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鄭文洋
論文名稱: 台灣北部地區高中職學生道路交通安全行為表現之研究
A Study on the Behaviors of Road Traffic Safety for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Northern Taiwan
指導教授: 許良明
Xu, Liang-Ming
程金保
Cheng, Chin-Pao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工業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43
中文關鍵詞: 北部地區高中職學生道路交通事故交通安全行為
英文關鍵詞: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 in northern Taiwan, road traffic accident, road traffic safety behavior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88下載: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台灣北部地區高中職學生道路交通安全行為之表現,從道路交通安全之注意、交通工具的安全使用、道路使用行為規範的遵守、交通事故處理應變能力及交通事故體驗與學習等五大層面來探討。其研究目的為瞭解台灣北部地區高中職學生在道路交通安全行為表現之現況及不同個人及學校背景因素對道路交通安全行為表現之影響,並提出具體結論建議,提供教育行政主管機關作為訂定相關政策及推行交通安全教育之參考。
    本研究以調查研究法來進行,針對台灣北部地區193所公、私立高中職學校進行抽樣,共計抽樣16所學校;寄發問卷1,440份;有效問卷1,218份;回收率84.6%。使用SPSS 11.0 for Windows 作為統計應用軟體程式,運用次數分配、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單一樣本t考驗、獨立樣本t考驗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等方法進行統計分析。
    經過研究之後獲致以下幾項結論:
    一、台灣北部地區高中職學生整體道路交通安全行為表現趨向正向情況,而部份層面表現趨向負向情況。
    二、台灣北部地區高中職學生部分個人背景因素在道路交通安全行為表現有差異存在。
    三、台灣北部地區高中職學生部分學校背景因素在道路交通行為表現有差異存在。
    最後,綜合本研究所獲得之結論,提出對教育、交通主管機關及相關教育人員、道路使用者與未來後續研究之建議。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road traffic safety behavior of the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northern Taiwan in terms of attention to road traffic safety, usage of transportation services, compliance to road usage regulations, the ability to deal with a traffic accident, and traffic accident experiences and learning.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are:
    1.To understand the road traffic safety behavior of the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northern Taiwan.
    2.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personal background variables on the road traffic safety behavior of the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northern Taiwan.
    3.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scholastic background variables on the road traffic safety behavior of the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northern Taiwan.
    4.To bring forth specific conclus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reference of education authorities in formulating relevant polices and promoting traffic safety.
    This study adopted the survey method. Stratified cluster random sampling was employed to select 16 schools from the 193 senior high schools in northern Taiwan. A total of 1,440 questionnaires were distributed and 1,218 were effective, with a returned rate of 84.6%. The collected data was entered into the statistical software package SPSS 11.0 for Windows and analyzed using the following methods: frequency distribution, percentage, average mean, standard deviation, independent sample t-test, one-sample t-test, and 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
    Based on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have been achieved:
    1.In terms of road traffic safety, the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northern Taiwan show positive behavior on the whole but show negative behavior in some aspects.
    2.Differences are shown among the road traffic safety behavior of the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northern Taiwan based on some personal background variables.
    3.Differences are shown among the road traffic safety behavior of the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northern Taiwan based on some scholastic background variables.
    Based on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suggestions are made at the end for the reference of the educ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authorities, educators, road users, and future researchers.

    謝誌 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V 目錄 VI 圖目錄 IX 表目錄 XI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8 第五節 名詞釋義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青少年身心發展特性 11 第二節 人因工程與道路交通安全行為 21 第三節 道路交通工具使用與道路交通行為 33 第四節 高中職學生與道路交通事故 44 第五節 道路交通環境與道路交通安全行為 53 第六節 道路交通安全教育 61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77 第二節 研究架構 80 第三節 研究工具 85 第四節 調查實施 90 第五節 資料分析方法 96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討論 第一節 基本資料描述 99 第二節 道路交通安全行為表現之現況分析 108 第三節 不同背景因素對道路交通安全行為表現差異分析 119 第四節 綜合討論 16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187 第二節 建議 195 參考文獻 200 附錄 附錄一 台灣北部地區高中職學校資料ㄧ覽表 211 附錄二 第一次論文問卷專家書面審查會議紀錄 217 附錄三 「台灣北部地區高中職學生道路交通安全行為表現之研究」預試問卷 224 附錄四 第二次論文問卷專家書面審查會議紀錄 230 附錄五 「台灣北部地區高中職學生道路交通安全行為表現之研究」正式問卷 233 附錄六 問卷專家書面審查簽名紀錄表 239 附錄七 問卷施測說明表 243

    壹、中文資料
    王介民(民88)。青年學生對機車事故傷害危險認知與冒險行為之研究。國防醫學院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文麟(民87)。交通工程學理論與實用。台北:編註者出版。
    王世珉(民82)。台北市國小學童營養知識、態度及飲食行為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佩勳(民79)。易肇事地點影響機車肇事與人為因素之狀況分析─智慧型系統之建立。國立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煥琛、柯華葳(民88)。青少年心理學。臺北:心理出版社。
    王齡慶(民81)。少數族群青少年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因素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日本交通科學協議會(1995)。青年人交通事故調查研究報告書。全日本交通安全協會。
    內政部警政署交通組(民96)。九十六年道路交通事故統計(A1及A2類)。警政統計資料。台北:內政部。
    交通部、教育部(民90)。交通安全教育融入式教學康輔教材之國中教學指引。臺北:交通部、教育部。
    交通部、教育部(民92)。國中生腳踏車安全教育教材。臺北:交通部、教育部。
    朱永裕(民90)。我國大學生道路交通行為表現之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全日本指定自動車教習所協會連合會(1994)。安全駕駛的知識。
    吳秀英(民77)。交通意外傷害事故危險因子的探討。國立陽明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宗修(民84)。學校交通安全教育之評量。交通安全教育專論。台北:交通安全學會。
    吳明清(民80)。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之分析。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吳明隆(民95年)。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台北:知城數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吳榕峰(民85)。從歐美各國的秩序談我國推動交通安全教育方向。世界先進國家交通安全教育概況專論,頁246-273。台北:中華民國交通安全教育學會。
    吳綿(民91)。如何改善交通安全教育以確保生命安全。九十一年交通安全教育資訊年刊,頁69-77。
    李亦園(民73)。當前青少年次文化觀。青少年次文化頁,1-7。台北:救國團。
    李美枝(民71)。社會心理學。臺北:大洋出版社。
    李坤崇(民90)。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材教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李茂興、余伯泉譯(民84)。社會心理學。臺北:揚智文化。
    李師鄭(民79)。世界醫學史話。臺北:聯經出版社。
    李惠加(民88)。青少年發展。臺北:心理出版社。
    李開偉(民88)。人因工程-基礎與應用。台北:全華圖書。
    汪國禎(民90)。汽車學Ⅱ汽車底盤篇。台南:復文書局。
    周文生(民79)。機車交通事故分析。警學叢刊,第12卷第4期,頁42-51。
    周玉真(民81)。青少年身體意象滿意度與其自我概念、班級同儕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大煜(民85)。機車問題與探討及改善策略。中華民國第一屆運輸安全研討會。
    林大煜、林豐福、張開國(編著)(民87)。青少年交通事故分析與交通安全芻議。交通安全專論第二集,頁103。台北:中華民國交通安全教育學會。
    林大煜、林豐福、賴靜慧(民85)。機車問題探討與改善策略。中華民國第一屆機車交通與安全研討會。
    林大煜、賴靜慧(民89)。八十八年及歷年道路交通事故之趨勢與特性分析。道路交通安全資訊年刊,頁26。台北:中華民國交通安全教育學會。
    林生傳(民85)。教育社會學,頁77-78。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林勝義(民76)。青少年問題研究。臺中:台灣省政府教育廳。
    林裕凱(民97)。臺北縣市高中職學生道路交通行為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慶忠(民93)。我國高中生道路交通事故個人行為原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豐福(民88)。機車安全帽使用狀況與面臨問題之探討與研究。交通部運輸研究所。
    邱再亨(民94)。我國中學生道路交通危險行為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席世民(民89)。淺談兒童騎腳踏車之安全觀念。道路交通安全教育資訊年刊。
    張一岑(民86)。人因工程學。臺北:揚智文化。
    張日昇(1993)。諮詢心理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張邱春(民84)。機車交通安全之探討。交通安全教育專論。台北:交通安全學會。
    張邱春(民85)。美國學校交通安全概述。世界先進國家交通安全教育概況,頁9-11。台北:中華民國交通安全教育學會。
    張春興(民91)。教育心理學。臺北:東華書局。
    張振成(民91)。談改善現代化都市交通問題之道。九十一年交通安全教育資訊年刊,頁122-132。
    張新立(民87)。迎接新運輸環境與技術之交通安全教育課題。交通安全教育專論,第2期,頁5-12。
    張新立、吳宗修、王國川、葉純志、陳忠平(民89)。道路安全講習對違規者之教育成效評估。中華民國第七屆運輸安全研討會。
    張新立、張高文、周長志(民93)。青少年交通安全之教育與輔導。第一屆交通安全教育研討會學術論文集,頁43-60。
    張新立、楊淑娟(民85)。青少年學生旅運活動需求特性與違規使用機車行為之地域性比較研究。中華民國第一屆機車交通與安全研討會學術論文集。
    許勝雄、彭游、吳水丕(民89)。人因工程學。台中:滄海書局。
    陳子儀(民82)。學生交通事故分析與防範措施。交通部道路交通安全督導委員會。
    陳子儀(民84)。道路交通事故統計問題之探討。交通部專案報告,
    陳子儀(民85a)。道路交通事故之特性與原因分析。交通事故傷害研究輯。
    陳子儀(民85b)。從駕駛行為探討易發生事故者之特性。中華民國第三屆運輸安全研討會,頁21-130。
    陳子儀(民85c)。人車路安全因素解析。交通安全宣導研討會。
    陳子儀(民85d)。西歐各國的學校交通安全教育概況。道路交通安全教育資訊年刊(八十五年版),頁13-22。
    陳子儀(民86)。從交通心理學探究交通安全問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資訊年刊(八十六年版),頁32-48。
    陳子儀(民86)。探討學生交通事故傷害問題。道路安全教育資訊年刊。
    陳子儀(民88)。探討如何規劃終生學習之交通安全教育。八十八年交通安全資訊年刊。台北:中華民國交通安全教育學會。
    陳子儀(民89)。交通高中職安全教育觀摩研習活動手冊。
    陳子儀(民96)。高中職學生交通安全學習狀況調查。96年度高中職交通安全教育評鑑。
    陳金治(民91)。汔車人因工程學,頁8,64-82。台北:全華圖書。
    陳皎眉(民76)。從社會困境的觀點探討交通問題。行政院國科會76年專題研究。
    陳鈨雄(民85)。交通安全教育在日本-簡介台灣可借鏡之法。世界先進國家交通安全專論,頁38-41。台北:中華民國交通安全教育學會。
    彭素蓉(民87)。推動交通安全教育的省思。交通安全教育專論,第2期,頁272-280。
    曾文毅(民89)。國民小學交通安全教育之探討研究。國立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俊哲(民91)。駕訓教育機構應有之交通安全教育功能。九十一年交通安全教育資訊年刊,頁104-114。
    湯儒彥(民87)。道路交通事故成因與工程改善對策之探討。台灣公路工程,第24卷第9期,頁2-16。
    黃百鍊(民94)。台灣北部地區國民中學學生道路交通安全行為表現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政傑(民80)。課程設計。台北:東華書局。
    黃國平(民85)。機車使用特性與道路交通管理之互動關係分析。中華民國第一屆機車交通與安全研討會。
    黃國平(民86)。交通事故的預防與處理。交通安全教育專論,頁35-52。
    黃國平、魏銀河(民87)。縣市層級交通安全教育之市場。第一屆中華民國交通安全教育學術論文研討會。
    黃嘉藤(民76)。談學校交通安全。中華民國交通安全教育學會年刊─成立週年年刊,頁104-106。
    黃德祥(民89)。青少年發展與輔導。臺北:五南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楊國樞(民79)。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上、下)。臺北:東華書局。
    葉奕君(民93)。台灣中部地區國民中學學生對道路交通安全行為表現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善彬(民85)。新加坡交通安全教育概述。世界先進國家交通安全教育概況專論。台北:中華民國交通安全學會。
    潘旻威(民96)。我國東部地區高中職學生道路交通安全行為表現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佳璋(民92)。都會交通事故與用路人關係之研究─以台南市為例。長榮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益堅(民80)。北市機車使用者戴安全帽對預防頭部外傷效果分析。台灣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尚行(民85)。機車騎士駕駛行為與行車安全之分析。中華民國第一屆機車交通與安全研討會。
    龍智毫(民94)。台北縣市進修學校學生道路交通行為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思嘉、修慧蘭、林青青、張志章(民82)。認知行為策略在犯罪少年團體輔導的應用。教育與心理研究,第16期,頁313-348。
    羅勃特(Robert W, Bailey)著(1995)。(林修如譯)。應用人因工程學(Human performance engineering : using human factors/ergonomics to achieve computer system usability, 2nd ed.)。台北:桂冠圖書。
    魏文輝(民76)。替都市之運輸系統把脈。中華民國交通安全教育學會年刊─成立週年年刊,頁62-64。

    貳、英文資料
    Allen, V. L. (1965). Situational Factors in Conformity. In Berkowitz, L. ed.,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Asch, S. E. (1951). Effects of Group Pressure upon the Modification and Distortion of Judgment, In Guetzkow, H. ed., Groups, Leadership and Men, Pittsburgh, PA: Carnegie Press.
    Bandura, A. (1977). Social Learning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Bandura, A. (1987).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Beck, A. (1976). Cognitive therapy and the emotional disorders. New York: New American Library.
    Bell-Gredler, M. E. (1986).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Theory to Practice.
    Block, J. H. (1973). Conception of sex role: Some cross cultural and longitudinal perspectives. American Psychologist, 28, pp.512-526
    Boyce, P. (1981). Human factors in lighting. New York: Macmillan
    Crutchfield, R. A. (1955). Conformity and Character. American Psychologist, 10, pp.191-198.
    Eisenlauer, R. (1991). Driver and Traffic Safety. Program Evaluation, 1990-1991, K-12, Social Studies, 41.
    Hakkinen, S. (1979). Traffic accidents and professional driver characteristics: A followup study. Accid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11, p.7-18.
    Harrold, M. (2000). Rules of the Road Professional Safety, 45(7), p.8.
    Hicks, T. (1999). Theodore M.Matson Memorial Award mentors and principles. ITE Journal, 69(10), pp.33-35.
    Hunter, F. T. (1985). Adolescents’ perception of discussions with parents and friend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11, pp.433-440.
    Kaydo, C. (2000). Sales and Marking Management. A Driving Distraction, 152(3), pp.20-23.
    Klein, H. A. (1999). Teaching your toddler to drive: it’s never too early. Children Education, 75(2), pp.110-111.
    Kraus, J. F.Riggings, R. S. & Frantic, C. E. (1975). Some epidemiologic features of motorcycle collision injuries. 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gy, 102(1), pp.99-109.
    Malex, M., Bemard, G. & Ilana, L. (1990). The epidemiology and prevention of child pendestpian injury. Accid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22(4), pp.301-313.
    Molen, V. D. (1981). Child pedestrian's exposure, accidents and behavior. Accid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13(3), pp.193-221.
    Moran, T. (1999). Cell phone users not looking at car in front, study reveals.Automotive news, 74(5851), pp.32-33.
    Mourant, R. & Rockwell, T. (1970). Mapping eye-movement patterns to the visual scens in driving: An exploratory study. Human Factors, 12(1), pp.81-87.
    Overman, S. (1994). Driving the message home. HR Magazine, 39(3), p.58.
    Piaget, J. & Inhelder, B. (1968). The psychology of the child. New York: Basic Books.
    Pilkington, P. (2000). Reducing the speed limit to 20 mph in urban areas. BMJ: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7243, 1160.
    Rice, F. P. (1996). The Adolescent: Development, Relationships, and Culture. Massachusetts: Allyn and Bacon.
    Roberton, L. S. (1997). Mistaken assertion on reducing motor vehicle injury.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87(2), pp.295-296.
    Schiamberg, L. B. (1988). Child and adolescent development. New York: Macmillan.
    Selman, R. L. (1980).The growth of interpersonal understanding:
    Developmental and clinical analyse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Shaffer, D. R. (1988). Social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California: Boobs/cole.
    Soderlund, N. & Zwi, A. B. (1995). Traffic-related mortality in industrialized  and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Bulleti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73, pp.175-182.
    Stamatiadis, N. & Deacon, J. A. (1997). Quasi-Induced Exposure: Methodology And Insight. Accident Analysis & Prevention, 29, pp.37-52.
    Steinberg, L. & Silverberg, S. (1986). The vicissitudes of autonomy in early adolescence. Child Development, 57, pp.841-851.
    Swaddiwudhipong, W., Boonmak, C., Nguntra, P. & Mahasakpan, P. (1998). Effect of motorcycle rider education on changes in risk behaviours and motorcycle-related injuries in rural Thailand. Tropical Medicine and International Health, 3(10), pp.767-770.
    Van Der Molen, H. H., Rothengatter, J. A. & Vinje, M. P. (1986). Blueprint of an Analysis of the Pedestrian’s Task-I. Accid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13(3), pp.175-191.
    WHO (1989). New Approaches to improve road safety. Technical Report Series 78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Geneva.
    Wilde, G. J. S. & Ackersviller, M. J. (1981). Accident Journalism and Traffic Safety Education. A three-phase Investigation of Accident Reporting in the Canadian Daily Press. Career Education, 86.

    参、網路資料:
    內政部警政署(民97)。九十五年道路交通事故分析。道路交通統計資料。台北:內政部。取自:http://www.npa.gov.tw/NPAGip/wSite/public/Attachment/f1201512542508.pdf
    內政部警政署(民95)。九十四年道路交通事故分析。道路交通統計資料。台北:內政部。取自:http://www.npa.gov.tw/NPAGip/wSite/public/Attachment/f1158131136736.pdf
    內政部警政署(民96)。警政統計通報。台北:內政部。取自:http://www.npa.gov.tw/stats.php.)
    交通部(民95)。94年臺閩地區A1類及A2類汽車肇事特性分析。台北:交通部。取自:http://www.motc.gov.tw/images/welcome.jpg
    交通部統計處(民96)。臺閩地區道路交通事故及違規概況。交通部。取自:http://www.motc.gov.tw/motchypage/monthly_report/c3110.wdl
    交通部統計處(民96)。臺閩地區機動車輛登記數。台北:交通部。取自:http://www.motc.gov.tw/mocwebGIP/wSite/public/Attachment/f1200468724819.xls
    教育部(民96)。高級中等學校名錄。台北:教育部統計處。取自: http://www.edu.tw/statistics/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8868
    衛生統計資訊網(民96)。歷年事故傷害死亡統計概況(民國95年衛生統計系列--死因統計)。衛生署。取自:http://www.doh.gov.tw/statistic/data/衛生統計叢書2/95/上冊/index.htm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