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孫玥
Sun, Yue
論文名稱: 南宋《法華經》扉畫的敘事、構圖及稿本研究
The Narrative, Composition and Sketches Study of the Lotus Sutra Frontispieces 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指導教授: 林麗江
Lin, Li-Chiang
口試委員: 巫佩蓉
Wu, Pei-Jung
邱士華
Chiu, Shih-Hua
林麗江
Lin, Li-Chiang
口試日期: 2023/11/02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藝術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Art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24
畢業學年度: 11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343
中文關鍵詞: 法華經扉畫跨媒材
英文關鍵詞: Lotus Sutra, frontispiece, cross-media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0382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49下載:5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現存不少南宋初年《法華經》在七卷經文卷首的部分都配有精美扉畫,現藏國立故宮博物院的王儀本、秦孟邊仁本正是其中的代表。前代學者注意到這類扉畫作品不僅在中國本土廣泛傳播,還影響周邊國家《法華經》扉畫的製作,在學術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因此,本文嘗試在過往圖像學研究的基礎上,從這類扉畫的圖像、邊框、形制等角度進行全方位討論,從而為佛教經典圖繪研究填補一塊厚實的拼圖。

論文首先就南宋初年多幅形式《法華經》扉畫的每一景故事進行細膩分析,解讀其敘事手法、整體構圖、位置分布。接著,梳理《法華經》扉畫整體構圖發展脈絡時,注意到在扉畫與壁畫上的法華美術圖像存在一定程度相似性。為了進一步挖掘原因,論文最後以壁畫稿本為切入點,討論法華美術乃至佛教美術的圖像製作。推測壁畫、扉畫、版畫以及某些建築構件裝飾畫並非完全獨立的藝術形式,一方面壁畫稿本可以應用在其他藝術媒材,另一方面壁畫畫家可能兼具繪稿者身分,直接參與到其他藝術媒材的製作中。關於圖像跨媒材傳播的討論,或許有助於未來進一步摸索宋代佛教美術圖像的製作機制。

Many extant editions of the Lotus Sutra from the early Southern Song Dynasty have exquisite frontispiece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even-volume scripture. The WangYi edition and the QinMeng BianRen edition, housed in the National Palace Museum, are representative examples of this style of frontispiece from the early Southern Song Dynasty. Scholars pointed out the widespread dissemination of these frontispiece artworks not only within China but also in neighboring countries, holding significant importance in academic history. This paper aims to establish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frontispieces of the Lotus Sutra from the early Southern Song Dynasty, thus filling a piece of the puzzle of Buddhist scripture illustration.

The paper begins by conducting a detailed analysis of each scene and story depicted in the frontispieces of the Lotus Sutra from the early Southern Song Dynasty. While trac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tus Sutra frontispieces, it is observed that there are several similarity between frontispieces and murals. To further uncover reasons for these similarities,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production of Lotus Sutra art and even Buddhist art images. Murals, frontispieces, woodcuts, and certain architectural decorative paintings may not entirely independent forms of art. On one hand, mural sketches can be applied to other forms of artistic media. On the other hand, mural painters may simultaneously act as drafters, directly participating in the production of various artistic media. Discussing the cross-media transmission of imagery may contribute to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duction mechanisms behind Buddhist art imagery during the Song Dynasty.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回顧 3 一、關於《法華經》扉畫的研究 4 二、關於扉畫形式之前法華美術圖像的研究 14 三、關於佛教敘事畫的研究 22 第二節 章節安排 27 第一章 南宋初年多幅形式《法華經》扉畫的構成解析 30 第一節 南宋初年多幅形式《法華經》扉畫的圖像學成果 32 第二節 王儀本扉畫的敘事手法 34 一、畫面解讀 35 二、畫面內容之共性 50 三、特殊的表現手法 51 第三節 南宋初年多幅形式《法華經》扉畫的風格分析 52 一、南宋初年多幅形式《法華經》扉畫的研究概況 52 二、版面構成 54 三、時代風格與版本特色 56 第四節 南宋初年多幅形式《法華經》扉畫的圖文關係 61 一、「連續多景式構圖」手法的使用 61 二、「借景」與「圖像串連」手法的使用 65 小結 67 第二章 南宋以前《法華經》扉畫的發展脈絡 70 第一節 南宋以前的《法華經》扉畫版本 70 一、多幅形式扉畫 72 二、單幅形式扉畫 84 第二節 南宋以前《法華經》扉畫的風格特色 90 一、被忽視扉畫的包首 90 二、一人多面與多人一面的作品風格 92 三、多樣化的地域風格 93 第三節 南宋以前《法華經》扉畫整體構圖的演變 95 一、佛說法圖主導的整體構圖 96 二、居從屬地位的經變故事圖 100 第四節 特殊《法華經》扉畫版本 102 一、匯集四個階段稿本的宋泥銀寫繪本 102 二、沒有《法華經》特徵的錢塘丁忠本 105 小結 106 第三章 《法華經》扉畫與壁畫關聯性之探討 109 第一節 敦煌法華經變壁畫的發展概況 111 第二節 《法華經》扉畫與壁畫在圖像風格上的關聯性 116 一、不同的敘事技巧 116 二、相似的圖像語彙 119 三、標準化的故事圖像 123 四、靈活使用稿本 125 五、二元化的視覺效果 126 第三節《法華經》扉畫與壁畫在版面構成上的關聯性 128 一、輔助閱讀的敘事式榜題 128 二、共通的標題式榜題 129 三、分割空間的邊框 132 第四節《法華經》扉畫與壁畫在裝飾風格上的關聯性 133 一、多重來源的邊框紋樣 134 二、相似的簾幕紋飾與植物母題 136 三、相似的背光紋樣 138 小結 138 第四章 《法華經》扉畫的生產製作 141 第一節 《法華經》扉畫稿本的編定 141 一、部分延續壁畫「靈鷲會」的卷一扉畫 142 二、佛說法圖神聖空間的形塑 144 三、經變故事圖的篩選編輯 147 第二節 稿本中介下《法華經》圖像的交流 160 一、扉畫間的稿本流通 160 二、可能作為稿本的特殊版本——莘縣宋塔本熙寧二年卷一扉畫 161 三、扉畫與壁畫間的稿本流通 163 第三節 跨藝術媒材的稿本流通 166 一、關於敦煌稿本的研究 166 二、壁畫稿本的所有者 169 三、挪用壁畫稿本到其他藝術媒材的創作 175 小結 179 結論 181 參考文獻 185 附錄 195 圖版目錄 225 附圖 239

古籍
1. (姚秦)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https://cbetaonline.dila.edu.tw/zh/T0262_001,檢索日期:2023年1月28日。
2. (唐)段成式撰,方南生點校,《酉陽雜俎》,北京:中華書局,1981。
3. (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十卷,津逮秘書本,收錄於于安瀾編,《畫史叢書》第一冊,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2。
4. (宋)郭若虛,《圖畫見聞志》,六卷,四部叢刊本,收錄於于安瀾編,《畫史叢書》第一冊,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2。
5. (宋)劉道醇,《聖朝名畫評》,《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https://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895081#p9,檢索日期:2023年10月16日。
6. (宋)正受,《嘉泰普燈錄》《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https://cbetaonline.dila.edu.tw/zh/X79n1559_p0479b23?q=%E5%8F%96%E6%AC%A1%E5%80%92%E6%A9%AB%E9%A8%8E&l=0479b23&near_word=&kwic_around=30,檢索日期:2023年5月12日。
7. (明)王世貞著,羅仲鼎校注,《藝苑卮言校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21。
8. (元)夏文彥,《圖繪寶鑑》五卷,補遺一卷,民國三年上虞羅氏宸翰樓據元至正本影刻本,1914。

期刊論文
1. Sullivan, Michael. review of The Lotus Sutra in Chinese Art. A Study in Buddhist Art to The Year 1000, by J. Leroy Davidson.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Jun., 1955, Vol. 18, No. 1/2, 265-269.
2. 徐邦達,〈從壁畫副本小樣說到兩卷宋畫——朝元仙仗圖〉,《文物參考資料》,1956年02期,頁57-58。
3. 樂進、廖志豪,〈蘇州市瑞光寺塔發現一批五代、北宋文物〉,《文物》,1979年11期,頁21-31、99-103。
4. 許鳴岐,〈瑞光寺塔古經紙的研究〉,《文物》,1979年11期,頁34-39。
5. 崔巍,〈山東省莘縣宋塔出土北宋佛經〉,《文物》,1982年12期,頁39-42、100。
6. (日)宮次男,〈宋・元版本にみる法華経絵(上)〉,《美術研究》,325期,1983年9月,頁25-36。
7. (日)宮次男,〈宋・元版本にみる法華経絵(下)〉,《美術研究》,326期,1983年12月,頁17-32。
8. 施萍婷、賀世哲,〈敦煌壁畫中的法華經變初探〉,收錄於敦煌文物研究所編,《中國石窟:敦煌莫高窟(三)》,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頁177-197。
9. 季羨林,〈佛教開創時期的一場被歪曲被遺忘了的「路線斗爭」——提婆達多問題〉,《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7年04期,頁1-17。
10. 青島市文物管理委員會,〈青島發現北宋金銀書《妙法蓮華經》〉,《文物》,1988年08期,頁71-72、81、97、103-104。
11. 謝生保,〈敦煌壁畫中的佛教故事畫〉,《文史知識》,1988年08期,頁43-47。
12. 寧強,〈從印度到中國——某些本生故事構圖形式的比較〉,《敦煌研究》,1991年03期,頁3-12、120。
13. 葛婉章,〈清妙法蓮華經變相(上)-由圖像般若觀法華義理〉,《故宮文物月刊》,125期,1993年8月,頁78-91。
14. 葛婉章,〈清妙法蓮華經變相(下)-由圖像般若觀法華義理〉,《故宮文物月刊》,126期,1993年9月,頁92-109。
15. 葛婉章,〈妙法蓮華經插畫〉,《故宮文物月刊》,142期,1995年1月,頁42-59。
16. (美)胡素馨,〈敦煌的粉本與壁畫之間的關係〉,收錄於榮新江主編,《唐研究》第三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頁437-444。
17. 謝生保,〈敦煌石窟壁畫中的佛教故事畫概述〉,《敦煌研究》,1998年02期,頁29-37。
18. 陳開勇,〈佛教「牧牛喻」的淵源與流變——從原始佛教到禪宗《十牛圖頌》〉,《河池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頁48-52。
19. 繆哲,〈以圖證史的陷阱〉,《讀書》,2005年02期,頁140-145。
20. 繆哲,〈藝術史中的文獻與「家法」〉,《讀書》,2006年05期,頁112-122。(繆哲後來將此文完整版發布在網路上,見《人文與社會》,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492,檢索日期:2022年12月29日)。
21. 崔紅芬、文志勇,〈西夏皇帝尊號考略〉,《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6年05期,頁9-13、43。
22. 賴文英,〈六世紀中國華北地區的法華「十六王子」信仰〉,《圓光佛學學報》,10 期,2006年4月,頁113-138。
23. 黃國清,〈敦煌伯2305號《妙法蓮華經講經文》的講經體例與思想特色〉,《新世紀宗教研究》,5卷3期,2007年3月,頁1-36。
24. 李凇,〈論《八十七神仙卷》與《朝元仙仗圖》之原位〉,《藝術探索》,2007年03期,頁5-24、153-156。
25. 谷東方,〈高平開化寺北宋大方便佛報恩經變壁畫內容考釋〉,《故宮博物院院刊》,2009年02期,頁89-150、161。
26. 趙玉平,〈莫高窟第23窟「雨中耕作圖」粟特文化因素解析〉,《天津美術學院學報》, 2010年01期,頁57-59。
27. (日)東山健吾著,李梅譯,〈敦煌石窟本生故事畫的形式——以睒子本生圖爲中心〉,《敦煌研究》,2011年02期,頁1-11。
28. 沙武田,〈《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與「觀音經變」圖像〉,《法音》,2011年03期,頁47-54、73-77。
29. Huang, Shih-shan Susan. “Early Buddhist Illustrated Prints in Hangzhou.”, In Knowledge and Text Production in an Age of Print: China, 900-1400, ed. Lucille Chia and Hilde de Weerdt. Leiden: Brill, 2011.
30. 黃徵、王雪梅,〈陜西神德寺塔出土文獻編號簡目〉,《敦煌研究》,2012年01期,頁46-51。
31. 張海亮、張元林,〈關於敦煌法華經變窮子喻圖像的幾個問題〉,《敦煌研究》,2012年04期,頁20-26、128-129。
32. 鄭巖,〈北朝葬具孝子圖的形式與意義〉,《美術學報》,2012年06期,頁42-54。
33. 皮慶生,〈高平開化寺北宋壁畫中的人文世界〉,《山西檔案》,2012年03期,頁37-43。
34. 黃士珊,〈唐宋時期佛教版畫中所見的媒介轉化與子模設計〉,收錄於石守謙、顏娟英主編,《藝術史中的漢晉與唐宋之變》,台北:石頭出版社,2014,頁385-448。
35. 李翎,〈南宋刊《法華經》卷首印畫研究〉,《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4年06期,頁63-87。
36. 谷東方,〈高平開化寺北宋上生經變和華嚴經變壁畫內容解讀〉,《焦作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5年03期,頁13-34。
37. (日)荒巻史枝,〈羽豆神社所蔵紺紙金字法華経および心経・阿弥陀経について〉,《歴史文化社会論講座紀要》,2015年2月,頁1-16。
38. 顏娟英,〈生與死——北朝涅槃圖像的發展〉,《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39期,2015年9月,頁1-48、241。
39. 李曉宇,〈禪宗《牧牛圖》圖像的起源與流變——譙定《牧牛圖詩》研究之一〉,《宋代文化研究》,2016年第23輯,頁119-140。
40. 張元林,〈融通與移植:敦煌《法華經》圖像的靈活性選擇〉,《敦煌學輯刊》,2016年02期,頁104-112。
41. 趙聲良,〈敦煌隋代故事畫藝術〉,《敦煌研究》,2016年03期,頁1-8。
42. 黃士珊,〈版畫與繪畫的互動——從宋元佛教版畫所見之宋畫元素談起〉,收錄於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研究中心編,《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研究(特輯一):宋畫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7,頁1-75。
43. 張建宇,〈克利夫蘭藏金書《法華經》扉畫研究〉,《故宮博物院院刊》,2017年02期,頁81-95、162。
44. 黃士珊,〈媒介轉換與模件構造——宋代中國《法華經》雕版扉畫〉,收錄於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等編,《海外中國藝術史研究》,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18,頁3-33。
45. 張建宇,〈中唐至北宋《金剛經》扉畫說法圖考察〉,《世界宗教研究》,2018年02期,頁24-32、35-36。
46. (日)山口修,〈「奝然入宋求法巡礼行並瑞像造立記」考〉,《佛教大学仏教学会紀要》,創刊號,2018年3月,頁1-38。
47. 張元林,〈營造畫面語境——關於敦煌法華經變「靈山會+虛空會」場景定名之再思考〉,《敦煌研究》,2018年03期,頁19-27。
48. 張總,〈大通智勝佛與十六王子藝術表現再述〉,《敦煌研究》,2018年05期,頁1-15。
49. (日)須藤弘敏,〈南知多町羽豆神社蔵紺紙金字法華経について〉,《人文社会科学論叢》,第5期,2018年8月,頁374-353。
50. 張佳,〈「深簷胡帽」:一種女真帽式盛衰變異背后的族群與文化變遷〉,《故宮博物院院刊》,2019年02期,頁21-39、108。
51. 殷博。〈莫高窟第207窟初說法圖考〉,《敦煌研究》,2019年06期,頁25-33。
52. Huang, Shih-shan Susan. "The Circulation of Hangzhou Buddhist Frontispieces in the Sinosphere and Beyond." In Nanxiu Qian, Richard J. Smith, and Bowei Zhang eds., Reexamining the Sinosphere: Cultural Transmissions and Transformations in East Asia. Cambria, 2020.
53. 孟憲實,〈論佛教造像中「一佛二弟」模式的誕生〉,《美術研究》,2020年05期,頁16-22。
54. 張建宇,〈宋元《法華經》扉畫形式的傳播與挪用——東亞文化交流的一則個案〉,《美術觀察》,2021年02期,頁41-48。
55. 郭俊葉,〈敦煌執扇彌勒菩薩圖像考〉,《敦煌研究》,2021年02期,頁72-84。
56. 林麗江,〈解構與重建:明仇英《臨宋元六景》圖冊研究〉,《故宮學術季刊》,38卷3期,2021年3月,頁1-56。
57. 毛洪東、王靈光、孫艷,〈曠世經卷:北宋金銀書畫《妙法蓮華經》〉,《法音》,2021年07期,頁53-56。
58. 尤汪洋,〈10—11世紀蜀汴高氏道釋畫門四世考評〉,《區域文化藝術研究》,2022年01期,頁187-198。
59. 楊怡菲、李路珂、趙令杰,〈高平開化寺北宋壁畫兜率天宮建築圖像解讀〉,《建築史學刊》,2022年02期,頁144-159。
60. (日)長岡龍作撰、李銀廣譯,〈日本清涼寺藏釋迦如來像胎內的信仰與世界觀〉,《美術大觀》,2022年02期,頁57-67。
61. 賴文英,〈北朝的法華信仰與圖像〉,《故宮文物月刊》,468期,2022年3月,頁4-15。
62. (美)胡素馨(Fraser, Sarah Elizabeth),〈敦煌粉本及其畫工實踐〉,《美術大觀》,2022年06期,頁9-23。
63. 鍾子寅,〈「《法華經》及其美術」特展簡介〉,《故宮文物月刊》,472期,2022年7月,頁76-92。
64. 林麗江,〈最會說故事的一幅畫〉,收入賴毓芝總策劃《物見:四十八位物件的閱讀者,與他們所見的世界》,新北:遠足文化,2022,頁188-200。
65. 張建宇,〈何子芝本碧紙泥金銀《法華經》卷首畫研究〉,《美術史集刊研究》,54期,2023年3月,頁119-163、165-180、336。
66. 張建宇,〈美國藏「雙胞胎」金書《法華經》卷首畫研究——兼論南宋佛畫的跨文化傳播與媒介轉化〉,《美術》,2023年09期,頁98-106。

學位論文
1. Saliceti-Collins, Anne. "Xi Xia Buddhist Woodblock Prints Excavated in Khara Khoto: A Case Study of Transculturation in East Asia, Eleventh-Thirteenth Centuries." MA thesi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2007.
2. 陳嘉文,〈廓庵<十牛圖頌>禪學思想之研究〉,佛光大學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8。
3. 張元林,〈北朝—隋時期敦煌法華藝術研究〉,蘭州大學大學歷史文獻學博士學位論文,2009。
4. 陳昱全,〈北宋《御製秘藏詮》版畫研究〉,台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9。
5. 張小剛,〈敦煌佛教感通畫研究〉,武漢大學中國古代史博士學位論文,2011年。
6. 林綉亭,〈禪宗牧牛主題研究〉,玄奘大學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學位論文,2012。
7. 劉家銘,〈以丹青寓吉凶——《天竺靈籤》圖文關係與圖像解讀〉,台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8。
8. 秦龍泉,〈敦煌《妙法蓮華經》漢文寫本研究〉,浙江師範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碩士學位論文,2018。
9. 許詩敏,〈繪刻兼善:劉素明與明末版畫的製作〉,台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9。
10. 劉瑞蓉,〈戒環《法華經要解》之研究〉,南華大學宗教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11. 盧冠蓁,〈從〈洛神賦全圖〉看敘事畫傳統在宋代的融合與演進〉,台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21。

專書
1. Davidson, J. Leroy. The Lotus Sutra in Chinese art: a study in Buddhist art to the year 1000.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54.
2. (日)林平文雄,《参天台五臺山記校本並に研究》,東京:風間書房,1978。
3. 張紀仲、安笈編,《太原崇善寺文物圖錄》,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
4. 町田市立国際版画美術館編,《中國古代版畫展》,町田:町田市立国際版画美術館,1988。
5. 山西省文物局、中國歷史博物館主編,《應縣木塔遼代秘藏》,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6. 宿白,《唐宋時期的雕版印刷》,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
7. (姚秦)鳩摩羅什譯,張新民、龔妮麗注譯,《法華經今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
8.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編,《妙法蓮華經圖錄》,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5。
9. 奈良国立博物館編,《特別展東アジアの佛たち》,大阪:読売新聞大阪本社,1996。
10. 俄羅斯科學院東方研究所聖彼得堡分所、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上海古籍出版社編,《俄藏黑水城文獻》叢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11.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譯小組編輯,許洋主譯,《絲路上消失的王國 : 西夏黑水城的佛教藝術》,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6。
12. 瞿冕良,《中國古籍版刻辭典》,濟南:齊魯書社,1999。
13. 潘運告主編、云告譯註,《宋人畫評》,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1999。
14. 張馭寰,《中國塔》,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
15. 中國敦煌壁畫全集編輯委員會編,《中國敦煌壁畫全集》叢書,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1。
16. Fraser, Sarah Elizabeth. Performing the visual : the practice of Buddhist wall painting in China and Central Asia. Stanford, Calif.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17. 段玉明,《相國寺:在唐宋帝國的神聖與凡俗之間》,成都:巴蜀書社,2004。
18. Wang, Eugene Y. Shaping the Lotus Sutra : Buddhist Visual Culture in Medieval China.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05.
19. (美)巫鴻著,柳揚、岑河譯,《武梁祠》,北京:三聯書店,2006。(原書The Wu Liang Shrine : the ideology of early Chinese pictorial art.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
20. 蘇州博物館編,《蘇州博物館藏虎丘雲岩寺塔瑞光寺塔文物》,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21. 陳開勇,《宋元俗文學敘事與佛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22. 中國國家圖書館,《第一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圖錄》第四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8。
23. 李之檀,《中國版畫全集·第一卷 佛教版畫》,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8。
24. 常沙娜,《中國敦煌歷代裝飾圖案》,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25. 奈良國立博物館編,《聖地寧波——日本佛教1300年的源流》,大阪:大伸社,2009。
26. 江陰博物館編著,《江陰文物精華》,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27. 關友惠,《敦煌裝飾圖案》,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
28. 翁連溪、李洪波主編,《中國佛教版畫全集》叢書,北京:中華書店,2011。
29. 徐光冀主編,《中國出土壁畫全集》叢書,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30. 陳葆真,《《洛神賦圖》與中國古代故事畫》,台北:石頭出版社,2011。
31. 奈良國立博物館編,《大德寺傳來五百羅漢圖 銘文調查報告書》,大阪:大伸社,2011。
32. 于君方,《觀音:菩薩中國化的演變》,陳懷宇、姚崇新、林佩瑩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原書Kuan-yin: The Chinese Transformation of Avalokitesvara.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1. )
33. 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編,《書香人淡自莊嚴——周叔弢自莊嚴堪善本古籍展圖錄》,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2。
34. 揚之水,《曾有西風半點香 敦煌藝術名物叢考》,北京:三聯書店,2012。
35. 黃徵主編,《陝西神德寺塔出土文獻》,南京:鳳凰出版社,2012。
36. 蘇州博物館編,《蘇州博物館藏古籍善本》,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
37. 梁思成,《《營造法式》註釋》,北京:三聯書店,2013。
38. 趙聲良,《敦煌石窟藝術總論》,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2013。
39. (美)孟久麗著(Julia K. Murray),何前譯,《道德鏡鑒:中國敘述性圖畫與儒家意識形態》,北京:三聯書店,2014。(原書Mirror of Morality: Chinese Narrative Illustration and Confucian Ideology.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7. )
40. 敦煌研究院主編,《敦煌石窟藝術全集》叢書,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16。
41. (美)巫鴻,《禮儀中的美術:巫鴻中國古代美術史文編》,北京:三聯書店,2016。
42. 張元林,《北朝—隋時期敦煌法華圖像研究》,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2017。
43. 王麗萍,《成尋《參天臺五臺山記》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44. 浙江省博物館編,《越中佛傳:東南佛教盛世勝跡聖物》,北京:中國書店,2017。
45. 上海圖書館編,《縹湘流彩:上海圖書館藏中國古代書籍裝潢藝術》,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18。
46. (日)松本榮一著,林保堯、趙聲良、李梅譯,《敦煌畫研究》,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9。(原書《燉煌畵の研究》,東京:東方文化學院東京研究所,1937。)
47. (日)板倉聖哲、塚本麿充編,《アジア仏教美術論集·東アジアⅢ五代・北宋・遼・西夏》,東京:中央公論美術出版社,2021。
48. 鍾子寅主編,《法華經及其美術》,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22。
49. 黃士珊著,祝逸雯譯,《圖寫真形:傳統中國的道教視覺文化》,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22。(原書Picturing the True Form: Daoist Visual Culture in Traditional Chin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12. )
50. 李玉珉,《妙香國的稀世珍寶——大理國〈畫梵像〉研究》,台北:石頭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22。
51. 上海博物館編,《玉楮流芳:上海博物館藏宋元古籍精粹》,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23。

網絡資源
1.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https://dict.revised.moe.edu.tw/index.jsp,檢索日期:2022年12月24日。
2.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數位典藏資料庫》https://rbk-doc.npm.edu.tw/npmtpc/npmtpall?ID=104&SECU=2011255625&PAGE=rbmap/2ND_rbmap&VIEWREC=rbmap:3@@1824706993#JUMPOINT,檢索日期:2023年1月28日。
3. 佛光山,《佛光大辭典線上查詢系統》https://www.fgs.org.tw/fgs_book/fgs_drser.aspx,檢索日期2023年7月23日。
4. 大英博物館,https://www.britishmuseum.org/collection/object/A_1919-0101-0-20,檢索日期:2023年4月20日。
5. 法鼓文理學院,《佛學規範資料庫·地名規範檢索》https://authority.dila.edu.tw/place/index.php?fromInner=PL000000012198,檢索日期:2023年4月22日。
6. 法鼓文理學院,《佛學規範資料庫·人名規範檢索》https://authority.dila.edu.tw/person/,檢索日期:2023年8月31日。
7. 美國哈佛福格美術館,https://harvardartmuseums.org/collections/object/209924?position=1,檢索日期:2023年4月22日。
8. 美國國會圖書館,https://www.loc.gov/item/2014514056/,檢索日期:2023年4月22日。
9. 美國紐約公共圖書館,https://digitalcollections.nypl.org/items/510d47e3-9aab-a3d9-e040-e00a18064a99,檢索日期:2023年4月25日。
10. 敦煌研究院,〈關於莫高窟營建,我想知道這是為什麼〉https://zhuanlan.zhihu.com/p/349398219,檢索日期:2023年10月3日。
11. 敦煌研究院,《數字敦煌》https://www.e-dunhuang.com/cave/10.0001/0001.0001.0249,檢索日期:2023年5月7日。
12. (美)胡素馨,〈粉本:歷史、主題及風格問題〉,《藝術與人文》微信公眾號,發表於2022年1月5日,https://mp.weixin.qq.com/s/W1TW7sGRw0nv9oJzh_KIiw,檢索日期:2023年5月31日。
13. 敦煌研究院,《悦讀敦煌·莫高窟第61窟》https://www.dha.ac.cn/info/1425/3588.htm,檢索日期:2023年6月7日。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