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怡婷
Chen,Yi-Ting
論文名稱: 足球選手培育體系之研究--以中國職業足球選手為例
The Study of Training System of Football Players-The case study of chinese profession football players
指導教授: 程紹同
Cheng, Shao-Tu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8
中文關鍵詞: 足球選手職業足球選手培育機構培育體系
英文關鍵詞: Football players, professional football players, training agency, training system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70下載:2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足球選手培育體系之研究—以中國職業足球選手為例

    摘 要

    本研究旨在以中國足球選手培育之社會背景、法令與政策為基礎,探討中國足球選手培育體系之架構內容,進而討論中國足球選手培育現況與特點。其次藉由中國足球選手培育體系之模式,作為臺灣足球選手培育之借鏡。本研究透過內容分析法與深入訪談法進行分析探討後,其研究結果發現如下:
    一、中國的社會環境從傳統體制改為資本主義的市場競爭,使得中國足球運動邁入職業化的經濟體制,創造出中國多元化的足球選手培育體制。
    二、自1979年中國提出19項法令與25項政策文件後,其足球培育改善方為提高足球選手技術水平、發展業餘體育運動,逐漸轉為重視兒童、青少年培育工作,後轉發展為重點加強學校體育與足球選手的文化素質。
    三、中國足球選手培育體制依照「思想一盤棋,組織一條龍,訓練一貫制」分為初、中、高三種等級,並由學校體系、業餘體系、俱樂部體系的培育單位,分別進行足球選手的培育訓練。
    四、中國足球培育單位約有3,000多所學校,選手約有30,000名左右,而職業足球隊伍約有46隊,職業足球選手每年維持在1,000人左右。中國足球選手培育單位呈現多量且多元化的發展視為最大的特點;但各培育單位銜接不良、多數足球選手文化素質低落、職業俱樂部青年培育不確實,為中國足球選手培育最主要的詬病。

    關鍵詞:足球選手、職業足球選手、培育機構、培育體系

    The Study of Training System of Football Players
    –The Case Study of Chinese Professional Football Players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social background, law and policy of Chinese Professional football players then through the framework of training system of Chinese players. Furthermore, the current status and situation of training system of Chinese players were discussed. Also the results were provided as a reformation for Taiwan. Through the content analysis and in-depth interview resulted in:
    1. From the changing system of Chinese traditional social environment into competitive capitalism, it formalized Chinese Professional Football and created multiple training systems of Chinese football players.
    2. After 1979,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ctualizes 19 laws and acts and 25 policy documents. The improvement direction of training system changed from advancing the skill level of football players, developing the mature sports into placing on children and teenagers and enhances the school sports and culture sense of football players.
    3. The training system of football players follows the rules as preparing completely and wildly like a network, integrating football players as a whole system in different ages and training system in coincidence. And it divided into three different kinds of category as basic, middle and high level to train the football players by the system of schools, amateur and club.
    4. Currently, there are more than 3,000 schools and 30,000 players as supported foundations. And the professional football players maintain around 1,000 players in 46 professional teams in every year. The characteristic of training system of Chinese football is multiple and quantitative. But the poor connection of different category of the training system, most of the football players are lack of culture sense and training the players without completely are the disadvantages of training systems of Chinese football players.

    Keywords: Football players, professional football players, training agency, training system.

    目 次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01 第二節 研究目的……………………………………………………06 第三節 研究問題……………………………………………………06 第四節 研究範圍……………………………………………………07 第五節 研究限制……………………………………………………07 第六節 名詞釋義……………………………………………………08 第七節 用語敘述說明………………………………………………10 第貳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人力資源培育之相關理論…………………………………11 第二節 中國職業足球選手培育法令政策之相關文獻……………17 第三節 中國職業足球選手培育機構體制之相關文獻……………20 第四節 其他國家職業足球選手培育機構體制之相關文獻………25 第五節 本章總結……………………………………………………28 第叁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30 第二節 研究流程……………………………………………………32 第三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33 第四節 研究信度與效度……………………………………………34 第肆章 職業足球選手培育之環境 第一節 中國足球運動發展之概況………………………………… 35 第二節 中國職業足球選手培育之社會背景……………………… 41 第三節 中國職業足球選手培育之法令與政策…………………… 46 第四節 其他國家足球選手培育之法令與政策…………………… 55 第五節 本章總結…………………………………………………… 62 第伍章 職業足球選手培育之體系 第一節 中國職業足球選手培育之機構…………………………… 65 第二節 中國職業足球選手培育之體制…………………………… 77 第三節 其他國家職業足球選手培育之機構與體制……………… 83 第四節 中國職業足球選手培育之現況……………………………102 第五節 其他國家職業足球選手培育之現況 …………………… 107 第六節 本章總結 ………………………………………………… 123 第陸章 分析與討論 第一節 中國職業足球選手培育體系之特點………………………126 第二節 其他國家職業足球選手培育體系之特點…………………132 第三節 本章總結……………………………………………………136 第柒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138 第二節 建議…………………………………………………………139 參考文獻………………………………………………………………143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丁濤、王芬、金曉平、饒莉(2005)。對於英國體育發展狀況的考察與研討。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8(11),1485-1487。
    中國足球協會(1992)。1992年全國足球工作會議文件。北京:中國足球協會。
    中國足球協會(1996)。1996年全國足球工作會議文件。北京:中國足球協會。
    中國足球協會(2001)。中國足球深化改革研究。北京:中國足球協會。
    中國足球協會(2005a)。中國足球協會註冊工作管理暫行規定。2005年3月29日,取自於中國超級足球聯賽官方網站http://www.cslsport.org.cn/
    中國足球協會(2005b)。中國足球工作報告(2003年8月28日)。2005年3月29日,取自於中國超級足球聯賽官方網站http://www.cslsport.org.cn/
    中國足球協會(2005c)。中國足球協會業餘俱樂部暫行管理辦法。2005年3月29日,取自於中國超級足球聯賽官方網站http://www.cslsport.org.cn/
    中國足球協會(2006)。2006中甲積分榜。2006年4月25日,取自中國足球協會網站http://fa.sport.org.cn/ssdt/
    中國新浪網(2006)。2006年中國乙級足球聯賽報導。2006年4月29日,取自中國新浪網http://sports.sina.com.cn/z/05zhongyils/index.shtml
    中華民國足球協會(2005a)。九十五年全國少年盃足球錦標賽秩序冊,臺北:中華民國足球協會。
    中華民國足球協會(2005b)。九十五年全國青少年盃足球錦標賽秩序冊,臺北:中華民國足球協會。
    中華民國足球協會(2005c)。九十五年全國青年盃足球錦標賽秩序冊,臺北:中華民國足球協會。
    中華民國足球協會(2005d)。九十五年全國足協盃錦標賽秩序冊,臺北:中華民國足球協會。
    中華民國足球協會(2006)。95年役男國家代表隊儲備選手甄選須知。2006年4月20日,取自中華民國足球協會網站http://www.ctfa.com.tw/announcecontent.asp?ann_id=42。
    中華臺北足球協會(1998)。中華足球年鑑。臺北:中華臺北足球協會。
    王文科(1986)。教育研究法(7版)。臺北:五南。
    王宗吉(1999)。體育運動社會學。臺北:銀河文化。
    王惠玲(2004)。臺灣足球運動發展之研究(1945~2000)。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台東市。
    王敬中(2005)。國務院新聞辦發表《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白皮書。2005年10月19日,取自新華網www.XINHUANET.com  
    王鵬濤、江芬(2003)。對日本足球後備力量培養狀況的研究。遼寧體育科技,25(2),17-19。
    亦諸(1994)。加速培養高水平運動後備人才的塔基工程開始實施。學校體育,4,8。
    行政院主計處(2004)。民間消費型態。臺北:行政院主計處。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01)。振興學生足球運動方案。2005年10月29日,取自於中華民國行政院體育委員會官方網站http://www.ncpfs.gov.tw/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05)。行政院體育委員會中程施政計畫草案(94-97年度)。2006年4月18日,取自行政院體委會網站http://www.ncpfs.gov.tw/。
    吳長展(2005)。中國優秀運動員獎勵制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復新(2003)。人力資源管理:理論分析與實務應用。臺北:華泰文化。
    宋全徵(2004)。中國競技體育人才開發。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李弘斌(2006)富邦企業足球聯賽,富邦、中鋼激戰足壇雙雄。2006年5月30日,取自中華民國足球協會足球快報http://www.ctfa.com.tw/newscontent.asp?index=8
    阮光苗(1992)。對體教結合培養體育後備人才的思考。學校體育,1,52。
    周文淵(1995)。中國足球贊助企業狀況。2006年5月25日,取自中國財富雜誌網站http://www.globrand.com/column/readcf/
    周爾捷(2005)。中國首次全面闡述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2006年5月4日,取自新華網 http://big5.xinhuanet.com
    周璋斌(1996)。足球聯賽主客場的作用分析。廣西體育科技,17(1),10-13。
    林安妮、安雪莉(2003)。中國足球的百億商機。中國通財經月刊,111,48。
    武育勇(1993)。大陸運動員培訓制度。載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校體育研究與發展中心(主編) 1993海峽兩岸學校體育學術研討會報告書(23-27)。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金兌妍(譯)(2002)。世界杯足球賽與商業化。國民體育季刊,31(3),75-78。(金鐘,2002)。
    侯海波(2003)。德國促進競技體育發展的措施。2006年5月5日,取自中國體育資訊網  http://www.sportinfo.net.cn/show/title.asp?TID=4572。
    洪金水、陳寶億(2004)。足球運動體制化過程之探討。大專體育,75,95-100。
    胡斌(2005)。論我國職業足球俱樂部的可持續發展。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5(1),31-34。
    郁靜、李協榮、潘紅榮(2000)。韓國、日本、中國足球職業化發展的比較研究。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3(4),547-549。
    孫建中(1999)淺談足球後備人才不足的原因。鄭州煤炭管理部學院學報,14(4),71-73。
    徐本力(1993)。大陸學校課餘體育訓練之策略。載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校體育研究與發展中心(主編)1993海峽兩岸學校體育學術研討會報告書(46-54)。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徐本力(1997)。我國學校課餘運動訓練的現況與對策。體育學刊,2,81-83。
    徐金山、徐國平(1998)。日本足球運動水平迅速提高的主要原因。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2(1),80-84。
    徐金山、陳效科、金嘉燕(2002)。對日本青少年足球發展過程的研究。中國體育科技,38(5),15-18。
    馬樟生、麻雪田(2005)。我國職業足球運動人力資源現狀及對策研究。中國體育科技,41(1),50-52。
    高庸(2002)。如何振興我國的足球運動。大專體育,60,8-10。
    國家體委(1964)。青少年業餘體育學校試行工作條例(草案)。載於國家體委政策研究室(主編)體育運動文件選編1949-1981(頁548-549)。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82)。
    國家體委(1979a)。國家體委關於提高我國足球技術水平若干措施的請示。載於國家體委政策研究室(主編)體育運動文件選編1949-1981(頁516-519)。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82)。
    國家體委(1979b)。1979年全國體育工作會議紀要。載於國家體委政策研究室(主編)體育運動文件選編1949-1981(頁132-139)。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82)。
    國家體委(1980)。關於加速提高體育運動技術水準的幾個問題的請示報告。載於國家體委政策研究室(主編)體育運動文件選編1949-1981(頁140-144)。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82)。
    國家體委(1981)。國家體委關於下發體育學院的任務、系科設置、專業設置和修業年限意見的通知。載於國家體委政策研究室(主編)現行體育法規彙編1949-1988(頁373-389)。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0)。
    國家體委(1982)。1981年全國足球訓練工作會議紀要。載於國家體委政策研究室(主編)體育運動文件選編1982-1986(頁326-331)。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89)。
    國家體委(1983)。國家體委關於進ㄧ步發展業於訓練的意見。載於國家體委政策研究室(主編)現行體育法規彙編1949-1988(頁86-90)。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0)。
    國家體委(1986)。國家體委關於加速培養高水平運動後備人才的指示。載於國家體委政策研究室(主編)體育運動文件選編1982-1986(頁67-79)。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89)。
    國家體委(1986)。國家體委關於體育體制改的決定(草案)。載於國家體委政策研究室(主編)體育運動文件選編1982-1986(頁67-79)。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89)。
    國家體委計畫財務司(1998)。體育事業統計年鑑1998。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國家體育總局(1999)。少年兒童體育學校管理辦法。載於國家體育總局(主編)中國體育年鑑1999(頁136)。北京:中國體育年鑑社。
    國家體育總局(2003)。關於大力推進體教結合、加強學校體育工作、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培養體育後備人才的意見。載於國家體育總局(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規彙編2000-2002(頁565-568)。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
    張吉龍(2000)。中國足球及產業化發展。體育文史,6,4-6。
    張林、戴健、陳融(2001)。我國職業體育俱樂部的形成與發展。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7(1),1-4。
    張敏先(2005)。日本足球運動員的培養體系。足球理論與實踐,1,16。
    張磊(2004)。江西省足球後備人才培育體系的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江西師範大學,南昌市。
    張緯良(1999)。人力資源管理。臺北:華泰文化。
    張曉健(2004)。江蘇省男子足球後備人才培養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蘇州大學,蘇州市。
    張瓊玲(1993)。人力資源培訓理論的探討。人事月刊,1(5),52-57。
    張獻忠(2005)。關於傳統文化對於我國足球運動發展的影響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廣西師範大學,桂林市。
    教育部體育司(2004)。ㄧ人一運動,一校一團隊計畫。臺北市:教育部體育司。
    曹靈、李明(2001)。我國大中小學優秀體育後備人才依體化培養模式研究。南京體育學院學報,15(4),21-23。
    梁清(1993)。加強競技體校訓練管理問題的探討。成都體育學院學報,19(1),21。
    梁棟(2002)。我國足球後備人才培養的結構轉型及其可持續發展-中國足球學校與BTV三高足球俱樂部的剖析。北京體育大學研究生學位論文摘要彙編(2002屆)(頁46-47)。北京:北京體育大學。
    許龍池(1997)。中共足球運動競賽體制發展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逢偉(1996)。職業化掀起你的蓋頭來。新體育,2,12-15。
    陳威村(2004)。中國大陸體育俱樂部發展過程之探討。中華體育,17(3),124-127。
    陳思先(2004)。奧運金牌夢背後的危機-體委會將遭裁併的困境與體育預算分配的不合理。2005年11月20日,取自於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分析網站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EC/093/EC-B-093-035.htm.
    陳鴻雁(2003)我國國民運動意識之調查研究。臺北:行政院體委會。
    曾白清(1989)。改革學校運動隊组建方法的嘗試。學校體育,2,43-44。
    程紹同(2001)。第5促銷元素~運動贊助行銷新風潮。臺北:滾石文化。
    費國禎(2002)。北京砸一百億搞踢球運動。商業週刊,760,100-101。
    黃天佑(2003)。臺灣足壇怪現象。2003年4月2日,取自於蕃薯藤運動網-足球專區 http://sports.yam.com/list.php/soccer/expert/7
    黃文祥(1990)。臺灣地區足球運動現況之研究。中華體育,14 (1),43-49。
    黃文祥(1996)。臺灣足球職業化中培養後被人力的問題分析。臺灣體育,88,45-46。
    黃文祥(1997)。大陸足球運動發展之研究。國民體育季刊,26(2),114-121。
    黃文祥(2000)。臺灣地區足球運動現況之研究。中華體育,14(1),44-48。
    黃永旺(1994)。中共運動員培訓制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黃金鼎(2002)。軍事機構經營管理人才培育之研究-以海軍軍官學校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長榮大學,台南市。
    黃春木(2001)。戰後臺灣社會升學主義之形成與發展。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黃英忠(1989)。現代人力資源管理。臺北 : 華泰文化。
    黃煜(2004)提升我國職業棒球經營策略之探討。國民體育季刊,33(4),28-34。
    楊立新、井建斌(2006)中國政治改革最佳路線。2006年1月12日,取自馬克思思想主義研究網http://myy.cass.cn/file/2006011221559.html
    楊再淮、俞繼英(2003)。論競技體育後備人才資源與可持續發展。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7(1),1-4。
    詹德基(1990)。中共體育運動委員會的發展與分析。臺北:中華臺北奧會。
    詹德基(1991)。中國體育體制改革之研究。臺北:中華臺北奧會。
    榮子風(2003)中國足球報:甲A紀念碑。2005年10月29日,取自中國足球報官方網站http://www.sportsonline.com.cn/BIG5/channel23/20031124/190321.html
    榮源國中(2003)。宜蘭縣立榮源國中足球訓練計畫。2006年3月20日,取自宜蘭縣立榮源國中網站www.ryjh.ilc.edu.tw/
    維基百科(2006)世界盃足球賽。2006年6月1日,取自於維基百科網站http://zh.wikipedia.org/wiki/
    趙快生、金曉平(2002)。日本足球運動迅速發展與崛起的原因探討。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5(4),548-550。
    趙柯剛(2005)。山東省青少年足球後備人才培養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山東師範大學,濟南市。
    趙榮瑞(2001)。職業足球發展之研究-以大陸職業足球為例。未出版教師升等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台中市。
    趙榮瑞、呂桂花、黃文祥(1999)。日本職業足球之探討,國立臺灣體育學院學報,4,165-167。
    劉民勝、麻雪田(2001)。中國與英格蘭、德國、比利時歐洲三國職業足球狀況比較。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4(1),116-118。
    劉福安、李爭南(2004)。決定足球發展與成績的宏觀經濟和社會因素-中、日、韓三國足球發展的現狀與展望。體育科學,24(11),8-12。
    潘丁一(2004)。知識就是力量探討中國足球萎靡不振之原因。2006年5月4日,取自潘丁一文集網頁http://www.boxun.com/hero/panyiding/103_1.shtml。
    蔣宜貞(2002)。政府花十萬元打發阿扁的足球年-「世界華人足球賽」是最冷的國慶活動。商業週刊,778,80-81。
    鄭美幸、梁文科(2001)。成為優秀國貿人才關鍵影響因素之探討。第十六屆全國技術及職業教育研討會:商業類、管理組論文集,頁41-50。
    鄭瑞霞(2006)。足協賣完中超賣國足,盈方簽約預期收入將超兩億。2006年5月2日,取自中華網足球頻道http://football.china.com/zh_cn/news/teamchina.html
    戴文(2004)。我國普通高校體育教育專業的現況與分析。上海體育學院學報,16(2),42。
    韓勇、王浦(2001)。我國足球學校現狀與對策研究。首都體育學院學報,12(2),68-71。
    藩蓬香、李有香、王朝瞭、淡豐田(2001)。中國足球後備人才培養歷史回顧與探究。首都體育學院學報,13(7),72-75。
    體育資源網(2005)。日本體育振興法。2005年10月22日,取自體育資源網 http://www.sportnet.cn/news/show_new.asp?id=430

    二、外文部分
    Bushnell, D.S. (1990). Input, process, output : A model for evaluating training.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Journal, 44(3), 41-43.
    Byars, L.U., & Rue, L.W. (1991).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New York : Mcgaw Book .
    The Football Association (2006a). The football development strategy2001-2006, Retrieved May 8, 2006, from The Football Association Web site: http://www.thefa.com
    The Football Association (2006b). Football for all, Retrieved May 8, 2006, from The Football Association Web site: http://www.thefa.com
    The Football Association (2006c). Child protection and best practice guidelines, Retrieved May 8, 2006, from http://www.thefa.com
    Wikipedia (2006). German football league system, Retrieved May 12, 2006, from http://en.wikipedia.org/wiki/German_football_league_system
    William, M. G., & Thayer, P. W. (1961). Training in business and industery, New York : Mcgraw Book .
    日本文部科學省(2005)。スポーツ振興基本計畫。取自於日本文部科學省官方網址http://www.mext.go.jp/a_menu/03_b.htm
    日本サッカー協会(2004a)。2004 U-6ガイドライン。東京:財團法人日本サッカー協会。
    日本サッカー協会(2004b)。2004 U-8ガイドライン。東京:財團法人日本サッカー協会。
    日本サッカー協会(2004c)。2004 U-10ガイドライン。東京:財團法人日本サッカー協会。
    日本サッカー協会(2004d)。2004 U-12指導指針。東京:財團法人日本サッカー協会。
    日本サッカー協会(2004e)。2004 U-14指導指針。東京:財團法人日本サッカー協会。
    日本サッカー協会(2004f)。2004 U-16指導指針。東京:財團法人日本サッカー協会。
    日本サッカー協会(2004g)。2004 U-18指導指針。東京:財團法人日本サッカー協会。
    日本サッカー協会(2005a)。コース育成。2005年10月22日,取自日本サッカー協会官方網址 http://www.jfa.or.jp/
    日本サッカー協会(2005b)。強化方針。2005年10月22日,取自日本サッカー協会官方網址 http://www.jfa.or.jp/
    日本サッカー協会(2006)。選手、チームの登録。2006年5月12日,取自日本サッカー協会官方網址 http://www.jfa.or.jp/
    日本プロサッカーリーグ(2005a)。2005 J.LEAGUE MANAGEMENT DATE東京:社團法人日本プロサッカーリーグ。
    日本プロサッカーリーグ(2005b)。2005 J.LEAGUE PROFILE。東京: 社團法人日本プロサッカーリーグ。
    日本プロサッカーリーグ(2005c)。2005 J.LEAGUE規約、章程集。東京: 社團法人日本プロサッカーリーグ。
    日本プロサッカーリーグ(2006)。Jリーグ関連リンク。2006年5月18日,取自日本プロサッカーリーグ官方網址http://www.j-league.or.jp/links/
    佐野毅彥(2003)。Jリーグ百年構想。東京:財團法人日本サッカー協会。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