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小坪 Chen, Shiao-Ping |
---|---|
論文名稱: |
WTO架構下兩岸經貿互動之研究 Study on the economic and trade development between Taiwan and China after joining the WTO |
指導教授: |
曲兆祥
Chu, Chao-Hsia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
論文出版年: | 2009 |
畢業學年度: | 9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66 |
中文關鍵詞: | 新制度主義 、世界貿易組織 、兩岸經貿 、爭端解決機制 |
英文關鍵詞: | New Institutionalisms, WTO, cross-Strait economic relations, Dispute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62 下載: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兩岸分別在2001年底與2002年初正式成為WTO第143個會員與第144個會員,兩岸分別加入WTO後,使台灣與中國大陸的經濟更融入於世界經濟體系。在WTO架構下,各會員國都必須在WTO規範的制度下,進行所有的貿易活動,當然台灣與中國大陸也不例外,本研究主要以新制度主義中的理性選擇論分析在WTO架構下,兩岸貿易政策的轉變過程,與對兩岸經貿所產生的影響。
由於兩岸貿易往來逐漸頻繁,經常會產生貿易衝突,在未加入WTO前,兩岸因無適當的官方溝通管道,只能依賴民間單位加以協調,且中國大陸一向認為台灣是隸屬於中國大陸的一部分,並不認為台灣有對等的地位可與中國大陸協商,導致協調的結果往往不如欲期,在加入WTO後,兩岸可運用WTO爭端解決機制,讓台灣與中國大陸可在對等的地位下展開協調,對兩岸貿易將更有保障,本論文也將探討在運用爭端解決機制時兩岸的理性選擇。
兩岸經貿交流至今已有二十多年,彼此間的投資與貿易日與劇增,投資規模與金額也不斷的增加,經濟互賴的程度越來越緊密,但官方的溝通管道仍然欠缺,至今仍以民間交流互動為主,加入WTO後,兩岸越益密切的經貿互動是否能夠帶動政治上的互動,及尋求兩岸關係正常化的解決機制,也是眾人所期待之目標
China and Taiwan became the WTO 143rd member and the 144th member, after joined WTO,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economy integrates in the world economic system. Under the WTO construction, all members must under the WTO standard system, carry on all trade activity.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New Institutionalisms rational choice institutionalism under the WTO construction, Cross-Strait economic relations and trade policy transformation.
Because Cross-Strait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hip is more closely, to result in the trade conflict frequently. Before they did not joined WTO, cross-Strait only can rely on the civil interaction organization. As a result of China always thought that Taiwan will be subordinates in a mainland China part, did not think Taiwan have the coordinated status can consult with China. After joined WTO, cross-Strait can used the WTO Dispute Settlement Body that will let Taiwan and China can negotiation in balance status.
Cross-Strait economics and trade interaction has more than 20 years, the investment and the trade date was more increase, the investment scale and amount also unceasing increase. Cross-Strait economics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close. But the official communication channel was still not smooth, until now Cross-Strait still to rely on civil exchanges. People will look forward after joined WTO, Cross-Strait political interaction will how to develop and how to seek the normalization the solution mechanism.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王信賢(2000),〈當代西方中國研究之新制度主義典範分析〉,《中國大陸研究》,第 43 卷第 8 期,頁 23-45。
王忠義(2007),《制度變遷下中國經濟改革之路徑選擇》,國立台灣師範大
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泰銓(2006),《毛巾戰爭:WTO 與兩岸貿易糾紛》,台北:台灣智庫。
王躍生(1997),《新制度主義》,台北:揚智出版社。
王鵬(2003),〈入世后臺灣對大陸經貿政策的調整及其走向分析〉,《廈門特區黨校學報》,第 15 卷第 1 期,頁 26-29。
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 WTO 中心,http://taiwan.wtocenter.org.tw。
中華經貿科技網,http://www.icet.org.tw。
內政部出入國及移民署,http://www.immigration.gov.tw。
石之瑜(1997),〈新制度主義建構理性中國的成本〉,《問題與研究》,第 36卷第 11 期,頁 1-22。
包宗和等編(1999),《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台北:五南。
朱敬一主編(2000),《WTO 架構下兩岸經貿關係研討會實錄》,台北:孫運
璿學術基金會。
朱延智(2004),《兩岸經貿》,台北:五南。
朱德米(2001),〈新制度主義政治學的興起〉,《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第 3 期,頁 98-113。
台北市法規查詢系統, http://www.law.taipei.gov.tw。
江丙坤(2002),〈兩岸入會後對兩岸三地經濟發展的影響〉,《WTO 架構下的兩岸經貿關係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遠景基金會,頁 VII-XV。
沈玄池(2002),《國際關係》,台北:高立。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http://www.mac.gov.tw。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07),《政府大陸政策重要文件》,台北:作者自刊。
李宗哲(2002),〈大陸加入 WTO 對台失可能的影響-下〉,《萬通銀行季刊》,第 11 卷第 3 期,頁 12-15。
李英明(2001),《全球化時代下的台灣和兩岸關係》,台北:生智文化。
李英明(2005),《新制度主義與社會資本》,台北:揚智。
李計廣(2008),〈入世以來兩岸經貿關系發展中的問題及其影響〉,《亞太
經濟》,第 1 期,頁 92-95。
李炳南(2001),〈加入 WTO 後兩岸關係之展望〉,《海峽評論》,第 125
期,頁 48-50。
李孟鎔(2003),《兩岸經貿互動過程中 WTO 爭端解決機制之研究》,國立東
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景榮譯(2002),Jan-Erik Lane & Svante Ersson 著,《新制度主義政治學》,台北:韋伯。
宋鎮照、林佳如(2005),〈從新制度主義看「博鰲亞洲論壇」之政經發展:
中共與東協之機會與挑戰〉,發表於台灣的東南亞區域研究年度論文
研討會,南投:暨南大學東亞所。
林士傑(2002),《中國大陸行政改革之研究: 以政府職能轉變的角度分
析》,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正義、葉國興、張瑞猛合著(2000),《台灣加入國際經濟組織策略分析》。台北:業強。
林洸民(2002),《新制度主義的迷思:我國全民健康保險制度之分析》,私
立東海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祖嘉(2001a),〈加入 WTO 與開放三通對兩岸經貿之影響〉,發表於第一
屆台商研究學術研討會,台北:投資中國雜誌社。
林祖嘉(2001b),〈大陸加入 WTO 後市場開放所面臨的競爭與挑戰〉,《大陸經濟發展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華經濟研究院,頁 3-27。
林祖嘉(2005),《兩岸經貿與大陸經濟》,台北:天下。
林嘉誠、朱浤源編著(1990),《政治學辭典》,台北:五南。
林聚任、劉玉安等編(2004),《社會科學研究法》。山東:人民。
林儀棣(2004),《中國加入 WTO 進程與展務之研究-由 2004 年板對外貿易法觀察》,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玉山(2001),〈制度、結構與政治穩定〉,《政治學報》,第 32 期,頁 1-50。
吳忠吉(2002),〈全球化視野下的兩岸「三通」〉,《WTO 架構下的兩岸經貿關係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遠景基金會,頁 209-233。
吳新興(1995),《整合理論與兩岸關係之研究》,台北:五南出版。
吳榮義(2002),《WTO 時代—當前台灣經濟的省思與展望》,台北:時報。
吳經邦等譯(1996),Thrainn Eggertsson 著,《新制度經濟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周旭華(2005),〈我國 WTO 義務屢行的國際法基礎〉,《政大法學評論》,第87 期,頁 315-381。
邱政宗(1993),〈多邊貿易架構下之爭端解決制度〉,《進口救濟論叢》,第 3期,頁 131-177。
邱政宗(2004a),〈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機制的現況與展望-上〉,《立法院院聞》,第 32 卷第 1 期,頁 92-100。
邱政宗(2004b),〈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機制的現況與展望-下〉,《立法院院聞》,第 32 卷第 2 期,頁 65-82。
門洪華譯(2002),Robert O. Keohane and Joseph S. Nye 著,《權力與相互依賴》(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胡至沛(2001),〈新制度主義的檢視與反思〉,《中國行政評論》,第 11 卷第1 期,頁 145-162。
胡婉玲(2002),《從新制度主義論歐洲議會職權變遷》,私立中國文化大學
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
程家瑞(2003),《海峽兩岸如何在世界貿易組織架構下建立諮商與爭端解決
機制》,台北:行政院陸委會。
高長(2001),〈兩岸加入 WTO 後產業可能的互動與競爭力變化〉,《經濟情
勢評論》,第 7 卷第 3 期,頁 1-20。
高長(2002),〈台灣銀行在大陸的前景與發展〉,《WTO 架構下的兩岸經貿關係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遠景基金會,頁 71-88。
高希均、李誠、林祖嘉主編(2006),《兩岸經驗 20 年》,台北:天下文化。
倪世雄(2003),《當代國際關係理論》,台北:五南。
徐斯勤(2001),〈新制度主義與當代中國政治研究:理論與應用之間對話的
初步觀察〉,《政治學報》,第 32 期,頁 95-170。
徐輝彥(2002),〈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機制對法制之落實-美國貿易法第
01-310 條款案之分析〉,《東吳法律學報》第 13 卷第 2 期,頁 179-220。
唐永紅(2005),〈WTO 框架下海峽兩岸經濟交往及合作方式探討〉,《國際
經貿探索》,第 21 卷第 1 期,頁 52-56。
許光泰主編(2003),《世貿組織與兩岸發展》,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
係研究中心。
黃立、李貴英、林彩瑜合著(2002),《WTO:國際貿易法論》,台北:元照。
黃昆輝(1993),《大陸政策與兩岸關係》,台北:行政院陸委會。
黃維助,〈陸資來台 將正面表列控管〉,《自由時報》,2009.4.23,
版 A2。
楊和縉(2005),《從新制度主義論中國大陸公務員考試錄用制度》,私立文
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文鴻(2000),〈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對台灣的經濟影響〉,《中國事
務》,第 2 期,頁 6-31。
陳明通(2004),〈兩岸三通與台海安全前瞻〉,《新世紀智庫論壇》第 27
期,頁 8-10。
陳其林(2002),〈經濟發展與結構提升-入世後兩岸經貿的互動關係〉,
《WTO 架構下的兩岸經貿關係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遠景基金會,頁 1-24。
陳冠維(2001),《歐洲聯盟統治型態之研究─從新制度主義角度分析》,私
立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筱筠(2003),《臺灣在 WTO 爭端解決機制下處理兩岸經貿爭端研究》,國
立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淑惠(2003),《WTO 爭端解決機制及其程序爭點之研究》,私立東海大學
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敦源(2001),〈新制度理論的範圍與方法:一個理性選擇觀點的方法論檢
視〉,《行政暨政策學報》,第 3 期,頁 129-184。
陳義彥、陳景堯譯(2007),David Marsh、Gerry Stoker 等編,《政治
學方法論與途徑》,台北:韋伯。
曾皇華(2003),《兩岸加入 WTO 後經貿競合之研究》,私立南華大學公共行
政與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慧雯,〈WTO 架構下談 ECFA?經長不敢打包票〉,《自由時報》,2009.4.14,版 A4。
郭承天(2000 年),〈新制度論與政治經濟學〉,《政治學報》,第 31 期,頁171-201。
鄧利娟(2002),〈兩岸入世後金融交流與合作問題的探討〉,《WTO 架構下的兩岸經貿關係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遠景基金會,頁 109-128。
趙永祥(2002),〈加入 WTO 對台灣經貿發展之影響〉,《育達研究叢刊》,第3 期,頁 131-149。
羅昌發(1999),《國際貿易法》,台北:元照
國際貿易局-WTO 入口網,http://cwto.trade.gov.tw。
童振源著(2003),《全球化下的兩岸經濟關係》。台北:生智文化
蔡宏明(1990),〈貿易摩擦的政治特性與 GATT 爭端解決程序〉,《理論與政策》,第 4 卷第 4 期,頁 129-132。
蔡宏明(1993a),〈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善用爭端解決機制-上〉,《今日經濟》,第 367 期,頁 15-22。
蔡宏明(1993b),〈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善用爭端解決機制-下〉,《今日經濟》,第 368 期,頁 24-28。
蔡宏明(2000),〈WTO 架構下我國對大陸經貿政策之調適〉,《WTO 架構下
兩岸經貿關係研討會實錄》,台北:孫運璿學術基金會,頁 48-76。
蔡宏明(2003),〈入會後兩岸貿易爭議與爭端解決之探討〉,《經濟情勢暨評論》,第 9 卷第 1 期,頁 24-61。
蔡英文(2002),〈加入 WTO 後兩岸經貿政策〉,《WTO 架構下的兩岸經貿關係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遠景基金會,頁 XVII-XXVI。
蔡學儀(2003),《兩岸經貿之政治經濟分析》,台北:新文京。
經濟部國貿局,http://cweb.trade.gov.tw。
國際合作處(2001),〈加 入 WTO 農 業 總 體 因 應 對 策 〉,《農政與農情》,第111 期,頁 36-43。
劉文華(2001),《WTO 與中國貿易法律制度的衝突與規避》,北京:中國城市。
劉玲君(2006),《國家適應世界貿易組織規範差異之研究—以制度變遷觀點
檢視》,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瑞華譯(1994), Douglass C. North 著,《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成就》,台北:時報。
謝俊義(2000),〈新制度主義的發展與展望〉,《中國行政》,第 68 期,頁 1-26。
顏聲毅(2001),〈認同中華文化,發展經貿合作〉,《亞太情勢與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遠景基金會,頁 327-345 。
顏慶章(2005),《WTO 論述文集-台灣國際化之機會與挑戰》,台北:作者
自刊。
薛曉源、陳家剛主編(2007),《全球化與新制度主義》,台北:五南。
廖肇寧、劉大和(2002),〈如何運用 WTO 解決台灣與中國大陸之經貿爭議〉,《國際事務季刊》第 3 期,頁 56-68。
魏艾(2002),〈經濟全球化下的兩岸經貿關係:問題與展望〉,《WTO 架構下的兩岸經貿關係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遠景基金會,頁297-318。
(二)英文文獻
Goodin, Robert(1996), The Theory of Institutional Design,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orges, Michael J. (2001) “New Institutionalist Explanations for Institutional Change: A Note of Caution,” Politics, 21(2):137-145.
Hall, Peter A. & Rosemary C. Taylor (1996), “Political Science and Three New Institutionalisms,” Political Studies, 44 (5):936-957.
Immergut, Ellen M. (1998), “The Theoretical Core of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Political and Society, 26(1):5-34.
Immergut, Ellen M. (1992), Health Politics Interest and Institutions in Western Europ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Krasner, S. (1984)“Approaches to the State:Alternative Conceptions and Historical Dynamics”, Comparative Politics,16(1):223-246.
Koelble, Thomas A.(1995). “Th 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Political Science and Sociology.” Comparative Politics, 27(1) : 231-243.
March, J.& J. Olsen.(1984),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Organizational Factors in Political Lif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78(3):734-749.
March, J.& J. Olsen. (1989), Rediscovering Institutions. New York, Free Press.
Nabli, M. K. and Nugent. J. B. (1989) “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and its Applicability to Development,” World Development ,17(9):1333-1347.
Nicholas Lardy (2003) , “Evaluating Economic Indicators in Post-WTO China,” Issues & Stud, 39(1):249~268.
North, Douglass C. (1990), 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owell, Walter W. & DiMaggio, Paul J. (1991),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Robert Axelrod(2004),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New York, Basic book.
Shepsle, k. (1989)“Studiyng Institutions:Some Lessons from the Rational Choice Approach.”Journal of Theoretical Politics,1(2):131-147.
Yue, Chia Siow and Joseph L.H. Tan (1996), ASEAN in the WTO: Challenge and Response. Singapor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