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志祥 Chih-Hsiang Lin |
---|---|
論文名稱: |
12週法鼓八式動禪訓練對女性教師健康體適能和生活壓力的影響 The Effects of 12-week Drum's Eight-Form Moving Meditation Training on the Health-related Physical Fitness and Life Stress of Female Teachers |
指導教授: |
方進隆
Fang, Chin-Lu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6 |
畢業學年度: | 9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5 |
中文關鍵詞: | 法鼓八式動禪 、健康體適能 、生活壓力 |
英文關鍵詞: | Drum's Eight-Form Moving Meditation, Health-Related Physical Fitness, Life Stress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491 下載:5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探討十二週法鼓八式動禪訓練對女性教師健康體適能與生活壓力的影響;並比較有無訓練兩組在健康體適能與生活壓力上之差異。本研究徵求40名國中女性敎師為研究對象,平均年齡為29.9±5.8歲,受試者隨機分配到實驗組(20名)與對照組有20名。實驗組受試者接受十二週,每週訓練三天,每次30分鐘。運動強度為55-65%最大心跳率。在訓練前後,研究對象皆接受健康體適能測驗(800公尺跑走、仰臥起坐、立定跳遠、坐姿體前彎及身體質量指數)與生活壓力問卷調查,受試者於實驗期間要求保持平時之日常生活作息。所得資料以中文版SPSS 10.0套裝軟體進行統計分析,以相依樣本t、共變數分析考驗。
結果如下:
1.實驗組女性教師經過訓練後,各項健康體適能項目皆有顯著進步。(P<0.05)
2.實驗組女性教師經過訓練後,生活壓力有顯著降低。(P<0.05)
3.實驗組與對照組在訓練後,兩組經共變數分析比較,結果顯示實驗組之各項健康體適能皆優於對照組。(P<0.05)
4.實驗組女性教師經過訓練後,生活壓力優於對照組。(P<0.05)
十二週八式動禪訓練對女性敎師健康體適能與生活壓力有正面影響。
關鍵詞:法鼓八式動禪、健康體適能、生活壓力
The Effects of 12-week Drum's Eight-Form Moving Meditation Training on the Health-related Physical Fitness and Life Stress of Female Teachers.
June 2006 Student: Chih-Hsiang Lin
Advisor: Chin-Lung Fang, Ph.D.
Abstract
Purpose: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12-week Drum's Eight-Form Moving Meditation training on health-related physical fitness and life stress. Methods: There were 40 female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average age was 29.9±5.8 years old) were recruited as subjects and randomly assigned 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20 teachers) had received 12 weeks, 3 days each weeks, 30 minutes each day, with intensity approximately 55-65% maximal heart rate of Eight-From Moving Meditation training. The moving meditation emphasized the body-mind connection and body awareness during exercising. The control group (20 teachers) was asked to maintain the regular lifestyle during the research period. All the subjects were performed the pre-test and post-test of health-related physical fitness of 5 tests including Body Mass Index (BMI), sit and reach stretch, standing long-jump, one minute sit-ups, and 800 ran and walk. Besides, all the subjects had filled out the life stress questionnaires. All the collected data were analyzed with ANCOVA and dependent t test with SPSS version 10.0 for windows software. Results: 1.The all variables of health-related physical fitness (including 800 m run, BMI, sit and reach, standing long jump, and 1 minute sit-up) after the trainings in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p< 0.05). 2. The life stress of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fter training (p< 0.05). 3. The all variables of health-related physical fitness (including 800 m run, BMI, sit and reach, standing long jump, and 1 minute sit-up) of experimental group after training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 0.05). 4. The life stress of training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after 12 weeks of training (p< 0.05). Conclusion: The 12 weeks of Drum’s Eight-Form training has positive effects of health-related physical fitness and life stress of junior high school female teachers.
Key words: Drum's Eight-Form Moving Meditation, Health-Related Physical Fitness,
Life Stress.
一、中文部分
丁乃竺譯(東杜法王著)(2001)。無盡的療癒-身心覺察的禪定。台北:心靈工坊。
三民書局新辭典編纂委員會(1989)。新辭典。台北:三民書局。
于曉星譯(1996)。享受寧靜。台北: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公司。
方進隆(1993)。健康體能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市:漢文書店。
方進隆(1995)。體適能與全人健康。中華體育 9(3),62-69。台北市:中華民國體育協會。
方進隆(1994)。體適能與全人健康。中華體育,9(3),62-69。
方進隆(1997)。有氧運動。教師體適能指導手冊。台北:教育部。
方進隆(1997)。提昇體適能的策略與展望。教師體適能指導手冊。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與發展中心。
方進隆(1991)。台北市國中女生體型及體能狀況調查研究。健康促進國際研討會資料彙編,頁46-47。
井敏珠(1992)。已婚職業婦女生活壓力、因應策略、社會支持與生活滿意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王明雯(1997)。自我基模特性與心理健康之關係暨禪修對兩者的影響歷程之研究-以高中職生學生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王文豐(2001)。台北市國小學童生活壓力與身體活動量及健康體適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國揚(2002)。角色衝突、工作壓力與離職傾向關係之探討—以財政部台灣省中區國稅局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甘夢龍(1993)。我國國小學生行為困擾相關因素之研究。台南師院學報,26,頁25-52。
石芳綺(2004)。武術訓練對國小學童體適能及唾液免疫球蛋白A濃度之影響。台北市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位出版。
江界山(1997)。體適能的檢測與評量。教師體適能指導手冊。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與發展中心。
江承曉(1991)。青少年的生活壓力,因應行為與其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朱俶儀(2003)。國民中學教師生活型態與休閒參與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花蓮縣,國立東華大學觀光暨遊憩管理研究所。
何郁玲(1999)。中小學教師職業倦怠、教師效能感與生命意義感關係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何慧芬(2000)。禪坐經驗,空性領域與心理療效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巫淑蓉(1998)。課前靜坐對兒童學習適應與學業成績之影響,花師國教所,未出版論文。
吳清山、林天佑(2003)。教師憂鬱症。教育研究月刊,11期,154頁。
吳水丕、何敬之、應國卿等(1998)。坐禪對腦α波的效應。華梵學報,5,17-30。
吳水丕、林佳慧(2001)。坐禪對企業員工情緒智力之效應。華梵學報第七卷,1-12頁。
吳清山、林天佑(2003)。壓力管理。教育資料與研究,47,133。
吳筱雯(2005)。桃園縣國中已婚女性教師生活壓力與休閒參與、休閒滿意度及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研究與評鑑。台北市:桂冠。
吳麗貞(2002)。運動介入對社區老人健康體能之影響。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呂敏昌(1993)。國中學生的生活壓力因應方式與心理社會幸福感之關係。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呂勝瑛(1985)。工作壓力的實證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與心理研究,8,157-190頁。
李文題(2001)。國中教師的代間流動及影響其休閒參與之因素研究。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欣瑩(2001)。桃園市國中生主觀生活壓力、社會支持,因應行為與身心健康之關係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彩華(1998)。台北市國中生身體活動量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明憲(1998)。國小、國中學生體能活動、健康體能相關影響因素之調查研究----以花蓮縣宜昌國民小學、宜昌國民中學二所學校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博士學位論文,未出版。
李明濱(1997)。壓力處理與心理輔導。醫學的人性面:情緒與疾病。台北: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
李新鏘、林宜美、陳美君等譯(L. Brannon&J. Feist著) (1999)。健康心理學:行為與健康入門,頁79-111。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李蘭、陸玓玲、李隆安等(1995)。台灣地區成人的健康行為探討:分布情形、因素結構和相關因素。中華衛誌,14(4),頁358-367。
李惠蘭(1998)。鄉村老年人太極拳運動教導的身心健康評估。長庚大學護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鳳英(2004)。十二週八段錦計劃對中年婦女健康狀態之探討。國立台北護理學院中西醫結合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嗣涔、石朝靈(1994)。氣功與心靈潛能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82年度委託專題研究計劃研究成果報告書。
李宇宙(1992)。神經生理性失眠與原發性失眠。身心醫學雜誌,3(1),2.-6。
李國華(1993)。國民小學教師休閒活動調查研究。台南師院學報,26,313-332。
法鼓山禪修推廣中心(2003)。法鼓八式動禪講師手冊。財團法人法鼓山佛教基金會。
法鼓山禪修推廣中心(2004)。法鼓坐姿八式動禪學員手冊。財團法人法鼓山佛教基金會。
金車教育基金會(1998)。週六非常體健營--青少年體育休閒問卷調查報告。台北市:金車教育基金會。
林正常(1997)。體適能的理論基礎。載於方進隆(主編),教師體適能指導手冊,頁 46-59。台北市:教育部體育司。
林貴福、盧淑雲(1998)。認識體適能。台北:師大書苑。
林貴福、陳相榮、林正常等(2000)。運動、體適能與健康。國家衛生研究院第一期文獻成果討論報告書。
林杏真(2002)。自傷青少年生活壓力、社會支持與自我強度的發展及其關係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佳慧(1998)。坐禪的心理歷程及對情緒智力的效應。私立華梵大學工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怡君(2005)。心情溫度計問卷校園普測評估報告。台北市政府衛生局。
林銘宗(1998)。國小六年級學童的課業壓力、因應方式及社會支持之研究。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季福(2003)。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應用於開發學童覺察能力與改變脊柱側彎效果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旻君(1998)。太極拳運動與太極拳意象對額葉α波非對稱性及狀態焦慮的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鶯譯(1998)。生命教育。台北:張老師文化。
洪睿聲(2005)。瑜珈體位法對安養機構老年人生理心理健康相關因素之影響。屏東師範學院體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洪聰敏(1988)。太極拳及慢跑對大學女生焦慮減低效果之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洪至祥(2005)。排球基礎訓練對國小學童健康體適能發展之效益分析—以員林國小為例。大業大學運動事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周美麗(2003)。靜坐對國小學童創造力與情緒智力之影響。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周文祥(1996)。壓力的調適與管理。國民體育季刊,25(4),頁28-37。
卓俊辰(1998)。體適能與運動處方。體適能指導手冊,106-133頁。中華民國有氧體能運動協會。
卓俊辰(2001)。大學生的健康體適能。臺北市:華泰。
卓錦昌(2003)。老師,你好嗎?由女老師撞死情夫談教師的心理衛生。師友月刊,5月號, 58-60頁。
卓子文(2002)。舞者身體覺察能力的開發:一項針對舞者實施身心教育課程的行動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俞筱鈞(1985)。青少年休閒活動,中華百科全書第四冊。中國文化大學中華學術院編印。
高源令(1992)。國小學生日常生活壓力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胡錦蕉(1995)。靜坐訓練對國小資優兒童創造力、注意力、自我概念及焦慮反應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唐先梅、曾敏傑(1991)。台灣已婚職業婦女家庭與工作壓力之研究。台灣銀行季刊,42卷3期,292-339頁。
修慧蘭、陳彰儀(1987)。台北市就業者之休閒狀況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學報,55期,141-169頁。
修慧蘭(1985)。台北市就業者的休閒狀況與休閒倫理觀。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郭國良(1996)。婦女休閒活動參與、人口變項及自我概念之研究—以高雄市已婚婦女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
郭美菊(2005)。坐姿八式動禪-身體覺察訓練對青少年身心覺察能力影響之行動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涂柏原(1987)。國三學生生活壓力、自我強度與學業成就之因果模式。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苙雲、吳英璋、胡海國(1985)。生活壓力的概念與測量。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1),137-151。
耿仁秋譯(1992)。禪風禪骨,鈴木大拙著,台北市,大鴻圖書。
張嚴仁(1992)。太極拳訓練對A型行為傾向護專女生壓力生理反應、壓力知覺及A型行為組型之影響。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良維(2000)。太極導引-新身體觀。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張宏亮(1995)。運動與情緒。國民體育季刊,24(4),43-50。
張彩秀(1995)。國人運動行為、體適能及主觀健康狀況之研究。學校衛生,26,2-23。
張殷嘉(2003)。靜坐省思對國中學生學習適應與學業成績之影響。致遠管理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書局。
張宏亮(1995)。運動與情緒。國民體育季刊,24(4),頁43-50。
張寶春(2005)。禪修對社會和諧認知職場與家人關係影響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瓊丹(2002)。太極拳訓練對改善老年高血壓個案之健康信念、健康狀況與運動行為之成效。臺北醫學院護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俊忠(2002)。強健體魄,活力青春。台北市:遠流出版社。
陳彰儀(1986)。不同生活型態的職業婦女之壓力與休閒型態、婚姻滿足及工作滿足三者關係之差異。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與心理研究,9期,27-72頁。
陳伯璋(1990)。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質的研究方法。台北市:南宏。
陳其昌(1993)。運動對心理情緒狀態的影響。體育與運動,85,頁21-25。
陳秀慧(1995)。禪行攝養與自我管理。華梵學報第三卷第一期,35-42頁。
陳柏齡(2000)。國中生生活壓力、失敗容忍力與憂鬱傾向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雪芬(2000)。課業壓力!學子生活的隱形殺手!。台北市議會新聞稿,民國89年4月21日。
陳中雲(2001)。國小教師休閒參與、休閒效益與工作滿足之關係研究—以台北縣公立國民小學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
陳惠貞(2002)。金融業職業婦女參與休閒活動與休閒滿意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中縣,私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
陳錫中、李明濱(2002)。呼吸放鬆訓練之身心醫學觀。台灣精神醫學,16(3),177-191。
陳鈺萍(2004)。國小教師的幸福感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怡真(2004)。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應用於國小體育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靜誼(2004)。靜坐對國小一年級學童學習效果之行動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亭蘭(2005)。瑜珈運動對氣喘學童健康體適能改善之成效探討。輔仁大學護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俊杰(2005)。十二週太極拳訓練對氣喘兒童肺功能與心肺耐力的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坤檸(2006)。氣功運動介入對憂鬱症患者生理心理健康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金鼓(2000)。瑜珈訓練對靜態工作女性之健康體適能影響。華岡理科學報,17,83-91。
陳榮洲、蔡輝彥、李彩娟、王貴芳(1994)。天帝教正宗靜坐的腦波研究。中醫藥雜誌,8卷3期,137-154頁。
陳皎眉(1988)。婦女的生活壓力、支持系統與家庭及婚姻滿足的關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
范姜郁美(1994)。禪坐訓練方案對國小學生注意力與生活適應的影響。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梁文嘉(1996)。導遊及領隊人員工作壓力、家庭壓力與休閒行為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中縣:靜宜女子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
梁玉芳(2004)。彰化地區國中教師休閒活動參與和休閒阻礙因素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彰化縣,大業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班。
許瑛玲(1994)。女性公務人員休閒生活之研究—以某一事業單位女生職員為例。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存惠(1998)。太極拳運動者之A型行為組型及壓力知覺的調查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研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馮燕(1992)。婦女生活壓力知覺與應對模式—多元角色觀點。台大社會學刊,21,161-197頁
彭武德(1992)。國中生的社會網絡與主觀壓力之研究。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秀玲(1986)。大學生的生活壓力與自我強度對心理健康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研究所。
溫淑真 譯(Ken Dychtywald 1999)。身心合一-肢體心靈和諧的現代療法。台北市:生命潛能。
鄔佩麗(1993)。禪坐的時間及省察度與個人自我覺知、自主性的關係研究。輔導與諮商學報,1,79-98。
楊謦綺(2003)。禪宗教育思想及其實踐之哲學研究。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極東(1989)。人生理念的探索---做個快樂的現代人(七版)。台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楊玉女(1991)。兒童的生活壓力、自我能力評估及其適應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葉卉軒(2001.5.29b)。部分老師社會不適症。中央日報:第14版。
葉乃華(2005)。應用「Safe out運動身體好健身操」於國小高年級肥胖學童之成效研究。大業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董氏基金會心理健康促進諮詢委員(2003)。青少年憂鬱情緒自我檢視表教師使用手冊。台北市:財團法人董氏基金會。
劉一民譯(石川中原著) (1993)。冥想改變你一生。台北縣:銀禾出版社。
劉美珠(2001)。身心動作教育(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2001國際身心動作教育研習會研習手冊,17,國立台東師範學院。
劉一民(1991)。運動哲學研究---遊戲、運動與人生。台北市:師大書苑。
劉建恒(1997)。運動與體重控制。教師體適能指導手冊,120-139頁。教育部。
劉慈慧(2004)。銀髮太極健身操對社區中老年人身心健康成效之探討。輔英科技大學護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戴嘉南、鄭照順(1996)。高壓力青少年所覺知家庭、社會支持及其因應效能之研究。學生輔導,47,128-142。
戴智慧(1985)。已婚職業婦女的生活壓力與休閒型態、婚姻滿足、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及工作滿意五者的關係。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戴彰佑(2005)。憂鬱症患者進行瑜珈運動介入促進生理心理健康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體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嚴菀華(1997)。靜坐自然健康法。台北:源流出版社。
釋印順(1990)。修定-修新與唯心、秘密乘。正聞出版社,台北:二版。
釋惟覺(1994)。見性成佛。中台拈花第一集,頁142-147。
釋惠敏(1995)。美國「禪定與教遇育」博士論文與解析。中華佛學學報第八期,419-445頁。
釋聖嚴(1994)。禪的體驗,禪的開示。台北市:東初出版社。
釋聖嚴(1996)。聖嚴法師教禪坐。台北:法鼓文化。
蘇朱民(2001)。動中的領悟-準諮商員參加「身體覺知訓練課程」後之身體、身心互動覺察改變經驗及其影響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鄭熙彥、謝麗虹(1995)。密集式禪修活動對初學禪修之中、小學學生自我成長、人際發展、及對生命與生活體認之輔導效果的評量研究。輔導學報,18,39-125。
鄭瀛川(1984)。生活型態對職業婦女工作與休閒關係的影響。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研究所之碩士論文,未出版。
鄭忍嬌(1989)。已婚職業婦女生活壓力、自我狀態、適應方式對身心健康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鄭名涵(2003)。不同運動型態中老年人平衡能力、反應時間與下肢肌力之比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鄭巧雲(2003)。我的瑜珈之路。2003年5月15日,取自http://www.greenday.com.tw/yoga/report.html。
賴保禎、張利中、周文欽等(1999)。壓力與健康。健康心理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賴威岑(2002)。台灣地區中小學教師心理幸福特質之探討—與其他職業作比較。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盧慧怡(1990)。女性勞工休閒活動參與之研究—以一個電子工廠的女作業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盧俊宏(1994)。運動心理學。台北市:師大書苑。
蔡淑菁(1996)。台北市國小學童體能活動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敏忠(1989)。運動教練學-理論與實務。桃園:國立體院。
孫安迪(2000)。你有沒有壓力症候群?。中國時報2000年10月24日,39版醫藥保健。台北市:中國時報。
曾肇文(1996)。國小學童學校壓力、因應方式、社會支持與學校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曾佩舒(2005)。禪修與高血壓患者的關係及其療效之研究。南華大學自然醫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曾令儀、李引玉(1999)。‧放鬆治療在護理上的應用‧護理雜誌,46(5),68-74。
蕭仁釗、林耀盛、鄭逸如譯(1996)。Edward P. Sarafino著:健康心理學,頁109-249。台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蕭雅馨(2005)。十二週強力適能瑜珈訓練對靜態工作女性之生理及健康體適能的影響。大業大學運動事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藺奕 譯(Frank, Bruno原著)(1998)。樂在好睡眠。台北市:精美出版公司。
連婷治(1998)。台北縣國小教師休閒態度與休閒參與之相關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鄧建中(2002)。綜合高中教師休閒需求及參與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教育部(1997b)。提昇國民體能計劃肢體適能檢測實施手冊。
教育部(1999)。中華民國體適能護照—國小學生適用。台北市: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教育部(1997)。教師體適能指導手冊。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台北:教育部。
謝錦城(1998a)。運動與心血管適能。國立新竹師院。
謝錦城(1998b)。運動、體適能與健康的認知。國民體育季刊,27卷,2期,20-26頁。
二、英文部分
Austin, J. H.(1998). Zen and the brain: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meditation and consciousn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The MIT Press.
Baer, B. (1981). An exploration of creative expression and relaxation as stress-resolving experiences: Some special implications for chemically disabled populations. OH: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Bahrke, M.S., & Smith, R.G. (1985). Alterations in anxiety of children after and rest. American corrective therapy journal, 39(4), 90-94.
Berger, B.(1962)The sociology of leisure: some suggestions. Industrial Relations 1 (February),31-45.
Burke, R. J.,& Weir,T.N.(1980). Coping with stress mana-gerial occupational.In C.L.Cooper & R.Payne(eds). Current Oncerns in Occupational Stress,323-327.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Bouchard, C., Tremblay, A., Leblance, C., Lortie, G., Sauard, R, & Therialt, G. (1983). A method to assess energy expenditure in children and adults.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37, 461-467.
Broekhoff, J. (1986). The effect of physical activity on physical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n G.L.Stull, and H.M.Eckert (Eds.), Effects of physical activity on children (pp.75-87). Champain, IL: Human Kinetics.
Brown, J.D., & Siegel, J.M. (1988). Exercise as a buffer of life stress: A prospective study of adolescent health. Health psychology, 7(4), 341-353.
Calfas, K. J., & Taylor, W. C. (1994). Effects of physical activity on psychological variables in adolescents. Pediatric exercise science, 6(4), 406- 423.
Chandler, L.A. (1987). Childhood Stress: The Teacher’s Role.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285369)
Corbin,C.B.&Lindsey,R.(1993).Concept of Fitness and Wellness-wite Laboratories.Brown&Benchmark.
Corbin,C.B.(1991) A Multidimention Hierarchical Model of Physical Fitness:ABasis for Integration and Collaboration.QUEST.43.pp.296-303.
Deikman, A.(1967). Deautomatization and the mystic experiencs. Psychiatry, 29 , 324-338
Dwyer, F.R., P.H. Schurr and S. Oh(1987), “Developing Buyer-seller Relationship,” Journal of Marketing, 51, pp.11-27.
Elliott, J. (1922). Action research for education change. Milton Keynes, England: Open University Press.
Elliott, J. (1923). Action research for education change. Milton Keynes, England: Open University Press.
Farrow, J., & Herbet, J. (1982). Breath suspension suring the 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 techniques. Phychiatric Medicine, 44, 133-153.
Fanshawe, J.P. (1989).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stress as a factor in the academic performance of Australian adolescents. Report to the council of the Brisbane College of advanced education, following a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program during semester 1, 1988.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09360)
Fernandez,J., Pitetti, K.,& Betzen, M.(1990). Physiological capacities of individuals with cerebral palsy. Human Factors, 4, 457-466.
Forte, M., Brown, D., & Dysart, M. (1984). 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 Phenomenological reports of advanced mediators at visual threshold. Imagination, Cognition and Personality, 4, 323-338.
Fox, K. R., & Corbin, C. B.(1986). An extension to a model of physical involvement: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into the role of perceived importance of physical abilities. In J.Watkins, T.Reilly, & L.Burwitz(Eds.),Sports science(pp.223-228).London:Spon.
Folkin, C.H., & Sime, W. E. (1981). Physical fitness training and mental health. American Psychologist, 36(4),373-389.
Hanna,T. (1983). The body of life.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Hastad, D. N. Lacy, A. C. (1998).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i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Exercise Science. Allyn Bacon.
Helms, B.J., & Gable, R. K. (1990). Assessing and dealing with school-related stress in grades 3-12 student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318924)
Hoffman, M. L. (1984). Moral development. In M. Bornstein & M. Lamb (Ed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An advanced textbook (pp. 497-548). Hillsdale, NJ: Erlbaum.
Jersild, A. (1962). Social and individual origins of the self, the self in growth, teaching, and learning.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Kanner, A.D., Harrison, A., & Wertlieb, D. (1985).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ldren’s hassles and uplifts scal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Los Angeles, CA.
Knaster, M. (1996). Discovering the body’s wisdom. Human Kinetics.
Kraft, R.E., & McNeil, A. (1985). Children and stress: Coping through physical activities.Physical Educator (Indianapolis), 42(2), 72-75.
Lazarus, R.S., & Folkman, S. (1984). 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 New York: Springer.
Mckerman, J. (1991). Curriculum action research: A handbook of method and resources for 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NY: St. Ma.tin’s Press.
McNiff, J., Lomax, P., & Whitehead, J. (2001).
McGrath,T.E.(1976)."Stress and Behavior in Organizations. In M.D.Dunnette(Ed.),Handbook of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ChicagoㄩRand Mcnally.
Morris, C. (1990). Contemporary psychology and effective behavior (7th ed.). Glenview, IL: Scott, Foresman.
Newcomb, M. D., Huba, G. J., & Bentler, P. M. (1981). A mutimensional assessment of stressful life events among adolescents: Derivation and correlates.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22, 400-415.
Nieman, D. C. (1998). Stress management: The exercise-health connection.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Ogden, J. (1996). Health psychology: A textbook. Buckingham, England: University Press.
Paffenbarger, R. S., Hyde, R. T., Wing, A.L., & Hsieh, C. C. (1986). Physical activity, all-cause mortality, and longevity of college alumni.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14, 605-613.
Page, R. C. & Chang, R. , (1989). " A comparison of gestalt therapy and zen buddhist concepts of awareness", Psychologia, 32, 33-39.
Page, R. C., McAuliff, E., Weiss, J. F., Ugyan, J., Wright, L.S. & Maclachian, M. (1997). Self-awareness of participants in a long-term Tibetan Buddhist retreat. Journal of Transpersonal Psychology, 29(2), 85-98.
Parks, P. (1997). Pyschophysiologic self-awareness training: Integration of humanistic principles. 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37(2), 47-67.
Pate, R. R., Pratt, M., & Blair, S. N. (1995). Physical activity and public health: A recommendation from th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and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Journal of American Medicine Association, 273, 402-407.
Paterno, J., Henderson, P., & Dickey, S.W. (1987). Children’s identification of stress related factors and coping strategie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288149)
Printz, M., & Goheen, D. (1991). Social support, coping strategies, and long-term adaptation to ostomyself-help group members. Journal of Enterostomal Therapy, 18(1), 11-15.
Ross, J.G., & Gilbert, G.G. (1985).The national children and youth fitness study: A summary of findings.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and Dance, 56(1), 45-50.
Rowland, T.W. (1990). Exercise and children’s health.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Rober,N.& Rod,D. (1992)Physical activity and psychological benefits.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sport psychology position statement. Physician and Sport Medicine, 20 (10), 179-180
Sallis, J.F. (1993). Epidemiology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fitnes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 33, 403-408.
Saris, W., Noordeloos, A., Ringnalda, B., Van`t Hof, M., & Binkhorst, R. (1980). Reference values for aerobic power of healthy 4-to 18-year-old Dutch children: Preliminary results. In R. Binkhorst, H. Kemper, & W. Saris (Eds.), Children and exercise XI (pp. 151-160).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Scanlan T.K. & Lethwaite R.(1986).Social psychological aspects of competetion for male youth sport participants:IV predictors of enjoyment.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8:25-35.
Selye, H. (1974). Stress without distress. Philadelphia: J.B. Lippincott Co.
Selye, Hans.(1956).The Stress of Life. N. Y.: McGraw-Hill.
Slattery, M. L., Jocobs, D. R., & Nichaman, M. Z. (1989). Leisure time physical activity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death: The US railroad study. Circulation 79, 304-311.
Srtubbe, M. A. (1989). An assessment of early adolescent stress factor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318086)
Strand, B. N., Scantling, E., & Johnson, M. (1997). Stress Management. in Fitness Education: Teaching concepts-based fitness in the school (pp.215-237). Needham Heights, MA: Simon & Schuster.
Taylor, S. E. (1986). Health psychology. New York: Random House.
Thirlaway, K., & Benton, D. (1993). Physical activity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children in West Germany. Health Education Journal, 52(1), 37-41.
Thoren, C. A. R., & Asano, K. (1984). Functional capacity and cardiac function in 10-year-old boys and girls with high and low running performance. In J. Ilmarinen & I.Valimaki (Eds.), Children and sport: Pediatric work physiology (pp. 182-188). Berlin Heidelberg: Spring-Verlag.
Visker, T. L. (1987). Self-consciousness and physical self-efficacy in relationship to exercise adherence. Microform Publications, College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Performance. OR: University of Oregon.
Voydanoff, P. (1988). Work role characteristics, family structure demands and work/family conflict.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0, 759-761.
Wankel, L. M. (1993). The importance of enjoyment to adherence and psychological benefits from physical activ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Psychology, 24(2), 151-169.
Zimbado, P.G. (1988). Psychology and life adjustment (12th ed.). Glenview, IL: Scott, Fores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