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廖翊君
Liau, Yi-Jiun
論文名稱: 教育政策發展之論述分析—以九五高中新課程為例
A Discours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Policy:Taking the New Guidelines for High School Curriculum as an Example
指導教授: 黃乃熒
Whang, Nai-Y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6
中文關鍵詞: 教育政策發展論述分析九五高中新課程政策
英文關鍵詞: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policy, discourse analysis, the New Guidelines for High School Curriculum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506下載:6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透過論述分析來探究九五高中新課程政策發展歷程,希冀藉此為未來的教育政策發展尋求更合理的互動關係,以及促進政策利害關係人的利益獲得最大化的整合。本研究之研究目的包括分析九五高中新課程政策之爭議、分析九五高中新課程政策不同利害關係人對於政策爭議之論述、分析九五高中新課程政策發展之權力運作情形,以及針對九五高中新課程政策發展歷程進行批判與反省,最後將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結論,並對未來教育政策發展提出建議。
    為達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採取論述分析方法,藉由訪談資料、文件資料與報紙文章的蒐集,歸納研究發現,提出結論與建議。本研究獲致之結論如下:
    壹、九五高中新課程政策發展爭議,源於各利害關係人立場與利益之差異性。
    貳、九五高中新課程政策利害關係人對於爭議之論述,乃基於利益分配與權力關係之不平等,所發出的不平之鳴。
    參、九五高中新課程政策發展歷程中,越趨近權力核心者能夠運用的權力策略越加多元,顯示權力運作關係之不對稱性。
    肆、九五高中新課程政策缺乏願景的規劃,使教師、家長與學生在面對教育改革時,產生不安定感,降低其配合意願。
    伍、九五高中新課程政策缺乏足夠的評估資訊,形成結構偏見,造成課綱委員進行規劃的困難。
    陸、九五高中新課程政策發展忽略人際互動的微觀政治歷程,社會聲望高者仍扮演影響決策的主要角色,造成其他利害關係人利益的犧牲。
    柒、教育部忽略對於個體所處生活文化意義之理解與關懷,缺乏完整配套措施的規劃,造成學校教育人員在執行政策上的困擾。
    捌、課綱委員固守其習焉不察之價值,缺乏對於學校情境設身處地的理解與憐憫,造成政策目標與學校執行的落差。
    玖、學科專家與教師之本位主義造成權力偏見,使得九五高中新課程政策發展歷程充滿政治與利益的爭奪,犧牲學習主體的利益。
    拾、學校教育人員信守其對舊有文化的偏見,對於九五高中新課程政策發展之參與不夠積極,造成政策實施時間受到延誤。
    拾壹、九五高中新課程政策發展爭議的產生,乃由於缺乏理想溝通情境的建構。
    最後根據本研究結論,分別提出對於教育部行政人員、專家學者、學校教育人員、家長與社會大眾,以及後續研究之相關建議。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explore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guidelines for high school curriculum using the discourse analysis method. It is conducted in an attempt to seek a much reasonable interrelation as well as to make possible the highest integration of the interests of all policy stakeholders. There are fiv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1) to analyze the issues of the new guidelines for high school curriculum; (2) to explore each stakeholder’s discourse about the issues of the new guidelines for high school curriculum; (3) to analyze the exercise of power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guidelines for high school curriculum;(4) to criticize and reflect o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guidelines for high school curriculum. Finally, based on the findings and discoveries obtained from this study, conclusions are drawn and suggestions are provided to the future policy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above-mentioned purpose, discourse analysis is adopted as the research approach. Interviews, documents, and news articles are used for the data collection. Based on the data analysis, research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Ⅰ. The issues of the new guidelines for high school curriculum result from the differences in the position and interests of each stakeholder.
    Ⅱ. Each stakeholder’s discourse about the issues of the new guidelines for high school curriculum represents a voice of protest against the mal-distribution of the advantages as well as the inequality of the power relationship.
    Ⅲ.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guidelines for high school curriculum, people being closer to the core of power could exercise much more diverse power strategies than others. This displays the asymmetry of the power relationship.
    Ⅳ. The development is lack of a prospect planning, which not only makes teachers, parents and students feel unease when they face education reform, but also reduces their willingness to cooperate.
    Ⅴ. The development is lack of adequate evaluative data, which brings about a structural bias, making its planning by the commissioners more difficult.
    Ⅵ. The development disregards the micropolitical relationship among communication and interaction. People of high position still play a key role on decision-making at the cost of other stakeholders’ benefits.
    Ⅶ.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not only has little understanding of or concern about the cultural meaning of an individuals’ life, but also lacks a complete fallback- planning package, which hinders school educators from implementing policy.
    Ⅷ. The commissioners of the new guidelines for high school curriculum are too accustomed to their own presumption to call it in question, and have little understanding of or empathy for the schools’ conditions and their educators, which enlarges the gap between policy goals and its implementation in schools.
    Ⅸ. Sectionalism of each specialist or teacher contributes to a bias concerning the exercise of power, and brings about battles for political interests during the development, which sacrifices the interests of the learning subject.
    Ⅹ. The educators in school hold fest to a bias for old culture, and don’t have much chance to take part in the development, which delays the time of its implementation.
    XI. The issues concerning the development should be solved by establishing an ideal means of communication.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 6 第三節 名詞釋義 ………………………………… 7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 8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1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15 第一節 九五高中新課程政策發展之啟動 ……… 15 第二節 教育政策發展之相關內涵 ……………… 27 第三節 論述分析之相關內涵 …………………… 57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 77 第一節 研究設計 ………………………………… 77 第二節 研究對象 ………………………………… 80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82 第四節 研究的實施 ……………………………… 83 第五節 研究資料的整理與分析 ………………… 86 第六節 研究倫理 ………………………………… 89 第四章 九五高中新課程政策發展之論述分析 … 93 第一節 九五高中新課程政策發展之爭議 ……… 93 第二節 各利害關係人對於九五高中新課程政策爭議之論述 …120 第三節 九五高中新課程政策發展之權力運作情形 ……………146 第四節 九五高中新課程政策發展歷程之批判與反省 …………15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173 第一節 結論 ……………………………………… 173 第二節 建議 ……………………………………… 178 參考文獻 …………………………………………… 185 附錄 ………………………………………………… 195 附錄一 ……………………………………………… 195 附錄二 ……………………………………………… 196 表目次 表2-1-1 新修九五「普通高中課程綱要」與前次「高級中學課程綱要」比較 …… 19 表2-2-1 政策執行影響變數與政策執行結果關係表 … 37 表2-2-2 權力運用策略的選用情形 …………………… 51 表2-3-1 不同論述分析傳統與資料來源 ……………… 71 表3-2-1 訪談對象身份代碼表 ………………………… 82 表3-4-1 文件資料代碼表 ……………………………… 84 圖目次 圖1-4-1 論述分析架構圖 ……………………………… 12 圖2-1-1 《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修訂組織架構圖…24 圖2-1-2 課務發展工作圈組織架構圖 ………………… 25 圖2-1-3 校長課程領導、課程發展委員會及學校其他組織關係圖…26 圖2-1-4 高級中學暫行綱要推動工作學科輔導團 …… 26 圖2-2-1 政策分析程序暨政策發展階段圖 …………… 29 圖2-2-2 McLaugblin相互調適過程模式 …………… 36 圖2-2-3 Van Horn&Van Mete政府間政策執行理論模式 ………… 37 圖2-2-4 影響教育政策發展之互動關係 ……………… 53 圖2-2-5 政策利害關係人結構圖形 …………………… 55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王文科(1994)。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市:師苑。
    王石番(1991)。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台北市:幼獅。
    王俊權(1980)。我國壓力團體與教育行政決策之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32,309-326。
    王家通(1997)。中等教育。高雄市:麗文。
    王瑞賢(2005)。伯恩斯坦:《教育論述之結構化》導讀。載於蘇峰山(主編),意識、權力與教育—教育社會學理論導讀。嘉義市:南華教社所。
    王德威譯(1993)。M. Foucault原著。知識的考掘。台北市:麥田。
    王慧蘭(1995)。教育政策社會學初探。教育研究資訊,7(3),87-108。
    丘昌泰(1995)。公共政策:當代政策科學理論之研究。台北市:巨流
    丘昌泰(2005)。公共政策:基礎篇(二版二刷)。台北市:巨流
    丘為君等(譯)(1996)。T. R. Dye原著。社會科學概論:權力與社會。台北市:五南。
    卯靜儒、吳裕聖(2004)。權力與課程改革:權力社會學的分析觀點。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課程與教學研究之發展與前瞻(頁1-10)。台北市:高等教育。
    朱志宏(1995)。公共政策。台北市:三民。
    朱道凱(譯)(2007)。D. Stone原著。政策弔詭:政治決策的藝術。台北市:群學。
    宋鎮照(2000)。團體動力學。台北市:五南。
    吳定(2000)。公共政策。台北市:中華電視。
    吳怡萱(2002)。教育決策權力平衡之研究-以九年一貫課程決策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政達(2003)。教育政策分析 : 概念、方法與應用 = Educational policy analysis : concepts,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台北市:高等教育。
    吳清山(2006)。台灣教育改革的檢討與策進:1994-2006年。教育資料集刊,32,1-22。
    吳清鏞(無日期)。高中新課程內涵與落實之具體做法。2006年1月20日,取自www.isst.edu.tw/s2/lecture/2/data1.ppt。
    李坤崇、林堂馨(2003)。高中新課程發展及其與舊課程總綱之比較。教育研究月刊,115,40-57。
    李青芬、李雅婷、趙慕芬(編譯)(2002)。S.P. Robbins原著。組織行為學。台北市:華泰。
    汪耀進、武佩榮(譯)(1991)。R. Barthes原著。戀人絮語―一本解構主義的文本。台北市:桂冠。
    周珮儀(2000)。教育政策的兩難---以英美當前的教育改革為例。教育研究集刊,45,57-84。
    周祝瑛(2003)。誰捉弄了台灣教改?台北市:心理。
    周淑卿(2002)。課程革新與教育革新。台北市:師苑。
    周愚文(2004)。教育改革的歷史思維。師大校刊,331,62-68。
    周燦德(1994)。變遷社會對我國教育決策的衝擊及其因應策略。國立教育資料館館訊,29,4-13。
    林子斌(2005)。論述分析在教育研究上的運用:以Stephen Ball的教育政策分析為例。載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舉辦之「教育政策科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頁57-74),台北市。
    林水波、張世賢(1999)。公共政策。台北市:五南。
    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240-244)。高雄市:麗文。
    柯三吉(1998)。公共政策:理論方法與臺灣經驗。台北市:時英。
    洪漢鼎(譯)(1993)。H.G. Gadamer原著。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台北市:時報
    胡幼慧(主編)(1999)。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市:巨流。
    范熾文(2002)。學校行政原理。台北市:師苑。
    唐維敏(譯)(1996)。K.B. Jensen&N.W. Jankowski原著。大眾傳播研究方法。台北市:五南
    夏春祥(1997)。文本分析與傳播研究。新聞學研究,54,141-166。
    夏春祥(2000)。媒介記憶與新聞儀式---二二八事件新聞的文本分析(1947- 2000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秦夢群(2001)。教育行政-理論部分。台北市:五南。
    張世賢(1988)。公共政策析論。台北市:五南。
    張芳全(1999)。教育政策分析與策略。台北市:師苑。
    張芳全(2000)。教育政策立法。台北市:五南。
    張芳全(2001)。教育政策導論。台北市:五南。
    張芳全(2004)。教育政策分析。台北市:心理。
    張建成(2002)。批判的教育社會學研究。台北市:學富。
    張善智、謝馥蔓(譯)(2000)。J. Greenberg著。組織行為(Managing Behavior in Organization)。台北市:學富文化。
    張鈿富(1996)。學校行政決定原理與實務。台北市:五南。
    張鈿富(2000)。學校行政決定原理與實務。台北市:五南。
    張鈿富、葉連祺(2006)。2005年臺灣地區教育政策與實施成效調查。教育政策論壇,9(1),1-21。
    教育部(2004a)。「普通高級中學課程暫行綱要」課務發展工作圈95年度工作計畫。2006年1月20日,取自http://140.111.115.2/95oshsctfwg/95plan.htm。
    教育部(2004b)。普通高級中學課程暫行綱要實務工作手冊。2006年1月20日,取自http://www.ltsh.ilc.edu.tw/95oshsctfwg/contents.html。
    教育部(2005)。普通高級中學課程暫行綱要。台北市:教育部。
    曹俊漢(1992)。公共政策。台北市:三民。
    曹學仁(1997)。高級中學校長權力運用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梁文蓁(2001)。中學女性校長權力運用之研究:以兩位女校長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盛寧(1997)。文學:鑑賞與思考。北京市:新華。
    許朝信(2001)。我國教育政策制定過程之探討─以教育基本法制定為例。教育政策論壇,4(1),167-194。
    許誌庭(2005)。教育改革論述的後設分析:「理性與進步」蘊義的批判。國民教育研究集刊,13,111-125。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市:五南。
    陳伯璋(2005)。從課程改革省思課程研究典範的新取向。當代教育研究,13(1),1-34。
    陳墇津(譯)(1994)。E. Laclau& C. Mouffe原著。文化霸權和社會主義的戰略。台北市:遠流。
    彭富源(1998)。教師專業自主分析:符合臺灣現況的詮釋與建議。研習資訊,15(2),66-80。
    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8,5-42。
    黃乃熒(1997)。教育政策對話權力運用的研究。中學教育學報,5,165-192。
    黃乃熒(2000)。後現代教育行政哲學。台北市:師苑。
    黃乃熒(2001b)。教育決策權力的正當性:決策倫理及其典範的討論。師大學報,46(1),1-19。
    黃乃熒(2004)。後現代學校行政倫理及其兩難困境之解決。教育研究集刊,50(3),1-29。
    黃乃熒(2006a)。從意識形態觀點探思索教育政策的執行。教育資料集刊,31,241-264。
    黃乃熒(2006b)。教育政策對於論述之需求性探討。載於黃乃熒(主編),教育政策科學與實務(頁4-25)。台北市:心理。
    黃丘隆(譯)(1980)。J. Rawls原著。正義論。台北市:結構群。
    黃光雄(主譯)(2001)。R.C. Bogdan & S.K. Biklen原著。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嘉義市:濤石文化。
    黃宗顯(1999)。學校行政對話研究─組織中影響力行為的微觀探討。台北市:五南。
    黃宗顯(2001)。「真理政權」與教育改革:權力社會學的分析觀點。載於臺灣教育社會學舉辦「第五屆教育社會學論壇:變遷中的臺灣教育社會學與教育革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09-124),台北市。
    黃昆輝(2002)。教育行政學(二版)。台北市:東華。
    黃武雄(2001)。公民社會與教育改革。教育研究月刊,92,5-9。
    黃俊儒(2002)。傅柯主體觀對課程理論之啟示。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炳煌、余 霖、林永豐、林貴美、高熏芳、張煌熙、葉麗君、歐用生(2005)。我國普通高中課程綱要發展之基礎研究—普通高中課程分化之研究。教育部委託專案報告。台北市:淡江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中心。
    黃炳煌、葉麗君(2004)。高中課程定位與革新。文章發表於教育部、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舉辦之「全國高中教育發展會議」,台北市。
    黃瑞琴(1999)。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市:心理。
    黃道琳(譯)(1986)。Edmund L.著。結構主義之父:李維史陀。台北市:桂冠。
    新新聞採訪組(2004)。誰在改寫歷史?新新聞,924,16-23。
    楊信彰(譯)(2000)。J. P. Gee原著。話語分析入門:理論與方法。北京市:外語教學與研究。
    楊桂杰(1999)。我國教育立法歷程及其模式建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國賜(1997)。我國終身教育法制與實施途徑。教育資料與研究,15,26-34。
    楊深坑(1997)。溝通理性生命情懷與教育過程:哈伯瑪斯的溝通理性與教育。台北市:師苑。
    廖永靜(1995)。權力:衝突的原因與解決手段。空大行政學報,3,87-111。
    廖炳惠(2003)。關鍵詞200 : 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 = Keywords in literacy & critical studies。台北市:麥田。
    甄曉蘭(2001)。中小學課程改革與教學革新。台北市:元照。
    甄曉蘭(2004),課程理論與實務:解構與重建 = Curriculum theory and practice : from deconstructing to reconstructing。台北市:高等教育。
    劉明德(譯)(1991)。C. E. Lindblom著。政策制訂過程。台北市:桂冠。
    歐用生(2006)。台灣教科書政策的批判論述分析。當代教育研究,14(2),1-26。
    潘慧玲、張樹倫、黃馨慧、陳琦媛(2002)。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修訂第一階段行政工作小組報告。教育部委託專案報告。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
    蔡青妤(2004)。教育改革中教師專業論述分析─以政府與全國教師會四各溝通場域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謝文全(1999)。中等教育:理論與實際。台北市:五南。
    謝文全(2004)。教育行政學。台北市:高等教育。
    謝卓君(2004)。教育政策制定過程之描繪:以我國教育基本法為例。教育研究資訊,12(5),3-32。
    謝卓君(2005)。對師資培育政策中市場化論述的批判反省。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5(1),119-157。
    瞿立鶴(1992),教育行政。台北市:國立編譯館。
    顏國樑(1997)。教育政策執行極其相關因素之研究-理論建構與應用分析。國立台灣師範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顏國樑(2002)。我國教育政策合法化的過程、影響因素及其啟示─以「師資培育法」為例。新竹師院學報,15,1-36。
    顏國樑(2003)。影響我國教育政策合法化過程的因素及其相關問題之研究。新竹師院學報,16,1-38。
    魏棻卿 (2003)。教改為什麼這麼亂?遠見雜誌,200,136-143。
    羅清水(1999)。從公共政策的形成模式探討教育政策制訂的合理性。技職雙月刊,151,7-14。
    蘇峰山(2004)。論述分析導論。教育社會學通訊,54,18-31。
    外文部份
    Ball, S. J. (1990). Management as moral technology. In S. Ball (ed), Foucault and education: Disciplines and knowledge. London:Routledge.
    Ball, S. J. (1994a). Education reform: A critical and post-structural approach.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
    Ball, S. J. (1994b). Researching inside the state: Issues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elite interviews. In D. Halpin & B. Troyna(Eds.), Researching education policy: Ethical and methodological issues(pp. 107-120). London: The Falmer Press.
    Bardach,.E.(2005). A practical guide for policy analysis : The eightfold path to more effective problem solving. Washington, D.C.: CQ Press.
    Blanke,V. (1991). Understanding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s. Columbus, OH: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Blasé, J. & Anderson, G. L. (1995). The micropolitics of educational leadership: From control To empowerment. New York: Cassell.
    Blommaret, J. (1999). The debate is open. In J. Blommaret(Ed.), Languate ideological debate(pp. 1-38).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Bolman, L. G. &Deal, T. E. (1991). Reframing Organizations: Artistry, Choice, and Leadership.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Boyte, H. C. (1984). Community is possible.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Brown, G. & Yule, G. (1983). Discourse analysi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legg, R. S(1989). Frameworks of power. London: Sage.
    Codd, J. A. (1988). The Construction and De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al policy Documents. Journal of Education Policy ,13 (3), pp. 235-247.
    Creswell, J. K. (1998). Qualitative inquiry and research design: Choosing among five tradition. Thousand Oaks, CA.: Sage.
    Danaher, G., Schirato, T. & Webb, J. (2000). Understanding Foucault. London: Sage.
    Deborah, S. (1994). Approaches to discourse. Oxford, UK: Cambridge.
    Dunn, W. N. (1994). Public policy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2nd ed). Englewood Cliffs, NJ : Prentice Hall.
    Dunn, W. N.(1986). Policy analysis : Perspectives, concepts, and methods. Greenwich, Conn. : JAI Press.
    Dye, T. R. (1975). Understanding Public Polic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Elliott, J. (1991). Action Research for Education Change.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
    Esaton, D.(1953). The political system : an inquiry into the state of political science. New York: Knopf.
    Fairclough, N. (1995).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 the critical study of language. N. Y.: Longman.
    Fetterman, D. M. (1998). Ethnography : step by step. Thousand Oaks, CA: Sage
    Flower, F. C. (2000). Policy studies for educational leaders: An introduction. Columbus: Merrill.
    Foucault, M. (1972). The archeology of knowledge and the discourse on language. N.Y.: Pantheon Book.
    Foucault, M. (1980). Power/Knowledge: 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 1972-1977. ed. by Colin Gordon. Trans. Colin Gorden et al.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Foucault. M. (1981). The Order of Discourse. Untying the text : a post-structuralist reader. ed. by Robert Young. Bost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Fulcher, G. (1989). Disabling policies? : a comparative approach to education, policy, and disability. N.Y. :Falmer.
    Gee, J. P. (1999). An introduction to discourse analysis : theory and method .London : Routledge.
    Greenfield, T. B. (2004). Theory about organization: A new perspectiv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school. In Tomlinson H. (Ed.), Educational managemen t:Volume I(pp.71-94). New York:Routledge Falmer.
    Harris, Z. (1952). Discourse analysis. Language, 28, pp.1-30.
    Hartley, J. (1982). Understanding News. N.Y.: Methuen.
    Howarth, D. (2000) .Discourse. England: Open University Press.
    Humes, W. (2000). The discourse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 .Journal of educational equality,1(1), 35-53.
    Jorgensen, M. & Phillips,L.(2002). Discourse analysis as theory and method. London ; Thousand Oaks, Calif. : Sage Publications.
    Kingdon, J. W. (1984). Agendas, Alternatives, and Public Policy. N.Y.: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
    Kinght, J., Smith, R. & Sachs, J. (1990). Deconstructing hegemony: multicultural policy and a populist response. In S. Ball(Ed.)Foucault and education: disciplines and knowledge(pp. 133-152). Londge:Routledge.
    Kogan, M. & Bowden, K. (1975). Educational policy-making: a study of interest groups and Parliament.London :Allen & Unwin.
    Lincoln, Y. S., & Cuba, E.G. (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Beverly Hills: Sage.
    Lingard, B., Knight, J. & Porter, P. H. (Ed.)(1993). Schooling reform in hard times. London: Falmer.
    Luke, A. (1997).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In I. Saha.(ed.)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pp.50-57).Oxford: Elsevier Science Ltd.
    Lukus, S. (1986). Power. N. Y.: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Marshall, P. (1999). How to understand finance at work : a guide to better management and decision-making. Hong Kong : Grolier International.
    McDonnell, L. M. & Elmore, R. F. (1991), Getting the Job Done: Alternative Policy Instruments, in Allain R. Odden, ed., Education Policy Implementation . N. 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McLaugblin, M. W. (1991). The rand change agent study: Ten years later. In A. R. Odden(Ed.), Education policy implementation (pp.143-155). N. 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Morgan, G. (1986). Images of organization. Newbury Park, CA: Sage.
    Ninners, P. (2004).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nd comparative education. In P. Ninnes, &S.Mehta(Eds.), Re-imagining comparative education : postfoundational ideas and applications for critical times(pp.43-62). N.Y.: Routledge Falmer.
    Olssen, M., O'neill, & Codd, J. A. (2004). Education policy: globalization, citizenship and democracy.London : Sage Publications.
    Ozga, J.(2000). Policy research in educational settings. England : Open University. Rogers.
    Phillips, N. & Hardy, C. ( 2002). Discourse analysis: investigating processes of social construction. Thousand Oaks, CA: Sage.
    Robbins, S. P. (2001).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9th ed.). NJ: Prentice-Hall.
    Russell, B. (1986). The forms of power. In S.Lukes(Ed.), Power(pp.19-27). Oxford: Blackwell.
    Smith, K. B. (2003). The ideology of education: The commonwealth, market,And America’ s schools.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Taylor, S. (1997). Critical Policy Analysis: exploring contexts, texts and consequences. Discourse studies in the cultural polities of education, 18(1), 85-97.
    Van Dijk, T. A. (1997). Discourse as structure and process. London : Sage.
    Van, H. &Van, M. (1976).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tergovernmental policy, InC.O.Jone and R.D.Thomas(ed.), Public Policy Making in Federal System. Beverly Hill:Sage Publications.
    Wildavsky, A. (1979). The art and craft of policy analysis. London: Macmillan.
    Wood, L. A.&Kroger, R. O. (2000). Doing discourse analysis: methods for studying action in talk and text. Calif.: Sage.
    Yin, R. K. (1994).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2th ed.). Thousand Oaks : Sage.
    新聞文件
    重文輕武?全國教官將裁1700人(2002年1月3日)。中央日報文教報,第13版。
    高中畢業學分數 由168降為148(2002年5月3日)。民生報,A4版。
    高中軍訓也要改為選修(2002年8月26日)。聯合晚報,第4版。
    高中軍訓改選修 立委抨違法(2003年3月13日)。中央日報文教報,第13版。
    回應高中物理爛到底 不能為精英犧牲普及教育(2003年9月6日)。聯合報,第A15版。
    學者:認同混亂「會害死學生」(2003年9月20日)。中國時報,第A2版。
    高三分流 學者批理化課程向下沈淪(2003年10月14日)。民生報,第A4版。
    劉廣定(2003年10月16日)。《高中課程新總綱》高中教育水準正「向下修正」 教長和總綱委員 能負責嗎?聯合報,第A15版。
    學者喊話:停止高中課程改革(2003年10月21日)。聯合晚報,第4版。
    立委專家同促:全面改組高中發展教委會(2003年10月22日)。中央日報文教報,第13版。
    學者建議 高中課程分A、B兩版本(2003年10月22日)。聯合報,第A10版。
    高中課程綱要基層不認同 全教會籲停止公布(2003年12月26日)。中央日報文教報,第13版。
    高中新課程95學年度實施(2004年4月20日)。中國時報,第A9版。
    95學年度起高中軍訓將成歷史 生涯發展必修(2004年4月21日)。中國時報,第A2版。
    原氏、荷蘭、鄭氏、清領 擠成一單元(2004年11月19日)。聯合報,第A15版。
    實施九五暫綱應審慎(2005年6月3日)。人間福報電子報網頁。2006年4月20日,取自http://www.wfdn.com.tw/9406/050603/01-08/ 060302-1.htm
    九五暫綱及指考加考公民學界抨倉卒上路(2006年3月28日)。中央日報。2006年4月20日,取自http://www.cdn.com.tw/live/2006/03/28/ text /950328e 6.htm。
    吳展良(2003年9月19日)。下一代需要什麼樣的史觀。中國時報。2007年1月20日,取自http://www.education.ntu.edu.tw/school/history/text/ 20030919. htm。
    高中教育發展會議落幕 新課程預計六月公布(2003年4月22日)。中央日報,2007年3月21日,取自http://www.crt.ntust.edu.tw/crt/ JOURNAL/ News16 /edu-07.htm。
    高中新課程綱要暫不公布(2004年1月1日)。中央日報文教報。2007年4月20日,取自http://www.cdn.com.tw/live/2004/01/01/text/930101 e9.htm。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