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鍵璋 Lin, Chien-Chang |
---|---|
論文名稱: |
臺灣法教儀式文化之研究–以過關、訓乩、煮油為例 Research on Faism Ritual Culture in Taiwan: Taking Crossing the Barriers,Tang Ki Training, and Purification of boiling oil as Examples |
指導教授: |
吳永猛
Wu, Yung-Meng 賀安娟 Ann Heylen |
口試委員: |
鄭燦山
Cheng, Tsan-Shan 張勝彥 Chang ,Sun-Yen 陳清香 Chen, Cing-Siang 林淑慧 Lin, Shu-hui 吳永猛 WU, YUNG-MENG 賀安娟 Ann Heylen |
口試日期: | 2021/07/19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臺灣語文學系 Department of Taiwan Culture,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
論文出版年: | 2022 |
畢業學年度: | 11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99 |
中文關鍵詞: | 乩 、巫覡 、生死 、制度性宗教 、擴散性宗教 |
英文關鍵詞: | spirit mediums, enchanter, Life and death, institutional religion, diffused religion |
研究方法: | 參與觀察法 、 個案研究法 、 紮根理論法 、 深度訪談法 、 田野調查法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200517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27 下載:42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主要研究臺灣法教信仰儀式文化,藉由茅山劉家教的儀式的信仰發展與融合,法教儀式中的自然崇拜與原始的祭星信仰,到人格化的星象神多重的文化建構,而建構下產生出法教的祭星科儀,透過儀式文化建構出的自然力崇拜,探討雷神信仰、法的建構,法教中有關雷的咒語,探討法教的儀式信仰,並透過相關經典建構詮釋法教儀式,以過關、訓乩、煮油儀式為主要探究。
茅山派是臺灣法教系統中較少聽聞的一個派別,因此想藉由本論文對閭山派以及茅山派於桃園週邊縣市、臺中地區的活動現象有所探究與紀錄。觀察儀式以過關、訓乩、煮油為主,主要觀察對象為茅山劉家教的兩位法師。
分為三大方向進行研究及資料收集。一為實地田野調查,確實記錄臺中與桃園茅山劉家教所施行之科儀法事現場實況;二為專人訪談,以茅山劉家教中林法師和黃法師為主要訪談對象,對其進行傳承之現況、師承脈絡、營務內容等有所瞭解。
本文共分為九個部分。第壹章緒論,主要是釐清研究的基礎,說明如何從事研究。第貳、參章,法教的巫覡特性,並且透過天地人三才,說明臺灣法教的神明譜系。第肆章說明茅山劉家教的傳承與其儀式的法器與修行等,第伍、陸、柒章,透過法事內容與宣行的紀錄,包括儀式流程、儀式的空間等相關事物。第捌章、第玖章,分析科儀中的儀式文化,以宗教信仰文化、民俗的關係、地方聚落的內容,進一步分析法教儀式特色以及法教儀式對於社會的作用情形,總結以上結論。
The paper was mainly focused on the culture and rituals of Fa Faction of Faism in Taiwan. The rituals of Liu’s Faction in Maoshan School ofFaism were merged with the nature worship and primitive star worship in the rituals of Fa Faction, and they were further developed into the multi-layered cultural construction consisting of stellar deities. We can find the nature worship under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rituals from observing the star worship rituals of Fa Faction. The thunder god belief, construction of Fa (witchcraft) and spells of Fa Faction related to thunder were investigated for obtaining a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rituals and belief of Fa Faction. The Taoist classics related to the topic were used as the reference for interpretating the rituals of Fa Faction. The rituals of barrier crossing, Tang Ki training and oil boiling were the main focuses for investigation.
Because Maoshan School is not so famous among the Faists of Fa Faction in Taiwan, the author would like to investigate and keep the record of the activities of the Faists of Lushan School and Maoshan School in Taoyuan City, Taichung City, and the regions around them. The rituals of barrier crossing, jitong training and oil boiling were mainly observed, and two Taoist priests of Liu’s Faction in Maoshan School ofFaism were the main subjects observed.
The research and data collection conducted were composed of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was field research, in which the processes of the rituals performed by Taoist priests of Liu’s Faction in Maoshan School ofFaism in Taichung City and Taoyuan City were actually recorded; The second part was expert interviews, in which Priest Lin and Priest Huang of Liu’s Faction in Maoshan School ofFaism were the interviewee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ir passing on of heritage, their masters and their operating activities was obtained.
The paper consists of nine sections. In Chapter 1, the Introduction, the basics of the study are clarified, explaining how to conduct the research. In Chapter 2 and 3, the shamanic characteristics of Fa Faction are mentioned, and the ranking of gods worshipped by the Fa Faction in Taiwan is explained by using the concept of heaven, earth, and man (the Three Matters). In Chapter 4, the heritage, tools for rituals and way of practice of Liu’s Faction in Maoshan School ofFaism are described. Chapter 5, 6 and 7 contain the contents of the rituals and the records of performance, including the processes of rituals, the venue for the rituals and other related matters. In Chapter 8 and 9, the culture in rituals is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ituals of the Fa Faction and the effects of the rituals on the society are further analyze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religious belief, culture, folklore, and rural settlement.
複印手抄本
不註作者,書名,年代,複印手抄本。(臺中茅山劉家教黃法師提供)
古籍文獻
王明,《太平經合校》,北京:中華書局,1960。
司馬遷撰、裴駰集解、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新校本史記三家注并附編二種》,臺北:鼎文書局,1981。
朱謙之,《老子》,《新編諸子集成》第一輯,北京:中華書局,1984,。
呂不韋著;陳奇猷校注,《呂氏春秋》,《中華要籍集釋叢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李勉註譯;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主編《管子》,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90, 635。
周鍾瑄主修、詹雅能點校,《諸羅縣志》,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5。
袁珂校注,《山海經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張宇初,邵以正,張國祥編纂,《太上玄靈北斗本命延生真經》,《正統道藏》19冊,臺北市:新文豐,1985。
張宇初、邵以正、張國祥,《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玉樞寳經》盈九,《正統道藏》2冊,臺北:新文豐,1985,323-1,。
張宇初、邵以正、張國祥,《天皇至道太清玉冊》,《續道藏》卷之三、陪三,《正統道藏》60冊,臺北:新文豐,1985,408-1,。
張宇初、邵以正、張國祥,《太上玄靈北斗本命長生妙經》,《正統道藏》19冊,臺北:新文豐,1985,10-1。
張宇初、邵以正、張國祥,《太上說中斗大魁保命妙經》,《正統道藏》19冊,臺北:新文豐,1985,21-1。
張宇初、邵以正、張國祥,《先天斗母奏告玄科》,《續道藏》漆二,《正統道藏》58冊,,臺北:新文豐,1985,330-1。
張宇初、邵以正、張國祥,《高上神霄玉樞斬勘五雷大法》,《道法會元》卷之六十一 好五,《正統道藏》49冊,臺北:新文豐,1985,167-2。
張宇初、邵以正、張國祥,《齋法宗旨門》,《上清靈寶大法》卷之五十八、寫七,《正統道藏》52冊, 613-1。
郭慶藩撰;王孝魚點校,《莊子》,《新編諸子集成》第一輯,北京:中華書局,1995,115-124。
陳淑均,《噶瑪蘭廳志》,《臺灣文獻叢刊》160,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852,4。
臺灣開明書店斷句,《斷句十三經經文》,臺北:臺灣開明,1973,8。
劉珍,《郊祀志》《東觀漢記、志》,清乾隆敕刻武英殿聚珍本5,5-2。
鄭汝諧,《論語意原》,《四書》,清乾隆敕刻武英殿聚珍本,1,7-1。
翻譯專書
Abraham H. Maslow, Deborah C. Stephens, Gary Heil著、吳凱琳, 李美華譯,《馬斯洛人性管理經典》,臺北:商周出版,2019。
班納迪克.安德森、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新版)》,臺北:時報出版,2010。
中文專書
董芳苑,《探討臺灣民間信仰》,臺北市:常民文化出版,1996。
楊慶堃著,范麗珠譯,《中國社會中的宗教:宗教的現代社會功能及其歷史因素之研究》,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王宏剛,于國華,《滿族薩滿教》,臺北:東大,2002。
吳永猛教授,〈法教的童乩〉,《2012、2013、2014法教與民俗信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津,2015,139-148。
吳永猛教授、謝聰輝,《臺灣民間信仰儀式》,臺北:國立空中大學,2005。
呂江銘,《八將》,臺北:石渠出版社,2005。
呂江銘,《官將首》,臺北:正港資訊,2002。
呂江銘,《家將》,臺北:正港資訊,2002
呂炳川,〈臺灣漢族音樂淺論〉,《呂炳川音樂論述集》,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79。
呂祝義、蕭啟村、翁柏偉合著,《澎湖傳統音樂調查研究:小法儀式音樂》,澎湖:澎湖縣立文化局,2005。
呂理政,《天、人、社會:試論中國傳統的宇宙認知模型》,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0。
呂錘寬,《道教儀式與音樂之神聖性與世俗化──儀式篇》,臺中: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2009.8,210。
呂錘寬,《臺灣的道教儀式與音樂》,臺北:學藝出版社,1994。
呂錘寬,《臺灣傳統音樂概論.歌樂篇》,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
李宗益,《將.源:論官將首》,臺北:永豐厝,2002年。
李豐楙、謝聰輝,《臺灣齋醮》,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1。
林美容,《臺灣鬼仔古:從民俗看見臺灣人的冥界想像》,臺北:月熊,2017。
林美容、李家愷,《魔神仔的人類學想像》,臺北:五南,2014。
林富士,《孤魂與鬼雄的世界——北臺灣的厲鬼信仰》, 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5。
曹本治,〈儀式音樂研究的理論定位及方法〉,《2001宗教音樂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新北:佛光文化出版社,2002。
莊吉發,《薩滿信仰的歷史考察》,臺北:文史哲,1986。
陳進國,《信仰、儀式與鄉土社會:風水的歷史人類學探索》(上、下),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曾人口,《金湖萬善同歸誌》,雲林:金湖萬善爺廟管理委員會,2008。
曾人口,《萬善同歸之歷史與祭祀-牽水狀的特殊民俗》,雲林:雲林縣萬善同歸牽水狀文化維護協會,2010。
曾人口總編纂,《口湖鄉鄉志》,雲林:雲林縣口湖鄉公所,2011。
黃文博,《臺灣信仰傳奇》,臺北:臺原出版社出版社,1989。
黃有興,〈道士、法師、乩童〉,《澎湖的民間信仰》,臺北:臺原出版社,1992。
劉枝萬,〈臺灣之法教〉,《層巒疊翠一甲子: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同仁自選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15。
劉枝萬,〈閭山教之收魂法〉,《中國民間信仰論集》,《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22,臺北:中研院民族所,1974,頁207-378。
劉枝萬,《中國民間信仰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74。
蔡佩如,《穿梭天人之際的女人:女童乩的性別特質與身體意涵》,臺北:唐山出版社,2001。
鄭亦翔,〈澎湖地方傳「乩」的信仰文化之初探〉,《2012、2013、2014法教與民俗信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津,2015。
鄭志明,《傳統宗教的文化詮釋-天地人鬼神五位一體》,臺北:文津,2009。
蕭登福,《南北斗經今註今譯》,臺北:行天宮文教基金會,1999。
蘇慧霜,《華人社會與文化:社會風俗篇》,臺北市: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
外文專書
Blake, C. Fred. Burning Money:The Material Spirit of the Chinese Lifeworld.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11。
Clifford Geertz,The Religion of Java,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6.
丸井圭治郎:《臺灣宗教調查報告書》第一卷,臺北:捷幼出版社,1993。
窪德忠,《道教史》,東京:山川出版社,1977
劉枝萬,〈臺灣の法教〉,《中國人と道教》,東京:汲古書院,1998, 128-134。
學位論文
尤麗絨,〈屏東慈鳳宮「八家將」陣頭比賽之探究〉,桃園:國立體育大體學育碩士論文,2010。
王俊棨,〈臺灣什家將陣團臉譜圖像之研究-以臺南白龍庵如意增壽堂為例〉高雄: 樹德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06。
王建國,《臺灣牽亡魂歌陣說唱藝術之研究-以吳天羅大師為例》,彰化:大葉大學碩士論文,2011。
王雅莉,〈越軌?轉位:青少年參與八家將團體之分析〉,臺北:世新大學碩士論文,2001。
吳秉諭,〈臺灣八家將創意公仔設計創作研究〉,高雄:樹德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06。
林佳芃,《從求助到助人─靈乩的生命成長》,新北:淡江大學碩士論文,2009。
林承毅,〈澎湖宮廟小法操營結界儀式之研究〉,臺北:國立臺北大學碩士論文, 2004。
林碧珠,《靈乩觀點與信仰實踐:新竹天宏宮道統宏揚的現象分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碩士論文,2003
林鍵璋,《新竹市樹林頭境福宮六將會儀式展演之研究》,新北:國立臺北大學碩士論文,2012。
員紹瑄,《依神而醫:一位當代靈乩之乩示醫療研究》,桃園:元智大學碩士論文,2010。
馬上雲,〈犒軍儀式之音樂研究-以臺灣西南沿海地區為主的觀察〉,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1995。
馬上雲,〈澎湖法教普唵派儀式音樂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8。
高怡萍,〈澎湖離島果葉村的犒軍儀式與儀式象徵〉,新竹:國立清華大學碩士論文,1993。
張正二,〈慰療系公仔設計之創作研究-以臺灣八家將為例〉,臺東:國立臺東大學碩士論文,2008。
張麗萍,《慈惠堂妙善公主與靈乩玉慈共命關係之敘說研究》,嘉義:南華大學碩士論文,2010。
莊翠霞,〈遊走於學校與家將團之間的青少年--以東部國中學生為例〉,花蓮: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碩士論文,2004。
許允聖,〈民俗英雄角色結合電腦動畫創作─以八家將造型為例〉,新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碩士論文,2004。
陳兵誠,〈文化符碼理論於家具設計創作之應用─以八家將臉譜為例〉,屏東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08。
陳信聰,《幽冥得度:儀式的戲劇觀點——臺南市東嶽殿打城法事分析》,新竹:國立清華大學碩士論文,2000。
陳藝勻,《臺灣童乩的社會形象與自我認同》,新北:輔仁大學碩士論文,2003。
陳麗莉,〈八家將表演程式與步法研析-以臺南縣佳里鎮「三五甲鎮宮八家將」為例〉,宜蘭:佛光大學碩士論文,2009
曾瑤粧,〈民間水難的祭祀與儀式之研究:以雲林縣口湖鄉為例〉,嘉義:南華大學碩士論文,2010。
黃建華,《明清廣東金花夫人信仰研究》,廣州:暨南大學碩士論文,2010。
黃福坤,〈少年參與家將團之心理歷程與行為意義─以臺北縣為例〉,新北:國立臺北大學碩士論文,2005。
楊美靜,〈小法【清壇咒】儀式音樂之研究─以板橋鎮國宮為例〉,新竹:玄奘大學碩士論文,2011。
劉艷艷,《宋元明清練夫人信仰研究》,廣州:暨南大學碩士論文,2015。
蔡慧敏,〈青少年參與家將團的背景及影響---以官將首少年為主---〉,臺北:東吳大學碩士論文,2000。
蔣季芳,《第三隻眼的天空─靈乩宗教經驗之探討》,嘉義:南華大學碩士論文,2007。
盧雪靜,〈閱讀八家將:盧雪靜創作論述〉,臺南:臺南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09。
蕭啟村,〈澎湖宮廟小法造橋儀式及操營儀式音樂研究〉,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碩士論文,2005。
戴如豐,〈戲謔與神秘---臺灣北部正一派紅頭法師獅場收魂法事分析〉,嘉義:南華大學碩士論文,2007。
戴嘉琦,《澎湖小法造橋過限儀式研究》,新北:真理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謝文智〈從家將團青少年與其偏差行為看現行青少年政策-以參與新竹市香山地區家將團青少年例〉,新竹:玄奘大學碩士論文,2007。
中文期刊
卜祥偉,〈早期北斗信仰及其道教化探微〉,《江漢論壇》,第4期,第7期,2014,頁124-128。
王小婷,〈中國民間傳統喪葬習俗———避煞〉,《民俗研究》,第4期,第4期,2011,頁95-103。
石萬壽,〈家將團:天人合一的巡捕組織〉,《史聯雜誌》,第4期,第4期,1984,頁1-9。
朱磊、李楠,〈殷周北斗信仰初探〉,《中原文物》,第4期,第2期,2014,頁24-28。
何慧,龔曉田〈陳靖姑造像「三身」現象探析〉,《集美大學學報》,第2期,2017,頁28-34。
余德慧、劉宏信,〈臺灣民間宗教虔信者的「啟蒙神學」〉,《新世紀宗教研究》,第1卷第4期,2003,頁64-94。
吳永猛教授,〈法教的雷法〉,《道法自然》,第1期,2013,頁16-27。
吳永猛教授,〈臺灣經濟經驗與未來發展〉,《商學學報》,第1期,1993,頁1-17。
吳永猛教授,〈澎湖宮廟小法的普唵祖師之探源〉,《東方宗教研究》,第4期,1994,頁165-182。
吳永猛教授,〈澎湖嵵裡水仙宮王船祭之研究〉,《臺灣文獻》,第63卷第4期,2012,頁311-353。
呂一中,〈「會靈山」運動興起及其對民間宗教之影響〉,《臺灣宗教學會通訊》,第7期,2001。
呂江銘,〈驅邪除煞話家將──消災解危的宗教陣頭〉,《心境宗教季刊》,第5期,2005,頁18-20。
呂理政,〈臺南東嶽殿的打城法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第2期,1990,頁1-48。
李亦園,〈社會變遷與宗教皈依:一個象徵人類學理論模型的建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第56期,1984,頁1-28。
李秀娥,〈鹿港海埔厝的道教血湖科儀〉,《歷史月刊》,第246期,2008,頁11-16。
李豐楙,〈煞與出煞一個宇宙秩序的破壞與重建〉,《民俗系列講座》,1991,257-336。
李豐楙〈臺灣儀式戲劇中的諧噱性-以道教、法教為主考察〉,《民俗曲藝》,第71期,1991,頁174-210。
林珊妏,〈越南后土夫人故事及其相關信仰研究〉,《臺東大學人文學報》,第2卷第1期,2012,頁1 - 35。
林美容,〈彰化媽祖的信仰圈〉,《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68期,1990,頁41-104。
林振源,〈閩南客家地區的道教儀式:三朝醮個案〉,《民俗曲藝》,第1584期,2007,頁197-253。,。
林淑慧,〈臺灣閩南生命禮俗諺語的文化詮釋〉,《民間文學年刊》,第1期,2007,頁111-144。
林富士,〈清代臺灣的巫覡與巫俗--以《臺灣文獻叢刊》為主要材料的初步探討〉,《新史學》,第16卷第3期,2005.,頁23-99。
林富士,〈醫者或病人?-童乩在臺灣社會中的角色與形象〉,《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6卷第3期,2005,頁511-568。
邱坤良,〈道士、科儀與戲劇―以雷晉壇《太上正壹敕水禁壇玄科》為中心〉,《戲劇學刊》,第11期2010,頁23-127。
姜守誠,〈南臺灣靈寶道派放赦科儀之研究〉,《世界宗教學刊》,第4期,2010.15,71-209 。
洪瑩發,〈威顯南邦:馬來西亞馬六甲勇全殿的王醮〉,《民俗曲藝》,第184期,2014,頁59-103。
徐曉望,2008,〈論瑜珈教與臺灣的閭山派法師〉。《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2卷第2期,2008,頁5-10。
酒井規史,〈地方的雷法與《道法會元》,第4期:以《洞玄玉樞雷霆大法》,第4期為中心〉,《華人宗教研究》,第3期,2014,頁27-49。
馬上雲,〈法教儀式之戲劇性演出及其音樂運用:以澎湖縣馬公市案山北極殿普唵派儀式為例〉,《南藝學報》,第4期,2013.7,頁75-101。
張珣,〈信仰與文化:李亦園先生與臺灣人類學漢人宗教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4期,2000.88,頁1-34。
畢恆達,〈生活經驗研究的反省:詮釋學的觀點〉,《本土心理學研究》,第4期,1995,頁224-259。
許麗玲,〈臺灣民間信仰中的補春運儀式---以北部正一派道士所行法事儀式為例〉,《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第4期, 1992.13,頁95-129。
陳美玲,〈淺談「鬼信仰」對中國傳統社會與文學藝術的影響〉,《東海大學圖書館館訊》,第4期2011.116,頁41-57。
陳啟鐘〈風生水起-論風水對明清時期閩南宗族發展的影響〉,《新史學》,第4期,2007.18.3,頁1-43。
陳維新,〈進香之界定:由象徵人類學角度〉,《人類與文化》,第4期,1989. 23,頁64-81。
陸敬忠,〈辯證性──系統性詮釋學之構思:文化際哲思方法學基設初探〉,《漢語基督教學術論》,第4期,2007,頁137-166。
曾美香、薛麗芳,〈臨水夫人的造神背景與傳播特色〉,《寧德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期,2009,頁47。
黃有興,〈澎湖的法師與乩童〉,《臺灣文獻》,第4期,1987.38.3,133-134。
黃建興、林國平,〈媽祖信仰與臨水夫人信仰的比較研究〉,《閩臺文化研究》,第3期,2015,頁28-37。
黃淑貞,〈從「內外」探討傳統合院建築之空間意涵〉,《建築學報》,第85期,2013,頁99-112。
董芳苑,〈臺灣民間的神巫:「童乩」與「法師」〉,《臺灣民間宗教信仰》,臺北,長青,1975,頁247-266。
道教月刊,〈大道文化報發行 靈乩傳播新里程〉,《道教月刊》,第15卷第3期,2007,頁35。
劉力宇〈南宋以來官府和士大夫參與下的虞夫人信仰發展〉,《魅力中國》,第7期,2017.,頁297-298。
劉枝萬,〈閭山教之收魂法〉,《中國民間信仰論集》,《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22,臺北:中研院民族所,1974,頁207-378。
鄭志明,〈「乩示」的宗教醫療〉,《文明探索叢刊》,第53期,2008,頁13-42。
鄭志明,〈從臺灣俗諺談傳統社會的宗教思想〉,《鵝湖月刊》,第8期,1986,頁65-73。
鄭志明,〈臺灣靈乩的宗教形態〉,《文明探索叢刊》,第45期,2006,頁23-55。
黎志添,〈《先天斛食濟煉幽科》考:一部廣東道教科儀本的文本源流研究〉,《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51期,2010,頁117-141。
黎志添〈識見、修煉與降乩──從南宋到清中葉呂洞賓顯化度人的事蹟分析呂祖信仰的變化〉,《清華學報》,第46卷第1期,2016,頁41 - 76。
盧秀滿,〈中國筆記小說所記載之「避煞」習俗及「煞神」形象探討〉,《師大學報:語言與文學類》,第57卷第1期,2012,頁23-53。
蕭登福,〈《太上玄靈北斗本命延生真經》探述上〉,《宗教學研究》,第36期,1997,頁49-65。
蕭登福,〈《太上玄靈北斗本命延生真經》探述下〉,《宗教學研究》,第37期,1997,頁30-39。
蕭登福,〈《太上說南斗六司延壽度人妙經》探述〉,《宗教學研究》,第39期,期1998,頁23-35。
蕭登福,〈試論北斗九皇、斗姆與摩利支天之關係〉,《人文社會學報》,第3期,2004,頁5-22。
濱島敦俊、許檀譯,〈明初城隍考〉,《社會科學家》,第6期,1991,22-30+21。
謝世維,〈當代中國道教養生修練:一個現象的微觀〉,《師大學報》,第65卷第2期,2020,頁125-146。
謝宗榮,〈臺灣道教的傳承與道壇生態〉,《宗教大同》,第7期,2008,頁42-61。
謝宗榮,〈臺灣道教的齋醮科儀〉,《宗教大同》,第9期,2010,頁37-72。
謝宗榮,〈認識道教文疏—以中元普度為例〉,《心鏡》,第30期,2011,頁36-41。
謝貴文,〈論清代臺灣的城隍信仰〉,《高應科大人文社會科學學報》,第8卷第1期,2011,頁1-28。
謝聰輝,〈臺灣道法二門道壇建醮文檢研究--以基隆廣遠壇乙酉年松山慈惠堂七朝醮典演法為例〉,《清華學報》,第39卷第2期,2009,頁181-225。
鍾振宇〈莊子的氣化現象學〉,《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2期,2013,頁109-148。
關華山,〈臺灣傳統民宅所表現的空間觀念〉,《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49期,1980,頁175-215。
外文期刊
松本浩一,〈臺南林法師の打城儀禮:紅頭法師の儀禮と文獻の傳統(2)〉,《社會文化史學》,1999.40,90-108。
松本浩一,〈臺南林法師の補運儀禮:紅頭法師の儀禮と文獻の傳統〉,《圖書館情報大學研究報告》,1999.18.1,11~28。
蔡怡佳,The Writing of History: The Religious Practices of the Mediums' Association in Taiwan《歷史的書寫:靈乩協會之宗教實踐》,《臺灣人類學刊》,2004 .2.2. 43 - 80。
會議論文
李豐楙,〈臺南地區入厝習俗與道教謝土科儀〉,《南瀛人文景觀:南瀛傳統藝術硏討會論文集》,臺北市:財團法人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2002。
林富士,〈臺灣童乩的社會形象初探(二稿)〉,《「巫者的面貌」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002。
網路資料與文獻
〈過關度限全章〉,https://blog.xuite.net/hzj20122/twblog/143460893,瀏覽日期:2021.2.21。
《玄天上帝閭山請神咒法鼓篇》,https//blog.xuite.net/za2803/wretch1/104548318,瀏覽日期:2021.2.21。
中華道教總會、中華民國道教會聯合官網,http://chinesetaoism.taoservice.org/main.php?page=about,瀏覽日期:2019.5.19。
孔安國傳、孔穎達疏,《尚書正義》,《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https://ctext.org/dictionary.pl,瀏覽日期:2012.4.9。
王冰注、林億等校正,《四部叢刊初編》中第357~361冊,《景上海涵芬館藏明翻北宋本》,《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https://ctext.org/dictionary.pl,瀏覽日期:2012.4.9。
朱峰,《大二爺伯》,《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Ju2_KewlLY,瀏覽日期:2012.4.9。
吳永猛教授,〈法教〈合壇咒〉與玄天信仰的剖析〉,《第二屆海峽兩岸武當文化論壇會議論文》,2010。http://www.xuan.org.tw/web/attachments/article/170/a07-0033.pdf,瀏覽日期:2019.7.9。
吳永猛教授,〈法教的玄天上帝信仰之探討〉,2008,http://www.tiengod.org.tw/web/images/ckfinder/files/20140618111857.pdf,瀏覽日期:2019.7.9。
吳永猛教授,〈法教的玄天上帝信仰之探討〉《玄天上帝信仰文化藝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宜蘭:臺灣中華玄天上帝弘道協會,2009,http://www.tiengod.org.tw/web/images/ckfinder/files/20140618111857.pdf,瀏覽日期:2021.2.21。
房玄齡注,《管子》,《四部叢刊初編》中第344~347冊,《景常熟瞿氏鐵琴銅劍樓藏宋刊本》,《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https://ctext.org/dictionary.pl?if=gb&id=48610,瀏覽日期:2012.4.9。
神木與瞳,《法仔鼓》,《魔鏡歌詞網》,https://mojim.com/twy105720x1x11.htm,瀏覽日期:2012.4.9。
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1301796/,瀏覽日期:2021.2.21。
許慎撰、徐鉉等奉敕校定 ,《說文解字》,《四部叢刊初編》本,《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https://ctext.org/dictionary.pl?if=gb&id=31684,瀏覽日期:2012.4.9。
許慎撰、徐鉉等奉敕校定 ,《說文解字》,《四部叢刊初編》本,《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https://ctext.org/shuo-wen-jie-zi/shi-bu/zh?filter=517228,瀏覽日期:2012.4.9。
董事長樂團,《來者乎神》,《魔鏡歌詞網》,https://mojim.com/twy100438x9x4.htm,瀏覽日期:2012.4.9。
臺北市政府民政局,〈北市政府年度金銀紙錢集中燒淨爐儀式 中元普度專用集中燒紙袋 8/17起免費提供〉,《臺北市政府民政局》。https://ca.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080D7D061A30C74B&sms=72544237BBE4C5F6&s=7427C2BAF73E7C32。瀏覽日期:2015.10.10 。
臺灣省城隍廟,http://www.citygod.tw/culture2.php。瀏覽日期:2015.10.10 。
艋舺龍山寺,〈停燒紙錢空氣好 香枝減量做環保〉記者會,《艋舺龍山寺》,https://www.lungshan.org.tw/tw/04_activity2.php?p=25。瀏覽日期:2015.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