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王亭頤 Wang, Ting Yi |
---|---|
論文名稱: |
新北市高級中等學校評鑑之後設評鑑研究:學校人員觀點 Meta-Evaluation Study of the New Taipei City Senior High School Evaluations: School Personnel Perspectives |
指導教授: |
鄭淑惠
Cheng, Shu-Huei |
口試委員: |
林劭仁
Lin, Shao-Ren 王麗雲 Wang, Li-Yun 鄭淑惠 Cheng, Shu-Huei |
口試日期: | 2022/07/25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22 |
畢業學年度: | 11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31 |
中文關鍵詞: | 學校評鑑 、後設評鑑 、方案評鑑標準 |
英文關鍵詞: | school evaluation, meta-evaluation, program evaluation standards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201528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54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中文部分
Marilyn Lichtman(2010)。教育質性研究實用指南(江吟梓、蘇文賢合譯)。學富。(原著出版於2010年)。
Stufflebeam, D. L., & Shinkfield, A. J.(2005)。系統的評鑑:理論與實務的自我教學指引(黃光雄主譯)。師大書苑。(原著出版於1985年)。
Stufflebeam, D. L., Madaus, G. F., & Kellaghan, T. (2005)。評鑑模式:教育及人力服務的評鑑觀點。(蘇錦麗主譯)。高等教育。(原著出版於2000年)。
王保進(2001)。國民小學校務評鑑模式之內涵分析。教育研究月刊,91,52-62。
王保進(2016)。以「整體學校評鑑」為精神之大學校務評鑑。評鑑雙月刊, 23,21-25。
王麗雲(2013)。評鑑巫婆。評鑑雙月刊,42,32-33。
王麗雲、侯崇博(2004)。應用方案理論進行評鑑─以嘉義縣市國小週三進修方案為例。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評鑑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頁175-188)。心理。
朱欣穎、林政逸(2019)。我國大學後設評鑑研究-以第二週期系所評鑑為例。高等教育研究紀要,11,1-24。
江滿堂、陳亭燏、廖家成(2012)。大學教師評鑑制度之後設評鑑研究-以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為例。屏東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38,417-454。
吳清山、王湘栗(2004)。教育評鑑的概念與發展。教育資料集刊,29,1-26。
吳清山、林天佑(1999)。教育名詞解釋:教育評鑑。教育資料與研究,29,1-26。
吳清山、林天祐(2005)。後設評鑑。教育研究月刊,137,159。
李安明、溫儀詩(2016)。教育改革的困境與挑戰:實施中小學校務評鑑之問題與對策,學校行政,101,1-14。
李佳芬(2011)。兩岸私立教育法之比較研究-以《私立學校法》、《民辦教育促進法》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李宜融(2015)。臺北市國民中學校務評鑑之後設評鑑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
李藹慈(2013)。訪談研究法。載於蔡清田(主編),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新論(頁55-82)。五南。
林劭仁(2008)。教育評鑑:標準的發展及探索。心理。
林劭仁(2012)。大學通識教學評鑑的後設評鑑研究。課程與教學季刊,15(3),53-74。
林進財(2021)。教育改革中教學政策的轉變與落實—教師教學理解與實踐的視角。台灣教育研究期刊,2(1),1-1。
胡斯淳、張英鵬(2004)。國民小學身心障礙特殊教育評鑑:後設評鑑知覺研究。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評鑑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頁189-198)。心理。
范熾文、孫月眉(2015)。以後設評鑑觀點探討校長辦學績效評鑑之研究,經營管理學刊,10,61-83。
孫志麟(2004)。學校評鑑制度之比較分析:臺北市與臺北縣〔論文發表〕。教育評鑑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臺北市,臺灣。
徐昊杲、曾淑惠(2008)。高職學校評鑑人員評鑑能力與角色之研究。當代教育研究季刊,16(2),101-131。
浮絲曼、蘇錦麗(2015)。我國大學校院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後設評鑑檢核表建構之研究。高教評鑑與發展,9(1),31-6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評鑑與研究中心(2019)。新北市高級中等學校評鑑受評學校手冊。新北市政府教育局。
張鈿富(2001)。面對校務評鑑應有的理念及作法。教育研究月刊,91,30-35。
張嘉育、曾淑惠(2012)。技職教育課程後設評鑑之必要性及其實施途徑。課程與教學季刊,15(3),27-52。
教育部(2015)。藝術教育法。全國法規資料庫。
教育部(2018)。高級中等以下學校藝術才能班設立標準。全國法規資料庫。
許嘉猷(1986)。社會階層化與社會流動。三民書局。
郭昭佑、張庭祥、康佳鈴(2020)。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後設評鑑研究。教育研究月刊,309,59-80。
陳文彥、潘慧玲、鄭淑惠、張素貞(2013),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改進性後設評鑑:以國立附設實驗小學為例,教育學刊,41,49-85。
陳奕安(2014)。臺北市高級中學校務評鑑之後設評鑑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
陳盛賢、楊思偉、許筱君(2015)。四代評鑑觀論述中小學校務評鑑之發展趨勢--以臺中市國中小校務評鑑為例,教育理論與實踐學刊,32,23-41。
陳惠美(2014)。屏東縣國民小學校務評鑑之後設評鑑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
陳惠美(2014)。屏東縣國民小學校務評鑑之後設評鑑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
陳鴻賢、朱奕潔 (2012)。校務評鑑之省思與展望,學校行政,77,246-254。
陳寶山(2013)。學校如何執行校務評鑑政策--以新北市國小為例,學校行政,86,151-178。
曾淑惠(2002)。教育方案評鑑。師大書苑。
曾淑惠(2004)。教育評鑑模式。心理。
曾淑惠(2015)。科技校院教師評鑑的後設評鑑。技職及職業教育學報,6(1),41-63。
游家政、曾祥榕(2004)。教育評鑑的後設評鑑。教育資料集刊,29,53-94。
湯志民(2002)。臺北市國民中學校務評鑑之評析。初等教育學刊,11,25-50。
湯志民(2005)。學校評鑑理論與實務:北桃三縣市國民中學校務評鑑之探析。https://ah.nccu.edu.tw/bitstream/140.119/38300/1/edu.pdf
馮莉雅(2003)。三種國中教師教學效能評鑑方式之關係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6(1),201-228。
黃昆輝(2000)。教育百科。https://pedia.cloud.edu.tw/Entry/Detail/?title=%E9%AC%86%E6%95%A3%E7%B5%90%E5%90%88%E8%AB%96。
黃昭勳(2019)。學校評鑑實施之我見。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4),120-126。
黃琇鈴(2016)。高級中學學校評鑑資訊應用之研究:家長團體之觀點〔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2019)。新北市高級中等學校評鑑實施計畫。作者。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2021)。新北市高級中等學校概況總表。新北市統計資訊網。https://oas.bas.ntpc.gov.tw/NTPCT/Page/kcg01_2.aspx?Mid1=382040000E。
楊淑琦(2017)。臺中市國民小學新取向校務評鑑之後設評鑑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楊瑩、楊國賜、黃家凱、許宗仁(2012)。96-98年度大學校院系所評鑑後設評鑑研究─受評校院人員觀點之分析。高教評鑑,特刊S,1-40。
楊瑩、楊國賜、劉秀曦、黃家凱(2014)。100年度大學校院校務評鑑後設評鑑研究之分析。高教評鑑與發展,8(1),1-40。
溫明麗(2004)。英國教育評鑑之後設分析。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評鑑的回顧與展望(頁74-84)。心理。
鄔世榮(2014)。屏東縣高級中學學校評鑑之後設評鑑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
趙志揚、林永順、張惟珩、張彩珠(2019)。高級中等學校教師與直屬處室主任關係品質、職場自尊、團體凝聚力與教學效能之研究。教育政策論壇,22(3),29-68。
趙祝凌(2010)。臺中市國民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後設評鑑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劉怡萱(2015)。美國WASC 對我國校務評鑑的啟示。臺灣教育評論月刊,3(9),82-89。
劉智賢(2008)。大臺北地區教師職業聲望及其影響因素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潘慧玲(2003)。從學校評鑑談到學校本位課程評鑑。北縣教育,46,32-36。
潘慧玲(2004)。邁向下一代的評鑑:回顧與前瞻。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評鑑的回顧與展望(頁38-66)。心理。
潘慧玲、王麗雲、張素貞、鄭淑惠、林純雯(2007)。試辦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方案評鑑研究報告(I)。教育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
蔡誌晴(2017)。新北市國民小學校務評鑑之後設評鑑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淡江大學。
鄭崇趁(2002)。校務評鑑與知識管理。教師天地,117,21-25。
鄭彩鳳(2016)。我國近期高級中等學校評鑑之規劃、實施與發展。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教育類),10(1),1-29。
鄭淑惠(2009)。教育評鑑的效用性:促進組織學習的觀點。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報,26(2),57-88。
鄭淑惠(2016)。地方教育行政機關校務評鑑運用之研究。當代教育研究季刊,24,33-69。
鄭新輝(2002)。國中小校長評鑑系統的後設評鑑標準。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5,493-526。
鄭詩釧(2005)。國民中小學組織文化與教師專業發展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閻自安(2021)。學校社群關係經營與社區本位學習之探討。教育行政,10(2),35-55。
謝文英(2016)。校務評鑑理論與實務。五南。
顏國樑(2003)。校務評鑑的基本理念、問題及因應做法,學校行政,24,3-20。
蘇錦麗(1997)。高等教育評鑑理論與實際。五南。
蘇錦麗(2004)。高等教育評鑑的趨勢與展望。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評鑑的回顧與展望(頁38-66)。心理。
西文部分
AUQA. (2002). The Australian higher education quality assurance framework . Canberra, Australia: Australian Universities Quality Agency.
Cooksy, L. J., & Caracelli, V. J. (2005). Quality, context, and use: Issues in achieving the goal of metaevalu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Evaluation, 26(1), 31-42.
Cooksy,L.J.&Caracelli,V.J.(2009).Metaevaluation in Practice-Sele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riteria. Journal of MultiDisciplinary Evaluation, 6(11),1-15.
Cordray, D. S. (1993). Synthesizing evidence and practice. Evaluation Practice, 14(1), 1-8.
Finn Jr., C. E., Stevens, F. I., Stufflebeam, D.L., & Walberg, H. J. (1997). A metaevaluation. In H. L. Miller, Jr. (Guest Ed.), The New York City Public Schools Integrated Learning Systems Project: Evaluation and meta-evalu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27(2), 159-174.
Hanssen, C. E., Lawrenz, F., & Dunet, D. O. (2008). Concurrent metaevaluation: A critique. American Journal of Evaluation, 29, 572-582.
Hanssen, C.E. & Lawrenz, F. & Dunet, D.O. (2008). Concurrent meta-evalu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Evaluation,29(4), 572-582.
Kumar. S. & Kaura. K. (2015). Expert system for evaluation of school. Sangeet Kumar et 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cent Research Aspects, 2(4), 56-59.
Nevo,D.(1983).Conceptualization of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 Analytic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53(1), 117-128.
Patton, M. (1997). Utilization-focused evaluation (3rd ed.). Sage.
Patton, M.Q. (2013). Meta-evaluation. The Canadian Journal of Program Evaluation , 27(3), 147-171.
Scriven, M. (1969). An introduction to metaevaluation. Educational Products Report, 2, 36-38.
Scriven, M. (1972). An introduction to meta-evaluation. In Taylor, P. A., & Cowley, D.M. (Eds.) Readings in curriculum evaluation. IA: Brown.
Scriven, M.(1967). The methodology of evaluation. In R. W. Tyler, R. M. Gagne, M.Scriven (Ed.), Perspectives of curriculum evaluation (pp.39-83). Ill: Rand
Scriven, M.(2009) .Meta-Evaluation Revisited. Journal of MultiDisciplinary Evaluation, 6, 4-13.
Scriven. M. (2003). Evaluation Theory and Metatheory. In T. Kellaghan & D. L. Stufflebeam (Eds. ),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educational evaluation (pp. 15-30). Springer.
Stufflebeam(1974). Meta evaluation. Journal of Multidisciplinary Education, 7(15), 99-158.
Stufflebeam, D. L. (1974b). Toward a Technology for Evaluating Evaluation. Eric. https://eric.ed.gov/?id=ED090319
Stufflebeam, D. L. (1999). Program evaluation models metaevaluation checklist. https://wmich.edu/sites/default/files/attachments/u350/2014/eval_model_metaeval.pdf
Stufflebeam, D. L. (2001).The metaevaluation imperative. American Journal of Evaluation, 22(2),183-209.
Stufflebeam, D. L. (2003). Institutionalizing evaluation in schools. In T. Kellaghan, D. L. Stufflebeam, & L. A. Wingate (Eds.),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educational evaluation: Part Two: Practice (pp.775-805). Springer.
Stufflebeam, D. L., & Shinkfield, A. J. (1985). Systematic evaluation. Springer.
Stufflebeam, D. L., Madaus, G. F., & Scriven, M. S. (2000). Evaluation models: Viewpoints on educational and human services evaluation (2nd ed.). Springer.
Sturges, K.H., & Howley, C.(2017). Responsive meta-evaluation A participatory approach. American Journal of Evaluation, 38(1), 126-137.
Yarbrough, D. B., Shulha, L. M., Hopson, R. K., and Caruthers, F. A. (2011). The program evaluation standards: A guide for evaluators and evaluation users (3rd ed.). 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