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珮華
Pei-hua Wu
論文名稱: 「會」的中介語分析—以日籍學習者為例
Interlanguage Analysis of “Hui”: The case of Japanese learners
指導教授: 曾金金
Tseng, Chin-Chi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7
中文關鍵詞: 能願動詞中介語分析日籍學生漢日對比
英文關鍵詞: HUI, modal verbs, interlanguage analysis, Japanese learners, contrastive analysi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78下載:5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以日籍學生「會」的中介語做為研究材料,從日語母語以及華語教材可能影響學習者中介語的假設為出發點,對比「會」在漢語及日語的用法有何異同;以解釋學習者遺漏「會」或誤用其他能願動詞(如:要、能、可以)的導源。
    漢日語語料的對比結果發現:日語動詞變化可涵蓋「會」的語義。表能力時,以可能動詞「~れる(reru)/~られる(rareru)」→(會/能~)、「~できる(dekiru)」→(會/能~)或可能表現「~ことができる(koto ga dekiru)」→(會/能/可以~)呈現;表未來行為則以原形「~る(ru)」、禮貌形「~ます(masu)」敘述,此形式概念為漢語一般動詞,轉換時易缺少「會」的可能義與突出焦點之功能。
    其次,分析日籍學生「會」的書面語料,發現教材對「會」詞性及語義解說易造成錯序、誤代的訓練遷移現象,如:「*她再會來一次。」。日籍學生尚有三種系統性的中介語形式:○1「會」的遺漏;○2「會」與表行動完成的「了」合用或誤代,及○3「會」的添加。基於上述特徵及對比結果,再進行翻譯問卷的收集,以評估偏誤來源為母語影響的可能性。
    問卷結果顯示日籍學生中介語的來源受母語的影響甚大:由於日語為表現時制(tense)的語言系統,動詞原形「~る(ru)」、禮貌形「~ます(masu)」、過去形「~た(ta)」,造成「會」、「了」合用的合理性;且日語副詞「きっと(kitto)」(一定)出現時,常省略「會」標記態度、調節肯定語氣的功能。
    理解偏誤可能的肇因後,本文提出教師在教學時可注意以下幾點:○1不同情境及帶有語氣副詞「一定」、「說不定」下,理解「會」的語用功能;○2釐清「會」與「了」的搭配限制,說明能願的未來時制與動作完成時制的衝突;○3能願動詞類詞語的語義區分練習(如:會、能/可以;會、要);○4結合語法規則進行語序教學(如:動介詞不能連接「會」、部分副詞不能修飾「會」等),使學習者對能願動詞間的辨別與其功能更加清楚。

    Modal verbs play a special role in showing a speaker’s attitude and willingness. In our study, we focus on Japanese learners’ interlanguage usage of the Chinese “Hui”. We compared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Hui” and the Japanese voice system and evaluated the possibility of L1 transfer and the transfer of training from textbooks.
    First, we employed translation corpus data of Japanese and Chinese and confirmed that the previous studies that the usage of “modal suffixes” (such as “–reru”, “–rareru”, “–dekiru”in Japanese) and “modal expressions” (like “–koto ga dekiru” in Japanese) are similar to “Hui” in indicating capability. However, to express possibility and willingness, Japanese speakers often use “–ru” and “–masu” instead which mean action in the future in Chinese and use “–darou” and “–desyou” which are used as suffix markers to express one’s attitude.
    Secondly, after analysing students’ written sentences from both grammatic and semantic perspectives, we found that the description of “Hui” in Chinese textbooks may lead students to use words in the wrong order or to use the wrong modal verb in sentences. There are three distinctive interlanguage features found in our study. Learners often incorporate both “Hui” and “Le” in the same sentence when expressing possibility; or simply use “Le” only. Also, they use adverbs like “Yiding” and “Keneng” before main verbs to imply possible attitude instead of using “Hui”. Lastly, when talking about future actions, they often omit “Hui”.
    In view of the results of interlanguage and contrastive analysis, we drew up a translation questionnaire to find out the possible influences of one’s native language. The result showed that L1 transfer did influence Japanese students’ production of the Chinese expression of possibility.
    Through understanding the reason why Japanese students misunderstand or misuse “Hui”, and acknowledge the differences in Chinese and Japanese possibility expressions, language teachers may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se teaching suggestions: ○1make different situations in conversation to lead students to learn functions of “Hui”; ○2distinguish the usage of “Hui” and “Le”; ○3distinguish the meaning of modal verbs like “Hui” and “Yao” through practice; ○4gradually and thoroughly explain the positions of the modal verb “Hui” in sentences, not just follow the lexical category.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 2 第三節 名詞釋義 4 第四節 論文架構與研究流程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中介語理論 7 第二節 漢語能願動詞與日語可能態對比研究 9 2.2.1詞類定義 10 2.2.2語法形式 10 2.2.3語義範圍 12 第三節 能願動詞語法規則研究及教材呈現 22 2.3.1能願動詞「會」的語法規則 22 2.3.2「會」的語用功能 28 2.3.3「會」在華語教材中的教學說明 31 第四節 日籍學生能願動詞的偏誤研究 36 2.4.1 陳紱(2002) 36 2.4.2 呂滇雯(2002) 3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1 第一節 研究方法之選定 41 第二節 研究對象及工具 41 第三節 語料建置 44 3.3.1 漢日語對比語料 44 3.3.2 日籍學生中介語語料 52 第四章 漢日語「會」之對比分析 57 第一節 可能動詞之對比分析 57 第二節 可能表現之對比分析 65 第三節 動詞原形「る」之對比分析 71 第四節 禮貌形之對比分析 76 第五節 被動形之對比分析 80 第六節 其他形式之對比分析 82 第五章 日籍學生「會」的中介語分析 97 第一節 日籍學生能願動詞「會」的偏誤分析 97 5.1.1 遺漏偏誤 98 5.1.2 添加偏誤 101 5.1.3 誤代偏誤 102 5.1.4 錯序偏誤 106 5.1.5 其他偏誤 108 第二節 日籍學生「會」的語際遷移 110 5.2.1 可能表現「~ことができる」v.s.「能」、「可以」 110 5.2.2 日語禮貌形「~る」、「~ます」v.s. 一般動詞 113 5.2.3 日語語氣副詞、推量表現v.s. 語氣副詞、可能副詞 114 5.2.4 日語「~できない」v.s.「不會~」、「不能~」 116 5.2.5 日語被動式「~られる」v.s.「被」字句 117 5.2 小結 118 第三節 日籍學生「會」的語內遷移 119 5.3.1 語法結構及語序規則的過度概括 119 5.3.2 語義範圍的概念錯誤 123 5.3.3 語用功能的缺口 130 5.3 小結 133 第六章 教學應用與結論 135 第一節 研究發現與教學應用 135 6.1.1 研究發現 135 6.1.2 教學應用 138 第二節 研究限制 146 第三節 後續可進行研究之建議 147 參考文獻 149 附錄一 155

    中文書目
    丁賢土(2000)。日語“可能”的表達方式及其教學難點。浙江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84-88。
    王振來(1997)。能願動詞在語用祈使句中的表達功能初探。錦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98-102。
    王振來(2002)。談能願動詞在句子表達中的作用。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62-64。
    王建勤(主編)(2006)。漢語作爲第二語言的學習者語言系統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古川千春(2005,6月)。日籍學生華語習得過程中的「僵化(Fossilization)現象初探」。臺北:二十一世界華語文中心營運策略與教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439-444。
    朱德熙(1982)。語法講義。香港:商務印書館。
    李祿(1977)。英語情態助動詞之認知教學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李素貞(1987)。意味の觀點かり中日兩語の可能表現について : 中國語の「會」┷「能」┷「可以」┷「得」┷と日本語の「(ら)れる」┷ 「可能動詞」┷「できる」┷「得る」に限つて。私立東吳大學日本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李大忠(1996)。外國人學漢語語法偏誤分析。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李大忠(1999)。偏誤成因的思維心理分析。語言教學與研究,5,110-119。
    李俊儒(2002)。中介語理論與外語教學。河北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77-81。
    呂叔湘(1980)。現代漢語八百詞。北京:商務印書館。
    吳麗君等著(2002)。日本學生漢語習得偏誤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林憲宏(1999)。中日文可能表現之對照硏究 = 日中兩語の可能表現についての對照硏究。私立輔仁大學日本語文硏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秦禮君、劉慶會(1994)。助動詞的日漢語差異。解放軍外語學院學報,3,27-33。
    袁方主編(2002)。社會研究方法。台北市:五南。
    柴同文(2006)。情態的宏觀研究—語篇分析視角。濱州學院學報,1,57-60。
    崔希亮(2002)。事件情態和漢語的表態系統。語法研究和探索(十二)。331-347。
    郭繼懋、鄭天剛主編(2002)。似同實異:漢語近義表達方式的認知語用分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許又尹(2005)。現代漢語能願助動詞之句法結構暨教學語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陳玉華(2000)。漢語能願動詞「可以」之教學語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陳俊光(2007)。對比分析與教學應用。台北市:文鶴。
    湯志真(1997)華語情態詞序論。第五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語言分析組,175-197。
    湯廷池、湯志真(2006)華語與日語「情態詞」的對比分析。第八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73-117。
    黃宣範譯著(1992)。Charles N. Li & Sandra A. Thompson(1983)原著。漢語語法。台北:文鶴。
    黃郁純(1999)。漢語能願動詞之語義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黃伯榮、廖序東主編(2002)。現代漢語。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黃朝茂(2004)。漢日語語法比較論文集。台北:致良出版社。
    曾心怡(2002)。當代台灣國語的句法結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傅國忠(2007)。漢日否定詞之對比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葉南(2005)。能願動詞的義素結構和跨層次的交際功能。樂山師範學院學報,10,45-48。
    齊滬揚(2002)。語氣詞與語氣系統。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鄭良偉編(1997)。台、華語的時空、疑問與否定。臺北市:遠流。
    鄭冬臨(2007)。中介語錯誤分析和外語教學。US-China Foreign Language, U.S.A. 5.12:15-19.
    劉月華(1996)。實用現代漢語語法。臺北市:師大書苑。
    劉小梅(1997)。國、閩、客語的動態文法體系及動態詞的上加動貌語意。
    台北:文鶴。
    劉麗琴(2002)。情態詞「會」的歷史演變。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魯曉琨(2004)。現代漢語基本助動詞語語義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錢乃榮主編(2002)。現代漢語概論。臺北市:師大書苑。
    賴鵬(2006)漢語能願動詞語際遷移偏誤生成原因初探。語言教學與研究,5,67-74。
    英文書目
    Jaszczolt Katarzyna (2002).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meaning in language and discourse. Harlow: Longman.
    Lakoff, George (1987).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 Chicago: Lond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i, Charles and Sandra Thompson (1981). Mandarin Chinese: A functional reference grammar.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Richards, Jack C. (1974). (Ed.) Error Analysis. Singapore: Longman Singapore Publishers.
    Selinker, Larry (1991). Rediscovering Interlanguage. London and New York: Longman.
    Thompson, Geoff(1996). 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almer, Frank Robert (1979). Modality and the English Modals. London and New York: Longman.
    Palmer, Frank Robert (2001). Mood and Modality (2nd ed.).UK: Cambridge U Press.
    Peter Grundy(2000).Doing Pragmatics(2nd ed.).UK: Redwood Books. Trowbridge, Wiltshire.
    Rod Ellis (1994).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eng, Shou-hsin (1974). Verb Classification and its Pedagogical Extensions. JCLTA. 9.2:84-92.
    Teng, Shou-hsin (1980). The Semantics and Syntax of Modal Verbs in Amoy. JCLTA. 15.2:33-44.
    Vivian Cook (1993). Linguistics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UK: Macmillan Publishers Ltd.
    Virginia Yip (1995). Interlanguage and learnability : from Chinese to English. US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
    日文書目
    仁田義雄(1991)日本語のモダリティと人称。東京都:ひつじ書房。
    寺村秀夫(1982)日本語のシンタクスと意味I。東京都:くろしお。
    寺村秀夫(1984)日本語のシンタクスと意味II。東京都:くろしお。
    華語教材及工具書
    冰上正、重松淳、田島英一(2000)。インテンシブ中国語。東京都:東方書店。
    相原茂、陳淑梅、飯田敦子(2005)。アニメ中国語 恋する莎莎。東京都:朝日出版社。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主編(2008)。新版實用視聽華語。(全五冊)。台北:正中。
    楊達、石田知子、吳志剛(2001)。新.聞こえる中国語。東京都:南雲堂。
    葉德明主編(2002)(2003)。遠東生活華語Book I、遠東生活華語Book II(A)、(B)、遠東生活華語Book III。台北:遠東。
    董燕、遠藤光曉(2005)。話す中国語 初級~中級篇。東京都:朝日出版社。
    劉珣主編(2002)。新實用漢語課本。(全五冊)。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
    Tao-Chung Yao (姚道中) (Eds.)(1998). Integrated Chinese中文聽說讀寫Traditional Character Edition. Boston, MA: Cheng & Tsui Company.
    朗文編輯部編(1998)。朗文語言教學及應用語言學辭典。香港:培生教育出版亞洲有限公司。
    網路資源
    英漢語言學術語對照http://homepage.ntu.edu.tw/~karchung/linguistics%20glossary.htm
    北京大學現代漢語語料庫
    http://ccl.pku.edu.cn:8080/ccl_corpus/index.jsp?dir=xiandai
    中央研究院平衡語料庫
    http://www.sinica.edu.tw/SinicaCorpus/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