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瓈葳
論文名稱: 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主題統整課程設計之研究
指導教授: 高強華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3
畢業學年度: 9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22
中文關鍵詞: 綜合活動主題統整課程設計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78下載:7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課程設計之相關概念、研擬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主題統整課程設計的可行步驟,並以屏東縣為例進行三個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之主題統整課程設計、列舉可融入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主題統整之資源,以提供教師進行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主題統整課程設計時之參考。

    本研究採文獻分析與課程設計實作方式進行,文獻部分主要探討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的內涵與特色、課程設計的內涵、以及與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課程設計相關的研究分析;課程實作部分以文獻分析為基礎進行課程設計,包含學習節數的規劃、發展主題、選擇主題、研擬主題課程目標與設計主題課程架構等步驟,並以屏東縣為例進行「黑鮪魚文化季」、「墾丁風鈴季」、「抗SARS總動員」等三個主題統整課程設計。

    根據文獻分析與研究者進行課程設計實作的歷程,歸納出以下結論:
    一、綜合活動學習領域除含九年一貫課程之特色外,其規劃有確立課程地位、規範十項指定內涵為最低要求,以及新的教學評量概念等特色。
    二、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學習節數安排上可採用學習節數的下限。
    三、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課程設計以學生為主體、統整、達到基本能力、橫向連結與縱向連結為理想。
    四、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主題統整課程設計的步驟為:決定教學節數、發展適當的主題、選擇適當的主題、研擬主題統整課程目標與設計主題統整架構、以及發展教學活動設計的程序。
    五、將六大議題融入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之課程設計。
    六、屏東縣可作為主題統整課程設計之主題列舉。
    七、主題的選擇在進行以屏東地方特色為主題之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主題統整課程設計時,扮演重要的角色。

    基於上述結論,本研究分別針對學校行政、教師、未來後續研究與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修訂小組,提出以下建議:
    一、對學校行政的建議:學校行政應支持與配合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的實施。
    二、對教師進行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主題統整課程設計的建議:
    (一)瞭解九年一貫課程之精神與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之理念。
    (二)瞭解學生的需求與起點行為,設計需求評估表。
    (三)選定學習的主題。
    (四)研擬主題統整課程目標與設計主題統整架構。
    (五)發展教學活動設計與學年整體課程計畫。
    (六)課程檢討的程序宜力求真切完整。
    (七)不斷進行專業成長並加強團隊合作。
    三、對未來後續研究的建議
    (一)現職教師投入行動研究。
    (二)將分段能力指標轉化為較具體之教學目標。
    四、對課程綱要修正的建議:修正課程綱要的錯誤(參考表4-7)。

    The main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are to explore the relevant ideas of the curriculum design in the integrative activities learning area and to draw up the viable procedures for designing the thematic integrated curriculum in the integrative activities learning area. By plotting three curriculum designs in the Pingtung County, the study lists the resources which could be involved in the thematic integrated curriculum in the integrative activities learning area in order to provide insights for teachers in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urriculum.

    The study involves two major parts: the review of literature and the practice of curriculum design. In the first part, the study explores the meaning and characteristics of integrative activities learning area, and curriculum design. It also presents relevant analysis of the integrated curriculum design in the integrative activities learning area. In the second part,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literature, through designing the curriculum, the study includes setting the number of classes, developing the subject, choosing the subject, plotting the goal of the curriculum and so on. Therefore, three subjects were chosen; one is “Toro Festival”, one is “Windchime of Kenting”, and the other is “Anti-SARS Mobilization”.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literature and the practices of curriculum design,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Besides incorporating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Grade 1-9 Curriculum, the program sets up the curriculum status, norms the basic requirement of the ten designated meanings, and creates the concept of new teaching appraisal and so on.
    2. The number of the classes can follow with the regulation of the bottom line of classes.
    3. Curriculum design in the integrative activities learning area is designed for students. It can integrate, meet the basic capacity and connect horizontally and vertically.
    4. The steps of curriculum design include: deciding the number of class, developing proper subject, choosing proper subject, plotting the goal of the thematic integrated curriculum and designing thematic integrated framework, and developing the process of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5. Involving six issues in the curriculum design in the integrative activities learning area.
    6. Pingtung County can be used as a good example of the thematic integrated curriculum design.
    7. Choosing proper subjects of the design of integrative activities learning area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ingtung County example.

    Based on the above conclusions, this study provides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for the school administration, teachers, the further research, and the Grade 1-9 Curriculum Guidelines improvement unit.

    1. For the school administration: School administration should support and go with the practice of Integrative activities learning area.
    2. For teachers: They should attend to the following things:
    a. Understand the spirit of Grade 1-9 Curriculum and the meaning of integrative activities learning area.
    b. Understand students’ need, their starting behaviors, and design need appraisal chart.
    c. Choose the theme of learning.
    d. Set the goal of thematic integrated curriculum and design the thematic integrated framework.
    e. Develop teaching activities design procedures and integral curriculum program for a school year.
    f. Make the process of course appraisal complete and accurate.
    g. Pursue professional growth and intensify continuous cooperation.
    3. For future research:
    a. Current teachers should involve in action research.
    b. Separate competence indicators should be transferred into concrete teaching goals.
    4.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urriculum guidelines: revise the errors of curriculum guidelines. (Refer to the table 4-7)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的內涵與特色 11 第二節 課程設計的內涵 36 第三節 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主題統整課程設計相關研究分析 54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67 第一節 研究方法 67 第二節 研究實施與研究限制 70 第四章 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主題統整課程設計 73 第一節 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課程設計的理想 73 第二節 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主題統整課程設計的步驟 77 第三節 六大議題融入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能力指標 92 第四節 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主題統整課程設計舉例 10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57 第一節 結論 157 第二節 建議 162 參考文獻 167 附錄 175 附錄一 能力指標補充說明 175 附錄二 十大基本能力、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能力指標、六大議題能力指標對照表 179 附錄三 十大基本能力、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能力指標、六大議題能力指標對照表(修正版) 191 附錄四 黑鮪魚文化季學習資源與補充資料 203 附錄五 抗SARS總動員學習資源與補充資料 209 附錄六 墾丁風鈴季學習資源與補充資料 221

    壹、中文部分
    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主編(2001)。邁向課程新紀元(七)—九年一貫課程學習領域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方崇雄(2001)。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生涯發展」議題融入策略。載錄於金樹人、黃迺毓主編:生涯與家政教育。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方德隆(1999)。課程與教學研究。高雄:復文。
    王文科(1999)。課程與教學論。台北:五南。
    王瑞芬(2001)。以螞蟻為主題之統整課程設計與實務教學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昆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白雲霞(2002)。主題統整方式與超學科示例。載於黃炳煌主編:課程統整與教師專業發展(頁43-94)。台北:師大書苑。
    池叔樺(2000)。國小低年級教師綜合活動課程的實務知識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行政院教改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台北:行政院。
    何英奇(2001)。行思知交融的經驗學習模式在綜合活動課程上之應用。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主編:邁向課程新紀元(七)—九年一貫課程學習領域研討會論文集(頁380-396)。台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何縕琪(1999)。國小教師主題統整教學歷程之分析暨合作省思專業成長模式之建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永瑞(2002)。國民小學實施環境教育主題統整教學之個案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吳玉(2002)。國中國語文教學設計之行動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吳怡瑄(2001)。主題統整教學、教室氣氛、年級及父母社經地位與國小學童科技創造力之關係。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呂聰賢(2001)。九年一貫課程運用網路資源融入教學課程設計之研究—以國小四年級社會科教學為例。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李子建、黃顯華(1996)。課程:範式取向和設計。香港:中文大學。
    李坤崇(1999)。多元化教學評量。台北:心理。
    李坤崇(2001a)。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材教法。台北:心理。
    李坤崇(2001b)。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能力指標的教學評量。台灣教育,604,40-51。
    李坤崇、歐慧敏(2000)。統整課程理念與實務。台北:心理。
    李國清(2001)。偏遠國小高年級實施STS教學之個案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周珮儀(2001)。教學創新了嗎?文本權威的省思。論文發表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主辦之「九年一貫課程改革下的創新教學」研討會,高雄。
    周淑卿(2000)。九年一貫課程之課程統整設計與問題探討。收錄於:九年一貫課程—從理論、政策到執行。高雄:復文。
    林世華(1999)。跨世紀的測驗發展計畫: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發展計畫。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主編:邁向課程新紀元—九年一貫課程研討會論文集(頁19-54)。台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林霓岑(1999)。國民小學教師設計統整課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靜芳(1999)。國中社會科統整課程的設計與發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邱顯忠(2001)。多元文化課程發展決定歷程之研究─以一所國小活動課程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侯昕辰(2002)。國中綜合活動領域實施方案評鑑規準建構歷程之研究─以一所國中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姜鵬珠(2002)。何妨吟嘯且徐行-生命教育融入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洪久賢(2001)。綜合活動統整與教學策略。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主編:邁向課程新紀元(七)—九年一貫課程學習領域研討會論文集(頁397-415)。台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洪詠善(2000)。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決策過程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洪翠霞(2001)。國小藝術與人文課程設計與實施的行動研究。屏東師範學院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財團法人國立台南師院校務發展文教基金會主編(1999)。九年一貫課程—從理論、政策到執行。高雄:復文。
    高強華(2000)。協同教學的問題及其解決策略。中等教育,51(4),103-105。
    高強華(2001)。教師權利與義務的新境界。載於高強華主編:學校進步與學校革新(頁55-64)。台北:台灣師範大學。
    高強華(2002)。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課程設計DIY。載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與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主辦之「國民中學教師課程與教材研習工作坊研」研習手冊。
    高強華主編(2000)。九年一貫課程革新論文集。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高淑芬(2001)。國民中學試辦「九年一貫課程」行政運作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高新建(2000)。以基本能力及能力指標為本為發展統整課程。教育資料與研究,33,12-18。
    高新建(2002)。編輯手記。中等教育,53(6),1。
    張景媛(2001)。綜合活動領域活動設計工作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與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合辦:「開創課程新世紀—九年一貫課程學習領域教學研討會」研習手冊。
    張景媛(2002)。教改路上你和我—談三年來投入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研發的點點滴滴。中等教育,53(6),4-13。
    張嘉育(1999)。國民中小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教育部(1993)。國民小學課程標準。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4)。國民中學課程標準。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8)。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總綱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搜尋日期:2003/5/3,http://teach.eje.edu.tw。
    郭丁縈(2000)。從九年一貫課程的實施談教師角色的更新。載於財團法人國立台南師院校務發展文教基金會主編:九年一貫課程—從理論‧政策到執行(頁229-256)。高雄:復文。
    陳伯璋(1999)。從九年一貫課程教師角色的再定位談師資培育因應之道。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院主編:迎向千禧年~新世紀的教育展望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35-245)。高雄:麗文。
    陳伯璋(2000)。九年一貫課程的理念與理論分析。載於高強華主編:九年一貫課程革新論文集(頁29-41)。台北:臺灣師大。
    陳亞苹(2000)。國民小學九年一貫統整課程「藝術與人文」領域—以視覺藝術為核心之課程設計研究。彰化師範大學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陳明鎮(2001)。國民中學推動九年一貫課程的可行模式與相關問題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木金(2001)。學校本位的課程統整與主題教學。台北:揚智。
    陳金春(2001)。九年一貫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以吳興國小健康與體育為例。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曾文龍(2002)。國民中學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師對實施九年一貫課程認知與態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曾明惠(2002)酷哥靚妹、歡樂聖誕—綜合活動領域主題教學。中等教育,53(6),43-55。
    游家政(1999)。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的理念與架構。教師天地,102,34-41。
    湯梅英(2000)。實踐參與、體驗意義—綜合活動領域之精神與特色。教育研究,74,51-60。
    黃光雄(1996)。課程與教學。台北:師大書苑。
    黃光雄、楊龍立(2000)。課程設計—理念與實作。台北:師大書苑。
    黃光雄、蔡清田(1999)。課程設計—理論與實際。台北:五南。
    黃政傑(1991)。課程設計。台北:東華。
    黃炳煌(1984)。課程理論的基礎。台北:文景。
    黃增川(2001)。舞獅活動課程實施之研究~以宜蘭縣某國小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韻潔(2001)。統整課程設計與實施歷程之個案研究—以竹塹國小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縣。
    黃譯瑩(2001)。從系統理論觀點探究活動課程與九年一貫綜合活動課程:本質、原理與展望。應用心理研究,9,215-251。
    楊思偉(1999)。規劃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基本能力實踐策略。教育部委託專案研究報告。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
    詹于倩(2001)。國民中學試辦綜合活動課程之研究—以三民國中課程試辦歷程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歐用生(1994)。課程發展的基本原理。高雄:復文。
    歐用生(1999)。從「課程統整」的概念評九年一貫課程。教育研究資訊,7(1),22-32。
    歐用生(2000a)。九年一貫課程之「潛在課程」評析。載於高強華主編:九年一貫課程革新論文集(頁63-82)。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歐用生(2000b)。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的內涵與特色。收錄於: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工作坊資料集—邁向課程新紀元(二)。台北:課程教學會。
    歐用生(2002)。披著羊皮的狼?—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的深度思考。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主編:新世紀教育工程—九年一貫課程再造(頁1-24)。台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潘文福(2000)。應用學習單的網路化教學設計與成效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潘慧玲(2001)。九年一貫課程中兩性教育議題的融入與轉化。收錄於洪久賢、湯梅英主編:兩性與人權教育。台北:台灣師範大學。
    鄭順丸(2002)。桃園縣石門山植物資源調查及其在鄉土環境戶外教學活動之應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物學系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鄭新輝(2000)。從行政的觀點探究如何落實「九年一貫課程」的因應之道—以台南市為例。載於:財團法人國立台南師院校務發展文教基金會主編:九年一貫課程—從理論‧政策到執行(頁123-154)。高雄:復文。
    薛梨真(1999)。國小課程統整的理念與實務。高雄:復文。
    簡茂發(2001)。九年一貫課程基本學力測驗。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主編:邁向課程新紀元(七)—九年一貫課程學習領域研討會論文集(頁9-28)。台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顏妙桂(2001)。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之學理基礎與實施策略。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主編:邁向課程新紀元(七)—九年一貫課程學習領域研討會論文集(頁362-379)。台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顏國樑(2002)。「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課程的內涵與課程設計。國教世紀,201,49-58。
    饒見維(1999)。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師專業發展之配套實施策略。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主編:九年一貫課程研討會論文集~邁向課程新紀元(頁305-323)。台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貳、英文部分
    Beane, J. A., Toepfer, C. F. Jr. & Alessi J., Jr. (1986). Curriculum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Boston : Allyn and Bacon.
    Pratt(1980) Curriculum: Design & Development, N. Y.: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Saylor, J. G., Alexander, W. M. and Lewis, A. J. (1981). Curriculum planning for better teaching and learning ( 2nd ed). New York :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Skilbeck, M. (1976).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Victor Lee and David Zedin (eds.). Planning in the curriculum. London:Harper & Row.
    Taylor, P. H. and Richards C. M. (1985). An introduction to curriculum studies. (2nd ed). Windsor:NFER-Nelson.
    Tyler, R. W. (1949).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 intruction.Chicago :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