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馨儀
Huang, Shin-Yi
論文名稱: 智旭《楞嚴經》詮釋之研究─以《楞嚴經玄義》、《楞嚴經文句》為主
指導教授: 王開府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15
畢業學年度: 10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6
中文關鍵詞: 智旭楞嚴經明代佛學佛性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7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楞嚴經》的研究,牽涉到佛學中的如來藏說與性相融會。如來藏說認為如來藏是眾生身心與一切現象世界生起的依據。《楞嚴經》的如來藏真如性又具有真妄一如的特徵,可以為「性相融會」提供理論解釋。
    中國佛學各宗對佛性理論都有義理的發揮,以佛性論為核心的《楞嚴經》,也在宋代開始流行。而智旭所處的明末,又有宗派融攝的需求,所以具有思想融通性的《楞嚴經》,在明末風行一時。筆者碩士論文以智旭《周易禪解》為主題,研究過程中發現智旭思想與《楞嚴經》有許多關涉。依據聖嚴的判釋,智旭思想的立足點是禪,而其禪思想的根本經典是《楞嚴經》。然而其他研究智旭的學者,大多言及智旭學說承繼天台學,少有述及《楞嚴經》者。學界現有的《楞嚴經》研究,均以本經為核心作文本解析,抉擇各家注疏來討論。以一家《楞嚴經》注疏作為對象的研究,數量極少。而智旭的相關研究成果,屬於總體思想的研究較多,專書的研究較少。因此筆者選擇智旭的《楞嚴經玄義》、《楞嚴經文句》為範圍,試圖在其他學者的研究基礎上,深化《楞嚴經》主題的研究,以及智旭思想的研究。
    筆者選擇的研究方法是思想史方法、天台學的詮釋進路與文獻分析法,借著解析《楞嚴經玄義》、《楞嚴經文句》的原文,闡明智旭《楞嚴經》思想特徵,其中也涉及智旭佛學思想的演變。
    本文研究的成果,點出智旭詮釋《楞嚴經》的思想特色,包括:一、將《楞嚴經》作為核心的佛性說,以天台性具說和《大乘起信論》的真如隨緣說來拓展。二、對《楞嚴經》內容的解釋,使用許多天台宗的概念,包括五重玄義、圓頓止觀、一心三觀、五時八教等。三、將《楞嚴經》性相融會的特質,做為《楞嚴經》最關鍵的宗要,並選擇以遣相證性的方式來融攝性相。以這樣的歸納為基礎,筆者認為智旭《楞嚴經》詮釋,是其「遣相證性」著述歷程的起點。他以《楞嚴經》的如來藏妙真如性作為融會性相的基礎概念,之後著述的歷程,只是不斷地在這個架構上延展,一直到晚年詮釋《大乘起信論》,智旭更完整呈現其性相融會思想。而智旭詮釋《楞嚴經》時,也就是他大量著經的初期,在其詮釋中已經出現他個人創用的佛性說─「現前一念心」。「現前一念心」是承繼天台的觀心理論,也與《楞嚴經》真妄一如的思想相合。「現前一念心」的觀行,也是建立在以性宗為核心的遣相證性上。智旭以性宗為基礎的遣相證性,對相宗來說是一種曲解,甚至以天台妄心系統的觀心方式來雜揉真心系統的《大乘起信論》,在理論上難以完全貼合,但是後人對智旭《楞嚴經玄義》和《楞嚴經文句》,仍然予以肯定。
    本文的研究成果,能補充《楞嚴經》現有的研究成果,並為智旭思想研究提供新的視角。因為研究內容牽涉到《楞嚴經》中的禪觀與天台的止觀,也有助理解中國佛教以佛性為核心的觀行理論。未來可以進一步研究智旭的《楞嚴經》詮釋,和其他《楞嚴經》古注之間,有何思想上的異同,也能進一步研究《楞嚴經》對明代思潮的推動有何影響,以作為明清佛教思想史的參考。

    摘要1 目次3 第一章 緒論5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5 一、研究動機5 二、研究目的7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主題9 一、研究範圍9 二、牽涉的主題10 第三節 前人研究成果的探討13 一、《楞嚴經》的研究13 二、智旭的研究15 第四節 研究方法18 第二章 智旭《楞嚴經》詮釋的背景與方法22 第一節《楞嚴經》的疑偽與流行22 一、《楞嚴經》的疑偽22 二、《楞嚴經》的流行25 第二節 智旭的時代與經歷26 一、明末各宗的融會26 二、智旭注疏《楞嚴經》的前緣29 第三節 智旭詮釋《楞嚴經》的方法33 一、釋名34 二、顯體35 三、明宗35 四、辨用36 五、明教相37 第三章 智旭對《楞嚴經》經名的詮釋39 第一節 佛典的「釋名」方法39 一、一般的「釋名」39 二、「玄義」的「釋名」40 第二節 《楞嚴經玄義》對經名的取捨40 第三節 《楞嚴經玄義》對經名的分釋46 一、初釋「大佛頂」46 二、次釋「如來密因修證了義」53 三、後釋「諸菩薩萬行首楞嚴」55 第四節 《楞嚴經玄義》中「釋名」的特色59 一、展現「五重玄義」發揮經義的特質59 二、「釋名」過程大量引證《楞嚴經》內容60 三、以天台宗的常用概念來解說經名62 第四章 智旭《楞嚴經》詮釋中的佛性觀64 第一節 《楞嚴經》的佛性理論65 一、佛性在破妄離相中顯現65 二、佛性是一切幻妄緣起的憑依67 三、佛性離於真妄二端68 第二節 智旭對《楞嚴經》佛性理論的詮釋70 一、二種根本不離一心71 二、性具七大73 三、現前一念心75 第三節《楞嚴經》佛性理論的特色78 第五章 智旭《楞嚴經》詮釋中的修行實踐82 第一節 不生滅為本修因,妙三觀門83 一、《楞嚴經》的「修道分」──修行的入手處83 二、智旭對「修道分」的詮釋87 第二節 明正助行所成伏斷,圓三德位97 一、《楞嚴經》的「證道分」──修證的次第97 二、智旭對「證道分」的詮釋98 第六章 智旭《楞嚴經》詮釋的地位與價值103 第一節 智旭《楞嚴經》詮釋的定位103 一、「遣相證性」著述歷程的起點103 二、「現前一念心」理論的形成104 第二節 對智旭《楞嚴經》詮釋的評價106 一、清代錢謙益、通理的評價106 二、聖嚴的評價107 三、蘇磊的評價109 第七章 結論112 第一節 本文研究的回顧112 第二節 本文的成果與展望114 一、本文的成果114 二、未來的延伸研究116 參考書目 117

    參考書目

    一、古籍

    (一)智旭部分

    明‧智旭:《阿彌陀經要解》,《大正藏》第37冊。
    ──:《大乘起信論裂網疏》,《大正藏》第44冊。
    ──:《教觀綱宗》,《大正藏》第46冊。
    ──:《楞嚴經玄義》,《卍續藏》第13冊。
    ──:《楞嚴經文句》,《卍續藏》第13冊。
    ──:《楞伽經玄義》,《卍續藏》第17冊。
    ──:《楞伽經義疏》,《卍續藏》第17冊。
    ──:《占察善惡業報經玄義》,《卍續藏》第21冊。
    ──:《占察善惡業報經義疏》,《卍續藏》第21冊。
    ──:《盂蘭盆經新疏》,《卍續藏》第21冊。
    ──:《金剛破空論》,《卍續藏》第25冊。
    ──:《金剛觀心釋》,《卍續藏》第25冊。
    ──:《般若心經釋要》,《卍續藏》第26冊。
    ──:《法華經玄義節要》,《卍續藏》第28冊。
    ──:《法華經綸貫》,《卍續藏》第32冊。
    ──:《法華經會義》,《卍續藏》第32冊。
    ──:《遺教經解》,《卍續藏》第37冊。
    ──:《四十二章經解》,《卍續藏》第37冊。
    ──:《八大人覺經略解》,《卍續藏》第37冊。
    ──:《梵網經玄義》,《卍續藏》第38冊。
    ──:《梵網經合註》,《卍續藏》第38冊。
    ──:《菩薩戒本箋要》,《卍續藏》第39冊。
    ──:《菩薩戒羯磨文釋》,《卍續藏》第39冊。
    ──:《重治毗尼事義集要》,《卍續藏》第40冊。
    ──:《四分律藏大小持戒犍度略釋》,《卍續藏》第44冊。
    ──:《佛說齋經科註》,《卍續藏》第44冊。
    ──:《百法明門論直解》,《卍續藏》第48冊。
    ──:《成唯識論觀心法要》,《卍續藏》第51冊。
    ──:《唯識三十論直解》,《卍續藏》第51冊。
    ──:《觀所緣緣論直解》,《卍續藏》第51冊。
    ──:《因明入正理論直解》,《卍續藏》第53冊。
    ──:《真唯識量略解》,《卍續藏》第53冊。
    ──:《八識規矩直解》,《卍續藏》第55冊。
    ──:《相宗八要直解》,《卍續藏》第55冊。
    ──:《大乘止觀法門釋要》,《卍續藏》第55冊。
    ──:《教觀綱宗釋義》,《卍續藏》第57冊。
    ──:《沙彌十戒威儀錄要》,《卍續藏》第60冊。
    ──:《在家律要廣集》,《卍續藏》第60冊。
    ──:《律要後集》,《卍續藏》第60冊。
    ──:《梵網經懺悔行法》,《卍續藏》第60冊。
    ──:《占察善惡業報經行法》,《卍續藏》第74冊。
    ──:《讚禮地藏菩薩懺願儀》,《卍續藏》第74冊。
    ──:《見聞錄》,《卍續藏》第88冊。
    ──:《蕅益三頌》,《嘉興藏》第20冊。
    ──:《周易禪解》,《嘉興藏》第20冊。
    ──:《天樂鳴空集》,《嘉興藏》第20冊。
    ──:《蕅益大師佛學十種》,《嘉興藏》第28冊。
    ──:《絕餘編》,《嘉興藏》第28冊。
    ──:《閱藏知津》,《嘉興藏》第31、32冊。
    ──:《靈峰宗論》,《嘉興藏》第36冊。

    (二)其他(依朝代先後)

    隋‧智顗:《法華玄義》,《大正藏》第33冊。
    ──:《法華文句》,《大正藏》第34冊。
    元‧惟則:《楞嚴經會解》,《永樂藏》第185冊。
    明‧紫柏:《紫柏尊者全集‧釋棱嚴經》,《卍續藏》第73冊。
    明‧祩宏:《楞嚴經摸象記》,《卍續藏》第12冊。
    明‧德清:《楞嚴經懸鏡》,《卍續藏》第12冊。
    ──:《楞嚴經通義》,《卍續藏》第12冊。
    ──:《楞嚴經通義略科》,《卍續藏》第12冊。
    明‧傳燈:《楞嚴經玄義》,《卍續藏》第13冊。
    明‧真鑑:《楞嚴經正脈疏》,《卍續藏》第12冊。
    明‧曾鳳儀:《楞嚴經宗通》,《卍續藏》第16冊。
    清‧通理:《楞嚴經指掌疏懸示》,《卍續藏》第16冊。
    清‧錢謙益:《楞嚴經疏解蒙鈔》,《卍續藏》第13冊。

    二、現代專著(以下依姓名筆畫)

    于凌波:《唯識學綱要》(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方立天:《中國佛教與傳統文化》(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
    太虛:《大佛頂首楞嚴經攝論大義研究》(臺中:青蓮出版社,2001年)。
    木村清孝(著)、李惠英(譯):《中國華嚴思想史》(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尤惠貞:《天台宗性具圓教之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天台哲學與佛教實踐》(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9年)。
    印順:《佛法概論》(臺北:正聞出版社,1949年)。
    ──:《如來藏之研究》(臺北:正聞出版社,1981年)。
    ──:《印度佛教思想史》(新竹:正聞出版社,1988年)。
    弘一:《蕅益大師年譜》(收錄在蔡念生彙編:《弘一大師法集》,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76年)。
    安藤俊雄(著),蘇榮焜(譯):《天台學─根本思想及其開展》(臺北,慧炬出版社,1998年)。
    牟宗三:《佛性與般若》(上)(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7年)。
    ──:《心體與性體》(臺北:正中書局,1980年)。
    ──:《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5年)。
    呂澂:《呂澂佛學論著選集》(山東:齊魯書社,出版年不詳)。
    ──:《中國佛學源流略講》(臺北:里仁書局,1985年)。
    吳汝鈞:《中國佛學的現代詮釋》(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佛學研究方法論》(上)(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2006年)。
    李志夫:《楞嚴校釋》(臺北市:大乘精舍印經會,1984年)。
    李明輝(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二)儒學篇》(臺北:財團法人喜馬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2001年)。
    ──:《儒家經典詮釋方法》(臺北:財團法人喜馬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2003年)。
    何國銓:《起信論與天台教義之相關研究》,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0年。
    法舫:《唯識史觀及其哲學》(臺北:天華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8年)。
    孟樊:《論文寫作方法與格式》(臺北:威仕曼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
    屈大成:《大乘大般涅槃經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林中治:《楞嚴經之觀音法門》(臺北:大圓出版社,2001年)。
    林安梧:《儒學與中國傳統社會之哲學省察》(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96年)。
    林慶彰:《學術論文寫作指引》(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6年)。
    林鎮國:《空性與現代性》(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
    周中一:《佛學研究》(臺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82年)。
    施凱華:《天台智者教判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2006年)。
    高柏園:《禪學與中國佛學》(臺北:里仁書局,2001年)。
    夏金華:《佛學與易學》(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倓虛:《大佛頂首楞嚴經講記》(上)(下)(臺北:天華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梁啟超:《古書真偽及其年代》(臺北: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36年)。
    野上俊靜、小川貫式、牧田諦亮、野上耀昌、佐騰達玄(著)、釋聖嚴(譯):《中國佛教史概說》(臺北:商務印書館,1972年)。
    張玄祥(編著):《楞嚴經五蘊魔相解說》(臺北市:法爾禪修中心,2004年)。
    張志強:《唯識思想與晚明唯識學研究》(《法藏文庫》中國佛教學術論典第7輯,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1年)。此文係北京大學哲學系1997年博士論文。
    張曼濤(主編):《大乘起信論與楞嚴經考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35冊(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
    ──:《天台之判教與發展》,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56冊(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
    ──:《天台思想論集》,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57冊(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
    陳英善:《華嚴無盡法界緣起論》(臺北:財團法人華嚴蓮社,1996年)。
    ──:《天台性具思想》(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天台緣起中道實相論》(臺北: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陳士濱(果濱):《《楞嚴經》傳譯及其真偽辨證之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
    郭朋:《明清佛教》(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
    郭朝順:《天台智顗的詮釋理論》(臺北:里仁書局,2004年)。
    湯次了榮(著)、豐子愷(譯):《大乘起信論新釋》(臺北:天華出版社,1981年)。
    黃懺華等:《中國佛教教理詮釋》(臺北:文津出版社,1980年)。
    黃俊傑(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一)通論篇》(臺北:財團法人喜馬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2001年)。
    黃琛傑:《楞嚴經正脈疏「十番顯見」之研究─兼論與《楞嚴經會解》的比較》(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3年)。
    費孝通:《鄉土中國》(香港:三聯書店,1991年)。
    單正齊:《《起信論裂網疏》思想探析─論智旭對真心系思想之批判及性相二宗的調和》(《法藏文庫》中國佛教學術論典第33輯,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1年)。此文係北京大學哲學系1998年碩士論文。
    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到大乘佛學》(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 。
    ──:《生命的學問》(臺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 。
    楊白衣:《唯識要義》(臺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
    楊惠南:《佛教思想發展史論》(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聖嚴:《明末中國佛教之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
    ──:《明末佛教研究》(《法鼓全集》第一輯第一冊,臺北: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觀音妙智─觀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講要》(臺北:法鼓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0年)。
    圓瑛:《大佛頂楞嚴經講義》(臺北:佛教出版社,出版年不詳)。
    廖明活:《中國佛性思想的形成與開展》(臺北:文津出版社,2008年)。
    潘桂明、吳忠偉:《中國天台宗通史》(上)(下)(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年)。
    潘德榮:《詮釋學導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
    賴永海:《佛學與儒學》(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中國佛性論》(臺北: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0年)。
    賴永海、楊維中:《新譯楞嚴經》(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賴賢宗:《佛教詮釋學》(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蔡柏盈:《從字句到結構:學術論文寫作指引》(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0年)。
    劉貴傑:《天台學概論》(臺北:文津出版社,2005年)。
    橫山紘一(著)、許洋主(譯):《唯識思想入門》(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霍韜晦:《絕對與圓融--佛教思想論集》(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
    蕭振士(編譯):《楞嚴經全譯易讀》(臺北:大千出版社,2010年)。
    謝金良:《《周易禪解》研究》(成都: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2006年)。
    魏道儒:《中國華嚴宗通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
    鎌田茂雄:《簡明中國佛教史》(臺北:谷風出版社,1987年)。
    鎌田茂雄(著)、轉瑜(譯):《天台思想入門》(臺北: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
    韓廷傑:《唯識學概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蘇磊:《楞嚴經如來藏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
    釋恆清:《佛性思想》(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龔雋:《大乘起信論與佛學中國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三、期刊論文

    王開府:〈思想研究方法綜論─以中國哲學為例〉(《國文學報》,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第27期,1998年6月)。
    杜保瑞:〈《大乘起信論》的功夫理論與境界哲學〉(《普門學報》,第10期,2002年)。
    李治華:〈《楞嚴經》與中國宗派〉(《中華佛學研究》,第2期,1998年3月)。
    ──:〈《楞嚴經》「七番破處」的論辯過程與判教旨趣〉(《正觀》,第14期,2000年9月)。
    ──:〈從《楞嚴經》論禪悟方法及其原理〉(《新世紀宗教研究》,第3卷,第1期,2004年9月)。
    李富華:〈關於《楞嚴經》的幾個問題〉(《世界宗教研究》,第3期,1996年9月)。
    林文彬:〈試論智旭《周易禪解》天台學之特色〉(《興大人文學報》上冊,第32期,臺中:中興大學文學院,2002年6月)。
    ──:〈《易經》與佛學的交會──智旭《周易禪解》試析〉(《興大中文學報─經學與文化特刊》,第19期,臺中: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2006年6月)。
    果利:〈試析《楞嚴經》的三種相續〉(《閩南佛學院學報》,第2期,1990年)。
    ──:〈論《楞嚴經》的二種根本〉(《閩南佛學院學報》,第2期,1991年)。
    荒木見悟(著)、高正哲(整理):〈明代《楞嚴經》的流行〉(《人生》,第123期,1993年11月。第124期,1993年12月。第125期,1994年1月)。
    郭勤正:〈《楞嚴經》二種根本論:對形上又源初的原理之探討〉(《中國佛教》,第30卷第1期,1986年)。
    陳永革:〈論晚明佛學的性相會通與禪教合流─以晚明佛教四大師為例〉(《普門學報》,第15期,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3年5月)。
    陳由斌:〈談佛陀的耳根修行觀─舉《楞嚴經》為例〉(上)(中)(下)(《慧炬雜誌》,第436期,2000年10月。第437期,2000年11月。第438期,2000年12月)。
    陳利權:〈論《大乘起信論》的「一心二門」〉(《普門學報》,第9期,2002年)。
    陳英善:〈蕅益智旭大師修學心路歷程之探索〉(《獅子吼》,第33卷1期,臺北:松山寺獅子吼雜誌社,1994年)。
    ──:〈蕅益智旭思想的特質及其定位問題〉(《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8期, 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6年3月)。
    黃夏年:〈《大乘起信論》研究百年之路〉(《普門學報》,第6期,2001年)。
    傅偉勳:〈大乘起信論》義理新探〉(《中華佛學學報》,第3期,1990年)。
    楊維中:〈論《楞嚴經》的真偽之爭及其佛學思想〉(《宗教學研究》,2001年第1期,總50期,2001年1月)。
    ──:〈論《楞嚴經》佛學思想的特色及其影響〉(《蘇州鐵道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8卷第3期,2001年9月)。
    ──:〈本體之性與主體之心如何可能合一--《大乘起信論》心性思想論析〉,《哲學與文化》,第29卷,第11期,2002年)。
    熊琬:〈《楞嚴經》思想之特色─富有文學與哲學價值〉(《法光》,第162期,2003年3月)。
    釋見曄:〈以蕅益智旭為例探究晚明佛教之「復興」內涵〉(《中華佛學研究》,第3期)。
    龔曉康:〈智旭「三學一源」淺論〉(《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第26卷,成都:西南民族大學,2005年12月)。
    龔鵬程:〈蕅益智旭唯識學發隱〉(《淡江中文學報》,第16期,臺北:淡江大學中文系,2007年6月)。

    四、專書論文

    柏木弘雄:〈本覺與始覺〉(李世傑(譯):《如來藏思想》,世界佛學名著譯叢,臺北:華宇出版社,1986年)。
    黃琛傑:〈論交光真鑑對於楞嚴經「八還辨見」說的看法〉(《2011年鶴山21世紀國際論壇宗教論壇論文集》,臺北:普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

    五、學位論文

    王毅文:《楞嚴真心思想研究》(臺北:輔仁大學哲學所,碩士論文,1997年)。
    李治華:《《楞嚴經》哲學之研究》(臺北:輔仁大學哲學所,碩士論文,1993年)。
    李英德(釋慧心):《《楞嚴經》解脫道之研究》(嘉義:南華大學宗教所,碩士論文,2004年)。
    李綺玟:《《楞嚴經》中五十陰魔生、住、異、滅相狀考述》(臺北:佛光人文社會學院宗教所,碩士論文,2007年)。
    余沛翎:《蕅益智旭《佛說阿彌陀經要解》之研究》(屏東:屏東教育大學中國語文所,碩士論文,2010年)。
    吳苔綺(釋天禪):《知禮精簡一念心與智旭對一念心之詮釋的對比研究》(嘉義:南華大學宗教所,碩士論文,2007年)。
    林良儒:《智顗《摩訶止觀》與智旭《彌陀要解》觀法之比較研究—探究觀心法門與持名念佛雙修之義理根據》(嘉義:南華大學哲學所,碩士論文,2009年)。
    洪志耀:《《楞嚴經》之身心變化及修行次第研究》(臺中:中興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9年)。
    胡建財:《《大佛頂首楞嚴經》「耳根圓修」之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所,博士論文,1995年)。
    段新龍:《《楞嚴經》如來藏思想研究》(西安:陝西師範大宗教所,碩士論文,2011年)。
    張成鈞:《《楞嚴經》中身心關係之探究》(臺北:政治大學哲學所,碩士論文,1995年)。
    陳由斌:《《楞嚴經》疑偽之研究》(臺北: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所,碩士論文,1997年)。
    游嵐凱:《蕅益智旭的唯識思想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2011年)。
    程思:《《楞嚴經》之生死哲學研究》(南昌:江西師範大學中國哲學所,碩士論文,2011年)。
    曾素連:《《大佛頂首楞嚴經》「修行實踐論」之研究》(臺北:華梵大學哲學所,碩士論文,2007年)。
    黃鴻文:《蕅益智旭「現前一念心」研究》(臺中:中興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8年)。
    黃碧香:《蕅益智旭《彌陀要解》之研究》(新竹:玄奘大學宗教系,碩士論文,2009年)。
    詹秋香:《蕅益智旭性相圓融思想之研究 -- 以《大乘起信論裂網疏》為中心》(臺北: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所,碩士論文,2005年)。
    潘怡礽:《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之研究》(桃園: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
    鄧繼盈:《蕅益智旭之淨土思想》(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1989年)。
    蔡旻芳:《明末註疏對《楞嚴經》「五十陰魔」之研究》(臺北:佛光人文社會學院宗教所,碩士論文,2004年)。
    簡瑞銓:《《四書蕅益解》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1996年)。
    羅永吉:《《四書蕅益解》研究》(臺南:成功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1995年)。

    六、會議論文

    林光明:〈試析印順導師對咒語的態度〉(《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第四屆「人間佛教‧薪火相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桃園:弘誓文教基金會,2003年3月)。
    胡健財:〈從《楞嚴經》『七處徵心』試談佛法之修行〉(《第五次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華梵大學,2001年)。
    ──:〈《楞嚴經》『二十五圓通』>述義〉(第一屆生命實踐學術研討會,臺北:華梵大學中文系,2002年)。
    馬遜:〈論《楞嚴經》聞性法門證圓通與心性教育〉(《第九屆國際佛教教育研討會》,臺北:華梵大學,1994年)。
    釋覺燦:〈《楞嚴經》『摩登事變』之考察〉(第二屆宗教學與佛學論文研討會,1998年)。

    七、工具書

    丁福保(編):《佛學大辭典》(臺北:華嚴出版社,1971年)。
    佛教書局編輯部(編):《實用佛學辭典》(臺北:佛教出版社,1934年出版)。

    八、電子資料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承辦):《CBETA電子佛典集成Version2011》(臺北:菩提文教基金會、西蓮教育基金會,2011年)。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