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孫浩偉
SUN, Hao-Wei
論文名稱: 南京市自治委員會與南京秩序的重建(1937.12.13—1938.4.24)
Nanjing Autonomous Committee of Municipal (Tze Chin Wei Yuan Hwei)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Order, DEC. 13, 1937—APR. 24, 1938
指導教授: 黃自進
Huang, Tzu-Chi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19
畢業學年度: 10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2
中文關鍵詞: 南京市自治委員會協力者南京大屠殺南京淪陷
英文關鍵詞: Nanjing Autonomous Committee of Municipal (Tze Chin Wei Yuan Hwei), collaborator, Rape of Nanjing, fallen Nanking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1901182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65下載:2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每當敵人佔領了新征服地,往往需要地方人士出面合作,代為管理站領地,這在人類的戰爭史中比比皆是。在中國歷史上的八年抗戰中,曾經有達13個省份淪陷,自然也有許多的地方菁英與日本人合作,成為「協力者」。然而這群抗戰時期的協力者,在華人世界的傳統認知中被視為是背叛民族的「漢奸」,對於了解其歷史中更豐富的面向,遂受到了限制。而本文正是試圖對其於歷史上的身影進行發掘,並鎖定以南京淪陷後日本扶植成立的「南京市自治委員會」進行研究。
    在名聞遐邇的「南京安全區」對百姓的庇護,已成為眾人津津樂道的一段歷史之同時,民眾要能從區後的鐵絲網走回家,則有賴於自治委員會協力者維持市政,對戰爭進行善後,改善民眾的生活。究竟在這個南京淪陷歷史中一個短暫,也較少被人探討的時期,戰爭對於南京社會造成什麼影響?而這群鮮少被人提及的自治會協力者,對南京秩序的重整作出多大的努力?正是我欲探討的核心問題。
    本研究首先由南京的城市特性與南京大量人口於戰時滯京談起,繼之逐步點出戰爭對南京社會帶來的變化,以及市民之心理,最後則關注於南京安全區的失能與南京大屠殺的發生。
    本文也處理協力者在南京的產生之課題,除了關注日軍於江蘇省的宣撫概況外,筆者也從南京淪陷初期慈善家的遭遇切入探討,指出協力者於亂世中具有的意義,並論及紅卍字會陶錫三會長與日人接洽之過程。而日本扶植自治會成立後,乃採取斷糧的方式力求解散讓南京成為「空城」的安全區,而其中自治會所扮演圓融解散安全區的角色,亦是本文欲描述的重點。
    論文後半則聚焦於自治會的行政措施,追問其如何與地方社團通力合作,取代安全區原有的賑濟功能,與其在(一)糧食供應 (二)重建職場與交易市場 (三)受理市民請願等民政上的具體作為,以及南京基礎設施的重建。本論文最後,則關注於自治會晚期已出現因為中日戰爭長期化,而對南京社會造成的根本性變革。

    It seems very often in the history that the enemy conquer the new territory and collaborate with the local people in the territory. This phenomenon also can be seen in the Second Sino-Japanese War, when the thirteen provinces occupied by Japanese army and loco elites became to the collaborator. However, we treat the collaborator like ‘Hàn jiān, ’ the traitor who betray the nation during the war time, in the traditional 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history and it will be the barrier when we explore more aspects about the collaborator during the war time China. Therefore, I am trying to make the image of collaborator clear and learn more about it. In this thesis, I chose to research the Nanjing Autonomous Committee of Municipal (Tze Chin Wei Yuan Hwei) after the Rape of Nanjing.
    It is well-known that the Nanjing Security Zone protects the civilians when the Nanjing has fallen. Nonetheless, the people of the city still need to go back home and start a new life under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Therefore, the collaborator from the Nanjing Autonomous Committee of Municipal become very important that maintains
    the municipal administration of the fallen Nanjing. What I try to figure out is the war’s impact on Nanjing society and the efforts of the Nanjing Autonomous Committee of Municipal trying to reform the orders of the city.

    摘要 Abstract 目次 表錄 圖錄 謝辭 前言 1 一、研究動機 1 二、文獻回顧 3 三、史料說明 10 四、研究架構 14 第一章、南京淪陷與社會變遷 16 第一節、戰前南京的社會特色 16 第二節、抗戰爆發至淪陷前的社會變遷 24 第三節、南京淪陷初期的暴行 40 小結 56 第二章、南京勢力的整合與合作 60 第一節、日軍的宣撫工作與地方菁英之處境 60 第二節、南京市自治委員與救濟權的交涉、協商及讓渡 71 第三節、自治會時期的市容整理與社會救濟 81 小結 88 第三章、南京市自治委員會的施政與社會的重建 92 第一節、自治會的施政表現 92 第二節、城市機能的重建 100 第三節、自治會時期南京的社會變革 112 小結 125 結論 129 徵引書目 134

    中文史料

    一、 檔案、史料、報紙、辭典

    〈上南川交界大盜案〉,《申報》(上海),1928年7月28日,15版。
    〈下關遣送難民先後達二萬人,分批遣回原籍秩序甚佳〉,《中央日報》(南京),1937年9月21日,3版。
    〈土地、曆象、人口:各大城市人口一覽〉,《申報年鑒》,1936年刊(上海,1936)。
    〈工業:上海市工廠槪况(民國二十三年)〉,《實業統計資料》,1:1(南京,1936)。
    〈工業:天津市工廠槪况(民國二十三年)〉,《實業統計資料》,1:1(南京,1936)。
    〈工業:青島市工廠槪况〉,《實業統計資料》,1:1(南京,1936)。
    〈工業:南京市工廠槪况〉,《實業統計資料》,1:1(南京,1936)。
    〈工業:無錫工廠槪况〉,《實業統計資料》,1:1(南京,1936)。
    〈工業:漢口市工廠槪况〉,《實業統計資料》,1:1(南京,1936)。
    〈中日戰爭敵機轟炸施虐─南京〉,首都電廠被炸,中央社攝於1937年9月20日,IDNO:A08240000000。
    〈中外要聞:南京市商業之概況〉,《西陲宣化使公署月刊》,1:9(青海塔爾寺,1937.5)。
    〈中國紅十字會設立和平分院〉,《中央日報》,1937年10月19日,2版。
    〈中國紅十字會續徵醫院護士,器物亦急需〉,《申報》(上海),1937年10月28日,2版。
    〈中學規程〉,《教育部公報》,5:11(南京,1933)。
    〈分類新聞:法政講習所開會記事〉,1908年5月2日,《申報》(上海),2版。
    〈世界紅卍字會關於南京大屠殺后掩埋救濟工作報告〉,《檔案與史學》,1997年4期(上海,1997.8)。
    〈市黨部決議,函市府嚴行取締抬高物價,屯積居奇之貨物勒令發賣〉,《中央日報》(南京),1937年10月6日,3版。
    〈交通消息:航政:關於國航方面:江順輪被撞〉,《交通職工月報》3:2(上海,1935)。
    〈交部希望市民勿濫用電話電報,以免壅賽面談緊急要務〉,《中央日報》(南京),1937年8月17日,1版,2張。
    〈各機關決定辦法維持車站馬頭秩序,船舶檢查所禁划子裝送旅客,限制各公司濫售三四等客票〉,《中央日報》(南京),1937年8月10日,2張,1版。
    〈各機關決定辦法維持車站馬頭秩序,船舶檢查所禁划子裝送旅客,限制各公司濫售三四等客票〉,《中央日報》(南京),1937年8月10日,1版,2張。
    〈曳光彈與信號彈其功用以及區別,空襲時切勿向空照射〉,《中央日報》(南京),1937年8月25日,4版。
    〈江陰偽縣署無法成立—偽政令不能出縣城,小漢奸被日兵慘殺〉,《申報》(上海),1938年10月25日,6版。
    〈行政院秘書處秘書長翁文灝函國民政府文官處為運送各機關職員眷屬離京辦法〉《國民政府.國防(軍事).民防.疏散—中央機關人員疏散(一)》,國史館藏,數位典藏號:001000005846A。
    〈劫後江南—丹陽城鄉無淨土死難尤眾〉,《申報》(漢口),1938年2月12日,2版。
    〈劫後江南-吳江兩岸積屍遍野,金壇精華盡付浩劫〉,《申報》(上海),1938年10月26日,7版。
    〈京中氣象悽慘,敵仍狂肆屠戮,每日百人以上〉,《大公報》(漢口),1938年3月5日,2版。
    〈京市人口一月統計〉,《中央日報》(南京),1937年2月25日,3版,2張。
    〈京市五典當一律停業〉,《申報》(上海),1937年9月24日,2版。
    〈京市公共汽車三六兩路,明日起停駛〉,《中央日報》(南京),1937年10月31日,3版。
    〈京市平民住宅,每戶面積十七平方公尺,房租每戶每月一元五角〉,《中央日報》(南京),1937年7月14日,3版,2張。
    〈京市各機關商定限令商店復業,訂定限制停業辦法六項,不遵辦者吊銷營業執照〉,《中央日報》(南京),1937年9月12日,3版。
    〈京市組織救濟難民會,負責人員已推業,下關過境難民即日遣送〉,《中央日報》(南京),1937年8月26日,4版。
    〈京市當局遣送過境難民,今邀各機關會商辦法〉,《中央日報》(南京),1937年8月25日,4版。
    〈京市慶祝總理誕辰〉,中央社攝於1937年11月12日,IDNO:A14120000000。
    〈京市黨部指示商會流通貨運平衡物價,勸募救國公債慰勞傷兵難民,凡未入公會各商店應速加入〉,《中央日報》(南京),1937年11月7日,3版。
    〈京滬火車昨誤點今日開行班次將有變動,上下水輪船客票已售罄,京蕪火車京杭汽車照常〉,《中央日報》(南京),1937年8月13日,1版,2張。
    〈京滬鐵路改定行車時刻,今日起上下各開四次〉,《中央日報》(南京),1937年9月11日,4版。
    〈招商局與三北公司長江航輪開行,怡和太古兩公司暫行停航,京滬路夜車直通上海南站〉,《中央日報》(南京),1937年8月18日,4版。
    〈松江羣醜現形記—媚外作惡無所不為,搶奪偽職盡情搜刮〉,《申報》(漢口),1938年10月11日,8版。
    〈法規:非常時期難民救濟辦法大綱〉,《法令周刊》,375/376期(上海,1937)。
    〈法規:暫行文官官等官俸表(民國二十二年九月二十三日公布)〉,《考試院公報》,9期(南京,1933)。
    〈社會:辦理小本貸款情形案〉,《南京市政府公報》,173期(南京,1936)。
    〈金山縣各市鎮狀況—游擊隊處決漢奸,鹽民亦參加抗敵〉,《申報》(上海),1938年10月28日,7版。
    〈南京市二十三年度人口數出生死亡數及出生死亡率統計表〉,《南京市政府公報》,156期(南京,1935年)。
    〈南京市市立及公私立中小學概况(二十五學年度第一學期)〉,《南京市政府統計雙月刊》,1期(南京,1937)。
    〈南京市立小學敎職員任用待遇服務及懲獎規則(二十三年七月三十日公布)〉,《南京市政府公報》,143期(南京,1934年)。
    〈南京市立中等學校教職員任用待遇服務及獎懲規則(二十四年二月十九日核准備案)〉,《南京市政府公報》,150期(南京,1935年)。
    〈南京市各業工廠統計:按資本額工人數出產價值及設立年限分組(廿三年)〉,《實業統計資料》,1:2(南京,1936)。
    〈南京市自來水營業概况(二十六年一月至二月)〉,《南京市政府統計雙月刊》,1期(南京,1937)。
    〈南京市學齡兒童就學與未就學統計表(二十年四月敎育局調查)〉,《南京市政府公報》,93期(南京,1931)。
    〈南京各商舖現已泰半停業〉,《申報》(上海),1937年11月28日,2版。
    〈南京安全區仍然擠滿難民〉,《華北每日新聞報》(The North China Daily News)(北平),1938年1月27日,5版。
    〈南京特別市娼妓檢驗人數統計表(中華民國二十九年)〉,《內政統計》,1期(南京,1941.10)。
     〈南京商業調查〉,《中央銀行月報》,3:12(上海,1934.12)。
    〈南京銀行業調查〉,《金融週報》,1:4(上海,1936)。
    〈南京躉售物價(廿六年一月)〉,《實業部月刊》,2:3(南京,1937)。
    〈南京躉售物價(廿六年一月)〉,《實業部月刊》。
    〈紅十字會主辦之首都醫院,昨起收容受傷將士〉,《中央日報》(南京),1937年10月10日,4版,1張。
    〈紅十字會京分會救護訓練班,第二期今日舉行開學禮〉,《中央日報》(南京),1937年8月29日,3版。
    〈紅十字會救護班昨開學,一外國女子要求參加〉,《中央日報》(南京),1937年8月6日,1版,2張。
    〈紅十字會添設,傷兵休息所,正覓址布置中〉,《中央日報》(南京),1937年10月17日,3版。
    〈紅卍字會各分會救濟訊〉,《申報》(上海),1937年9月20日,2版。
    〈紅卍字會昨開會員大會決定救護收容等辦法〉,《中央日報》(南京),1937年8月14日,1版,2張。
    〈紅會救護班,第三期後日開課〉,《中央日報》(南京),1937年11月1日,3版。
    〈限制商店任意停業,有關必須品商店絕對不準停業,如不遵照辦法即注銷營業執照,京市社局警廳會銜佈告〉,《中央日報》(南京),1937年10月1日,3版。
    〈食品供應情況〉埃爾文.維克特,《拉貝日記》。
    〈首都各界民眾大會,抗敵自衛擁護九國公約〉,《申報》(上海),1937年10月4日,4版。
    〈首都各界抗敵後援會統一全市救國運動,內部增設救護調查運輸三部〉,《中央日報》(南京),1937年7月20日,3版,2張。
    〈首都抗敵後援會募集前方最需要物品,棉被鞋褲毛募等及各種藥品,由商會中央電台暨童軍征募〉,《中央日報》(南京),1937年8月11日,4版。
    〈首都抗敵後援會舉辦救護訓練班,授以救護學識為將士服務,志願參加者可於周內報名〉,《中央日報》(南京),1937年9月11日,4版。
    〈首都抗敵後援會籌組學生分會,昨召兩大學代表談話〉,《中央日報》(南京),1937年9月17日,3版。
    〈首都抗敵會分發戰士寒衣〉,《中央日報》(南京),1937年11月25日,1版。
    〈首都抗敵會召集各分區委員談話,谷正綱報告今後工作要點〉,《中央日報》(南京),1937年9月30日,3版。
    〈首都抗敵會委員慰勞前方將士,張元良等今日乘車赴滬〉,《中央日報》(南京),1937年9月4日,3版。
    〈首都抗敵會所收捐款報告〉,《中央日報》(南京),1937年11月20日,3版。
    〈首都抗敵會募集救國捐,昨發告市民書辦法,望踴躍輸將充實抗敵力量〉,《中央日報》(南京),1937年8月24日,4版。
    〈首都抗敵會勸募將士禦寒物品,希望各界踴躍捐輸,張治中電謝慰勞〉,《中央日報》(南京),1937年9月16日,3版。
    〈首都抗戰後援會分會之工作大綱,協助軍警機關安輯地方,推行保甲制度肅清漢奸〉,《中央日報》(南京),1937年8月27日,3版。
    〈首都抗戰後援會各區分會今晨舉行成立大會〉,《中央日報》(南京),1937年8月27日,4版。
    〈馬市長昨談,市民應堅毅鎮定,日用品管理會已成立,救濟事宜已籌有辦法〉,《中央日報》(南京),1937年10月2日,三版。
    〈動亂中之吳江—諸般惡勢力的發展純因外來敵紛所致〉,《申報》(上海),1938年10月26日,7版。
    〈國內要聞—南京快信〉,《申報》(上海),1927年4月3日,7版。
    〈國內時事:一月來之社會:社會:人口統計〉,《時事月報》,16:3(南京,1937.3)。
    〈國內勞工消息:勞工及公業統計:上海市區職業統計〉,《國際勞工通訊》,3:9(上海,1936.9)。
    〈國內勞工消息:勞工及公業統計:上海職業人口調查〉,《國際勞工通訊》,7:9(上海,1940.9)。
    〈國民政府文官處文書局函交通部及行政院秘書處為運送各機關職員眷屬離京辦法擬定本機關證明文件式樣〉《國民政府.國防(軍事).民防.疏散—中央機關人員疏散(一)》,國史館藏,數位典藏號:001-077550-00001-002。
    〈國民政府指令教育行政委員會有關呈送修正大學教員資格條例及薪俸表請鑒核備案〉《國民政府.總類.教育法令—經費法令》,國史館藏,數位典藏號:001-012501-00004-002。
    〈常熟傀儡咸爆富—日軍收買乞丐車夫開會,城區日軍大部分已撤去〉,《申報》(上海),1938年10月13日,8版。
    〈淪陷十月之江陰—偽組織經費尚無著,游擊隊控制各鄉鎮〉,《申報》(上海),1938年10月14日,8版。
    〈統計資料:工業:南京市各業工人工資與工時統計表(民國二十四年八月份至二十四年十一月份)〉,《實業部月刊》,2:4(南京,1937)。
    〈船艙統制明日成立總隊部〉,《中央日報》(南京),1937年10月19日,3版。
    〈揚州屠城記—焚殺淫掠到處橫行,僧人數十亦死非命〉,《申報》(漢口),1938年2月25日。
    〈傷兵醫院訪問記〉,《中央日報》(南京),1937年10月14日,4版。
    〈滿鐵派遣大量人員參加華中宣撫班〉撫順礦物局檔案,8-8,183號,解學詩主編,《滿鐵檔案資料彙編》,卷14(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
    〈漢奸搶匪毒犯,警備部槍決四名〉,《中央日報》(南京),1937年11月2日,3版。
    〈魁儡活動中之南京,一切偽政皆出日方意旨〉,《申報》(上海),1938年11月3日,7版。
    〈魯考克牧師述首都防空〉,《申報》(上海),1937年11月7日,7版。
    〈憲兵司令部槍決兩漢奸〉,《中央日報》(南京),1937年8月17日,2版,1張。
    〈蘇州偽組織之醜態〉,《申報》(上海),1938年10月20日,7版。
    〈警備司令部昨槍決大批漢奸,計黃濬等十八名口,為虎作倀罪無可追〉,《中央日報》(南京),1937年8月27日,4版。
    〈警備司令部槍決兩漢奸,張志江企圖破壞交通,李復漢洩露機密消息〉,《中央日報》(南京),1937年10月14日,4版。
    〈警備司令部槍決漢奸,陸華橋宋敏中二名〉,《中央日報》(南京),1937年9月5日,3版。
    〈警備司令部槍決漢奸,鄭菱湖一名〉,《中央日報》(南京),1937年9月16日,3版。
    〈警備部昨槍斃漢奸,洛陽人張弼〉,《中央日報》(南京),1937年8月12日,2版,1張。
    〈警備部槍斃漢奸劉家華〉,《中央日報》(南京),1937年9月8日,3版。
    〈體育與美育:上海人口〉,《磐石雜誌》,5:2(天津,1937)。
    《首都市政公報》,38期(南京,1929)。
    Francis A著,文杰譯,〈空襲下的南京〉,《火炬》, 1:1(廣州,1938.4)
    山崎正男,〈山崎正男日記〉(王衛星編,《日軍官兵日記》,《南京大屠殺史料集》,冊9,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
    中島今朝吾,〈中島今朝吾日記〉(張憲文、呂晶編,《見證與紀錄:南京大屠殺史料精選》,日方史料,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4)。
    友岑,〈本廠過去一年來工作之檢討〉,《首都電廠月刊》,72期(南京,1937)。
    孔祥熙,〈部令:訓令:實業部訓令:礦字第二九五號〉,《實業公報》1:9 (南京,1931)。
    王衛星、雷國山編,《日本軍方文件》,《南京大屠殺史料集》,冊11(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步兵第七聯隊戰鬥詳報〉;〈第十六師團作戰經過概要〉;吉住良輔,〈九師作命甲第131號〉;佐佐木到一,〈步兵第30旅團命令〉;柳川平助,〈丁集作命甲第66號〉;柳川平助,〈丁集作命甲號外〉;秋山義兌,〈有關實施掃蕩的注意事項〉。
    王衛星編,《日軍官兵日記》,《南京大屠殺史料集》,冊8(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
    〈佐佐木到一日記〉;中島今朝吾,〈中島今朝吾日記〉;北山與,〈北山與日記〉;松井石根,〈松井石根陣中日記〉;牧原信夫,〈牧原信夫日記〉。
    白蓮,《藕孔日記》《新命(南京)》,3-5;8期(南京,1939)。
    白蕪,〈祭祀與尊孔〉,《汗血周刊》,3:20(上海,1934)。
    白蕪,《今日之南京》(重慶:南京晚報社,1938)。
    白蕪文,高龍生話,〈繡像重慶評話之一〉,《申報》(上海),1947年12月3日,9版。
    史邁士,〈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致C.L.博因頓先生〉,埃爾文.維克特,《拉貝日記》。
    史邁士,〈致尊敬的阿利森先生〉,埃爾文.維克特,《拉貝日記》。
    石川達三著,劉慕沙譯,《活著的兵士》(臺北:麥田出版社,1995)。
    克勒格爾,〈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總部搜查記〉(1938年1月14日),埃爾文.維克特,《拉貝日記》。
    抒棠,〈南京市各農區僱農工資調查〉,《中國經濟》,1:8(南京,1933.11)。
    杜俊東,〈北平市人口統計〉,《北平市政府統計月刊》,1期(北平,1934.1)。
    言心哲,〈社會調查與職業分類〉,《中央日報》(南京),1935年8月19日,10版。
    貝德士,〈當前形勢概述〉張生編,舒健中等譯,《耶魯文獻(上)》,《南京大屠殺史料集》,冊69,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
    周佛海著,蔡德金編,《周佛海日記》(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1986)。
    拉貝,〈致王承天先生〉,埃爾文.維克特,《拉貝日記》。
    拉貝,〈致福田德康先生〉,埃爾文.維克特,《拉貝日記》。
    東史郎,〈東史郎日日記〉(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9)。
    林一可,〈南京市房捐整理經過(續)〉,《中央日報》(南京),1936年12月15日,2版,4張。
    南京大屠殺史料編輯委員會,《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檔案》(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7)。
    姜良琴、郭必強編,《前期人口傷亡和財產損失調查》,《南京大屠殺史料集》,冊15(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張夏氏等為其夫被日軍殺害等事呈〉;〈駐南京總领事花輪義敬致北平森島參事官函〉;〈魏貢氏等為其夫被日軍拉充夫役生死莫卜等事呈〉;貝德士,《南京地區戰爭災禍》。
    炯,〈京市房租與平均地權〉,《時代公論》,79期(南京,1933)。
    埃爾文.維克特(Erwin Wicket)著,周婭、譚蕾譯,《拉貝日記》(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9)。
    孫宅巍編,《遇難者的屍體掩埋》,《南京大屠殺史料集》,冊5(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
    〈世界紅卍字會東南主會關於辦理南京兵災賑濟收支款數目報告清冊目錄〉;〈世界紅卍字會南京分會為埋屍致偽南京市自治委員會函〉;〈南京市慈善團體登記表〉;〈偽南京市自治委員會救濟課課長馬錫侯關於申請汽車埋葬停厝街頭棺柩的簽呈〉;〈世界紅卍字會南京分會救濟隊掩埋組統計表之一〉;〈世界紅卍字會東南主會1937年12月至1938年底接收捐助款項、物資紀錄節錄〉;
    孫寶賢,〈南京淪陷前後及被難脫險經過詳細實記〉(張憲文、呂晶編,《見證與紀錄:南京大屠殺史料精選》,中方史料)。
    徐志耕,《倖存者說─南京大屠殺親歷者採訪記》(南京:南京出版社,2014)。
    特里默(CS Trimmer),〈致克勞德‧湯姆森電〉,埃爾文.維克特,《拉貝日記》。
    秦孝儀主編,《革命文獻》,93輯,〈戰前國家建設史料:首都建設(三)〉(臺北:中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1982)。
    秦孝儀主編,《革命文獻》,第91輯,〈戰前國家建設史料:首都建設(一)〉(臺北:中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1982)。
    張生編,《英美文書‧安全區文書‧自治委員會文書》,《南京大屠殺史料集》,冊12(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市救濟課等關於特務機關會議摘要之報告〉;〈安全區內日本士兵的暴行事件〉;〈安全區內日本士兵胡作非為的案例〉;〈自治委員會簡章及辦事細則〉;〈自治委員會關於難民回家問題區域劃分及致特務機關函〉;〈自治會函知各部隊、特務機關及警察廳廖華卿等被害各情〉;〈自治會為保護保國寺之布告〉;〈孝陵鎮代表吳瑞亭等關於迅速於四鄉設立區公所呈市自治委員會函〉;〈南京市工商業登記暫行規則〉;〈南京市自治委員會救濟課辦事細則〉;〈南京市自治委員會第一區區公所二月份工作報告(節錄)〉;〈南京市自治委員會第三區公所工作報告(節錄)〉;〈南京市自治委員會關於登記給證事宜停止辦理之布告〉;〈南京市區公所辦事細則〉;〈南京市警察廳呈報關於雷洪發擬在小王府園開設民樂戲院一案之調查情況及自委員指令〉;〈南京市警察廳發給臨時營業復業許可證規則〉;〈為日商強佔市民房屋貨物事自治委員會呈函南京特務機關〉;〈為復歸營業申請登記事吳良元呈文〉;〈為難民回家事南京市自治委員會布告〉;〈高宗山為組織燕子磯區公所呈南京市自治委員會文〉;〈高梓推為成立燕子磯區公所呈南京市自治委員會文〉;〈張扶隆為開設醫院請予開業事呈文(一)〉;〈張扶隆為開設醫院請予開業事呈文(二)〉;〈新河鎮代表關於設立上新河區公所呈市自治委員會函〉;〈端木啟明為恢復營業請求登記事呈文〉;〈與特務機關負責人會晤的備忘錄〉;〈難民呈請南京自治委員會救濟〉;〈難民薛石民被日軍拉為民伕懇求轉請日軍部隊釋放呈自治委員會文〉;〈鐘子良等因浴池房屋被日軍佔領轉請遷移以便復業而維生計事呈文〉;王榮權,〈市工商課關於商業登記事項呈自治委員會文〉;卡波特.科維爾(Cabot Coville),〈卡波特‧科維爾的南京旅行記〉;艾奇遜(George Atcheson, Jr),〈關於保護殘留在南京的美國人〉;貝德士,〈來自南京關於表面經濟的備忘錄〉;阿利森,〈南京的狀況〉;南京市自治委員會總務課,〈市自治委員會為興辦市政需要各項事業計畫書致福田函〉;胡啟閥,〈關於商業分類統計事第二區公所致自委會工商課〉;孫叔榮,〈南京市自治委員會保護上新河紅卍字會辦事處布告〉;孫叔榮,〈南京市自治委員會為整理及清潔全市道路擬具計畫書致函特務機關〉;馬錫侯,〈市救濟課關於遣送難民等事之報告〉;〈救濟課辦事細則〉;陶錫三,〈自治委員會關於撥發難民東西等事致特務機關函〉;劉連祥,〈南京市自治委員會下關區公所區長呈報個組長工作之前後經過情形〉;霍伊(T.S.H Hoey),〈南京之行備忘錄〉;關於辦理工商業登記事談話會議紀錄〉;〈南京國際救濟委員會報告書〉;〈恢復南京正常條件的備忘錄〉;〈救濟形勢的備忘錄〉;〈當前局勢的備忘錄〉;史邁士,〈致愛利生先生的信〉;史邁士,〈與日軍特務機關負責人會晤的備忘錄〉;拉貝,〈致日本大使館的信〉;拉貝,〈致愛利生、普利多、布隆和羅森先生的信〉;拉貝,〈致福田的信〉;拉貝,〈致駐南京日本軍隊指揮官的信〉。
    張生編,舒健中等譯,《耶魯文獻(下)》,《南京大屠殺史料集》,冊70(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
    〈南京國際救濟委員會秩序恢復委員會報告〉;米爾士(Wilson Plumer Mills),〈米爾士致妻子〉;貝德士,〈南京民報譯文一則〉;貝德士,〈關於家庭調查的建議方案〉。
    張希為,〈杭州淪陷前後〉,《國光》,4期,(長沙,1938)。
    張連紅編,《外國媒體報導與德國使館報告》,《南京大屠殺史料集》,冊6(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
    〈孫給羅森的紀錄〉;〈寄往德國駐華大使館(漢口)的報告〉;陶德曼(Oskar Paul Trautmann),〈陶德曼寄往德國外交部的報告〉。
    張連紅編,《倖存者的日記與回憶》,《南京大屠殺史料集》,冊3(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
    祝晴川,〈丁丑南京屠城記〉;蔣公穀,〈陷京三月記〉。
    張開沅編,《美國傳教士的日記與書信》,《南京大屠殺史料集》,冊4(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
    史德蔚(Albert Newton Steward),〈日記〉;史邁士(Lewis S. C. Smythe),〈致家人函〉;史邁士,〈致朋友函〉;麥卡倫(James Henry Macallum),〈致日本大使館函〉;貝德士(Miner. S. Bates),〈致朋友函〉;貝德士,〈關於南京經濟的一些事實及記錄〉;馬吉(John Magee),〈致妻子函〉;麥卡倫,〈致家人函〉;費吳生,〈日記〉;福斯特(Ernest H. Forster); 福斯特,〈致美國大使館函〉。
    曹翼遠,〈南京市的房租問題〉,《時代公論》,99-100期(南京,1934)。
    許晚成編,《上海人名錄》(上海:龍文書店,1941)。
    郭必強、夏蓓等編,〈日偽時期市民呈文〉,《南京大屠殺史料集》,冊66(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
    方灝,〈第四區區長方灝等關於設立救濟良民收容所事呈文〉;王承典,〈偽自治會王承典為擬設立小本借貸處以扶助工商復業事提案〉;王春生,〈南京市警察廳長為日兵調戲婦女調查事致督辦南京市政公署呈文〉;王春生,〈南京市警察廳為劉志才母被害事致督辦南京市政公署呈文〉。
    都錦生,〈南京人力車伕生活〉,《健康生活》,1:2(天津,1934.8)。
    陳克文,《陳克文日記:1937-1952》,上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2)。
    陳立夫、施冰厚,〈選錄:唯生論的宇宙觀〉,《平明雜誌》,2:9(北平,1933)。
    陳謙平、張連紅編,《德國使領館文書》,《南京大屠殺史料集》,冊30(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
    〈羅森隨筆〉;沙爾芬貝格(Paul Scharffenberg),〈在南京歷險的日子〉。
    陶希聖,〈魯游隨筆〉,《社會與教育》,24期(上海,1931)。
    費吳生(George Ashmore Fitch),〈致博因頓上海全國基督教總會〉,埃爾文.維克特,《拉貝日記》。
    費吳生,〈致上海全國基督教總會博因頓電報〉,埃爾文.維克特,《拉貝日記》。
    楊夏鳴編,《美國外交文件》,《南京大屠殺史料集》,冊63(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
    〈1938年1月28日美國國務院發布的新聞稿〉;〈美國國務卿致羅斯福總統〉;〈美駐上海總領事(高斯)致國務卿〉;〈美駐華使館三等秘書(阿利森)致國務卿〉;阿利森,〈南京現狀〉;格魯,〈美駐日大使致國務卿〉;詹森,〈美駐華大使致國務卿〉;赫爾(Cordell Hull),〈美國國務卿致駐華大使〉;廣田弘毅,〈日本外相致美駐日大使〉;羅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羅斯福總統致國務卿〉。
    督辦南京市政公署秘書處編,《中華民國二十七年度南京市政概況》(南京:宜春閣印書館,1939)。
    經盛鴻,《西方記者筆下的南京大屠殺》(上)(臺北:新銳文創,2011)。
    經盛鴻編,《戰前的南京與日機的空襲》,《南京大屠殺史料集》,冊1,(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
    〈張夜城為日機轟炸長安旅館致行政院呈文〉;〈駐滬岡本總領事致廣田外務大臣函〉。
    聞諒直,〈鎮江維持會會長柳衍齋〉(鎮江文史資料委員會,《鎮江文史資料》,9輯,鎮江:內部資料,1985)。
    德培,〈調查:南京的棚戶生活〉,《新運報導》,7期(南京,1937)。
    樊蔭南,《當代中國名人錄》,上海:上海良友圖書印刷公司,1931。
    潘家駒,〈抗戰時期的蘇州「自治會」〉(政協蘇州市文史資料委員會,《蘇州文史資料1-5輯》,蘇州:政協蘇州市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1990)。
    蔣介石,《蔣中正日記》,1937年8月26日。

    二、 專著

    山室信一,《滿洲國的實像與幻象》(新北市:八旗文化,2016)。
    王奇生,《黨員、黨權與黨爭:1924-1949年中國國民黨的組織型態》,修補增訂版(北京:華文出版社,2010)。
    巫仁恕,《劫後天堂:抗戰淪陷後的蘇州城市生活》(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7)。
    李周開,《民國房地產戰爭》(臺北:時報出版,2018)。
    南京市地方志編篡委員會辦公室編,《南京通史民國卷》(南京:南京出版社,2011)。
    國史館編,《日本在華暴行錄(民國十七年至三十四年)》(臺北:國史館,1985)。
    孫宅巍,《南京保衛戰史》(南京:南京出版社,2014)。
    孫江主編,《新史學:歷史與記憶》,卷8(北京:中華書局,2014)。
    孫艷魁,《苦難的人流─抗戰時期的難民》(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
    張生等著,《南京大屠殺史研究》(南京:鳳凰出版社,2012)。
    張瑞德,《山河動:抗戰時期國民政府的軍隊戰力》(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
    張憲文主編,《南京大屠殺全史》,中冊(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2)。
    畢英傑、白描編,《鐵證—日本隨軍記者鏡頭下的侵華戰爭》,上冊(北京:崑崙出版社,2000)。
    橋川時雄編,《中國文化界人物總鑑》(北京:中華法律編印館,1940)。
    經盛鴻,《南京淪陷八年史》(上冊)(增訂版),(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
    經盛鴻,《南京淪陷八年史》(下冊)(增訂版)(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
    謝遠達編撰,《日本特務機關在中國》(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1980)。

    三、 學位論文

    王思元,〈關東軍自治指導部研究〉(哈爾濱:哈爾濱師範大學日本史碩士論文,吳玲先生指導,2019)。
    王海鷗,〈上海南市難民區研究(1937-1940)〉(上海:上海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蘇智良先生指導,2016)。
    王洋,〈民國南京棚戶區研究(1927-1937)〉(南京:南京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碩士論文,鄭忠先生指導,2014)。
    周進,〈北京人口與城市變遷(1853-1953)〉(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中國近代史博士論文,姜濤先生指導,2011)。
    高鵬程,〈紅卍字會及其社會救助研究(1922-1949)〉(蘇州:蘇州大學中國近現代史博士論文,池子華先生指導,2009)。
    崔龍健,〈中國紅十字會上海國際委員會研究〉,(蘇州:蘇州大學博士學位論文,池子華先生指導,2016)。
    郭昭昭,〈南京大屠殺前後南京市民生活秩序變遷研究〉(南京:南京大學歷史系博士畢業論文,張生先生指導,2011)。

    四、 論文

    朱繼光,〈國民政府對南京抗戰期間財產損失之調查述評〉,《民國檔案》,2012年2期(南京,2012.5)。
    朱繼光、姜良秦,〈日軍大屠殺前南京人口疏散檢討〉,《軍事歷史研究》,2:29(南京,2015.3)。
    巫仁恕,〈抗戰時期淪陷區的城市生活─以蘇州菜館業的興衰為例〉,《新史學》25:4(臺北,2014.12)。
    林志宏,〈地方分權與「自治」—滿洲國的建立及日本支配〉,文收黃自進、潘光哲主編,《近代中日關係史新論》(臺北:稻香出版社,2017)。
    邵庸,〈日寇利用中國會道門侵華論述〉,《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05年4期(南京,2005.8)。
    姜良芹,〈南京大屠殺期間日軍對外人資產的掠劫—以美德兩國在寧資產被劫情況為中心的考察〉,《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3期,(南京,2013)。
    姜良芹、吳潤凱,〈從市民呈文案看南京大屠殺〉,《抗日戰爭研究》,2007年1期(北京,2007.2)。
    孫宅巍,〈南京大屠殺期間的難民收容所研究〉,「江蘇社會科學聯合會」,2017年5月發表。
    高翔宇、鐘聲,〈人道主義的讚歌─南京大屠殺期間中國紅十字會南京分會的人道救援〉,《渤海大學學報》,2011年4期(錦州,2011.7)。
    高興祖,〈日本京都十六師團和南京大屠殺〉,《民國春秋》,1998年3期(南京,1998.6)。
    高興祖,〈侵華日軍第十六師團在南京的血腥暴行〉,《抗日戰爭研究》,1994年4期(北京,1994.4)。
    張生、陳如芳,〈南京大屠殺期間的鼓樓醫院〉,《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9:5(吉林,2008.10)。
    張連紅,〈角色、行為與民族主義:南京偽自治委員會與安全區國際委員會關係初探〉,文收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編,《紀念七七事變爆發7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
    張連紅,〈南京大屠殺前夕南京人口的變化〉,《民國檔案》,2004年3期,(南京,2004.8)。
    陳克儉,〈我所知道的江南水泥廠難民營〉,《鍾山風雨》,2014年1期(南京,2014.2)。
    程兆奇,〈南京大屠殺中的日軍屠殺令研究〉,《歷史研究》,2002年6期(北京,2002.12)。
    楊夏銘,〈論南京安全區功能的錯位及其原因〉,《抗日戰爭研究》,2000年4期(北京,2000.12)。
    經盛鴻,秦軍,〈南京大屠殺期間日軍的性暴力虐待〉,《日本侵華史研究》,2012年4期(南京,2012.12)。
    劉今如、李聖菊,〈「八一三」抗戰期間上海難民的救濟與遣送〉,《安徽史學》,2008年4期(合肥,2008.7)。
    劉潔,〈抗戰初期華東淪陷區親日群體研究—以「大民會鎮江聯合支部」為中心的探討〉,《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98期(臺北,2017.12)。
    劉燕軍,〈《藕孔日記》中的南京浩劫〉,《民國檔案》,2015年1期(南京,2015.2)。
     潘敏,〈日偽時期江蘇縣政「維持會」研究〉,《抗日戰爭研究》,2002年3期(北京,2002.9)。
    薛媛元,〈南京大屠殺期間國際安全區的治安管理狀況〉,《日本侵華史研究》,2014年4期(南京,2014.12)。
    羅久蓉,〈歷史情境與抗戰時期「漢奸」的形成—以一九四一年鄭州維持會為主要案例的探討〉,《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4期下(臺北,1995.6)
    譚備戰,〈試論抗戰前期的民間防空建設〉,《抗日戰爭研究》,2009年3期(北京,2009.8)。

    五、 網路資料

    〈Mortality rate〉,《維基百科》,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ortality_rate。
    〈各國人口出生率列表〉,《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0%84%E5%9B%BD%E4%BA%BA%E5%8F%A3%E5%87%BA%E7%94%9F%E7%8E%87%E5%88%97%E8%A1%A8。
    〈抗戰中的南京防空網〉,《大中國》, http://gogonews.cc/article/4211103.html。
    「中國軍艦博物館」, http://60-250-180-26.hinet-ip.hinet.net/theme/theme-41/41-index.html。
    「組織簡史」,「南京市紅十字會」,http://www.njredcross.org.cn/zzjj/zzjs/。
    「陶保晉海外研究會」,http://taobaojin.info/taobaojinlife.html。
    范學貴,〈史海回眸:鬼子兵入侵金壇那些年〉,《人民網》(日本版),http://japan.people.com.cn/GB/35467/35498/3481947.html。
    〈民國106年12月戶口統計資料分析〉,《內政部戶政司全球資訊網》, https://www.ris.gov.tw/zh_TW/141/-/asset_publisher/IUh1/content/%E6%B0%91%E5%9C%8B106%E5%B9%B412%E6%9C%88%E6%88%B6%E5%8F%A3%E7%B5%B1%E8%A8%88%E8%B3%87%E6%96%99%E5%88%86%E6%9E%90?redirect=https%3A%2F%2Fwww.ris.gov.tw%2Fzh_TW%2F141%3Fp_p_id%3D101_INSTANCE_IUh1%26p_p_lifecycle%3D0%26p_p_state%3Dnormal%26p_p_mode%3Dview%26p_p_col_id%3Dcolumn-2%26p_p_col_count%3D1。
    張林嵐,〈史筆寫英豪—《新民報》記者筆下的陳毅〉,《大江南北》,2019年12月5日檢索,http://www.djnb.cn/journal_articles/view/5199。

    日文史料

    一、 檔案、史料、報紙、辭典

    〈中支佔領地区ニ於ケル宣撫工作概要〉(井上九士編,《華中宣撫工作資料》,《十五年戦争極秘資料極》,冊13,東京:不二出版,1989)。
    〈南京建設概況〉(井上九士編,《華中宣撫工作資料》)。
    〈南京班第一回報告〉(井上九士編,《華中宣撫工作資料》)。
    〈南京班第二回報告〉(井上九士編,《華中宣撫工作資料》)。
    〈南京班第三回報告〉(井上九士編,《華中宣撫工作資料》)。
    《臨時南京市居留邦人取締規則公示ノ件》(井上九士編,《華中宣撫工作資料》)。
    防衛庁防衛研修所戦史室,《支那事変陸軍作戦》,《戦史叢書》,昭和十三年一月まで。
    中西利八編,《滿洲人名辭典》,(東京:日本図書センタ,1989重印)。
    中西利八編,《滿洲紳士錄》(滿蒙資料協會,1940,第三版)。
    〈鹿空機密第36號之5,南京攻撃戰鬥詳報,鹿屋海軍航空隊,昭和12年8月27日〉,《第一聯合航空隊戰鬥詳報,昭和12年8月-12年10月》,JACAR,Ref.C14120256400。

    二、 網路資料

    「宣撫官」,《維基百科》,https://ja.wikipedia.org/wiki/%E5%AE%A3%E6%92%AB%E5%AE%98。

    英文資料

    一、 檔案、史料、報紙、辭典

    Minnie Vautrin,〈Vautrin’s Diaries〉, Micro Filmed in Yale University Divinity School.

    二、 專著

    Iris Chang,The Rape of Nanking: The Forgotten Holocaust of World War II(New York: Penguin Books Press, 1997).
    Timothy Brook,Collaboration : Japanese agents and local elites in wartime China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2005).

    三、 學位論文

    Mark S. Eykholt, “Living the limits of Occupation in Nanjing, China, 1937-1945 “(PhD dis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1998).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