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議
論文名稱: 童軍服務員內外控人格特質與團領導風格之研究-以台北縣為例
指導教授: 李義男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9
中文關鍵詞: 內外控人格特質團領導風格童子軍童軍服務員
英文關鍵詞: the locus of internal- external control, leadership behavior in the scout troop, scout, scout leader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89下載:3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台北縣童軍服務員內外控人格特質與團領導風格現況,並探討不同背景因素與環境因素之服務員在內外控人格特質與團領導風格的關係。本研究先經由文獻探討論述人格與領導的相關理論,並以問卷調查來蒐集相關資料。之後根據資料分析所得,獲得結論和建議,以供相關單位與人員之參考。
    本研究以台北縣負責帶領童軍(年齡在十一歲至十五)之服務員為問卷普查對象,以自編「台北縣童軍服務員內外控人格特質與團領導風格研究問卷」實施調查,回收問卷177份,有效樣本171份,可用率96﹪。以SPSS for Windows 10.0進行資料統計分析,統計方法採用次數分配及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信度分析、因素分析、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Scheffe事後比較法及Pearson積差相關分析等。
    本研究之結果歸納如下:
    ㄧ、在內外控取向上,台北縣負責帶領童軍之服務員傾向「內控」。
    二、台北縣負責帶領童軍之服務員的團領導風格以「高倡導高關懷」居多數。
    三、台北縣負責帶領童軍之服務員中,不同背景因素(性別、年齡、職業、婚姻狀況、服務員年資、教育程度、童軍教育背景、服務員訓練背景)的服務員在內外控人格特質上無明顯差異。
    四、台北縣負責帶領童軍之服務員中,不同環境因素(團所在地區、團性質)的服務員在內外控人格特質上無明顯差異。
    五、台北縣負責帶領童軍之服務員中,男性童軍服務員在團領導風格之「倡導」面向上高於女性服務員。
    六、台北縣負責帶領童軍之服務員中,不同背景因素之年齡、職業、婚姻狀況、服務員年資、教育程度、童軍教育背景、服務員訓練背景的服務員,在團領導風格上無明顯差異。
    七、台北縣負責帶領童軍之服務員中,不同環境因素(團所在地區、團性質)的服務員,在團領導風格上無明顯差異。
    八、台北縣童軍服務員具有內控人格傾向者,在團領導風格中的「關懷」程度高於外控人格傾向之服務員。
    九、台北縣童軍服務員中,內控人格特質傾向越高者,在團領導風格之「關懷」程度越高。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situ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ocus of internal-external control and the leadership behavior of the scout leaders in Taipei County. The study reviewed literatures about the theories of personality and leadership, an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also used to collect the empirical data of this stud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data and conclusion from the study suggestions are to be shared with relevant unit and personnel.
    The questionnaire participants subjects were the scout leaders in Taipei County. The instrument was titled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Internal- External Locus of Control and Leadership Behavior of Scout Leaders in Taipei County”. 171 out of 177 questionnaires were valid resulting in a usable percentage of 96%. The data statistic analysis included SPSS for Windows 10.0 used for the date and statistic analysis. Statistic methods included allocation of number of time and proportions, mean, standard deviation, reliability analysis, factor analysis, t-test, one-way ANOVA, Scheffe Method, and Pearson’s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were as follows:
    1. Scout leaders in Taipei County tended to have the locus of internal control.
    2.Most scout leaders in Taipei County adopted both high initiation structure and high consideration to lead their scouts.
    3. The locus of internal-external control didn’t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e scout leaders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gender, age, occupation, marital status, service duration, academics degree,scout educational background and adult leader training experience) in Taipei County.

    4. The locus of internal-external control didn’t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scout leaders with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 Scout troop area and property) in Taipei County.
    5.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gender of scout leaders on structure factor of leadership behavior.
    6. Age, occupation, marital status, service duration, academics degree, scout educational background and adult leader training experiences did not affect the leadership behavior of the scout leaders in Taipei County.
    7. The leadership behavior didn’t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e scout leaders with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 Scout troop area and property) in Taipei County.
    8. The scout leaders in Taipei County with the level of leadership behavior of internal-control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with the level of leadership behavior of external-control in the aspect of “consideration”.
    9. The more scout leaders with the tendency in the locus of internal control, the more the level of leadership behavior in the aspect of “consideration”.

    目 次 i 表 次 x 圖 次 x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4 第三節 名詞解釋 7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人格之分析 13 第二節 人格理論 16 第三節 領導的定義 22 第四節 領導理論 24 第五節 內外控人格特質、領導型態之相關研究 38 第六節 人格與領導之相關研究 41 第七節 童軍教師與童軍服務員人格與領導之相關文獻與研究 47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54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4 第二節 研究變項之操作性定義 56 第三節 研究對象 58 第四節 研究工具 60 第五節 實施程序 68 第六節 資料處理 71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討論 72 第一節 樣本資料分析 72 第二節 台北縣童軍服務員內外控人格特質與團領導風格分析 87 第三節 不同背景因素與環境因素之台北縣童軍服務員在內外控人格特質與 團領導風格上的差異 103 第四節 台北縣內外控人格特質之童軍服務員在團領導風格上之差異 114 第五節 台北縣童軍服務員之內外控人格特質與團領導風格相關分析 115 第六節 考驗研究假設與綜合分析 11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22 第一節 結論 122 第二節 建議 133 參考文獻 140 附錄一:基本資料調查表 148 附錄二:內外控人格特質量表 149 附錄三:童軍服務員團領導風格自我評量問卷 150 附錄四:童軍服務員團領導風格自我評量問卷 151 附錄五:童軍服務員團領導風格自我評量預試問卷 156 附錄六:台北縣童軍服務員內外控人格特質與團領導風格研究問卷 157

    一、中文部分
    Burger, J. M.著(1997)。人格心理學(Personality)(林宗鴻譯)。台北市:揚智文化。
    中國童子軍總會訓練暨進程委員會(1992)。中國童子軍團長手冊。台北:中國童子軍總會。
    中國童子軍總會訓練暨進程委員會(1992)。從童子軍到公民-各級童子軍活動。台北:中國童子軍總會。
    Phares, E. J.著(1991)。人格心理學(Personality)(林淑梨、王若蘭、黃慧真譯)。台北:心理出版社。
    方平煌(2002)。高階管理者的人格特質、領導風格對內控制度執行成效之影響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台南縣。
    朴英培(1988)。工作價值觀、領導型態、作滿足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以韓國電子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台北市。
    朱甯興(1982)。學習團體理論與技術。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江國樑(2000)。高屏澎地區國小教師自我概念ˋ內外控信念與工作滿足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縣。
    余昭(1995)。人格心理學(第八版)。台北:三民書局。
    吳子輝(1975)。內外控取向與自由選擇對閱讀測驗成績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吳武典(1975)。中美小學班級氣氛之比較研究。國科會補助研究論文。
    吳秉恩(1986)。組織行為學。台北市:華泰。
    吳進良(2003)。台北縣國民小學校長內外控、成就動機與領導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台北市。
    吳燕卿(2006)。社團之組織文化、領導風格、服務績效與組織承諾對退會傾向之關聯性研究—以國際青年商會中華民國總會會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南華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嘉義縣。
    呂建政(1994)。國民中學童軍教育課程研究。台北:水牛出版社。
    宋思齊(2000)。部屬觀點的情境領導模式:探討部屬知覺的「情境掌控程度」的重要性。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原大學心理學系,桃園縣。

    李義男(1994)。童軍教育教師之人格型態與領導行為之研究。師大學報,39,182~209。
    李立華(2004)。主管領導行為、組織行為對領導效能之影響-以我國海軍陸戰隊基層主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義守大學管理研究所,高雄縣。
    李如淑(2004)。人格特質、旅遊動機與旅遊滿意度之相關研究─以大陸及日本來台旅客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台北市。
    李序僧(1968)。人格心理學。台北:台灣書店
    李彥儀(1989)。台北市國民中學導師人格特質、領導行為對班級氣氛之影響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李炳賢(2004)。中階主管的人格特質、領導風格及情緒智力與工作績效關聯之研究-以汽車零件製造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台南縣。
    李雯娣(2000)。國小兒童性格特質之研究。國民教育研究,5,105-139。
    李團益(2002)。領導行為對工作信心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勞工研究所,台北市。
    和季次(Hodgetts, R. M.)(1984)。企業管理:理論‧方法‧實務(Management : Theory, Process, and Practice)(許是祥譯)。台北:中華企業管理發展中心。
    周惠莉(2002)。五大人格特質、性別角色與轉換型領導關聯性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桃園縣。
    周惠莉(2003)。五大人格特質、性別角色與轉換型領導關聯性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桃園縣。
    林士賢(1996)。高科技創業家個人特徵與其領導方式及決策風格之研究-以新竹科學園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桃園縣。
    林文達(1989)。教育行政學。台北:三民書局。
    林玫玫(1996)。領導風格對組織承諾之影響--以組織氣候及內外控為中介變項。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嘉義縣。
    林芬英(2003)。女性領導者領導特質與領導風格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高雄縣。
    林長瑞(1985)。員工的人格特質、人口特性與電腦化態度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台北市。
    林振春(1997)。人文領導理論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邱琳甄(1993)。國中童軍教師人格內外控傾向與工作滿意程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學系研究所,台北市。

    邱麗孟(1984)。企業主管的價值觀、成就動機與其領導行為關係之研究--台灣電子業中國籍公司和美商公司之比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原大學企業管理所,桃園縣。
    洪有義(1975)。社會文化環境與內外制握的關係。中華心理學刊,16,187~198。
    洪英正(1986)。主管領導型態、主管和部屬人格類型三者與工作壓力、工作滿足及工作投入的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台北市。
    范成榮(1997)。領導型態、員工內外控取向對組織承諾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台北縣。
    張志育(2000)。管理學:新觀念、本土化、世界觀。台北:前程企業管理有限公司。
    張忠仁(1982)。童子軍學術論叢。台北市:台灣中華書局
    張金鑑(1985)。管理學新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書局。
    張康玲(2001)。女性業務主管的人格特質、領導型態及領導效能關係之研究--以台灣南區保險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長榮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台南縣。
    張潤書(1985)。組織行為與管理。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張馨芸(2000)。我國女性主管的領導風格與決策行為之研究---以民營企業個案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台北市。
    許士軍(1995)。管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許錫珍(1979)。教師期待與師生社會互動及學生個人品質之關係研究。師大教育心理學報,12,183~194。
    許鴻昭(1986)。主管人格特質與其領導方式及員工工作壓力、工作滿足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工業管理研究所,台南縣。
    郭玉玲(1983)。人格類型、領導角色與時間壓力對工作表現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研究所,台北市。
    郭彩霞(2005)。女性領導者的人格特質與領導風格之個案研究-以某公營事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逢甲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台中縣。
    郭瑾瑜(1995)。臺灣女性主管管理風格、人際關係、決策型態與領導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台南縣。
    陳忠謙(1994)。企業主管領導型態與員工溝通滿足及組織承諾之關係研究─以台灣石化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台南縣。

    陳英武(1985)。企業主管之個人特徵與管理決策風格之相關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台北縣。
    陳海光(1960)。童子軍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陳海鳴(1999)。管理概論-理論與臺灣實證。台北:華泰書局。
    陳健虎(1999)。高階管理者人格特質對全面品質管理實施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桃園縣。
    陳義勝(1989)。組織行為。台北:華泰文化事業公司。
    陳榮輝(2003)。童軍運動與義務服務員。中國童子軍月刊,40(6),12-13。
    陳增朋(2000)。大學校院體育主管領導型態、體育教師內外控取向與體育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運動休閒與管理研究所,台北市。
    傅全福(1995a)。童子軍團行政。台北:水牛出版社。
    普汶(Lawrence A. Pervin)著(1995)。人格心理學(Personality)(洪光遠、鄭慧玲譯)。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程言美(2003)。主管領導行為、工作生活品質對工作倦怠與工作士氣影響之研究-以高雄市軍訓教官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南華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嘉義縣。
    項賓和(2002)。轉換型領導、內外控取向與工作滿足之關係研究∼以台灣地區電視台新聞記者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高雄市。
    馮麗惠(1994)。行政機關女性成員人格特質與角色扮演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台北市。
    黃月桂(2001)。我國服務業女性經理人領導才能與人格特質內涵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彰化縣
    黃昆輝(1986),教育行政領導理論分析,師大教研所集刊,28,91-150
    黃昆輝(1988)。教育行政學。台北:東華書局。
    黃堅厚(1979)。國小及國中學生內外控信念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12,1-14。
    黃淑芳(2006)。桃園縣國民小學男女校長領導風格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桃園縣。
    黃博正(1993)。童軍運動的認識。中國童子軍月刊,40(1),5-6。
    楊雀(1981)。我國女性教育主管人格特質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楊銘賢(1995)。管理概論。台北市:中興經營管理叢書。
    劉興岳(1979)。企業經理人員特徵對其領導方式與員工士氣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台北市。
    潘建志(1997)。集團企業領導人領導風格與經營績效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台南縣。
    潘添財(1994)。推廣童軍教育。教育資料文摘,34(2),71-82。
    蔡欣嵐(2000)。工作特性、人格特質與工作滿意度之關係-以半導體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桃園縣。
    蔡保田(1987)。學校行政。彰化:復文出版社
    蔡春瑛(1995)。女性經理人個人特質生活型態及領導行為之關係:中美日女性經理人之實證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台南縣。
    蔡淑華(2005)。校長領導型式、總務主任準備度與總務處組織效能之關聯性研究—以桃園縣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桃園縣。
    鄭勝文(2003)。空軍飛機修護基層主管領導型態與領導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嘉義縣。
    盧瑞陽(1993)。組織行為:管理心理導向。台北:華泰書局。
    賴伯特(Liebert, Robert M.)著(2002)。人格心理學—策略與議題(Personality: Strategies and issues)(張鳳燕、楊妙芬、邱珍琬、蔡素紋譯)。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賴玥米(2003),國中童軍團長工作滿意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台北市。
    龍長風(1985)。現代性、內外控信念及事業策略對於個人事業進展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研究所,台北市。
    薛婉婷(1997),人格特質與工作特性之契合對工作滿足與組織承諾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桃園縣。
    謝又華(1994)。童子軍訓練原理。台北:財團法人中國童子軍文物供應中心。
    謝文全(1993)。學校行政。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謝孟樺(1997)。我國壽險業女性外勤主管的人格特質與領導風格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逢甲大學保險學研究所,台中縣。
    謝健全(1984)。不同制握信念的國中生其自我觀念與求輔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縣。
    羅虞村(1995)。領導理論研究。台北:文景出版社。

    二、英文部分
    Allport, G. W. (1971). Personality: A Psychological Interpretation(3th ed.). London:Constable.
    Allport, G. W.(1961). Pattern and Growth in Personality. New York:Holt, Rinehart & Winston.
    Anderson C. R. & Schneier C. E. (1978). Locus of Control, Leader Behavior and Leader Performance among Management Student.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1,690~698.
    Bass, B. M. (1985). Leadership and performance Beyond Expectations. New York: Macmillan.
    Bowers, D. G. & Seashore, S. E. (1966). Predicting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with a four-factor theory of leadership.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y,11,238-263.
    Burnam, M. A., Pennebaker, J. & Glass, D. C.(1975). Time Consciousness, Achievement Striving, and the Type A Coronary-Prone Behavior Pattern.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84,76-79.
    Burns, J. M. (1978). Leadership. New York: Haper & Row.
    Cattell, R. B. & Kline, P. (1977). The scientific analysis of personality and motivation. New York:Academic Press.
    Cattell, R. B. (1957). Personality and motivation structure and measurement. NY: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Cattell, R. B. (1965). The scientific analysis of personality. Baltimore:Penguin.
    Davis, K. (1977). Human Behavior at Work:Organizational behavior.( 5th ed.). New York : Mcgrae-Hill.
    Dembroski. Y. M. & MacDougall. J.M. (1978). Stress Effects on Affiliation Preferences Among Subjects Possessing the Type A Coronary-Prone Behavior Patter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6, 23-32.
    Digman, J. H. (1990,January). Personality structure: Emergence of the five-factor model.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41, 417-440.
    Downton, J. V. (1973). Rebel Leadership. New York: Free Press.
    Eysenck, H. J. (1970). The structure of human personality. London:Methuen.
    Eysenck, H. J. (1975). Manual of Eysenck personality inventory. San Diego, California:EDITS.
    Fiedler, F. E.(1967). A Theory of leadership effectiveness. New York:Mcgraw-Hill.
    Fiske, D. W. (1949). Consistency of the factorial structures of personality ratings from different source.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44, 329-344.
    Friedman, M. & Rosenman, R. H.(1974).Type A Behavior and Your Heart. New York: Knopf.
    Gatewood, R. D. & Field, H. S. (1998). Human Resource Selection(4th ed.).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Griffiths, D. E., Hemphill, J. K. & Frederiksen, N.(1967).Administrative performance and personality.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Guilford, J. P. (1959). Personality. New York: McGraw-Hill.
    Halpin, A. W(1966). Theory and Research in Administration. New York: Macmillan.
    Hemphill, J .K & Coons. A .E.(1950). Leader behavior description. Personal Research Board, Ohio State University.
    Henry, W. E.(1959).The business excutive:The psychodynamics of a social role. In Browne, C.G., & Cohn, T. S.(Ends.)The study of leadership. Illinois:The Interstate Printers & Publishers.Inc.
    Hersey, P. & Blanchard, K. H.(1977). 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3th ed.).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Hilgard, E. R., & Atkinson, R. C.(1969). 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House, R. J.(1971).A path-goal theory of leader effectivenes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6,321-339.
    Katz, D., & Kahn, R. L. (1978).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organization(2nd Ed.). New York:John Wiley.
    Levinson, D. J., Darrow, C. N., Klein, E. B, Levinson, M. H., & Mckee, B. (1978). The seasons of a man’s life. New York:A. A. Knopf.
    Likert, R.(1967).The human organization:Its management and value.New York:Mcgraw-Hill.
    McCrae, R. R. & Costa, P. T. (1992). An introduction to the five-factor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60, 175-215.
    Murphy, A. J.(1959). A study of the leadership process. In C. G.Browne, & T. S. Chon,( Eds.)The study of leadership.Illinois:The interstate Printers & Publishers,Inc.
    Murphy, G. (1947). Personality: A biosocial approach to origins and structure.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Norman, W. T. (1963). Toward an adequate taxonomy of personality attributes:Replicated factor structure.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66, 574-583.
    Patrick, L. (1997).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and the secondary school principal, PHD thesis, Purdue University.
    Petty, M. M., & Gordon, K. L. Jr.(1975). Moderating effects of sex of supervisor behavior and subordinate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60(5), .624-628.

    Phares, E. J.(1991).Introduction to Personality(3rd ed.).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Robbins, S. P. (1996).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Concept, Controversies and Application. Englewood Cliff, N.J:Prentice-Hall.
    Robbins, S. P. (1998). Organizational Behavior(8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Rotter,J. B. (1972). Application of a Social learning Theory of Personality. New york:Holt,Rinehart&Winston.
    Sheldon, W. (1942). The varieties of temperament: A psychology of constitution differences. New York: Harper.
    Spector, P. E. (1982). Behavior in organizations as a function of employee’s locus of control.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1(3),482-497.
    Spector, P. E.(1988). Development of the Work Locus of Control Scale.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Psychology, 61, 335-340.
    Stogdill, R. M.(1963). Manual for the Leadership Behavior description Questionnaire-Form XII. Columbus: Ohio State University, Bureau of Business Research.
    Stogdill, R.M.(1974), Handbook of Leadership:A Survey of The Literature. New York:Free Press, P.259-269.
    Tannenbaum, R. , Weschler, I.R. , & Massarik,F.(1961). Leadership and Organization : A Behavioral Science Approach. New York: McGraw-Hill.
    Tead, O.(1935). The Art of Leadership. New York:McGraw-Hill.
    Tupes, E. C. & Christal, R. E. (1961). Recurrent personality factors based on trait rating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60, 225-251.
    Yukl, G.A.(1994). Leadership in organization(3nd ed.).Englewood Cliffs, N.J.: Prertice-Hall.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