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天行 Chen, Tien-Hsing |
---|---|
論文名稱: |
流行音樂創作脈絡分析之探討—以《回身 · 迴聲》專輯為例 Research on Context Analysis of Pop Music Creation: A Case Study of the Album "Turn Around · Sound Around" |
指導教授: |
董澤平
Dong, Tse-Ping |
口試委員: |
陳子鴻
Chen, Tzu-Hung 何厚華 He, Hou-Hua 董澤平 Dong, Tse-Ping |
口試日期: | 2022/01/06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音樂學系流行音樂產學應用碩士在職專班 Department of Music_Continuing Education Master's Program of Popular Music Studies and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
論文出版年: | 2022 |
畢業學年度: | 11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18 |
中文關鍵詞: | 流行音樂創作 、音樂製作軟體 、錄音工程 、AI創作 、民歌手 |
英文關鍵詞: | Pop music creation, music production software, recording engineering, Ai creation, folk singers |
研究方法: | 個案研究法 、 歷史研究法 、 深度訪談法 、 創作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200135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46 下載:1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音樂相關科技的快速發展,大幅度的改變了流行音樂創作與製作的方式,各類音樂製作軟體,對於音樂中的元素,如節奏、音色、風格,以及編曲與錄音工程等等,都造成了重大的影響,而AI創作的興起,更是將流行音樂帶入了一個全新的境界。過去,製作出一個音樂產品所需要經歷的龐大工程,現在很可能在自家的工作室就可以完成。但即便如此,流行音樂創作元素中的旋律、歌詞、節奏等原創精神的存在必要性是不能改變的。
本研究從一位資深樂手的角度,以八零、九零年代為出發點,分析探討流行音樂的創作脈絡,進而實作的過程。研究中亦專訪了幾位台灣流行音樂的資深創作人、製作人與民歌手,分享他們的音樂故事,以及經典流行音樂的創作經驗與錄製過程,並以「保留傳統創作思維,結合科技應用路徑」為方向,進而實作的音樂專輯。因此將本專輯的名稱定為《回身.迴聲》,同時具有回溯過往與展望未來的意義。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usic-related technology has greatly changed the way of creation and production of popular music. Various types of music production software have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rhythm, timbre, arrangement and recording engineering of music. The rise of AI music creation has brought popular music to a whole new realm. In the past, the huge project that needed to make a music product is now likely to be completed in your own studio. But even so, the author always believes that the necessity of original spirits such as melody, lyrics, rhythm in popular music creation elements will never change.
Present study analyzes and explores the creative context of popular music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 senior musician, starting from the 1980s and 1990s, and then implements the process. Present study also interviewed several senior creators, producers and folk singers of Taiwanese pop music, by sharing their music stories, and the creative experience and recording process of classic pop music, with the idea of "retaining traditional creative thinking and combining technology application paths" as the direction for the music album. Therefore, the name of this album is set as "Turn around & Sound around", and it has the meaning of think back and looking forward to the future.
一、中文部分
王文科(1986)。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圖書。
李彥(譯)(2000)。爵士樂 Jazz(Simon, Adams)。香港:三聯書店。
李志銘(2018)。留聲年代:電應、文學、老唱片。台北:南方家園文化。
李依欣(2006)。數位聲音技術在音樂製作之應用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邱炯友、林雯瑤(譯)(2015)。Chicago論文寫作格式(Kate L. Turabian)。臺北:書林出版。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季刊,3(2),122-136。doi:10.30072/JDR.200506.0005。
孫憶南(譯)(2004)。流行音樂的文化(Bennet, Andy)。臺北:書林出版。
畢恆達(2020)。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 – 2020進化版。新北市:小畢空間。
張耕嚴(2017)。爵士樂現場錄音專輯製作-向日治時期台灣爵士先鋒劉金墻致敬[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陳樂融(2010)。我,作詞家。台北:天下雜誌。
黃玉生(2004)。電腦科技在音樂創作上之應用。[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楊明哲(2019)。「心動」-楊明哲流行音樂創作與編曲技法分析`[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藝術學院音樂學系碩士論文]。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葉家伶(2006)。可重配置之數位音訊與電腦音樂工作站雛形[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廖季文(2015)。流行爵士和聲學。台中市:酷派音樂。
翟黑山(1995)。爵士音樂入門四書。台北:調頻文化事業。
鄧有甫(2021)。華語流行音樂創作歷程探析-《初愛》音樂會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鄭愁予(2003)。鄭愁予詩集 – 二版。台北市:洪範。
謝寶煖(1999)。歷史研究法及其在圖書資訊學之應用。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報,62,BIBLID 0758-18761(1999)62 p.35-55。
羅悅全編。王淳眉、丘延亮、何東洪等(2015)。造音翻土。台北:遠足文化。
蕭蕭、張漢良編(1979)。現代詩導讀·批評篇。台北:故鄉出版社。
二、英文部分
Castellini, John. (1962). Rudiments of Music. New York: W. W. Norton.
Mayer, Leonard. (1973). Explaining Music: Essays and Exploration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SBN 978-0-520-02216-4.
Mayer, Leonard B. (1989). Style and Music: Theory, History, and Ideology. Studies in the Criticism and Theory of Music.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Reprinte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6. ISBN 978-0-226-52152-7.
Owen, Harold. (2000). Music Theory Resource Book. Oxford an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0-19-511539-2.
Robin, Dave. (2007). 25 Great Blues Guitar Solos. Hal Leonard Publishing. Corporation.
Rooksby, Rikky. (2009). How to Write Songs on Guitar. 2nd ed., London: Backbeat Books.
White, Glenn D. The Audio Dictionary. 2nd ed., University of Washinton Press, 1987.
三、網路部分
Gordon C. Bruner II. Music, Mood, and Marketing. Retrieved Dec. 2021, from
https://www.jstor.org/stable/1251762
KKNews,January 10,2018,https://kknews.cc/zh-tw/entertainment/al94gbx.html,摘錄於2021年5 月25日。
LANDR Audio Inc. (n.d.). A cloud-based music creation platform developed by MixGenius. Retrieved May 20, 2021, from https://www.landr.com/?utm_source=google&utm_medium=cpc&utm_campaign=BrandSearchEN&utm_term=landr_audio&gclid=EAIaIQobChMI1rnK5ZWw8QIVFzdgCh3E0AciEAAYASAAEgKjp_D_BwE.
Wikipedia (n.d.). Slide guitar is a technique for playing the guitar that is often used in blues music. Retrieved May 11, 2021, from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lide_guitar
Wikipedia (n.d.). Sixteen-bar blues. Retrieved May 20, 2021, from https://en.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Sixteen-bar_blues&oldid=996861836
李泰祥(2021年5月13日)。載於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台灣音樂館:台灣音樂群像資料庫。
許文瑋(2021年5月5 日)。吉他簡介。http://club.ntu.edu.tw/~club20408/guitar/guitar.html。
陳進金(2020年5月16日)。記憶•歷史•書寫:口述歷史的方法與應用【部落格文字資料】。取自 https://usr.scu.edu.tw/courses/記憶歷史書寫:口述歷史的方法與應用/
費玉清(2021年6月1日)。載於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費玉清
楊牧簡介(2021年6月25日)。載於楊牧官方網站。http://yangmu.com/biography/
臺灣大百科全書(2009)。鄭愁予。https://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4616
蔡慈玫(2021年8月9日)。五聲音階。載於文化部臺灣大百科。https://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10660。
魯皓平(2019年7月17日)。它曾經深深地改變歷史!回顧隨身聽40週年的時代印記。遠見35。https://www.gvm.com.tw/article/67272
羅基敏(2021年5月5日)。音域。載於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https://pedia.cloud.edu.tw/Entry/Detail/?title=音域
羅基敏(2021年1月13日)。教育大辭書。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7986/。
擬人化(2021年5月5日)。載於教育部國語辭典編本。http://dict.concised.moe.edu.tw/cgi-bin/jbdic/gsweb.cgi?o=djbdic&searchid=Z00000012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