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怡慧
Lee, Yi-Hui
論文名稱: 產品發展史概念圖教學對高中學生點子發想影響之研究
A Study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dea Generation Effected by the Product- Development History Teaching Activity based on the Concept-map Approach
指導教授: 朱益賢
Chu, Yih-Hsi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Department of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nd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56
中文關鍵詞: 科技發展史產品發展史創造力概念圖點子發想產品發展史概念圖
英文關鍵詞: the history of technology development, he product development history, concept map, idea-generation approaches, the concept map of product development history, creativit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68下載: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發展產品發展史概念圖教學活動,用以探討學生對產品發展史概念圖教學活動之學習反應,並評估學生在此活動教學前、後,對點子發想能力之影響。
    採用之研究方法為文獻分析、專家諮詢、教學實驗、深度訪談,使用質量並重的研究工具。研究對象是以立意取樣,選擇臺北市某高中三年級兩個班,共68位學生,進行為期4週8小時之「產品發展史概念圖教學活動」。除了於教學前後分別實施點子發想學習單,研究者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教室觀察紀錄、錄影等工作,待教學活動結束後,選取點子發想學習單之前、後差異程度累積次數百分比達全體受試者的90%以上與10%以下共15位學生進行訪談,並分析其學習單、上課情況、學習反應問卷,以瞭解產品發展史概念圖教學對學生點子發想之影響。
    經過資料蒐集、整理與分析後,研究結果發現:
    一、研究對象對產品發展史概念圖教學活動之整體學習滿意度略感負面;對本活動之學習感受與參與程度是較為正面的態度,而學習態度與學習興趣是較為負面的態度,並在本活動中曾遭遇些許困難。
    二、學生在產品發展史概念圖教學活動之教學前後,對點子發想影響:
    (一)產品發展史概念圖教學活動對學生點子發想,有正反面影響。
    (二)教學前、後的點子,有運用到結合他項物品功能、加強性能、改變原有特性、操作使用的介面、造型的改變、環保相關議題與經濟層面等七項,而教學前、後的點子未有顯著差異。
    (三)增加學生點子發想之因素為:(1)教學活動之單元內容的啟發與產品發展因素概念的聯想所影響;與(2)其他因素的影響,包含傳播媒體、環保意識、生活經驗與先備知識、由已畫出的點子聯想、不想畫重複的東西、以及個人特質所影響。
    (四)減少學生點子發想之因素為:(1)教學活動的產品發展因素概念的影響,認為現代科技還做不到而限制點子想法,以及為了增加功能需求而精簡美感需求的點子;(2)傳播媒體的影響,認為未來產品功能是單純的;(3)受試者填答方式的影響,包含不重畫重複的東西、不認真作答與思考過久以影響繪圖時間;與(4)其他因素的影響,包含以改變形體大小取代美感。
    最後,本研究依據研究結論提出建議,大致上分為下列兩大類:
    一、對教師教學的建議:(1)本教學活動的內容可取材自貼近日常生活的產品,可搭配其領域介紹或與教師本欲教學的相關活動,融入本教學活動的某些單元,作為一開始的引導與認知的內容部分;(2)教學活動可讓學生實際製作科技產品模型或以電腦繪圖的方式表達其點子;(3)教師可以多媒體、模型、實物的方式呈現產品發展歷程;和(4)配合教學過程,可於不同時機使用各種不同型式的概念圖。
    二、對未來研究者的建議:(1)研究範圍可朝向有系統化激發學生想法、問題解決能力、邏輯思考能力等方面做進一步研究;(2)研究對象可更改為國一、國二、高一、高二的學生;(3)教學實驗的時數可增加; (4)教學實驗所使用的概念圖,可於不同時機使用各種不同型式的概念圖,做進一步研究;和(5)資料收集時,可嚴格規定學生座位以便紀錄,並於教學後實施點子發想學習單時,將教學前該生所作答的學習單發回對照,並輔以訪談,以瞭解實驗之影響。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velop a teaching activity adopting the concept-map approach to introduce the product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to determine its influence on the responses and idea-generation approaches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 research methods used in this study include a literature review, expert panel, a teaching experiment, and in-depth interviews.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were selected through purposive sampling of 68 third-grade students from two classes of a senior high school in Taipei. They were taught product development history in eight-hour classes adopting the concept-map approach, over a period of four weeks. Aside from making separate drawings and lists of the idea-generation approaches adopted by students before and after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the researcher also conducted classroom observation and recording. At the end of the classes, fifteen students who demonstrated a change in idea generation before and after the activity within a cumulative percentage of more than 90% and less than 10% were chosen for in-depth interviews, which were aimed at analyzing their learning.
    After collecting and analyzing the data, a few assessments were made, as summarized below:
    1. The subjects of the study made a somewhat negative evaluation of the concept map approach to learning product development history. They responded positively in terms of learning and the willingness to learn. Nevertheless, they displayed negative learning attitudes and interest. They found the process of simultaneously learning and providing responses to be a little difficult.
    2. There were four observations related to the concept-map approach used to teach the product development history: (1) The classes were found to have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influences on students’ idea-generating approaches. (2) The ideas of the students before and after the classes were found the approaches used to generate ideas comprised their incorporation of the functional aspects of others, an improvement in the origin function, a change in the origin characteristics, a description of the interface, a change in shape, a consideration of the environment and an economy. However, the difference in students’ idea-generation approaches before and after the activity was not significant. (3) The factors of improving the students’ idea-generating approaches include the attribution of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the other research methods employed in the study.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primarily covered the concept of product development history. Both the attribution of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the other research methods affected the students’ idea-generating approaches. Besides, other aspects of the classes included the students’ consideration of the mass media, environmental consciousness, drawing from their life experiences, background knowledge, association of the pictured, reluctance to repeat ideas, and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4) The first factors of decreasing the students’ idea-generation approaches is the impact of the factors of teaching activities. The product development history served to limit the originality of their ideas and led them to disregard aesthetics while generating ideas about the product under consideration. The second factor is the impact of the mass media, which believes that under the impression the product would be promoted in the near future. The third factor is the impact of the method of presenting the responses. For examples, people displayed a reluctance to repeat ideas already raised, an apathetic attitude, and took a long time to come up with ideas. The forth factor is the other impact, such as the aesthetics in the creative process of generating ideas to promote their product.

    謝  誌 i 中文摘要 iii ABSTRACT v 目 錄 ix 表 次 xi 圖 次 x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5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第四節 名詞解釋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科技發展史與產品發展 9 第二節 概念圖理論與教學模式 21 第三節 創造力與點子發想 34 第四節 相關研究探討 50 第三章 研究設計 63 第一節 研究概念性架構 63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65 第三節 研究對象 69 第四節 研究工具 70 第五節 資料分析 82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89 第一節 產品發展史概念圖教學活動之實施狀況與學習反應 89 第二節 點子發想學習單之分析 99 第三節 影響學生功能需求點子之分析 114 第四節 影響學生人體工學需求點子之分析 127 第五節 影響學生美感需求點子之分析 139 第六節 影響學生經濟需求點子之分析 148 第七節 學生所遭遇的困難 15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59 第一節 結論 159 第二節 建議 164 第三節 研究者省思 168 參考文獻 171 一、中文部份 171 二、外文部份 179 附 錄 183 附錄一 產品發展史概念圖教學方案 185 附錄二 學生上課學習單 194 附錄三 教學活動呈現的方式 199 附錄四 點子發想學習單 208 附錄五 「課堂學習狀況」訪談大綱 212 附錄六 學習反應問卷 213 附錄七 研究者教室觀察日誌 214 附錄八 教學前後點子發想學習單之分析 216 附錄九 受訪者之教學前、後點子發想學習單示例 249

    一、中文部份
    卜賢琳(2005)。以技術預測方法探討傳統電信網路及網路電話的發展。中原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3CYCU5396046。
    丁佩芝、陳月霞(譯)(1997)。H. Petroski著。利器(The evolution of useful things)。台北市:時報文化。
    王有福(2003)。創作性戲劇教學對國小四年級兒童創造力影響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1NTPTC611008。
    王唯齡(2004)。以天文史融入教學模式探究學生學習態度與對科學的態度之影響。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3NTPTC147005。
    王鼎銘(1999)。科技發展與科技教育學習經驗。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2(11),2-9。
    王濱(2002)。有趣的動力技術發明。台北市:瑞得。
    毛連塭、郭有遹、陳龍安、林幸台(2000)。創造力研究。台北市:心理。
    江淑卿(1997)。知識架構的重要特性之分析暨促進知識架構教學策略之實驗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朱錦鳳(2003)。「問題解決創造力測驗」的發展及其相關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26,671-695。
    成寒(編譯)(2001)。小錯誤大發明。台北市:健行文化。
    呂季霏(1992)。花蓮縣國小低年級泰雅族學生平面幾何概念之詮釋性研究。花蓮師院學報,14,87-209。
    何寶珠(1988)。心理學與哲學在科學教育上的應用─概念圖與v圖的理論、製作與應用。科學教育月刊,120,16-24。
    余民寧(1997)。有意義的學習──概念構圖之研究。台北市:商鼎。
    余鑑(2003)。科技與科學關係之探討。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6(7),8。
    吳明雄、陳昭儀(1998)。我國發明人發明方法之研究。技術與職業教育學報,創刊號,107-111。
    吳美慧(2002)。威廉斯創造思考教學模式教材設計對國小學童創造力認知、情意及自然科學業之影響。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0NTPTC476069。
    吳盈妮(2005)。科學史融入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童概念學習及科學的態度之影響。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3NTPTC147030。
    吳淑芳(1998)。透過科學史探究活動開發學生創造力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6NTNU3065022。
    吳靜吉(2002)。華人創造力的研究和教育從分享開始。應用心理研究,15,92-104。
    吳靜吉、高泉豐、王敬仁、丁興祥(1981)。拓弄思圖形創造思考測驗(甲式)指導及手冊研究(修訂版)。台北市:遠流。
    吳麗雪(2006)。創造思考教學方案對國小美術班學生創造力學習效果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4NCYU5284008。
    李咏吟(1998)。認知教學:理論與策略。台北市:心理。
    李明杉(2005)。科技發展史與社會文化關係之分析。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8(1),23。
    李隆盛(1993)。「科技」與「工業」之間不能劃為等號。中學工藝教育,26(7),1。
    李賢哲(1999)。國小學童科學創造力特性及開發人格特質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87-2511-S)。屏東市:國立屏東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
    李錫津(1987)。創造思考教學研究。台北市:臺灣商務。
    汪寶明(2005)。從科技史的延續性與非延續性觀點論科技演進。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8(1),15-22。
    汶汶(2006,7月15日)。1970 Motorola最早的手機【第82則訊息】。發表於http://mwd.hk/cgi-bin/bbs/topic.cgi?forum=84&topic=5
    林人龍、黃進和、宗靜萍(2004)。九年一貫科技素養教育課程教學設計與實施-以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科技發展史」為例。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7(5),14-38。
    林玉周(2003)。電話機的造型演變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應用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華博碩士論文摘要,091STU00619026。
    林民棟(2006)。國小高年級學生科技態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4NKNU0036019。
    林幸台、王木榮(1994)。威廉斯創造力測驗指導手冊(修訂版)。台北市:心理。
    林為民(2006)。科學的1000個瞬間──改變人類歷史的發明與發現。台北市:究竟。
    林純年(1997)。概念圖對國小學童自我學習科學說明資料之影響。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林素妃(2008)。運用概念圖教學探究國中生概念改變之研究──以「壓力」單元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物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6NKNU5198003。
    林清華(1983)。五專工業設計科創造性思考實驗課程對學生創造力發展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71NTNU4037007。
    林耀聰(2005)。由科技史探討發明創新的因素。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8(1),2-14。
    俞國良(1996)。創造力心理學。杭州:浙江人民。
    韋伊珊(2005)。概念構圖策略運用在國小視覺文化課程教學之研究-以電視廣告影片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美勞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3NHCT5236026。
    姜志忠(2006)。物理史融入教學對於高中生科學認識觀與學習取向影響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研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4NCUE5231027。
    侯旭峰(2003)。傑出科技創作學童點子發想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研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1NTNU0037040-001。
    洪振方(1998)。科學教育的另類思考:融入科學史的教學。屏師科學教育,7,2-9。
    洪淑美(2004)。國小視覺藝術課程實施創造思考教學成效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2NKNU0036068。
    洪榮昭(1998)。創新領先-如何激發個人與組織的創造力。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洪榮昭、許書務(1998)。專題製作對科技創造力發展之影響分析──以多功能機器人製作為例。技術及職業教育學報,創刊號,169-180。
    洪麗卿(2002)。社會科概念構圖教學策略之建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0NHLTC576005
    徐宗國(譯)(1997)。A. Strauss, & J. Corbin著。質性研究概論(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 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台北市:巨流。
    徐毅穎(2005)。科技的進化與省思。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8(1),67。
    袁運開、王順義(2002)。世界科技英才錄─技術發明篇。台北市:世潮。
    許正妹、張奕華(2001)。以Inspiration 軟體建立概念圖及其在教學上之應用。教學科技與媒體,58,67-79。
    張玉成(1983)。教師發問技巧及其對學生創造思考能力影響之研究。台北市:教育部教育計畫小組。
    張世彗(2007)。創造力:理論、技法與教學。台北市:五南。
    張洋(2000)。創意靈感跳出來。台中市:晨星。
    張振斌(2006)。結合概念圖及知識地圖建置網路教材以提升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4NCUE5396003。
    張漢宜、陳玉祥(2002)。概念構圖︰有意義的學習方法與另類評量策略。教育資料與研究,48,51-59。
    郭有遹(1979)。發展問題解決能力的教學範型。台灣教育,343,9-12。
    郭恩慈、蘇珏(2007)。中國現代設計的誕生。台北縣:聯合。
    郭景(2002)。改變人類歷史的偉大發明。台中市:好讀。
    陳文言(2007)。以多媒體將科學史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課程對學生的科學本質觀與科學態度之影響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應用科學系教學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5NHCT5115020。
    陳正芬(譯)(2004)。Petroski, H.著。小處著手──追求完美的設計(Small things considered: why there is no perfect design)。台北市:時報文化。
    陳永春(2003)。概念構圖教學策略與不同性別對國小五年級學童在社會科學習成就與學後保留之探究。國立屏東師院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1NPTTC620008。
    陳青(2006)。在自然與生活科技課程中融入互動式歷史小故事對國小五年級學童的科學意象之影響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4NHCT5115018。
    陳怡君(2004)。科學史融入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童批判思考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3NCYU0231009。
    陳秀蓮(譯)(1987)。平田寬著。圖說科學技術史(上)。台北市:牛頓。
    陳昭儀(1991)。我國傑出發明家之人格特質、創造歷程及生涯發展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龍安(1998)。創造思考教育。台北市:師大書苑。
    陳龍安(1999)。活潑快樂的創意教學。教師天地,102,19-25。
    陳龍安(2006)。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第六版)。台北市:心理。
    陳蕙菁(2002)。以概念圖探究國小三年級學童溫度概念的概念學習。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0NTPTC476078。
    陳麗鴻(2005)。科學史融入國小自然科教學對學生學習成效的影響之研究──以電磁鐵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物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3NKNU0198021。
    產品介紹(2008)。NOKIA E71產品介紹。2008年10月11日,取自http://www.sogi.com.tw/product/productInfo.aspx?pno=4217
    都勇(譯)(2003)。推動21世紀發展的45個發明小故事。台北縣:漢湘文化。
    曾坤明(1979)。工業設計的基礎。台北市:六合。
    程俊博(2006)。科技發展史課程對國中學生創造力影響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4NTNU5036001。
    傅美慧(2008)。從聯結理論探討創造性思考教學對國小學童創造力之影響。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6NPTT5328007
    傅大為(2001)。再怎麼樣都不能。科技、醫療與社會,1,ii-iv。
    傅麗玉(2001)。兒童科技史-台灣兒童讀物中科技史材料之研究。科學教育月刊,9(4),417-434。
    黃佩貞(2002)。臺北市國中科學教師對科學史融入科學教學之態度研究。臺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0NTCTC147032。
    黃鴻傅(1998)。概念構圖在自然科教學上的運用。國教輔導,38,13-18。
    湯清二(1993)。我國學生生物細胞概念發展研究-迷失概念之晤談與概念圖。彰化師範大學學報,4,141-170。
    湯誌龍(1999)。高工機械科學生專業創造力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7NTNU0037038。
    葉玉珠、吳靜吉、鄭英耀(2000)。影響科技與資訊產業人員創意發展的因素之量表發展。師大學報,45(2),39-63。
    葉篤莊、周建人、方宗熙(譯)(1998)。C. Darwin著。物種起源(The origin of species)。台北市:台灣商務。
    董奇(1995)。兒童創造力發展心理。台北市:五南。
    雅虎拍賣網(2008)。~美麗鋼琴師割愛~早期有線電話按鍵式~古董~復古~稀有~阿嬤的收藏。2009年2月12日,取自http://tw.f5.page.bid.yahoo.com/tw/auction/e28071909
    超愛貓(2006,6月18日)。轉盤電話【第97則訊息】。發表於http://www.twbbs.net.tw/1133229.html
    勝特力(2009,5月21日)。魔鬼粘【第5則訊息】。發表於http://www.100y.com.tw/
    經濟部能源局(2005)。與環境共生──油電混合動力車輛在台灣發展前景研討會。能源報導月刊,94(6),8。
    維基百科(2008)。無線對講機。2008年10月11日,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F%B9%E8%AE%B2%E6%9C%BA。
    認識skype(2008)。2008年10月11日,取自http://www.sogi.com.tw/product/productInfo.aspx?pno=4217
    蔡東鐘(2002,6月)。從外化取向科技史觀點看科普讀物在通識教育中的角色與功能。載於國立台東師範學院舉辦之「通識教育與科普讀物研討會論文集」(頁7-17),台東市。
    蔡東鐘(2006)。科技史導向教材對國小學生科技素養影響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4NTNU5036004。
    蔡福興(2000)。國民小學實施科技教育之可行方式初探-以「家庭影音系統演進及發展研究」為例。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3(5),7-11。
    劉君燦(1984)。科技文化、科技史。幼獅月刊,60(2),62-67。
    劉君燦(1991)。談中國科技史的進入教科書教學。載於中國科技史采風錄(頁69-71)。台北市:唐山。
    劉君燦(1999)。科技發展與人文關懷的一些省思。載於科學、思想、文化(頁31-39)。嘉義縣:南華管理學院。
    劉青峰(1988)。讓科學的光芒照亮自己。台北縣:谷風。
    賴佳均(2007)。一位國小教師以科學史融入自然科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5NTPTC147025。
    魏秀恬(2001)。國中科技教育實施創造性問題解決教學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9NTNU0036008。
    魏炎順(2004)。解決問題取向創意思考教學對師院勞作課學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2NTNU0036026。
    謝莉莉(2007)。從報紙探討臺灣炊飯器的發展。樹德科技大學應用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5STU00619024。
    顏肇容(2005)。概念構圖融入電腦輔助教學在綜合高中生物科教學之應用研究。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3NPUST677002。
    二、外文部份
    Alonso-Amo, F. , Mate, J.h. , Morant, J.h. & Pazos, J.(1992) From epistemology to gnoseology: Foundation of the knowledge industry. AZ and Society, 6, 40-165.
    Amabile, T.M. (1997). Entrepreneurial creativity through motivational synergy. Journal of Creativity Behavior, 31(1), 18-26.
    Ausubel, D. P., Novak, J. D., & Hanesian, H. (1978).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 cognitive View (2nd ed.). New York: Holt, Rinegart and Winston.
    Basalla, G. (1988).The evolution of technolog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e Vries, M. J. (1996). Technology education: Beyond the“Technology is Applied Science” Paradigm. Journal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8(1), 7-14.
    Dewulf, A., & Baillie, C. (1999, Dec). Creating i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aper presented at the bi-annual meeting of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Lattrop, The Netherlands.
    Dudek, S. Z., Strobel, M. G., & Runco, M. A. (1993). Cumulative and proximal influences on the social environment and children’s creative potential. The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 154(4), 487-499.
    Dugger, W. E. & Yung, J. E. (1995). Technology Education Today.Indiana: The Phi Delta Kappa Educational Foundation.
    Fang, R. J. & Tsai, T. C. (1998). Exploring the curriculum content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Perspective through the interac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Education Association, TX.
    Guilford, J.P. (1950). Creativity. American Psychologist, 5,444-454.
    Heinze-Fry, J.A., Crovello, T.J. & Novak, J.D. (1984). Integration of Ausubelian learning theory and educational computing. The American Biology Teacher,46,152-156.
    Heinze-Fry, J.A., & Novak, J.D. (1990). Concept mapping bring long-term movement toward meaningful learning. Science Education, 74, 461-472.
    Helmstadter, G. C. (1970). Research concepts in human behavior:Education, Psychology, Sociology. New Jersy: Prentic Hall.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Education Association (1996). Technology for all Americans: A rationale and structure for the study of technology. Reston, VA: Author.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Education Association (2000). Standards for technological literacy: Content for the study of technology. Reston, VA: Author.
    Lair, J. (1984). Change induction groups psychotherapy, integrity groups, peer counseling In R.J. Corsini (Ed.). Encyclopedia of Psychology, 2, 493-494.
    Markham, K. M., Mintzes, J. J., & Jones, M. G. (1994). The concept map as a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tool: Further evidence of validity.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31(1), 91-101.
    Monahan, T. (2002). The do-it-yourself lobotomy-open your mind to greater creative thinking. NY: John Wiley & Sons, Inc.
    Monk, M., & Osborne, J. (1997). Placing th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on the curriculum: A mode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edagogy. Science Education, 81(4), 405-424.
    Novak, J. D. & Gowin, D. B. (1984). Learning how to learn. Cam-bridge, M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arnes, S. J. (1967). Creative behavior guidebook. New York: Scribner’s.
    Rhode, M. (1961). An analysis of creativity. Phi Delta Kappan, 15(3), 28-39.
    Slaby, S.M. (1973). What should we ask of the history of technology? In G. Bugliarello & D. B. Doner (Eds.), Th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pp. 112-127). Urbana Chicago London, IL: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Starko, A. J. (1995). Creativity in the classroom. White Plains, NY: Longman.
    Tarquin, P., & Walker, S. (1997). Creating success the classroom!: Visual organizers and how to use them. Englewood, Colorado, Teacher Ideas Press.
    Wandersee, J. H., & Roach, L. H. (1998). Interactive historical vignettes. In J. J. Mintzes, J. H. Wandersee, & J. D. Novak (Eds.), Teaching Science for Understanding: A Human Constructivist View (pp. 281-306). San Diego, CA: Academic Press.
    Wandersee, J. H. (1990). Concept mapping and the cartegraphy of cognition.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27, 923-936.
    Wiles, J. & Bondi, J. (1981). Skills clusters for creative thinking activity book. New York: Wiles, Bondi and Associates.
    Williams, F. E. (1970). Classroom ideas for encouraging thinking and feeling(2nd ed.).New York: D.O.K. Publishers.
    Williams, T. I. (1987). The history of invention : from Stone Axes to silicon chips.Great Britain:Macdonald & Co Publishers.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