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蔡妙芳 Tsai,miao-fang |
---|---|
論文名稱: |
汪曾祺小說中的市井圖像 |
指導教授: | 張素貞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09 |
畢業學年度: | 9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74 |
中文關鍵詞: | 汪曾祺、市井、小說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99 下載:3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汪曾祺小說中的市井圖像」論文摘要
指導教授:張素貞 教授
撰寫者:碩四 蔡妙芳
汪曾祺,一九二0年生,江蘇高郵人。就讀西南聯大中文系期間,師事沈從文,走入文學創作殿堂,後因中國大陸一連串社會政治運動,幾度中輟了小說創作,從四0到八0年代僅出版《羊舍的夜晚》,未受文壇注意。至八0年代新時期初,汪曾祺以〈受戒〉、〈大淖記事〉等取材於舊社會市井小民生活的作品,在苦難深重的傷痕反思文學之外,別樹一幟,為浩劫後的文壇注入溫馨、輕快的暖流,獲得大眾的喜愛,陸續篇章發表亦受歡迎,形成所謂「汪曾祺熱」。從八0年代伊始,汪曾祺的文學創作吸引了廣大讀者的喜愛,與許多後輩作家的推崇、模仿,加以文評家至今持續不綴的研究與分析,使汪曾祺成為中國當代文學重要作家之一。
汪曾祺生活於熱鬧縣城中,家中所經營的保全藥鋪位在街市之中,是街市居民閒暇聚集的場所,這是汪曾祺得以聞知市井生活樣態的窗口,他生於斯長於斯,用一顆感性與審美的心,去觀照常民生活。汪曾祺書寫的素材,大都是舊社會氛圍的市井,即便到了九0年代,生活在現代化的北京,他仍關注著城裡舊社會色彩分明的人們與事物。總而言之,不論題材為何、作品時空背景更迭、作者身處何種境遇,小說中總充溢著市井況味。
汪曾祺獨鍾「縣城」、「市井」作為書寫的背景,這些地域都是作者所親身經驗、生活過的所在,這些地域上的人、事、物皆是作者的創作素材,汪曾祺具有文學創作者的敏銳感受與觀察,漫遊於環境之中,觀察、記憶環境中種種。高郵、昆明、張家口、北京主要四個時期,可視為汪曾祺四個文學生命階段,不同時期,汪曾祺有不同際遇,每一階段都深深影響其創作,而四個地域也是汪曾祺創作取材的主要所在,汪曾祺以類似實錄的地誌書寫,將記憶中的景物化為小說的背景,不同地域背景、場景、聚點,在以空間的描寫來幫助人物形塑。小說在時間落點的安排上,具有「傳」、「記」的作用,多半是回憶敘事,一是自身的回憶,二是對舊時生活的回憶,三是對他人生命的回憶,三者彼此交織。
汪曾祺小說表現人物時,除了直接的描寫之外,常用各種外部的活動將人物形象與性格具體化。小說主題方面,汪曾祺認為自己創作可分有三類,一是寫歡欣、二是寫憂傷、三是寫諷刺,除了這些可以明顯歸類的主題之外,汪曾祺小說後期對幽微人性、情慾的描繪增多。汪曾祺敘事手法的突出特色,是中西、雅俗、古今文學技法皆能融會活用,而汪曾祺信馬由韁、不拘結構的敘事特色,寫細瑣的日常生活,更醞釀了特殊的氛圍,讓人快速進入情節。然而,汪曾祺身為結廬市井的文人,卻能以其審美觀與學養,對市井生活的作一美感的昇華與意義的提煉,將雅俗融合,使文本兼顧筆記性的淡雅與世俗的傳奇性趣味。
論文最後將小說文本置入中國現代文學史中考察。發現汪曾祺立足於市井當中,其書寫的位置、姿態以及取材的皆有邊緣性的特質,但他卻堅持踽踽獨行於邊緣的道路,其所建構市井圖像反映了作家對傳統文化與舊生活的珍視,進而以共同的記憶,召喚出國族的認同,使人心得到滋潤,意圖令民族恢復對生活的信心。
參考書目
一、文本
汪曾祺,《寂寞和溫暖》,台北:新地出版社,1987年9月。
汪曾祺,《茱萸集》,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88年9月。
〔清〕蒲松齡著,張友鶴輯校,《聊齋誌異》,臺北:里仁書局,1991年。
鄭麗娥主編,《露水——當代小說家精選集》,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公司,1995年1月。
沈從文,《沈從文小說選》,台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95年10月
丁帆編選,《五味集》,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96年1月。
國學整理社原輯,《諸子集成‧孟子》,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2月。
鍾敬文,鄧九平主編,《汪曾祺全集》,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8月。
哈金,《新郎》,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公司,2001年8月。
李銳,《寂靜的高緯度》,臺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3年,10月。
魯迅,《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11月。
尉天驄等編選,《溫馨,在回望之後》,臺北:圓神出社公司,2005年3月。
二、專著
龔鵬程,《文學與美學》,臺北:業強出版社,1986年4月。
宗白華,《美學的散步》,臺北:洪範書店公司,1987年3月。
金健人,《小說結構美學》,臺北:木鐸出版社:1988年9月。
施叔青,《對談錄——面對當代大陸文學心靈》,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公司,1989年5月。
劉穎南、許子強編,《京味小說八家》,北京:文化藝術社,1989年6月。
袁行霈,《中國文學概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0年7月。
澁谷昌三,《行為心理學》台北:智慧大學出版,1991年6月。
蘇珊‧朗格(Susanne. K. Langer)著,劉大基等譯,《情感與形式》,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1年10月。
黃子平,《倖存者的文學》,臺北:遠流出版事業公司,1991年10月。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著,董學文、王葵譯,《符號學美學》,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2年5月。
夏鑄九、王志弘,《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臺北:明文書局公司,1993年3月。
魯威,《市井文化》,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3年10月。
鍾阿城,《閑話閑說——中國世俗與中國小說》,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4年。
楊澤主編,《從四0年代到九0年代——兩岸三邊華文小說研討會》,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公司,1994年11月。
許道明,《京派文學的世界》,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4年12月。
邵玉銘、張寶琴、瘂弦主編,《四十年來中國文學》,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公司,1995年6月。
施淑,《大陸新時期文學概觀》,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6年6月。
趙伯陶,《市井文化與市民心態》,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9月。
陳思和,《還原民間——文學的省思》,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6月。
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臺北縣新店市:允晨文化實業公司,1997年4月。
甘海嵐、張麗妔,《京味文學散論》,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7月。
本雅明(Walter Benjamin)著,漢娜‧阿倫特(Hannah Arendt)編,張旭東譯,《啟迪——本雅明文選》,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8年。
楊義,《中國現代小說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
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年12月。
李澤厚,《美學三書》,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9年1月。
海登‧懷特(Hayden White)著,劉世安譯,《史元:十九世紀歐洲的歷史意象》,台北:麥田出版公司,1999年12月。
汪朗、汪明、汪朝著,《老頭兒汪曾祺——我們眼中的父親》,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1月。
沈義貞,《中國當代散文藝術演變史》,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0年4月。
虞和平,《中國現代化歷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年。
夏志清著,劉紹銘等譯,《中國現代小說史》,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1年。
周仁政,《京派文學與現代文化》,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1月。
班雅明(Walter Benjamin)著,張旭東譯,《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論波特萊爾》,台北:城邦文化出版社,2002年6月。
田中陽,《百年文學與市民文學》,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
羅成琰,《百年文學與傳統文化》,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
解志熙,《和而不同——中國現代文學片論》,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年9月
曼威‧柯司特(Manuel Castells)著,夏鑄九等譯,《認同的力量》,臺北:唐山出版社,2002年11月。
佛斯特(E.M. Forster)著,李文彬譯,《小說面面觀》,臺北:志文出版社,2002年12月。
加斯東‧巴舍拉(Gaston Bachelard)著,龔卓軍、王靜慧譯,《空間詩學》,臺北:張老師文化事業公司,2003年8月。
賈劍秋,《文化與中國現代小說》,成都:巴蜀書社,2003年8月。
克蘭(Mike Crang)著,王志弘、徐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臺北:巨流圖書公司,2004年2月。
徐國能主編,《海峽兩岸現當代文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公司,2004年2月。
彼得‧布魯克(Peter Brooker)著,王志弘、李根芳譯,《文化理論詞彙》,臺北:巨流圖書公司,2004年4月。
張大春,《小說稗類》,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5月。
張炯主編《中國當代文學研究‧2004年秋冬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10月。
易中天,《破門而入——美學的問題與歷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1月。
陳思和主編,《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第二版)》,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年9月初版,2005年3月第二版。
李楊,《中國當代文學思潮史》,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5年9月。
陸建華,《汪曾祺的春夏秋冬》,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
劉進才,《京派小說詩學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5年11月
科瑞斯威爾(Tim Cresswell)著,徐苔玲、王志弘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臺北:群學出版公司,2006年3月。
廖炳惠,《臺灣與世界文學的匯流》,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公司,2006年5月。
廖炳惠,《關鍵詞200》,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
王安憶,《小說家的讀書密碼》,臺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6年12月。
丁帆,《中國鄉土小說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1月。
小田,《江南場景:社會史的跨學科對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2月。
蕭佩華,《中國現代小說的市井敘事》,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年3月。
三、期刊、專篇論文
1980-1990
呂正惠,〈最後的現實主義小說家——老右派以及他們的作品〉,文章作為書序,收於陸文夫,《美食家》,台北:新地出版社,1988年。
吳方,〈說淡化——汪曾祺小說的「別緻」及其意義〉,《聯合文學》,第5卷第3期,1989年1月,。
黃子平,〈汪曾祺的意義〉,《北京文學》1989年,第1期。
安妮‧居里安著,陳豐譯,〈筆下浸透了水意〉,《聯合文學》,第5卷第3期,1989年1月,。
1991-1995
石杰,〈和諧:汪曾祺小說的藝術生命〉,《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5年,第1期。
石杰,〈汪曾祺小說中的禪宗底蘊〉,《長沙電力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1期。
楊志勇,〈傳統的自覺——汪曾祺創作論〉,《求索》,1994年,第3期。
林江,石杰,〈汪曾祺小說中的的儒道佛〉,《廣東教育學院學報》,1995年,第
4期。
史書美著、李善修譯,〈林徽因、凌叔華和汪曾祺——京派作家的現代性〉,《天中學刊》,1995年9月,第10卷增刊。
馬風,〈汪曾祺與新時期小說——一次文學史視角的考察〉,《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5年,第10期。
1996
楊鼎川,〈汪曾祺與外國現代主義文學〉,《佛山大學學報》,1996年2月,第14卷第1期。
夏元明,〈汪曾祺小說與中國畫〉,《黃岡師范學院學報》,1996年,第4期。
摩羅,〈末世的溫馨——汪曾祺創作論〉,《當代作家評論》,1996年,第5期。
1997
張學軍,〈新時期市井小說的美學品格〉,《齊魯學刊》,1997年,第1期
摩羅,〈悲劇意識的壓抑與覺醒〉,《當代作家評論》,1997年,第5期。
謝錫文,〈汪曾祺小說語境分析〉,《小說評論》1997年,第5期。
1998
龐守英,〈汪曾祺與筆記小說〉,《山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3期。
李陀,〈汪曾祺與現代漢語寫作——兼論毛文體〉,《花城》,1998年,第5期。
張京軍,〈汪曾祺的鄉土小說〉,《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學報》,1998年12月,第9卷第4期。
1999
杜威‧佛克馬(Douwe Fokkema)著,范智紅譯,〈中國與歐洲傳統中的重寫方式〉,《文學評論》,1999年,第6期。
2000
洪子誠,〈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紀事(上)〉,《當代作家評論》,2000年第1期。
廖述毅,〈日常生活的關懷意義——汪曾祺與一種文學圖景的可能性〉,《中國文學研究》,2000年,第4期。
劉明,〈民間:汪曾祺的文化方位〉,《山東社會科學》,2000年,第5期。
趙桂寧,〈汪曾祺小說的當代意義〉,《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6月,第22卷第3期。
2001
楊昌年,〈汪曾祺與京派文學〉,《歷史月刊》第162期,2001年7月。
張靈,〈在風俗畫的世界中詩意共興——汪曾祺審美意識闡述〉,《三峽大學學報》,2001年3月,第23卷第2期。
叢曉峰,〈新時期市井小說的審美價值〉,《濟南大學學報》,2001年,第11卷,第5期。
2002
楊學民、馬金起,〈〈受戒〉新時期小說的真正開端〉,《山東社會科學》,2002年,第1期。
熊修雨,〈論汪曾祺小說的文體意義〉,《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1月,第29卷第1期。
李秀萍,〈生活的美與詩——汪曾祺市民小說管窺〉,《廊坊師範學院學報》,2002年,第4期。
熊修雨,〈文如其人——論汪曾祺與其小說文體〉,《江漢論壇》,2002年4月。
黃大宏,〈中國古代小說重寫情節型本式的三種基本模式〉,《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0卷第4期,2002年12月。
2003
劉明,〈「規避」的輝煌和遺憾——汪曾祺創作論〉,《當代作家評論》,2003年,第6期。
黃啓江,〈佛教因果論的中國化〉,《中華佛學學報》第16期,2003年7月。
王雨,〈最後一位士大夫——汪曾祺創作道路間斷性探因〉,《濱州師專學報》2003年第9期。
2004
鄭基良,〈善惡報應論〉,《空大人文學報》,第13期,2004年12月。
2005
李生濱、趙輔學,〈試論汪曾祺小說藝術的和諧美〉,《唐山師範學院學報》,2005年5月,第25卷。
2006
生安峰,〈文學的重寫、經典重構與文化參與——杜威‧佛克馬教授訪談錄〉,《文藝研究》,2006年,第5期。
余英時,〈我對中國文化與歷史的追索〉,《當代》,第232期,2006年12月
2007
王曉文,〈論市井小說文化價值觀的傳統性〉,《荷澤學院學報》,2007年8月,第29卷第4期。
庹飛,〈市井小說:原生態的世俗摹寫〉,《考試周刊》2007年第14期。
2008
董建雄,〈汪曾祺小說觀的文化心理解讀〉,《小說評論》,2008年第4期
張瀛太,〈寂寞的美麗與美麗的寂寞——論汪曾祺小說中「留白」的構成與層次〉,《漢學研究》第26卷第2期,2008年6月。
四、學位論文
(臺灣地區)
徐欣嫻,《汪曾祺作品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劉婉雯,《汪曾祺小說研究》,清華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中國大陸地區)
許大昕,《穿越歷史煙雲的士息文脈——論汪曾祺小說的東方美》,山東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年4月。
仕永波,《菰蒲深處的溫潤秀色——汪曾祺論》,山東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
年4月。
彭接燕,《漂泊的水手與最後的士大夫——沈從文汪曾祺比較研究》,南京師範大
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年3月。
宿好軍,《對日常生活的審美關懷——論汪曾祺的小說創作》,西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年5月。
吳海燕,《詩化‧古韻‧寫意——汪曾祺小說論》,山東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年4月。
盧軍,《影響與重構——汪曾祺的小說創作論》,山東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5年4月。
蕭佩華,《市井意識與現代中國市民小說》,河南大學研究生博士學位論文,2006年4月。
蕭雲,《論新時期市井小說的價值取向及其審美內涵》,南京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