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凃函君
論文名稱: 臺灣丘陵區檳榔業的發展與空間政治-以嘉義縣四鄉為例
指導教授: 蘇淑娟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09
中文關鍵詞: 尺度政治政治生態學檳榔(菁仔)灰色政策
英文關鍵詞: scalar politics, political ecology, betel nut, grey polic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60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嘉義丘陵區因地形崎嶇多山、工商業發展不佳、水利設施發展不易,以及在清代為漢人與原住民族生活領域的邊緣地帶,再加上作為農業區面臨農產品價格不穩定、勞動力老化等諸多瓶頸,因此在臺灣是一邊陲性顯著的地區。嘉義丘陵區四鄉頗具特色,並見證臺灣檳榔業的興衰發展,其特色展現於檳榔生產專業化、業者具高度空間移動能力,以及檳榔已轉化為在地認同的符號。
    多元尺度影響檳榔業的發展,尤其國家的反檳政策衝擊檳榔業,而在地檳榔業卻能改變嘉義丘陵區邊陲性的命運,國家與在地尺度間的利益衝突進而引發尺度政治。檳榔業發展的歷程,交雜了多面向論述,官方反檳論述包含環境衛生、政治經濟、國民健康、水土保持、境外走私與全球環境主義,地方則將檳榔視為社會文化禮俗與地方認同的媒介,產業與農會組織分別扮演生產鏈串連、空間整合與資本籌措的要角。整體而言,農作生態、人類生態與山坡地環境生態三者,共同形塑嘉義丘陵區檳榔業的政治生態。
    本研究目的有三,包含:(1)探究同屬邊緣性的「丘陵區」、與官方觀點下的邊緣作物-「檳榔」二者的結合,如何改變區域特質;(2)分析檳榔利益關係人的觀點異同所引發的尺度政治;(3)與西方政治生態學對話,來創發具臺灣特色的政治生態學架構。方法上,本研究分析臺灣省議會檔案、國家政策,並透過訪談來釐清民間與官方的論述。在方法論上,關注能動者與自然環境之間互動的政治生態學,則提供本研究一取徑來檢視檳榔的尺度政治。
    研究結果呈現官方雖然長久奉三不政策-「不鼓勵、不禁止、不輔導」為圭臬,但實際上由於各單位間觀點不一、官方必須顧及民生經濟、檳榔相關行業可成國家稅源的爭論,以致檳榔政策不甚明確性,甚至引發在地尺度穿越、穿透國家尺度,使國家在面對檳榔問題時面臨渙散的窘境,在地檳榔業者遂能在弔詭的灰色政策下,游移於邊陲與核心間、並發揮能動性來開展檳榔業。
    西方的政治生態學取徑啟示,尺度之間歷經衝突後往往可以妥協,並找到第三條路來解決爭端,但以臺灣丘陵區檳榔業的例子視之,國家與在地難以找到折衝、辯證的轉譯時機,以致檳榔問題長時間呈現無解的狀態,因無解之故,尺度間瞬忽失去彼此針鋒相對的機會,檳榔業遂可逕自發展。

    Hillside Chia-yi is an obvious borderland in Taiwan, as its uneven terrains, less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 the border nature between the Han and aboriginal peoples, and agricultural difficulties, such as unsteady price of farm produce, and aging of labor, and so on. The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of betel nut industry in Hillside Chia-yi, including specialization of produce, high mobility of producers, and betel nut as symbol of local identity.
    Multi-scales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betel nut industry. Especially, the official anti-betel nut policy causes negative effects on the industry; however, the local betel nut industry contingently changes the marginal fortune of the area. The beneficial conflicts under power relations between national and local scale result in scalar politics. This developmental process of the betel nut industry is complicated with multi-dimensional discourses. On the one hand, official discourses include several aspects, such as environmental hygiene, political economics, civil health,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smuggling and global environmentalism; on the other hand, the folk think that betel nut production can maintain economic lives, and its fruit can cure tropical diseases even maintain traditional customs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The agricultural and farmers’ association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for spatial integration and capital of the industry. Agriculture, human being, and mountainous slope environment configure the political ecology of betel nut industry in hillside Chia-yi.
    The purposes of the research, including: (1)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 how marginal mountainous area and betel nut combine, and then transform the characters of the region; (2) To analyze how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of viewpoints among stakeholders cause scalar politics; (3) To rethink political ecology approach from the West, and try to create distinctive political ecology framework of Taiwan research. As far as the methodology is concerned, political ecology which focuses on agents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inspire the study to examine the scalar politics of betel nut.
    The findings reveal that even though the government follow the “Three-No Policy” as principle, actually various units have different viewpoints toward betel nut industry. In addition, official departments feel responsibility to take after farmers’ livelihood. Therefore, betel nut policies are not very clear and definite, and the national scale disintegrates subtly. Eventually, betel nut farmers and dealers get opportunities to exercise their agency and oscillate between core and periphery under the peculiar “grey policy”.
    Through the lens of political ecology, it is obvious that scale can compromise after contradictory conflicts, and scale can find the third way to solve points in dispute. However, from the case of betel nut industry in hillside Taiwan, the nation and the local cannot find translational moment easily, and finally resulting in the unsettled situation of issue for a long period. Hence, the scales lose opportunities for serious opposition, and the betel nut industry can develop and flourish continually without official assistance.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2 第三節 方法論與方法 6 第四節 研究區選定與章節安排 11 第二章 嘉義丘陵區檳榔業概況 15 第一節 嘉義丘陵區四鄉的作物變遷 15 第二節 嘉義丘陵區邊陲性分析 17 第三節 檳榔翻轉區域邊陲性 22 第四節 檳榔栽植與商業化 25 2-4-1檳榔栽植 25 2-4-2檳榔產期 27 2-4-3菁仔生產的分類、制價與機械化 30 2-4-4菁仔的食用方式 33 第五節 檳榔業發展的時空變遷 37 2-5-1國家尺度 37 2-5-2縣市尺度 40 2-5-3鄉鎮尺度 46 第三章 國家反檳榔業發展的政策論述分析 49 第一節 檳榔影響環境與健康的官方論述 49 3-1-1檳榔汁渣與環境衛生 49 3-1-2 檳榔攤販問題 53 3-1-3嚼檳榔與健康 55 第二節 水土保持論述 58 3-2-1山坡地造林 64 3-2-2平地造林 66 3-2-3全球環境主義的影響 74 第三節 檳榔的政治經濟論述 76 3-3-1檳榔栽植與土地利用、生產過剩 77 3-3-2檳榔創造龐大利潤商機、充實國庫 78 3-3-3檳榔進出口 84 第四節 灰色政策脈絡分析 97 3-4-1政府部會對檳榔的調查研究與研商 97 3-4-2政府單位的反檳宣導 100 3-4-3政府文宣與大眾傳媒的宣導 105 3-4-4官方的檳榔三不政策 107 3-4-5灰色政策下的檳榔定位 111 第四章 嘉義丘陵區檳榔業的在地發展 123 第一節 檳榔的民俗論述與在地文化實踐 123 4-1-1檳榔具藥效 123 4-1-2檳榔作為社會禮俗的媒介 125 4-1-3檳榔業者的地方符號建構 127 第二節 檳榔在地產業組織 135 4-2-1土地公會與菁仔聯誼會 135 4-2-2檳榔業上下游的連結 143 4-2-3檳榔抗議事件 161 第三節 在地農會與檳榔業互利共生 166 4-3-1農會存款與檳榔業 166 4-3-2農會放款與檳榔業 169 第四節 檳榔農對於國家資源的彈性自主應用 172 4-4-1土地政策促成檳榔業擴展 172 4-4-2道路基礎建設裨益檳榔農流動 178 4-4-3外籍勞工添補丘陵鄉村勞動力不足 179 第五章 結論 183 參考文獻 191 附錄 197

    (一)中文
    丁紹儀(1873):《東瀛識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尹章義(1990):〈臺灣檳榔史〉,《歷史月刊》,35:78-87。
    中埔鄉農會(1996):《中埔鄉農會創會七十八年紀念冊》。嘉義:中埔鄉農會。
    中埔鄉農會(2008):《中埔鄉農會創會九十週年紀念特刊》。嘉義:中埔鄉農會。
    中埔鄉公所(2008):《嘉義縣中埔鄉97年度檳榔廢園補助款請領清冊》。嘉義:中埔鄉公所。
    毛育剛(1994):〈臺灣農業發展政策對工業成長之貢獻〉,收錄於毛育剛主編《臺灣農業發展論文集》,303-346。
    朱憶湘(2000):〈1945年以前臺灣檳榔文化之轉變〉,《淡江史學》,11:299-336。
    臺灣總督府(1921-1922、1936-1939、1941):《臺灣總督府專賣局事業年報》。臺灣總督府專賣局。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1946):《臺灣省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
    臺灣省政府農林廳(1948-1998):《臺灣農業年報》。臺北:臺灣省政府農林廳。
    石再添、張瑞津等(1996):《重修臺灣省通志 卷二 土地志地形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牟重行、王彩萍(2003):〈中國歷史上的「瘴氣」考釋〉,《師大地理研究報告》,38:13-29。
    行政院農委會(1999-2009):《農業統計年報》。臺北:行政院農委會。
    行政院農委會(2009):〈輔導檳榔廢園相關措施之政策評估分析〉,《農政與農情》,208期。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7):《檳榔防制十週年特刊-無檳生活 健康樂活》。臺北: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9):《愛臺12建設總體計畫》。臺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行政院農委會水保局(2003):《行政院農委會水保局92年報》。臺北:行政院農委會水保局。
    行政院衛生署(1996):《中華民國85年癌症登記報告》。臺北:行政院衛生署。
    余文儀(1774):《續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余寶婷(1997):〈臺灣茶園空間變遷之研究〉,《師大地理研究報告》,27:133-173。
    李時珍(2007):《本草綱目》。中國大陸:北京出版社。
    李承嘉(2011):〈臺灣當前農地政策評議〉,《土地問題研究季刊》,10(4):12-27。
    李佩倫(2009):《嘉義縣志.卷一.地理志》。嘉義:嘉義縣政府。
    汪明輝(2001):《鄒族史篇》。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吳輝龍、張文詔、黃俊德(1995):〈坡地檳榔農試區水土流失量第一年成果初步探討〉,《中華水土保持學報》,26(3):197-209。
    吳輝龍、張文詔、吳嘉俊、徐森雄(1997):〈檳榔樹冠對降雨沖蝕能量之影響〉,《中華水土保持學報》,28(1):33-46。
    吳輝龍(1998):〈山坡地種植檳榔對水土保持之影響〉。臺北:中研院檳榔議題研討會。
    林滿紅(1997):《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臺北:聯經出版社。
    林國慶、柳婉郁(2007):〈全民造林政策之執行成果與政策分析〉,《農業與經濟》,38:31-65。
    林俊成、柳婉郁、王培蓉(2010):〈臺灣獎勵造林政策之實施及其成效〉,《林業研究專訊》,17(2):16-21。
    林朝棨(1957):《臺灣省通志稿‧卷一‧土地志地理篇第一冊地形》。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林德福(1992):《區域不平等發展之研究:論屏東地區檳榔之資本積累性質與機制》。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滿紅(1997):《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臺北:聯經出版社。
    陳夢林(1717):《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姜伯泉(2003):《檳榔攤之空間特性及其文化意涵-以臺灣西部主要交通幹道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姚瑩(1838):《東溟奏稿》。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南投縣菁仔同業聯誼會(2002):《南投縣菁仔同業聯誼會總會名冊》。南投:南投縣菁仔同業聯誼會。
    段承璞(1993):《臺灣戰後經濟》。臺北:人間出版社。
    凃照彥(2003):《臺灣戰後經濟》。臺北:人間出版社。
    凃函君(2007):《高雄都會區世代的區域/地方認同之研究-以旗津區中洲地區、三民區河堤社區、楠梓區高雄煉油廠宿舍區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凃函君、蘇淑娟(2012):〈世代的空間尺度認同之研究〉,《人口學刊》,44:125-169。
    紀玉臨、周孟嫻、謝雨生(2009):〈臺灣外籍新娘之空間分析〉,《人口學刊》,38:67-113。
    洪麗完(2011):〈嘉南平原丘陵區之族群關係(1700-1900):以阿里山番租為例〉,《臺灣史研究》,18(1):41-102。
    高拱乾(1696):《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徐旭誠(2012) 《保護區的跨界利益:臺灣設立國家公園的政治生態學與權益關係人分析》。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研究所博士論文。
    夏曉鵑(2000):〈資本國際化下的國際婚姻-以臺灣的外籍新娘現象為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39:45-92。
    梁炳琨(2008):〈農業食物在地化-臺東縣池上鄉米食產業的探討〉,《地理學報》,53: 85-117。
    陳正祥(1950):《臺灣土地利用》。臺北:國立臺灣大學農業地理研究室。
    陳信雄(1994):〈檳榔─臺灣水資源的另一殺手〉,《臺大實驗林研究報告》,8(2):99-102。
    陳鴻圖(1996):《水利開發與清代嘉南平原的發展》。臺北:國史館。
    陳美鈴(2008):《臺灣地名辭書卷八:嘉義縣》。臺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陳美鈴(2008):〈日治時期嘉義地區的糖業和水利演變與區域發展〉,《臺灣文獻》,59(4):139-198。
    陳政位、范宇平(2011):〈臺灣山坡地違規農業使用之研究〉,《應用經濟論叢》,89:125-151。
    陳憲明(1979):〈臺灣的農業區域劃分〉,《地理研究》,5:79-99。
    陳憲明(1994):〈一九九0年臺灣農業區域劃分〉,《地理研究》,21:139-171。
    陳明杰(1993):《集水區不同地況土壤對水資源涵養功能之研究》。臺北:行政院國科會。
    許玉雪(2009):〈中國大陸零關稅進口臺灣水果及兩岸直航對臺灣水果產業之衝擊仿真-TWAPS系統的應用〉,《管理科學與統計決策》,6(1):1-24。
    許松、張翠芳(2008):〈平均地權土地政策之檢討與改進意見〉,《土地問題研究季刊》,7(3):38-49。
    許清鎮、邱淑麗(1997):《大埔鄉志》。嘉義:大埔鄉公所。
    張建俅(2009):《嘉義縣志‧卷七‧經濟志》。嘉義:嘉義縣政府。
    張峻嘉(2009):《嘉義縣志卷六 農業志》。嘉義:嘉義縣政府。
    張華蓀(2007):《認同、空間與權力:檳榔西施情慾解放之機會與限制》。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曾華璧(2001):〈概論臺灣環境政策的發展(1950至1980年代)〉,收錄於《人與環境:臺灣現代環境史論》,48-94。臺北:正中書局。
    黃萬傳等(1990):《臺灣地區檳榔產業之經濟研究》。屏東:國立屏東農業專科學校農業經濟科。
    黃瓊慧(2001):《屏東平原農業土地利用的轉變:1950-1990年代以蓮霧檳榔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農委會臺灣農家要覽委員會(2005):《臺灣農家要覽農作篇》。臺北:行政院農委會。
    廖坤榮(2004) :〈台灣農會的社會資本形成與政策績效〉,《政治科學論叢》,22:181-220。
    廖坤榮、張長義等(2009):《山坡地管理之政府職能與角色分析》。臺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廖哲強等(2011):〈臺灣農業地理研究之進展(2001-2010)〉,《地理學報》,62:155-178。
    劉梅君(2000):〈廉價外勞論述的政治經濟學批判〉,《臺灣社會研究季刊》,38:59-90。
    嘉義縣政府(1971):《嘉義縣統計要覽》。嘉義:嘉義縣政府。
    嘉義縣政府(1997、2000-2009):《嘉義縣綜合發展計畫 鄉鎮市發展綱要計畫(五)中埔鄉、竹崎鄉、梅山鄉》。嘉義:嘉義縣政府。
    嘉義縣政府(1997):《嘉義縣綜合發展計畫 鄉鎮市發展綱要計畫(六)番路鄉、大埔鄉、阿里山鄉》。嘉義:嘉義縣政府。
    薛玲(1991):〈臺灣地區檳榔產銷問題之研究〉,《農業金融論叢》,25:131-192。
    賴子清、賴明初(1977):《嘉義縣志卷五 經濟志》。嘉義:嘉義縣政府。
    羅茂順(1997):《中埔鄉志》。嘉義:中埔鄉公所。
    顏尚文編(2010):《梅山鄉誌》。嘉義:嘉義縣梅山鄉公所。
    Harvey, D. 著,王志弘等譯(2005):《新帝國主義》。臺北:群學出版社。
    Foucault, M. 著,陳志梧 譯(2001):〈不同空間的正文與上下文〉,收錄於包亞明主編《後現代性與地理學的政治》,pp.18-28。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Foucault, M. 著,劉北成 等譯(2003):《規訓與懲罰》。大陸北京:三聯書店。
    Heidegger, M. 著,王慶節、陳嘉映譯(1989):《存在與時間》。臺北:桂冠圖書出版社。
    Nan, L. 著,林祐聖、葉欣怡譯(2005):《社會資本》。臺北:弘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二)西文
    Cresswell, T. (2004): Place: a short introduction. Oxford: Blackwell.
    Head, L.et.al. (2009): Cultural ecology: emerging human-plant geographies,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33: 236-245.
    Herod, A. (2003): Scale: The local and the global. in Sarah L. et.al. ed., Key Concepts in Geography. London: Sage, pp. 229-247.
    Hess, M. (2004): Spatial relationships? Towards a re-conceptualization of embeddedness,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8: 165-186.
    Hitchings, R. and Jones, V. (2004): Living with plant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botanical encounter within human geographic research practice, Ethics, place and Environmen, 100E: 333-372.
    IARC (2012): Betel quid and areca nut. in IARC, Personal Habits and Indoor Combustions. France: IARC, pp.333-372.
    Leyshon, A. (2004): The limits to capital and geographies of money, Antipode, 36(3) : 461-469.
    Manson, S. (2008): Does scale exist? An epistemological scale continuum for complex human-environment systems, Geoforum, 39: 776-88.
    McCarthy, J. (2005): Scale, sovereignty, and strategy in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Antipode, 37: 731-53.
    Meyers, G. A. (2002) : Local communities and the new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 case study from Zanzibar, Area, 34(2): 149-159.
    Mitchell, D.
    -(2002): Cultural Geography: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Oxford: Blackwell.
    -(2002): Cultural landscapes: the dialectical landscape-recent landscape research in human geography,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6(3): 381-389.
    Mountz, A. (2003): Human smuggling, the transnational imaginary, and everyday geographies of the nation-state, Antipode, 35: 622-644.
    Neumann, R. P. (2009): Political ecology: theorizing scale,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33: 398-406.
    Paasi, A. (2004): Place and region: looking through the prism of scale,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7(4): 475-485.
    Rangan, H. and Kull, H. A. (2009): What makes ecology political? : rethinking `scale' in political ecology,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33(1): 28-45.
    Relph, E. (1976): Place and placelessness. London: Pion.
    Robbins, P. (2004): Political Ecology. Oxford: Blackwell.
    Schlemper, M. B. (2004): The regional construction of identity and scale in Wisconsin’s Holyland, Journal of cultural geography, 22: 51-81.
    Soja, E.(1996): Thirdspace: Journeys to Los Angeles and other real-and-imagined places. Cambridge and Massachusetts: Blackwell.
    Watts, M. (2000): Political ecology. in Gregory R.J. et.al. ed., 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 (4th ed.). Oxford: Blackwell, pp.590-592.
    Lee, R. (2000): Core-periphery model, in Gregory D. et.al. ed., 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 (4th ed.). Oxford: Blackwell, pp.115-117.
    Glassman, J. (2009): Core-periphery model, in Gregory D. et.al. ed., 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 (5th ed.). Oxford: Blackwell, pp.115-116.
    Zimmerer, K. and Bassett, T. (2003): Political ecology: an integrative approach to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development studies. New York: Guilford.
    (三)報紙與網路
    朱惠如(2006):〈進口檳榔 梅山農民不滿〉,《聯合報/C2版/雲嘉南新聞,2006-04-06/》。
    中埔鄉公所(2008):〈嘉檳文化館計劃緣起〉,《嘉義縣中埔鄉公所資訊網》。 http://msch.gov.tw/jhongpu/。(2009/07/05瀏覽)
    行政院農委會網站http://www.coa.gov.tw/
    行政院農委會(2001):〈檳榔〉,《行政院農委會資訊網》。http://www.coa.gov.tw/。(2008/3/23瀏覽)
    李中弟(2002) :〈郭清江巡視去年土石流災區 見坡地檳榔園蝕溝裸露 有擴大崩蝕危險 政院指示取締違規種植檳榔〉,《聯合報/17版/花蓮新聞/2002-03-16》。
    法務部(2006):〈土地法〉,《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law.moj.gov.tw/。(2010/05/22 瀏覽)
    法務部(2010):〈土地登記規則〉,《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law.moj.gov.tw/。(2010/05/22瀏覽)
    國家圖書館(2010):《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http://ndltd.ncl.edu.tw/。(2010/06/12瀏覽)
    陳世財(1997) :〈檳榔業抗議:我們無罪!〉,《中國時報,1997-06-05/》。
    廖敏如 (2003):〈房屋近斷層帶 學者籲遷離〉,《聯合報/06版/生活1998-09-10》。
    溫筆良(1992):〈檳榔不離口 鈔票跟著走〉,《聯合報/17版/鄉情,1992-11-18/》。
    聯合報(2001)〈水利處長:檳榔非土石流主因 暴雨集中,加上九二一大震才是
    禍首,十年復原太樂觀〉,《聯合報/9版/社會話題/2001-08-15》。
    謝恩得(2008):〈檳榔廢園配額太少 爆農怨〉,《聯合報/C2版/嘉義縣市新聞,2008-02-02/》。
    經濟部國貿局(2005):〈2004年臺灣與中國大陸12項水果貿易分析〉,《經濟部網站》。http://www.moea.gov.tw/Mns/populace/home/Home.aspx。(2010/5/24瀏覽)
    經濟部國貿局(2005):〈有關兩岸農業與服務業相關議題初步研析與措施〉,《經濟部網站新聞稿》。http://www.moea.gov.tw/Mns/populace/home/Home.aspx。(2010/5/24瀏覽)
    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11):〈濱榔干漲價〉,《漢文臺灣日日新報/03版/嘉義通信,1911-10-13》。
    (四)官方檔案
    總統府公報
    臺灣省議會史料
    行政院農委會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