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賴佩妤
Lai, Pei-Yu
論文名稱: 應用中文詞素覺識訓練軟體改善偏遠地區國小四年級弱讀生詞彙知識成效之研究
Application of Morphological Awareness Computerized - training for Grade Four Poor Readers in Remote Areas
指導教授: 王曉嵐
Wang, Hsiao-Lan Sharon
口試委員: 王立志
Wang, Li-Chih
江俊漢
Chiang, Chun-Han
王曉嵐
Wang, Hsiao-Lan Sharon
口試日期: 2023/01/07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特殊教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Department of Special Education_Continuing Education Master's Program of Speci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23
畢業學年度: 11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24
中文關鍵詞: 偏遠地區弱讀生多媒體教學詞彙知識詞素覺識
英文關鍵詞: remote areas, poor reader,, multimedia instruction, vocabulary knowledge, Morphological Awareness
研究方法: 準實驗設計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300295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13下載:2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中文詞素覺識能力是掌握詞彙的基本能力之一能協助理解字詞及語句意義,是閱讀學習中影響詞彙知識的重要能力之一。本研究使用中文詞素覺識訓練軟體融入教學,透過詞彙成長測驗及 詞素覺識測驗的前後測成績進行比較,探討弱讀生詞素覺識能力及詞彙知識的變化 。使用準實驗研究法 採等組前後測設計,針對屏東縣特殊偏遠地區學校 40名弱讀學生,控制智商、感官功能、識字量及閱讀能力20名實驗組於一般補救教學中融入 中文 詞素覺識教學 ,並輔以中文詞素覺識訓練軟體進行課程 ,另 20名 控制組僅進行一般補救教學,不進行任何詞素覺識教學介入 ;介入時間為 12週,每週介入兩次,每次40分鐘。 研究使用 Repeated 2 × 2 ANOVAs 探討在組 別與介入時間 二因子變異數分析之下,兩組學童在前 、 後測的進步幅度是否達到交互作用,並使用觀察紀錄和軼事記錄等了解學生在過程中的反應。 研究結果顯示 在接受 12週教學介入後,實驗組在常見字流暢性測驗 及詞素覺識測驗的前後測進步情形顯著高於控制組;在詞彙成長測驗表現上,實驗組及控制組皆進步,但進步幅度沒有達到顯著 。

    Morphological Awareness (MA) is fundamental for vocabulary learning, which can help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words and sentence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tatistical learning, we have designed a computerized training program of Chinese morphological awareness for Grade four students with underachievement in Chinese reading. The quasi-experimental research method was used. The pretest-posttest design was adopted. In the remote areas of Pingtung, 40 poor readers control variables-the IQ, literacy level and sensory functions. There were 20 poor readers in each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MA training during general remedial teaching. The control group only received general remedial teaching. The 12 weeks interventions were given twice a week with 40 minutes each time. The study used Repeated 2 × 2 ANOVAs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pre- and post-test under the two-way ANOVAs of group and intervention tim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xperimental group's pre- and post-test progresses in the Sight Word Reading Fluency Test and Morpheme Awareness Test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Both group improved in the Vocabulary Growth Test, but the improvement in the two groups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謝辭 i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i 目次 iv 表次 vi 圖次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2 第一節 詞素覺識的心理歷程及發展理論 12 第二節 弱讀生之閱讀能力與相關詞素教學策略 3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81 第一節 研究設計 81 第二節 研究工具 88 第三節 研究執行程序及資料分析 109 第四節 研究倫理 112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113 第一節 國小中年級弱讀生之描述性統計與分組 113 第二節 教學介入之成效測驗前後測交互作用 123 第三節 小結 138 第四節 綜合討論 13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49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49 第二節 研究限制 152 第三節 教學與研究之建議 154 參考文獻 164 中文部分 164 英文部分 181 附錄 187 附錄一 四年級下學期補救教學文本 187 附錄二 四年級下學期補救教學學習單 191 附錄三 教學生字及詞素詞彙對照表 193 附錄四 詞素覺識教學文本 200 附錄五 教學教案 214 附錄六 教學檢核表 217 附錄七 家長研究知情同意書 219 附錄八 兒童研究知情同意書 220 附錄九 學校同意執行之簽呈 221 附錄十 社經地位SES問卷 222 附錄十一 實驗組學生前後測分數 (N=20) 223 附錄十二 控制組學生前後測分數 (N=20) 224

    孔淑萱(2019)。同儕輔助學習策略對提升國小三年級學生語文能力表現之研究:差異化教學之本土實踐。課程與教學,22(2),205–233。https://doi.org/10.6384/CIQ.201904_22(2).0008
    孔淑萱、白芸凌、蘇宜芬、吳昭容(2012)。偏遠地區泰雅族與漢族中學生中文識讀能力之分析。當代教育研究季刊,20(2),135–169。https://doi.org/10.6151/CERQ.2012.2002.04
    方金雅(2001)。多向度詞彙評量與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方金雅(2010)。語詞教學,突破閱讀困難—理論與實務(王瓊珠、陳淑麗主編)。心理出版社。
    方金雅(2017)。「老師,你會不會回來?」談偏鄉教師的任用與流動。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12),127-134。
    方金雅、陳新豐、呂瑞芬、洪菩謙、陳姿穎、余卓潔、黃瓊葦(2020)。自主學習的識字習寫回饋系統-「識字金銀島」的介紹。2020–提升中小學學生學習扶助成效之理論與實務研討論壇《論文摘要集》,11–13。
    方瑾(2009)。論現代漢語詞素、詞、詞組之界定及其教學啟示〔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方麗娜(2004)。華語詞彙的認知途徑與教學策略研究。高雄師大學報,17,139–158。https://doi.org/10.7060/KNUJ.200412.0139
    王宣惠、洪儷瑜、辜玉旻(2012)。小學中年級學童詞素覺識與閱讀理解之相關研究。當代教育研究季刊,20(1),123–164。https://doi.org/10.6151/CERQ.2012.2001.04
    王玲(2010)。故事結構教學結合互動式電子白板對提升國小學習障礙學生閱讀理解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王盈偲、吳勝儒、魏俊華(2017)。繪本結合詞彙教學對國小智能障礙學生閱讀能力成效之研究。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年刊,2017,99–122。
    王惠君(2003)。部件識字策略對國小學習障礙學生識字成效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
    王瓊珠(2011)。故事結構教學與分享閱讀(第二版)。心理出版社。https://www.psy.com.tw/ec99/ushop20128/48013
    王瓊珠(2012)。臺灣中文字詞教學研究之文獻回顧與展望。教育心理學報,44(2),253–272。https://doi.org/10.6251/BEP.20111109
    王贊育(2019)。以內容和語言整合學習觀點組構的大學華語聽力課程。臺灣華語教學研究,19,1–19。https://doi.org/10.29748/TJCSL.201912_(19).0001
    王贊育、陳振宇(2015)。統計學習機制在語言習得中的角色及其對第二語教學的可能啟發。華語文教學研究,12(4),11–44。http://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Index/18118429-201512-201512310006-201512310006-11-44
    江嘉杰(2014)。偏鄉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組成、運作及影響之探究。學校行政,89,142 - 163。https://doi.org/10.3966/160683002014010089008
    何文君、張鑑如(2019)。兒童華語學習詞彙選取之教師觀點初探。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131–154。https://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docid=P20130308005-201909-201911140010-201911140010-131-154
    吳育蘋(2018)。原鄉、偏鄉教師留任因素之探討-以花蓮縣萬榮鄉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
    吳美瑤(2019)。全球視野、在地理解:臺灣偏鄉教育的難題與未來。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脈動電子期刊,19。https://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docid=P20160218002-201909-201909100006-201909100006-1-6-002
    吳雅萍(2020)。淺談偏鄉教育之現況與問題。教育研究與實踐學刊,67(2),41–50。https://doi.org/10.6701/JEPR.202012_67(2).0003
    吳嘉峯(2012)。Web 2.0 融入國小中年級閱讀理解策略教學之行動研究:以PICASA網路相簿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
    吳靜芬(2011)。詞素覺識、聲韻覺識、唸名速度與國小三年級兒童閱讀能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呂美娟(2000)。基本字帶字識字教學對國小識字困難學生成效之探討。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8,207–235。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6271
    呂菁菁(1995)。中文的字、詞、詞素與詞組。聽語會刊,11,19–24。https://doi.org/10.6143/JSLHA
    宋曜廷、陳茹玲、李宜憲、查日龢、曾厚強、林維駿、張道行、張國恩 (2013)。中文文本可讀性探討:指標選取、模型建立與效度驗證。中華心理學刊,55(1),75–106。https://doi.org/10.6129/CJP.20120621
    李如蕙、曾志朗(2016)。雙語處理的腦神經理論:舊題新探。語言暨語言學,17(2),147–193。https://doi.org/ 10.1177/1606822X15614523
    李佳穎(2022,10月30日)。實驗室簡介。大腦與語言實驗室。http://ball.ling.sinica.edu.tw/brain/intro/research.html
    李俊仁、柯華葳(2007a)。中文閱讀弱讀者的認知功能缺陷:視覺處理或是聲韻覺識?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2(4),1–18。https://doi.org/ 10.6172/BSE200712.3204001
    李俊仁、柯華葳(2007b)。以認知因素區辨不同閱讀能力組的效能分析。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2(1),1–14。https://doi.org/ 10.6172/BSE200703.3201001
    李畊緯、廖晨惠(2010)。談詞素覺識與中文閱讀之相關。特殊教育輔助科技,6,28–31。
    李麗、張東波、趙守輝(2013)。新加坡華族兒童的家庭華語讀寫環境與詞彙知識和閱讀能力。華語文教學研究,10(4),109–130。https://doi.org/10.6393/JCLT
    汪靈靈(2006)。淺談對外漢語教學中文化詞彙的空缺。雲南財貿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1(1),124–125。
    周仁尹(2010)。專業社群點燃偏遠學校教師進修新亮點。北縣教育,71,23–28。
    周健、廖暑業(2006)。漢語詞義系統性與對外漢語詞彙教學。語言文字應用,3,110–117。
    孟瑛如、吳東光、陳虹君(2014)。RTI理念融入多媒體閱讀理解教材以提升一般生及閱讀低成就學生在閱讀及識字成效之教學研究。臺中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28(1),1–28。https://doi.org/ 10.7037/JNTUE
    林子媛、陳勇安(2020)。繪本教學對國小輕微認知缺損學童功能性詞彙學習成效之研究。身心障礙研究季刊,18(2),108–121。https://doi.org/10.30072/JDR
    林文寶(2018)。推薦序。載於陳正治(主編)。再別錯別字:掌握語意,學會用字的思辨力!。國語日報。
    林生傳(2005)。教育社會學。巨流出版社。
    林仰釩、王秋鈴(2014)。學前隔代教養兒童之語言能力初探。特殊教育發展期刊,58,61–76。https://doi.org/10.7034/DSE.201412_(58).0006
    林宏泰(2019)。國民中學校長正向領導、教師教學效能、與學生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林志鈞、許佳芊、李沛晴(2022)。偏鄉教師的正向心理資本、休閒因應、職涯滿意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康大學報,12,27 - 48。
    林佳妤(2014)。詞彙教學策略之一。國民教育,54(3),53–57。https://doi.org/ 10.6476/JNE
    林欣毅、鄭章華、廖素嫻(2016)。混齡教學於國中小階段之實施方式與支持措施—多重個案探究。教育實踐與研究,29(2),1-31。
    林思吟(2016)。淺談差異化教學。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3),118-123。
    林珮伃(2012)。家庭語文環境與幼兒接收性詞彙的表現。幼兒教育年刊,23,23–44。https://doi.org/10.6475/JECE.201208.0023
    林珮伃、彭湘寧(2014)。提升臺灣低社經幼兒語言發展的「對話式閱讀」延伸實驗。幼兒教育年刊,25,185–204。https://doi.org/ 10.6475/JECE
    林珮伃、蔡邑庭(2014)。小一學童的基礎閱讀表現與幼兒園閱讀素養環境的關聯。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10(2),1–29。https://doi.org /10.3966/181665042014061002001
    林素秋(2017)。閱讀理解策略教學成效之行動研究:以國小中年級弱勢低閱讀能力學童為對象。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10(2),29–58。https://doi.org / 10.3966/207136492017081002002
    林詩婷、程鈺雄(2010)。透過繪本閱讀增進學習障礙學童的文章結構理解能力。台東特教,32,24–30+11。
    林寶貴、錡寶香(2000)。國小兒童語言能力評量工具之發展。中華聽語學誌,15,46–59。https://doi.org / 10.6143/JSLHAT.2000.11.06
    邱小芳、詹士宜(2009)。詞彙導向之繪本教學對國小學習障礙學生閱讀表現之研究。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20,75–117。https://doi.org / 10.6457/BSER.200906.0075
    侯乃菁(2015)。臺東縣國小原住民低成就學生補救教學實施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
    宣崇慧(2016)。「學前大班幼兒閱讀發展評定量表」之編製。溝通障礙教育,3(2),1–24。https://doi.org/10.6933/TJLCD.201612_3(2).0001
    宣崇慧、蔡建鈞(2017)。詞彙訊息對低年級兒童認字發展之影響。幼兒教育年刊,28,1–20。https://doi.org/ 10.6475/JECE
    柯惠菁(2013)。普通教育教師和特殊教育教師的合作教學-從介入反應的實務談起。特殊教育季刊,127,1 - 8。https://doi.org/ 10.6217/SEQ.2013.127.01-08
    柯華葳(2007)。PIRLS2006說了什麼。發表於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主辦之「國際閱讀教育」論壇。教育部。
    柯華葳(2011)。前言。載於吳清基(主編)。閱讀理解-文章與試題範例。教育部。
    柯華葳(2020)。臺灣閱讀策略教學政策與執行。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5(1),93–114。https://doi.org/ 10.6209/JORIES.202003_65(1).0004
    柯華葳(主編)(2010)。中文閱讀障礙。心理出版社。
    柯華葳、方金雅(2010)。閱讀理解評量。載於柯華葳(主編)。中文閱讀障礙。心理出版社。
    柯華葳、張郁雯、詹益綾、丘嘉慧(2017)。PIRLS 2016臺灣四年級學生閱讀素養國家報告書。國立中央大學。
    柯華葳、詹益綾(2006)。國民小學(二至六年級)閱讀理解篩選測驗。教育部特殊教育小組。
    洪儷瑜(1997)。國小國語文低成就學生之視知覺能力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5,275–292。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6622
    洪儷瑜、王瓊珠、張郁雯、陳秀芬(2008)。學童「識字量評估測驗」之編製報告。測驗學刊,55(1),489–508。https://doi.org/10.7108/PT.200812.0003
    洪儷瑜、張郁雯、陳秀芬、陳慶順、李瑩玓(2002)。基本讀寫字綜合測驗。心理出版社。
    洪儷瑜、陳心怡、陳柏熹、陳秀芬(2014)。詞彙成長測驗。中國行為科學社。
    洪儷瑜、陳秀芬、王瓊珠、張郁雯(2012)。常見字流暢性測驗編製研究。測驗學刊,59(2),247–276。https://doi.org/ 10.7108/PT.201206.0247
    洪儷瑜、黃冠穎(2006)。兩種取向的部件識字教學法對國小低年級語文低成就學生之成效比較。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1,43–71。https://doi.org/ 10.6172/BSE200609.310100
    胡永崇(2001)。不同識字教學策略對國小三年級閱讀障礙學童教學成效之比較研究。屏東師院學報,14,179–218。
    胡永崇(2003)。國小四年級閱讀困難學生識字相關因素及不同識字教學策略之教學成效比較研究。屏東師院學報,19,177–216。
    胡向青、陳志銳、林偉業、謝錫金、容運珊(2019)。可用以改進课堂中文詞彙教學的一種分析方法。華文學刊,33,42–63。https://doi.org/ 10.6172/BSE200609.310100
    胡志偉、顏乃欣(1995)。辨識中文字的心理歷程。載於曾進興(主編)。語言病理學基礎(29–76頁)。心理出版社。
    胡潔芳(2008)。兒童漢語構詞覺識與聲韻覺識之關係。華語文教學研究,5(1),45–66。https://doi.org/ 10.6393/JCLT.200806.0045
    秦夢群、高延玉(2008)。偏遠學校經營問題與解決策略。教育研究月刊,168,95–104。
    翁巧涵、陳修元、周泰立、李姝慧(2011)。國小三年級兒童識字能力與語意關係對中文語意處理的影響。中華心理學刊,53(3),293–307。https://doi.org/ 10.6129/CJP.2011.5303.03
    高台茜、康以諾、陳玉葉(2015)。網路課輔中層次性閱讀教學對偏鄉學童閱讀能力影響之研究。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0(4),191 - 221。https://doi.org/10.6209/JORIES.2015.60(4).07
    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2017)。中華民國一百零六年十二月六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10600147221號令制定公布。取自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 id=GL001698#lawmenu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可讀性研究團隊(2022,2月27日)。研究新知可讀性【網站文字資料】。取自http://www.chinesereadability.net/main_profile/CH/latest.html
    張向榮(2009)。漢語初級階段的詞彙教學策略-基於語素教學的角度。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20(1),102–105。
    張苾含、胡潔芳、陳俊光(2013)。英漢雙語學童聲韻覺識及構詞覺識與英漢認字能力之相關研究。教育心理學報,45(2),201–220。https://doi.org/ 10.6251/BEP.20130308
    張淑靜(2005)。從聯想測試看二語心理詞彙之間的聯繫。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52–57。
    張萍(2009)。詞彙聯想與心理詞庫:詞彙深度知識研究現狀。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8(2),71–87。
    張新仁、韓孟蓉(2004)。不同識字教學法對國小低年級學生識字教學成效之研究。教育學刊,22,71–88。https://doi.org/ 10.6450/ER.200406.0071
    張維庭、陳延興(2021)。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偏鄉小學發展國語混齡課程之個案研究。課程與教學,24(3),83 – 112。 https://doi.org/10.6384/CIQ.202107_24(3).0004
    張磊(2009)。兒童早期語素意識的發展及其對閱讀能力的影響。幼兒教育 (教育科學),433(3),42–47。
    教育部(2000)。國小學童常用字詞調查報告書。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2)。國小學童常用字詞調查報告書。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21,4月23日)。國民及學前教育屬科技化學習扶助計畫【文字資料】。取自https://priori.moe.gov.tw/index.php?mod=about/index/content/point
    教育部(2021,4月30日)。縣市統計指標【文字資料】。取自https://depart.moe.edu.tw/ED4500/News_Content.aspx?n=82CAED1A33B4CD83&sms=DBDDB8DC17D0D8C4&s=569D0FF10480BD4E
    教育部(2022,1月11日)。教育統計名詞解釋【文字資料】。取自https://eds.moe.gov.tw/edust/webmain.aspx?sys=100&funid=edunm
    教育部(2022,2月3日)。國民及學前教育屬科技化學習扶助計畫【檔案資料】。取自https://priori.moe.gov.tw/index.php?mod=resource/index/content/material_ch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國民中小學弱勢學生實施要點民國 (2010)。中華民國109年01月22日教育部臺教國署國字第1080154553B號令修正發布。取自https://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FL047648
    梁畢玲(2006)。國小教師生活型態、專業認同與職涯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梁慧敏、張菁菁(2020)。以繪本促進非華語學童中文心理詞彙的發展–一個以香港幼稚園兒童為物件的行動研究。華文學刊,36,43–66。https://doi.org/ 10.6450/ER.200406.0071
    莊玉因(2011)。詞彙教學與閱讀理解–語意構圖教學法與文句脈絡教學法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
    莊雍純(2016)。聲旁表音多媒體教學輔助軟體提升國小中年級低識字量學童識字能力之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許育健(2017)。偏鄉的語文教育~由一則故事的發想。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9),66–69。
    許芷瑋、李芃娟(2018)。應用桌上遊戲教學對國小智能障礙學生功能性詞彙之學習成效。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34,49–74。https://doi.org/ 10.6457/BSER
    許麗霞(2008)。交互教學法介入閱讀指導對增進國小高年級學生閱讀理解成效之研究。花蓮教育大學學報,26,59 – 75。https://doi.org/ 10.7073/JNHUE.200805.0059
    連沛琪(2016)。運用詞彙教學策略提升二年級學童詞彙書寫表達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陳正治(2018)。揮別錯別字。國語日報。
    陳秀芬(1999)。中文一般字彙知識教學法在增進國小識字困難學生識字學習成效之探討。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7,225–252。https://doi.org/ 10.7073/JNHUE.200805.0059
    陳秀芬、洪儷瑜(2017)。運用教學反應結果作為國中閱讀障礙學生鑑定研判標準之試探性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42(1),1 - 25。https://doi.org/10.6172/BSE.2017.03.4201001
    陳怡靜(2015)。「一切」、「全部」、「所有」之近義詞辨析與教材編寫建議。臺大華語文教學研究,3,1–24。https://doi.org/ 10.6664/NTUTCSL.201508_(3).0001
    陳延興、朱秀麗(2018)。一所學校型態創新混齡實驗教育學校的成長與蛻變。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11(3),109 - 135。https://doi.org/10.3966/207136492018121103005
    陳冠廷、孟瑛如、陳虹君、楊佩蓁(2013)。國民小學二年級閱讀低成就學生於新竹縣閱讀理解與數學解題篩選測驗之表現。特教論壇,15,33–48。https://doi.org/ 10.6502/SEF.2013.15.33-48
    陳姿諭(2012)。從介入反應模式(RTI)談普通班教師與特教教師之協同合作。桃竹區特殊教育,20,19 - 25。https://doi.org/10.6359/JSE.201212.0019
    陳昱君、連育吟、李俊仁(2016)。透過詞彙教學方案增加低成就學童的閱讀能力。臺東大學教育學報,27(2),51–76。https://doi.org/ 10.3966/102711202016122702002
    陳柏霖、余民寧(2014)。新移民與非新移民子女家庭閱讀或動、閱讀策略及閱讀行為之比較研究。高雄師大學報:教育與社會科學類,36,23–45。https://doi.org/ 10.7060/KNUJ-ES
    陳盈宏(2019)。偏遠地區師資政策現況分析。教育脈動,19,1–7。https://doi.org/ 10.7060/KNUJ-ES
    陳振宇(2013)。學語言學到了什麼?–從語言的多面向樣貌探討語言教學的新路徑。臺灣華語教學研究,7(2),1–11。https://doi.org/ 10.29748/TJCSL.201312_(7).0001
    陳素燕、張毓仁、柯華葳(2011)。家庭教育程度、閱讀態度和家庭閱讀活動對於學生閱讀成就的影響:PIRLS 2006。教育心理學報,43,359–378。https://doi.org/ 10.29748/TJCSL.201312_(7).0001
    陳茹玲、宋曜廷、蘇宜芬(2017)。「精緻化推論教學課程」對國小弱勢低年級學童策略運用、閱讀理解與故事重述表現之影響。教育心理學報,48(3),303–327。https://doi.org/ 10.6251/BEP.20150922
    陳茹玲、蘇宜芬(2001)。國小不同認字能力學童辨識中文字詞之字元複雜度效果與詞長效果研究。教育心理學報,41(3),579–604。https://doi.org/ 10.6251/BEP.20090120
    陳密桃,邱上真,黃秀霜,方金雅(2002)。國小學童後設語言之研究。教育學刊,19,1–26。https://doi.org/ 10.6251/BEP.20090120
    陳密桃、黃秀霜、陳新豐、方金雅(2006)。國小學童詞彙覺識能力多媒體教學之實驗。教育學刊,27,93–122。https://doi.org/ 10.6450/ER
    陳淑麗(2008)。二年級國語文補救教學研究-一個長時密集的介入方案。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3(2),27 - 48。
    陳淑麗、洪儷瑜(2011)。花東地區學生識字量的特性:偏遠小校—弱勢中的弱勢。教育心理學報,43,205–226。https://doi.org/ 10.6450/ER
    陳淑麗、曾世杰、洪儷瑜(2006)。原住民國語文低成就學童文化與經驗本位補救教學成效之研究。師大學報:教育類,5(2),147–171。https://doi.org/ 10.29882/JTNUE.200610.0007
    陳淑麗、曾世杰、張毓仁、蔡佩津(2017)。永齡國語文補救教學方案及補救教師專業背景對國小二年級學生讀寫進展之成效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42(2),85–111。https://doi.org/ 10.6172/BSE.2017.07.4202004
    陳淑麗、曾世杰、蔣汝梅(2012)。初級與次級國語文介入對弱勢低學力學校的成效研究:不同介入長度的比較。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7(3),27–58。https://doi.org/ 10.6172/BSE201211.3703002
    陳琳(2015)。語素和整詞在初级漢語二語者合成詞語音識別中的作用研究。華文教學與研究,3,1–5。
    陳聖謨(2013)。偏鄉學校發展:議題與研究。臺北市:華騰文化。
    陳榮政(2016)。實驗教育的實施與混齡教學的嘗試。教育研究月刊,270,54-68。
    陳榮華、陳心怡(2006)。瑞文氏標準矩陣推理測驗平行本(SPM-P)指導手冊。臺北:中國行為科學社。
    陳榮華、陳心怡(2007)。魏氏兒童智力測驗指導手冊。臺北:中國行為科學社。
    陳學志、張瓅勻、邱郁秀、宋曜廷、張國恩(2011)。中文部件組字與形構資料庫之建立及其在識字教學上之應用。教育心理學報,43(閱讀專刊),269–299。https://doi.org/10.6251/BEP.20110412
    陸怡琮、方志豪、林怡君、李燕芳(2017)。摘取大意。載於柯華葳 (主編)。閱讀理解策略教學(39–64頁)。臺中: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傅淳鈴、黃秀霜(2000)。小學國語低成就學生後設語言覺知實驗教學成效分析。中華心理學刊,42(1),87–100。https://tpl.ncl.edu.tw/NclService/JournalContentDetail?SysId=A00014295
    曾世杰(1996)。偏遠地區的身心障礙教育-以台東縣爲例。東臺灣研究,1,29–45。https://doi.org/ 10.6275/JETS.1.29-45.1996
    曾世杰(1999)。工作記憶測驗。教育部特殊教育工作小組。
    曾世杰(2004)。聲韻覺識、唸名速度與中文閱讀障礙。心理出版社。
    曾永義(2017)。推薦序,載於陳正治。揮別錯別字。國語日報。
    曾志朗(1991)。華語文的心理學研究:本土化沈思。載於高尚仁、楊中芳(主編),中國人、中國心-發展與教學篇(550頁)。遠流出版社。
    曾建勳、曾國鴻(2003)。以數位學習強化文化不利地區中小學科技領域教學。科技教育課程改革與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3,299–306。
    曾郁芯(2020)。字母拼讀法結合多媒體教學提升國中學習障礙學生英語字彙學習成效之探討。臺灣教育評論月刊,9(9),162–169。
    曾雅瑛、黃秀霜(2002)。國民小學中文詞彙閱讀測驗之編製。測驗年刊,49(2),199–216。https://doi.org/ 10.7108/PTA
    湯苓(2017)。左右半腦非相鄰依存統計學習之初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程祥徽、田小琳(1992)。現代漢語。書林出版社。
    華殷、李淑玲(2008)。多媒體繪本教學方案對國小輕度智能障礙學童口語表達能力之學習成效。特殊教育學報,27,1–30。https://doi.org/ 10.6768/JSE.200806.0001
    黃凡珊、劉明松(2021)。直接教學法對國小特教班學生識字學習成效之研究。障礙者理解學刊,17(2),81–109。https://doi.org/ 10.6513/JUID.202101_17(2).0004
    黃秀霜(1999)。不同教學方式對學習困難兒童之實驗教學助益分析。課程與教學季刊,2(1),69–82。https://doi.org/ 10.6384/CIQ.199901.0069
    黃秀霜(2001)。中文年級認字量表。心理出版社。
    黃佳凌(2005)。教育優先區計畫國民小學學習弱勢學生學習輔導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黃思萍、呂翠華(2016)。故事結構教學結合自我監控策略對提升國小閱讀困難學生閱讀理解成效之研究。溝通障礙教育,3(1),45–84。https://hdl.handle.net/11296/h8z3qc
    黃梓庭、陳紋鋒(2021)。深水游泳教學之教學歷程與學習表現之研究-以某偏鄉小學為例。臺東大學體育學報,34,1 - 24。https://doi.org/10.29874/JPENTU
    黃舒勤(2008)。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家庭閱讀環境、閱讀理解策略與閱讀理解能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黃麗儀(2011)。現代漢語詞彙搭配與以學習者習得認知過程為中心的詞彙教學實踐。中原華語文學報,8,43–57。https://doi.org/10.30107/CYJTCSL.201110.0003
    楊淑蘭(2017)。電子繪本臨床教學對智能障礙兒童語言能力影響之研究。特殊教育與輔助科技學報,10,27–50。https://doi.org/ 10.6684/JRSEAT.201712_(10).0002
    楊雅翔、潘裕豐(2021)。創意繪圖融入閱讀理解課程對國小學習障礙學生閱讀表現之成效研究。創造學刊,11(2),65–97。https://doi.org/ 10.30081/CESJ
    溫嘉榮、徐銘鴻(2016)。偏鄉學校推動數位化創新教學探討與省思。教育學誌,34,139–187。https://doi.org/ 10.6479/JE
    葉筱鈴(2020)。交互教學法結合文句脈絡策略對國小聽障學生詞彙及文意理解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
    詹士宜(2007)。介入效果模式的學障鑑定。特殊教育季刊,103,17 -23。
    資訊與科技教育司(2019,7月19日)。108年中小學行動學習推動計畫補助學校名單【文字資料】。取自https://depart.moe.edu.tw/ED2700/News_Content.aspx?n=A1E30194B1C3ACDF&sms=15F99BDCA5F9F595&s=09368D3954C9974E
    廖晨惠、吳靜芬(2011)。閱讀困難兒童與一般兒童詞素覺識能力之研究。測驗統計年刊,19,13–28。https://doi.org/10.6773/JRMS.201112.0002
    廖晨惠、李畊緯、曹傑如、白鎧誌(2014)。國小學童詞素覺識、聲韻覺識、字形處理能力與中文字詞認讀能力之相關研究。測驗學刊,61(4),489–508。
    甄曉蘭(2007)。偏遠國中教育機會不均等問題與相關教育政策初探。教育研究集刊,53(3),1-35。
    甄曉蘭、李涵鈺(2009)。理想與現實的落差:偏遠國中實施九年一貫課程的困惑與處境。教育研究集刊,55(3),67-98。
    劉玉婷(2018)。自主學習hen促咪-運用工作站學習法於國小四年級詞彙教學之實務分享。教育脈動,15,1–9。https://doi.org/10.6773/JRMS.201112.0002
    劉幸佑、江秋樺(2019)。RTI對身心障礙兒童鑑定的需求與應用。教育與教學研究,1(1),11 - 18。https://doi.org/10.6994/JET..201908_1(1).0002 DOI
    劉淑芬(2009)。對外漢語詞彙教學是詞過程中文化導入的必要性。現代語文,2009(12),129–130。
    劉鎮寧(2015)。偏鄉教育在補救教學上應有的省思與作為。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11),22–27。
    劉鎮寧(2019)。偏鄉教育問題的批判思考與政策評析。教育脈動,19。1–6。
    歐素惠、王瓊珠(2004)。三種詞彙教學法對閱讀障礙兒童的詞惠學習與閱讀理解之成效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6,271–292。https://hdl.handle.net/11296/cgm4fa
    歐淑珍(2007)。聲韻學理論與中介語研究:以英語字重音習得爲例。聲韻論叢,15,109–128。https://doi.org/10.29753/CP.200712.0006
    蔡孟燁(2009)。國小低年級兒童音韻覺識、詞素覺識發展及其對讀寫能力預測之縱貫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
    蔡政宏(2020)。《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初探。學校行政,129,166–182。https://doi.org/10.6423/HHHC.202009_(129).0009
    課文本位閱讀理解教學研發團隊(2012)。閱讀理解策略成分與年級對照表(2012,1月26日)取自http://pair.nknu.edu.tw/pair_system/Search_index.aspx?PN=Reader
    鄧蔭萍(2020)。「家庭社經地位」與母親教養效能、幼兒適應行為及詞彙理解能力之關係。教育心理學報,51(4),663–686。https://doi.org/10.6251/BEP.202006_51(4).0007
    鄭同僚、李天健、陳振淦(2013)。偏遠地區小校再生之研究。另類教育期刊,2,25 -60。
    鄭瑞洲、楊敏、陳君瑜(2022)。不插電程式設計教學促進偏鄉國小生對程式設計的情境興趣與概念理解。科技博物,26(2),83 - 115。https://doi.org/10.6432/TMR
    鄭麗雪(2010)。教學反應(RTI)-學習障礙鑑定的新趨勢。國小特殊教育,49,99 - 106。https://doi.org/ 10.7034/SEES.201006.0099 DOI
    鄭麗慧(2008)。有效的教學,來自有效的教師。國教之友,59(4),30–33。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3c/c6/98.html
    賴怡萍(2014)。詞素覺識與詞彙教學法。雲嘉特教,19,29–35。https://doi.org/10.6473/YCTCCK
    賴惠德、黃榮村(2017)。漢字部件屬性資料庫之建立。第五屆華人心理學家學術研討會,蘇州,中國。
    錡寶香(2000)。國小低閱讀能力學童語言能力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0,69–96。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6464
    謝秀玉(2011)。運用電腦輔助教學於閱讀教學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育達商業科技大學。
    謝為任、謝文英(2019)。淺談偏鄉教育之優勢力。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3),170–178。https://doi.org/10.6791/TER
    謝嘉恩、柯華葳、李俊仁(2019)。「2019閱讀理解測驗」測驗使用與解釋說明。臺師大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大腦與學習實驗室。
    鐘昀珊(2014)。屏東縣偏遠地區國小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組織承諾與教學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鍾承均、呂翠華(2015)。認知–後設認知策略對提升國小五年級數學困難學生文字題解題學習成效之研究。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年刊,2015,111–134。https://doi.org/10.6379/AJSE
    簡淑真(2010)。三種早期閱讀介入方案對社經弱勢幼兒的教學效果研究。臺東大學教育學報,21(1),93–123。https://doi.org/10.6778/NTTUERJ.201006.0093
    藍天雄、李建中、林惠萱(2015)。國小三年級學童家庭閱讀環境與閱讀動機之研究。管理資訊計算,4(2),282–291。https://doi.org/ 10.6285/MIC.4(2).22
    羅明、胡志偉、蔡方之(2007)。中文讀者對於中文字形表徵字音的構形知識:一個探討表音覺識的研究。中華心理學刊,49(4),315–334。https://tpl.ncl.edu.tw/NclService/JournalContentDetail?SysId=A08018402
    蘇宜芬、陳學志(2007)。認字自動化指標之建立與信效度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8(4),501–514。https://doi.org/10.6251/BEP.20070125
    蘇麗芳、莊素貞(2011)。實用語文課程結合多媒體電腦遊戲教學策略對國小智能障礙學生學習成效之研究。特殊教育與輔助科技學報,3,159–189+191。https://doi.org/10.6251/BEP.20070125

    英文部分
    Behrens, H. (2009). Usage-based and emergentist approaches to language acquisition. Linguistics, 47(2), 383–411.
    Carlisle, J. F. (1995). Morphological awareness and early reading achievement. In L. B. Feldman (Ed.), Morphological aspects of language processing (pp. 189–209). Hillsdale, NJ: Erlbaum.
    Chen, C. H. (2009). Corpus, Lexicon, and Construction: A Quantitative Corpus Approach to Mandarin Possessive Construction。中文計算語言學期刊,14(3),305–340。
    Chow, B. W. Y., McBride-Chang, C., Cheung, H., & Chow, C. S. L. (2008). Dialogic reading and morphology training in Chinese children: effects on language and literacy.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44(1), 233–244.
    Chung, W. L., & Hu, C. F. (2007). Morphological awareness and learning to read Chinese. Reading and Writing: An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20, 441–461.
    David, F. Bjorrlund., & Jean, E. Bernholtz. (1986). The Role of Knowledge Base in the Memory Performance of Good and Poor Reader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41, 367–393.
    Evans, J. L., Saffran, J. R., and Robe-Torres, K. (2009). Statistical learning in children with specific language impairment. Journal of Speech, Language, and Hearing Research, 52(2), 321–335.
    Gough, P., & Tunmer, W. (1986). Decoding, reading, and reading disability. Remedial and Special Education, 7, 6–10.
    Ho, C. S. H., & Bryant, P. (1997). Phonological skills are important in learning to read Chinese.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Hsu, H. J., Tomblin, B., and Christiansen, M. H. (2014). Impaired statistical learning of non-adjacent dependencies in adolescents with specific language impairment.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5, 1–10.
    Hsu, H., and Bishop, D. V. M. (2010). Grammatical difficulties in children with specific language impairment (SLI): is learning deficient? Human Development, 53, 264–277.
    Jinger, Pan., Shuang, Song., Mengmeng, Su., Catherine, McBride., Hongyun, Liu., Yuping, Zhang., Hong, Li., & Hua, Shu. (2016).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onological awareness, morphological awareness and Chinese literacy skills: evidence from an 8-year longitudinal study, Developmental Science, 19(6), 982–991.
    Ku, Y.-M., & Anderson, R. C. (2003). Development of morphological awarenes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Reading and Writing: An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16, 399–422.
    Kuhl, P. K. (2000). A new view of language acquisition. PNAS, 97(22), 11850–11857.
    Lany, J., and Saffran, J. R. (2010). From statistics to meaning: infants’ acquisition of lexical categories. Psychological Science, 21(2), 284–291.
    Lee, C. Y. (2013, May 10–12). Neural responses to the computer game-based orthographic training in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dyslexia. 2013 Symposium on L1 Reading Across Different Languages and L2 Literacy Acquisition, Taoyuan, Taiwan.
    Li, L. (2002). The role of phonology in reading Chinese single characters and two-character words with high, medium and low phonological regularities by Chinese grade 2 and grade 5 students. Reading Research Quarterly, 37(4), 372–374.
    Liu, P. D., & McBride-Chang, C. (2010). What Is Morphological Awareness? Tapping Lexical Compounding Awareness in Chinese Third Graders. Journal of Education Psychology, 102(1), 62–73.
    Lyster, S. H., Lerva˚g, A. O., & Hulme, C. (2016). Preschool morphological training produces long-term improvements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Read Writ, 29, 1269–1288.
    McBride-Chang, C., Cheung, H., Chow, B., W.-Y., Chow, C. S.-L., & Choi, L. (2006). Metalinguistic skills and vocabulary knowledge in Chinese (L1) and English(L2) . Reading and Writing, 19, 695–176.
    McBride-Chang, C., Shu, H., Zhou, A., Wat, C.-P., & Wagner, R. K. (2003). Morphological awareness uniquely predicts young children's Chinese character recognitio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95, 743–751.
    McBride-Chang, C., Wagner, R. K., Muse, A., Chow, B. W.-Y., & Shu, H. (2005). The role of morphological awareness in children’s vocabulary acquisition in English. Applied Psycholinguistics, 26, 415–435.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3). PISA 2012 assessment and analytical framework: Mathematics, reading, science, problem solving and financial literacy. Retrieved from http://www.oecd.org/pisa/pisaproducts/PISA%202012%20framework%20e-book _final.pdf
    O’Grady, W., & Dobrovolsky, M. (1988). Contemporary Linguistic Analysis : an introduction. Taipei : The Crane Publishing.
    Park, H. (2008). Home literacy environments and children´s reading performance: A comparative study of 25 countries.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14(6), 489–505.
    Rumelhart, D. E. (1977). Toward an interactive model of reading. In: S. Dornic (ed. ), Attention and performance V1, (p.573–603).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Saffran, J. R., Aslin, R. N., and Newport, E. L. (1996). Statistical learning by 8-month-old infants. Science, 274, 1926–1928.
    Saffran, J. R., Senghas, A., and Trueswell, J. C. (2001). The acquisition of language by childre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98(23), 12874–12875.
    Scarborough, H. S. (2001). Connecting early language and literacy to later reading (dis)abilities: Evidence, theory, and practice. In S. Neuman & D. Dickinson (Eds.), Handbook for research in early literacy, 97–110. New York, NY: Guilford Press.
    Seidenberg, M.S. & McClelland, J.L. (1989). A distributed, developmental model of word recognition and naming. Psychological Review, 96, 523-568.
    Shu, H., McBride-Chang, C., Wu, S., & Liu, H. (2006). Understanding Chinese developmental dyslexia: morphological awareness as a core cognitive construct.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98, 122–133.
    Smith, E. E., Shoben, E. J., & Rips, L. J. (1974). Structure and process in semantic memory: A featural model for semantic decisions. Psychological Review, 18(3), 214–241.
    Taft, M., & Zhu, X. (1995). The representation of bound morphemes in the lexicon: a Chinese study. In L.B. Feldman (Eds.). Morphological aspects of language processing, (pp. 293–316). Hillsdale, N.J.: Lawrence Elbaum Associates.
    Taft, M., & Zhu, X. (1997). Submorphemic processing in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23, 761–775.
    Tong, X., McBride-Chang, C., Shu, H., & Wong, A.M-Y. (2009). Scientific Studies of Reading, 13(5), 426–452.
    Torkildsen, J. V. K., Dailey, N. S., Aguilar, J. M., Gómez, R. L., and Plante, E. (2013). Exemplar variability facilitates rapid learning of an otherwise unlearnable grammar. Journal of Speech, Language, and Hearing Research, 56, 618–629.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