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何芝宜
論文名稱: 影響消費者參與企業微網誌互動之動機研究-以Plurk為例
A Study to the Motivation Influencing Consumer Participating Enterprise Microblogging Interaction – Take Plurk as an Example
指導教授: 王健華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圖文傳播學系
Department of Graphic Arts and Communications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9
中文關鍵詞: 微網誌行銷噗浪參與動機互動行為
英文關鍵詞: Microblogging Marketing, Plurk, Participate Motivation, Interac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10下載: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近年來網際網路技術趨向成熟,許多新興的網路服務、社群平台也隨之興起。2006年微網誌服務推出,並迅速在世界造成一股風氣,人們使用網路的習慣及觀念也隨之改變;許多企業深諳人潮就是錢潮的道理,看準了微網誌的行銷潛力,紛紛將行銷資源投向微網誌這塊大餅,於主流微網誌平台上建立起新的行銷戰場。過往的研究顯示,微網誌是一種屬於互動性高的社交網路工具。然而,國內企業的微網誌朋友數及粉絲數量固然多,但這些企業的噗文回應數量卻往往只維持在20-30則左右,從比例來看僅佔了0.1%不到。本研究即以這個角度為出發點,透過「參與動機」及「互動行為」兩大構面,探討消費者行為。
    本研究「參與動機」由Davis et al.的動機模式理論所建構,「互動行為」則立基於社會交換理論。研究結果顯示:(一)不同人口變項使用者對於參與動機無顯著差異。(二)使用者之「性別」對於互動行為之「角色積極度」達到顯著差異;「年齡」對於互動行為之「結構複雜度」及「資源價值性」達到顯著差異;「教育程度」對於互動行為之「結構複雜度」也有顯著差異。(三)噗浪的「使用頻率」及「使用時間」對於「內在動機」以及「人際互動動機」皆呈現顯著差異;「使用資歷」對於「內在動機」呈現顯著差異。(四)噗浪的「使用頻率」及「使用時間長度」對於「角色積極度」及「資源價值性」皆呈現顯著差異;「使用資歷」對於「角色積極度」呈現顯著差異。(五)參與動機對於互動行為呈現正相關性。
    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也針對企業經營微網誌者提出幾點建議:(一)經營微網誌的“歡樂氣氛”(二)加強與顧客溝通(三)多舉辦各式活動(四)製造話題以吸引消費者停留。而後結研究者則可以參考本研究結果,了解消費者行為後,進而探討企業微網誌廣告內容的差異對於消費者行為的影響及差異。

    The internet technology is getting mature nowadays, a number of social network services and community platforms also rise up in the meantime. As a result, many companies understand that the crowd is money, seeing the potential of microblogging marketing, they started to throw marketing resources into microblogging services, building a new marketing battlefiled in the mainstream microblogging platforms. In the past researches showed that microblogging is a highly interactional social network service, but researcher just found that in Taiwan, even business microbloggings have a lot of followers, the replying percentage is merely 0.1%. In this research, researcher use ―Participate Motivation‖ and ―Interaction‖ as the researching concept to investigate consumer actions.
    In this research, the ―Participate Motivation‖ i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Motivation‖, and the ―Interaction‖ i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ocial Exchange‖. The research result is as below:
    A. Different user backgrounds show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articipate Motivation.
    B. Different user backgrounds show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Interaction concept.
    C. Different Plurk Using habits show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articipate Motivation.
    D. Different Plurk Using habits show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Interaction concept.
    E. Participate Motivation is positive correlation to Interactions.

    目次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i 目次 iii 表次 v 圖次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7 第三節 研究問題 7 第四節 研究流程 8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9 第六節 名詞解釋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消費者虛擬社群 11 第二節 微網誌的定義、特性與行銷 16 第三節 企業微網誌 23 第四節 參與虛擬社群之動機 27 第五節 參與虛擬社群互動之行為 3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7 第二節 研究方法 38 第三節 研究對象 38 第四節 研究變數之操作型定義 39 第五節 研究工具 43 第六節 研究實施 43 第七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46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48 第一節 基本資料分析 48 第二節 消費者參與互動之動機之敘述性統計 51 第三節 消費者參與互動行為之敘述性統計 55 第四節 消費者參與企業微網誌互動動機之差異分析 59 第五節 消費者參與企業微網誌互動行為之差異分析 67 第六節 消費者互動動機及互動行為之相關性分析 7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78 第一節 研究結論 78 第二節 研究建議 83 參考文獻 85 附錄一、「影響消費者參與企業微網誌互動之動機研究」之預試問卷 91 附錄二、「影響消費者參與企業微網誌互動之動機研究」之正式問卷 95 表次 表 一 1 Facebook使用人數成長表(人數單位:百萬) 2 表 二 1 網路服務象限說明 18 表 二 2 虛擬社群的定義 11 表 二 3 互動行為的構面 35 表 三 1 參與動機之操作型定義 40 表 三 2 互動行為之操作型定義 42 表 三 3 信度係數判斷標準 44 表 三 4 消費者參與動機及互動行為調查問卷Cronbach’s α信度考驗 44 表 三 5 本研究資料分析處理表 47 表 四 1 使用者基本資料 49 表 四 2 使用者噗浪使用行為 50 表 四 3 消費者參與企業微網誌之內在動機 51 表 四 4 消費者參與企業微網誌之外在動機 52 表 四 5 消費者參與企業微網誌之人際互動動機 53 表 四 6 消費者參與企業微網誌互動之動機排名 54 表 四 7 參與者的結構複雜度 55 表 四 8 參與者的角色積極度 56 表 四 9 參與者提供之資源價值性 56 表 四 10 消費者參與企業微網誌互動行為排名 58 表 四 11 不同性別參與企業微網誌互動動機之差異分析 59 表 四 12 不同年齡參與企業微網誌互動動機之差異分析 60 表 四 13 不同教育程度參與企業微網誌互動動機之差異分析 61 表 四 14 不同職業參與企業微網誌互動動機之差異分析 61 表 四 15 不同使用頻率對於參與企業微網誌互動動機之差異分析 63 表 四 16 每次使用噗浪的時間對於參與企業微網誌互動動機之差異分析 64 表 四 17 噗浪使用資歷對於參與企業微網誌互動動機之差異分析 65 表 四 18 不同性別參與企業微網誌互動行為之差異分析 67 表 四 19 不同年齡參與企業微網誌互動動機之差異分析 68 表 四 20 不同教育程度參與企業微網誌互動動機之差異分析 69 表 四 21 不同職業參與企業微網誌互動行為之差異分析 70 表 四 22 不同使用頻率對於參與企業微網誌互動行為之差異分析 71 表 四 23 每次使用噗浪的時間對於參與企業微網誌互動行為之差異分析 72 表 四 24 噗浪使用資歷對於參與企業微網誌互動行為之差異分析 73 表 四 25 消費者參與互動動機及互動行為整體相關性之積差相關矩陣 76 表 四 26 消費者參與互動動機及互動行為分構面相關性之積差相關矩陣 76 圖次 圖 一 1 Facebook單日個別使用人數 3 圖 一 2 2009年Facebook不重複使用人數 3 圖 一 3 Plurk台灣單日個別使用人數 4 圖 一 4 研究流程圖 8 圖 二 1 目前的網路服務象限區分 18 圖 二 2網友參加虛擬社群的動機 21 圖 二 3 動機過程模式圖 28 圖 二 4 需求層次圖 29 圖 二 5 動機模式 30 圖 三 1 研究架構圖 37 圖 三 2 問卷調查資料處理與分析流程 46

    一、英文部分
    Amabile, T. M., Hill, K. G., Hennessey, B. A. and Tighe, E. M.(1994). The work preference inventory: Assessing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motivational orienta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6, 5, 950-967.
    Armstrong, A., & Hagel, J.(1996). The real value of online communitie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May-June 1996, pp. 143-141
    Barua A., Chellappa, R. and Whinston, A. B.(1995). Creating a collaboratory in cyberspac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and an implementation,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omputing, 5, 4, 417-442.
    Bustos, L.(2007). Ecommerce Microblogging: More Reasons To Use Twitter. Get Elastic. Retrieved February 3, 2011, from http://www.getelastic.com/ecommerce-microblogging-twitter-marketing/
    Blau, P. M. (1964). Exchange and power in social life. New York: JohnWiley and Sons Inc.
    Cheung, M. Y., Shek, P.W., & Sia C. L.(2004). “Virtual community of consumers: why people are willing to contribution?” Proceedings of the Eighth Pacific-Asia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 Shanghai, China, 8-11 July, 2004, pp. 2100-2107
    Davis, F. D., Bagozzi, R. P., and Warshaw, P. R.(1992). Extrinsic and intrinsic motivation to use computers in the workplace.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2, 14, 1111-1132.
    Deci, E. L. and Ryan, R. M.(1985).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 human behavior. New York: Plenum.
    Facebook. (n.d.). In Wikipedia. Retrieved December 27, 2010, from http://en.wikipedia.org/wiki/Facebook
    Facebook daily unique visitors (2010). In Google trends. Retrieved December 27, 2010, from http://trends.google.com/websites?q=facebook.com&sa=N
    Gartner Inc. (2009). Four Ways in Which Enterprises Are Using Twitter. Gartner Press Release.
    Garramone, G. M., Harris, A. C., & Anderson, R. (1986). Uses of political computer bulletin boards.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30(3), 325-339.
    Hagel, J. and Armstrong, A. (1997). Net gain: Expanding marketsthrough virtual Communities. Mass: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Hay, B.(2009). Twitter Twitter – But who is Listening? A Review of the Current and Potential Use of Twittering as a Tourism Marketing Tool. School of Business, Enterprise and Management, Queen Margaret University, Edinburgh EH21 6UU, Scotland, UK.
    Holland, J., & Baker, S. M. (2001). Customer participation in creating site brand loyalty. Journal of Interactive Marketing, 15(4), 34-45.
    Howard, R. (1993). The virtual community: Homesteading on theelectronic frontier. Mass: Addison Wesley.
    Kassarjian, H. H. (1977). Content Analysis in Consumer Research.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4(1), 8-18.
    Kwon, O. and Wen, Y. (2009). 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social network service use,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Maclara, P., & Catterall, M.(2002). “Researching the social web: marketing information from virtual communities” Marketing Intelligence & Planning, Vol. 20, No. 6, 2002, pp.319-326
    Maslow, A. H. (1970).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N. Y.: Harper & Row
    McWilliam, G.(2000). “Building stronger brands through online communities,”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Vol. 41, No. 3, Spring 2000, pp.43-54
    Molm, L. D. (2001). Theories of social exchange and exchange networks. In G. Ritzer & B. Smart (Eds.), Handbook of social theory. (pp. 260-272). London: Sage
    Mowen, J. C. & Minor, M.(2001). Consumer Behavior. New Jersey: Princeton Hall.
    Plurk Taiwan daily unique visitors (2010b). In Google trends. Retrieved December 27, 2010, from http://trends.google.com/websites?q=plurk.com&geo=TW&date=all&sort=0
    Rafaeli, S. (1988). Interactivity: From new media to communication, In Hawkins, R. P.,Wiemann, J. M. and Pingree, S. (Eds.). Advancing Communication Science: Merging Mass and Interpersonal Processes, CA: Sage:110-134.
    Rau, P. P. L., Gao, Q., Ding, Y. (2008).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evel of intimacy and lurking in online social network service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4, 2757–2770.
    Rockart, J. F. and Flannery, L. S.(1983). The Management of End-user Computing.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26, 10.
    Ryan, J.(1995). A Use and Gratification Study of the Internet Social Interaction Site LambdaMOO: Talking with Dinos. Ball State University, Thesis for Master Degree.
    Saleem, N.(1994). Alternative perspectives of user participation: practical implications. Computer Personal, 25-31.
    Schiffman, L. G. & Kanuk, L. L. (1983). Consumer Behavior. Singapore: Prentice Hall.
    Schubert, P., & M. Ginsburg (1999). Virtual Communities of Transaction: The Role of Personalization in Electronic Commerce. In: Proceedings of the 12th International Bled Electronic Commerce Conference, Bled, Slovenia.
    Schonfeld, E. (2010). Costolo: Twitter Now Has 190 Million Users Tweeting 65 Million Times A Day . TechCrunch. Retrieved December 27, 2010, from http://techcrunch.com/2010/06/08/twitter-190-million-users/
    Short, J., Williams, E. and Christie, B. (1976).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telecommunications. London : Wiley.
    Sigler, M. G. (2009). Ashton Kutcher Promises To Punk Ted Turner If He Beats CNN To A Million Twitter Followers. TechCrunch. Retrieved December 27, 2010, from http://techcrunch.com/2009/04/13/ashton-kutcher-promises-to-punk-ted-turner-if-he-beats-cnn-to-a-million-twitter-followers/
    Song, I., Larose, R., Eastin, M. S., & Lin, C. A. (2004). Internet gratifications and internet addiction: On the uses and abuses of new media. Cyber Psychology & Behavior, 7 (40), 384-394.
    Suh, K., Kim, S. and Lee, J. (1994). End-user Computing Abilities and the User of Information Systems. Computer Personal, April 1994, 3-14.
    Yoo, H.(1996). The Gratification of the Internet: A pilot study.
    Weinberg, T.(2009). The New Community Rules: Marketing on the Social Web. O'Reilly Media, Inc. 126-127
    World Tourism, (2009). 17 ways you can use twitter; a guide for beginners marketers and business owners. Retrieved June 23, 2009 from http://www.world-tourism-news.eu/news/a17-ways-you-can-usetwitter-a-guide-for-beginners-marketers-and-business-owners/

    二、中文部分
    王石番(1991)。傳播內容分析法: 理論與實證。台北市:幼獅。
    王碧媜(1999)。消費動機、服務品質與購後行為關係之研究-以大學推廣教育為例。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方盈潔(2009)。微網誌使用行為研究:以PLURK使用者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江姿慧(2000)。使用者參與虛擬社群之行為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江幸蓁(2006)。虛擬社群認知、持續使用、實體接觸意願之研究。開南管理學院資訊及電子商務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郁瑄、林婉玉、施琬婷、莊翠涵、陳靜(2009, December 22)。網路行銷新趨勢 微網誌漸成企業行銷主流。銘傳大學MOL銘報即時新聞。2010/6/17取自:http://mol.mcu.edu.tw/showmore_search_2009.php?enid=99239
    李芝靜、余若芸 (1994)。生活型態及社會因素區隔之超級市場消費行為。銘傳學刊。5,1-99。
    李思儀(2007)。消費者虛擬社群成員的參與動機對互動行為影響之研究。屏東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所碩士論文,屏東縣。
    李怡志(2009)。你的品牌有粉絲嗎?動腦新聞。2011/2/3取自:http://www.brain.com.tw/News/NewsPublicContent.aspx?ID=13020
    吳盛、林東清、林杏子(2006),以社會交換理論觀點探討影響虛擬團隊成員知識分享行為因素,資訊管理學報,13(1),193-219。
    吳肇銘、范錚強(2000)。網站使用意向模型之建構與實證─技術接受模型之運用。管理學報,17(3),461-481。
    吳明隆(2007)。Spss 操作與應用: 問卷統計分析實務。台北市:五南圖書。
    吳佩玲(2009)。2009年我國家庭寬頻應用現況與需求調查—應用行為。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資策會FIND網站。2010/12/28/取自: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many&id=245
    邱宏仁(1997)。行銷學。台北市:華泰文化網
    林生傳(1996)。教育心理學。台北:五南出版社。
    林子凱(2002)。線上遊戲『天堂』之使用者參與動機與滿意度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博士班碩士論文,台南市。
    林俊劭(2009)。微網誌成企業新利器。商業周刊網路雜誌。2009/12/2取自: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webarticle.php?id=36838&p=1
    林雅卿(2010)。臺中縣國小打擊樂團學童參與動機與社會支持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翁秀琪(1996)。台北市國民小學學童觀賞電視與其晚間作息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孫思源(2001)。由社會交換理論探討資訊系統委外合夥關係之影響因素。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高雄市。
    孫傳雄(2009a)。孫傳雄的微網誌行銷個案講座(1)-從 Dell 戴爾電腦利用 Twitter 微網誌行銷賺進300萬美金談起。2011/2/3取自:http://www.gururu.tw/dell-twitter%E8%A1%8C%E9%8A%B7%E5%80%8B%E6%A1%88%E7%A0%94%E7%A9%B6.html
    孫傳雄(2009b)。關於企業微網誌行銷的過去、現在與未來。2011/2/3 取自http://www.gururu.tw/%E4%BC%81%E6%A5%AD%E5%BE%AE%E7%B6%B2%E8%AA%8C.html
    孫傳雄(2009c)。如何利用噗浪(Plurk)微網誌來進行網路行銷-行銷策略與實務運用的講解。2011/7/14 取自http://www.gururu.tw/Plurk_marketing
    張紹勳(2001)。研究方法。台中市:滄海。
    陳佩芬(2007)。從社會交換理論及交易成本理論探討教師教科書再購意願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市。
    陳智文(2009)。用Twitter打促銷 戴爾賺進650萬美元。2011/2/3 取自http://www.zdnet.com.tw/news/web/0,2000085679,20143264,00.htm
    陳品先(2010)。Twitter已成為新的新聞平台,PTT八卦版亦如是。數位時代網路雜誌。2011/1/5取自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cid/0/id/16037
    許佩珊(2010)。影響使用者加入企業微網誌好友之因素研究—以動機觀點。中原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黃仁竑、許政穆、尹惠瑛、宋怡昆(2001)。網路教學系統之多媒體互動機制。教育與資訊雜誌,82,2-11。
    黃玉琪(2010)。ihergo合購虛擬社群消費者行為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學習領域教學碩士論文,台北市。
    雲惟彬(2008)。The Rise, History And Future Of Microblogging。2010/9/27取自: http://www.slideshare.net/alvinwoon/the-rise-history-and-future-of-microbloggin
    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公司(2010a)。Facebook應用程式2009Q4統計:開心農場最多人使用!2011/1/3取自:http://www.insightxplorer.com/news/news_02_09_10.html
    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公司(2010b)。網路口碑影響大,網友購物前會先參考虛擬社群意見。2011/1/3取自:http://www.insightxplorer.com/news/news_05_28_10.html
    微網誌(2009)。維基百科。2010/12/28取自:http://zh.wikipedia.org/zh-tw/%E5%BE%AE%E7%BD%91%E5%BF%97
    葉芬廷(2002)。教師專業虛擬社群之國小教師會員使用動機、行為與滿意度之調查研究 ---以思摩特網(SCTNet)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市。
    廖雪蓉(2005)。消費者虛擬社群之參與對品牌忠誠度之影響。東吳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劉美稚(1999)。台灣職業棒球消費行為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廣告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樂和靄(2010)。企業行銷新方向-利用微網誌「主動」拉近客戶距離。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資策會FIND網站。2010/12/28/取自: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news&id=5701
    韓志傑(2009)。企業如何運用微網誌接觸潛在消費者,最Hot的微網誌行銷。2011/2/3取自:http://www.mycfbook.com/profiles/blogs/qi-ye-ru-he-yun-yong-wei-wang
    蕭銘鈞(1998)。台灣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使用動機、滿足程度與網路成癮現象之初探。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羅美玲(1999)。電子報讀者之動機分析。元智大學資訊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蘇芬媛(1996)。網路虛擬社區的形成-MUD之初探性研究。國立交通大學傳播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市。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