臺北:中
    華民國物理學會。
    徐有守(2004)。《出版家王雲五》。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陳凌(無日期)。〈五○年代的反共文學:一種永逝還是永續的文學?〉。
    2007年7月3日,取自: http://wwwt.au.edu.tw/heinz/
    outline/outline_8.htm。
    陳芳明(1998)。《左翼台灣》。台北:麥田。
    陳光興(2001)。〈為什麼大和解不/可能?「多桑」與「香蕉天堂」殖民/
    冷戰效應下省籍問題的情緒結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期43,頁
    47-48。台北市: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陳芳明(2001)。〈反共文學的形成及其發展〉。《聯合文學》,期199,頁
    148-160。台北市 : 聯合文學。
    陳康芬(2006)。〈戰後台灣五○年代反共文藝論述的政治觀〉。《中國文化
    月刊》,期302,頁89-113。臺中市 : 中國文化月刊社。
    鈕先鍾(譯)(1953)。《一九八四》。台北:大中國。Orwell, G.
    (1949). Nineteen Eighty-four: a novel. New York :
    Harcourt.
    董樂山(譯)(1991)。《一九八四》。台北:志文。Orwell, G.
    (1949). Nineteen Eighty-four: a novel. New York :
    Harcourt.
    單德興(譯)(1997)。《知識分子論》。台北市:城邦。Said, E. W.
    (1994). Representations of the Intellectual: The 1933
    Reith Lectures. Random House. London : Vintage.
    張南峰(2000)。〈翻譯的策略──救生索、鼻子、把手、腿〉。《西方翻譯
    理論精選》,頁175。香港:香港城市大學。
    張南峰(譯)(2001)。〈多元系統論〉。《中外文學》,期3,頁23-24。
    Even-Zohar, I. (1990). Polysystem Theory. Poetics
    Today. Tel Aviv: Porter Institute for Poetics and
    Semiotics.
    張麗麗(2006)。〈當代西方翻譯理論流派的劃分〉。《南通大學學報‧社會
    科學版》,期6。
    馬士奎(2004)。〈詹姆斯‧霍姆斯和他的翻譯理論〉。《上海科技翻譯》,
    期3,頁47-48。上海:上海市科技翻譯編輯部。
    夏貴清(2004)。〈譯者主體性的內涵及其表現〉。《貴州工業大學學報(社
    科版)》,卷6,期4。
    畢竟、范旭(2005)。〈從福克斯現象看美國媒體的偏見〉。《當代傳播》,
    期1。中國:當代傳播雜誌社。
    郭妍儷(譯)(2006)。〈譯後記〉。《政治與英語》。南京:江蘇教育。頁
    568。
    曹長青(無日期)。〈在大是大非面前沒有灰色地帶──董樂山為何不原諒董
    鼎山〉。2007年6月2日,取自:
    http://caochangqing.com/gb/newsdisp.php?News_ID=119。
    〈彭邦楨研究檔案〉(無日期)。2007年7月1日,取自:
    http://hakka.bravehost.com/peng/peng.htm.
    cca220003-li-wpkbhisdict000287-0128-u.xml。
    傅勇林、朱志渝(2002)。〈學術的範式:世紀之交對於中國譯學研究的理
    論思考〉。載於許均(編),《面向21世紀的譯學研究》。頁93-97。北
    京:商務印書館。
    舒奎翰(2006)。〈晚期傅科的主體與權力觀:一個嘗試性的分析〉。《文化
    研究月報》,期55。
    湯本(無日期)。〈政客的隱性強權和軟性專制〉。2007年6月30日,取自:
    http://www.tangben.com/JINDUPING/2001/ruanfeng.htm。
    楊大春(1995)。《傅科》。台北:生智。
    楊澤(1994)。《七十年代理想繼續燃燒》。台北:時報。
    楊照(1998)。〈「失語震撼」後的掙扎、尋覓—論葉石濤的文學觀〉。《夢
    與灰煙:戰後文學史散論二集》。台北:聯合文學。
    蔡裕明(無日期)。〈紀念鈕師先鍾〉。2007年5月28日,取自:
    www.geopoliticain.org。
    劉宗正(無日期)。〈文化大革命〉。2007年5月15日,取自:
    http://www.epochtimes.com/b5/5/3/20/n858108.htm。
    劉北成(譯)(1998)。《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台北:桂冠。
    劉紹銘(譯)(1984)。《一九八四》。台北:皇冠。Orwell, G.
    (1949). Nineteen Eighty-four: a novel. New York :
    Harcourt.
    劉紹銘(譯)(1991)。《一九八四》。台北:東大。Orwell, G.
    (1949). Nineteen Eighty-four: a novel. New York :
    Harcourt.
    劉亮雅(2006)。〈文化翻譯:後現代、後殖民與解嚴以來的台灣文學〉。
    《中外文學》,卷34,期10,頁61-84。台北:國立台灣大學。
    鄭印君(無日期)。〈五十年代台灣文藝政策及藝文變化〉。《台灣文化研究
    網站》。2007年7月2日,取自:
    http://www.srcs.nctu.edu.tw/taiwanlit/issue2/3-2.htm。
    潘文國(2002a)。〈當代西方的翻譯學研究〉。《中國翻譯》,期2。
    潘文國(2002b)。〈當代西方的翻譯學研究(續)〉。《中國翻譯》,期
    3。
    潘薇綺(無日期)。〈五十年代文藝政策與文學動向的初步分析〉。《台灣文
    化研究網站》。2007年7月2日,取自:
    http://www.srcs.nctu.edu.tw/taiwanlit/issue2/3-1.htm。
    潘小松(無日期)。〈偷運軍火的人〉。《南方都市報》。2007年4月20日,
    取自:http://www1.nanfangdaily.com.cn/
    b5/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tszk/
    nfdsb/dsfk/dj/200502240194.asp。
    閻紀宇(譯)(2002)。《遮蔽的伊斯蘭:西方媒體眼中的穆斯林世界》。台
    北:立緒。Said, E. W. (1997). Covering Islam : how the
    media and the experts determine how we see the rest of
    the world. New York : Vintage.
    薛化元、李福鐘、潘光哲(1998)。《中國現代史》。台北:三民。
    薛化元(無日期)。〈一九五○年代台灣自由主義的展開:以《自由中國》
    為中心〉。《當代思潮與台灣發展資料庫》。2007年6月29日,取自:
    http://www.mcu.edu.tw/department/genedu/2echelon/
    92report/a03/0807_03.htm
    應鳳凰(1998)。〈《自由中國》《文友通訊》作家群與五十年代台灣文學
    史〉。《文學台灣》,期26,頁236-269。
    應鳳凰(無日期)。〈中國文藝協會〉。《台灣歷史辭典》。2007年7月3
    日,取自:http://nrch.cca.gov.tw/ccahome/website/
    site20/contents/004/
    蘇蘅(2002)。〈遮蔽的伊斯蘭:西方媒體眼中的穆斯林世界〉。《傳媒透
    視》,期11。香港:香港電台。
    龐暘(無日期)。〈董樂山-戴著腳銬跳舞的思想者〉。2007年5月15日,
    取自:http://www.54tsinghua.cn/classic/reader/
    People_And_Books/China/D/dongleshan/
    M.1035430300.t0.htm。

    英文部分:
    Allen, B. (1999). Power/Knowledge. In Racevskis, K. (Ed.),
    Critical Essays on Michel Foucault. New York: G.K. Hall
    & CO,.
    Bassnett, S. (1991). Translation Studies. London: Routledge.
    BBC chief attacks US media war coverage. Retrived May 20,
    2007, from http://www.abc.net.au/news/newsitems/
    200304/s839894.htm.
    Banned Books. http://www.nuigalway.ie/human_rights/
    banned_books.html. (2007/5/21)
    Dahl, R. (n. d. ). Power. In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 vol. 12, p. 405-417.
    Danaher, G., Schirato, T., and Webb, J. (2000).
    Understanding Foucault.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Even-Zohar, I. (1990). Polysystem Theory. Poetics Today,
    11:1, p.9-26
    Eagleton, T. (1991). Ideology : an introduction. London ;
    New York : Verso.
    Foucault, M. (1988). The Masked Philosopher. In Kritzman,
    D. L. (Ed.), Politics, Philosophy, Culture: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 1977-1984. (p. 324).
    Ferry, L. and Renaut, A. (1994). Foucault. In Lilla, M.
    (Ed.), New French Thought, Princeton, p. 54-62.
    Gordon, C. (Ed.). (1980). Power/Knowledge: Selected
    Interviews & Other Writings 1972-1977.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Lefevere, A. (1992). 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 London: Routledge.
    Green, L. (1998). Power. In Craig, E. (Ed.),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London: Routledge.
    Retrieved May 13, 2007, from
    http://www.rep.routledge.com/article/S046SECT1.
    Huntington, P. S. (1993).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Foreign Affairs, vol. 72, no. 3, p. 22-49.
    Johnson, P. (1988). Intellectuals. London: Weidenfeld and
    Nicolson.
    Kenan, L. (2002). Translation as a Catalyst for Social
    Change in China. In Tymoczko, M. and Gentzler, E.
    (Eds.), Translation and Power. Amherst and Boston: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 pp.160-183.
    Laclau, E. (1993). Discourse. In Goodin and Pettit (Eds.),
    The Blackwell Companion to Political Philosophy.
    Blackwell: Oxford.
    Meyers, J. (2000) Orwell: wintry conscience of a
    generation. New York: W. W. Norton.
    Moore-Gilbert, B. (1997). Postcolonial Theory. Contexts,
    Practices, Politics. London, New York: Verso,.
    Murray, C. et al..(Ed.). (1999). Encyclopedia of Literary
    Critics and Criticism. Chicago: Salem Press, p. 394-395.
    The Guardian. http://www.guardian.co.uk/israel/
    Story/0,2763,1049793,00.html. (2007/6/12)
    Orwell, G. (1946). Politics and the English Languages.
    London: Horizon.
    Osborne, J. and Creighton, A. (1958). Epitaph for George
    Dillon. Performance. London.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http://www.oed.com/.
    100 Books. http://www.time.com/time/2005/100books/
    the_complete_list.html. (2007/5/20)

    德文部份:
    Michel F. (1976). Mikrophysik der Macht. Berlin, 32f.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