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鄧竹庭 Teng Chu-Ting |
---|---|
論文名稱: |
巧合是故意的安排:跆拳道對打中假動作誘敵與被動攻擊時間差之研究 It is a coincidental arrangement! Feint and response in planned passive attacks in Taekwondo sparring |
指導教授: |
劉有德
Liu, Yeou-Teh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運動競技學系 Department of Athletic Performance |
論文出版年: | 2014 |
畢業學年度: | 10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46 |
中文關鍵詞: | 跆拳道對打 、設計性被動攻擊 、假動作 |
英文關鍵詞: | Taekwondo sparring, Planned passive attacks, Feint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70 下載:22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跆拳道對打中一來一往的攻防技術之間,主動攻擊與被動攻擊是連續不斷發生的,受到規則改變影響,雖然主動攻擊增多但主動攻擊所帶來的失分率卻相對增加,而被動攻擊的失分率反而減少。其中被動攻擊以假動作主動引誘對手的「設計性被動攻擊」較容易成功。因此,本研究招募6名全國前八名之大專跆拳道男子甲組選手,以「設計性被動攻擊」的對打訓練模式,檢驗相關運動學參數,以混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統計水準設為α=.05),探討不同選手間的被動攻擊時間差、被動攻擊動作時間與被動攻擊距離,是否會影響被動攻擊的成敗。結果發現,六位選手的時間差、動作時間、距離皆有交互作用。六位選手的得分時間差、得分動作時間、得分距離有顯著差異。六位選手的未得分時間差、未得分距離有顯著差異。選手自己的得分、未得分僅有兩位選手的得分距離顯著大於未得分距離,其餘選手均無差異。因此跆拳道對打中的動作時間越短積分越高、時間差越短積分越高,距離則因人而異無特定趨勢。所以能掌握時間差並快速回擊是影響「設計性被動攻擊」成功得分的關鍵。
關鍵詞:跆拳道對打、設計性被動攻擊、假動作
In Taekwondo sparring, active and passive attacks are continuously running every moment. Though the frequency of active attacks was increased after the rules change, so was the rate of point loss in active attacks. However, the rate of point loss in passive attack was relatively reduced. Among the various tactics of passive attack, the planned passive attacks that induced the attacks of the opponents with a feint were more successful than the responding passive attacks.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effective planned passive attacks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reaction time, movement time, and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athletes. Six male athletes who have been in the first 8 places in the National Taekwondo Tournaments participated in the study. Every participant implemented the planned passive attack module with the other 5 participants for 20 trials. The reaction time, the movement time, and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two athletes of the passive attacks were analyzed with the two-way mixed design ANOVA.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addition to the superior long leg length, the short reaction times and the fast movement times play the key components to the successful planned passive attacks.
Key words: Taekwondo sparring, Planned passive attacks, Feint
王國連、劉有德(2006)。以動態光點識別動作協調形態及性別。體育學報,39(2),75-83。
王翔星、李文娟、相子元(2007)。不同量級跆拳道選手旋踢動作之運動學比較。運動教練科學,8,1-10。
王文科(2001)。教育研究法-教育研究的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出版社。
毛彥明、陳詩欣、徐台閣(2007)。跆拳道規則修訂對選手比賽的影響。中華體育季刊,21 (1),92-99。
世界跆拳道聯盟(2013)。最新跆拳道規則。世界跆拳道聯盟。
何立安(2004)。不同技能水準的跆拳道選手對旋踢攻擊前線索表現及預期能力之比較研究(碩士論文)。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
余春盛(2006)。不同知覺訓練與技能水準的拳擊選手對右直拳攻擊預期能力之影響(碩士論文)。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
李亦揚(2007)。世界跆拳道錦標賽女子金牌選手技術分析-吳靜鈺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新北市:輔仁大學體育研究所。
吳燕妮、蔡明志、邱共鉦(2008)。2008奧運跆拳道世界區資格賽女子57公斤級金牌選手比賽攻擊型態與技術運用分析-Lim Su-jeong選手個案研究。輔仁大學體育學刊,7,44-55。
吳燕妮(2012)。優秀女子跆拳道選手比賽技術分析:個案研究。大專體育學刊,14(1),82-91。
周桂名、邱盟仁(2009)。跆拳道攻擊動作及區域之研究:以2008年總統盃跆拳道錦標賽女子組冠亞軍賽為例。運動教練科學,15,11-22。
邱共鉦、蔡明志、吳燕妮(2008)。伊朗跆拳道選手Behzad Khodadad Kanjobeh個案研究。輔大體育學刊,7,122-136。
洪彰岑(2006)。跆拳道反擊跳後踢動作技術之運動生物力學分析。體育學報,39(2)。
胡博綱、秦玉芳、陳銨漵、蘇泰源(2011)。跆拳道比賽新規則攻擊動作技術分析之研究。運動研究,20 (2),12-20。
翁仁禮(2009)。跆拳道對打技術中假動作之探討。輔大體育學刊,8,272-277。
婁自德、周桂名(2009)。跆拳道假動作對比賽得分之研究—以2008年第五屆總統盃跆拳道錦標賽男子組前4量級前8強為例(碩士論文)。臺中市:國立台灣體育大學。
許夆池(2001)。世界跆拳道錦標賽中韓女子選手比賽主動攻擊被動攻擊及得分動作型態之研究(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陳尹華(2008)。刺不到?退不開?擊劍攻防間之運動學分析(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陳志文、秦玉芳(2004)。跆拳道新規則隊上端攻擊動作之得分與違規型態之分析。大專體育學刊,6 (1),149-162。
陳佳郁、劉有德(2010)。數據會說話:球類運動技戰術分析方法。臺灣心理學報。17,49-68。
陳佳郁(2011)。不同限制對網球正拍擊球動作影響之探討(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許夆池(2001)。世界跆拳道錦標賽中韓女子選手比賽主動攻擊被動攻擊及得分動作型態之研究(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許芷菱、王元盛、蔡明志、張榮三(2007)。跆拳道比賽技術分析研究-以2006年杜哈亞運中國女子金牌選手為例。2007年臺北體院運動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台北市立體育學院。
湯惠雯(2001)。跆拳道五種不同類型旋踢攻擊動作之運動學與動力學分析比較(碩士論文)。桃園縣:國立體育學院。
黃勇杉(2002)。不同知覺訓練方式對足球員知覺預期能力的影響(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黃慶豐(2005)。2004雅典奧運男子組第一量級跆拳道之技戰術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
張展瑋(2007)。跆拳道旋踢攻擊之被動攻擊技術研究(碩士論文)。桃園縣:國立體育學院。
楊復傑(2013)。不同技能水準的跆拳道選手對滑步旋踢與後腳旋踢攻擊前線索表現及預期能力之比較研究(碩士論文)。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
蔡明志(1998)。世界跆拳道錦標賽女子得牌選手攻擊動作形態之攻擊率、得分率及成功率分析(碩士論文)。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
蔡坤法、劉有德(2006)。運動比賽中的假動作—藝術?技術?中華體育季刊,20 (4),93-101。
蔡友文、闕月青(2008)。97年全中運國女組跆拳道年三量級技戰術分析(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蔡葉榮(2008)。預備站姿與後踢動作技術之運動生物力學分析(博士論文)。臺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劉有德(2008)。運動技能學習。臺北市:禾楓。
蕭婉恬、張思敏(2009)。2009世界盃跆拳道賽女子63公斤級韓國選手林秀貞技術分析之研究(碩士論文)。桃園縣:國立體育大學。
蕭景琪、湯文慈(2009)。跆拳道近期競賽攻擊特徵與踢擊技術動作之探討。中華體育季刊,23 (4),68-76。
嚴雅婷、劉有德(2008)。從步態的性別辨識探討訊息來源。體育學報,41(3),29-42。
嚴雅婷、徐明偉(2007)。視覺訊息τ理論的緣起與應用。中華體育季刊,21(3),36-44。
Estevan I., Álvarez O., Falco, C., Molina-García J., and Castillo I.(2011). Impact Force and Time Analysis Influenced by Execution Distance in a Roundhouse Kick to the Head in Taekwondo. Journal of Strength & Conditioning Research. 25 (10), 2851-2856.
Gibson, J. J. (1979). The ecological approach to visual perception.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Hristovski R., Davids K., & Araujo D.(2006). Affordance-controlled Bifurcation of Action Patterns in Martial Arts. Nonlinear Dynamics, Psychology, and Life Sciences, 10 (4), 409-444.
Kwok, H. H. M. (2012). Discrepancies in fighting strategies between Taekwondo medalists and non-medalists. Journal of Human Sport & Exercise, 7 (4), 806-814.
Lee, D. N.(1976). A theory if visual control of braking based on information about time to collision. Perception, 5, 437-459.
Newell, K. M. (1986). Constrai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oordination. In M. G. Wade & H. T. A.(Eds.), Motor Development in Children: Aspects of Coordination and Control. Boston: Martinus Nijhoff.
Santos, V. G. F., Franchini, E., Lima-Silva, A. E., (2011). Relationship Between Attack and Skipping in Taekwondo Contests. Journal of Strength & Conditioning Research, 25 (6), 1743-1751.
Teng, C. T., Chuang, K. L., Chuang, C. C., & Liu, Y. T. (201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stance and action in Taekwondo duels.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North American Society for The Psychology of Sport and Physical Activity, New Orland,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