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倪芊熙
Ni,Chien-Hsi
論文名稱: 未來的公民、現在的參與者!─高中生政治參與歷程經驗初探
Future citizens,participant now!─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experiences of Taipei high school students
指導教授: 林佳範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論文出版年: 2015
畢業學年度: 10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57
中文關鍵詞: 政治參與賦權公民教育高中生
英文關鍵詞: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empowerment, civic education, high school student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10下載:7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本研究以臺北市立高中具有政治參與經驗的學生為研究對象,透過訪談,瞭解高中生進行政治參與的經驗歷程。研究目的欲探討高中生在進行政治參與的動機、途徑、目標與過程中的困境與挫折;並嘗試以賦權之觀點分析高中生在政治參與後中的轉變,瞭解高中生如何思考他們學生身分與公民身分,最後希望根據研究結果,嘗試提出對於高中公民與社會課程應如何針對學生進行政治參與教學之建議。
    本研究採取質性研究,以七位臺北市高中具有政治參與經驗的高中生作為研究對象,透過一對一訪談的過程,取得研究對象過去政治參與的經驗歷程及其在參與後的各種反思,作為本研究主要分析的資料,將資料進行分類編碼與分析,以描繪出高中生政治參與的圖象。
    根據本研究分析,發現高中生參與政治的契機可能是因為透過網路等媒體,對社會發生的重大事件產生好奇,或是在經驗者的引導下開始進行參與。高中生進行政治參與的途徑相當多元,除了年齡限制的行動外,其餘的參與和一般公民相仿,具有參與的可能性。其在過程中的困境與挫折,主要可能來自個人自己心態的調整、家人的不認同或反對,以及來自學校的壓力,包括學業壓力、同學的冷漠與教師的否定,而決定持續進行參與的原因則與高中生積極的政治責任感與政治效能感有關。在政治參與的過程中,高中生獲得個人能力的提升並增進自我效能感;在人際關係上能更順利與他人進行意見的交流,能對他人產生影響力;最重要的,高中生能在政治參與的過程中,意識到權力關係的競爭與分配是問題的核心,期望透過實際行動獲得權力並改變現存不合理的權力壓迫。
    政治參與過程中,除了讓學生進行自我探索外,更能促進學生對其公民身分的認同與實踐,同時也能讓社會肯定學生政治參與的意義與價值。故針對高中公民教育,本研究提出以下之建議:公民教師應在課程教學與課外活動的安排積極提供資訊、融入參與的活動,並鼓勵學生進行參與。高中生不但是未來的公民,更應該同時是公民社會的具主體性的參與者,政府與學校應肯定學生參與的價值,降低參與的限制,不應打壓學生的參與行動。
    唯有透過參與實踐與反思,提升公民的權利意識、認同公民責任,讓公民願意實踐參與,才有可能建構更成熟完善的公民社會。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via interviews th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experiences of Taipei high school students who had involved in political affairs. The aim of the research was to study the participants’ motivation, methods, goals and obstacles faced during political involvement. The thesis attempted to analyze high school students’ transformation during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by Empowerment theories, thus to understand how did they think about their identity as both student and citizen. Lastly, by the result drawn from the interviews, the research hoped to provide suggestions in how to design courses for student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the civil and society class at high school.
    This thesis applied qualitative research by having seven experienced high school political participants as main study samples. The said samples were obtained through individual interviews in which the participants talked about their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experiences and the after-participation reflection. The study then code-classified and analyzed these study samples in order to draw a picture of the situation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mong high school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bserved, participants’ involvement in the political activities were inspired by either media reported social events or by the introduction of those who ha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experiences. There were multiple methods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political issues. Except for the age limited activities, they were able to set foot in political movement as general citizens. The obstacles faced during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mainly derived from personal mentality adjustment, disapproval from family, and pressures such as academic stress, coldness from peers and unfavorable judgements from teachers. What supported the participants to continue to participate was relevant to student’s sense of political responsibility and political efficacy. During the process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high school students developed more capacities and reached self-efficacy. In this case, it enabled them to express ideas and influence others. Most importantly, in this process they were aware of the fact that the core problem lies in power distribution. Hence, to alter the existent power oppression, they all aspired to strive for power via political involvement.
    Aside from enabling students to explore themselve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lso raised their civil awareness and their willing to act. Also, it earns social recognition at students’ political engagement. A propos the design of high school civil education, the study offered the suggestions as bellows: instructors shall encourage students to attend activities that are informative and participation-requiring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lass. High school students are not merely future citizens; they shall also be autonomously-thinking participants of civil society. The government and school shall recognize their participation, and cease to inhibit students from involving in political issues.
    It is only through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reflection can we elevate the awareness of civil rights 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civil responsibility. To sum up, a mature civil society is constructed by citizens who are active in politics.

    謝誌 II 摘要 IV Abstract V 目錄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1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4 第一節 政治參與 14 壹、「參與」與「政治參與」 14 貳、政治參與行動的類型 18 參、高中生的政治參與 28 第二節 賦權 40 壹、賦權的定義與內涵 40 貳、賦權的結果 47 貳、高中生的賦權 50 第三節 政治參與與賦權的相關研究 63 壹、學生進行政治參與的相關研究 63 貳、參與與賦權的相關研究 65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70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架構 70 第二節 研究對象的選擇與概述 75 第三節 研究工具 79 第四節 研究步驟與流程 86 第五節 資料整理與分析 86 第六節 研究倫理 92 第四章 研究發現與討論 95 第一節 參與者的參與圖象 95 壹、參與者政治參與的認知 96 貳、參與者政治社會化的經驗 98 參、參與者進行政治參與的原因 121 第二節 政治參與的經驗與詮釋 128 壹、政治參與的行動 128 貳、政治參與的經驗詮釋 157 第三節 學生政治參與與願景 203 壹、學生身分的角色期待 203 貳、公民老師與教育的角色 21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228 第一節 研究結論 228 第二節 研究建議 237 第三節 研究者後記 241 第六章 參考文獻 244 附件一 訪談同意書 256 附件二 一對一訪談大綱 253 附件三 訪談記錄表 254 附錄四 雙向回饋表(搭配逐字稿給受訪者) 255 附錄五 訪談編碼表 256

    方永泉譯(2013)。受壓迫者教育學(Paulo Freire著)。台北:巨流。
    方怡文(2006)。女性網路參與及增權之質性研究─以臺灣婦女網路論壇「人身安全版」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王明鳳、黃誌坤、陳晏禎、姚淑吟(2009)青少年志願服務充權方案實施─以育幼院院生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25,394-407。
    王牧恩(2007)。弱勢與非弱勢少年無力感之差異分析與相關因素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王泰俐(2013)。「臉書選舉」? 2012年台灣總統大選社群媒體對政治參與行為的影響。東吳政治學報,31(1),1-52。
    石志偉(2006)。充權觀點在青少年服務中之實踐─以臺北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江吟梓、蘇文賢譯(2010)。教育質性研究(原作者:M. Lichtman)。臺北市:學富文化。
    自由時報(2014年12月21日)。罷免蔡正元若成案 港湖民眾可度「民主情人節」。自由時報,http://www.ltn.com.tw/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2004)。青少年政策白皮書:行動綱領。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編印(已於2013年改制為教育部青年發展署)。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2009)。青年暨少年趨勢調查調查報告。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編印(已於2013年改制為教育部青年發展署)。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2010)。青少年政策白皮書。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編印(已於2013年改制為教育部青年發展署)。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2010)。青年需求調查報告。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編印(已於2013年改制為教育部青年發展署)。
    吳介民(2015)。時代的孩子。自由時報評論。2015.08.10。http://talk.ltn.com.tw/article/paper/905334
    吳欣恬(2014年11月30日)。兒權政見貧乏 兒團批邊緣化。國語日報,取自http://www.mdnkids.com/
    吳建隆(2007)。學生參與志願服務的培力經驗之研究─以中原資管系「因為愛」計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銘傳大學,臺北市。
    吳英明(1993)。公私部門協力關係和「公民參與」之探討。中國行政評論,2(3),1-23。
    吳英明(2005)。民主DNA筆記書 : 攜手打造一流公民社會。臺北市:新自然主義出版。
    吳慶(2012)。青年公共參與的興起與參與原因探析。青年探索,1,5-10。
    呂亞力(1993)。政治學。台北,三民書局。
    宋麗玉(2006)。增強權能量表之發展與驗證。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0(2),49-86。
    李文政(1997)。兒童的政治社會化。國教世紀,176,19-26。
    李永年(2003)。「充權模式」的青少年小組工作。載於趙雨龍、黃榮昌、趙維生編著,充權─新社會工作視界(175-188)。台北,五南。
    李沛青(2011)。議題中心教學融入高中公民與社會課程影響學生公民參與態度及公民參與行為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沈寶瀠(2005)。兒童是未來的公民?─從兒童的公民權之角度探討兒童權利。應用倫理研究通訊,34,26-33。
    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2014年1月22日)
    林水波(1999)。公民參與與有效的政策執行。公共行政學報,3,175-202。
    林宇玲(2005)。國小學童的新聞實踐與公民參與──以臺北縣某國小的電腦新聞營為例。新聞學研究,103,133-173。
    林有土(2012)。論現行「公民與社會」課程在公民教育中的角色-以98高級中學必修課程為例。商業職業教育,125,33-40。
    林倖妃(2011年11月)。小學生拍紀錄片 幫老農賣柚子。天下雜誌,486。取自http://www.cw.com.tw/
    林嘉誠(1989)。政治心理形成與政治參與行為。台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林德昌(2007)。臺灣公民社會指標之研究:兼論青年公共參與。臺北市: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邱琡雯(2007)。性別與移動:日本與台灣的亞洲新娘(增訂1版)。台北:巨流。
    洪泉湖(1998)。從政治學論公民教育的理論與實施。載於張秀雄(主編),公民教育的理論與實施。台北:師大書苑。
    胡幼慧(2008)。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胡斐瑜(2006)。高危機青少年的充權賦能。諮商與輔導,248,30-37。
    胡獻忠、王新強(2013)。青年網絡政治參與的特徵、空間與機制建構。青年探索,3,7-11。
    孫建文(2007)。大學生公民參與態度與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徐選國、李月圓(2012)。新時期我國青年網路政治參與的內涵、特徵及其趨勢。青年探索,1,11-17。
    財團法人臺灣網路資訊中心(2014)。2014年臺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報告。取自http://www.twnic.net.tw/index3.php
    高中中等教育法(2013年7月10日)。
    張卿卿(2002)。大學生的政治媒介認知、政治媒介行為與其政治效能與政治參與之間的關係。選舉研究,9(2),37-63。
    張卿卿(2006)。網路功與過:網路使用與政治參與及社會資產關係的探討。新聞學研究,86,45-90。
    張欽星(2009)。從增能賦權觀點探究新移民女性參與志願服務之學習(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張頌琦(2008)。以充權觀點檢視越籍新移民女性志工的社會參與經驗(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亞洲大學,臺中市。
    張曉紅、潘春玲(2012)。當代青年網絡政治參與的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青年探索,1,18-23。
    張麗春、李怡娟(2004)。賦權概念分析。護理雜誌,51(2),84-90。
    盛杏湲(2011)。政治參與。載於陳義彥主編,政治學(415-441)。台北,五南。
    莊富源(2013)。建構與釋義:大學生公民素養探析。教育研究月刊,227,75-86。
    許文傑(2000)。公民參與公共行政之理論與實踐-「公民性政府」的理想型建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郭秋永(1990)。發展中國家的政治參與 S.Huntington的參與理論,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2(3),387-432。
    郭秋永(1993)。政治參與。臺北,幼獅文化。
    郭淑媛(2014年11月)。追上主流 18歲就該有投票權。今周刊,936。取自www.businesstoday.com.tw/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金貴(1992)。公民參與的研究。行政學報,24,95-128。
    陳南州(2005)。臺中市高中職學生自我概念與公民參與態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昭郎(1984)。促進民眾與鄉村社區發展工作之途徑。社區發展季刊,25,28-35。
    陳義彥(1978)。臺灣地區大學生政治社會化之研究。臺北:嘉新水泥文化基金會。
    曾淑芬、何振誠(2011)E世代的公民參與行為之研究─以網路知名部落客為例。資訊社會研究,20,109-131。
    游欣儀(2004)。台北市社區大學學員公民意識、公民參與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黃旭田(2014)。校園民主了沒。轉大人了沒?青少年公共參與教師培力交流工作坊講綱。2014/7/3
    黃肖靜(2007)。青少年增權問題研究。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3,1-6。
    黃昌榮(2003)。充權的政治面向:青年工作為例。載於趙雨龍、黃榮昌、趙維生編著,充權─新社會工作視界(51-72)。台北,五南。
    黃昌榮(2003)。青年充權十問十答。載於趙雨龍、黃榮昌、趙維生編著,充權─新社會工作視界(33-50)。台北,五南。
    黃昌榮、邵家臻(2003)。結構取向的充權實踐:青年工作為例。載於趙雨龍、黃榮昌、趙維生編著,充權─新社會工作視界(127-146)。台北,五南。
    黃哲斌(2012)。人民的全盛時代,天下雜誌,500,180-186。
    黃維明譯(2002)。網路會顛覆民主嗎?republic.com 。(原作者Cass Sunstein)。臺北市:新新聞文化。
    楊雅婷譯(2003)。童年之死─在電子媒體時代長大的兒童(原作者:David Buckingham)。台北:巨流。
    葉大華(2012)。不再只是福利依賴者─從兒少權益新法看兒少的公民權利。內政部社區發展季刊,139,42-50。
    葉大華(2014)。投票年齡與世代正義。法扶,45,30-35。
    臺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2014)。兒少權法e點通─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教育宣導手冊。臺北市:臺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
    趙維生(2003)。充權的概念探索:青年工作為例。載於趙雨龍、黃榮昌、趙維生編著,充權─新社會工作視界(13-32)。台北,五南。
    劉玟妤(2009)。台灣新移民女性之公共參與:賦權的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潘淑滿(2005)。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蔡孟凌(2013)。師範院校學生政治態度與政治參與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蔡漢賢(1984)。社會工作辭典。台北: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
    鄭慧蘭(2001)。高中生公民參與態度與行為之研究──以臺北市公立高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鄭麗珍(2011)。增強權能理論與倡導。載於宋麗玉、曾華源、施教育、鄭麗珍(2002)社會工作理論:處育模式與案例分析(363-392)。台北:洪葉。
    閭丘露薇(2014)。不被相信的年輕一代。2014/12/09【風傳媒】取自http://www.stormmediagroup.com/
    蕭揚基(2000)。臺灣中部地區高中學生公民意識及相關因素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89-2413-H-212-003-S。
    蕭揚基(2001)。高中學生家庭因素對其國家認同與公民意識發展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89-2413-H-212-006
    蕭揚基(2004)。形塑現代公民─高中學生公民意識發展與培育之研究。新北市:韋伯文化。
    賴天恆(2014)。「自以為客觀」的壓迫:住山上的原住民、溫順的女人、中華民族。2014/12/19取自【沃草烙哲學】http://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6685/589432
    聯合國(2003)。2005年世界青年報告。取自聯合國青年議題網:http://www.un.org/chinese/esa/social/youth/
    闕漢中(2013)。我國兒童少年發展之未竟事業與社會課題。聯合勸募論壇,2(1),46-66。
    關鍵評論網(2014年12月15日)。超高難度!割闌尾罷免蔡正元近6萬連署書送件。關鍵評論網。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102414/
    蘋果日報(2014年3月24日)。百萬買《蘋果》頭版廣告 3千網友35分鐘達標。蘋果日報,http://www.appledaily.com.tw/

    Adams (1990). Self-help. Social Work & Empowerment. MacMillan Education Ltd.
    Arnstein, S. R. (1969). A 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Planner, 35, 217-224.
    Bagnall,R. G. (1989). Researching participation in adult education A case of quantified distor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 8(3), 251-260.
    Boehm, A. & L. H. Staples. (2002). The Functions of the Social Worker in Empowering: The Voices of Consumers and Professionals. Social Work, 47(4): 449-460.
    Boehm, A. & L. H. Staples. (2004). Empowerment: The Point of View of Consumers’, Families in Society,85(2),270-280.
    Cohen, E. F. (2005). Neither seen nor heard: Children’s citizenship in contemporary democracies. Citizenship Studies, 9(2), 221-240.
    Connor, D. M. (1988). A new 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National Civic Review, 11(3), 248-257.
    Dewey, J. (1997). The bearing of pragmatism upon education. Repr. In J.A. Boydston (Ed.). The middle works of John Dewey, 1899-1924. Vol.4 ,178-191.
    Gibson, C. H. (1991). A concept analysis of empowerment.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16, 345-361.
    Gutierrez, L. M., R.J. Parson and E. O. Cox (1998). Empowerment in Social Work Practice: A Sourcebook. Pacific Grove, CA: Brooks/ Cole Publishing Company. 361.32 G985
    Oakley, P. & Marsden, D. (1984). Approaches to participation in rural development. Geneva : 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Parsons, R. J.(1991). Empowerment: Purpose and Practice Principle in Social Work. Social Work with Groups, 14(2), 7-21.
    Soloman, B. (1976). Black empowerment: Social Work in the oppressed communitie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