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沈信甫 Shen, Hsin-Fu |
---|---|
論文名稱: |
理雅各和衛禮賢英譯《易》學比較研究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James Legge’s and Richard Wilhelm’s English Translations and Interpretations of I Ching |
指導教授: |
賴貴三
Lai, Kuei-San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17 |
畢業學年度: | 10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604 |
中文關鍵詞: | 《周易》 、理雅各 、衛禮賢 、傳教士 、漢學家 、西方《易》學 |
英文關鍵詞: | The I Ching or Book of Changes, James Legge, Richard Wilhelm, missionaries, sinologists, Western I Ching Studies |
DOI URL: |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2310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72 下載:33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是以十九至二十世紀歐洲傳教士兼漢學家理雅各(James Legge,1815-1897)和衛禮賢(Richard Wilhelm,1873-1930)《易經》英譯本為核心的《易》學比較研究。理雅各是英國維多利亞時代倫敦傳道會(L.M.S)的成員,他虔誠地遵行基督教信仰,來華傳教長達三十年(1843-1873),旅居香港。在他擔任英華書院院長的期間,以印刷辦報、翻譯中國經典、興學教育為其一生的職志。而衛禮賢是德國威瑪民主共和政體時期同善會(A.E.P.M)的成員,他以非正規的傳教方式在華服務二十五年(1899-1924),旅居青島。衛禮賢以學校教育和醫療的「文化傳教」取代當時一般基督教徒的宣教作法,不僅凸顯其人道主義的關懷立場,而且博得了中國人民的信賴與肯定。辛亥國變之際,衛禮賢籌組尊孔文社,結合了一批遜清遺老的舊勢力,以講學活動、翻譯中國經典、政治復辟等方面為主。
從文獻回顧對於西方易學史和兩人專題式研究的掌握中,本論文析理了前行研究的許多重要成果。因此,在探討此一課題時,選用的版本分別是理雅各英譯《易經》的「多佛本」(Dover,1963)和衛禮賢英譯《易經》的「衛/貝譯本」(Wilhelm / Baynes version,1967)。對於理雅各和衛禮賢英譯《易》學的內容,在知人論世、譯本文獻探討、重要核心思想、跨文化觀點等四個主要架構下,分別以個案研究法、統計歸納法、比較研究法、經典詮釋法等作為各切入的視角,嘗試更多元而具體地闡釋西方易學家理雅各和衛禮賢的思想特色,以彰顯其在西方易學史上所代表的典範性意義和價值。以下試分別說明之。
其一為知人論世。相較於明末清初耶穌會士匯集群力且前仆後繼地探究中國古代典籍的方式,理雅各和衛禮賢卻採取個人與晚清知識分子彼此合作的方式完成其中國經典的翻譯工作。前者為理雅各和王韜的結識,兩人協力討論而完成《中國經典》及其他典籍的翻譯,而後者為衛禮賢和勞乃宣(1843-1921)師徒二人對儒學研究的薪火相傳,尤其是兩人合譯的《易經》德譯本堪稱為中西翻譯史上的創舉之作。
其二為譯本文獻的探討。在兩人譯本翻譯手法上,理雅各汲取先秦儒家孟子(372-289 B.C.)「以意逆志說」而作為其翻譯理論的基礎。衛禮賢和勞乃宣採用中德二語的「回譯法」(back translations)完成譯本。對於《周易》經傳問題,理雅各與清儒李光地(1642-1718)編纂的《御纂周易折中》採用經傳分立的立場一致,他質疑自漢代以來普遍將孔子視為《易傳》作者的傳統說法,並提出自身的論證加以批駁。衛禮賢將《周易》經傳以新舊層次作出區隔,對孔子是否為《易傳》作者採取寬容態度,而歸結為儒家學派的作品。在譯本的體例編排上,理雅各採用上下兩欄式,前者為經傳正文,後者為注釋與評論,效仿「纂注體」而成。衛禮賢將譯本區分為經文、材料、注釋三部分,採以並列重複與獨特的順序編排而成。
其三為《易》學核心思想。這部分包含理雅各和衛禮賢對於《周易》「太極」、「陰陽」、「八卦」、「河圖」、「洛書」等重要概念的闡釋。理雅各偏重於《周易》經傳的歷史起源之考察和實徵。對《易》卦畫起源的說法,他僅同意太極兩儀說為可徵信之處,並論及父母六子卦的神話起源和先後天八卦說的內容。衛禮賢則偏重於《周易》經傳的哲學思辨與心理學層面的解釋。對太極兩儀說的詮釋,衛禮賢接受胡適(1891-1962)「太極為太棟說」並賦予一種新詮釋,對太極形上之理的解釋不依循中國傳統《易》學的圓形思維,而改以西方傳教士的線性思維,認為橫線「一」的存在即代表上下、陰陽二元性的出現,這種線性觀與理雅各的看法是一致的。其次,衛禮賢側重於《周易》後天八卦所隱含心理學上精神狀態的解釋,從意識到潛意識的循環是可以與此相通的。
其四為跨文化觀點。《周易》談及的鬼神、生死觀念可謂是人類亙古探求的生命課題。而理雅各和衛禮賢在其傳教士身分所受到神學訓練的框架下,對於《易傳》的「鬼神」、「精氣」、「生死」等觀念帶有一個神學思辨或是同情的理解。這樣的差異性便形成了一種跨文化觀點上的互通性或者產生一種對立性。
從上述四種不同的切入點便匯集為本論文探究的出發點,透過對於理雅各和衛禮賢《易經》英譯本的檢視與比較之下,我們得以瞭解到中西方《易》學觀點的異同處,並且從兩人提出的觀點重新加以審視中國傳統《易》學的優缺點及其不足之處。
This dissertation is a comparative study, focusing on the interpretations about the English versions of I Ching translated by the European missionaries and scholars James Legge 理雅各(1815-1897) and Richard Wilhelm衛禮賢 (1873-1930) during the 19th and 20th century. Legge, a member of L.M.S in British Victorian Era, sailed to China and lived in Hong Kong for thirty years (1843-1873). During his tenure as Dean of the Anglo-Chinese College英華書院, Legge dealt with the work on the press, the translations of the Chinese classics and his educational mission. Wilhelm on the other side, was a member of A.E.P.M in the Weimar Republic of Germany, who lived in Qingdao. He used the informal way of missionary resource, focusing on "Cultural Missionary Work" such as school education and medical care for twenty-five years (1899-1924). This is not only highlighting his attention toward humanitarian care, but also let him win the trust of the Chinese people. After the Chinese Revolution, Wilhelm organized the“Zun Kong wenshe”尊孔文社in which he gathered a number of the old Qing scholars. He mainly engaged in giving lectures, translating Chinese classics and restoring the old political system.
Based on the history of western studies on the I Ching and their topical studies related to these two missionaries, the author chooses two important English versions of the Book of Changes: the one by Legge, Dover (1963) and the other by Wilhelm that is Wilhelm-Baynes English translation (1967). For the purpose of this dissertation, the focus lies on four main aspects: the background of the missionaries’ life, the study on the literature reference about his translations, the important core ideas of his I Ching study and the cross-cultural views of his thought. The author uses the methods of case study, statistical induction, comparative study and classical interpretation in order to specifically explain their main ideas and to highlight their typical meaning and value in the history of western studies on the I Ching. In the following these four aspects are described more detailed.
First aspect is the background of the missionaries’ life. Compared with the way the Jesuits studied the ancient Chinese classics in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y together as a group, Legge and Wilhelm individually worked with the late Qing intellectuals together to translate the Chinese classics. Legge was acquainted with Wang Tao王韜(1828-1897) and they completed the translations of the Chinese classics 《中國經典》and other classical texts. Wilhelm studied Confucianism under the mentorship of Lao Naixuan 勞乃宣(1843-1921). Especially the German translation of the Book of Changes translated by them can be seen as a pioneering work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nd Western translation.
Second aspect is the analysis of the literature reference about their translations. Regarding their translation techniques, Legge learned the concept "yi yi ni zhi shuo“以意逆志說 of pre-Qin Confucian Mencius孟子 (372-289 B.C.) as the basis of his translation theory. Wilhelm and Lao Naixuan completed the translation using the method of "back translation" 回譯法between Chinese and German. Concerning the question of the Text and Ten Wings《易傳》 on I Ching, both Legge and Li Guangdi 李光地(1642-1718), the Qing Dynasty scholar who compiled the "Yu zuan Zhouyi zhezhong"《御纂周易折中》, hold the same view. Legge questioned the traditional statement since the Han Dynasty that regarded Confucius as the author of Ten Wings, and expressed his own arguments to refute it. Wilhelm proposed that the Text and Ten Wings should be separated by their old and new layers. He also adopted a tolerant attitude toward Confucius’ authorship of Ten Wings and attributed it to the Confucian school instead. As to the arrangement style of the translation, Legge’s version followed the example of Chinese compilation style纂注體, thus using separated upper and lower columns, with the upper one containing the Text and the lower one the commentaries and notes. Wilhelm on the other hand used a division into three “books”: Text, Materials and Commentaries, in addition he arranged its contents in a unique sequence of repetition order.
Third aspect is the important core ideas of their research on I Ching. This part contains the interpretation of important concepts such as "Tai Ji"太極, "Yin and Yang"陰陽, "Eight Trigrams"八卦, "Ho map"《河圖》and "Lo writing"《洛書》 in Legge’s and Wilhelm’s translations. Legge emphasized on the study about the historical origins of the Book of Changes. Regarding the origin of the linear figures of Yi, he only regarded the theory of Taiji and the two elementary forms as the dependable saying, and also discussed the mythological origin of the six hexagrams and the contents of the Primal Arrangement 先天八卦and the Inner-World Arrangement後天八卦. Wilhelm put more emphasis on the philosophical thinking and psych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Book of Changes. Concerning the theory of Taiji and the two elementary forms, Wilhelm accepted Hu Shi’s 胡適(1891-1962)opinion, that regarded "Tai Ji" as the“Tai Dong”太棟, thus providing a new interpretation of the "Tai Ji" in the way that it didn’t follow the round concept predominant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studies about I Ching; instead it was replaced by the linear concept of the western missionaries. The horizontal "One" represented the division of the upper and lower part, the duality of yin and yang. His linear concept was consistent with Legge’s point of view. Besides that, Wilhelm emphasized the psych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state of mind, in the way that the cycle from subconsciousness to consciousness can be connected with the Primal Arrangement and the Inner-World Arrangement existing in the I Ching.
The fourth and last aspect is the cross-cultural view within Legge’s and Wilhelm’s thinking. Searching for the original concepts of spirits, birth and death in the Book of Changes can be regarded as a main subject for humanity. Legge and Wilhelm took a theological attitude toward the Chinese concepts of "spirits"鬼神, "jing qi"精氣, "birth and death"生死in the Ten Wings. Such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ultures created a standpoint of interoperability or a situation of antagonism.
The above four different aspects are the initial points of perspective in this dissertation. By comparing the thoughts of Legge and Wilhelm apparently i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the Book of Changes, we can understand the different views on it between the East and West, and furthermore review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I Ching Studies based on their point of view.
壹、正文
參考文獻
一、作者專書
(一)理雅各著作
1. James Legge, trans. The I Ching : the Book of Changes, Second edition,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Inc. , 1963.
2. James Legge, trans. The Chinese Classics, with a Translation, Critical and
Exegetical Notes, Prolegomena, and Copious Indexes. 5 vols.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960.
3. James Legge, The Chinese Classics: with a translation, critical and exegetical notes, prolegomena, and copious indexes, Taipei : SMC Publishing Inc., 1991.
4. James Legge, The life and teachings of Confucius: with explanatory notes, 6th ed,
London: Trübner & Co., 1887.
5. James Legge, The life and Works of Mencius with essays and notes London:
Trübner, 1875.
6. James Legge, The notions of the Chinese concerning God and spirits: with an examination of the defense of An essay on the proper rendering of the words Elohim and Theos into the Chinese language. Hong Kong: Printed at the Hong Kong Register Office, 1852.
7. James Legge, The religions of China : Confucianism and Tâoism described and
compared with Christianity. London: Hodder and Stoughton, 1850.
(二)衛禮賢著作
A. 外文類
1. Richard Wilhelm, translation rendered into English by Cary F. Baynes, The I Ching or Book of Changes,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Bollingen SeriesXIX, 1967.
2. Richard Wilhelm, I Ging: Das Buch der Wandlungen, Aus dem Chinesischen übertragen und herausgegeben von Richard Wilhelm. München: Eugen Diederichs Verlag, 1956.
3. Richard Wilhelm, I Ging: Text und Materialien. Aus dem Chinesischen übersetzt von Richard Wilhelm, Einleitung von Wolfgang Bauer, Köln: Eugen Diederichs Verlag GmbH & Co KG., 1973.
4. Richard Wilhelm, translated from the German by Irene Eber, Lectures on the I Ching: Constancy and Change,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Bollingen Series XIX:2, 1979.
5. Richard Wilhelm, Die Seele Chinas, Berlin, 1926; neu gesetzt und behutsam revidiert, Wiesbaden: Marix Verlag, 2009.
6. Richard Wilhelm, John Holroyd Reece trans., The Soul of China, Lethe Press, 2007.
7. Richard Wilhelm, Carl Gustav Jung, Das Geheimnis der goldenen Blüte: ein Chinesisches Lebensbuch, Rascher Verlag, 1948.
8. Richard Wilhelm, The Secret of the Golden Flower, translated from the German by Cary F. Baynes.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69.
B. 中文譯著類
1.〔德〕衛禮賢著;王宇潔、羅敏、朱晉平譯:《中國心靈》,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8年7月。
2.〔德〕衛禮賢著,蔣銳編譯、孫立新譯校:《東方之光──衛禮賢論中國文化》,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7年7月。
3. 〔德〕衛禮賢著,蔣銳譯、孫立新校:《中國人的生活智慧》,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10年8月。
4.〔德〕衛禮賢著;秦俊峰譯:《德國孔夫子的中國日誌——衛禮賢博士一戰青島親歷記》,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年5月。
二、英文期刊
(一)理雅各書評
1. E.H.S., “Review of the Sacred Books of China: The I Ching by James Legg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Vol. 84, No. 2, 1964.
2. Harold Shadick, rev. of The Chinese Classics, by James Legge,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22, no.2, 1963.
(二)衛禮賢書評
1. Allan W. Anderson, “Review of Lectures on the I Ching: Constancy and Change”, Journal of American Academy of Religion,Vol.49, No.2, 1981.
2. Derk Bodde, “Review of the I Ching or Book of Chang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Vol. 70, No. 4, 1950.
3. Kidder Smith, “Review of Lectures on the I Ching: Constancy and Chang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40, No4, 1981.
三、中國古代典籍 (按時代先後順序排列)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新添古音說文解字注》,臺北:洪業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11月。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孟子注疏》,收錄於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重栞宋本,冊14,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4月。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等正義:《尚書正義》,收錄於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重栞宋本,冊2,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4月。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等正義:《禮記正義》,收錄於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重栞宋本,冊7,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4月。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收錄於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冊3,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4月。
漢‧戴德撰,北周盧辯注:《大戴禮記》,冊43,收錄於清•紀昀編:《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論語正義》,收錄於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重栞宋本,冊13,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4月。
魏‧王弼、東晉‧韓康伯注,唐‧陸德明音義、孔穎達等正義:《周易正義》,收錄於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重栞宋本,冊1,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4月。
晉‧范甯集解,唐‧楊士勛疏:《春秋穀梁傳注疏》,收錄於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重栞宋本,冊12,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4月。
晉‧王弼撰、唐‧陸德明釋文:《老子道德經注》,臺北:世界書局,1975年7月。
北宋‧張載撰:《張載集》,收錄於《四部刊要》子部‧儒家類,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9月。
南宋‧郭雍撰:《郭氏傳家易說》,收錄於清‧永瑢、紀昀等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3,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3月。
南宋‧朱熹撰:《周易本義》,收錄於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修訂本,冊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9月。
南宋‧朱熹撰:《易學啟蒙》,收錄於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修訂本,冊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9月。
南宋‧朱熹撰:《朱子語類》(三),收錄於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修訂本,冊1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9月。
南宋‧朱熹撰:《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四),收錄於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修訂本,冊2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9月。
南宋‧朱熹編:《二程外書》,收錄於清‧永瑢、紀昀等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698,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3月。
南宋‧陸九淵撰、明‧王宗沐編:《陸象山全集》,明嘉靖江西刊本,收錄於楊家駱主編:《中國思想名著增補》,臺北:世界書局,1990年11月。
元‧梁寅撰:《周易參義》,收錄於清‧永瑢、紀昀等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27,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3月。
明‧劉基:《郁離子》,收錄於王雲五主編:《叢書集成初編》冊604,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清‧王韜:《弢園文録外編》,收錄於《清代詩文集彙編》編纂委員會:《清代詩文集彙編》冊708,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2月。
清‧牛鈕等撰:《御製日講易經解義》,收錄於清‧永瑢、紀昀等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37,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3月。
清‧李光地等撰:《御纂周易折中》,收錄於清‧永瑢、紀昀等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38,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3月。
清‧李瀚章編輯、李鴻章校刊:《曾文正公(國藩)全集》,收錄於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集》第1輯,臺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年。
清‧杭辛齋:《學易筆談》,臺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71年5月。
清‧周馥:《秋浦周尚書(玉山)全集》,收錄於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9 輯,臺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3年12月。
清‧勞乃宣:《桐鄉勞先生(乃宣)遺稿》,據1927年桐鄉盧氏校刊本影印,收錄於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36輯,臺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3年12月。
清‧張廷玉等撰:《明史》,收錄於中華書局編輯部:《二十四史》,冊20,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1月。
清‧溫肅:《溫文節公年譜》,收錄於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75輯,臺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2年3月。
清‧趙爾巽等撰:《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1月。
清‧趙翼:《陔餘叢考》,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75年11月。
清‧劉禺生撰、錢實甫點校:《世載堂雜憶》,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
清‧萬斯大、萬經編撰:《辨志堂新輯易經集解》,館藏於美國哈佛燕京圖書館「紅葉山古籍文庫」下載的電子書,http://www.hongyeshan.com/post/2693.html(第一次檢索日期:2016.12.27)。
民國‧馬其昶:《周易費氏學》,收錄於王德毅主編:《叢書集成續編》,冊32,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年7月。
民國‧柯璜編:《孔教十年大事》,太原:宗聖會排印本,1924年。
民國‧張一志編:《山東問題彙刊》,收錄於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3編第26輯,上冊,臺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年7月。
四、現代研究專書(按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一)近人專著
1. 中國人民大學基督教文化研究所主編:《漢學與神學——基督教文化學刊》第17輯,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12月。
2.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編:《中華民國史研究三十年》(1972-2002),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1月。
3. 中國神學研究院編撰:《聖經:串珠‧註釋本(新舊約全書)》,香港:福音證主協會證道出版社,1987年11月。
4.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主編:《中國近代現代史論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6月。
5.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王壽南主編:《中國歷代思想家(十八)》,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8月。
6. 文化、中國與世界編委會編:《文化:中國與世界》第5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8年11月。
7. 方行、湯志鈞整理:《王韜日記》,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7月。
8. 北京大學國際漢學家研修基地編:《國際漢學研究通訊》第4期,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12月。
9. 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海外漢學研究中心、中國近現代新聞出版博物館編:《西學東漸與東亞近代知識的形成和交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6月。
10. 任繼愈主編:《國際漢學》第11輯,鄭州:大象出版社,2004年9月。
11. ——主編:《國際漢學》第12輯,鄭州:大象出版社,2005年4月。
12. ——主編:《國際漢學》第15輯,鄭州:大象出版社,2007年4月。
13. 成中英:《易學本體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9月。
14. 朱伯崑:《易學哲學史》修訂本,第一卷,藍燈文化出版社,1991年9月。
15. 朱伯崑主編:《國際易學研究》第1輯,北京:華夏出版社,1995年1月。
16. 李明輝、林維杰主編:《當代儒學與西方文化:會通與轉化》,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7年12月。
17. 李雪濤:《誤解的對話:德國漢學家的中國記憶》,北京:新星出版社,2014年1月。
18. 李奭學:《譯述:明末耶穌會翻譯文學論》,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2年。
19. 李鏡池:《周易探源》,中華書局,1978年。
20. 汪志國:《周馥與晚清社會》,合肥: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04年6月。
21. 汪學群:《清初易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11月。
22. 何紹斌:《越界與想像:晚清新教傳教士譯介史論》,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8年4月。
23. 忻平:《王韜評傳》,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0年4月。
24. 林慶彰編:《國際漢學論叢•第一輯》,臺北:樂學書局,1999年7月。
25. 林慶彰、錢宗武主編:《首屆國際《尚書》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4月。
26. 林慶彰、錢宗武主編:《第二屆國際《尚書》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4月。
27. 林啟彥、黃文江主編:《王韜與近代世界》,香港:香港教育圖書公司,2000年。
28. 林志宏:《民國乃敵國也:政治文化轉型下的清遺民》,臺北:聯經出版社,2009年3月。
29. 林維杰、黃冠閔、李宗澤主編:《跨文化哲學中的當代儒學:工夫、方法與政治》,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6年5月。
30. 岳峰:《架設東西方的橋樑:英國漢學家理雅各研究》,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
31. 段懷清:《傳教士與晚清口岸文人》,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
32. 段懷清、周俐玲編著:《《中國評論》與晚清中英文學交流》,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5年7月。
33. 范勁:《衛禮賢之名——對一個邊際文化符碼的考察》,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12月。
34. 吳伏生:《漢詩英譯研究:理雅各、翟理斯、韋利、龐德》,北京:學苑出版社,2012年5月。
35. 姜燕:《理雅各《詩經》翻譯與儒教闡釋》(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13年12月
36. 胡適著,季羨林主編:《胡適全集》,第29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
37. 胡適:《中國古代哲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3月。
38. 容閎:《西學東漸記》,臺北:廣文書局,1961年9月。
39. 〔德〕馬漢茂、漢雅娜;〔中〕張西平、李雪濤主編:《德國漢學:歷史、發展、人物與視角》,鄭州:大象出版社,2005年11月。
40. 孫立新、蔣銳主編:《東西方之間——中外學者論衛禮賢》,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4年4月。
41. 徐志銳:《周易大傳新注》,臺北:里仁書局,1995年10月。
42. 莫東寅:《漢學發達史》,鄭州:大象出版社,2006年7月。
43. 高亨:《周易古經通說》,華正書局,1977年。
44. ——:《周易大傳今注》,齊魯書社,1998年。
45. 陳鼓應:《道家易學建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3年6月。
46. 陳德鴻、張南峰編:《西方翻譯理論精選》,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00年。
47. 陳捷:《義和團運動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71年。
48. 郭漢城:《西儒衛禮賢易論舉要》,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年12月。
49. 張海林:《王韜評傳》(附容閎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11月。
50. 張西平:《歐洲早期漢學史――中西文化交流與西方漢學的興起》,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1月。
51. ——主編:《他鄉有夫子:漢學研究導論》,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年7月。
52. ——主編:《西方漢學十六講》,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1年8月。
53. ——主編:《國際漢學》第18輯,鄭州:大象出版社,2009年12月。
54. ——主編:《國際漢學》第19輯,鄭州:大象出版社,2010年1月。
55. ——主編:《國際漢學》第20輯,鄭州:大象出版社,2010年11月。
56. ——主編:《國際漢學》第22輯,鄭州:大象出版社,2012年1月。
57. ——主編:《國際漢學》第23輯,鄭州:大象出版社,2012年11月。
58. 張西平主編;顧鈞、楊慧玲整理:《中國叢報》(The Chinese Repository,1832.5-1851.12),冊17和19,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6月。
59. 張志春:《王韜年譜》,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11月。
60. 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哲學與宗教」四集》,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5月。
61. 葉國良:《宋人疑經改經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80年6月。
62. 程小娟:《God的漢譯史:爭論、接受與啟示》,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11月。
63. 黃壽祺、張善文編:《周易研究論文集》(第一輯),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7年9月。
64. 黃壽祺、張善文譯注:《周易譯注》(修訂版),收錄於鄭家建、李建華總策畫:《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百年學術論叢》第一輯,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1月。
65. 黃慶萱:《周易讀本》,三民書局,1980年。
66. 彭振利:《《老子》研究在美國》,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2年3月。
67.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一),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11月。
68. 楊自平:《世變與學術:明清之際士林《易》學與殿堂《易》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年8月。
69. 楊宏聲:《本土與域外——易學的現代化與世界化》,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5年7月。
70. 楊慶中:《二十世紀中國易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2月。
71. 楊武能、劉碩良主編:《歌德文集》,冊二,《浮士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9月。
72. 劉正:《中國易學》,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5年5月。
73. ——:《中國易學預測學》,北京:紅旗出版社,1991年6月。
74. 劉家和:《史學、經學與思想:在世界史背景下對於中國古代歷史文化的思考》,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年1月。
75. 劉大鈞:《周易概論》(增補修訂本),成都:巴蜀書社,2010年6月。
76. 劉夢溪主編,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文化研究所編輯:《世界漢學》第9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6月。
77. 劉夢溪主編:《世界漢學》第9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6 月。
78. 鄭吉雄:《易圖象與易詮釋》,臺北:財團法人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2002年2月。
79. ——:《周易經傳文獻新詮》,臺北:臺大出版中心出版,2010年1月。
80. 鄭吉雄、張寶三合編:《東亞傳世漢籍文獻譯解方法初探》,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8年1月。
81. 鄭吉雄、林永勝主編:《易詮釋中的儒道互動》,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年6月。
82. 廖名春、康學偉、梁韋弦合著:《周易研究史》,長沙:湖南出版社,1991年7月。
83. 趙稀方:《翻譯現代性――晚清到五四的翻譯研究》,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9月。
84. 趙中偉註譯:《易經圖書大觀》,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3月。
85. ——:《易經講義》,臺北:趙中偉,2017年。
86. 蔡新樂:《翻譯與漢語——解構主義視角下的譯學研究》,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6年12月。
87. 熊文華:《英國漢學史》,北京:學苑出版社,2007年8月。
88. 潘鳳娟:《西來孔子艾儒略:更新變化的宗教會遇》,臺北:基督教橄欖文化事業基金會‧聖經資源中心,2002年12月。
89. 閻振瀛:《理雅各氏英譯論語之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12月。
90. 閻純德主編:《漢學研究》第12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10年4月。
91. ——主編:《漢學研究》總第17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14年11月。
92. 賴貴三主編:《中孚大有集:黃慶萱教授八豑嵩壽論文集》,臺北:里仁書局,2011年3月。
93. ——:《東西博雅道殊同:國際漢學與易學專題研究》,臺北:里仁書局,2015年6月。
94. 〔德〕鮑吾剛(Wolfgang Bauer)選編:《衛禮賢——兩個世界的使者》,杜塞爾多夫‧科隆,1973年。
95. 錢婉約:《從漢學到中國學:近代日本的中國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3月。
96. 韓華:《民初孔教會與國教運動》,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年12月。
97. 戴璉璋:《易傳之形成及其思想》,文津出版社,1989年6月。
98. 蘇精:《鑄以代刻:傳教士與中文印刷變局》,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年7月。
99. ——:《清季同文館及其師生》,臺北:蘇精,1985年1月。
100. 蘇郁銘:《1994年─2003年美國的荀子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2年9月。
(二)中文譯著
1. 〔瑞士〕卡爾‧古斯塔夫‧榮格著;姜國權譯:《人、藝術與文學中的精神》,收錄於《榮格文集》第七卷,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11年5月。
2. 米尚志編譯:《動盪中的繁榮——威瑪時期德國文化》,臺北:淑馨出版社,1993年4月。
3. 〔美〕吉瑞德(Norman J. Girardot)著;段懷清,周俐玲譯:《朝覲東方:理雅各評傳》,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1月。
4. 〔德〕余凱思著;孫立新譯、劉新利校:《在「模範殖民地」膠州灣的統治與抵抗——1897-1914年中國與德國的相互作用》,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5年1月。
5. 〔美〕周錫瑞著;張俊義、王棟譯:《義和團運動的起源》,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年7月。
6. 〔德〕彼得‧蓋伊(Peter Gay)著,劉森堯譯:《威瑪文化》,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6月。
7. 柯文著;雷頤、羅檢秋譯:《在傳統與現代性之間:王韜與晚清改革》,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年。
8.〔英〕理雅各譯;秦穎、秦穗校注;秦穎今譯:《周易》,長沙:湖南出版社,1993年11月。
9. 〔英〕理雅各(Legge, H.E.)著;馬清河譯:《漢學家理雅各傳》,北京:學苑出版社,2011年5月。
10. 〔瑞士〕榮格著;楊儒賓譯:《黃金之花的秘密——道教內丹學引論》,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2002年7月。
11. 〔美〕羅伯‧賴特(Robert Wright)著;梁永安譯:《神的演化》(The evolution of God),臺北:大家出版: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1月。
12. 〔法〕讓─皮埃爾‧馬艾(Jean-Pierre Mahé)著;阿米娜、陳良明、李佳穎譯:《從埃及到高加索:探索未知的古文獻世界》,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5年11月。
(三)外文圖書
1. Diana ffarington Hook, The I Ching and You, London, Boston and Henley: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75.
2. Edward L. Shaughnessy, I Ching: the Classic of Changes, New York: Ballantine Books, 1996.
3. F. Max Müller (Hrsg.), Sacred Books of the East,50 vols.(1897-1902),( Richmond, Surrey : Curzon, 2001.), The Sacred books of China, Translated by James Legge, The Yī king(pt2.) and The Lī kī(pt3.).
4. Helen Edith Legge(理海倫), James Legge: Missionary and Scholar, London: The Religious Tract Society, 1905.
5. Hartmut Walravens(哈特馬特‧瓦拉文斯) (Hrsg.), Richard Wilhelm(1873-1930)Missionar in China und Vermittler chinesischen Geistesguts. Schriftenverzeichnis. Katalog seiner chinesischen Bibliothek. Briefe von Heinrich Hackmann. Briefe von Ku Hung-ming., Collectanea Serica, Institut Monumenta Serica, Sankt Augustin-Nettetal, 2008.
6. Hellmut Wilhelm, Changes: Eight Lectures on the I Ching. Translated by Cary F.
Baynes.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1960.
7. Hellmut Wilhelm, Heaven, Earth and Man in the Book of Change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77.
8. Iulian K. Shchutskii(舒茨基), Russian version translated to English by William L. MacDonald and Tsuyoshi Hasegawa with Hellmut Wilhelm, Researches on the I Ching, London and Henley: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80.
9. Joseph Murphy, Secrets of the I Ching, West Nyack, N.Y.: Parker Publishing Company, 1970.
10. John Bloffld, I Ching : the Book of Change, New York: Penguin Compass, 1991.
11. John Minford, I Ching: the Book of Changes, New York: Penguin Books, 2015.
12. Lauren F.Pfister(費樂仁), Striving for “The whole Duty of Man”:James Legge and Scottish Protestant Encounter with China ,VolumeⅠⅡ. Scottish Studies International. Frankfurt am Main, 2004.
13. Marilyn Laura Bowman(包美玲), James Legge and the Chinese Classics: a Brilliant Scot in the Turmoil of Colonial Hong Kong, Canada: Friesen Press, 2016.
14. Mondo Secter, The I Ching Handbook: Decision-Making with and without Divination, Berkeley, California: North Atlantic Books, 2002.
15. Norman J. Girardot(吉瑞德), The Victorian Translation of China: James Legge's Orental Pilgrimage,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2.
16. Salome Wilhelm(薩美懿)(Hrsg.), Richard Wilhelm, Der geistige Mittler zwischen China und Europa, Eugen Diederichs Verlag, 1956. 書名中譯為《衛禮賢:中國與歐洲之間的精神中介》
17. Wang Hui(王輝), A Postcolonial Perspective on James Legge's Confucian translation: Focusing on His Two Versions of the Zhongyong, PhD,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2007.
18. Wang Hui(王輝), Translating Chinese Classics in A Colonial Context: James Legge and His Two Versions of Zhongyong, Bern, Berlin: Peter Lang AG, 2008.
五、中英文工具書
1. Edward Hacker, Steve Moore, and Lorraine Patsco, I Ching:An Annotated Bibliography,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2002.
六、期刊論文(按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一)中文期刊
1. 王輝:〈理雅各與《中國經典》〉,《中國翻譯》第24卷第2期,2003年3月。
2. ——:〈理雅各英譯儒經的特色與得失〉,《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4期。
3. ——:〈理雅各的儒教一神論〉,《世界宗教研究》,2007年第2期。
4. 王曉農:〈對理雅各和衛禮賢之後易經英譯本的描述性評析——以蒲樂道英譯本為例〉,《周易研究》2016年第3期。
5. 王開府:〈思想研究法綜論——以中國哲學為例〉,《國文學報》第27期,1998年6月。
6. 方維規:〈兩個人和兩本書——榮格、衛禮賢與兩部中國典籍〉,《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2期。
7. 任運忠:〈理雅各、衛禮賢╱貝恩斯《周易》譯本比較〉,《西南科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5卷第2期,2008年4月。
8. 江曉原:〈孔子誕辰:公元前五五二年十月九日〉,《歷史月刊》1999年8月第139期。
9. 李鍑倫:〈兩種英譯本《周易》修辭語體韻律的對比分析〉,《國文天地》,第25 卷第6 期,2009年11月。
10. 李偉榮:〈麥麗芝牧師與英語世界第一部《易經》譯本:一個歷史視角〉,《中外文化與文論》第24期,2013年第3期。
11. ——:〈理雅各英譯《易經》及其易學思想述評〉,《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0卷第2期,2016年3月。
12. 余國藩:〈人文學何以不是科學――從比較的角度自亞里士多德的觀點談起〉,《漢學研究通訊》第27卷第2期,2008年5月。
13. 何立芳:〈傳教士理雅各中國經典英譯策略解析〉,《外國語文》(雙月刊)第27卷第2期,2011年4月。
14. 林葉連:〈理雅各英譯《詩經》對詩篇的解題——以〈周南〉至〈衛風〉為探討範圍〉,《漢學論壇》第2輯,2003 年6月。
15. 林啟彥:〈王韜中西文化觀的演變〉,《漢學研究》第17卷第1期,1999年6月。
16. 林金水:〈《易經》傳入西方考略〉,《文史》第29輯,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1月。
17. 林麗玲譯、張善文校:〈歐洲研究《易經》簡史〉(上)(下)(下之一)(下之二),《中華易學》第17卷第6-9期,1996年8-11月。
18. 岳峰:〈試析《周易》英譯的失與誤〉,《山東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卷第1期,2001年3月。
19. ——:〈《易經》英譯風格探微〉,《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5卷第2期,2001年6月。
20. ——:〈關於理雅各英譯中國古經的研究綜述——兼論跨學科研究翻譯的必要性〉,《集美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7卷第2期,2004年6月。
21. ——:〈理雅各宗教思想中的中西融合傾向〉,《世界宗教研究》,2004年第4 期。
22. 岳冠林、唐迪:〈孔子誕辰考〉,《懷化學院學報》第33卷第9期,2014年9 月。
23. 吳鈞:〈從理雅各的英譯《易經》試談《易經》的翻譯〉,《周易研究》,2013年第1期。
24. 屈萬里,〈周易卦爻辭成於周武王時考〉,《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1950年6月。
25. 段懷清:〈對異邦文化的不同態度:理雅各與王韜〉,《二十一世紀雙月刊》總第91期,2005 年10月號。
26. ——:〈理雅各與晚清中國社會〉,《漢學研究通訊》第24 卷第2 期,2005年5月。
27. ——:〈理雅各與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漢學——評吉瑞德教授的《維多利亞時代中國古代經典英譯》:理雅各的東方朝聖之旅〉,《國外社會科學》,2006年第1期。
28. ——:〈理雅各《中國經典》翻譯缘起及體例考略〉,《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5卷第3期,2005年5月。
29. ——:〈試論王韜的基督教信仰〉,《清史研究》,2011年5月第2期。
30. 姜哲:〈理雅各《中國經典》主要版本考辨及其他〉,《國際漢學》2015年第2期。
31. 姜燕:〈基督教視域中的儒家宗教性――理雅各對《詩》和《書》宗教意義的認識〉,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1期。
32. 徐強:〈海外漢學視域中的易學哲學——史華慈的《周易》研究〉,《周易研究》,2013年第4期。
33. 馬庚存:〈論『偉大的德意志中國人』衛禮賢〉,《濟南大學學報》第12卷第1期,2002年。
34. 耿立群:〈《漢學研究通訊》一百期回顧與分析〉,《漢學研究通訊》第25卷第4期(總100期),2006年11月。
35. ——:〈《漢學研究》二十五年來的回顧與展望〉,《漢學研究通訊》,第27卷第1期(總105期),2008年2月。
36. 孫勁松:〈略論朱熹和郭雍的蓍法之辯〉,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6卷第6 期,2010年。
37. 孫元和:〈以太的興衰〉,《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第26卷第2期,2010年2月。
38. 孫秀玲、廖箴:〈興與變:近二十五年來臺灣漢學研究發展初探〉,《漢學研究通訊》第27卷第1期(總105期),2008年2月。
39. 康勇:〈漢籍外譯法:深度翻譯――以理雅各翻譯中國經典為例〉,皖南醫學院外語教研室,2013年16期。
40. 曹發軍:〈從對「以太」的不同解讀看中國近代哲學家的哲學思維〉,《求索》2008年第4期。
41. 陳可培、劉紅新:〈理雅各研究綜述〉,《上海翻譯》,2008年第2期。
42. 張國剛:〈衛禮賢和法蘭克福「中國學社」〉,《文史知識》1993年第3期。
43. 黃渼婷:〈《華裔學志》:走過八十年歷史的期刊與漢學機構〉,《漢學研究通訊》第34卷第4期(總136期),2015年11月。
44. 黃福得:〈1897至1914間德國在青島的殖民體制與衛生建設〉,《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9期,2008年5月。
45. 馮友蘭:〈易傳的哲學思想〉,《哲學研究》,1960年第7期。
46. 鄔昆如:〈衛理賢德譯《周易》中的宗教觀〉,《中華易學》第16卷第9期,1995年11月。
47. ——:〈衛理賢(R. Wilhelm)德譯《易經》「吉凶」概念之探討〉,《周易研究》,2000年第2期。
48. 劉家和、邵東方:〈理雅各英譯《書經》及《竹書紀年》析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1本,第三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 究所,2000年9月。
49. 雷俊玲:〈宗教與文化的雙重使者――理雅各〉,《輔仁歷史學報》,第18 期,2006 年12月。
50. 楊慧林:〈中國聖書的神學詮釋及其政治意涵:以理雅各的中國經典翻譯為例〉,《漢語基督教學術論評》第11期,2011年6月。
51. 楊宏聲:〈西方《易經》研究的傾向及思考〉,《中華易學》第17卷第6-8期,1996年8-10月。
52. ——:〈易經與現代世界——本土域外易學史分期〉,《中華易學》第18卷第4-5期,1997年6-7月。
53. 楊武能:〈衛禮賢―偉大的德意志中國人〉,《人民日報》,1990年2月22日。
54.〔美〕瑋柏(Ralph Weber):〈經典之侷限與理性之界限:論儒家與「經典辯讀」〉,《漢語基督教學術論評》第13期,2012年6月。
55. 解藜:〈《論語》第一部德語譯本及其相關評述〉,《安徽史學》2014年第1期。
56. 〔美〕費樂仁(Lauren Pfister)著、岳峰譯:〈條分縷析,鉤沉輯新──哈特馬特‧瓦拉文斯編著《衛禮賢(1873-1930):駐華傳教士與中國精神財富的傳播者》評析〉,《國際漢學》總第4期,2015年第3期。
57.〔美〕費樂仁著,陳京英譯:〈攀登漢學中喜瑪拉雅山的巨擘――從比較理雅各(1815-1897)和尉理賢(1873-1930)翻譯及詮釋儒教古典經文中所得之啟迪〉,《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5卷第2期,2005年6月。
58. 費樂仁、岳峰:〈翻譯研究目標、學科方法與詮釋取向——與費樂仁教授談翻譯的跨學科研究〉,《中國翻譯》2010年第2期。
59. 費樂仁,Evaluating James Legge's (1812-1897) Assessment of Master Mèng's Theory of the Goodness of Human Nature: Comparative Philosophical and Cultural Explorations,《哲學與文化》第40卷第3期,2013年3月。
60. 趙娟:〈漢學視野中衛氏父子的《周易》譯介與研究〉,《周易研究》,2010年第4期。
61. ——:〈問題與視角:西方易學的三種研究路徑〉,《周易研究》,2011年第4期。
62. 趙繼明:〈現代西方易學對話〉,《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4期。
63. 趙繼明、〔丹〕倫貝:〈早期歐洲漢學線索〉,《文史哲》,1998年第4期。
64. 管恩森:〈傳教士視閾下的漢籍傳譯——以理雅各英譯《周易》為例〉,《周易研究》,2012年第3期。
65. 蔡郁焄:〈衛德明《變易——易經八講》研究述評〉,《中國學術年刊》第35期,2013年9月。
66. ——:〈衛禮賢《永恆與變化》之《易》學思想與威瑪文化精神〉,《中國學術年刊》第36期,2014年3月。
67. 熊誼華、占慧芳:〈傳播學視角下的《周易》翻譯研究――理雅各與衛禮賢兩種譯本的翻譯對比〉,《湖北函授大學學報》第24卷第12期,2011年12月。
68. 蔣銳:〈衛禮賢中國觀和傳教活動的影響因素〉,《漢學研究通訊》第32卷第2期,2013年5月。
69. 劉述先:〈凱薩林論東方哲學智慧〉,《東海學報》第四卷第一期,1962年6月。
70. 鄭吉雄、傅凱瑄:〈《易傳》作者問題檢討〉(上)(下),《船山學刊》2015年第3期、2015年第5期。
71. 鄭和明:〈理雅各、貝恩斯《周易》譯本比較分析〉,《井岡山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4期。
72. 鄭天星:〈傳教士與中學西漸――以德國漢學家衛禮賢為中心〉,《宗教學研究》1997年第2期。
73. 鄭惠雯:〈從理雅各到賈福相:論《詩經》英譯之重譯現象〉,《翻譯學研究集刊》第16輯,2013年。
74. 黎子鵬:〈《聖經》的中國演義:理雅各史傳小說《約瑟紀畧》(1852)研究〉,《漢學研究》第31卷第1期,2013年3月。
75. 潘鳳娟:〈從「西學」到「漢學」:中國耶穌會與歐洲漢學〉,《漢學研究通訊》第27卷第2期,2008年5月。
76. ——:〈郊社之禮,所以事上帝也:理雅各與比較宗教脈絡中的《孝經》翻譯〉,《漢語基督教學術論評》第十二期,2011年12月。
77. 賴貴三:〈中西易學喬梓雄——德儒衛禮賢、衛德明父子易學綜論〉,《周易研究》,2014年第2期。
78. ——:〈《易》學東西譯解同——德儒衛禮賢《易經》翻譯綜論〉,《臺北大學中文學報》第16期,2014年9月。
79. 賴賢宗:〈《太乙金華宗旨》之教義形象的變遷之一些考察:以文本詮釋的本土性與國際化為考察觀點〉,《臺灣宗教研究》第5卷第1期,2006年3月。
80. 薛淩:〈「知人論世 以意逆志」:理雅各英譯原則的敘事化解讀〉,《廣譯:語言、文學與文化翻譯》第10期,2014年3月。
81. 韓行方、房學惠:〈勞乃宣致羅振玉書札十六通〉,《文獻》第4期,1999年10月。
82. 藍仁哲:〈《易經》在歐洲的傳播——兼評利雅各和衛禮賢的《易經》譯本〉,《四川外語學學院報》,1991年第二期。
83. 羅軍鳳:〈理雅各《中國經典‧春秋》的底本及其他〉,《漢學研究通訊》第31卷第4期,2012年11月。
84. 羅瑩:〈啟蒙時代的孔子――淺析《中國哲學家孔子》一書的的儒學觀〉,《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第四十期,2014年春。
85. 龔道運:〈理雅各與基督教至高神譯名之爭〉,《清華學報》第37 卷第2 期,2007年12月。
(二)英文期刊
1. Fred B. Rogers, “A Tribute to Cary F. Baynes(1883-1977)”, Transactions and Studies of the College of Physicians of Philadelphia, 45:3, 1978.
2. Kwame Anthony Appiah, “Thick Translation”, Callaloo Vol. 16, No. 4, On "Post-Colonial Discourse": A Special Issue, Autumn, 1993.
3. Lauren Pfister, “ A Transmitter But Not a Creator Ho Tsun-Sheen (1817-1871) : The First Modern Chinese Protestant Theologian,” in Bible in Modern China: The Literary and Intellectual Impact, ed. Irene Eber, Sze-Kar Wen, and Knut Walf , Sankt Augustin: Steyler Verlag, 1999.
4. Tze-Ki Hon(韓子奇), “Constancy in Change: A Comparison of James Legge’s and Richard Wilhelm’s Interpretations of The Yijing.” Monumenta Serica 53, 2005.
5. Ursula Richter, “ Richard Wilhelm——Founder of A Friendly China in Twentieth Century Germany”,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0期, 1991.6.
6. William Jones Boone, “An Essay on the Proper Rendering of the Words Elohim and Theos into the Chinese Language,” The Chinese Repository 17, no.1, 1848.
7. William Jones Boone, “Defense of an Essay on the Proper Rendering of the Words Elohim and Theos into the Chinese Language,” The Chinese Repository 19, no.7, 1850; The Chinese Repository 19, no.8, 1850.
七、博碩士論文
1. 王若維:《理雅各英譯《周易》研究》,華中師範大學英語語言文學系碩士論文,1998年5月。
2. 付鳴芳:《理雅各《中國經典》「深度翻譯」法研究――以哈貝馬斯交往行為理論為基礎》,江蘇:揚州大學英語語言文學碩士論文,2012年5月。
3. 任運忠:Studies on Three English Versions of Yi Jing in Perspective of Comparative Translatology,電子科技大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碩士論文,2006年4月。
4. 郭漢城:《衛禮賢易學思想研究》,福建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6月。
5. 陳韋縉:《西方參考資料對理雅各英譯《詩經》之影響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8月。
6. 祿占敏:《勞乃宣研究》,河北大學中國近現代史碩士論文,2009年5月。
7. 熊秉純:《王韜研究》,中國文化學院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9年6月。
8. 蔡郁焄:《衛禮賢、衛德明父子《易》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論文,2014年1月。
9. 鄭和明:《理雅各、貝恩斯英譯《周易》比較研究》,福建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4月。
10. Wang Hui(王輝), A Postcolonial Perspective on James Legge's Confucian translation:Focusing on His TwoVersions of the Zhongyong,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2007.1.
八、網路檢索資料
1. 美國紐約市立圖書館網址,以“Wang Tao”的作者查詢結果有21筆,見 https://catalog.nypl.org/search~S98?/awang+tao/awang+tao/1%2C14%2C42%2CB/exact&FF=awang+tao+1828+1897&1%2C21%2C/indexsort=-(第一次檢索日期:2017.3.28)
九、歐洲傳教士與漢學家雙重身分的人像介紹之出處
1. 人物圖象一:英國‧理雅各,擷取自Marilyn Laura Bowman(包美玲), James Legge and the Chinese Classics: a Brilliant Scot in the Turmoil of Colonial Hong Kong, Canada: Friesen Press, 2016.
2. 人物圖象二:德國‧衛禮賢,擷取自Hartmut Walravens(哈特馬特‧瓦拉文斯) (Hrsg.), Richard Wilhelm(1873-1930)Missionar in China und Vermittler chinesischen Geistesguts. Schriftenverzeichnis. Katalog seiner chinesischen Bibliothek. Briefe von Heinrich Hackmann. Briefe von Ku Hung-ming., Collectanea Serica, Institut Monumenta Serica, Sankt Augustin-Nettetal, 2008.
貳、附錄
參考文獻
一、作者專書
(一)理雅各著作
1. James Legge, trans. The I Ching : the Book of Changes, Second edition,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Inc., 1963.
(二)衛禮賢著作
1. Richard Wilhelm, I Ging: Das Buch der Wandlungen. Aus dem Chinesischen übertragen und herausgegeben von Richard Wilhelm. München: Eugen Diederichs, 1989.
2. Richard Wilhelm, translation rendered into English by Cary F. Baynes, The I Ching or Book of Changes,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Bollingen SeriesⅩⅠⅩ, 1967.
二、中國古代典籍(按時代先後順序排列)
戰國‧呂不韋著;陳奇猷校釋,《呂氏春秋新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4月。
西漢‧司馬遷著,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史記三家注并附編二種》,臺北:鼎文書局,1984年3月。
東漢‧班固著,楊家駱主編,《新校本漢書并附編二種》,臺北:鼎文書局,1983年10月。
東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收錄於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重栞宋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4月。
東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等正義,《禮記正義》,收錄於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重栞宋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4月。
東漢‧鄭玄撰、宋‧王應麟輯、清‧惠棟考補:《增補鄭氏周易》,收錄於清‧永瑢、紀昀等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7,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3月。
東漢‧班固撰:《白虎通義》,收錄於清‧永瑢、紀昀等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850,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3月。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新添古音說文解字注》,臺北:洪業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11月。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孟子注疏》,收錄於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重栞宋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4月。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等正義,《尚書正義》,收錄於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重栞宋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4月。
魏‧王弼、東晉‧韓康伯注,唐‧陸德明音義、孔穎達等正義,《周易正義》,收錄於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重栞宋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4月。
魏‧王弼、東晉‧韓康伯撰:《周易注》,收錄於清‧永瑢、紀昀等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7,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3月。
曹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論語正義》,收錄於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重栞宋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4月。
吳‧陸績撰、明‧姚士粦輯:《陸氏易解》,收錄於清‧永瑢、紀昀等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7,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3月。
西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正義》,收錄於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重栞宋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4月。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楊家駱主編,《新校本三國志注附索引》,臺北:鼎文書局,1993年2月。
唐‧侯果,《周易侯氏注》三卷,冊1,收錄於清‧馬國翰輯,《玉函山房輯佚書》,日本京都:株式會社中文出版社,1979年9月。
唐‧崔憬,《周易探元》三卷,冊1,收錄於清‧馬國翰輯,《玉函山房輯佚書》,日本京都:株式會社中文出版社,1979年9月。
北宋‧程頤撰:《伊川易傳》,收錄於清‧永瑢、紀昀等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9,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3月。
北宋‧蘇軾撰:《東坡易傳》,收錄於清‧永瑢、紀昀等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9,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3月。
南宋‧王宗傳:《童溪易傳》,收錄於清‧永瑢、紀昀等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7,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3月。
南宋‧郭雍撰:《郭氏傳家易說》,收錄於清‧永瑢、紀昀等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3,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3月。
南宋‧楊萬里撰:《誠齋易傳》,收錄於清‧永瑢、紀昀等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4,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3月。
南宋‧項安世撰:《周易玩辭》,收錄於清‧永瑢、紀昀等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4,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3月。
南宋‧朱熹撰,《易學啟蒙》,收錄於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修訂本,冊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9月。
南宋‧朱熹撰,《朱子語類》(一),收錄於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修訂本,冊14,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9月。
南宋‧朱熹撰,《朱子語類》(三),收錄於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修訂本,冊1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9月。
南宋‧朱熹撰,《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四),收錄於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修訂本,冊2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9月。
南宋‧戴侗撰:《六書故》,收錄於清‧永瑢、紀昀等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226,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3月。
不著編輯人:《程氏經説》,收錄於清‧永瑢、紀昀等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83,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3月。
元‧俞琰:《周易集說》,收錄於清‧永瑢、紀昀等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21,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3月。
元‧王申子:《大易輯說》,收錄於清‧永瑢、紀昀等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24,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3月。
元‧吳澄:《易纂言》,收錄於清‧永瑢、紀昀等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22,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3月。
元‧胡炳文:《周易本義通釋》,收錄於清‧永瑢、紀昀等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24,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3月。
元‧梁寅撰,《周易參義》,收錄於清‧永瑢、紀昀等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27,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3月。
明‧劉基:《郁離子》,收錄於王雲五主編:《叢書集成初編》,冊604,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明‧蔡清:《易經蒙引》,收錄於清‧永瑢、紀昀等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29,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3月。
明‧陸振奇撰:《易芥》,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2月。
明‧林希元:《易經存疑》,收錄於清‧永瑢、紀昀等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30,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3月。
清‧顧炎武著,黃汝成集釋:《日知錄集釋》,臺北:世界書局,1991 年5 月。
清‧劉沅:《周易恆解》,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冊2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清‧李光地等撰:《御纂周易折中》,收錄於清‧永瑢、紀昀等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38,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3月。
清‧趙翼:《陔餘叢考》,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75年11月。
清‧黃奭輯,《黃氏逸書考》,京都:中文出版社,1986年。
清‧張廷玉等撰:《明史》,收錄於中華書局編輯部:《二十四史》,冊20,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1月。
清‧張惠言撰:《周易虞氏義》,收錄於古風主編,《經學輯佚文獻匯編》,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0年7月。
清‧勞乃宣:《桐鄉勞先生(乃宣)遺稿》(據1927年桐鄉盧氏校刊本影印),收錄於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36輯,臺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3年12月。
清‧萬斯大、萬經編撰:《辨志堂新輯易經集解》,館藏於美國哈佛燕京圖書館,今據「紅葉山古籍文庫」(電子版),http://www.hongyeshan.com/post/2693.html(第一次檢索日期:2016.12.27)。
三、現代研究專書
(一)近人著作
1. 中國神學研究院編撰:《聖經:串珠‧註釋本(新舊約全書)》,香港:福音證主協會證道出版社,1987年11月。
2. 王正中主編,John R. KohlenbergerⅢ原編,溫如彬譯:《舊約聖經中希英逐字對照》,臺中:浸宣出版社,1994年。
3. 周質平編:《胡適未刊英文遺稿》,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1年12月。
4. 施友忠:《二度和諧及其他》,臺北 :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6年。
5. 胡適,《中國哲學史大綱卷上》,上海:商務印書館,1927。
6. 程樹德:《論語集釋》,收錄於林慶彰主編:《民國時期經學叢書‧第一輯》,冊48,臺中:文听閣圖書有限公司,2008年7月。
(二)中文譯著
1. 榮格原著;楊儒賓譯:《東洋冥想的心理學──從易經到禪》,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3年7月。
(三)外文圖書
1. C.G. Jung, translated by R.F.C. Hull, Psychology and Religion: West and East,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Bollingen SeriesⅩⅩ,the Collected Works of C.G. Jung, volume11, 1958.
2. Medhurst, Walter Henry(麥都思), A Dissertation on the Theology of the Chinese : with a view to the elucidation of the most appropriate term for expressing the Diety in the Chinese language, Shanghae : Printed at the Mission Press,1847. 《中國神學》,館藏於美國加州大學圖書館,今據 Internet Archive電子資料庫,網址為https://archive.org/details/dissertationonth00medhrich(第一次檢索日期:2017.3.06)。
3. Rev. R. Morrison, D. D.(馬禮遜), A Dictiona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1820.《華英字典》,館藏於美國加州大學圖書館,今據 Internet Archive電子資料庫,網址為https://archive.org/details/dictionaryofchin00morr(第一次檢索日期:2016.12.02)
4. S. Wells Williams(衛三畏), A Syllabic Dictiona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arranged according to the Wu-Fang Yuen Yin, with the pronunciation of the characters as heard in Peking, Canton, Amoy, and Shanghai., Shanghai, American Mission Press, 1874. 《漢英韻府》,館藏於美國加州大學圖書館,今據HathiTrust’s digital library電子資料庫,網址為https://catalog.hathitrust.org/Record/011715142(第一次檢索日期:2017.1.01)
5. Salome Wilhelm (Hrsg.), Richard Wilhelm, Der geistige Mittler zwischen China und Europa, Eugen Diederichs Verlag,1956.
6. W. F. Mayers(梅輝立), The Chinese Reader’s Manual:A Handbook of Biographical, Historical, Mythological, and General Literary Reference, Shanghai: 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 1874. 《中國辭彙》,館藏於美國康乃爾大學,今據HathiTrust’s digital library電子資料庫,網址為https://babel.hathitrust.org/cgi/pt?id=hvd.hy46nn;view=1up;seq=49(第一次檢索日期:2016.11.30)
四、中英文工具書
1. Brown, Lesley (chief ed.), Shorter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On historical principles, Sixth edi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五、期刊論文
1. 沈信甫、費陽譯:〈衛禮賢《易經》德文版〈導論〉中譯稿〉,《漢學研究通訊》第36卷第2期,2017年5月。
2. 沈信甫:〈衛禮賢《易經》中的〈榮格序文〉中譯稿〉,《鵝湖月刊》,2017年6月。
3. 林元有譯:〈衛禮賢譯解周易續論〉,《中華易學》第六卷第一期,1985年3月。
4. C.G. Jung(榮格)著;林元有譯:〈衛禮賢譯解周易序言〉(上),《中華易學》第4卷第9期,1983年11月。
5. C.G. Jung(榮格)著;林元有譯:〈衛禮賢譯解周易序言〉(下),《中華易學》第4卷第10期, 1983年12月。
6. 劉元成、張家政譯;孫立新校:〈衛禮賢德譯本《易經》序言和引言〉,《國際漢學》總第8期,2016年第3期。
六、網路檢索資料
1. 弗勞德(James Anthony Froude,1818-1894),http://onlinebooks.library.upenn.edu/webbin/book/lookupname?key=Froude%2C%20James%20Anthony%2C%201818-1894 (History of England,http://catalog.hathitrust.org/Record/011557250)(第一次檢索日期:2016.12.25)
2. 詹姆斯‧湯姆森(James Thomson,1700-1748),(The Literary Encyclopedia):http://www.litencyc.com/php/sworks.php?rec=true&UID=7676(第一次檢索日期:2016.12.25)
3. http://catalog.hathitrust.org/Record/011557250)(第一次檢索日期:2016.12.25)
(The Literary Encyclopedia):4.http://www.litencyc.com/php/sworks.php?rec=true&UID=7676(第一次檢索日
期:2016.12.25)
5. http://www.timetw.com/48665.html (第一次檢索日期:2017. 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