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柯易智 |
---|---|
論文名稱: |
跆拳道電子護具規則實施對奧運選手攻擊型態影響之研究 Effects of Electronic Scoring System on Olympic Taekwondo Players’ Attacking Formats |
指導教授: | 李佳融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運動競技學系 Department of Athletic Performance |
論文出版年: | 2014 |
畢業學年度: | 10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11 |
中文關鍵詞: | 跆拳道 、電子護具 、規則改變 |
英文關鍵詞: | Teakwondo, Electronic protector, Rules Amending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493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2012年倫敦奧運會全面實施電子護具及腿部動作上端轉身攻擊4分的得分規則,跆拳道規則的修訂與實施,影響跆拳道競賽的執行及訓練方法的改變。本研究目的在探討跆拳道奧運會電子護具規則實施,影響我國跆拳道選手攻擊型態之研究,本研究方法以質性研究為主,蒐集相關文獻及深入的訪談,綜合各訪談者得到結果發現如下:一、跆拳道正式比賽全面採用電子護具與電子感應襪規範,改變了過去由人為判斷與得分的情況;二、跆拳道競賽規則修訂上端轉身攻擊可達四分,提升選手上端攻擊慾望,本研究結論如下:電子護具可避免人為疏失,有助於提升跆拳道競賽的公平性;且上端攻擊得分增加,使教練及選手在訓練時,需增加上端攻擊與上端防守的訓練動作、心理與體能的要求。
Electronic Scoring System and new rules about attackingthe opponent face and upper body for 4points were adopted inLondon 2012 Summer Olympics Games. All rules amendedwould affect Taekwondo competitions styles and training programs.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s of Taekwondo players attack formats between 2008 and 2012 Olympic Taekwondo Games. The research methods includedocument analysis and in-depth interview to understand how the rules amending affected training programs and competitions. The findingsform 6 respondents: 1. Middle attack in tradition protector scores was judged by referees in 2008, then rules amended to middle attack electronic protector, judging the scores by electronic scoring system in 2012 Olympic Games. 2.Rules was amended to 4 points about attacking the opponent face and upper bodyenhance athletics to attack upper body.Itwere concludedthat Electronic Scoring Systemaimed to ensuring fairness in Taekwondo competitions. Andcoaches and athletes will do much training about skills, mental training, and physical conditions for attacking and defensing upper body.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中華民國跆拳道協會(1980)。中華民國跆拳道協會競賽規則。
中華民國跆拳道協會(1983)。臺灣省跆拳道裁判講習手冊。28-44。
中華民國跆拳道協會(1986)。教練暨裁判講習會手冊。57-73。
中華民國跆拳道協會(2010)。跆拳道競賽規則與解釋說明。6-27
中華民國跆拳道協會。跆拳道運動競賽規則(1995)。
中華民國跆拳道協會。跆拳道運動競賽規則(1998)。8-29。
中華民國跆拳道協會編譯(2001)。世界跆拳道聯盟跆拳道競賽規則。11-47。
中華民國跆拳道協會編譯(2005)。世界跆拳道聯盟跆拳道競賽規則及說明。
中華民國體育運動總會(2002)。國際跆拳道規則。
文元載(2001)。體重流失後攝取碳水化合物對基礎代謝、荷爾蒙代謝與動力連絡管制系統之影響。(未出版之博士論文)。檀國大學。首爾。
文崇一、楊國樞(2000)。訪問調查法。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下冊。台北:東華。
毛彥明、陳詩欣、徐台閣(2007)。跆拳道規則修訂對選手比賽的影響,中華體育季刊,1,92-97。
世界跆拳道聯盟(1990)。中華民國跆拳道協會裁判競賽規則。1-19。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10)。2010跆拳道創始五十五週年技術研習會。35。
宋玉麒(2005)。2005東亞運跆拳道比賽三強技術分析研究。中國文化大學運動。台北市。
李佳融(2002)。間歇訓練對跆拳道選手踢擊表現之影響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體育學院。台北市
李勝國(1996)。跆拳道的體能及技術訓練。1996年國際運動訓練科學研討會報告書,(頁1-16)。國立體育大學。桃園縣。
周桂名(2001)。跆拳道競賽中裁判判分差異性之研究。國立台灣體育學報,8,53-64。
周桂名(2004)。跆拳道新國際規則實施對台灣跆拳道比賽訓練之影響。漢明書局。臺中。
周桂名(2010)。DAE-DO跆拳道電子護具比賽技術分析-以2010年第11屆世界大學跆拳道錦標賽為例。大專跆拳道學刊,2,85-94。
周桂名、邱盟仁(2009)。跆拳道攻擊得分動作及區域之研究:以2008年總統盃跆拳道錦標賽女子組冠亞軍賽為例。運動教練科學,15,11-22。
林俊億(2013)。2012年倫敦奧運跆拳道國家級教練對於電子護具訓練模式重點特性分析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俞智贏(2006)。從新規則的修訂探討男子體操訓練方法的因應。中華體育季刊, 20(2),86-91。
洪俊安、石濠誠、周桂名、河龍成(2006)。第二屆總統盃跆拳道錦標賽-新規則驟死戰分析研究。競技運動,8(2),6-15。
洪榮聰(2005)。跆拳道技擊競賽不同攻擊動作與得分之公平性研究。運動與遊憩研究,3(1),169-185。
唐子騏、林函螢(2008)。跆拳道競賽規則修訂對裁判的影響。臺中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系刊,67-69。
徐台閣(2005)。再創奧運巔峰。國民體育季刊,34(4),21-25。
涂國誠(1998)。羽球專項肌力和爆發力的訓練。大專體育,40,52-57
高熏芳、林盈助和王向葵譯、Maxwell, J.A.著(2001)。質化研究設計:一種互動取向的方法,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高銘鍵、吳燕妮(2010)。跆拳道比賽技術分析--以2009年香港東亞運男子金牌選手為例。大專跆拳道學刊,2,11,75-84。
高霈詠(2008)。2008年北京奧運跆拳道女子組鰭量級技術分析。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高霈詠、施靖恒、周玉、宋玉麒(2009)。2008年北京奧運新規則對跆拳道訓練與比賽技術之影響。文化體育學刊,8,9-13。
張榮三、董佳璋、洪榮聰(2006)。跆拳道使用電子感應護具的重要性與設計原理之探討。國立體育學院論叢,2,9-17。
張榮三、蔡明志、湯惠婷(2002)。2002年跆拳道新競賽規則實施後比賽與訓練趨勢分析探討。大專跆拳道學刊,1,115-120。
梁金和(1988)。跆拳道。臺北市:大新書局。296-315。
莊朝根(1977)。圖解跆拳道。台南市:世一書局。
許夆池(2004)。探討我國跆拳道運動發展趨勢與因應之道。國立桃園農工學報。
陳建平(2009)。世界跆拳道聯盟競賽規則與解釋說明。6-15。
陳銨漵、邱共鉦(2008)。跆拳道競賽規則修訂對我國選手比賽成績影響之探討。大專體育學刊,97,115-120。
彭鈞渝、劉昭晴(2002)。2002年跆拳道規則修訂與發展之探討。大專體育學刊,69,142-146。
廖俊強、許吉越(2006)。柔道比賽規則的改變對訓練影響之探討。大專體育,83,24-30。
劉慶文(2011)。電子護具對跆拳道踢及技術及奪牌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立體育學院。台北市。
鄭大為、魏香明(2007)。跆拳道競擊競賽規則的改變對競賽及訓練的影響。大專體育,11(1),88-96。
鄭大為、魏香明(2009)。跆拳道技擊競賽採用電子護具計分對其競技思維的影響。大專體育學刊,101,122-130。
蕭景琪(2009)。跆拳道優秀與次優秀選手連續旋踢下肢運動學之比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縣。
蕭景琪、湯文慈(2009)。跆拳道近期競賽攻擊特徵與踢擊技術動作之探討。中華體育季刊,23(4),69-76。
賴綉雯(2007)。跆拳道旋踢動作表現與膝關節屈、伸肌肌力比率相關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大學。桃園縣。
魏香明(1998)。台灣優秀女子跆拳道選手體能、技能的競技特徵(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北京市,北京體育大學。
龔恭正(1987)。跆拳道。台南市:西北出版社。195。
二、英文部份
The World Taekwondo Federation (1990). Competition Rules & Interpretation.
The World Taekwondo Federation (1991). Competition Rules & Interpretation.
The World Taekwondo Federation (1993). Competition Rules & Interpretation.
The World Taekwondo Federation (1997). Competition Rules & Interpretation.
The World Taekwondo Federation (1998). Competition Rules & Interpretation.
The World Taekwondo Federation (2001). Competition Rules & Interpretation.
Beck, J. D., & Lieu, D. K. (1997). Electronically assisted scoring. USTU Taekwondo Magazine , Spring.
Heller, J., Peric, T., Dlouha, R., Kohlikova, E., Melichna, J., & Novakova,H. (1998). Physiological profiles of male and female taekwon-do (ITF) black belts.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 16 (3), 243-249.
KP&P, (2013) .2014 Incheon Asian Games Organizing Committee confirmed the exclusive use of KP&P. http://www.kpnp.net/?p=7795&lang=en
Markovic, G., Vucetic, V., & Cardinale, M. (2008). Heart rate and lactateresponses to taekwondo fight in elite women performers. Biology of Sport, 25 (2), 135-146.
Toskovic, N. N., Blessing, D., & Williford, H. N. (2004). Physiologic profile of recreational male and female novice and experienced taekwondo practitioners.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and Physical Fitness, 44 (2), 164-172.
Zen, Y. J. (1999). An analysis of Chinese taekwondo team participation ofmen's 14th and women's 7th world championships. Journal of Wuhan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33, 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