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蕭嘉靖
論文名稱: 大學住宿生網路休閒行為之研究
指導教授: 程瑞福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port, Leisure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0
中文關鍵詞: 上網行為休閒效益宿舍網路臺師大住宿生
英文關鍵詞: online activity, leisure benefit, dormitory Internet, NTNU boarding student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97下載:3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大學住宿生網路休閒行為之研究
    摘 要
    本研究為瞭解大學住宿生於課餘在宿舍上網的休閒現況,以及不同背景變項間的差異,透過問卷調查法,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94學年度第二學期住宿大學生發放問卷4583份,計回收有效問卷2983份,回收比例達65.1%。
    在分析上網行為發現:一、上網頻率在性別上有顯著差異,男生較趨向高頻率。二、經常使用的上網時段為晚上10時至凌晨1時,其次是下午6時至晚上10時。三、經常性的上網目的為傳達訊息及瀏覽或查詢資料庫。四、宿舍享有免費上網且自由自在,造成忽略課業及干擾睡眠的問題。
    在分析網路休閒效益發現:一、不同的性別在教育、心理效益出現顯著差異。二、不同的年級未出現顯著差異。三、不同的學院在社交、放鬆、教育、心理效益均有顯著差異,科技學院、理學院較高,藝術學院較低。四、僑、外籍生與本國生在社交、放鬆、心理有顯著差異,僑、外籍生較低。五、不同的上網能力在社交、放鬆、教育、心理效益均有顯著差異,以非常熟練較高。六、上網頻率在社交、放鬆、教育、心理效益均有顯著差異,以每天隨時上網較高。
    關鍵字:上網行為、休閒效益、宿舍網路、臺師大住宿生

    Abstract
    This study is intended 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quo of the college boarding students’ online leisure activity, and further to understand the variations caused by people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4,583 NTNU boarding students was conducted in the second semester of the academic year 2006, and 2,983 questionnaires were completed and returned; these numbers result in an effective response rate of 65.1%.
    We found four characteristics from our analysis of the boarding students’ online activity: (1) In terms of frequent internet use, there was a big difference in gender; males had a bigger population; (2) The most frequent time period to go online was from 10 p.m. to 1 a.m., followed by the time period from 6 p.m. to 10 p.m.; (3) The purpose to frequently go online included message transmission, online surfing, and search on the database; (4) Free internet access and freedom in the dormitory resulted in students’ negligence of studies and disturbance of sleep.
    We also found six characteristics from our analysis of Internet leisure benefits: (1) There was much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enders in terms of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benefits; (2) There was no obvious difference in students of different grades; (3) Colleges were quite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in terms of social, relaxing,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benefits; the College of Technology and the College of Science were higher than the College of Arts; (4) Overseas Chinese students and foreign students were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local students in terms of social, relaxing and psychological benefits; the latter were higher; (5) Different online abilities resulted in different social, relaxing,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benefits; the more able, the higher; (6) The frequency of Internet use determined the difference in social, relaxing,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benefits; the more frequent, the higher.

    Keywords: online activity, leisure benefit, dormitory Internet, NTNU boarding students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問題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 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4 第五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休閒定義與測量的相關研究 7 第二節 休閒行為與體驗的相關研究 17 第三節 大學住宿效益的相關研究 24 第四節 網路行為的相關研究 26 第五節 住宿生網路休閒行為的評析 30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3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3 第二節 研究步驟 36 第三節 研究對象 38 第四節 研究工具 38 第五節 實施程序 43 第六節 資料處理 45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47 第一節 大學住宿生網路行為的時間取向 47 第二節 大學住宿生網路行為的上網目的 52 第三節 大學住宿生對於宿舍網路的休閒功能 55 第四節 大學住宿生對於網路休閒效益 5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73 第一節 結論 73 第二節 建議 75 參考文獻 78 附 錄 85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王昭正(譯)(2001)。休閒導論。臺北:品度。(Kelly J. R., 1996 )
    世新研究所(2004)。旅遊講座。2004年12月28日取自http://www.tripshop.com.tw/n/text-n501.htm
    白育甄(2003)。網路成癮經驗對大學生學習與生活及心理社會發展影響-網路遊戲成癮個案之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白惟良(1992)。國小學生字典。台南:光田。
    交通部統計處(2005)。臺灣地區民眾使用網際網路狀況調查報告。臺北:交通部統計處。
    何容(1982)。最新國語辭典。台北:南國書局。
    吳幼妃(1977)我國大學生次級文化之調查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吳齊殷(1998,3月)。虛擬社區的「生活經驗」對個人真實生活的影響:社會學研究的新領域。載於中研院社會所主辦之「1998年網路新紀元展覽暨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吳齊殷(1998,3月)。虛擬社區的「生活經驗」對個人真實生活的影響:社會學研究的新領域。論文發表於中央研究院社會研究所主辦之「1998年網路新紀元展覽暨研討會」,臺北。
    宋明順(1990)。休閒與工作:大眾休閒時代的衝擊。休閒面面觀全集。中華民國戶外學會,125-140。
    杜壯、陳勇雄。學生族群使用網際網路區隔之研究。2004年12月28日,取自http://avi.im.isu.edu.tw/ciie2001/abstract/CIIE2001-0422.pdf。
    沈清松(1990)。現代哲學論衡。臺北:黎明文化。
    辛晚教(1990)。休閒、教育、人生。休閒教育研討會。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學會。
    周何(1994)。國語活用辭典。台北:五南。
    林文苑(2003)。休閒管理。2004年12月28日取自http://education.mcu.edu.tw/
    林東泰(1992a)。休閒教育與其宣導策略之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林東泰(1992b)。休閒覺知自由與工作滿足之研究。社會教育學刊,21,59-114。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
    林旻沛(2003)。大專校院學生網路成癮盛行率及認知因子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林連禎(1990)。從運動社會科學探討大學休閒運動之組織、功能與學生參與。中華民國體育學會會報,3,16。
    林鶴玲(2001)。虛擬互動空間設計中的權力及控制:一個MUD社會創設的經驗。臺灣社會學,2,1-53。
    侯蓉蘭(2003)。角色扮演的網路遊戲對少年自我認同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
    洪煌佳(2002)。突破休閒活動之休閒效益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
    胡家欣(2000)。大學生的休閒認知,涉入與體驗-兼論人格特質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高雄。
    高俊雄(1996)。休閒概念面面觀。國立體育學院論叢,6(1),69-78。
    高俊雄(1996)。休閒概念面面觀。國立體育學院論叢,6(1),69-78。
    高俊雄(2002)。運動休閒事業管理。桃園︰志軒。
    涂淑芳(譯)(1996)。休閒與人類行為。臺北:桂冠。(Bammel,G., & Burus-Bammel,L.L.,,1992)
    張少熙(2000)。臺北市不同層級學生休閒運動之研究。臺北:漢文書店。
    張少熙(民83),青少年自我概念與休閒活動傾向及其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彎師範大學,臺北。
    張雪梅(1994a)。大學院校學生宿舍之管理與發展。訓育研究,34(4),31-42。
    張雪梅(1994b)。我國大學院校學生宿舍輔導規劃研究--教育部輔導工作六年計畫研究報告。台北:教育部訓委會。
    張景然(1991)。休閒生活與青少年行為輔導。成人教育,2,1,48-49。
    梁伊傑(2001)。臺北市大學生參與休閒運動消費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許義雄(1980):休閒的意義、內容及其方法。體育學報,2,27-40。
    許瓊文(1992)。生活型態與休閒行為有關變項的研究。臺灣體育,87,52-58。臺北市,臺灣體育雜誌社。
    郭文聰(1992)。在學青少年午夜休閒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
    郭欣怡(1999)。網路世界的我與我們- 網路使用者之心理特性與網路人際關係特性初探。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臺北市。
    陳中雲(2001)。國小教師休閒參與、休閒效益與工作滿意之關係研究—以臺北縣公立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陳思倫、歐聖榮、林連聰(2001)。休閒遊憩概論。臺北:世新大學。
    陳春壅(1999)。民眾參與藝文活動休閒取向之研究--宜蘭縣。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
    陳彰儀(1989)。工作與休閒-從工業心理學的觀點探討休閒的現況與理論。台北:淑馨。
    陳瀅方、林珊如(2004)。大學生對網路謠言的知覺、態度與行為之相關性初探。TANET2004臺灣網際網路研討會論文集(頁608-613)。臺東:國立臺東大學電子計算機中心。
    程紹同(1998)。大學生運動休閒參與指標研究。台北市:漢文書局。
    黃中科(民79),都市在學少年休閒活動之研究-以台中市在學少年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
    黃玉(2003)。從環境增進學生事務功能—論學校環境與學生發展。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社團輔導第三輯(頁2-37)。台北市:東吳大學。
    黃自啟(2004)。網際網路-當代大學生壓力與疏離感的出口?以元智大學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元智大學,桃園。
    黃厚銘(1997,12月)。資訊社會中教育的變與常。載於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主辦之第二屆「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論文集(頁18-20),臺北。
    黃厚銘(2000)。網路人際關係的親疏遠近,臺大社會學刊,28,117-154。
    黃裕熙(2000)。大學宿舍中公共交誼空間之空間使用與學生互動關係研究:以中原、中央、元智大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
    葉智魁(1995)。工作與休閒--提升生活素質的反省。戶外遊憩研究。8(2),31-46。
    廖千淳(2003)。我國北部地區大學宿舍社會氣氛與學生住宿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鄭順聰(2001)。大學生生活型態、休閒動機與休閒參與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
    魯實先(1985)。說文解字注。台北:黎明文化。
    盧心炎(2003)。舞蹈休閒活動參與歷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蕭銘鈞(1997)。台灣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使用動機、滿足程度與網路成癮現象之初探。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
    戴怡君(1999)。使用網際網路進行互動特質之探索。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管理學院,嘉義。
    韓佩凌(2000)。台灣中學生網路使用者特性、網路使用行為、心理特性對網路沉迷現象之影響。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顏妙桂(譯)(2002)。休閒活動規劃與管理。臺北:桂魯。(C. R. Edgiton , C. J. Hanson , S. R. Edgiton , S. D. Hudson, 1997)
    顏若映(1989)。影響大學生校園疏離感變項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
    羅燦煐(2003)。線上性別vs. 線下性別:網路互動中的性別形構。新聞學研究,76,43-90。

    二、西文部份
    Bammel, G., & Burrus-Bammel, L. L. (1992). Leisure and human behavior (2nd ed.). Dubuque, IA: Wm. C. Brown Publishers.
    Bloland,P.A. (1987).Leisure as a campus resourcr for fostering student develoment, Joum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65,291-294.
    Brightbill, C.K. (1960). The Challenge of Leisure. Hillsdale, N. J.: Prentice-hall.INC.
    Eillis, G. D. & Witt, P. A. (1989). The leisure diagnostic battery users manual,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 Inc.
    Eills, G. D., & Witt, P. A. (1987). The leisure disgnostic battery users. North Palm Athletic Footwear Association Sponsored Report, North Palm, Florida.
    Iso-Ahola, S. E. (1980).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leisure and recreation. Dubuque, IA: Wm. C. Browm.
    Iso-Ahola, S. E.(1976). On the theoretical link between personality and leisure. Psychological Reports, 39, 3-10.
    Kahn, A. & Crowther, B. (1983). Arts and leisure activities in the St. Louis Region.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26(4), 509-520.
    Kelly, J. R. (1972). Work and leisure:a simplified paradigm.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4, 50-62.
    Kelly, J. R. (1990). Leisure.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Kelly, J. R. (1992). Work and leisure: A simplified paradigm.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4(4),50-62.
    Kelly, J. R. (1996).Leisure (4th ed.).Englewood cliffs, NJ : prentice-Hall, Inc.
    Kelly, J. R. et al. (1987). Later life satisfaction:Does leisure contribute? Leisure Sciences, 9, 189-200.
    Kraus, R. G. (1964). Recreation and the schools . NY:The Macmillan Company。
    Mannell, R. C. (1978). Leisure research in the psychological lab:Leisure a permanent and/or transient cognitive disposition?.Paper presented at the Second Canadian Congress on Leisure Research Toronto, Canada.
    Neulinger, J. (1974). The psychology of lisure. New York: Charles C. Thomas.
    Neulinger, J. (1981). The psychology of Leisure(2nd ed.), Springfield, IL.:Charles C. Thomas.
    Upcraft, M. L., Schuh, J. H., & Associates. (2001). Assessment practice in student affairs: An applications manual.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Verduin J. R. & McEwen D. N. (1984). Adults and their leisure:Tthe need for lifelong learning. Springfield, Ill., U.S.A.: C.C. Thomas.
    Wankel, L. M., & Thompson, C. E. (1978). The effects of perceived activity choice upon exercise attendanc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RPA Research Symposium, National Recreation and Park Association, Miami Beach.
    Weiner, B. (1979). A theory of motivation for some classroom experience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5, 530-543.
    Weiner, B., Frieze, I., Kukla, A., Reed, R. L., Rest, S., & Rosenbaum, R. M. (1971). Perceiving the causes of success and failure. Morristown, N J:General Leaaareing Press.
    Wells, W. D. (1974).Life style and psychographics. Chicago :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