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王廷峰 |
---|---|
論文名稱: |
民國元年南北議和對 中山先革命建國事業影響 |
指導教授: | 傅宗懋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
畢業學年度: | 8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61 |
中文關鍵詞: | 南北議和 、獨攬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42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清末的內憂外患,至甲午戰敗後,已到極點。但全面性的革命,尚未爆發,雖然歷經自強運動、百日維新、庚子之後新政及立憲運動以爭取現代化。惟中國人民對於連串改革運動失卻信心,革命環境逐漸形成。以中山先生為首的知識份子早已意識到救國之道及主導時代的理念是革命。辛亥武昌起義就在革命思潮與革命環境日趨成熟的情況下爆發,革命勢力迅速擴展,各省紛紛響應,通電獨立,宣布脫離清廷的統治。清廷應變無方,在無計可施的窘迫情境下,起用罷黜鄉里近三年的袁世凱,並委以軍、政、外交大權,希望藉著袁的政治經驗與軍事歷練,以扭轉日漸頹敗情勢。
袁世凱無意為清廷效力,其復出主要目的在獨攬大權,實現其政治野心。因此,袁氏獲任欽差大臣後,立即下令憑國璋代替廕昌統率第一軍,進攻漢口,不久又與革命軍有停戰協議,意圖挾革命軍以威脅清廷,借清廷退位作為議議和條件,以謀取臨時大總統的寶座。在袁探知湖北軍政府對停戰議和態度時,透過在北京的革命黨人如汪精衛……等穿針引線暗中佈局,又利用中山先生甫返國門對國內政情與袁世凱不甚瞭解之情,於是袁世凱同南方立憲派諸領袖設計了「南北議和」佈局,過程曲折複雜。議和在袁看來,僅具外在形式意義而已。實際上,他是要從革命軍領袖手中取得「獨攬」政權的保證。本文乃誘過現存史料的蒐集與解釋,儘可能瞭解到南北議和對辛亥革命關鍵作用的全貌。
中山先生經歷十餘載革命歲月,當他得知武昌起義成功的消息,對革命充滿信心。又在得知列強承認革命軍為交戰團體,採取中立態度後,更認為清廷將很快會被革命軍滅亡,對南北議和待堅決反對態度。惟革命情勢變化已不如他所預期樂觀,他已意識到主客觀議和環境逐漸形成,對「南北議和」的態度也被必須跟著調整。當他抵達上海時,「南北議和」已召開中,在革命立場堅定黨人擁護下,被舉為臨時大總統,於南京創建中央政權。此舉使袁暫停「南北議和」與軍事部署……等,局勢的變化,暴露袁利用南北議和的陰謀與對政權的野心。中山先生著眼於縮短國內戰爭以及實現推翻滿清帝制的首要目標,經由南北議和的過程,表明「若袁真能擁護共和,就將臨時大總統讓位給他」的態度。袁為篡奪臨時大總統職位,及借助於「南北議和」中有湊待皇室條款……似活條件,加速迫使清帝退位,並宣布贊成共和。中山先生實踐「南北議和」中對袁的承諾,向臨時參議院矢臨時大總統職位,薦袁以自代。並提臨時約法以防範袁的野心。辭讓後,乃致力於鐵路建設。迨「宋案」……等發生後,他積極策動二次革命再次邁向另一階段革命生涯。
綜而言之,「南北議和」是辛亥革命的關鍵事件,對中山先生革命建國事業的影響是加速完成了推翻滿清專制政體,而辛亥革命是一個不澈底、未完成的革命,其結果未能使中國現代化劃下良好的句點,惟在中國歷史上具有划時代的關鍵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