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宜蓁
Wu Yi-chen
論文名稱: 夢窗詠花詞研究
A Study of Wu Wen-ying’s Flower-chanting Ci
指導教授: 陳文華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9
中文關鍵詞: 吳文英夢窗詠花詞詠物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43下載:3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以吳文英(號夢窗)詠花詞為研究對象,就題材與情意兩大脈絡逐步探究夢窗詠花詞之形成背景與呈現內容、呈現方式。全文分作六章,第一章為緒論,用以說明本文研究的基礎,包含研究動機、研究目的,與相關研究文獻的探討,並闡述夢窗詠花詞之義界與選材原則。第二章探究夢窗以前詠花詩詞的發展,意在呈現夢窗之前文人於題材、情意方面對詠花所作的拓展,藉由主、客觀間書寫角度的變化與個人、家國間書寫內涵或狹小或遼闊的抒情歷程,以彰顯之後夢窗如何再加以變化手法與自出新意。第三章藉由南宋相關史籍筆記建構夢窗詠花詞之創作背景,夢窗所面對的時局,是南宋正處於社會繁榮、文藝興盛卻又走向國勢衰落、文人不得志之時,從而形成夢窗善感而又悲涼的心境。另一方面,本文亦透過前人考索夢窗詞作的成果,檢視夢窗詞作所反映出的生活經歷,以此作為分析夢窗詠花詞情意內涵的來源。第四章討論夢窗詠花詞之題材類型及其呈現,由花卉類型與姿態描摹作觀察,並歸納出夢窗詠花詞所慣用與特有的技巧。夢窗善於透過特徵的擷取描繪與觀看角度的變化,使花卉呈現於精準與朦朧交錯的美感之中。第五章分析夢窗詠花詞之創作動機及其情意呈現,觀其詞作所流露出的各般情懷,能結合詠花意而恰切地傾訴自身情思、抒發跌宕頓挫的情緒與深具警策意的人生體悟。第六章綜合前論作結,仍就題材、情意兩大脈絡歸納夢窗詠花詞的成就及其影響,尤其以南宋遺民詞與晚清詞影響最深,另亦就本文研究感到不足之處,提出對未來研究的展望。

    第一章 緒論.... 001 第一節 研究動機....001 第二節 研究目的....002 第三節 文獻探討....002 一、 關於夢窗....003 (一) 版本校勘與詞作箋釋.... 003 1. 版本校勘.... 003 2. 詞作箋釋.... 003 (二) 詞人生平考索....004 (三) 詞作研究.... 006 1. 主題研究....006 2. 藝術研究.... 006 二、 關於詠花詞....007 (一) 詠物研究.... 008 (二) 詠花詩詞研究.... 008 1. 泛論....008 2. 斷代研究.... 008 3. 專家研究.... 008 4. 單一花卉研究.... 009 (三) 詠花選、注本.... 009 第四節 夢窗詠花詞義界與選材原則....010 一、 夢窗詠花詞義界.... 011 (一) 選定「花」之範疇.... 011 (二) 辨別「詠」之義涵.... 012 (三) 關照「詞」之特質.... 013 二、 夢窗詠花詞選材原則.... 014 (一) 選材依據....014 1. 由詞題作選取....014 2. 由詞序作選取.... 015 3. 由內容作選取....015 (二) 選材類....016 第二章 夢窗以前詠花詩詞發展.... 017 第一節 詠花詩發展....017 一、 詠花詩題材呈現.... 017 (一) 題材發展.... 017 1. 部分寫花.... 017 2. 全篇詠花....018 (二) 技巧開發....020 1. 觀花角度的拓展.... 020 2. 花卉姿態的摹擬.... 021 3. 對偶用事的要求....022 二、 詠花詩情意呈現....023 (一) 托物寄意的傳統.... 024 1. 比興象徵....024 2. 物我關係.... 025 (二) 情意內涵的拓展.... 026 1. 由詩騷傳統拓展內涵.... 027 (1) 懷人贈遠.... 027 (2) 修身自好....028 2. 由個人情懷拓展內涵.... 029 (1) 羈旅懷鄉.... 029 (2) 生活情趣....029 (3) 奇情幻想.... 030 3. 由家國感懷拓展內涵....030 (1) 感時傷世.... 031 (2) 寫實諷諭.... 031 第二節 夢窗以前詠花詞發展....032 一、 詠花詞題材呈現.... 032 (一) 題材發展....032 1. 由詞題至詞序.... 032 2. 由短篇至長篇.... 033 3. 由泛詠至尚梅.... 034 (二) 技巧開發.... 036 1. 由摹形至體神.... 036 2. 由客觀至主觀.... 036 3. 由直陳至雕琢.... 037 二、 詠花詞情意呈現....038 (一) 抒發生活情懷.... 038 (二) 寄託家國感懷.... 039 (三) 沉迷太平光景.... 040 (四) 關注自身情事....041 第三章 夢窗詠花詞之創作背景.... 042 第一節 時代背景.... 042 一、 朝政發展.... 044 二、 社會生活.... 045 (一) 城市經濟繁榮....046 (二) 賞花活動風行.... 047 三、 文藝風氣.... 050 (一) 崇尚理趣....050 (二) 江湖情懷.... 051 (三) 尚雅詞風.... 053 第二節 創作環境.... 054 一、 幕客生涯.... 055 二、 江湖唱酬.... 056 三、 登臨游賞.... 058 四、 情事發展.... 060 五、 講論詞學....062 第四章 夢窗詠花詞之題材類型及其呈現.... 067 第一節 題材類型....067 一、 梅、桂:形象澹泊....067 二、 海棠、牡丹、芍藥:形象嬌貴.... 068 三、 芙蓉、水仙、蘭:形象淒婉.... 069 四、 其他:各具姿態,並有合詠一闋....069 第二節 姿態描摹.... 070 一、 形態.... 070 (一) 花瓣....070 1. 花形.... 070 2. 花色.... 072 3. 花質.... 073 4. 花香.... 074 (二) 枝葉子實.... 075 1. 枝幹.... 075 2. 葉片.... 076 3. 子實....077 (三) 其他.... 078 1. 花影....078 2. 花落.... 078 二、 神態....080 (一) 嬌媚.... 081 (二) 愁苦.... 082 (三) 深情.... 084 第三節 技巧拓展.... 084 一、 善於擷取花卉特徵.... 084 (一) 比擬....084 1. 人花雙寫.... 085 2. 以擬物之詞為代字.... 087 (二) 映襯....089 1. 以花襯花....090 2. 以葉襯花....091 3. 以景襯花....093 二、 善於變化觀花角度....094 (一) 以仙幻典故賦予新意....094 1. 取材....094 (1) 遇仙事典....094 (2) 美人典故....098 2. 鎔鑄....104 (1) 鎔鑄其詞....104 (2) 鎔鑄其事....105 (二) 由夢境表現幻覺體驗....109 1. 由花興起似夢迷離之感....109 2. 藉夢境將花擬作人....110 (1) 泛擬女子....110 (2) 專擬戀人....112 第五章 夢窗詠花詞之創作動機及其情意呈現....114 第一節 創作動機....114 一、 酬唱....114 二、 游賞....115 三、 題詠....116 第二節 情意的內涵....117 一、 體物純詠....118 二、 藉物抒懷....119 (一) 個人之思....119 1. 懷人情事....119 (1) 追溯過往情事....120 (2) 感嘆今日孤寂....122 2. 交遊情誼....122 (1) 知交共賞....122 (2) 折枝寄遠....123 3. 生活感發....123 (1) 羈旅感懷....123 (2) 傷逝嘆老....124 (3) 志節操守....125 (二) 家國之感....126 1. 感慨盛衰....126 2. 冀舉賢能....127 第三節 情意的拓展....128 一、 避俗之戀情表述....128 (一) 自傳性抒情....129 1. 以自我角度直訴心事....130 2. 藉他人身分比擬自我....130 (二) 物戀情結....132 二、 跌宕之情緒變化....134 三、 突發之警句湧現....137 第六章 結論....140 第一節 夢窗詠花詞於題材呈現之成就及影響....140 第二節 夢窗詠花詞於情意呈現之成就及影響....142 第三節 夢窗詠花詞研究之未來展望....145 一、 詠花選集的重新安排....145 二、 詞作箋注與寫作手法分析的持續進行....145 參考書目....147

    壹、 專書
    一、 夢窗詞文本暨研究專書
    朱祖謀校定:《彊村四校定本夢窗詞集‧夢窗詞集補》,臺北:世界書局,1988年4月三版
    朱祖謀:《夢窗詞集小箋》,臺北:世界書局,1988年4月三版
    鄭文焯:《夢窗詞校議》,張壽墉刻《四明叢書》本,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8年
    鄭文焯批校:《鄭文焯手批夢窗詞》,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6年
    楊鐵夫箋釋:《改正夢窗詞選箋釋》,臺北:廣文書局,2008年2月再版
    楊鐵夫箋釋:《夢窗詞全集箋釋》,臺北:學海出版社,1998年3月再版
    楊鐵夫箋釋,陳邦炎、張奇慧校點:《吳夢窗詞箋釋》,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1992年3月
    陳洵:《海綃說詞》,唐圭璋編:《詞話叢編》,第五冊,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劉永濟:《微睇室說詞》,《唐五代兩宋詞簡析‧微睇室說詞》,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10月
    夏承燾:《夢窗詞集後箋》,臺北:世界書局,1988年4月三版
    黃少甫:《夢窗詞箋》,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68年
    陳文華:《海綃翁夢窗詞說詮評》,臺北:里仁書局,1996年
    吳戰壘主編:《吳文英詞欣賞》,成都:巴蜀書社,1999年
    陶爾夫、劉敬圻:《吳夢窗詞傳》,吉林:吉林文學出版社,2000年
    黃兆漢:《夢窗詞選注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3年
    田玉琪:《徘徊於七寶樓臺——吳文英詞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錢鴻瑛:《夢窗詞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馬志嘉、章心綽編:《吳文英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周茜:《映夢窗零亂碧—吳文英及其詞研究》,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6年
    趙慧文、徐育民:《吳文英詞新釋輯評》,北京:中國書店,2007年
    吳蓓:《夢窗詞彙校箋釋集評》,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
    陳昌寧:《夢窗詞語言藝術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5月
    楊鳳琴:《夢窗詞說境》,北京:海洋出版社,2010年8月
    二、 古籍文獻
    (戰國)屈原、宋玉等著,(東漢)王逸注:《楚辭》,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11月
    (漢)趙煜:《吳越春秋》,《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1983-1986年
    (東晉)王嘉《拾遺記》,《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1983-1986年
    (東晉)陶潛著,龔斌校箋《陶淵明集校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12月
    (劉宋)鍾嶸:《詩品》,臺北:金楓出版社,1986年12月
    (梁)劉勰著,范文瀾註:《文心雕龍註》,香港:商務印書館,1960年6月
    (唐)房喬等撰:《晉書》,《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1983-1986年
    (唐)柳宗元:《龍城錄》,明萬曆商濬刻稗海本
    (唐)孟棨:《本事詩‧事感》,明顧氏文房小説本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1983-1986年
    (宋)朱子編《二程遺書》,《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1983-1986年
    (宋)蘇軾著,(清)王文誥、(清)馮應榴輯註:《蘇軾詩集》(臺北:學海出版社,1983年
    (宋)黄庭堅撰,任淵注:《山谷內集詩注》,臺北:世界書局,1960年10月
    (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覽》,《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1983-1986年
    (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1983-1986年
    (宋)惠洪:《冷齋夜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3月
    (宋)黃大輿編:《梅苑》,《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1983-1986年
    (宋)史鑄:《百菊集譜》,《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1983-1986年
    (宋)陶穀:《清異錄》,《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1983-1986年
    (宋)陳景沂:《全芳備祖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1983-1986年
    (宋)王觀《揚州芍藥譜》,《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1983-1986年
    (宋)楊萬里:《誠齋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1983-1986年
    (宋)樓鑰:《攻媿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宋)周邦彥著,羅忼烈箋注:《清真集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1月
    (宋)姜夔著,陳書良箋注:《姜白石詞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7月
    (宋)黃昇:《中興以來絕妙詞選》,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年
    (宋)吳自牧:《夢粱錄》,揚州:廣陵書社,2003年4月
    (宋)周密:《浩然齊雅談》,板橋:藝文印書館,1966年
    (宋)周密:《武林舊事》,揚州:廣陵書社,2003年4月
    (宋)邵伯溫:《聞見錄》,《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1983-1986年
    (宋)蔡夢弼:《草堂詩話》,《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1983-1986年
    (宋)陳起編:《江湖小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1983-1986年
    (宋)陳起編:《江湖後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1983-1986年
    (宋)沈義父撰,蔡嵩雲箋釋:《樂府指迷箋釋》,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5月
    (宋)張炎撰,夏承燾校注《詞源注》,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5月
    (元)方回:《瀛奎律髓》,《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1983-1986年
    (元)謝宗可:《詠物詩》,《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1983-1986年
    (元)脫脫等著:《宋史》,《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1983-1986年
    (元)陶宗儀:《說郛》,《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1983-1986年
    (明)沈際飛評:《古香岑草堂詩餘四集》,明崇禎間太末翁少麓刊本
    (明)卓人月編,徐士俊評:《詩餘廣選》,明末刊豹變齋印本
    (明)陳耀文編:《花草粹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1983-1986年
    (明)潘游龍輯:《精選古今詩餘醉》,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3年3月
    (明)毛晉輯《宋六十名家詞》,臺灣中華書局重校訂,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5年
    (明)田汝成:《西湖遊覽志》,《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1983-1986年
    (眀)王鏊:《姑蘇志》,《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1983-1986年
    (明)彭大翼:《山堂肆考》,《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1983-1986年
    (清)王夫之撰,戴鴻森點校:《薑齋詩話箋注》,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4月
    (清)王夫之等撰:《清詩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6月
    (清)李衛、嵇曾筠等修:《浙江通志》,《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1983-1986年
    (清)彭定求等編:《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4月
    (清)萬樹:《詞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清)查愼行、張玉書等編:《佩文齋詠物詩選》,臺北:廣文書局,1960年
    (清)俞琰輯:《歷代詠物詩選》,臺北:淸流出版社,民1976年
    (清)俞琰輯、孫奮揚註:《詳注分類歷代詠物詩選》,臺北:廣文書局,1968年
    (清)汪灝、張逸少、汪漋、黄龍睂等編:《御定佩文齋廣群芳譜》,《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1983-1986年
    (清)清聖祖御製:《全唐詩》,臺北:宏業書局,1982年9月1日再版
    (清)嚴可均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晉文》,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6月
    (清)阮元校:《毛詩正義》,《十三經注疏》本,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清)戈載輯,(清)杜文瀾校注:《宋七家詞選》,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8年
    (清)周濟輯:《宋四家詞選》,臺北:廣文印書館,1962年
    朱祖謀:《彊村語業》,甲子秋八月托鵑樓雕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朱祖謀輯校:《彊村叢書》,揚州:廣陵書社,2005年6月
    唐圭璋編:《詞話叢編》五冊,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本文參考諸家如下:
    (元)陸輔之:《詞旨》
    (清)周濟:《介存齋論詞雜著》
    (清)劉體仁:《七頌堂詞鐸》
    (清)黃氏:《蓼園詞評》
    (清)陳廷焯:《白雨齋詞話》
    (清)況周頤:《蕙風詞話》
    王國維著:《人間詞話》
    陳匪石:《聲執》
    唐圭璋編:《全宋詞》,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楊家駱主編:《清詞別集百三十四種》,臺北:鼎文書局,1976年8月
    郭紹虞:《宋詩話輯佚》,臺北:華正書局,1981年12月
    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臺北:學海出版社,1984年5月
    張壽鏞輯刊:《四明叢書》,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8年
    程千帆、嚴迪昌等編纂:《全清詞‧順康卷》,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三、 研究專書
    (一) 詞學相關
    王易:《詞曲史》,臺北:廣文書局,1950年
    陳匪石:《宋詞舉》,臺北:正中書局,1954年3月臺初版
    胡適:《詞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0年
    鄺利安箋注:《宋四家詞選箋註》,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1年
    黃兆顯:《樂府補題研究及箋注》,香港:學文出版社,1975年
    胡雲翼選注:《宋詞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龍沐勛:《唐宋名家詞選》,臺北:學海出版社,1979年
    周篤文:《宋詞》,臺北:國文天地雜誌社,1980年10月。原出版者: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4月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臺北:木鐸出版社,1981年
    張夢機、張子良:《唐宋詞選注》,臺北:華正書局,1981年
    朱古微輯,唐圭璋箋:《宋詞三百首箋註》,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3年11月臺三版
    黃文吉:《宋南渡詞人》,臺北:學生書局,1985年
    唐圭璋主編:《唐宋詞鑑賞辭典》,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86年
    王偉勇:《南宋詞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年9月
    賀新輝主編:《宋詞鑑賞辭典》北京:燕山出版社,1987年
    盧元駿《詞選註》,臺北:正中書局,1988年
    夏承燾:《吳夢窗繫年》,臺北:世界書局,1988年4月三版
    葉嘉瑩:《靈谿詞說》,臺北:國文天地雜誌社,1989年
    陶爾夫、劉敬圻:《南宋詞史》,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
    王兆鵬:《宋南渡詞人羣體硏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林玫儀:《詞學考詮》,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年
    劉少雄:《南宋姜吳典雅詞派相關詞學論題之探討》,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5年
    楊海明:《唐宋詞史》,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夏承燾:《唐宋詞人年譜》,《夏承燾集》第一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
    楊海明:《唐宋詞美學》,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1998年
    劉揚忠:《唐宋詞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年
    吳熊和:《唐宋詞通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
    施蟄存,陳如江主編《宋詞經典》,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9年
    嚴迪昌:《清詞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年
    謝桃坊:《宋詞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吳熊和:《吳熊和詞學論集》,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9年
    崔海正:《宋詞研究述略》,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
    葉嘉瑩:《唐宋詞十七講》,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二版
    唐圭璋:《唐宋詞簡釋》,臺北:鼎文書局,2001年
    黃雅莉:《宋詞雅化的發展與嬗變一以柳、周、姜、吳為探究中心》,臺北:文津出版社,2002年
    曹辛華、張幼良著:《中國詞學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唐圭璋等校點:《唐宋人選唐宋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7月
    葉嘉瑩:《南宋名家詞選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謝桃坊:《詞學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許伯卿:《宋詞題材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鄧紅梅、侯方元:《南宋詞研究史稿》,濟南:齊魯書社,2007年
    劉揚忠:《唐宋詞流派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4月第2版
    葉嘉瑩:《迦陵論詞叢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葉嘉瑩:《唐宋詞名家論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木齋:《宋詞體演變史》,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黃雅莉:《宋代詞學批評專題硏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8年
    蕭鵬:《群體的選擇─唐宋人詞選與詞人群通論》,南京:鳳凰出版社,2009年4月
    (二) 詠物相關
    孫書安編:《詠花詩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11月
    陳新璋編選:《唐宋詠物詩賞鑒》,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1986年7月
    孫映逵主編:《中國歷代詠花詩詞鑑賞辭典》,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年
    孫雲谷:《歷代名家詠花詞全集》,北京:博文書社,1990年
    葛世奇、楊春鼎編著:《歷代詠花詩詞三百首譯析》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
    陶今雁主編:《中國歷代詠物詩辭典》,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
    蕭翠霞:《南宋四大家詠花詩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林淑貞:《中國詠物詩「託物言志」析論》,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2年4月
    賴慶芳:《南宋詠梅詞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3年
    路成文:《宋代詠物詞史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12月
    張占國、王鐵柱總主編:《中國歷代詩詞分類品讀—詠景卷》,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年
    歐純純:《陸游與楊萬里詠梅詩較析》,臺南:漢風出版社,2006年1月
    鄒巔:《詠物流變文化論》,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8月
    (三) 詩文評論、文學鑒賞
    洪順隆:《六朝詩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85年3月再版
    黃永武:《字句鍛鍊法》,臺北:洪範書店,1986年11月
    顏崑陽:《李商隱詩箋釋方法論》,臺北:學生書局,1991年3月
    童慶炳:《中國古代心理詩學與美學》,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黃慶萱:《修辭學》,臺北:三民書局,1994年10月第七版
    黃永武:《中國詩學‧設計篇》,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年
    霍然:《宋代美學思潮》,長春:長春出版社,1997年
    程千帆、吳新雷:《兩宋文學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葉嘉瑩:《迦陵論詩叢稿》,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張毅:《宋代文學思想史》,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6月第2版
    陸侃如、馮沅君:《中國詩史》,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8年
    王水照、熊海英:《南宋文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
    (四) 史學、文化相關
    張家駒:《兩宋經濟重心的南移》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
    賈克‧謝和耐著,馬德程譯:《南宋社會生活史》,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1982年
    馬潤潮原著,馬德程譯:《宋代的商業與城市》,臺北:文化大學,1985年
    賈志揚:《宋代科舉》,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6月
    苗書梅:《宋代官員選任和管理制度》,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6年
    楊渭生等著:《兩宋文化史》,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年1月
    貳、 學位論文
    一、 夢窗詞研究
    宋美瑩:《夢窗詞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林瑞芳:《吳文英夢詞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普義南:《吳文英詠物詞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蘇芳民:《夢窗憶姬情詞意象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論文,2005年
    柯繼紅:《論李賀與吳文英的修辭》,北京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年
    鄧昭群:《晚清夢窗詞學之研究—以校勘、編選為探討範圍》,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班論文,2006年
    王倩:《夢窗詞心理意象研究》,南京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
    周淑婷:《文本整體語境中的夢窗意象》,廣西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
    王怡石:《《夢窗詞全集箋釋》章法解析申論》,北京語言大學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2007年
    劉鐵男:《夢窗詞賦化研究》,曲阜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
    蘇虹菱:《吳文英的生涯和他的「節序懷人」詞》,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0年
    普義南:《吳文英詞接受史》,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0年
    二、 詠物研究
    陳聖萌:《唐人詠花詩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0年
    馬寶蓮:《兩宋詠物詞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2年
    陳彩玲:《南宋遺民詠物詞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年
    俞玄穆:《宋代詠花詞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
    林承坏:《辛稼軒詠物詞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3年
    張琪蒼:《唐代詠花詩研究》,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楊麗玲:《蘇東坡詠物詞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陳貞俐:《蘇軾詠花詩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廖雅婷:《宋代梅花詞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
    鄭琇文:《金元詠梅詞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楊小鈴:《唐宋牡丹詞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柳品貝:《范成大詠花詩研究》,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蔡雅慧:《宋代海棠詞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馮女珍:《唐人詠牡丹詩之審美意識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涂美婷:《唐代牡丹文化與牡丹詩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李之君:《花神的饗宴—李商隱詠花詩探析》,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余惠婷:《元代詠花詞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班論文,2011年
    參、 單篇論文
    一、 臺灣地區
    張敬:〈南宋詞家詠物論述〉,《東吳文史學報》,1977年3月,第2號,頁34-53
    崔成宗:〈宋詩話之詠物詩論〉,《中國學術年刊》,1994年15期,頁213-230
    吳熊和:〈鄭文焯手批夢窗詞〉,收於《第一屆詞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4年11月,頁433-454
    張棣華:〈國立中央圖書館善本書日誌‧夢窗詞稿四卷〉,《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新十四卷,第2期,頁87-89
    謝明陽:〈《蕙風詞話》與《人間詞話》論吳文英詞〉,《中華學苑》,1996年,第47期
    唐圭璋:〈論夢窗詞〉,《詞學論叢》,臺北:鼎文書局,2001年5月,頁981-988
    車美京:〈吳夢窗詞「珍珠簾.春日客龜溪」析論〉,《中國語文》,81卷第3期,頁84-91
    蘇淑芬:〈朱彝尊的詠物詞〉,《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20卷第8期,頁54-59
    方延豪:〈吳夢窗事蹟及其詞〉,《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4卷,第7期,頁40-44
    施淑婷:〈吳夢窗「瑞鶴仙.晴絲牽緒亂」詞析論〉,《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4卷,第1期,頁156-181
    李志宏:〈讀吳夢窗「鶯啼序」〉,《國民教育》,1993年12月,34卷3/4,頁32-34
    林玫儀:〈稿本「海綃說詞」及其相關問題〉,《臺大中文學報》,2000年5月,第12期,頁421-451
    孫康宜:〈《樂府補題》中的象徵與託喻〉,《文學的聲音》,臺北:三民書局,2001年10月,頁275-309
    許懿丰:〈近十年夢窗詞研究述評(1992--2001)──以大陸、台灣、香港單篇論文為主〉,《書目季刊》,2002年,第36卷,第2期,頁29-50
    林淑慧:〈懷古與記遊:夢窗詞〈遊虎丘〉釋義及賞析〉,2004年7月,《南師語教學報》,第2期,頁101-117
    林郁屏:〈《人間詞話》評夢窗詞探析〉,《實踐博雅學報》,第十期,2008年7月31日,頁24-46
    二、 大陸地區
    任銘善:〈鄭大鶴校夢窗詞手稿箋記〉(遺稿),《中華文史論叢》,1981年,第1輯,頁197-206
    徐永端:〈炫人眼目的境界—讀吳文英詞一得〉,《詞學》第一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1981年11月,頁176-179
    吳熊和:〈詞人吳文英事跡考辨〉,《詞學》,第五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1986年10月,頁80-89
    朱德慈:〈吳夢窗早年客杭考〉,《詞學》,第十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1992年12月,頁97-105
    方秀潔:〈論詠物詞的發展與吳文英的詠物詞〉,《詞學》第十二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0年4月,頁74-92
    彭玉平:〈朱祖謀與晚清和民國時期的夢窗詞研究〉,《詞學》第十五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4年11月,頁172-196
    周茜:〈常州詞派與吳文英詞的再發現〉,《詞學》第十六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6年1月,頁139-160
    巨傳友:〈從張惠言、周濟對夢窗詞的不同態度看常州詞派詞統的演變〉,《詞學》第十六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6年1月,頁161-171
    吳蓓:〈吳文英與史宅之關係考論〉,《詞學》第二十一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9年6月,頁27-41
    村上哲見:〈吳文英及其詞〉,《日本學者中國詞學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5月,頁287-307
    陶爾夫:〈說夢窗詞《鶯啼序》〉,《文學遺產》,1982年,第3期,頁110-119
    陳邦炎:〈吳夢窗生卒年管見〉,《文學遺產》,1983年,第1期,頁64-67
    鄧喬彬:〈夢窗詞藝術初論〉,《齊魯學刊》,1983年,第1期,頁66-71
    陳邦炎:〈吳文英評傳〉,山東大學文史哲研究所主編:《中國歷代著名文學家評傳》第三卷,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84年
    陳邦炎:〈夢窗詞淺議〉,《文學遺產》,1984年,第1期,頁84-92
    謝桃坊:〈試論夢窗詞的藝術特征〉,《學術月刊》,1984年,第4期,頁51-56
    謝桃坊:〈論夢窗詞的社會意義〉,《貴州社會科學》,1984年,第5期,頁100-105
    蕭鵬:〈《樂府補題》寄託發疑———與夏承燾先生商榷〉,《文學遺產》,1985年,第1期),頁66-71
    朱德慈:〈吳夢窗二考〉,《淮陰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年,第1期,頁65-71
    錢錫生:〈試論吳文英詞的藝術個性〉,《蘇州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1991年,第4期,頁68-73
    錢錫生:〈試揭吳文英生平中的兩個謎團〉,《蘇州科技學院學報》 (社會科學版),1992年,第1期,頁15-20
    謝思煒:〈夢窗情詞考索—兼論本事考索及情詞發展歷史〉,《文學遺產》,1992年,第3期,頁85-93
    何林天:〈吳文英考辨〉,《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2期,頁30-34
    朱德慈:〈吳夢窗生卒年新證——兼與陳邦炎先生商兌〉,《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1995年,第1期,頁8-13
    陶爾夫:〈夢窗詞與夢幻的窗口〉,《文學遺產》,1997年,第1期,頁76-85
    張如安:〈夢窗詞箋釋補正〉,《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97年,第6期,頁8-10
    崔海正:〈近年吳文英詞研究述略〉,《信陽師範學院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18卷,第4期,頁57-61
    徐安琪:〈論夢窗詞渾化物我之審美理想〉,《華中理工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4期,頁94-97
    程杰:〈“美人”與“高士”——兩個詠梅擬象的遞變〉《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6期,頁102-108
    吳戰壘:〈幺弦如訴解人難——夢窗詞釋讀和評價〉,《文史知識》,1999年,第10期,頁55-58
    鍾振振:〈讀夢窗詞札記〉,《文學遺產》,1999年,第4期,頁55-63
    朱德慈:〈吳夢窗研究回顧與前瞻〉,《淮陰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1期,頁47-51
    程杰:〈梅與雪——詠梅範式之一〉,《陰山學刊》,2000年第1期,頁29-33
    張如安:〈吳夢窗生平考證二題〉,《中國韻文學刊》,2000年,第2期,頁52-56
    程杰:〈梅與水、月——一個詠梅模式的發展〉,《江蘇社會科學》,2000年,第4期,頁112-118
    鍾振振:〈讀夢窗詞札記(四)〉,《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6期,頁24-29
    鍾振振:〈讀夢窗詞札記〉,《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3期,頁129-134
    鍾振振:〈讀夢窗詞札記(七)〉,《東南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2期,頁81-85
    鍾振振:〈讀夢窗詞札記(八)〉,《中國韻文學刊》,2001年,第1期,頁32-37
    鍾振振:〈讀夢窗詞札記[九]〉,《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2期,頁282-285
    鍾振振:〈夢窗詞索解五題〉,《江海學刊》,2001年,第2期,頁153-156
    田育奇:〈青鸞幾時杳 鈿車何時別——再議吳文英蘇妾離去之時間〉,《臺州學院學報》,2001年,第1期,頁36-38
    程杰:〈林逋詠梅在梅花審美認識史上的意義〉,《學術研究》,2001年第7期,頁105-109
    程杰:〈宋代詠梅文學的盛況及其原因與意義(上)〉《陰山學刊》,2002年第1期,頁29-33
    勾俊濤:〈南宋浙江詞人吳文英用韻研究〉,《南陽師範學院學報》,2002年,第1期,頁78-86
    程杰:〈宋代詠梅文學的盛況及其原因與意義(下)〉《陰山學刊》,2002年第2期,頁14-18
    常言:〈吳文英蘇州倉臺幕僚考〉,《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2期,頁49-52
    周茜:〈夢窗詞集版本考〉,《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3年,第5期,頁49-54
    蔣曉城、張幼良:〈情愛的傷逝之歌——晏幾道、吳文英戀情詞比較〉,《廣西社會科學》,2003年,第9期,頁125-128
    郭鋒:〈夢窗情詞本事考索〉,《南陽師範學院學報》,2003年,第10期,頁63-65
    田玉琪:〈吳文英詞的句法風格〉,《文學前沿》,2004年,第1期,頁235-242
    俞明、朱德慈:〈新校夢窗詞札記〉,《淮陰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2期,頁244-248
    田玉琪:〈淺議吳文英詞中仕與隱的思想〉,《麗水師範專科學校學報》,2004年,第26卷,第3期,頁33-35
    田玉琪:〈“吳文英蘇、杭二妾一人說”質疑〉,《江海學刊》,2004年,第3期,頁90
    錢錫生:〈論夢窗懷人詞之藝術特色〉,《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6期,頁35-38
    朱長英:〈作者未必然,讀者何必不然——夢窗詞接受狀況的受眾分析〉,《山東省工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年,第1期,頁121-122
    田玉琪:〈夢窗詞在明末清初的傳播與影響〉,《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5期,頁628-。631
    周建梅:〈論晏幾道、吳文英、姜夔的情詞三部曲〉,《紹興文理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版),2006年,第5期,頁67-70
    黃春梅:〈吳文英與元好問愛情詞之比較〉,《襄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第5期,頁102-104
    陶文鵬、阮愛東:〈論夢窗詞氣味描寫的藝術〉,《文學評論》,2006年,第5期,頁134-140
    孫克強:〈夢窗詞在詞學史上的意義〉,《文學遺產》,2006年,第6期,頁73-79。
    周茜:〈吳文英詞的“現代化特色”獻疑——與葉嘉瑩先生商榷〉,《文史哲》,2006年,第6期,頁61-68
    周茜:〈白石、夢窗詞的異同與晚宋詞風的嬗變〉,《學術月刊》,2006年8月,第38卷,頁112-119
    朱長英:〈隱辭幽思 陳喻多歧——夢窗詞接受狀況的文本分析〉,《理論學刊》,2006年,第10期,頁123-124
    胡中柱:〈詠花詩詞與中國文化〉,《社會科學家》,總第123期,2007年1月,頁176-179
    吳熊和:〈夢窗詞補箋〉,《文學遺產》,2007年,第1期,頁67-71
    李建英:〈也談“清空”與“質實”——姜白石與吳夢窗的詞風比較〉,《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2期,頁23-26
    馮建國:〈多維視角下七寶樓臺的重構——論葉嘉瑩先生夢窗詞的研究成就〉,《文史哲》,2007年,第3期,頁103-111
    周茜:〈隔江人在雨聲中——方秀潔的吳文英詞研究〉,《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4期,頁99-155
    孫克強:〈以夢窗詞轉移一代風會——晚清四大家推尊吳文英的詞學主張及意義〉,《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4期,頁1-7
    周茜:〈詩與詞的異代交響——李賀、吳文英藝術風格比較〉,《思想戰線》,2007年,第5期,頁61-66
    周篤文:〈集成與創獲——讀吳蓓的《夢窗詞匯校箋釋集評》〉,《中國韻文學刊》,2008年,第2期,頁47-48
    劉揚忠:〈評吳蓓《夢窗詞匯校箋釋集評》〉,《文學評論》,2008年,第4期,頁210-212
    吳蓓:〈夢窗詞“情事說”解構〉,《浙江學刊》,2008年,第6期,頁56-63
    何東、賈加林:〈淺析夢窗時令詞中的懷人特色〉,《河北旅游職業學院學報》,2009年,第1期,頁85-87
    曾大興:〈朱彊村標舉吳夢窗〉,《中國韻文學刊》,2009年,第1期
    張露敏:〈情之隱痛:夢窗情詞的猜想〉,《文教資料》,2009年,1月號上旬刊,頁18-19
    王婷、孫虹:〈吳文英《西平樂慢‧過西湖先賢堂》詞考辨〉,《文教資料》,2009年,1月號上旬刊,頁20-21
    楊傳慶:〈鄭文焯《夢窗詞》校勘略論〉,《長春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1期,頁87-89
    孫虹、張露敏:〈論夢窗詠花詞女性擬體的拓新與融變〉,《福建師範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1期,頁48-53
    孫蒙:〈夢窗詞研究中“姬妾”詞作的研究與辨析〉,《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第2期,頁41-42
    亓琪:〈臨水照花,此花幽獨——論吳文英的詠梅詞〉,《和田師範專科學校學報》,2009年,第28卷,第2期,頁102-103
    馬寧:〈論宋代詠梅詞的創作范式〉,《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3期,頁338-340
    孫虹、王媛、孫蒙:〈吳夢窗重午系列詞及楚伎新說〉,《江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3期,頁88-93
    蕭進紅、何尊沛:〈夢窗詞的修辭藝術〉,《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9年,第5期,頁31-33
    陳昌寧:〈感傷的燕子——夢窗詞燕意象〉,《文史知識》,2009年,第9期,頁44-49
    霍省瑞:〈歷史背景與詩歌闡釋——以年譜、編年詩及本事為例〉,《江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10年01期,頁77-81
    孫虹:〈夢窗詞泛“本事”化闡釋獻疑〉,《文學遺產》,2010年,第4期,頁124-126
    肆、 電子資源
    《中國基本古籍庫》,北京愛如生數字化技術研究中心開發製作,合肥:黃山書社,2008年
    《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香港:迪志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