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邱緗伶 |
---|---|
論文名稱: |
戰後高雄市的社團發展 |
指導教授: | 陳惠芬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05 |
畢業學年度: | 9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87 |
中文關鍵詞: | 社團發展 、社會變遷 、區位特性 、運作模式 、高雄市 經濟 社會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92 下載:98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戰後台灣五十餘年,經歷了政治、經濟和社會等快速現代化變遷,對於社團發展的影響,不可不謂深遠。社團發展不僅蘊含了深刻的社會、文化變遷意涵,也反映了國家與社會關係的轉變,其發展變遷性格,表現在都會型的區域尤為明顯。本論文探討戰後兼具現代工商業和國際性海港都市特質之高雄市的社團發展,觀察其在邁向現代化過程中的變遷內涵及意義。
就台灣整體環境變遷言,大抵在1970年代以前,國民黨政府為因應其統治之需要,將社團視為社會控制與動員的主要對象。1970年代以後,因外交挫敗所刺激出來的一連串社會自我懷疑和文化反省,使得社會上自主性團體大量增加,為因應局勢的改變,國民黨政府也逐漸改變其對民間團體的統制措施。特別在1980年代以後,隨著台灣政治、社會、經濟環境的變遷,民間社團日益展現其自主性,其在解嚴之後尤為明顯。
戰後高雄市的社團發展,一方面受到台灣整體環境變遷的影響,一方面則與高雄市特殊的歷史發展性格密切相關。清代打狗港的開發,日治時期的強化建設,戰後政府的經濟計畫、美援的資助政策和國際的經濟分工,促使高雄市發展為今日台灣第一大港灣和全世界第四大貨櫃轉運中心及百萬人口的都會區。這種演變成為高雄市社團發展的基礎。
戰後台灣全國性和地方性社團大抵呈現逐年遞增的現象。觀察高雄市各類型社團的發展,1987年解嚴以前,成長較為平緩,此後數量急遽增加,具有各種社會功能之社會團體更呈飛躍成長之勢,在性質上亦趨多元化。
由於特殊的社會經濟變遷,高雄市行政區域的發展有其先後,各區域的發展特性也不盡相同,因此各類型社團的發展表現了空間分布的特性,其中尤以漁業、商業、工業等職業團體表現尤為明顯。大體而言,高雄市商業團體的分布情況與各行政區的盛衰和工商業的重心轉移不可分割,亦與全市人口分佈重心發展趨勢相似。至於產業工會和職業工會的分布現象,則與高雄市的製造業區域分布有密切關聯。
戰後高雄市的社團發展,除了量與質的變化,也表現出社會與國家關係轉變的內涵。戰後國民黨威權統治時期,政府由上而下,對社團進行「命令—控制(Command-Control)」直線式的管理,高雄市社團中的「民眾服務站」和「婦女會」,深入社會各階層,發揮了國民黨「外圍組織」的功能。職業工會中的「碼頭工會」,則是此一時期國民黨政權統合主義下社團運作的典型代表。1980年代以後,社會力量崛起,都市議題成為社會運動的關懷主軸。其中高雄南方綠色革命運動所促成「柴山自然公園促進會」、「文化愛河協會」、「綠色協會」等環保團體的成立與行動,則是意味自下而上之民間社會挑戰政府角色的新權力關係。1990年代以後,在市民主義、社區主義等理念宣示下,地方社團積極參與社區文化重建工作,社區總體營造成為公私部門協力合作的新場域。高雄市的哈瑪星文化協會、紅毛港文化協會等社團的組織及運作,即是此類型的最佳代表。
Social clubs are in general formed to meet the multiple needs of the mankind’s gregarious instinct. During the past 50 years postwar, Taiwan has experienced drastic and rapid changes in modernization and diversification of society economically and politically, and these changes have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vil clubs. Not only it reflects the transition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nation and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vil clubs also exhibits a significant social and cultural context during transition. The transitional character of development is especially evident in metropolitan areas. It is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to stud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vil clubs in Kaohsiung – a modernized/industrialized city as well as an international harbor in order to examine the cultural/social context of a transition from an area full of developing opportunities into a modernized city. The construction and content of each of this report are outlined below.
During the past 50 years postwar, civil clubs were considered as a channel of social control and mobilization by KMT in its attempt to have an absolute sovereignty over Taiwan. The backstage manipulation through autocratic administration of KMT in dealing with the civil clubs can be traced as KMT attempted to subsume, organize, re-construct, regulate, or restrict the civil clubs as a means of governance. However, as stimulated by numerous diplomatic setbacks in the 1970s, an emotion of social self-discredit and cultural introspection led to a rapid growth of independent civil clubs; accelerated a full dissemination of social capacity; and also changed the relation of “corporatist” between the KMT and the civil clubs. In the 1980s as Taiwan experienced a drastic transition politically, socially, and economically, the infiltration of the KMT into the civil clubs started to experience obstruction or even completely eliminated. This caused the civil clubs to develop their own independence, and the number of civil clubs grew rapidly as a general trend after 1987.
As observed from a long-term process of development, the civil clubs in Kaohsiung as a whole evolved approximately in line with the context of the integral development of Taiwan. The drastic transition from a traditional society to a modernized society can be reflected from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ivil clubs. The civil clubs in Kaohsiung, a city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on the other hand exhibit a unique geographic character. They experienced different transformation chronologically and geographically as the development of Kaohsiung city shifted from district to district at various stages in the city’s history. The geographic character can be seen from the fact that the civil clubs of kaohsiung out-performed those of other cities especially in the professional associations of fishery, commerce, and industry.
Other than the influence of time and geography, the context of the power of society and nation as existed in the relation between civil clubs and government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Under KMT’s autocratic regime, a top-to-down “command-control” mechanism of administration formed a network of control and service between central government and local governments. Two typical examples were “Public Service Station” and “Women’s Association”, and they served as an outer-administration of the network for the KMT to control the society. In this period of time, the social power of the private sectors was suppressed. As time goes by, a mode of mutual restriction was formed as the government and labor unions utilized as well as restricted each other. A case in point is the establishment of “Harbor Union” of Kaohsiung. The third mode is the down-to-top scheme evolved from an emotion that the private sectors challenge government authorities during the movement of socialization of urban cities. The establishment of “Tsi Mountain Nature Park Promotion Association”, “Cultural Love River Association”, and “Green Association”, all attributed to the promotion of the movement called “Kaohsiung South Green Revolution”, are good examples of the third mode. In the meantime, another important relation, called “cooperatism”, is evolved between the private sectors and the local governments. As propagated by the civil and community advocates,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ies has a new fashion in which the idea of cooperatism is fully realized as a result of the factors including government’s integrated administration, active involvement of local civil clubs, and people’s concern about their hometowns. Under this movement, many civil clubs have operated and performed extremely well such as “Hamashin Culture Association” and “Red Hair Harbor Culture Association”.
After a half-century evolvement postwar, Taiwan has indeed transformed into a civilian-awareness society. This can be clearly seen from the historical transition of the civil clubs in Kaohsiung. In 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vil clubs, not only can we have an insight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but also fully understand the context of the transition of the social structure. Geographic study on the civil clubs is also an important tool in the study of integral history of a certain area. As a conclusion, the civil clubs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gross structure of social operation. Therefore, the civil clubs are indeed a key eleme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nowadays history.
徵引書目
一、專書
大塚清賢編,《躍進臺灣大觀》,成文復刻版,1985年臺一版。
中山馨、片山清夫著,《躍進高雄全貌(成文復刻版)》,1985年
臺一版。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新興宗教現象研討會》,2002年3月。
中央總動員運動會報社會組,《社會改造運動》,中央總動員運動會
報社會組編印,1954年4月。
中華民國五十年來民眾團體編纂委員會編纂,《中華民國五十年來民
眾團體》,台北:中華民國民眾團體活動中心,1961年。
文馨瑩,《經濟奇蹟的背後—台灣美援經驗的政經分析(1951-
1965)》,台北:自立晚報,1990年。
王名、劉國翰、何建宇著,《中國社團改革-從政府選擇到社會選
擇》,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5月2刷。
王見川、李世偉,《台灣的宗教與文化》,台北,博揚文化,1999年
11月。
王俊秀,《環境社會學的想像》,台北:巨流,2001年8月。
王泰升,《中華民國在台灣之法律發展與政治變遷》,國科會研究計
畫報告,1996年。
王振寰著,《誰統治台灣?轉型中的國家機器與權力結構》,台北:
巨流,1996年一版。
王振寰,《台灣石化業發展中的國家與社會》,國科會研究計劃報
告,1993年。
石之瑜,《政治心理學》,台北:五南,1999年。
田弘茂,《大轉型—中華民國的政治和社會變遷》,台北:時報,
1989年11月15日。
朱柔若,《高雄市勞動族群:從本地勞工到外籍勞工》,高雄市研究
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2002年11月30日。
安倍明義,《台灣地名研究》,華與研究會出版,1938年1月。
何鳳嬌編,《政府接收台灣史料彙編》,台北:國史館,1990年。
李長貴著,《社會運動學》,台北:水中出版社,1987年。
李筱峰,《台灣史100件大事(上)》,台北:玉山社,1999年。
吳堯峰,《宗教法規十講》,高雄:佛光,1992年初版。
吳密察、翁家音編,《荷蘭時代台灣史研究上卷》,台北:稻鄉出版
社,1997年。
吳連賞,《高雄都會區工業發展的時空過程和環境變遷》,復文出版
社,1995年9
月初版。
林萬億,《福利國家:歷史比較的分析》,台北:巨流,1994年。
松尾繁治,《高雄市制十週年略誌》,高雄市役所,1934年12月。
社會發展文教基金會,《高雄市勞工史—概論》,高雄市政府勞工
局,2000年12月31日。
哈瑪星社區營造工作室,《哈瑪星築夢記:來自西子灣的社區改造經
驗》,台北:文建會,1998年。
若林正丈著,洪金珠、許佩賢譯,《台灣:分裂的國家與民主化》,台北:月旦,1997年。
若林正丈著、廖兆陽譯,《中日會診台灣:轉型期的政治》,台北:
故鄉,1988年。
若林正丈著,賴香吟譯,《蔣經國與李登輝》,台北:遠流,1998
年。
高雄市文獻委員會編,《高雄市舊地名探索》,高雄市政府民政局,
1983年。
高雄市文獻委員會主辦,《慶祝高雄建市80年暨打狗開港140年學術
研討會論文集》,高雄市文獻委員會,2004年12月18日。
袁國維編著,《社會團體工作概論》,台北:正中書局印行,1977
年。
徐正光、宋文里合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台北:巨流,1989
年。
真理大學宗教學系暨研究所編,《第三屆宗教與行政學術研討會》,
台北:真理大學,2002年。
秦孝儀主編,《中華民國社會發展史(第三冊)》,近代中國出版
社,1985年5月。
秦孝儀主編,《中華民國社會發展史(第四冊)》,近代中國出版
社,1985年5月。
張守真、許一男主編,《高雄港紀事》,高雄市立中正文化中心管理
處,1996年。
張守真,《旗津漁業風華》,高雄市文獻委員會,2000年12月初版一
刷。
《鹽埕紀事》,高雄市立文化中心,1998年。
張亞中,《兩岸主權論》,台北:生智,1998年。
陳正祥,《台灣地誌(中冊)》,台北:南天書局,1993年10月二
版。
陳震東,《高雄市人口變遷之研究》,高雄市文獻委員會,1988年6
月。
麥克法夸爾、費正清編,謝亮生等譯,《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彭懷恩,《中國政治的文化轉型》,台北:風雲論壇,1992年。
曾玉昆,《高雄市各區發展淵源(下冊)》,高雄市文獻委員會印
行,1995年。
黃源協,《老人福利機構公認民營可行性評估之研究》,內政部委託
研究報告,2003年6月。
黃俊傑編,《高雄歷史與文化論集》,財團法人陳中和翁慈善基金會
出版,1994年4月。
照彥著,李明峻譯,《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人間出版社,1991
年。
葉永文,《台灣政教關係》,風雲論壇出版社,2000年11月初版。
葉振輝,《高雄市的歷史與文化—從打狗到高雄》,高雄市政府研究
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2003年9月。
臺灣勞工陣線等,《臺灣勞工的主張:2000勞動政策白皮書》,台
北:勞動者雜誌,1999年11月。
劉孟奇、蕭秀玲,《高雄市的社區發展-從家族社會到公民社會》,
高雄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03年。
劉顯惠主編,《海洋都市‧有情城市〈紀錄篇〉—紅毛港開門》,高
雄市政府新聞處,2002年。
蔣總統思想言論集編輯委員會編,《蔣總統思想言論集》,第21卷,
台北:蔣總統思想言論集編輯委員會,1966年。
蕭新煌等合著,《壟斷與剝削—威權主義的政治經濟分析》,台北:
台灣研究基金會,1989年。
賴兩陽,《社區工作與社會福利社區化》,台北:洪葉文化出版社,
2002年3月初版一刷。
瞿海源編纂,《台灣省通志人民志卷二.宗教篇》,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年。龐建國,《台灣經驗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幼獅,1993年2月。
二、期刊:
中村孝志,〈蘭人時代四蕃社戶口表〉,《南方土俗》,第4卷,第3號,1937年。
片山清夫編,曾玉昆譯,〈一九三四年高雄市的發展概況〉,《大高雄建設市現勢》,南海時報社高雄支局,1936(昭和11年)年6月。
王魯,〈高雄市的都市地理〉,《屏東師專學報》,第2期,1984年4月。
尤昭和,〈涂爾幹社會分工論—個人與社會的關係及其思考面向之探討〉,《淡江史學》,第12期,2001年12月。
內政部社會司,〈如何加強發揮人民團體組織功能〉,《社會建設》,第78期,1991年6月。
吳全成、陳敏鳳,〈高雄碼頭工會的發展〉,《高市文獻》,第15卷,第3期,2000年。
吳連賞,〈紅毛港的聚落發展與社會變遷〉,《環境與世界》,第2期,1998年。
吳連賞,〈高雄港都四十年來的發展〉,《高市文獻》,第16卷,第1期,2003年3月。
吳連賞,〈高雄都會區的成長過程及其區域發展課題之研究(一)〉,《高市文獻》,
第1卷,第1期,1988年。
吳連賞、鄭春發,〈打狗港市互依的發展機制與課題之研究〉,《慶祝高雄建市80年暨打狗開港140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4年12月18日。
宋希尚,〈台灣之港灣〉,《台灣銀行季刊》,第9卷,第3期,1957年12月。
李永展,〈百年來高雄都市發展之變遷及未來展望〉,《都市與計劃》,第22卷,第1期,1995年。
李世偉,〈日據時期台灣的儒教運動〉,《台灣的宗教與文化》,台北:博揚文化,1999年11月。
李世偉,〈日據時期台灣的宣講勸善〉,《台北文獻》,直字第119期,1997年9
月。
李億勳,〈紅毛港社區總體營造展望〉,《高雄市市議會會刊》,2001年8月。
杜葆光輯錄,〈檢討與改進—基層幹部分區座談會綜合意見〉,《工礦黨務》,創刊號,1951年4月1日。
沈宗瑞,〈60年代初台灣勞資團體法規修訂之國際影響分析〉,《政大勞動學報》,
第13期,2003年12月1日。
沈宗瑞,〈國家統合主義式的工會體制—1950至52年間國民黨改造內容之探
討〉,《清華學報》,新30卷,第2期,2000年6月。
官有垣,〈非營利組織在臺灣的發展:兼論政府對財團法人基金會的法令規範〉,《中國行政評論》,第10卷,第1期,2000年12月。
林山田,〈評人團法的立法與執行〉,《自立早報》,1989年8月14日,版2。
林山田,〈評人團法的立法與執行〉,《自立早報》,1989年9月30日,版6。
林本炫,〈台灣的宗教變遷與社會控制〉,《輔仁學誌》,第31期,2000年。
林本炫,〈我國當前宗教立法的分析〉,《思與言》,第39卷,第3期,2001年9
月。
林向愷,〈調整政府的功能與角色迎接新世紀新政府〉,《台灣的危機與轉機》,台北:前衛出版社,2001年2月初版。
林辰璋,〈動員戡亂時期人民團體法執行之檢討與分析〉,《社會福利》,第97期,1991年12月。
林滿紅,〈貿易與清末台灣社會的經濟變遷〉,《食貨月刊》,第9卷,第4期,1979年7月。
周碧娥、姜蘭虹,〈現階段台灣婦女運動的經驗〉,《台灣新興社會運動》,台北:巨流,1989年。
洪富峰,〈高雄港與高雄製造業的關係〉,《慶祝高雄建市80年暨打狗開港140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4年12月18日。
胡興華,〈日據時期台灣的漁業移民〉,《話漁台灣》,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2000年。
胡興華,〈台灣的漁會—早期台灣的漁民團體(上)〉,《漁業推廣月刊》,第114
期,1996年3月。
徐振國,〈清末民初的國家建立和政商關係鉅變〉,《東吳經濟商學學報》,第35期,2001年12月。
唐贊袞,〈議開打狗港口〉,《臺陽見聞錄》,臺灣文獻叢刊第30種,台北:臺灣銀行,1958年。
張守真,〈竹門發電廠之歷史〉,《竹門電廠調查研究及修復計畫報告書》,高雄縣文化局,李廣中建築師事務所,2002年11月。
張守真,〈從哈瑪星格局看高雄市街發展史〉,《慶祝高雄建市80年暨打狗開港
140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市文獻委員會,2004年12月18日。
曹永和,〈明代台灣漁業誌略補說〉,《台灣早期歷史研究》,台北:聯經出版社,1979年7月初版。
莊吉發,〈義結金蘭—清代台灣秘密會黨的發展〉,《歷史月刊》,第74期,1994年3月。
許淑娟,〈日治時代「新興高雄」的市街地發展〉,《慶祝高雄建市80年暨打狗開港140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市文獻委員會,2004年12月18日。
許淑娟,〈高雄市北郊聚落的商街發展和型態〉,《史聯雜誌》,第24期,1995
年1月。
郭敏學,〈台灣之農民組織〉,《台灣銀行季刊》,第12卷,第2期,1961年6月。
陳文達,《鳳山縣志》,(第一冊)卷二,〈規制〉,台銀文叢本,第124種,台北:台灣銀行研究室,1961年10月
陳武雄,〈人民團體相關名稱釋義〉,《社會福利》,第97期,1991年12月。
陳武雄,〈我國推動社會福利民營化的具體作法與政策發展〉,《社區發展季
刊》,第80期,1997年12月。
陳維曾,〈市場、國家與法律—戰後台灣經濟發展與經貿法律體系互動之考察〉,《思與言》,第40卷,第1期,2002年3月。
陳惠芬,〈清代台灣的移墾與民間結社的發展〉,《教學與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文學院,第4期,1982年6月。
麥汝煌,〈高雄市漁會簡介〉,載旗津國小一公校友聯誼會《旗津國小校友會訊》,第7號,1992年11月30日。
傅朝卿,〈日據時期高雄建築發展概況〉,《高雄建築三百年》,高雄市立美術館,1994年。
曾玉昆,〈高雄市史事探討(上)〉,《高雄文獻》,第8期,1981年。
曾玉昆,〈高雄市史事探討(下)〉,《高雄文獻》,第9、10期合刊,1982
年3、4月。
曾玉昆,〈鹽埕區之拓殖及演變歷程之研究(上)〉,《高市文獻》,第4卷,
第2期,1991年12月。
曾迺碩,〈清季打狗之漁業〉,《台灣文獻》,8:2期,1971年。
黃榮村,〈台灣地區環保與消費者保護運動:特色與互動〉,《台灣新興社會運動》,台北:巨流,1989年。
黃錦錦、陳英梅,〈圖書館與社會資源結合實例—與高雄市調色板協會合辦兒童玩具圖書館〉,《台北市立圖書館館訊》,第20卷,第3期,2003年3月。
黃源協,〈新管理主義、社區照顧與社會工作〉,《社區發展季刊》,第85期,1999年3月。
楊聰榮,〈從民族國家的模式看戰後台灣的中國化〉,《台灣文藝》,第138期,1993年8月。
葉秀珍,〈高雄市發展重要因素之研究〉,《高雄文獻》,抽印本。
葉振輝,〈1850年代怡和檔台灣史料輯要〉,《高市文獻》,第6卷,第3期,1994年3月。
廖義男,〈近五十年來經濟社會之變遷與法制之發展〉,《台灣法制一百年論文集》,台北:台灣法學會,1996年。
蔡宗珍,〈人民團體之名稱決定權與結社自由—大法官釋字四十九號與附隨不同意見書之評釋〉,《台灣本土法學》,第2期,1999年6月。
蔡本源,〈我國人民團體輔導之問題與建議〉,《社會福利》,第131期,1997年8月。
蔡相煇,〈近代化與台灣的民間信仰〉,《台灣文獻》,第51卷,第2期,2000年6月。
蔡建生,〈高雄市婦女會之興起沿革現況及瞻望〉,《高雄文獻》,第5、6期,1980年。
蔡慧玉,〈1930年代台灣基層行政的空間結構分析—以「農事實行組合」為例〉,《台灣史研究》,第5卷,第2期,1998年12月。
鄭志明,〈台灣「新興宗教」的現象商議〉,《宗教哲學季刊》,第1卷,第4期,1995年10月。
劉俊良,〈寺廟登記之屬性與類型〉,《第三界宗教與行政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真理大學,2002年。
劉清約,〈高雄地區之都市發展與商業活動〉,《初等教育研究》,第4期,1992年12月。
蕭全政,〈國民主義:台灣地區威權體制的政經轉型〉,《政治科學論叢》,第2期,1991年5月。
蕭新煌,〈台灣社會結構轉型的再探索〉,《中國論譠》,第248期,1986年。
蕭新煌,〈轉型、再生、衝突與正位:戰後五十年臺灣社會變遷的回顧與展望〉,蕭新煌,《勞工之友》,第540期, 1995年12月。
謝淑芬,〈圍城裡的春天-南台灣綠色革命〉,《光華雜誌》,第22卷,第6期,1997年6月。
謝懷慧,〈台灣民主轉型中的市民社會—以1987-1994的台灣社會運動為例〉, 《台灣史料研究》,第16期,2000年12月。
瞿海源,〈台灣的新興宗教〉,《21世紀》,第73期,2002年10月。
龐建國,〈國民黨與台灣地區的政治民主化〉,《國立台灣大學中山學術論叢》,第10期,1992年。
釋慧嚴,〈西來庵事件前後台灣佛教的動向--以曹洞宗為中心〉,《中華佛學學報》第十期,中華佛學研究所,1997年7月。
顧忠華,〈臺灣非營利組織的公共性與自主性〉,《臺灣社會學研究》,第4期,2000年7月。
二、 碩博士論文
方惠玲,〈高雄市環保類非營利組織辦理活動的社會意涵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王正勤,〈台灣地區威權體制下的福利政策〉,政大政治所碩士論文,1994年。
何金銘,〈高雄市行政區域劃分之研究〉,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
年。
李淑芬,〈日本南進政策下的高雄建設〉,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年6月。
林貞雅,〈都市計劃因應人口結構變遷對策之研究〉,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6月。
林美華,〈政府與非營利組織夥伴關係之研究─以中部三縣市生活重建服務中心為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
林麗卿,〈日治時期台灣的社教團體與社會變革—以台北州「同風會」為例〉,中興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洪國智,〈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在台慰勞工作之研究(1950-1958)〉,中央大
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范碧玲,〈解析臺灣婦女體制:現階段婦女運動的性格之研究〉,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張靜倫,〈顛簸躓 來時路—論戰後台灣的女人、婦運與國家〉,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梅家瑜,〈政府與工商團體關係之研究—工商協進會之個案分析〉,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7月。
陳維哲,〈高雄市行政中心變遷之研究〉,成大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黃彥宜,〈台灣社會工作發展之研究(西元1683-1988年)〉,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黃慧琍,〈藏傳佛教在台發展初探—以台南地區的藏傳佛教團體為研究對象〉,臺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黃麟翔,〈政黨與選舉—中國國民黨輔導黨員參加高雄市第二屆市長選舉之研究〉,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7月。
辜晉安,〈群眾組織之研究—台灣地區服務性人民團體結構功能的個例分析〉,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83年6月。
游育棋,〈公私部門協力參與都市開發事務之探討〉,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盧正義,〈地方政府回應利益團體議題隻運作機制—以柴山自然公園為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龔重林,〈市民運動與市民意識之轉化—柴山自然公園運動的例子〉,東吳大學社會學碩士論文,1995年6月。
龔宜君,〈移入政府的滲透能力(1950-1969)改造後國民黨政權社會基礎的形成與鞏固〉,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5年6月。
四、政府出版品
《人民團體法令專輯》,台灣省政府社會處第五科編印,1954年7月。
內政部編印,《內政部部史》,台北:內政部,1993年6月。
高雄市文獻委員會,《高雄市志》,1956年。
高雄市文獻委員會,《重修高雄市志》,1985年。
高雄市文獻委員會,《續修高雄市志》,1993年。
五、其他
中國電機工程學會,http://ciee.hilearning.hinet.net/。
中華民國全國商業總會,http://www.rocchamber.org.tw/。
中華民國體育學會,http://www.rocnspe.org.tw/。
內政部民政司,http:// www. moi. gov.tw/dca/religion01_13.asp。
台灣省工業會,http://tpia.industry.org.tw/。
台灣省教育會,http://www.tpea.org.tw/menu1.htm。
台灣省漁會,http://tpfa.etaiwanfish.com/html/aboutme.htm。
台灣省商會聯合會,http://www.tcoc.org.tw/introduction121.htm。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關於旗津文化促進會),http://www4.cca.gov.tw/artsquery/。
自強創業協會,http://home.kimo.com.tw/hasbf99/intro.htm。
社區資源網,http://921.yam.com/community/index.htm 。
社區營造協會,http: //www.cesroc.org.tw/newland/h101-05.htm。
高雄市教師生態教育中心,http://eec.kta.org.tw/
高雄區漁會,http://www.kfa.org.tw/。
燭光協會,http://home.kimo.com.tw/lazone_2001/others/vitality/vita039.htm。
藍十字環保愛心協會,http://home. kimo.com.tw/ks_bluecross/a.htm。
漁業推廣,http://www.fa.gov.tw/tfb5/201/fe201g3c.htm。
曾貴海醫師,http://www. ez- hakka.idv.tw/ezhakka.com/2004hakka/intro_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