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徐新娣 Shiu Shin Di |
---|---|
論文名稱: |
台北縣市大學生擇偶條件之研究 The Study of Mating Preferences of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in Taipei City and Taipei County |
指導教授: |
周麗端
Chou, Li-Tua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Department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Family Studies |
論文出版年: | 2004 |
畢業學年度: | 9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15 |
中文關鍵詞: | 大學生 、擇偶條件 、家庭結構 、家庭社經地位 、父母婚姻和諧度 、異性交往經驗 、婚姻斜坡 |
英文關鍵詞: | University students, Mating preferences, Family structure, Family socioeconomic class, Parents’ marital harmony, Love experience, Marriage gradient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123 下載:13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現在在學大學生的擇偶條件,研究方法採用立意取樣(By convenience sampling),研究對象為台北縣市在學的大學生,共計有效樣本573份,本研究所使用的量表分為兩部分;一為擇偶量表,另為個人基本資料表。
本研究採用SPSS for Window(10.0)統計軟體以次數分配及百分比法、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薛費事後考驗、卡方考驗及皮爾遜積差相關進行統計分析,主要發現摘要如下:
一、 個人因素方面
本研究顯示台北縣市大學生之擇偶條件因性別、排行、宗教信仰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1.在性別方面:女性較男生重視「生理性條件」、「社會性條件」及「心理性條件」。
2.在宗教信仰方面:有宗教信仰者比無宗教信仰者在擇偶時更重視「生理性條件」及「社會性條件」。
3.在排行方面:研究顯示老么比獨生子或獨生女更重視「生理性條件」,而老大比獨生子或獨生女重視「社會性條件」。
二、家庭因素方面
本研究顯示台北縣市大學生的擇偶條件因家庭社經地位、父母婚姻和諧度的不同而有顯著相關及差異。
1.在社經地位方面:家庭社經地位越高的大學生越重視「生理性條件」和「社會性條件」,反之,則越不重視。
2.在父母婚姻和諧度方面:父母婚姻和諧者比不和諧者重視「社會性條件」及「心裡性條件」。
三、婚姻斜坡驗證方面
本研究顯示台北縣市大學生的擇偶條件仍有婚姻斜坡情形。
1.大多數女生選擇婚配對象的條件為:年齡比自己大、身高比自己高、教育程度和自己一樣、經濟能力比自己好。
2.大多數男生選擇婚配對象的條件為:年齡無所謂、身高比自己矮、教育程度和自己一樣、經濟能力和自己相當。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are to explore the mating preferences of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in Taipei City and Taipei County. The sampling method is convenience sampling. Samples(n=573)are drawn from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in Taipei City and Taipei County. Instruments of this study include demography and mating preferences scale.
The statistical analyses are processed using SPSS for Windows(10.0)program, including frequence distribution and percentage, t–test, one–way ANOVA, Scheffe’s posterior comparison, Chi-square test, and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The major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clude key variables like genders, birth orders, and religions.
(1)Gender:Female students stress more on physiological–condition, social–condition, and psychological–condition compared with male students.
(2)Religion:Undergraduate’ s with religious belief care more about physiological-condition and social–condition than those who have no religious belief.
(3)Birth order:The youngest child in the family values physiological–condition more than the single child in the family does. On the other hand, the eldest child in the family, they consider more on social–condition.
2. Familial differences
Familial differences can be researched in two conditions–family socioeconomic class and parents’ harmony.
(1)Family socioeconomic class:In comparison with the low socioeconomic class, the high family socioeconomic class emphasizes more on physiological–condition and social–condition.
(2)Parents’ marital harmony:Undergraduate’ s parents who have marital harmony incline to prefer social–condition and psychological–condition.
3. The major finding of marriage gradient
(1)Female students prefer ideal spouses to be senior, taller, same educational level, and better economic status.
(2)Most male students prefer ideal spouses to have same–leveled education and economic status. As for age factor, it doesn’t count much.
中文書目
內政部統計處(2002)。台閩地區國民三世代不同族群通婚調查。 內政統計資訊服務網http://www.moi.gov.tw/W3/stat/home.asp /專題分析。
內政部統計處(2002)。台灣地區社會發展趨勢調查。
教育部統計處(2002)。各級學校名錄/大專院校(92年2月)。http://www.edu.tw/statistics/。
王震武(1979)。結婚動機與擇偶條件。台北:大洋。
丘玲玲(1997)。台北縣市中小學未婚女教師單身壓力、單身壓力因應與單生生活滿意度的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碩士論文。
朱岑樓(1991)。婚姻研究。台北:東大。
江淑媛(1999)。婚姻配對市場上的競賽-電視「配對節目-非常男女」之研究。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振民(1999)。未婚男性的愛情觀-現象學方法的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明燁(1999)。擇偶。載於周麗端、吳明燁、唐先梅、李淑娟編著,婚姻與家人關係(88-107頁)。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吳娟瑜(1978)。都是柴松林教授惹的禍?婦女雜誌,114,25-33頁。
吳靜吉(1994)。青年的四個大夢。台北:遠流。
李元墩、鄭瓊月(1995)。大專生之人生觀、婚姻觀與社會態度之研究。全國大專院校學生事務工作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
李少珍(1982)。工廠青少年交友與擇偶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秋霞(1991)。大學生對父母與同儕婚姻態度之覺知與個人現代性在婚姻態度度上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輔導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美枝(1983)。兩性之間的歡喜愛情與參前性行為容許度。台北,中國心理學會:中華心理學刊,25(2)121-135頁
李繼福譯(1988)。結婚心理學。台北:五州。
沙依仁(1986)。婚姻與家庭。台北:隆勝。
沈慶鴻(2000)。由大學生兩性交往現況談大學性教育必要性。 學生輔導月刊第69期
阮玉梅(1979)。私立中台醫事技術專科學校學生對擇偶及婚姻條適度看法之研究。公共衛生,第6卷第3期292-314
卲麗方(1988)。單生生活-意單身與一般社會大眾之研究。 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卓紋君(2000)。從兩性關係發展的模式談兩性親密關係的分與和。台北,中國輔導學會:輔導季刊,2000年6月,第36卷第2期,31-44頁。
周麗端(1999)。家庭理論與應用。載於吳明燁、唐先梅、李淑娟編著。婚姻與家人關係。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周麗端、黃馨慧、溫瓊惠、蔡錦綿、錡美雪、魏秀珍編著(2002)。高中家政。台北:龍騰。
林秀娟(1999)。南區大學生依附類型與其性知識性態度性行為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秋萍(2001)。未婚青年擇偶偏好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鴻達(1989)。台灣都市山地青年擇偶態度、行為與問題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顯宗(1985)。家庭社會學。台北:五南。
施葛父(1983)。擇偶心理學。張老師月刊,12(3),196-203頁
晏函文(2002)。兩性關係與性教育。台北:空大。
馬健君(1994)。門當戶對的迷思-由愛情驗貨單談起。社教資料雜誌,174,9-15頁。
高淑貴(1991)。家庭社會學。台北:黎明。
張令恬(1999)。原生生家庭經驗對大學女生愛情關係的影響及其改變歷程之分析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老師月刊(1984)。桃花排行榜-從傳統到現在擇偶觀。 台北:張老師月刊,73(3)180-187頁。
張思嘉(1998)。從擇偶過程看婚姻關係的形成與發展。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
張春興(1984a)。姻緣路上情理多。台北:桂冠。
張春興(1995b)。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淑良(1989)。大學生對擇偶、異性交往及婚姻期望之態度研究探討。教育部學生輔導通訊月刊雜誌社:學生輔導通訊,第5期,34-37頁。
梁培勇(1985)。約會行為。張老師月刊,95,58-67頁。
郭明雪(1988)。台北市五專五年級學生約會行為之調查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姣眉(1997)。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台北:駿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陳素琴(2000)。阿美族中學生婚姻態度及擇偶條件之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碩士論文。
陳雅麗(2001)。自身條件在擇偶歷程中角色:演化論與社會經濟模式之檢驗。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勤惠(2000)。焦慮矛盾依附型的女大學生之情傷經驗研究。 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懷真(1984)。社會學概論。台北:洪葉文化。
彭懷真(1988)。掌握愛的發展。台北:洞察出版社。
彭懷真譯(1984)。為什麼要結婚?台北:允晨。
陽琪、陽婉譯(1995)。婚姻與家庭。台北:桂冠。
黃堅厚(1974)。大學生對於社交行為及擇偶的態度。 師大教育心理學報,第七期,1-14頁。
楊國樞(1984)。大學生的心態與行為。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楊雅雯(1994)。家庭結構、父母管教方式對青少年個人適應、社會適應及異性交友行為影響的比較研究-生親與單親家庭比較。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秀娟、林明寬譯(1994)。兩性關係-性別刻板化與角色。 台北:陽智圖書公司。
劉玲君(1996)。高職學生對異性親密關係的態度與看法。 測驗與輔導 135,2791-2794。
蔡文輝(1996)。婚姻與家庭。台北:五南。
駱芳美(1986)。我國大專院校學生異性交往態度與事實之探討。 輔導月刊2(22),21-29。
謝佩珊(2000)。擇偶理論與擇偶條件。空大學訊,260,75-79頁。
謝豐存(2001)。虛擬世界擇偶-以配對網站的異性交往為例。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藍采風(1996)。婚姻與家庭。台北:幼獅。
魏章玲譯Goode著(1986)。家庭社會學。台北:桂冠。
顧瑜君等(1993)。中國人愛情觀。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英文書目
Benson , M. J., Larson , J., Willson , S. M.,&Demo , D. H.(1993).Family of origin influence on late adolescent romantic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55,663-672.
Buss, D. M.(1985).Human mate selection. American Scientist,73,47-51。
Cornwall , M.,&Thomas , D. L.(1990). Family , religion, and personal communities:Examples from mormonism. Marriage and Family Review ,15, 229-252.
Ganong , L. H.& Coleman, M.(1992).Gender difference in expectations of self and future partner.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13(1),55-64.
Gleen , N. D.(1982).Interreligious marriage in the Unietd States:Patterns and Recent Trend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44,555-556.
Hamilton, M. C. & Barbara, B. D. (1985). Marriage and Family . New York:John Wiley and Sons press.
Hollingshead, A. B.(1957).Two factor index of social position. New York:New Haven.
Larson , J. H., Benson , M . J., Wilson , S. M.&Meddora ,N .(1998).Family of origin influence on marital attitudes and readiness for marriage in late adolescents .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19(6),750-768.
Martin , D.Y.(1980). A psych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expressal attitudes of single undergraduate college students toward marriage and family life.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North Texas University.
Murstein , B. I.(1986).Paths to marriage. London:Sage publication.
South, S. J.(1991). Socio demographic differential in mate selection preference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53(4).928-940。
Stegert, S. Swap, W., &Zajonc, R. B.(1973).Expose,context,and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5,234-242.
Stephen, R. J.(1986).Marriage and the Family-Development and Change. New York:Mancmillan press.
Trent , K.& South , S. J.(1992). Socio demographic status , parental background ,childhood family structure and attitudes toward family formation. Journal of Family and the Family,54(2),427-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