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郭芳婷
論文名稱: 追尋烏托邦?台北門禁社區現象之探討
指導教授: 譚鴻仁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4
中文關鍵詞: 門禁社區都市化郊區化社會隔離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08下載:13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二十世紀末期,門禁社區現象開始在全球各大都市蔓延,其指人們為了安全等理由,選擇遷入一個對居民進行管制,具有圍牆或是圍籬的封閉居所。此新興現象引起學界廣泛討論,門禁社區取代政府提供安全、清潔、設備維護等服務,私有力量將都市切割成無數區塊,造成空間碎裂化,國家角色與功能逐漸消逝。在不同的社會發展脈絡下,門禁社區的興起應該代表不同社會意義,本研究採用紮根理論,試圖解釋門禁社區現象在台北興起所代表的涵義。研究目的有四:一、台北門禁社區類型及其形成原因;二、門禁社區內部生活方式;三、門禁社區居民與外部居民互動情形;四、門禁社區與外部公部門互動關係。
    研究發現,台北門禁社區可分為「造鎮型」、「安全型」、「豪宅型」三種類型:「造鎮型」門禁社區多位於占地廣闊的郊區,社區以整體規劃興建,內部有完善的公共設備與生活機能,如游泳池、網球場、籃球場、餐館、幼稚園、便利商店等,猶如一個能夠自給自足的小城鎮;「安全型」門禁社區為都市中最為常見的類型,社區於一樓入口處對進出人員進行控管,以保證社區安全,內部並有簡易公共空間與設備,如閱覽視、會議室、中庭花園等;「豪宅型」門禁社區多位於規劃良善的新興重劃區,住宅有高總價、大坪數的特徵,而社區內部具有完善的公共設備與服務,例如,游泳池、健身房、三溫暖、五星級服務、飯店式管理等。
    三類禁社區各有其社區內部生活方式、與社區外居民互動方式,因此形成不同隔離機制:「造鎮型」門禁社區的汽車依賴影響居民生活方式,人們不是待在社區,便是直接開車至遠處,並不會在當地造成停留,因此與當地居民形成隔離;「安全型」門禁社區位在生活機能豐富的都市中,居民有許多步出社區,和當地發生接觸的機會;「豪宅型」門禁社區內外居民社經背景差異極大,兩者不僅是居住空間的隔離,更是生活型態的隔離,社區內外猶如生活在兩個世界的人群。
    三類門禁社區各以不同的方和公部門互動:「造鎮型」門禁社區由於範圍廣大,常和里行政單位重疊,社區以公私合夥的方式協同治理;「安全型」門禁社區自行打理簡單的社區事務,如安全、清潔、設備維護等,逐漸脫離政府控制;「豪宅型」門禁社區在強大的運作能力下,在維護自身利益的同時,甚至會和當地政府產生相互抗衡的量。
    門禁社區出現象徵人們對不同生活型態的追求與渴望,各類門禁社區由於其隔離機制,分別造成不同程度的都市空間碎裂化。門禁社區引起地方治理模式改變,在各類社區中以不同方式呈現出來。門禁社區私有化與專業化的社區治理方式,對傳統社區內涵與意義產生衝擊,企業力量逐步滲入社區並改變都市地景。經濟優先與自由市場的都市發展策略下,居民可以藉由遷入各類門禁社區,滿足對生活的想像,並獲取較佳居家環境,但是門禁社區外居民,成為被良好環境隔離的一群人,他們必需繼續忍受惡劣居家環境。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緣起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2 第三節 研究目的 4 第四節 章節安排 5 第二章 文獻回顧 7 第一節 西方門禁社區發展 9 第二節 台灣門禁社區發展 19 第三節 分析架構 3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3 第一節 研究方法選擇 33 第二節 研究對象選擇 39 第三節 研究資料處理 43 第四節 研究倫理考量 48 第四章 台北門禁社區之案例探討 51 第一節 造鎮型門禁社區─以「綠野山莊」為例 51 第二節 安全型門禁社區─以「松園名邸」為例 74 第三節 豪宅型門禁社區─以「信義凱旋」為例 90 第四節 小結 103 第五章 討論 105 第一節 造鎮型門禁社區 106 第二節 安全型門禁社區 112 第三節 豪宅型門禁社區 117 第四節 小結 122 第六章 結論 123 第一節 研究發現與回應 123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後續研究 130 第三節 研究者省思 131 引用文獻 133 附錄 141

    中文部分:
    米復國(1988)。〈台灣的公共住宅政策〉。《台灣社會研究季刊》,卷1,期1-2,97-147。台北市: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社。
    任瑋、黃秀義(2003/06/29a)。〈挑藝術品 要針對買家特性〉。《經濟日報》,版3
    任瑋、黃秀義(2003/06/29b)。〈豪宅秀身價 典藏藝術品比高下〉。《經濟日報》,版3
    李任初(1992)。《新自由主義─宏觀經濟的蛻變》。台北市:臺灣商務。
    吳芝儀、廖梅花 譯(2001)。《質性研究入門:紮根理論研究方法》。台北市:揚智。
    宋健生(2000/07/09)。〈頂級豪宅 引進英國大管家〉。《經濟日報》,版24
    林佳穎(2003)。《公共電視 我們的島》。www.pts.org.tw/php/html/island/list(2007/5/10瀏覽)。
    林瑞陽(2003/08/09a)。〈北市豪宅 地版就花400萬〉。《聯合報》,版C8
    林瑞陽(2003/09/19b)。〈優良物業管理 打造名宅風華〉。《聯合報》,版C8
    林韋任(2005/07/30)。〈優質管理 房價高人一等〉。《聯合報》,版B3
    林潤華(2005)。〈「臺北信義豪宅」及其生產集團:信義計畫區高級住宅社區之生產者分析〉。《地理學報》,期40,45-67。台北市:國立臺灣大學理學院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林萬億(2003)。〈論我國的社會住宅政策與社會照顧的整合〉。《國家政策季刊》卷2,期4,53-82。臺北市: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周志龍(2004)。〈台灣新都市主義與都市規劃的挑戰〉。《都市與計劃》,卷31,期3,195-213。台北市:中華民國都市計劃學會。
    周素卿(2003)。〈全球化與新都心的發展─曼哈頓意象下的信義計畫區〉。《地理學報》,期34,41-60。台北市:國立臺灣大學理學院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洪子茵(2002)。《台北市集合住宅管理維護模式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市:巨流。
    徐宗國(1997)。《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市:巨流。
    孫清山(1997)。〈戰後臺灣都市之成長體系〉。蔡勇美、章英華。《台灣的都市社會》。台北市:巨流。
    夏鑄九(1995)。《空間、歷史與社會:論文選1987-1992》。台北市:唐山。
    孫本初、鐘京佑(2006)。〈從地方政府到地方治理:網絡治理之分析〉,《中國地方自治》,卷59,期4,33-54。台北縣:中國地方自治編輯委員會。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市:五南。
    陳東升(1997)。〈都市政治與都市政策的分析〉。蔡勇美、章英華。《台灣的都市社會》。台北市:巨流。
    陳建元(2006)。〈土地使用制度的選擇與產權結構關係之研究-制度經濟的觀點與應用〉。《2006年海峽兩岸土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系。
    章英華、蔡勇美(1997)。《台灣的都市社會》。台北市:巨流。
    張哲帆(1995)。《光復後台灣集合住宅發展過程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
    莊文忠(2006)。〈書評:Transforming Local Governance: From Thatcherism to New Labour〔轉型中的地方治理:從柴契爾主義到新工黨〕〉。《台灣民主季刊》。卷3,期2,203-208。台北市:財團法人台灣民主基金會。
    莊瑞祥(2002/11/27)。〈億元新豪宅主人年輕化〉。《民生報》,版A9。
    張婉珍(2000/06/18a)。〈豪宅預售 接待中心比人氣〉。《經濟日報》,版24。
    張婉珍(2000/06/16b)。〈北市豪宅 買氣大驚奇〉。《經濟日報》,版5。
    彭漣漪(2007/06/05)。〈一縣市兩世界 貧富差距惡化〉。《中國時報》。
    許咨民(1998)。《中華民國內政部全球資訊網》。http://www.moi.gov.tw/stat/topic/topic113.html(2007/6/10瀏覽)
    黃小黛(2007/01/26)。〈深夜噪音擾鄰,怎麼管?〉。《中國時報》,版E2。
    黃小黛、郭寶珍(2007/05/25)。〈健身房及公用設施的使用時間,管委會可以變更嗎?〉。《中國時報》,版E2
    黃宗儀(2004)。〈都市空間的生產:全球化的上海〉。《台灣社會研究》,期53,61-83。台北市: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黃淑枝(2004)。《郊區新社區的形成與居民生活滿意度分析-以台北都會區的新店安坑地區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
    黃秀義(2000/10/03)。〈豪宅門面 重金打造〉。《經濟日報》,版38。
    黃啟菱(2006/11/11)。〈豪宅專賣店 擁抱避雷針客戶〉。《經濟日報民生報》,版A2。
    張景森(1990)。《臺灣現代城市規劃:一個政治經濟史的考察(1895-1988)》,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
    畢恆達(2004),〈城市的守護天使?電眼(CCTV)就在你/妳身邊〉,《文化研究月報》,期36,台北市:中華民國文化研究學會。
    翟本瑞、張維安、陳介玄(1989)。《社會實體與方法:韋伯社會學方法論》。台北市:巨流。
    楊金嚴(2003/06/13)。〈信義之星認養道路 月底收回〉。《聯合報》,版B4。
    董鑑霆(2000)。《台灣住宅建築開發觀念與居住者使用態度演變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學系。
    葛珮育(2000/06/16a)。〈台北億萬豪宅 買氣驚人〉。《聯合報》,版8。
    葛珮育(2000/07/25b)。〈遠企物業 與建商合作在宅服務〉。《聯合報》,版22。
    葛佩育(2002/11/26c)。〈信義之星 舉辦豪宅珠寶精品秀〉。《聯合報》,版21。
    廖石(2003)。〈從『地方治理』 的思潮變遷探討『社區賦權』 在鄉村發展政策中的定位與課題〉。《城市與設計學報》。期15&16,93-115。台北市:中華民國都市設計學會。
    鄭育容(2005/10/01)。〈人傑地靈 點土成金〉。《聯合報》,版B2。
    蔡宏進(1997)。〈城鄉關係的問題與展望〉。蔡勇美、章英華。《台灣的都市社會》。台北市:巨流。
    蔡錦昌(1994)。《韋伯社會科學方法論釋義》。台北市:唐山。
    蔡勇美、郭文雄(1984)。《都市社會學》。台北市:巨流。
    譚鴻仁、王俊隆(2005)。〈鄰避與風險社會:新店安坑掩埋場設置的個案分析〉,《地理學報》,期42,105-125。台北市:國立臺灣大學理學院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謝高橋、張清富(1997)。〈城鄉連結─遷移人口的特性與適應〉。蔡勇美、章英華。《都市社會學》,台北市:巨流。
    蕭新煌(1997)。〈都市居民運動〉。蔡勇美、章英華。《都市社會學》。臺北市:巨流。
    韓義興(2000/06/15)。〈超豪宅 黃金地段170坪〉。《聯合晚報》,版3。
    顧忠華(1992)。《韋伯學說新探》。台北市:唐山。
    顧忠華 譯(1986)。《理性化與官僚化:對韋伯之研究與詮釋》。台北市:聯經。

    英文部分:
    Atkinson R. & Blandy S. (2005). Introductio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The New Enclavism and the Rise of Gated Communities, Housing Studies, 20(2), 177-186.
    Atkinson, R. & Flint, J. (2004). Fortress UK? Gated Communities, the Spatial Revolt of the Elites and Time-Space Trajectories of Segregation. Housing Studies, 19(6), 875-892.
    Bislev, S.(2004). Privatization of Security as Governance Problem: Gated Communities in the San Diego Region. Alternatives: Global, Local, Political,29(5), 599-618.
    Bickford(2000). Constructing Inequality. City Spaces and the Architecture of Citizenship. Political Theory, 28(3), 355-376.
    Blakely, E. J. & Snyder, M. G. (1997). Fortress Ameraca:Gated Commun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Blandy, S. (2006).Gated community in England: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and current developments. GeoJournal, (66), 15-26.
    Blinnikov, M. (2006). Gated community of the Moscow green belt: newly segregated landscape and the suburban Russian environment. GeoJournal, (66), 65-81.
    Brenner & Theodore (2002), Cities and the Geographies of "Actually Existing Neoliberalism". Antipode, 24(3), 349-379.
    Brunn, S. D.(2006). Gated minds and gated lives as worlds of exclusion and fear. GeoJournal, (66), 5-13.
    Chen, Simon C.Y.; Webster, Chris J.(2005).Homeowners Associations, Collective Action and the Costs of Private Governance. Housing Studies, 20(2), 205-220.
    Coy, M. & Pöhler, M.(2002). Gated communities in Latin American megacities: case studies in Brazil and Argentina. Environment & Planning B: Planning & Design, 29(3), 355-371.
    Glasze, G. & Alkhayyal, A.(2002). Gated housing estates in the Arab world: case studies in Lebanon and Riyadh, Saudi Arabia. Environment & Planning B: Planning & Design, 29(3), 321-337.
    Gooblar, A. (2002). Outside the Walls: Urban Gated Communities and their Regulation within the British Planning System. 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10(3),321-334.
    Grant & Mittelsteadt.(2004) Types of gated communities. Environment & Planning B: Planning & Design, 31(6), 913-930.
    Grant, J. (2005). Planning Responses to Gated Communities in Canada. Housing Studies, 20(2), 273-285.
    Harvey(2005). A Brief History of Neoliberalis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ow, S. (2004). Behind the Gates-Life Security and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in Fortress America. New York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
    Lee, S. & Webster, C. (2006).Enclosure of urban commons. GeoJournal, (66), 27-42.
    Leisch, H.(2002).Gated communities in Indonesia. Cities, 19(5), 341-351.
    Manzi, T. & Smith-Bowers, B.(2005).Gated Communities as Club Goods: Segregation or Social Cohesion?. Housing Studies, 20(2), 345-359.
    McKenzie, E. (1994).Privatopia.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McKenzie, E. (2005).The Pomerium in Las Vegas: A Case Study of Emerging Trends in American Gated Communities. Housing Studies, 20(2), 187-203.
    McKenzie, E. (2006). Emerging trends in states regulation of private communities in the U.S. GeoJournal, (66), 89-102.
    Miller, C. M. & Moffat(2005). Battlement Mesa: a case study of community evolution. Social Science Journal, 42(1), 1-12.
    Mycoo, M.(2006).The retreat of the upper and middle classes to gated communities in the poststructural adjustment era: the case of Trinidad. Environment & Planning A, 38(1), 131-148.
    Peck(2002). Peck J. & Tickell A. The Urbanization of Neoliberalism: Theoretical Debates Neoliberalizing Space. Antipode, 34(3), 380-404.
    Raposo, R. (2006).Gated communities, commodification and aestheticization. GeoJournal, (66), 43-56.
    Renaud Le Goix(2005). Gated Communities: Sprawl and Social Segregation in Southern California. Housing Studies, 20(2), 323-343.
    Robins, S.(2002). At the limits of spatial governmentality: a message from the tip of Africa. Third World Quarterly, 23(4), 665-689.
    Roitman, S.(2005).Who Segregates Whom? The Analysis of a Gated Community in Mendoza, Argentina. Housing Studies, 20(2), 303-321.
    Salcedo, R. & Torres, A. (2004).Gated Communities in Santiago: Wall or Fronti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 Regional Research, 28(1), 27-44.
    Stoyanov, P.& Frantz, K.(2006).Gated communities in Bulgaria: interpreting a new trend in post-communist urban development. GeoJournal, (66), 57-63.
    Thuillier, G.(2005). Gated Communities in the Metropolitan Area of Buenos Aires, Argentina: A challenge for Town Planning. Housing Studies, 20(2), 255-271.
    Townshend, I. J.(2006). From public neighbourhoods to multi-tier private neighbourhoods: the evolving ecology of neighbourhood privatization in Calgary. GeoJournal, (66), 103-120.
    Wu, F.(2005). Rediscovering the 'Gate' Under Market Transition: From Work-unit Compounds to Commodity Housing Enclaves. Housing Studies, 20(2), 235-254.
    Wu, F. & Webber, K.(2004). The rise of “foreign gated communities” in Beijing: between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local institutions. Cities, 21(3), 203-213.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