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黃培培 Huang,Pel-Pel |
---|---|
論文名稱: |
國民中學教務主任行政決定之心智模式研究:四位教務主任之個案 Junior High School Deputy Principal’s Mental Models of Decision Making in Administration:Four Case Studies |
指導教授: |
潘慧玲
Pan, Hui-Li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1 |
畢業學年度: | 9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00 |
中文關鍵詞: | 教務主任 、行政決定 、心智模式 、基模 |
英文關鍵詞: | deputy principal, decision making in administration, mental model, schema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23 下載:1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回顧各國80年代以來,教育革新以推動學校本位管理為主軸。學校層級乃教育革新推動的關鍵,國民中學教務主任在此波改革中居舉足輕重之地位。然而,綜觀教育改革之論述,聚焦在校長與教師,教務主任鮮少被提及。此外,採用認知觀點以了解行政人員對訊息與資訊的擷取,以及核心信念如何對行為產生影響的研究更是付之闕如。基於此,本研究採取質性的個案研究取徑,邀請四位專家、學者所推薦,不同學校規模與擔任教務主任年資之教務主任,透過訪談法、放聲思考法以及文件分析法蒐集資料,分別探究四位教務主任行政決定之心智模式形塑的背景脈絡、基模內涵,以及行政決定問題情境之心智運作,具體形塑個案教務主任行政決定之心智模式圖像,進一步分析資深與初任教務主任之認知差異。
根據研究結果,提出本研究的結論如下:
壹、教務主任行政決定之心智模式透過生命經歷而形塑
貳、教務主任行政決定之心智模式的形塑與運作受組織文化的影響與限制
叁、教務主任核心信念的展現奠基於豐碩多元的基模內涵
肆、核心信念是行政決定之心智模式運作的指南針
伍、初任教務主任首重溝通並需他人指引方向,資深教務主任則以經驗來判斷問題
基於本研究的發現與結論,文末針對各方教育主管機關以及未來研究提出建議。
The education reform in every country has concentrated on the promotion of school-based management since 1980s. The school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motion of education reform and the junior high school deputy principals are significant in the movement. However, the studies of educational reform only focus on teachers and principals. Deputy principals are seldom mentioned in the literature. Moreover, there is little study about how administrative staff collects information and how their core belief influences behavior from the cognitive point of view. Hence, this thesis used qualitative case study as the research approach, through in-depth interview, think-aloud method and document analysis to collect data. The research cases involved four deputy principals recommended by scholars and experts, from different school and different years of experience. The research analyzed the background and schema which form their mental model of decision making in administration as well as the performance of their mental model when making decisions. It concretized the mental model of decision making in administration for every deputy principal and drew out the cognitive differences between senior deputy principals and the junior ones.
Based on the results, the research proposes the conclusion as follows:
1. The deputy principal’s mental model of decision making in administration are formed by their life experience.
2. The form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the deputy principal’s mental model of decision making in administration are influenced and restricted by the organization culture.
3. The realization of the deputy principal’s core belief is based on the varied contents of the schema.
4. The core belief direct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mental model of decision making in administration
5. Junior deputy principals emphasizes communication and need advice from others while senior deputy principals analyze problems according to their experiences.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education authority and future studies, 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are raised.
一、中文書目
丁祖蔭、強贛生(譯)(1988)。J. L. Freedman, D. O. Sears, & J. M. Carlsmith著。社會心理學。臺北市:文笙。
丁斌城(2005)。校長行政決定思考之研究:以六位國小校長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尤雅智(2004)。校長因應學校組織變革之行政決定研究 ---以臺北市高級職業學校夜間部為例。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永昌(1991)。我國公立高職校長行政決定運作方式與學校氣氛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玉唐(2006)。國民小學教師參與學校行政決定意願與現況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以彰化縣為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王政彥(1994)。團體式教育決策參與。臺北市:五南。
王國樑(2004)。臺北市國民小學公共關係與行政決定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淑貞(2004)。彰化縣國民小學行政決定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王麗惠(2007)。國小教師知覺初任校長行政決定模式與教師服務士氣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白世文(1997)。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會參與學校行政決定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任晟蓀(2000)。學校行政實務:處室篇。臺北市:五南。
朱順興(2001)。南投縣國民小學校長行政決定模式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 。 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何怡欣(2007)。臺南縣市國民小學教務主任服務領導與教師工作士氣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余玫芬(2007)。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務主任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承豪(譯)(1999)。.O’Connor, & I. McDermott著。系統思考實用手冊。臺北縣:世茂。
吳金香(1995)。國小教務行政。臺北市:五南。
吳金香(2000)。學校組織行為與管理。臺北市:五南。
吳建華、謝發昱、黃俊峰、陳銘凱(2004)。個案研究。載於潘慧玲(主編),教師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頁197–236)。臺北市:高等教育文化。
吳政儒(2007)。高雄市國小教師參與行政決定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吳清山(2004)。學校行政(第六版)。臺北市:心理。
吳清基(1984)。賽蒙行政決定理論及其在教育行政上的應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清基(1986)。賽蒙行政決定理論與教育行政。臺北市:五南。
吳清基(1989)。教育行政決定理論與實際問題。臺北市:文景。
吳清基(1998)。教育與行政。臺北市:師大書苑。
吳朝舜(2006)。國民小學教務主任角色壓力與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以北部四縣市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逸平(1995)。一位國小校長行政決定行為之探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碩士論文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呂嘉紋(2005)。兒童閱讀方案之規劃與實施~一位國小教務主任的省思與實踐。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李文忠(2001)。大學校長行政決定模式與影響因素之探討----一位大學校長的觀察與訪談。 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李弘善(譯)(2001)。A. L. Costa, & B. Kallick編。發現和探索心智習性。臺北市:遠流。
李玉琇、蔣文祁(譯)(2005)。Robert J. Sternberg著。認知心理學。臺北市:雙葉。
李宏才(1990)。國民小學校長領導特質與行政決定合理性的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坤調(2007)。國民小學教務主任推動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個案研究~以臺北縣試辦學校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怡芬(2006)。國小教務主任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以桃竹苗地區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明華(1998)。國民中學訓導主任行政決定之研究--以花蓮縣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李建華(2007)。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務主任角色壓力和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建德(2006)。高雄縣國民小學教師會參與學校行政決定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李郁儒(2006)。國民小學教務主任課程領導角色期待與角色踐履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李珮如(2004)。台北縣公立國小附幼園主任行政決定之個案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淑芬(2001)。臺北市國民小學學生家長參與學校行政決定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澄益(2003)。高階經理人心智模式與領導型態之探索性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李鴻章(2003)。一位國小校長與他的行政決定之俗民誌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李鴻章(2004)。校長行動的起點-一位校長作決定思考方式之參與觀察。慈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刊,3,71-108。
李奉儒(譯)(2001)。質性教育研究之基礎。載於黃光雄(主譯)。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R. C. Bogdan & S. K. Biklen 原著)(頁6-68)。嘉義市:濤石文化。
辛俊德(2001)。國民小學教師參與行政決定與教師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周明儀(1997)。古典文學中具功名仕宦意象的植物及其文化意涵探討──以槐、紫薇、柏、桂為例。台南科大學報,26,167-186。
岳修平(譯)(1998)。E.D.Gagne,C.W.Yekovich, &F.R.Yekovich著。教育心理學-學習的認知基礎。臺北市:遠流。
林山太(1985)。高中校長行政決定運作方式與學校氣氛之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正昌(譯)(2009)。Reid Hastie & Robyn M. Dawes著。判斷與決策心理學-不確定世界中的理性選擇。臺北市:學富。
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239-262)。高雄市:麗文。
林怡靜(2006)。台北縣國民小學教師參與行政決定與工作滿意之相關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行政與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林明地(2005)。校長思考:教育領導新興的議題。臺灣教育。635,13-19。
林明地(2006)。校長思考參考架構:內涵與初步研究發現。中等教育。58 3,8-25
林明地等(譯)(2003)。Wayne K.Hoy & Cecil G. Miskel著。教育行政學-理論、研究與實際(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Theory,Research,and Practice)。臺北市:麗文。
林威年(2004)。國小教務主任課程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以苗栗縣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林春貴(2002)。國中家長教師對家長參與學校事務與組織氣氛、行政決定關係知覺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炫作 (2007)。屏東縣國民小學校長領導風格與主任行政決定關係之研究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林哲雄(1985)。國中校長行政決定之實際運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振春(2000)。心智模式與學習型組織。成人教育,53,18-26。
林啟泓(2005)。國民小學教務主任教學領導現況之研究—以雲、嘉、南地區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林清山(譯)(1997)。R. E. Mayer著。教育心理學—認知取向(第三版)。臺北市:遠流。
林惠敏(2006)。國民小學教務主任課程領導行動研究~以彰化縣一所國民小學為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林曜聖(1996)。國民小學校長行政決定方式、溝通型式及其效能之研究 。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曜聖(2007)。「故事領導」在國民小學行政情境之應用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清江(1997)。教育社會學。臺北市:臺灣書店。
邱鈺婷(2009)。六位國中女校長的問題解決心智運作:後結構女性主義的分析觀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邱漢強(2007)。國民中小學學校教師會理事長參與學校行政決定歷程案例之研究 - 以臺北縣為例。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侯吉原(2003)。一位國民小學校長的行政信念、行政問題及因應策略之個案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嘉義市。
柯禧慧(2001)。行政問題、因應策略、與行政信念關係之研究:以一位國小體育組長為例。屏東師院學報,15,165-202。
洪文鍊(2006)。國民小學教務主任課程領導之個案研究--以臺中縣一所國小為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紀智隆(1993)。國民小學校長領導權力運用與教師接受行政決定意願之關係。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夏紹彰(2004)。一位國民小學校長行政決定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市。
秦夢群(1999)。教育行政----理論部分。臺北市:五南。
涂文雪(2003)。國中校長與教務主任教學領導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張志清(2005)。國民小學主任反省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進修暨推廣部教師在職進修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張明輝(1991)。巴納德組織理論與教育行政。臺北市:五南。
張金鑑(1987)。行政學典範增訂五版。臺北市:中國行政學會。
張昭雄(1969)。行政決定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張儷(2000)。"九年一貫課程"試辦學校校長課程行政決定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張滿玲(譯)(2003)。S. E. Taylor, L. A. Peplau, & D. O. Sears著。社會心理學。臺北市:雙葉。
張潤書(1993)。行政學。臺北市:三民。
張潤書(1993)。行政學。臺北市:三民。
張靜瑩(2000)。臺灣地區國民中學教育階段行政決定之研究。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市。
戚樹誠、李俊賢、蔡華華、陳宇芬(2002)。口語協定分析在決策研究上的應用。商管科技季刊,3(1),57-69。
莊正祥(2004)。校長領導方式與社會支持對國中教務主任工作壓力相關之研究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莊金永(2002)。教育改革中教務主任可以有的作為。師友,424,73-76。
郭生玉(1998)。心理與教育研究法。臺北市:精華。
郭怡君(2007)。國小教師班級經營互動式決策歷程模式探討暨專家教師與生手教師之差異比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郭進隆(譯)(1994)。P. M. Senge著。第五項修練—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第一版)。臺北市:天下遠見。
陳月華(2004)。台北縣國民小學參與式行政決定及其決策效能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廷楷(2003)。國小教務主任在實施九年一貫課程下之工作壓力與因應對策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陳明隆(2004)。屏東縣國小教師知覺校長行政決定的民主化程度與學校效能之相關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市。
陳金城(2004)。高級中學教務主任專業職能分析。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俊文(2006)。教師會組織氣氛與其會員參與學校行政決定程度與滿意度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陳思玎(2004)。一個國小教務主任教學/行政生命自我探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進修部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陳春雄(1985)。國民中學教務主任角色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美伶(2002)。教務主任的課程領導之個案研究~以一個國小教務主任推動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素蘭(2002)。台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參與學校行政決定程度、類型及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偉茹(2006)。校長之思:透視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之思考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陳健鏘(2006)。高中職校長決定能力之研究。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市。
陳梅蓉(2007)。影響國民小學校長行政決定運作方式及因素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榮昌(2004)。國民小學教務主任課程領導行為之調查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陳慶盛(2004)。國民小學教務主任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靜宜(2006)。如履薄冰或大步邁進:一位國小教務主任課程領導的自我敘說探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麗妃(2007)。國民中學教師參與行政決定與學校效能之相關-以中部四縣市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陳麗華(1988)。基模理論與教科書內容的設計。現代教育,3(2),128-139。
彭明熙(2008)。桃園縣國民小學初任教務主任課程領導行為及困難之探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彭裕晃(2006)。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務主任課程領導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童江萍(2006)。臺北縣國民小學教師會參與學校行政決定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乃熒(2001)。學校行政瘋狂行為實際之探究:以國民中學為例。教育研究集刊,47,215-251。
黃仁柱(2003)。高職教師參與學校行政決定指標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黃文慶(2004)。國民小學校長行政決定歷程、模式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以平安國小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志龍(2000)。國民小學教務主任角色之研究-以臺北縣為例。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秀瑄、林瑞欽(譯)(1991)。認知心理學。John B. Best著(1989)。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宗顯(1986)。國民小學校長工作壓力與行政決定合理性的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昆輝(1980)。教育行政與教育問題。臺北市:五南。
黃昆輝(1988)。教育行政學。臺北市:東華。
黃淑芩(2002)。課程改革脈絡下的課程領導:以兩位國中教務行政人員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瑞琴(1994)。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市:心理。
黃鶴嶺(2005)。臺北縣市國民小學教務主任角色壓力與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式愷(2004)。國民小學教育人員知覺教務主任課程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以中部四縣市為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楊振昇(1990)。國民小學教師參與學校行政決定與工作士氣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爵光(2002)。一位國小訓導主任的自我行政信念之反省研究。臺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學校行政碩士學位班,未出版,臺南市。
溫素珍(2007)。教務主任課程領導之行動研究—以一所國小建構課程願景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葉斯湖(2007)。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參與行政決定與工作滿意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董家寧(2006)。台北縣國民小學校長行政決定方式與教師賦權增能關係之研究。 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詹萬廷(2001)。彰化縣國民小學校長行政決定方式對教師組織承諾影響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碩士論文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趙怡婷(2003)。學校教師會參與學校行政決定之研究—以桃園縣國民小學為例。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中壢市。
齊若蘭(譯)(2002)。Jim Collins著。從A到A+:向上提升,或向下沈淪企業從優秀到卓越的奧秘(初版)。臺北市:遠流。
齊若蘭(譯)(2003)。P. M. Senge, A. Kleiner, C. Roberts, R. B. Ross, & B. J. Smith著。第五項修練Ⅱ實踐篇(上)。臺北市:天下遠見。
劉竹慧(2006)。國民小學校長行政決定影響因素之研究-台北縣一所國民小學之個案分析。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劉宣容(2000)。桃竹苗四縣市國小教師工作價值觀與參與學校行政決定之關係。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劉維奪(2000)。國民小學公共關係與行政決定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劉鎮寧(1999)。哈伯瑪斯溝通行動理論在行政決定合理性歷程應用之研究─以高雄市國民小學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歐源榮(1994)。國民中學校長組織溝通與行政決定合理性關係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潘慧玲(2003)。緒論:轉變中的教育研究觀點。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頁1-36)。臺北市:高等教育。
潘慧玲主編(2002)。學校革新理念與實際。臺北市:學富。
蔡英士(1988)。國民中學總務主任行政決定之調查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鄭文帆(2008)。彰化縣國民小學學校行政決定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鄭洸鍵(2004)。我國高中職教務主任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鄭美俐(1982)。國民小學校長行政決定之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鄭彩鳳(1998)。學校行政─理論與實務。高雄市:麗文。
鄭福來(2005)。臺北市國民小學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參與行政決定與工作滿意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鄭麗玉(1993)。認知心理學—理論與應用。臺北市:五南。
盧周杏珠(2005)。國民中學教務主任課程領導之研究。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盧進義(2003)。國民中學教務主任角色踐行之個案研究--以盧進義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謝文全(1989)。教育行政-理論與實務。臺北市:文景。
謝文全(1991)。教育行政-理論與實務。臺北市:文景。
鍾聖校(1090)。認知心理學。臺北市:心理。
簡顯經(1991)。國民中學校長行政決定運作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顏火龍(1984)。臺北市立國民小學教師參與學校行政決定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羅云辰(2003)。國民小學教師參與行政決定與教師增權益能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蘇千惠(2004)。四位國民中學校長領導心智模式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二、西文書目
Allison, D. J. (1996). Problem finding, classification andinterpretation: In search of a theory of administrative problem processing. In K. Leithwood, J. Chapman, P. Hallinger, & A. Hart (Eds.),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educational leadership and administration (pp. 477-549). Boston: Kluwer Academic.
Allison, D. J., & Allison, P. A. (1993). Both ends of a telescope: Experience and expertise in principal problem solving.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29(3), 302-322.
Austin, B. D., & Brown, H. L. (1970). Report of the Assistant Principalship of the Study of the Secondary School Principalship.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ondary School Principals, Reston, VA.
Begley, P. T. (1996). Cognitive perspectives on the nature and function of values i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In K. Leithwood, J. Chapman, D. Corson, P. Hallinger, & A. Hart (Eds.),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educational leadership and administration(pp. 551-588). Norwell, MA: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Bolman, L. G. & Deal, T. E. (1997) Reframing Organizations: Artistry, Choice and Leadership. (2nd ed).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Carlson, R. A. (1996). Reframing & reform :Perspectives on organization, leadership, and school change. White Plains, NY: Longman
Celikten, M. (2001). The instructional leadership tasks of high school assistant principal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39(1),67.
Charles, H., Ava, N., Jason, M., & Hordon, D. Jr. (2002). The worklife of the ssistant princip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40(2),136-157.
Cheng, Y. C. (2002). The changing context of school leadership: Implications for paradigm shift. In K. Leithwood & P. Hallinger (Eds.), Second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 f educational leadership and administration (pp.103-132). Norwell, MA: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Chermack, T. J. (2003,Nov). Mental models in decision making and implications for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Advances in Developing Human Resources, 5, 4; ABI/INFORM Globalpg. 408-422
Drucker, P. (1954). 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 San Francisco:Harpercollins
Ericsson, K. A., & Simon, H. A. (1980). Verbal reports as data. Psychological Review, 87(3), 215-251.
Ericsson, K. A., & Simon, H. A. (1993). Protocol analysis: Verbal reports as data. Cambridge, MA: MIT Press.
Gagné, R. M. (1985). The conditions of learning and theory of instruction (4nd ed). New York : Holt, Rinehart & Winston.
Garrett, V., & Mcgeachie, B. (1999). Prepartation for headship? The role of the deputyhead in the primary school. School Leadership & Management,19(1), 67-81.
Glanz, J. (1994.). Redefining the role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assistant principals. The Clearing House. 67 (5), 283-287
Greenfield, W. D.(1984).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 for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ors: The Role of the assistant principal.Paper presented at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annual meeting,New Orleans, LA.
Griffiths, D.E. (1959). Administrative theory : Current problems in Education. N.Y.:Appleton-Century-Crofts
Hartzell, G. N., Williams, R. C., & Nelson, K. T. (1994,February) Addressing the problems of first-year assistan tprincipals.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ondary School Principals, New Orleans, LA.
Hartzell, G. N., Williams, R. C., & Nelson, K. T. (1995,February) The influential assistant principal:Building influence and a stronger relationship with your principal.suggestions for first-year AP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ondary School Principals, San Antonio, TX.
Harvey, M. J. (1994).The deputy principalship: Retrospect and prospect.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 8, 3; ABI/INFORM Globalpg. 15
Harvey, M.,& Sheridan, B.(1995). Measuring the perception of the primary school deputy principal's responsibilities.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33(4),69-92
Hughes, M. & James, C. (1999).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ead and the deputy head inprimary school. School Leadership & Management, 19(1),83-95.
Johnson-Laird, P. N. (1983). Mental models: Towards a cognitive science of language, inference and consciousnes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eithwood, K. A. (2005).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for challenging schools. Orbit, 35(3), 42-44.
Lincoln, Y. S., & Guba, E. G.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Beverly Hill, CA: Sage.
Lord, R. G., & Foti, R. J. (1986). Schema theorie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In H. P. Sims & A. Gioia (Eds.), The thinking organization (pp. 20-48).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Marshall, C. (1992). The assistant principal: Leadership choice and challenges . California:166CORWIN.
McDonough, P. J. (1970). Assistant principal: Educational leader? The Clearing House. 97-99.
Norman, D. A. (1983). Some observation on mental model. In A. Stevens & D. Gentner (Eds.), Mental models (pp. 7-14).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atton, M. Q. (2002).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methods (3rd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Ribbins, P. (1997). Heads on deputy headship impossible roles for invisible role holders?School of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UK Educational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 Leadership,25(3), 295-308.
Robbins, S. P. (1996). Organizational behavior:Concept,controversies,applications.(7th ed).New Jersey: Prentice-Hall,Inc.
Ruff, W. G. (2002). Constructing the role of instructional leader: The mental models of urban elementary school principal.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Texas, San Antonio, TX.
Simon, H. A. (1957). Administration behavior: A study of decision-making process in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2nd).(pp. 26-30). NY: Free
Simon, H. A. (1960). The new science of management decision. NY: Harper & Row.
Simon, H. A. (1961). Administrative Behavior. NY: Macmillan .
Stake, R. E. (1995). The art of case study research. Thousand Oaks, CA: Sage.
Taylor, D. (1965).“Decision-making and Problom Solving”in Handbook of Organization, edited by March, James G.(pp.48). NY: rand Mc Nally.
Chermack,T.J. (2003). Mental models in decision making and implication for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Advances in Developing Human Resources:Nov 2003;5,4; ABI/INFORM Global pg.408
Webb, J., & Vulliamy, G. (1995). The changing role of the primary school deputyheadteacher. School Organization, 15(1),53-63.
Yekovich, F. R. (1993). A theoretical 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experience in credit administration.In P.Hallinger,K.Leithwood & J.Murphy(Eds.), Cognitive Perspectives on educational leadership(pp.146-169) .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Yin, R. K. (1994).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2nd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