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吳建華 Chien-Hua Wu |
---|---|
論文名稱: |
珠三角臺商子女跨界流動的學習經驗及其身分認同意象 Trans-boarder Identification and Learning Experience of Taiwanese Businessperson’s Offspring at Pearl Delta Region |
指導教授: |
潘慧玲
Pan, Hui-Ling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4 |
畢業學年度: | 10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377 |
中文關鍵詞: | 臺商子女 、跨國移民 、跨國主義 、身分認同 |
英文關鍵詞: | Taiwanese Businessperson’s Offspring, Transmigrants, Transnationalism, Identity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93 下載:3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近20年來,隨著大陸經濟與生活環境提升,有愈來愈多的臺商「舉家遷移」到大陸生活,臺商家庭在珠三角寄鄉採跨兩岸的移動模式在當地生活。而臺商子女在跨兩岸的社會場域下,由於他們是「移民第二代」(或第1.5代),容易有「無根的」漂泊心理,或多或少有「身分定位」的迷惘,會追問:「我從哪裡來?我在哪裡?我要走向哪裡?我怎麼去?」「我過去是誰?現在是誰?未來又會是誰?」「他人認為我是誰?」等一系列有關個體和群體身分的問題。面對這些問題,他們必須有和諧一致的完整詮釋,才能有效因應環境經常轉變所帶來的心理風險,讓自己與變動的環境,取得意義聯結和重建關係。於是,我從分別訪談:曾就讀臺商學校、大陸學校及國際學校的學生共21位(臺灣籍17位,菲律賓籍2位,香港籍1位,多重國籍1位),臺校校長及教師共6位,臺校家長1位。關注問題為臺商子女多少經歷跨兩岸或國際文化的洗禮,他們形成何種身分認同意象。本研究根據實徵資料獲致下述的結論:
一、臺商家庭移居珠三角寄鄉之動力來自追求更好的個人或企業發展之機會,當地生活與教育環境的提升是其舉家搬遷的重要因素,而在移居過程中,臺商子女無形中傳承父輩跨界移動的性格。
二、持續的跨兩岸移動生活模式為臺商家庭在珠三角寄鄉工作、生活或學習,提供抱團取暖的支持系統,並形塑出臺商族群的身分意識。
三、臺商家庭在珠三角寄鄉擇校考量,是以培養子女健全品格及跨界移動能力為目標,故品格教育、英語學習及升學機會是臺商家庭擇校的主要指標,但家庭經濟能力則限制實際的擇校空間。
四、當前兩岸政府的相關政策大致有助臺商子女跨兩岸移動。移居政策開放友善;教育政策有助臺商子女在當地安定與跨界學習,也促進臺校生源增加。
五、珠三角寄鄉不同類型的學校教育,對臺商子女的身分認同具有不一樣的劃界與跨界促進作用。
六、臺商子女對臺灣原鄉具有濃厚的原生情感,本島臺灣人的人文素養更是支撐他們把自己歸屬為臺灣人身分的關鍵,故其對臺灣原鄉有落葉歸根、回饋故里之情感認同。
七、臺商子女移居珠三角寄鄉懷著過客的暫居心態,大陸人缺乏現代文明素養與生活品味是他們不願融入當地生活的原因,但高速的城市建設及廣大的開發市場是其考量繼續留在大陸工作的原因。
八、跨界生活與學習經驗對臺商子女的身分認同具有深化與混雜的促進作用,對自己身分的歸屬主要來自情感認同,對他人展演自己的身分則有較多工具利益上的考量。
九、跨兩岸的家庭、學校與社會環境對臺商子女的身分認同各有不同程度與層面的影響。家庭影響力呈現在核心價值觀念的形塑,學校影響力則在凸顯族群視野意識的拓展,社會影響力則深化既有的臺灣人身分歸屬。
After the founding of Taiwanese Businessmen’s Dong Guan School (TBDGS) in year 2000, more and more parents have decided incorporating family and business lives by moving to Pearl Delta Region (PDR) in the Southern China. I have observed that the accommodation, connect, reconnect, and sense-making of cross-cultural living and learning of these businessperson children are key challenges to their identity formation. Thus, my study focuses on students’ identity formation under the cultural cross-strait and cross-nation context. Twenty-one students (17 from Taiwan, 2 from Philippines, one from Hong Kong, and 1 with dual-citizenships from both A and B), and one parent, the principle, and six teachers of TBDGS, were interviewed. This dissertation concludes as follows:
1.The prosperous business around PDR has attracted Taiwanese Businesspersons for decades and parents have been motivated to migrate with respect to the distinct improvement of living and educational conditions. Meanwhile, their offspring also inherits family characteristic of trans-boarder migrations.
2.The family supporting system of Taiwanese businesspersons are fueled by the gear-shifting lifestyles between frequently travelling in Taiwan and China. Such lifestyle also formulates the identity of businessperson community.
3.Parents take seriously about characteristic cultivation and trans-boarder mobility of their children. In terms of school choice, the opportunity of character education, English learning, and future advancement to prestigious schools are considered critical. However, parents may have limited options depending on their own economic affordance.
4.The education and immigration policies of Taiwan and China are overall friendly to businesspersons and their children. This also helps TBDGS overcome the challenge of student recruitment and retention.
5.Boarder-crossing and/or boarder-defining are promoted differently based on the different types of schooling.
6.Affectively, Taiwanese identity of those businessperson children is mainly supported by Taiwan’s civilization and literacy. Considering the gaps of lifestyles between Taiwan and China, they are not willing to be acculturated like Chinese people. However, they are also realistic in terms of staying in PDR because of its thriving markets and growing opportunities.
7.Therefore, the trans-boarder living and learning experience is a “remix” of identity (re)formation. Taiwanese businesspersons’ children express their multiple identities with regard to realistic and instrumental purposes. Merely, their inner, self-identities are actually determined by the affective belongingness of Taiwan.
8.The characterization of such children’s identity is achieved in multi-folds: Core value is constructed by family members, community awareness is envisioned by schools, and the identity is crystallized by the societies.
十月前東莞臺商恐1成關廠(2011年7月20日)。旺報。2011年7月21日,取自http://news.chinatimes.com/wantdaily/11052101/112011072000088.htm
上海臺商子女學校(2011)。2011大陸臺商子女「認識臺灣」夏令營簡章。2011年8月22日,取自http://www.shtcs.com.cn/images/up/News/20115413405454394.doc
大陸15項新措施惠及臺胞(2006,4月16日)。廈門晚報。2011年8月24日,取自http://www.csnn.com.cn/2006/ca455009.htm
大陸公安部(2005)。中國出入境管理主要改革舉措和便民利民措施一覽。2011年10月4日,取自http://big5.huaxia.com/xw/dl/2005/00389849.html
公安部決定簡化臺商出入境手續(1998)。2011年10月3日,取自http://oldepaper.dahe.cn/docroot/199810/28/km01/lm02/28070205.htm
公安部將推出簡化兩岸人員往來五項便捷措施(2004)。2011年10月3日,取自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04-02/11/content_1309691.htm
方孝謙(2003)。全球化衝擊下大陸臺商的認同問題。論文發表於許光泰、陳永生(主編),世貿組織與兩岸發展(頁489-504)。臺北市: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王世英、蘇玉龍、李志忠、李信、蘇玉龍、李志忠(2007)。招收海外僑生來臺升讀大學之研究(第三期)──與中國大陸、港澳地區招生策略之比較。臺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
王君琳(2002)。流動的家:大陸臺商女性配偶的家生活與認同。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宏仁(2009)。性別化的草根跨國社區:以臺越關係為例。載於王宏仁、郭佩宜(主編),流轉跨界:跨國的臺灣,臺灣的跨國(頁163-192)。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王甫昌(2002)。邁向臺灣族群關係的在地研究與理論:族群與社會專題導論。臺灣社會學,4,1-10。
王坤生(2003)。建構非營利學習型組織:東莞台商子弟學校之個案研究。私立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王明珂(2001)。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臺北市:允晨。
王若芃(2009)。流動的身體與認同:臺商在上海的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王振寰(1997)。跨國界區域經濟形成的統理機制:以臺灣資本外移南中國為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7,1-36。
王茹(2010)。兩岸族臺胞的社會身份認同與兩岸命運共同體──從社會認同理論的本土文化心理機制出發的闡釋。臺灣研究集刊,107,76-83。
王雯君(2005)。閩客族群邊界的流動:通婚對女性族群記憶與認同的影響。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王麗雲(譯)(2002)。M. W. Apple著。意識型態與課程(Ideology and curriculum)。台北市:桂冠。
田君美(2002)。開放臺商赴大陸直接投資之政策意涵。兩岸經貿月刊,2002(8)。2011年10月7日,取自http://www.seftb.org/mhypage.exe?HYPAGE=/03/03_content_01.asp&weekid=38&idx=2
石之瑜(2001)。論臺灣政治的移民性質。二十一世紀,68,66-75。
石之瑜(2006)。身份政治──偶然性、能動者與情境。高雄市:中山大學。
立法院(2006)。立法院公報,95(31),院會記錄,臺北市:作者。
立院通過役男赴陸就讀可緩徵(2011)。2011年8月14日,取自http://news.chinatimes.com/politics/130502/132011061401966.html
牟淑芬(2001)。大陸臺商子女就學模式之研究:以中小學為例。私立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吳乃德(1996)。自由主義和族群認同:搜尋台灣民族主義的意識型態基礎。臺灣政治學刊,1,5-40。
吳乃德(2005)。麵包與愛情:初探臺灣民眾民族認同的變動。臺灣政治學刊,9(2),5-39。
吳介民(2012)。第三種中國想像。新北市:左岸文化。
吳介民、陳志柔、陳明祺(2008)。跨海峽新社會研究:台灣之中國研究典範更新與新興領域。當代中國研究通訊,9,12-33。
吳介民、曾嬿芬(2013)。跨國治理場域中的身分政治競賽。載於吳介民(主編),權力資本雙螺旋:臺灣視角的中國/兩岸研究(頁410-437)。新北市:左岸。
吳孟潔(2006)。漂海過海的生活:臺商女性配偶的遷移與轉變。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吳欣蓓、陸洛、林素貞、劉兆明(2010)。臺灣女性是否跟隨丈夫外派移居之決策考量。應用心理研究,45,203-242。
吳欣蕙(2002)。人才移動、家庭遷移與技術移轉──以臺商在上海地區就職為例。國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吳前進(2004)。跨國主義:全球化時代移民問題研究的新視野。國際觀察,2004(3),55-58。
吳前進(2007)。跨國主義的移民研究──歐美學者的觀點和貢獻。華僑華人歷史研究,2007(4),64-72。
吳建華(2006)。大陸潢涌小學經營與管理之初探:與東莞臺商子弟的比較。2011年7月24日,取自http://www.td-school.org.cn/3ws0608/rd/pdf/10.大陸潢涌小學經營與管理之初探.pdf
吳建華(2008)。學校行銷的理念與實踐:以東莞台商子弟學校為例。學校行政雙月刊,53,175-191。
吳建華(2009,11月)。孟母三遷:珠三角臺商為其子女擇校相關因素之探究。論文發表於臺灣比較教育學會舉辦之「2009教育研究與教育政策之對話」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市。
吳建華(2010)(主編)。圓夢記:東莞臺校外史。廣省東:東莞台商子弟學校。
吳建華(2010,6月)。經濟全球化下臺灣海外學校的挑戰與因應:以大陸地區的東莞台商子弟學校為例。論文發表於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中小學校長培育及專業發展中心舉辦之「新紀元的教育行政發展」學術研討會,臺北市。
吳建華、陳金粧(2005,11月)。跨文化管理的理論與實踐:以東莞台商子弟學校為例。論文發表於 臺灣教育社會學學會舉辦之「2005華人教育」 學術研討會,臺北市。
吳建華、陳金粧(2006,4月)。海外臺灣學校與大陸臺商學校之現況與展望。論文發表於澳門大學教育學院、澳門教育暨青年局舉辦之「2006華人社會的教育發展」學術研討會,澳門。
吳建華、陳鏗任(2011)。經濟全球化下臺灣海外學校的挑戰與因應:以東莞台商子弟學校為個案。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7(3),181-214。
吳惠林(2011)。「兩岸投資保障協議」不簽也罷。中華經濟研究院時論及政策廣場。2011年10月8日,取自http://www.cier.edu.tw/ct.asp?xItem=15430&ctNode=61&mp=1
吳瑾嫣(2000)。女性遊民研究:家的另類意涵。應用心理研究,8,83-120。
吳賢卿(2004)。新歡與舊愛:大上海臺商認同移轉之研究。私立銘傳大學國家發展與兩岸關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叡人(譯)(1999)。B. Anderson著。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nationalism)。臺北市:時報文化。
呂曉娟(2010)。臺商子女在金就學問題與改進策略之研究。國立金門技術學院島嶼休閒資源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金門縣。
宋子雅(2001)。大陸臺商生活適應、婚姻滿意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中國大陸深圳市及東莞市之臺商為例。私立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宋明順(1998)。傅雷勒的批判教育學思想。社教雙月刊,83,24-31。
宋曉薇(2006)。企業/公民身分之名與實:臺資企業、地方政府與當地社區互動關係。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李立(2000)。彰明政策一視同仁──教育部港澳臺事務辦公室李海績主任就祖國大陸高校招數臺灣學生答本刊記者問。兩岸關係月刊,3,42-43。
李志勇(2008)。臺商「異/己」、「異域/故鄉」之認同區辨:以上海從事文化產業的臺商為例。中山大學人類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廣東省廣州市。
李奇(無日期)。兩岸高等教育學歷互認的機遇與挑戰。2011年8月14日,取自http://www.waou.com.mo/detail.asp?id=47505
李宗義(譯)(2008)。T. H. Wong著。比較霸權:戰後新加坡及香港的華文學校政治(Hegemonies Compared: State Formation and Chinese School Politics in Postwar Singapore and Hong Kong)。臺北市:群學。
李明歡(2010)。當代西方國際移民理論再探討。廈門大學學報,198,5-12。
李政亮(2011)。拆哪,我在這樣的中國。新北市:夏日。
李政亮(2012)。中國課:擊上紅領巾的中國式青春。臺北市:日出。
李悅晉(2009)。中國大陸臺商的企業接班:社會資本的維繫與拓展。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李健銘(2007)。新移民子女的心理認同。載於張芳全(等著),新移民子女的教育(頁179-200)。台北市:心理。
李敏菁(2009)。臺商生活在地化之個案研究:以廣州市為例。國立政治大學中國大陸研究英語碩士學程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雪莉(2011)。從人力大國邁向人才強國。天下雜誌,481,104-110。
李增倫(2007)。大陸臺商子弟赴金門就學之研究。私立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沙儷伶(2006)。轉變的家──兩岸分偶家庭之初探。私立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肖軍(2011)。全國臺聯2011年臺胞青年千人夏令營綜述。臺聲,8。2011年9月8日,取自http://tais.qikan.com/ArticleView.aspx?titleid=tais20110807
周聿峨、阮征宇(2003)。當代國際移民理論研究的現狀與趨勢。暨南學報,25(2),1-17。
周佩霞、馬傑偉(2005)。愛國.政治審查。香港:次文化堂。
孟樊(2001)。後現代的認同政治。臺北市:揚智。
東海大學推廣部獲選為探索臺灣之美合辦單位(2011)。2011年8月22日,http://www.thu.edu.tw/thunews/detail.php?newsID=1616&prevID=38
東莞台商子弟學校(2011a)。大陸臺商學校2011年暑期返臺授課活動手冊。廣東省:東莞台商子弟學校。
東莞台商子弟學校(2011b)。2011大陸臺商子女「認識臺灣」夏令營簡章。2011年8月22日,取自http://www.td-school.org.cn/epaper/2008/list.asp?Unid=1458
東莞臺商育苗教育基金會(2008)。東莞臺校師生湖湘文化之旅掠影。2011年8月23日,取自http://www.td-school.org.cn/tbdf/about.asp?menuid=8&subjectid=192&id=229
林平(2008,7月)。靚太唔易做──臺灣女性在中國的家庭與婚姻。論文發表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舉辦之「擇偶、婚姻與社會變遷」學術研討會」,臺北市。
林平(2009a)。中國大陸臺商學校學生的身分認同。新社會,4,39-43。
林平(2009b)。從居住空間看臺灣人對中國大陸當地的認同。臺灣政治學刊,13(2),57-111。
林平(2009c)。情感因素對人口遷移的影響:以居住在東莞與上海地區的外省臺灣人為例。東亞研究,40(2),99-140。
林平(2010)。我的美麗與哀愁:在中國大陸的單身臺灣女性。人口學刊,41,111-151。
林平(2012)。想像的階層流動:中國大陸臺灣學生的就學就業分析。中國大陸,55(3),57-83。
林平(2013)。從虛擬到現實的身分認同:以東莞與華東臺商學校的畢業生為例。人口學刊,46,1-45。
林正士、王翔煒、張梨慧、顏靜筠(2010)。臺商子女來金就學專案研究(一)。金門縣政府委託專案報告。金門縣:國立金門大學島嶼休閒發展研究所。
林正士、李瓊芳、林黛琿(2011)。臺商子女來金就學專案研究(二)。金門縣政府委託專案報告。金門縣:國立金門大學島嶼休閒發展研究所。
林志慎(2002)。外來動力的「制度創新」:「東莞台商協會」成立「台商學校」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芳如(2010)。緬甸與僑生:跨國主體的形成與認同困境。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林冠瑋(2011)。政府影響臺商子女教育相關政策之研究:標的人口順服的觀點。國立臺南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林建甫、李俊緯、周信佑(2011)。兩岸宜儘速簽訂《投資保障協議》。中共研究,45(9)。2011年10月7日,取自http://www.npf.org.tw/post/2/9744
林祖嘉(2011)。臺商在兩岸經貿發展的過去與未來。兩岸經貿月刊,2011(4)。2011年7月27日,取自http://www.seftb.org/mhypage.exe?HYPAGE=/03/03_content_01.asp&weekid=147&idx=4
林瑞華、耿曙(2008)。經濟利益與認同轉變:臺商與韓商個案。東亞研究,39(1),166-192。
施正鋒(2004)。臺灣客家族群與政治。2011年11月1日,取自http://mail.tku.edu.tw/cfshih/seminar/20040605/20040605.htm
柯鴻彬(2006)。中國大陸高等教育擴張與教育均衡發展之研究。網路社會學通訊,59。2011年8月14日,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59/59-16.htm
洪士育(2012)。大陸臺生返臺就學意向調查。屏東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洪瑛君(2005)。靈魂的鄉愁──林燿德及其小說的「認同主題」研究。私立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洪蘭(2006,6月15日)。臺商子弟教育。國語日報,8版。
胡晴舫(2009)。旅人。臺北縣:八旗文化。
胡蘇云(2006)。上海臺灣人的社會融入分析。社會科學,2006(8),125-135。
范疇(2011)。臺灣是誰的?你的?我的?他的?世界的?。新北市:八旗文化。
范麗娟(2004)。深度訪談。載於謝臥龍(主編),質性研究(頁81-126)。臺北市:心理。
唐樹備(2006)。大陸《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的制定和兩岸簽訂民間性投資保護協議問題。中國臺商,31。2011年10月6日,取自http://www.ctb-maga.cn/showdata.asp?ts_id=16
唐樹備(2010)。我對東莞台商子弟學校成立前後的若干回憶。載於吳建華(主編),圓夢記:東莞臺校外史(頁1-5)。廣東省:東莞台商子弟學校。
孫岩(2008,10月)。關於兩岸高等教育交流的狀況及前景。論文發表於致理技術學院舉辦之「新形勢下的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臺北縣。
孫鴻業(2002)。污名、自我、與歷史:臺灣外省人第二代的身份與認同。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徐榮崇(2013)。移動之民:一點五代年輕移民在臺澳之間的適應與流動。人口學刊,46,121-161。
桂紹貞(2011)。大陸臺商子女學校現行教育品質保障策略的分析。康寧學報,13,79-98。
海基會(2004)。93年春節大陸臺商協會負責人聯誼座談會建議事項辦理情形。2011年8月27日,取自www.mac.gov.tw/public/Data/962416392371.pdf
海基會(2007)。96年大陸臺商端午節座談聯誼活動臺商建議事項辦理情形。2011年8月18日,取自http://www.seftb.org/qanda/96年端午節大陸臺商建議事項辦理情形.doc
海基會(2009)。臺商服務中心設立目的。2011年10月15日,取自http://www.seftb.org/mhypage.exe?HYPAGE=/service/service_item.asp&cid=1
海基會(2010)。2010大陸臺商端午節座談聯誼活動臺商代表建議事項與回應表。2011年8月26日,取自http://www.seftb.org/qanda/99年臺商端節座談會臺商建議辦理情形.doc
海基會(無日期)。回臺投資,租稅獎勵。2011年10月15日,取自http://www.seftb.org/taiwannews/租稅優惠.doc
祝政邦(1999)。大陸臺商子女教育問題之研究──以上海市與廈門市為例。私立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耿曙(2002)。「資訊人」抑或「臺灣人」?大上海地區高科技臺商的國家認同。國政研究報告,內政(研)091-061號。2011年7月7日,取自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IA/091/IA-R-091-061.htm
耿曙(2003)。連綴社群:WTO背景下兩岸民間互動的分析概念。載於許光泰、方孝謙、陳永生(主編),世貿組織與兩岸發展(頁457-487)。臺北市:政大國關中心。
耿曙(2008)。中國大陸臺商研究的回顧與前瞻:站在新移研究的起點?論文發表於中興大學舉辦之「臺商研究工作坊」,臺中市。
耿曙(無日期)。兩岸族?大上海地區臺商的國家認同。2011年7月3日,取自http://www.ntpu.edu.tw/pa/news/94news/attachment/950221/3-3.pdf
耿曙、林琮盛(2004,4月)。屠城木馬?全球化背景下的兩岸與臺商。論文發表於臺北兩岸經貿協會舉辦之「經濟全球化與臺商投資:策略、佈局與比較」學術研討會,臺北市。
耿曙、林瑞華(2009)。階級、省籍或政黨?臺灣人當地融入狀況之比較。論文發表於臺灣社會學學會舉辦之「全球效應與地方反應:社會學新興議題與挑戰」學術研討會,臺北市。
耿曙、曾于蓁(2010)。中共邀訪臺灣青年政策的政治影響。問題與研究,49(3),1-42。
馬藹萱(無日期)。淺談在台跨國婚姻子女之族群認同。2013年4月18日,取自http://www.taiwanngo.tw/files/15-1000-465,c104-1.php
高承恕(1994)。臺商子女在大陸教育現況與需求調查研究──兼論我政府因應措施之建議。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委託研究報告(編號文研012)。臺北市:海基會。
高德源、劉純佑、石吉雄(譯)(2008)。誰是美國人?族群融合的問題與國家認同的危機(Who are we: The challenges to America’s national identity)。S. Huntington著。臺北縣:左岸文化。
國臺辦(2007)。臺胞就業。2011年10月3日,取自http://www.gwytb.gov.cn/zn/jy/201101/t20110104_1673063.htm
崔立潔(2006,3月18日)。陸委會:臺商取得大陸身份證將喪失在臺一切權利。聯合早報。2011年10月8日,取自http://www.zaobao.com/special/china/taiwan/pages10/taiwan060318a.html
張京媛(主編)(1995)。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臺北市:麥田。
張春興(2001)。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
張國保(2001)。回歸教育基本面,採認大陸學歷。2011年8月14日,取自http://old.npf.org.tw/Symposium/s90/900302-EC.htm
張詠真(2008)。大陸臺商生活層面的當地化:以廣東及上海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未出版,臺北市。
張曉輝(2006)。1978-1986年間暨南大學的招生工作。2011年8月12日,取自http://jnu100.jnu.edu.cn/xyxs/114/1264.html
張繼焦、沈林(2009)。亞洲的城市移民。北京市:知識產權。
張歡(2003)。內地臺商子女教育問題研究。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4(2),72-76。
探索臺灣之美簡章(2011)。2011年8月22日,取自http://eec.thu.edu.tw/mos/2011DM.html
教育部公布經批准設立的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名單(2012)。2013年8月18日,取自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506/200503/6243.html
曹敏娟(2007)。影響東莞臺校學生身分認同的因素分析。私立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在職碩士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梁廣榮(2009)。獨在異鄉為異客:中國大陸臺、港商身份認同的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深圳東方英文書院港臺部(無日期)。學部簡介。2011年8月28日,取自http://www.szoec.com.cn/Category_293/index.aspx
畢恆達(1996)。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頁27-45)。臺北市:巨流。
畢然、郭金華(2002)(譯)。M. Halbwachs著。論集體記憶(On collective memory)。上海市:上海人民。
盛來運(2008)。流動還是遷移──中國農村勞動力流動過程的經濟學分析。上海市:遠東。
陳以新(譯)(2008)。V. S. Kalra、R. Kaur、J. Hutnyk著。離散與混雜(Diaspora and hybridity)。臺北縣:韋伯。
陳成沛(2010)。廈門爭先籌辦臺商子弟學校。廈門商報。2011年8月26日,取自http://www.people.com.cn/BIG5/181466/181531/181576/11048389.html
陳志明(2012)。遷徙、家鄉與認同──文化比較視野下的海外華人研究。北京市:商務印書館。
陳秀芳(2007)。大陸臺商子女學校發展之研究。私立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教育組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陳枝烈(2002)。原住民兒童族群認同與學習適應、學習成就關係之研究。教育部委託專案報告。屏東縣: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學系。
陳金粧(2004)。學習型學校願景之構築與實踐:以東莞台商子弟學校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進修暨推廣部教師進修國民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陳金粧(2007)。候鳥學園:臺商子女的心靈驛站。2011年8月16日,取自http://www.td-school.org.cn/3ws0616/2week/20071230/0200.htm
陳金粧(2011)。幸福臺校,永續發展:東莞台商子弟學校第四屆董事會第四次會議校務報告。2011年7月21日,取自http://www.td-school.org.cn/3ws0608/paper/new_page_8.htm
陳金粧、吳建華(2005,7月)。全人教育的理念與實踐:東莞台商子弟學校的經驗。論文發表於葉聖陶研究會教育委員會、中國教育學會高中教育委員會舉辦之「海峽兩岸中學校長教育論壇」研討會,北京市。
陳金粧、吳建華(2010,1月)。永續領導的理念與實踐:以東莞 臺商子弟學校為例。論文發表於東莞台商子弟學校、嘉南藥理科技大學 、華南師範大學舉辦之「永續校園與環境教育」學術研討會,廣東省。
陳奕麟(1999)。解構中國性:論族群意識作為文化作為認同之曖昧不明。臺灣社會研究季刊,33,103-131。
陳威仰(2009)。上海移民文化下的多元認同:以臺商「抱團群聚」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思豪(2011,9月29日)。廣東常住台商超過20萬人。聯合報。2011年9月29日,取自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4/6619436.shtml
陳珈后(2006)。上海的臺灣遊牧民族。私立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國興(2008)。《台辦主任論壇》之七:廣東省台辦陳國興主任接受中央台採訪縱論廣東台資企業的轉型升級。2011年7月20日,取自http://www.nihaotw.com/zt1/ztfl/ypzt/tbzrlt/jmyp/200811/t20081107_405902.htm
陳朝政(2002)。臺商在兩岸的流動與認同。國政研究報告,內政(研)091-086號。2011年11月23日,取自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IA/091/IA-R-091-086.htm
陳朝政(2005)。臺商在兩岸的流動與認同:經驗研究與政策分析。私立東吳大學政治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慧芳(2009)。跨界流動、主體性與性別權力關係探究──以大陸女臺商為例。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鏗任、吳建華(2006)。是故鄉,還是異鄉?從東莞臺校學生的學習經驗看臺商子女的身分認同意象。師大學報:教育類,51(2),173-193。
陳麗惠(2003)。大陸臺商妻子兩岸婚姻生活經驗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陶孟仟(2009)。臺灣移民在中國的子女教養和學校選擇。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陸委會(1999)。戒急用忍政策說明。2011年10月6日,取自http://www.mac.gov.tw/fp.asp?fpage=cp&xItem=57944&ctNode=5645&mp=1
陸委會(2005)。呼籲國人應了解相關法令。2011年10月7日,取自http://www.mac.gov.tw/fp.asp?fpage=cp&xItem=45397&ctNode=5649&mp=105
陸委會(無日期)。積極開放,有效管理。2011年10月5日,取自http://www.mac.gov.tw/big5/mlpolicy/mp9302/mp9302.htm
富權(無日期)。國共兩黨交流進一步向青年組織交流拓展。2011年8月22日,取自http://www.waou.com.mo/detail.asp?id=17234
彭尉榕(2006)。原客通婚的族群邊界與位階:地域、世代的比較分析。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曾嬿芬(2004)。引進外籍勞工的國族政治。臺灣社會學刊,32,1-58。
曾嬿芬(2005)。誰可以打開國界的門?移民政策的階級主義。臺灣社會研究季刊,61,37-107。
曾嬿芬、吳介民(2006)。夾縫中的公民:成員身分跨國化的政治。論文發表於臺灣社會學會舉辦之「走出典範:五十年的臺灣社會學」學術研討會,臺中市。
曾嬿芬、吳介民(2010)。重新思考公民身分的政治面向:移居中國之臺灣人公民身分政策為例。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32,93-143。
華東臺商子女學校(2010)。2010大陸臺商子女「認識臺灣」研習營簡章。2011年8月22日,取自http://221.224.49.5/uploads/dde0310a-4364-d4bc.doc
華英惠、陳東旭(2006,3月17日)。臺港澳民眾可申領大陸身分證。聯合報。2011年10月5日,取自http://mag.udn.com/mag/news/storypage.jsp?f_ART_ID=29676
賀之軍(2005,6月15日)。國臺辦6月15日新聞發布會(全文)。中國評論新聞網。2011年10月3日,取自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00/0/7/4/100007462.html?coluid=18&kindid=155&docid=100007462&mdate=0911123624
黃金城(2011)。漳州將規劃建設漳臺職業教育合作園區。2011年8月26日,取自http://www.fjedu.gov.cn/html/2011/04/07/377_97330.html?uni=2c424d7f-4b56-461d-b10b-d91fc47a834d
黃淑鈴(2011,9月)。流動作為「國際化」:中國臺商的跨國移動與階級心態。論文發表於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舉辦之「流動議題與兩岸社會發展」研討會,新竹市。
黃新芳(2007,9月21日)。兩岸青年聯歡節:海南行。東莞臺校心橋電子報,26。2011年8月23日,取自http://www.td-school.org.cn/3ws0616/2week/20070921/0102.htm
黃榮村(2003)。臺商子女在大陸受教育問題。2011年7月21日,取自http://www.edu.tw/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1674
廈大附中海峽部招生簡章(2011)。2011年8月22日,取自http://www.xiadafz.com/2011tsb/brochure2.html
廈門市誌(無日期)。福建省情資料庫地方誌之窗。2011年8月16日,取自http://www.fjsq.gov.cn/showtext.asp?ToBook=3153&index=19
廈門將籌辦臺商子弟學校(2010)。2011年8月26日,取自http://www.chinareviewnews.tv/doc/1012/3/5/2/101235250.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1235250
楊艾俐(2004)。撕裂的痛楚-百萬台商之子。天下雜誌,296。2011年12月4日,取自http://www.lcenter.com.tw/trend/SocietyDetail.asp?no=47
楊宜音(2002)。文化認同的獨立性和動力性:以馬來西亞華人文化認同的演進與創新為例。載於張存武、湯熙勇(主編),海外華族研究論集第三卷文化教育與認同(頁407-420)。臺北市:臺北華僑協會總會。
楊振富、潘勛(譯)(2005)。T. L. Friedman著。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 A brief history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臺北市:雅言文化。
楊朝祥(2001)。回歸教育基本面,採認大陸學歷。2011年8月14日,取自http://old.npf.org.tw/Symposium/s90/900302-EC.htm
楊開煌、劉祥得(2011)。社會接觸及政治態度影響臺灣民眾對大陸印象、認知、政策評估之分析。遠景基會會季刊,12(3),45-94。
董立文(2013)。大家都是中國人,有何意義?新新聞,1358,12。
補助無獨厚大陸臺商子弟(2004,9月29日)。中華日報。2011年9月4日,取自http://www.cdnnews.com.tw/20040930/news/gstz/010000002004092920252163.htm
詹曉雯(2004)。臺商/臺幹與大陸人的差異建構:談界線的維持與游移。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雷勇(2011)。論跨界民族的文化認同及其現代建構。2011年11月4日,取自http://www.xjass.com/mzwh/content/2011-09/16/content_207281.htm
廖正宏(1995)。人口遷移(再版)。臺北市:三民。
廖炳棋(2003)。陳水扁:任內不會承認大陸學歷。2011年8月14日,取自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67995
福建高等教育對臺交流先行先試(2009)。2011年8月14日,取自http://big51.chinataiwan.org/zt/wj/qsnshjylt/jyjl/jyjl/200908/t20090813_972923.htm
維基百科(無日期a)。名詞解釋:國際學校。2011年8月17日,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B%BD%E9%99%85%E5%AD%A6%E6%A0%A1_(%E4%B8%AD%E5%9B%BD%E5%A4%A7%E9%99%86)
維基百科(無日期b)。解釋名詞:臺灣同胞。2011年10月4日,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F%B0%E8%83%9E
維基百科(無日期c)。解釋名詞:廣東建華職業學院。2011年8月28日,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9%BF%E4%B8%9C%E5%BB%BA%E5%8D%8E%E8%81%8C%E4%B8%9A%E5%AD%A6%E9%99%A2
臺幹加入大陸社會保險造成臺商成本大增(2005,6月22日)。經濟日報。2011年10月7日,取自http://www.hamber.net/ChinaNews_Detail.php?SN=851&PHPSESSID=
製造業寒流凍傷東莞眾企業(2011年,7月20日)。旺報。2011年7月21日,取自http://news.chinatimes.com/wantdaily/11052101/112011072000087.html
趙彥寧(2001)。戴著草帽到處旅行──試論中國流亡、女性主體、與記憶間的建構關係。臺灣社會研究季刊,41,53-97。
劉大年(2009)。金馬中長期經濟發展規劃。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專案報告。臺北市: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二研究所。
劉丹華(2005,6月15日)。國臺辦6月15日新聞發布會(全文)。中國評論新聞網。2011年10月3日,取自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00/0/7/4/100007462.html?coluid=18&kindid=155&docid=100007462&mdate=0911123624
劉玉照(2005)。移民化及其反動:上海農民工與大陸臺商反移民化傾向的比較分析。探索與爭鳴,7,22-28。
劉忠岳(2008)。離散文化中的身份認同與他者處境:以《閃亮閃亮》與《野草花》為例。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勝驥(2003)。中共對臺商子弟之教育政策。展望與探索,1(4),56-72
劉勝驥(2005)。大陸以低學費招徠臺灣學生留學之新政策。展望與探索,3(9),9-15。
劉勝驥(2009)。大陸學歷採認與大陸生來臺就學之政策研究。2011年8月14日,取自http://tpsa.hcu.edu.tw/ezcatfiles/b083/img/img/1182/A3-1.pdf
劉勝驥、陳英杰、楊慧文(2002)。臺灣學生在中國。高雄市:復文。
劉嘉韻(2006,4月19日)。杜正勝:中國承認臺灣學歷不會產生衝擊。大紀元。2011年8月24日,取自http://www.epochtimes.com/b5/6/4/19/n1292779.htm
潘慧玲(2003)。社會科學研究典範流變。教育研究資訊,11(1),115-144。
蔡宏進(2001)。遷移大陸臺商調適過程中社會互動問題之研究。東吳社會學報,10,201-223。
蔡美意(2009)。閩南地區臺商子女轉赴金門就讀高中之校園生活適應探究──六名臺商子女的故事。私立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蔡珮(2007)。符號互動、媒介、家鄉與離散認同:布里斯本澳籍臺裔族裔邊界的形成與流動。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蔡璿(2012)。溫哥華臺灣移民青少年的自我身分認同與生活空間形塑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蔡馥宇(2010)。上海市臺商的流動能力與身份選擇。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蔡繼光(譯)(2002)。P. Stalker著。國際遷移與移民:解讀「離國出來」(The no-nonsense guide to international migration)。臺北市:書林。
蔣逸青(2009)。群際接觸對登陸臺灣人當地化之影響:以東莞及上海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鄧一飛(2007)。在滬臺胞子女就讀政策的演變過程及分析。上海教育科研,2007(7),2011年8月11日,取自http://www.cnsaes.org/homepage/saesmag/shjyky/2007/7/jk070706.htm
鄧建邦(2005)。我們是誰?跨社會流動下中國大陸臺商的認同。論文發表於私立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舉辦之「跨界流離:公民身份、認同與反抗」學術研討會,臺北市。
鄧建邦(2006)。臺灣勞工在中國──重新理解中國臺幹現象。論文發表於臺灣社會學會舉辦之「走出典範:五十年的臺灣社會學」學術研討會,臺中市。
鄧建邦(2007)。彈性下的限制:理解中國臺幹的跨界工作流動與生活安排。研究臺灣,3,1-36。
鄧建邦(2008)。性別、專業流動與生活劃界:女性臺籍幹部在大上海與廣東。論文發表於臺灣社會學會舉辦之「解嚴二十年臺灣社會的整合與分歧」學術研討會。臺北市。
鄧建邦(2009a)。移居中國大陸臺人家庭廚房中的文化政治。論文發表於臺灣社會學會舉辦之「全球效應與地方反應:社會學新興議題與挑戰」學術研討會,臺北市。
鄧建邦(2009b)。持續地回家:大上海臺籍經理人員的移居生活。臺灣社會學,18,139-179。
鄭曉雲(1992)。文化認同論。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
盧倩儀(2005)。政治學與移民理論。臺灣政治學刊,10(2),209-261。
蕭琛(2009,10月)。後危機時期臺商大陸投資經營的重向回顧與前景展望。論文發表於致理技術學院主辦之「金融海嘯與兩岸經貿」學術研討會,臺北市。
錢超英(2000)。自我、他者與身份焦慮:論澳大利亞華人文學其文意義。暨南學報,2000(4)。2012年8月30日,取自http://www.literature.org.cn/article.aspx?id=32928
簡淑慧(2001,3月2日)。「錢」進中國,「債」留臺灣是失業自殺潮的元凶。自由時報。2011年10月8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1/new/mar/2/today-o1.htm
簡瑛瑛(主編)(1997)。當代文化論述:認同、差異、主體性:從女性主義到後殖民文化想像。臺北縣:立緒
簡鈺珣(2006)。跨文化因素對學校組織文化影響之研究:以東莞台商子弟學校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魏明如(2010)。中國大陸珠三角地區不同世代臺商跨界流動經驗之比較。私立淡江大學未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譚光鼎(1998)。原住民教育研究。臺北市:五南。
譚光鼎、湯仁燕(1993)。臺灣原住民青少年文化認同與學校教育關係之探討。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多元文化教育(頁459-500)。臺北市:臺灣書店。
譚明興(2005)。移民的身分建構研究。浙江社會科學,2005(1),88-93。
嚴志蘭(2011)。大陸臺商社會關係網路的類型及其建構過程──以在閩臺商為例。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11(2),72-79。
蘇玉龍、林志忠、李信(2008)。大陸高等教育對港澳臺僑招生及輔導策略之探究。教育資料集刊,39,1-46。
蘇祐磊(2009)。落地生根或落葉歸根:族群接觸與上海臺商子女身份認同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顧長久(2006)。臺灣移民東南亞移民現象與經濟關係。臺灣東南亞學刊,3(2),105-125。
龔宜君(2005)。半邊陲之臺灣企業在世界體系的鑲嵌。臺灣東南亞學刊,2(1),69-96。
Al-Ali, N., & Koser, K. (2002). Transnationalism,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and home. In N. Al-Ali & K. Koser (Eds.), New approaches to migration: Transnational communitie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home (pp.1-14). London: Taylor & Francis Books.
Altheide, D. L., & Johnson, J. M. (1994). Criteria for assessing interpretive validit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K. D. Denzin & Y. 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pp. 485-499). London: Sage.
Althusser, L. (1971). Lenin and philosophy and other essays.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
Arnold, L. B. (2008). Family communication: Theory and research. MA: Pearson Education Inc.
Anderson, E. (2000). Code of the stree: Decency, violence, and the moral life of the inner city. New York: W. W. Norton.
Baron, M. A. (1990, October). A planning model for American-sponsored overseas school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Educational Planning, Atlanta, GA. Retrieved May 20, 2010, from http://www.eric.ed.gov/ERICWebPortal/contentdelivery/servlet/ERICServlet?accno=ED328962
Barth, F. (1969). Introduction. In F. Barth (Ed.),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 (pp. 9-38).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Bartlett, F.C. (1995/1932). Remembering: A study in experiment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New York: Cambridge.
Bauman, Z. (1998). Globalization: The human consequences.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Berry, J., Trimble, J., & Olmedo, E. (1986 ). Assessment of acculturation. In W. Lonner & J. Berry (Eds.), Field method in cross-cultural research (pp.291-324). Newbury Park, CA: Sage.
Boulding, K. E. (1956). The image: Knowledge in life and society. Ann Arbor, MI: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Castles, S., & Miller, M. J. (1993). The age of migration: International population movements in the modern world (3rd ed.). London: Macmillan.
Cattell, M. G., & Climo, J. J. (2002). Introduction: Meaning in social memory and history: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 In J. J., Climo, & M. G. Cattell (Eds.), Social Memory and History: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 (pp. 1-36). Walnut Creek: Altamira Press.
Cheng, S. H., & Kuo, W. H. (2000). Family socialization of ethnic identity among Chinese American pre-adolescents. Journal of Comparative Family Studies, 31(4), 463-484.
Connerton, P. (1989). How societies remembe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ooley, C. H. (1983). Human nature and the social order. New Brunswick, NJ: Transaction Publishers.
Faulks, K. (2000). Citizenship. London: Routledge.
Fechter, Anne-Meike. (2007). Transnational Lives: Expatriates in Indonesia. Hampshire, England: Ashgate.
Fisher, W. R. (1987). Human communication as narration: Toward a philosophy of reason, value, and action. Columbia, SC: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
Fouron, G. E., & Schiller, G. N. (2002). The generation of identity : Redefining the second generation within a transnational social field. In P. Levitt, & M. C. Waters (Eds.), The changing face of home : The transnational lives of the second generation (pp. 169-207). New York : Russell Sage Foudnation.
Geertz, C. (1963). The integrative revolution: Primordial sentiments and civil politics in the new states. In C. Geertz (Ed.), Old societies and new states: The quest for modernity in Asia and Africa. New York: Free Press.
Gellner, E. (1983).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Goldring, L. (1999). Power and Status in Transnational Social Spaces. In L. Pries (Ed.), Migration and transnational social spaces (pp. 162-186). Aldershot, UK: Ashgate.
Gordon, M. M. (1964). Assimilation in American life: The role of race, religion, and national origins. Oxford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reen, A. (1990). Education and state formation: The rise of education systems in England, France and the USA. London: Macmillan Press.
Hall, S. (1996). Introduction: Who needs “ identity ” ? In S. Hall & P. du Gay (Eds.), 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y (pp. 1-17). London: Sage.
Hammar, T. (1989). State, nation, and dual citizenship. In W. R. Brubaker (Ed.), Immigration and the politics of citizenship in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 (pp. 81-96). Lanham, MD: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Handler, R. (1994). Is “ identity ” a useful cross-cultural concept? In J. R. Gillis (Ed.), Commemorations: The politics of national identity (pp. 27-40).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Heppner, P. P., & Heppner, M. J. (2004). Writing and publishing your thesis, dissertation and research: A guide for students in the helping professions. Belmont, CA: Brooks/Cole-Thomson Learning.
IBO(2005)。國際文憑組織專案的標準與實施要求。2013年8月30日,取自http://www.gdcgs.sdnet.gd.cn/pypsq/ch/bzyyq.pdf
Jenkins, R. (1996). Social identity. New York: Routledge.
Keyes, C. F. (1981). The dialectics of ethnic change. In C. F. Keyes (Ed.), Ethnic change (pp. 8-30). Seattle, WA: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Kim, K. C., & Hurh, W. M. (1984). Adhesive sociocultural adaptation of Korean immigrants in the U.S.: An altermative strategy of minority adaptation.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 18(2), 188-216.
Levitt, P. (2004). Transnational migrants: When “ home ” means more than one country. Retrieved November 14, 2011, from http://www.migrationinformation.org/feature/display.cfm?id=261
Levitt, P., & Waters, M. C. (2002). Introduction. In P. Levitt & M. C. Waters (Eds.), The changing face of home : The transnational lives of the second generation (pp. 1-30). New York : Russell Sage Foudnation.
Light, I. (2001). Globalization, transnationalism and trade. Asian and Pacific Migration Journal, 10(1), 53-79.
Marshall, T. H. (1992). Citizenship and social class. In T. H. Marshall & T. Bottomore (Eds), Citizenship and social class (pp. 1-51). London: Pluto Press.
McCarthy, C., & Crichlow, W. (Eds.)(1993). Race, identity, and representation in education. New York: Routledge.
Mead, G. H. (1934). Mind, self and society: From the standpoint of a social behaviorist. Chicago, Ill.: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eyers, E. (2000).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immigration policy,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s, 34(4), 1245-1282.
Okamura, J. Y. (1981). Situational ethnicity. 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 4(4), 452-465.
Oxfeld, E. (1996). Still guest people: The reproduction of Hakka identity in calcutta, India. In N. Constable (Ed.), Guest People: Hakka identity in China and abroad (pp.149-175).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Paasi, A. (2003). Region and place: Regional identity in question.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7(4), 475-485.
Portes, A. (1999). Conclusion : Towards a new world-the origins and effects of transnational activities. 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 22(2), 461-475.
Portes, A. (2004). For the second generation: One step at a time. In T. Jacoby (Ed.), Reinventing the melting pot: The new immigrants and what it means to be American (pp. 125-136). New York, NY: Basic Books.
Portes, A., & MacLeod, D. (1996).What shall I call myself? Hispanic identity formation in the second generation. 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 19(3), 523-547.
Portes, A., & Rumbaut, R. G. (2001). Legacies: The story of the immigrant second generation.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ortes, A., & Zhou, M. (1993). The new second generation: Segmented simulation and its variants.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530(November), 74-96.
Rosenberg, M. (1973). Which significant others?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16(6), 829-860.
Rossman, G. B., & Rallis, S. F. (1998). Learning in the field: An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Thousand Oaks, CA: Sage.
Schiller, N. G., Basch, L., & Blanc-Szanton, C. (1992). Transnationalism: A new analytic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migration.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645, 1-24.
Smith, R. C. (2003). Diasporic memberships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Comparative insights from the Mexican, Italian and Polish.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 37(3), 724-759.
Stake, R. E. (1995). The art of case study research. Thousand Oaks, CA: Sage.
Taylor, J. E. (1992). Earnings and mobility of legal and illegal immigrant worker in agriculture.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74, 889-896.
Tseng, Y. F. (2005). Permanently temporary: Taiwanese business workers 'Nomads' as relectant migrants. In B. P. Lorente (Ed.), Asian migrations: Sojourning, displacement, homecoming, and other travels (pp.179-193). Singapore: Asia Research Institut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Tian, G. (1999). Chinese-Canadian, Canadian-Chinese: Coping and adapting in North America. New York: Edwin Mellen Press.
Tilly, C. (1978). Migration in modern European history. In W. H. McNeill, & R. S. Adams (Eds.), Human migration : Patterns and policies (pp.48-72).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Van den Berghe, Pierre L. (1978). Race and racism: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New York: Wiley.
Vickerman, M. (2002). Second-generation West Indian transnationalism. In P. Levitt, & M. C. Waters (Eds.), The changing face of home: The transnational lives of the second generation (pp. 341-366). New York : Russell Sage.
Ward, C., & Kennedy, A. (1999). The measurement of sociocultural adapt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23, 659-677.
Waters, M. (1989). The everyday use of surname to determine ethnic ancestry. Qualitative Sociology, 12, 303-24.
Wolf, D. L. (2002). There's no place like “ home”: Emotional transnationalism and the struggles of second-generation Filipinos. In P. Levitt, & M. C. Waters (Eds.), The changing face of home : The transnational lives of the second generation(pp. 255-294). New York: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Wolff, L. O. (1993, November). Family narrative: How our stories shape u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Speech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annual conference. Miami Beach, FL. Retrieved from http://www.eric.ed.gov/ERICDocs/data/ericdocs2sql/content_storage_01/0000019b/80/15/63/36.pdf
Yin, R. K. (1994).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2nd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Yinger, J. M. (1981). Toward a theory of assimilation and dissimilation. 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 4(3), 249-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