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蔡承豪 Tsai Cheng-Hao |
---|---|
論文名稱: |
天工開物-臺灣稻作技術變遷之研究 Research of the Taiwan Rice Technology evolution (Prehistoric ~1950 ages) |
指導教授: | 溫振華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09 |
畢業學年度: | 9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515 |
中文關鍵詞: | 秈稻 、粳稻 、稻作技術 、農具 |
英文關鍵詞: | Indica rice, Japonica rice, rice technology, farm implements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467 下載:6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技術(technology),是人類改變或控制客觀環境時所創造、使用的各種手段或活動。而技術的創新與變革需有相應的物質水準及人文環境,故技術可說是一個社會物質生活水準的最佳評判標準,也是辨識族群文化特徵的主要象徵。世界三大糧食作物之一的水稻,長期以來是臺灣最重要的作物,對該項產業進行貫時性的觀察分析,除可探究其內部技術變遷的歷程,更可作為其背後臺灣人文社會景況的最佳例證。
臺灣擁有原生稻種,在史前時期並曾有多種稻種被引入用於耕作,使臺灣的稻作經營初始便呈現多元化的樣貌。史前人運用各式器具從事稻耕,並已有選種的行為,顯示對特定品種的追求。至有文字記載的原住民時期,原住民採取順應自然條件的粗放耕作方式,搭配鋤農業型態的農具及以糯稻為中心的耐旱品種,進行一年一穫的稻作經營。而各地平埔族經營方式的差異,則大體呈現某種地域的分化性。
自17世紀前期開始,隨著具中國南方精耕細作稻耕知識體系的漢人大量移墾,攜來犁農業體系的農具及牛隻獸力,使臺灣稻作經營轉向精耕細作化。在18世紀中葉之前,由於相關建設仍未完備,加以拓墾地區係以南部為主,在自然環境的限制下係以晚稻為中心的一年一穫經營為主,但育苗、插秧、中耕管理、收穫等稻耕體系則隨著漢人的人數優勢而成為臺灣最主要的稻耕技術。至18世紀中葉,在外銷市場的大量需求下,稻作經營逐漸走向一年二穫。而為因應各地環境的差異,農民選取上千種品種因應,並發展出澁仔法、滲仔法、單季栽培法、直播法、乾播法等耕作安排。加上隨著長期與土地的互動而發展出農諺等在地農業知識,在品種運用、農耕技術、農業知識之間,漢人逐步建立起一套具在地特色的在來農法體系。
在20世紀初,日本在明治年間以良種、集約、多肥為中心的稻作革新技術被引入臺灣。由於臺灣原有稻作技術已甚發達,故稻作改革主要集於栽培技術與品種限定,透過農事、行政、警察體系的動員下強制嵌入在來農法中。而良種改革在初期因日本稻種無法適應的情況下,係以限定在來米品種而展開;多肥則因在來米種的特性,僅能以獎勵綠肥、堆肥等有機肥料為主,顯示國家的強制介入仍須因應現地的情況。至1920年代後期,隨著國家力量的推動與市場誘因下觸發的蓬萊米種擴張,臺灣稻種趨向單一化。而為增加對自然適應力較弱,卻適應日本人口感的蓬萊米之產量,農政單位並更積極推動如消毒、正條密植、拔稗、電氣化除蟲、動力化灌溉等集約措施,農人也必須修改農時因應。而對肥效反應性高的米種的出現,多肥農法終可大量推廣。但化學藥劑、化學肥料的採用,則種下日後對環境衝擊的隱憂。
Technology is every method or action created and used by human change or control objective environment. The technical innovatio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must have the corresponding materials standard and the humanities environment, therefore the technology is so-called that best judgment standard of a society its material life standard, is also recognizes the main characterization of ethnic group culture. Paddy rice, one of the three main grain crops in the world, is the most important crops for a long time in Taiwan, proceed to panel study on the industry, in addition to research the process of the internal technology evolution and may take the best illustration behind Taiwan humanities society situation.
There are the primary rice seeds in Taiwan, and once had many kinds of rice seeds to introduce uses in cultivating in prehistoric times, causes the management of Taiwan's rice in the beginning then to present multiplex appearances. Prehistoric people use al kinds of implements to be engaged in the rice cultivation and had the seed selection behavior, demonstrated to the specific variety pursue. To aboriginal period which had the writing records, aborigines adopt the cultivation way complies with the natural condition, combine the farm tool of the hoe agriculture state and take the glutinous rice as the central drought resistance variety, proceed to make the rice of management which harvest one time each year. But the modes of business difference in regional Pingpu ethnicities, then presents some kind of region roughly the differentiation.
Since the early-17th century, along with a large number of Han people cultivations which had the knowledge system of south China the careful and intensive cultivation rice to plow, brought farm implements and cow animals power of the plow agricultural system's farm, caused the management of Taiwan rice to change the careful and intensive cultivation. Before the mid-18th century, due to related constructs developed still not completely and opened new land the area were by the south mainly, took the late rice of management which harvest one time each year as the center under natural environment's limit, but the rice cultivation system of grew seedlings, transplanted rice seedlings, row management, harvest etc. harvest to plow the system to become the most main taiwan rice technology along with Han people's population superiority. After the mid-18th century to toward gradually two harvests one year, for in accordance to the regional environment's difference, the farmer selected over a thousand kind of varieties, and developed the farming arrangements of aberdeen dialysis method, single-season cultivation method, the direct seeding method, dry sowing method. In addition to develop the agricultural knowledge of peasants' proverb etc. along with long-term interaction with the land, the Han people establish local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law system gradually among species using, farming technology and the agricultural knowledge.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Japan government in the Meiji year using the improved variety, intensive, fat as the innovation technology of central rice, is imported to Taiwan for Japan's grain demand. Because the the rice technology which Taiwan own originally really developed, therefore in the intensive farming mainly chooses saline election , common yangtianba and actively repellent projects by the farming, the administration, and the mobilization of the police system forces inserting to come in the agricultural law. However, the initial seeds of reform, because the Japanese rice seed is unable in the situation, are defined Indica rice to develop; heavy manuring due to the characteristic of Indica rice can only reward organic fertilizer of the green manure and the compost primarily etc, the demonstration country's compulsion involvement must in accordance to the location situation. Up to 1920 later periods, the dilation of the Japonica rice moved with national forces and affected by market incentives, Taiwan rice seed trend simplification. However, to increase the yield of Japonica rice which have weak natural adaptation but adapt to the japanese taste , the agricultural politics unit promotes intensive measures more active, such as the disinfection, the strip close planting, stubbs crusgalli, the disinsected electrification, driving force of the irrigation, the farmer must revise the farmer season in accordance. The appearance of the rice which have high reactivity on manuria effect, heavy manuring culture may promote massively finally. However , the use of chemical medicament and chemical fertilizer will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in the future.
一、中文
(一)史料
1、方志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13種(以下簡稱「臺文叢」)。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以下簡稱「臺銀」),1950;1752原刊。
王瑛曾,《重修鳳山縣志》。臺文叢146種,1962;1764原刊。
沈茂蔭,《苗栗縣志》。臺文叢159種,1962;1893原刊。
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臺灣研究叢刊第44種(以下簡稱「研叢」),1959;1764原刊。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臺文叢66種,1960;1712原刊。
周鍾瑄,《諸羅縣志》。臺文叢55種,1952;1717原刊。
周璽總纂,《彰化縣志》。臺文叢155種,1962;1835原刊。
范咸,《重修臺灣府志》。臺文叢105種,1961;1747原刊。
林百川,《樹杞林志》。臺文叢63種,1957;1898原刊。
林豪,《澎湖廳志》。臺文叢164種,1963;1894原刊。
林謙光,《臺灣紀略》,收於臺銀編,《澎湖臺灣紀略》。臺文叢104種,1961;1685原刊。
胡建偉,《澎湖紀略》。臺文叢109種,1961;1771原刊。
孫爾準、陳壽祺,《重纂福建通志臺灣府》。臺文叢84種,1960;1829原刊。
高拱乾,《臺灣府志》。臺文叢96種,1960;1696原刊。
屠繼善,《恆春縣志》。臺文叢75種,1960;1895原著。
陳文達,《臺灣縣志》。臺文叢103種,1961;1720原刊。
陳文達,《鳳山縣志》。臺文叢124種,1961;1720原刊。
陳培桂,《淡水廳志》。臺文叢172種,1962;1871原刊。
陳淑均,《噶瑪蘭廳志》。臺文叢160種,1957;1852原刊。
臺銀編,《安平縣雜記》。臺文叢52種,1957。
臺銀編,《新竹縣采訪冊》。臺文叢145種,1962。
劉良璧,《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臺文叢100種,1961;1742原刊。
蔣師轍、薛紹元,《臺灣通志》。臺文叢130種,1962;1894原著。
蔡振豐,《苑裏志》。臺文叢48種,1959;1897原刊。
蔣毓英纂修,《臺灣府志》。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1685原刊。
鄭用錫纂輯,《淡水廳志稿》。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6;1834原刊。
鄭鵬雲、曾逢辰,《新竹縣志初稿》。臺文叢61種,1959;1897原刊。
謝金鑾,《續修臺灣縣志》。臺文叢140種,1952;1807原刊。
2、文人筆記、撰述
丁曰健,《治台必告錄》。臺文叢17種,1959;1867原刊。
丁宗洛,《陳清端公年譜》。臺文叢207種,1964。
不著撰人,《居家必用千金譜歌》。台中:瑞成書局,1926。
六十七,《使署閒情》。臺文叢122種,1961;1746原刊。
尹士俍,《臺灣志略》。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5;1738原刊。
全臺詩編輯小組編撰,《全臺詩》。台北:遠流,2004。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文叢3種,1957;1765原刊。
朱景英,《海東札記》。臺文叢19種,1958;1773原刊。
佐倉孫三,《臺風雜記》。臺文叢107種,1961。
宋應星,《天工開物》。台北:商務印書館,臺六版,1987;1637原刊。
林占梅,《潛園琴餘草簡編》。臺文叢202種,1964。
林朝崧,《無悶草堂詩存》。臺文叢72種,1960。
姚瑩,《東槎紀略》。臺文叢49種,1959。
胡傳,《臺灣日記與稟啓》。臺文叢71種,1960。
郁永河,《裨海紀遊》。臺文叢44種,1959;1700。
唐贊袞,《臺陽見聞錄》。臺文叢30種,1958。
孫元衡,《赤崁集》。臺文叢10種,1958;1703原著。
許南英,《窺園留草》。臺文叢147種,1962。
連橫,《雅言》。臺文叢166種,1963;1933原刊。
連橫,《雅堂文集》。臺文叢208種,1964。
連橫,《臺灣通史》。臺文叢128種,1962;1920原刊。
連橫,《臺灣語典》。臺文叢161種,1963。
陳衍,《臺灣通紀》。臺文叢120種,1961;1922原刊。
陳盛韶,《問俗錄》。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
陳肇興,《陶村詩稿》。臺文叢144種,1957。
黄宗羲,《賜姓始末》。臺文叢30種,1958。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臺文叢4種,1957;1722原著。
黃逢昶,《臺灣生熟番記事》。臺文叢51種,1960。
楊英,《從征實錄》。臺文叢32種,1958。
翟灝,《臺陽筆記》。臺文叢20種,1957;1808原刊。
臺銀編,《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文叢152種,1963。
臺銀編,《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臺文叢102種,1961。
臺銀編,《雍正硃批奏摺選輯》。臺文叢300種,1972。
臺銀編,《清高宗實錄選輯》。臺文叢186種,1964。
臺銀編,《臺案彙錄丙集》。臺文叢176種,1963。
臺銀編,《臺案彙錄庚集》。臺文叢200種,1964。
臺銀編,《臺灣私法物權編》。臺文叢150種,1963。
臺銀編,《臺灣中部碑文集成》。臺文叢151種,1962。
臺銀編,《臺灣南部碑文集成》。臺文叢218種,1966。
臺銀編,《臺灣遊記》。臺文叢89種,1957。
臺銀編,《臺灣番事物產與商務》。臺文叢46種,1960;1869原著。
臺銀編,《臺灣輿地彙鈔》。臺文叢216種,1965;1925原刊。
蔣師轍,《臺游日記》。臺文叢6種,1957。
諸家,《臺灣詩鈔》。臺文叢280種,1960。
鄧傳安,《蠡測彙鈔》。臺文叢9種,1957;1830原刊。
藍鼎元,《東征集》。臺文叢12種,1958。
3、檔案
「淡新檔案」,收藏於臺灣大學圖書館。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与資源研究所、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清代奏摺匯編—農業‧環境》。北京:北京商務,2005。
洪安全主編,《清宮月摺檔臺灣史料》。台北:故宮博物院,1994-1995。
洪安全主編,《清宮諭旨檔臺灣史料》。台北:故宮博物院,1997。
洪安全主編,《清宮宮中檔奏摺臺灣史料》。台北:故宮博物院,2001。
沈葆楨著,臺銀編,《福建臺灣奏摺》。臺文叢29種,1959。
國學文獻館主編,《臺灣研究資料彙編》。台北:聯經,1993。
臺銀編,《劉銘傳撫臺前後檔案》。臺文叢276種,1969。
4、回憶錄、訪談錄、日記、書信
王俊雄主編,《穗月之拓:臺灣農業推廣口述歷史》。台北:臺灣農業推廣學會,2005。
吳文星等主編,《臺灣總督田健治郎日記》。台北:中央硏究院臺灣史硏究所,2001—。
李壬癸,〈冬山河憶往〉,《宜蘭文獻》79/80(2007年6月),頁232-236。
林玉茹,王泰升,曾品滄訪談;吳美慧,吳俊瑩記錄,《代書筆、商人風—百歲人瑞孫江淮先生訪問紀錄》。台北:遠流,2008。
林玉茹,劉序楓主編,《鹿港郊商許志湖家與大陸的貿易文書(1895~1897)》。台北:中央硏究院臺灣史硏究所,2005。
林獻堂著,許雪姬主編,許雪姬等註解,《灌園先生日記》。台北:中央硏究院臺灣史硏究所籌備處,中央硏究院近代史硏究所,2000—。
張麗俊著,許雪姬、洪秋芬、李毓嵐等編纂解讀,《水竹居主人日記》。台北:中央硏究院近代史硏究所;清水:台中縣文化局,2000~2004。
遊鑑明訪問,《走過兩個時代的臺灣職業婦女訪問紀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台北縣鄉土史料》。南投:同編者,1997。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宜蘭縣鄉土史料》。南投:同編者,1997。
(二)近人著作
1、工具書
呂福原、歐辰雄編著,《臺灣樹木解說》。台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1998。
施添福總編纂,《臺灣地名辭典》。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1996—。
張子文,郭啟傳,林偉洲撰文;國家圖書館特藏組編輯,《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據時期》。台北:國家圖書館,2003。
許雪姬總纂,《臺灣歷史辭典》。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
陳正祥,《臺灣地誌》。台北:南天,1993,二版。
黃正華等編審,《臺灣稻作品種圖誌》。台北:行政院農委會、臺灣省政府農林廳、亞太糧食肥料技術中心,1987。
遠流臺灣館編著,《臺灣史小事典》。台北:遠流,2000,二版。
繆進三編,《臺灣稻作品種圖說》。台北:臺灣省農業試驗所農藝系,1960。
2、統計書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編,《農業統計年報》。同編者,2000—。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主計室編,《臺灣省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台北:同編者,1946。
臺灣省農林廳統計室編,《臺灣農業年報》。同編者,1947—1999。
臺灣省農林廳編,《臺灣省農林廳編》。同編者,1988—。
3、專書
于景讓,《臺灣之米》。台北:臺灣銀行,1949。
于景讓,《臺灣稻米文獻抄》。台北:臺灣銀行,1950。
中央氣象局,《臺灣七十年來之颱風》。台北:中央氣象局,1974。
中村孝志著,吳密察等編,《荷蘭時代的臺灣研究(上卷) 概說‧產業》。板橋:稻鄉,1997。
中國肥料協會編印,《綠肥作物栽培利用手冊》。南投: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2006。
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委員會編印,《方法示範》。同編者,1971。
中國農業科學院主編,《中國稻作學》。北京:農業出版社,1986。
王友釗編著,《農業生產經濟學》。台北:正中,1966。
王石鵬,《臺灣三字經》。臺文叢162種,1962。
丘逸民,《清代臺灣詩歌的氣候識覺》。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2005。
石萬壽主纂,《永康鄉志》。永康:永康鄉公所,1988。
朱耀沂,《臺灣昆蟲史話(1684-1945)》。台北:玉山社,2005。
何傳坤,《臺灣的史前文化》。新店:遠足文化,2003。
吳永華,《被遺忘的日籍臺灣植物學者》。台中:晨星,1996。
吳永華,《被遺忘的日籍臺灣動物學者》。台中:晨星,1996。
吳政憲,《繁星點點:近代臺灣電燈發展(1895-1945)》。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99。
吳美雲總編輯,《八里十三行史前文化:文化保存—搶救臺灣考古遺址》。台北:漢聲雜誌社,1994。
吳建民總編纂,《臺灣地區水資源史》。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0。
吳瀛濤,《臺灣諺語》。台北:臺灣英文出版社,1983,五版。
呂紹理,《展示臺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台北:麥田,2005。
杜正勝主編,《福爾摩沙:十七世紀的臺灣、荷蘭與東亞》。台北:故宮,2003。
杜正勝編撰,《景印解說番社采風圖》。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8。
李力庸,《日治時期台中地區的農會與米作(1902-1945)》。板橋:稻鄉,2004。
李光周著,尹建中編,《墾丁史前住民與文化》。板橋,稻鄉,1996。
李匡悌,《恆春半島的人文史蹟》。恆春: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2002。
李成章等編,《四十年來臺灣地區稻作生產改進研討會專輯》。台北:黃正華先生農學獎學金基金會,1986。
李登輝,《臺灣農業發展的經濟分析》。台北:聯經,1980。
沈宗瀚,《臺灣之稻米生產與改進》。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54。
沈宗瀚,《臺灣農業之發展》。台北:臺灣商務,1976,三版。
汪呈因編撰,《稻作學與米》。台北:徐氏基金會,1974。
周明德,《臺灣風雨歲月—臺灣的天氣諺語與氣象史》。台北:聯明,1992
周昕,《中國農具史綱暨圖譜》。不詳:中國建材工業,1998。
周昕,《中國農具發展史》。濟南:山東科學技術,2005。
林正慧,《六堆客家與清代屏東平原》。台北:遠流,2008。
邱淵惠,《臺灣牛:影像‧歷史‧生活》。台北:遠流,1997。
柯志明,《米糖相剋─日本殖民主義下臺灣的發展與從屬》。台北:群學,2003。
胡澤學,《中國犁文化》。北京:學苑,2006。
翁佳音,《大台北古地圖考釋》。板橋:台北縣立文化中心,1998。
翁佳音,《荷蘭時代臺灣史的連續性問題》。板橋:稻鄉,2008。
高坂知武主編,楊景文執筆,《一九五二年臺灣省農機具調查報告》。台北:國立臺灣大學農業工程學系,1953。
張文義,《河道、港口與宜蘭歷史發展的關係:以烏石港為例》。永和:富春文化,2003。
張正賢譯著,《稻作學精要》。台北:國立編譯館,1988。
張素玢,《北斗開發史》。北斗:北斗鎮公所,1999。
張素玢,《臺灣的日本農業移民(1909-1945)—以官營移民為中心》。新店:國史館,2001。
張彩泉總編,《臺灣稻作發展史》。南投:臺灣省政府農林廳,1999。
曹永和,《早期臺灣歷史研究》。台北:聯經,1979。
陳文福,《臺灣的地下水》。新店:遠足文化,2005。
陳正之,《古農具舊時情》。台北:漢光文化,1999。
陳正祥,《稻米地理》。台北:敷明農業地理研究所,1951。
陳正祥,《農業地理導論》。台北:敷明產業地理研究所,1960。
陳正祥、楊景文、王啓柱、葉啓章、張鼎芬纂修,《臺灣省通志稿‧卷四‧經濟志農業篇》。台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54。
陳奇祿,《臺灣土著文化研究》。台北:聯經,1992。
陳宗仁,《雞籠山與淡水洋:東亞海域與臺灣早期史硏究(1400-1700)》。台北:聯經,2005。
陳金滿,《臺灣肥料的政府管理與配銷(1945-1953)—國家與社會關係之一探討》。板橋:稻鄉,2000。
陳國彥、楊貴三編纂,《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二‧土地志氣候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5。
陳尊賢、許正一,《臺灣的土壤》。新店:遠足文化,2002。
陳漢光編,《臺灣詩錄(中)》。台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1。
陳慶華主編,《農情覓憶:十五篇扣人心弦的農業故事》。台北:行政業農業委員會,2005。
陳鴻圖,《水利開發與清代嘉南平原的發展》。新店:國史館,1996。
陳鴻圖,《活水利生:臺灣水利與區域環境的互動》。台北:文英堂,2005。
游修齡編著,《中國稻作史》。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5。
舒國治,《窮中談吃》。台北:聯合文學,2008。
華松年,《臺灣糧政史》。台北:臺灣商務,1984。
黃益田編著,《水稻健康管理》。新屋:農委會桃園農改場,2003。
黃雯娟,《宜蘭縣水利發展史》。宜蘭:宜蘭縣政府,1997。
黃潤之,《臺灣之稻作農家經濟》。研叢72種,1959。
楊景文,《農具》。台北:臺灣書店,1957。
楊純明主編,《環境與稻作生產》。霧峰:臺灣農業試驗所,1999。
溫振華,《清代東勢地區的土地開墾》。台北:日知堂,1992。
溫振華,《清代新店地區社會經濟之變遷》。板橋:北縣文化,2000。
農業委員會臺灣農家要覽增修訂三版策劃委員會編著,《臺灣農家要覽‧農作篇(一)》。台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05
臧振華,《臺灣考古》。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9,增訂一版。
臧振華,李匡悌,朱正宜,《先民履跡:南科考古發現專輯》。新營:台南縣政府,2006。
臺灣省台中區農業改良場,《臺灣省台中區農業改良場機關志》。彰化:同著者,1996。
臺灣省糧食局臺南事務所編印,《臺灣省糧食局五十五年度臺南糧區耕耘機深耕競賽簡介》。同編者,1965。
臺灣省農業試驗所編,《作物遺傳資源-未來植物生產的關鍵》。台中:同編者,1997。
臺灣省農業試驗所編,《臺灣省農事試驗所一百年來之試驗研究專刊》。台中:同編者,1995。
劉昭民,《臺灣的氣象與氣候》。台北:常民文化,1996。
劉益昌,《存在的未知:台中地區的考古遺址與史前文化》。豐原:台中縣文化中心,1999。
劉益昌,《淡水河口的史前文化與族群》。八里:十三行博物館,2002。
劉益昌,《臺灣的考古遺址》。板橋:台北縣文化中心,1992。
鄧孔昭,《臺灣通史辨誤》。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1991。
鄭清煥等著,《水稻保護》。台北:農委會動植物防檢局,2002。
盧守耕編撰,《稻作學》。台北:正中書局,1965。
賴青松,《青松e種田筆記:榖東俱樂部》。台北:心靈工坊,2007。
戴寶村,《清季淡水開港之研究》。台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84。
謝美娥,《清代臺灣米價研究》。板橋:稻鄉,2008。
簡榮聰,《臺灣客家農村生活與農具:傳統客家農具與農家生活初探》。台中:中華民國臺灣史蹟研究中心,1991。
顔新珠編著,《打開新港人的相簿》。台北:遠流,1995。
4、期刊論文
〈正條密植器分配給農民〉,《豐年》3:2(1953年1月),頁2。
〈幼苗小株正條密植〉,《豐年》1:2(1951年8月),頁6。
王世慶,〈清代臺灣的米產與外銷〉,《臺灣文獻》9:1(1958年3月),頁15-32。
王世慶,〈清季及日據時期南部臺灣之牛墟〉,《臺灣文獻》20:4(1969年12月),頁34-52。
王世慶,〈談清代臺灣蘭陽地區之農田水利開發史料〉,《臺灣文獻》39:4(1988年12月),頁181-196。
王業鍵,〈近代中國農業的成長及其危機〉,《近代史研究所集刊》7(1978年3月),頁355-370。
王業鍵、黃瑩玨,〈清中葉東南沿海的糧食作物分布、糧食供需及糧價分析〉,《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0:2(1999年6月),頁363-397。
石再添、鄧國雄、黃朝恩、張瑞津,〈濁大流域的聚落分布與地形之相關研究〉,《臺灣文獻》28:2(1977年6月),頁75-93。
江正直,〈農機競賽參觀記〉,《豐年》18:3(1968年2月),頁39。
吳文星,〈八田與一對臺灣土地改良之看法〉,《臺灣師大歷史學報》28(2000年6月),頁159-170。
吳志文、張素貞、盧虎生、蔡國海、范明仁、李長沛,〈臺灣野生稻回顧與新思維〉,《自然保育季刊》57(2007年3月),頁19。
吳志文、盧虎生,〈臺灣野生稻農藝生育性狀及親緣性分析〉,《作物、環境與生物資訊》423(2007年9月),頁215-226。
吳登神,〈千金譜考釋〉,《南瀛文獻》29(1984年6月),頁95-196。
李力庸,〈廉價的技術改良──論日治時期農會的臺米改良事業〉,《萬能學報》21(1999年8月),頁115-132。
李力庸,〈日治時期台中地區的米種改良〉,《台中縣開發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85-323。清水:台中縣文化局,2003。
李力庸,〈改良在來米的阿緱農會(1903-1930)〉,《通識論叢》3(2004年12月),頁47-73。
李力庸,〈由《水竹居主人日記》看日治時期米穀的生產與流通〉,收於台中縣文化局編《水竹居主人日記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49-189。豐原:同編者,2005。
李光周,〈墾丁國家公園所見的先陶文化及其相關問題〉,《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44(1984年10月),頁79-147。
李匡悌,〈從考古遺留論臺灣人的飲食習慣〉,《中國飲食文化》1:1(2005年1月),頁49-98。
李信悟,〈澈底消毒稻種〉,《豐年》12:23(1962年12月),頁10。
李毓中,〈西班牙人在艾爾摩莎〉,收於蕭宗煌、呂理政統籌策劃,《艾爾摩莎:大航海時代的臺灣與西班牙》,頁69-79。台北:國立臺灣博物館,2006。
尚瑞國,〈租佃契約形式、市場競爭與農場經營效率〉,《臺灣土地金融季刊》35:4(1998年12月),頁41-58。
尚瑞國,〈租佃市場環境、生產技術轉變與稻作農場生產力〉,《農業經濟半年刊》73(2003年6月),頁35-65。
林玉茹,〈商業網絡與委託貿易制度的形成—十九世紀末鹿港泉郊商人與中國內地的帆船貿易〉,《新史學》18:2(2007年6月),頁61-102。
林國謙,〈氰氮化鈣之肥料學研究(第二報)〉,《農業研究季刊》1:2(1950年12月),頁1-5。
林清秀,〈臺灣看天田的稻作改良研究-(第一報)〉,《臺灣農業研究》8:2(1959年6月),頁17-28。
邱淵惠,〈臺灣的牛墟—耕牛的交易〉,《臺灣文獻》47:3(1996年9月),頁215-224。
姜善鑫,〈宜蘭的氣候變化〉,收於褚錦婷編輯,《「宜蘭研究」第一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0-35。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1995。
施志汶,〈臺灣史研究的史料運用問題:以清代渡臺禁令為例〉,收於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合編,《臺灣社會文化變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43-84。同編者,2000。
施添福,〈清代臺灣「番黎不諳耕作」的緣由:以竹塹地區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9(1990年6月),頁67-91。
施添福,〈竹塹地區傳統稻作農村的民宅—一個人文生態學的詮釋〉,收於氏著,《清代臺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頁143-169。竹北:新竹縣文化局,2001;1991原刊。
施添福,〈國家與地域社會:以清代臺灣屏東平原為例〉,收於詹素娟、潘英海主編,《平埔族群與臺灣歷史文化論文集》,頁33-112。台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1。
徐保雄,〈預防水稻苗徒長病 徹底做好稻種消毒〉,《花蓮區農情月刊》17(2001年12月),第二版。
康培德,〈十七世紀的西拉雅人生活〉,收錄於詹素娟、潘應海編,《平埔族群與臺灣歷史文化》,頁1-31。台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1。
康培德,〈荷蘭時代蘭陽平原的聚落與地區性互動〉,《臺灣文獻》52:4(2001年12月),頁219-253。
張素貞、黃惠娟、曾清山,〈獻榖田水稻品種台中65 號與e 世代良質米品種〉,《苗栗區農業專訊》22(2003年6月),頁6。
張舉珊,〈本省的在來犁和改良犁〉,《豐年》5:9(1955年5月),頁6-7。
張舉珊,〈應用改良犁的常識〉,《豐年》5:10(1955年5月),頁8-9。
梁庚堯,〈披荊斬棘—新耕地的開發〉,收於劉石吉主編,《民生的開拓》,頁91-141。台北:聯經,1982。
莊能雄,〈宜蘭縣土壤問題與管理對策〉,《花蓮區農業推廣簡訊》4:1(1986年12月),頁6-7。
許毓良,〈清代臺灣的人口估算〉,《興大歷史學報》20(2008年8月),頁75-108。
許賢瑤,〈臺灣分館日本時代臺灣茶葉資料及其價值〉,《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刊》4:4(1998年6),頁99-109。
許賢瑤,〈「臺灣分館日本時代臺灣茶葉資料及其價值」補遺〉,《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刊》6:1(1999年9月),頁119-121。
郭立誠,〈保存本省民俗史料的千金譜〉,《藝術家》60(1980年5月),頁71-73。
陳秋坤,〈十八世紀上半葉臺灣地區的開發〉,《中華文化復興月刊》8:12(1975年12月),頁60-66。
陳秋坤,〈清初臺灣地區的開發(1700-1756):由米價的變動趨勢做若干觀察〉,《食貨月刊》8:5(1978年5月),頁25-37。
陳秋坤,〈臺灣土地的開發(1700-1756)〉,收錄於黃富三、曹永和主編,《臺灣史論叢》第1 輯,頁163-192。台北:眾文圖書公司,1980。
陳偉智,〈「疾病•氣候與噶瑪蘭人」—建構十九世紀宜蘭漢人文化史的一個嘗試〉,《宜蘭文獻》9(1994年5月),頁1-21。
陳國棟,〈清代中葉(約1780~1860)臺灣與大陸之間的帆船貿易—以船舶為中心的數量估計〉,《臺灣史研究》1:1(1994年6月),頁55-96。
陳國棟,〈臺灣的非拓墾性伐林(約1600-1976〉,收於劉翠溶、伊懋可主編,《積漸所至—中國環境史論文集》,頁1017-1061。台北: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1995。
陳霖蒼,〈臺灣高產量水稻田增產原因之分析〉,《臺灣銀行季刊》11:3(1960年9月),頁217-238。
野間晃、王順隆,〈「識丁歌」與「千金譜」──兩本閩南語識字蒙書的比較〉,《臺灣風物》45:2(1995年6月),頁29-82。
曾品滄,〈物競與人擇—荷治與明鄭時期臺灣的農業發展與環境改造〉,《國史館學術集刊》14(2007年12月),頁1-37。
黃克武,〈清代臺灣稻作之發展〉,《臺灣文獻》32:2(1981年6月),頁151-163。
黃真生,〈臺灣水稻第二期作低產之原因〉,收於謝順景,劉大江主編,《臺灣二期作稻低產原因及其解決方法研討會專集》,頁29-36。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1979。
黃應貴,〈農業機械化:一個臺灣中部農村的人類學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6(1978年9月),頁31-78。
楊彥杰,〈清代臺灣大米對福建的輸入—以兵眷米穀為中心〉,《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8:1(1998年2月),頁69-73。
溫振華,〈清代臺灣中部的開發與社會變遷〉,《臺灣師大歷史學報》13(1983年6月),頁253-274。
溫振華,〈清代臺灣漢人的企業精神〉,收於張炎憲、李筱峰、戴寶村編,《臺灣史論文精選》,頁321-355。台北,玉山社,1996;1981原刊。
葉淑真、張棋安,〈臺灣蓬萊種稻作普及之因素〉,《經濟論文叢刊》32:1(2004年3月),頁97-141。
臧振華,〈從考古學看臺灣〉,收於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編輯,《臺灣史十一講》,頁8-33。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6。
臧振華,〈論臺灣的細繩紋陶文化—間論臺灣史前文化來源問題研究的概念和方法〉,《田野考古》1:2(2000年12月),頁1-31。
劉益昌,〈臺灣的考古遺址〉,收於張炎憲、李筱峰、戴寶村編,《臺灣史論文精選》,頁29-42。台北,玉山社,1996。
劉益昌,〈考古學與平埔族群研究〉,收於詹素娟、潘英海主編,《平埔族群與臺灣歷史文化論文集》,頁185-203。台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1。
蔡志展,〈明清臺灣水利開發之時空研究1624-1894〉,《社會科教育研究》3(1998年12月),頁25-95。
蔡志展,〈明清臺灣的水源開發〉,《臺灣文獻》49:3(1998年9月),頁21-73。
蔡承豪,〈日治初期臺灣藍靛業的相關調查〉,《臺灣文獻》53:4(2002年12月),頁95-131。
蔡承豪,〈天降飛蝗—1650年代的臺灣大蝗災〉,《高市文獻》21:2(2008年6月),頁108-127。
蔡承豪,〈戰前澎湖花生的多元運用〉,發表於澎湖縣政府文化局主辦,「狂風烈燄下的澎湖生活—澎湖研究第八屆學術研討會」,2008年11月22~23日。
戴國煇,〈晚清期臺灣農業的概況—藉日本密探及外交官等報告之剖析〉,收於氏著,《臺灣史探微—現實與史實的相互往還》,頁61-83。台北:遠流出版社,2002;1976原刊。
韓家寶,〈荷蘭東印度公司與中國人在大員一帶的經濟關係(1625-1640)〉,《漢學研究》18:1(2000年3月),頁129-152。
鍾漢岳,〈竹製正條密植器〉,《豐年》8:11(1958年6月),頁10。
簡錦忠,〈稻熱病〉,《花蓮區農業推廣簡訊》6:3(1989年6月),頁7-9。
蘇全正,〈台中縣重要文物「沙鹿鎮南勢坑遺址文化層斷面」(灰坑剝取物)〉,《中縣文獻》11(2007年9月),頁311-315。
蘇昌吉,〈再生稻栽培高效率的稻米生產技術〉,《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農技報導》2(1989年6月),頁1-3。
磯永吉,〈稻作講話(五)〉,《臺灣農林》8:5(1954年5月),頁30-33。
磯永吉,〈稻作講話(十一)〉,《臺灣農林》8:11(1954年11月),頁24-28。
磯永吉,〈蓬萊米夜話〉,《臺灣農林》8:5(1954年5月),頁13-17。
5、學位論文
王映皓,〈臺灣出土古稻米粒的初步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大學農藝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任茹,〈臺灣稻作地理研究〉。台北: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6。
朱正宜,〈臺南科學工業園區三抱竹遺址烏山頭期社會之重建:一個社會考古學的實踐〉。台北: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
吳志文,〈臺灣野生稻生育、穀粒外觀、直鏈澱粉及儲藏性蛋白質變異性之研究〉。台北:臺灣大學農藝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
吳秀美,〈二十四節氣在臺灣-「大暑」及「大寒」之探討〉。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1998。
吳政憲,〈新能源時代:近代臺灣電力發展(1895-1945)〉。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
吳健蘭,〈大台北地區原住民聚落分布與地形之相關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地理組碩士論文,2002。
李俊宏,〈東港溪流域水文特性之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林俊霖,〈佳里鎮的開發與社會變遷(1623–1945〉。歸仁:長榮大學臺灣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林慶泓,〈臺灣史前耕墾整地用石器農具發展之研究〉。屏東:屏東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碩士論文,2005。
洪美齡,〈清代臺灣對福建供輸米穀關係之研究—一七二五~一八六0〉。台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79。
胡金印,〈恆春地區農業活動對落山風的調適〉。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2001。
范豪昌,〈1936至1993年臺灣粳稻栽培種產量及農藝性狀對栽植密度之反應〉。台北:國立臺灣大學農藝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徐駿豪,〈唐宋朝代至1950年代龍骨水車的發展與運用:以江蘇為考察重心〉。台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高凱俊,〈路竹地區聚落發展與社會變遷—1945年以前〉。歸仁:長榮大學臺灣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張棋安,〈日治時代臺灣蓬萊種與在來種稻作之比較—蓬萊種稻作之推廣普及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張舉珊,〈電氣耕犁〉。台北:臺灣大學農業工程學系學士論文,1950。
陳光輝,〈臺灣傳統犁耕機具發展之研究〉。屏東:屏東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碩士論文,2002。
陳岫傑,〈臺南縣倒風內海人境化之研究(1624-1911)〉。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陳秋坤,〈十八世紀上半葉臺灣地區的開發〉。台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75。
陳鴻圖,〈嘉南大圳研究(1901-1993)〉。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
曾品滄,〈從田畦到餐桌—清代臺灣漢人的農業生產與食物消費〉。台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
彭慧媛,〈日治前期「殖民臺灣」的再現與擴張-以「臺灣勸業共進會」(1916)為中心之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黃台香,〈台南縣永康鄉蔦松遺址〉。台北: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所碩士論文,1980。
楊慶淦,〈臺灣糖業耕作機具發展與工作原理之研究〉。屏東: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碩士論文,2002。
溫振華,〈清代台北盆地經濟社會的演變〉。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78。
蔡秀娟,〈清代閩粵台偷渡人口問題之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蔡昇璋,〈日治時期臺灣「特別輸出入港」之研究〉。中壢: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鍾世芳,〈技術擴散:以台灣蓬萊米與電腦斷層攝影掃瞄儀的引進與擴散為例〉。台北:國立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硏究所碩士論文,1999。
顧雅文,〈八堡圳與彰化平原人文、自然環境變遷之互動歷程〉。台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二、日文
(一)史料
1、報紙
《大阪每日新聞》
《大阪朝日新聞》
《中外商業新報》
《東京朝日新聞》
《時事新報》
《神戸新聞》
《滿州日日新聞》
《國民新聞》
《漢文臺灣日日新報》
《福岡日日新聞》
《臺灣日日新報》
《臺灣民報》
《讀賣新聞》
2、檔案
〈日露講和條約成リ大詔煥發セラレ內務農商務大臣ヨリ廳府縣ヘ訓諭ノ件〉,《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永久保存,第9卷,1905年11月15日。
〈阿緱廳告示第四號害蟲驅除豫防ニ依リ採取シタル螟卵螟蛾ニ對シ懸賞抽籤ヲ行フ〉,《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永久保存,第21卷,1912年1月26日。
〈阿緱廳告示第十七號害蟲驅除懸賞抽籤施行〉,《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永久保存,第21卷,1912年4月17日。
〈宜蘭廳管內農業牧畜調查報告〉,《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15年保存,第9卷,1896年11月。
〈南投廳告諭第二號產業鹽水撰種及短冊形苗代實施ノ件〉,《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永久保存,第30卷,1904年12月20日。
〈恒春城建設ノ緣由并新開以來ノ情況報告(臺南民政支部)〉,《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乙種永久保存,第16卷,1895年12月25日。
〈農會合併ニ關スル件(告示第百五十三號)〉,《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15年保存,第73卷,1909年10月。
〈農學博士恒藤規隆肥料調查事務囑託ノ件〉,《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永久保存(進退),第3卷,1909年3月1日。
〈彰化廳告諭第一號稻籾鹽水撰勵行ニ關スル件〉,《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永久保存,第29卷,1904年1月7日。
〈彰化廳告諭第四號稻作鹽水撰種ノ實行苗代改良ノ件〉,《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永久保存,第29卷,1904年12月20日。
〈綠肥模範田設置ノ件〉,《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15年追加,第15卷,1908年7月1日。
〈臺中廳訓令第十號農作物害蟲驅除豫防施行及狀況報告手續〉,《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乙種永久保存,第26卷,1902年5月13日。
〈臺北縣殖產調查書類〉,《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乙種永久保存,第25卷,1896年1月22日。
〈臺灣害蟲驅除豫防規則評議會ニ於テ否決〉,《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永久保存(追加),第2卷,1899年8月5日。
〈蝗蟲配除及調查復命〉,《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15年保存,第9卷,1896年11月1日。
〈嘉義廳告諭第七號稻田害蟲驅除ニ關スル件〉,《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乙種永久保存,第29卷,1902年10月4日。
田代安定,〈宜蘭巡回復命書第一綴〉,收藏於臺灣大學圖書館。
3、專書/史料集
ゾーマス・C・フレッチェル著,緒方儀一譯,《泰西農学》。東京:大学南校,1870。
ヂョン・ウヰルソン著,岡田好樹譯,長川新吾校,《英國農業論》。東京:勸農局,1878。
フェスカ,《農業改良論》。東京:農商務省,1888。
大日本農會,《大日本農會成蹟書》。東京:大日本農会,1895。
大園市藏編,《臺灣人物誌》。臺北廳:谷澤書店,1916。
小川琢治,《臺灣諸島誌》。東京:東京地學協會,1896。
山本地榮編輯,《南方の據點.臺灣:寫眞報道》。東京:朝日新聞社,1944。
中井太一郎,《大日本稲作要法》。鳥取:中井益蔵,1896。
中部臺灣共進會協贊會,《中部臺灣共進會誌》。台北:同著者,1926。
永井威三郎,《日本稻作講義》。東京:養賢堂,1926。
内務省勧業寮,《舊勧業寮年報撮要》第一回。東京:同著者,1876。
台中州立農事試驗場,《台中之蓬萊米》。台中州:同著者,1927。
台中州立農事試驗場編,《耕鋤法》。台中州:同編者,1932。
台中廳農會編,《稻育種事業》。台中:同編者,1917-。
台北州,《農產物需給及農家金融調查》。台北:同著者,1924。
台北州,《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台北:同著者,1931。
台北州立農事試驗場,《台北州農事試驗年報 第一號 大正十四年度》。台北:同著者,1927。
末永仁,《蓬萊種米の栽培法》。台中:成田尚,1927。
末永仁,《臺灣米作譚》。台中州:台中州立農事試驗場,1938。
札幌農學校學藝會編,《札幌農學校》。東京:裳華房,1898。
田代安定,《臺東殖產地豫察報文》。台北: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課,1900。
伊能嘉矩,《臺灣文化志》。東京:刀江書院,1928。
池田密太郎,《我か庄の蓬萊米の改善に就て》。嘉義:嘉義郡庶務事務硏究會,1937。
西村榮十郎編,《日本農具圖說》。東京:帝國農會,1913。
村上玉吉編,《南部臺灣誌》。台南:台南州共榮會,1934。
村上直次郎譯註,中村孝志校注,《バタヴィア城日誌》1-3。東京:平凡社,1970-75。
宜蘭廳編,《宜蘭廳志一斑》。台北:成文,1985;1916原刊稿本。
東北帝國大学農科大學,《東北帝國大学農科大學農場演習林植物園 明治43年3月調查》。仙台: 同著者,1912。
林遠里,《米作改良演説筆記》。福島町:福島県内務部,1891。
南部物產共進會協會贊會編,《南部臺灣》。台南:同編者,1911。
屏東苗代組合聯合會,《誘蛾電燈事業成績書》。屏東:同著者,1935。
津田仙,《ホ-イブレンク氏法農業三事》。東京:青山清吉,1874。
津田仙編訳,十文字信介編,《農業新書》。東京:學農社,1879。
相馬禎三郎,《臺灣農業教科書》。台北:新高堂,1914。
酒勾常明,《改良日本米作法》。東京:有隣堂,1887。
益田素平,《稲虫実験録》。福岡:森岡書店,1895。
酒匂常明,《日本肥料全書》。東京:有隣堂,1894,二版。
堀健等,《臺灣ノ害蟲ニ關スル調查》。台北: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1910。
張素玢編注,陳弼毅翻譯,《北斗鄉土調查》。彰化:彰化縣文化局,2003。
船津伝次平,《船津甲部巡回教師演說筆記》。盛岡:岩手県農商課,1887。
鹿又光雄編輯,《始政四十周年記念臺灣博覽會誌》。台北:始政四十周年記念臺灣博覽會協贊會,1939。
新竹廳,《新竹廳誌》。新竹:新竹廳,1906。
農林省農務局編纂,《水稻及陸稻耕種要綱》。東京:大日本農會,1936。
農商務大臣官房文書課,《臺灣產業略誌》。同著者,1895。
農商務省農務局譯,《訂正斯氏農書—冬之部》。東京:甘泉堂,1886。
嘉義廳農會,《第一次米種改良事業》。嘉義:同著者,1916。
福田要,《臺灣の資源と其經濟的價值》。台北:新高堂書店,1921。
臺灣新聞社編,《臺灣實業名鑑》。台中:同編者,1934。
臺灣經世新報社,《臺灣大年表》。台北:臺灣經世新報社,1932。
臺灣農機具統制株式會社,《臺灣製農機具價格表》。台北:同著者,1941。
臺灣總督府編,《臺灣總督府事務成績提要》。台北:同編者,1895~1942。
臺灣總督府編,《臺灣日誌》。台北:南天書局,1994,台北一版。
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水稻品種及其分布面積》。台北:同著者,1924。
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院,《稻の品種及分布面積統計(三)》。台北:同著者,1928。
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農業部,《臺灣農家便覽》。台北:臺灣農友會,1932,增訂五版。
臺灣總督府民政局殖產部,《臺灣產業調查錄》。東京:金城書院,1896。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課,《台北縣下農家經濟調查書》。台北:同著者,1899。
臺灣總督府官房文書課,《臺灣寫真帖》。台北:同著者,1908。
臺灣總督府專賣局,《臺灣總督府專賣事業》。台北:同著者,1923。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移住飛蝗の調查並に驅除顛末》。台北:同著者,1933。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臺灣の米》。台北:同著者,1926。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臺灣之農具》。台北:同著者,1921。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編,《臺灣農業大觀》。台北:同編者,1929。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編,《臺灣農業年報》。台北:同編者,歷年。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原著,國分直一解說,《臺灣之農具》。東京:慶友社,1992;1921原刊。
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臺灣農具圖解》。同著者,1904。
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臺灣重要農作物調查‧普通作物》。台北:同著者,1906。
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臺灣重要農作物調查‧特用作物》。台北:同著者,1906。
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編纂,《臺灣農家便覽》。台北:臺灣農友會,第一—四、六版,1908—1944。
臺灣總督府農業試驗場,《稻作改良法 其一》。同著者,1907。
臺灣總督府警察本署編,陳金田等譯,《日據時期原住民行政志稿》。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
興南新聞社編,《臺灣人士鑑》。同編者,1943。
磯永吉,《水稻內地種》。台北:臺灣總督府中央硏究所,1925。
磯永吉,《臺灣に於ける稻作增收上の一考察》。台北:台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作物學教室,1940。
磯永吉,《臺灣の稻作》。台北:台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作物學教室,1936。
磯永吉,《臺灣產米の發達に就て》。台北:臺灣經濟研究會,1932。
磯永吉,《臺灣稻ノ育種學的研究》。台北: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1928。
磯永吉,《臺灣稻之分類》。台中:台中廳農會,1919。
磯永吉,《增補水稻耕種法講演》。台北:臺灣農會,1944。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臺灣土地慣行一班》。同著者,1905。
臨時臺灣舊習慣調查會第一部著,陳金田譯,《臺灣私法》第一至三卷。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澁谷紀三郎,《看天田ニ關スル試驗成績報告》。台北:臺灣總督府中央硏究所,1925。
澁谷紀三郎,《稻作上厩肥の施用に伴ふ化學肥料の用量に就て》。台北: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1937。
臨時臺灣舊習慣調查會第二部,《調查經濟資料報告》。東京:三秀舍,1905。
橫井時敬,《稲作改良法》。東京:奎文堂,1888。
橫井時敬,《稲作改良法》。東京:奎文堂,1892,二版。
橫井時敬,《重要作物塩水撰種法》。東京:産業時論社,1891。
橫井時敬,《第壹農業時論》。東京:農山漁村文化協会,1976;1905原刊。
鐵道省運輸局編,《米ニ關スル經濟調查》。東京:同編者,1925。
4、期刊雜誌/調查報告
「磯野式深耕犁」,《臺灣農事報》19:12(1925年12月),無頁碼。
〈大農具〉,《臺灣農事報》19:12(1925年12月),頁124-127。
〈本島における深耕犁に關する調查〉,《臺灣農事報》239(1926年11月),頁81-84。
〈竹子湖の蓬萊米原種田〉,《臺灣農事報》274(1929年10月),頁60-61。
〈赤米の調查〉,《臺灣農事報》91(1910年5月),頁66-67。
〈青年會主催競犁會の狀況(臺北)〉,《理蕃の友》第3年1月號(1934年1月),頁11。
〈阿緱廳下に於ける共同苗代組合〉,《臺灣農事報》152(1919年7月),頁1-21。
〈農機具修理班管見記〉,《臺灣農會報》(1942年11月),頁56-62。
〈誘蛾燈座談會〉,《農事電化》9:12(1935年10月),頁10。
〈誘蛾電燈〉,《高雄州時報》69(1934年12月),頁9-11。
〈臺灣米の種類〉,《臺灣協會會報》71(1904年8月),頁37-38。
小田代慶太郎,〈螟虫の驅除預防に就て〉,《臺灣農事報》75(1908年7月),頁1-3。
井街顯,〈積極的選種法に就て〉,《臺灣農事報》61(1911年12月),頁1-4。
石田研,〈本島ニ於ケル綠肥ノ過去現在及將來(續)〉,《臺灣農友會會報》14(1908年1月),頁20-25。
加茂嚴,〈稻の育種〉,《臺灣時報》256(1941年4月),頁100-103。
水野遵著,陳錦榮編譯,〈臺灣行政一斑〉,收於洪敏麟編,《日本據臺初期重要檔案》,頁127-201。台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8;1895原刊。
台中州立農事試驗場,《台中州立農事試驗場農事試驗年報》。同著者,1930—。
台中州立農事試驗場編,《米に關する主なる業績》。台中:同編者,1938。
台中廳農會編,《台中廳農會會報》。同編者,1917-1935。
阿南文夫,〈誘蛾電燈の試驗成績に就て〉,《臺灣農事報》366(1937年5月),頁7-23。
長崎常,〈米之改良〉,《臺灣時報》25(1911年7月),頁47-48。
長崎常,〈臺灣米作增收論〉,《臺灣農事報》182(1922年1月),頁20-34
長崎常,〈臺灣米種改良事業〉,《臺灣時報》42(1923年1月),頁209-215、218。
屏東郡共同苗代組合聯合會,〈一點大螟蛾を中心としたる誘蛾燈に就て〉,《高雄州時報》71(1934年4月),頁34-37。
渡邊正一,〈過石灰ボルドー液による出穗中の稻イモチ病豫防〉,《臺灣農事報》341(1935年4月),頁68-75。
黑澤英一,〈水稻馬鹿苗病豫防試驗成績に就て〉,《臺灣農事會》243(1926年3月),頁52-68。
新渡戶稻雄,〈誘蛾燈使用成績〉,《臺灣農友會報》88(1907年9月),頁39-43。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肥料工業ニ關スル調査〉,《商工彙報》4(1931年1月),頁1-81。
澁谷紀三郎,〈看天田に關する研究〉,《臺灣農事報》119(1916年10月),頁19-28。
藤田國雄,〈臺北廳下綠肥作物(二)〉,《臺灣農會報》114(1916年7月),頁77-80。
藤田國雄,〈臺北廳下綠肥作物(三)〉,《臺灣農會報》115(1916年8月),頁81-82。
藤根吉春,〈內地米を試作すべし〉,《臺灣農事報》51(1908年1月),頁1-2。
(二)近人著作
1、專書
Shouichi Yoshida[吉田昌一]著,村山登等共譯,《稲作科学の基礎》。東京:博友社,1986。
山本有造,《日本植民地経済史研究》。名古屋:名古屋大学出版会,1992。
三好信浩,《横井時敬と日本農業教育発達史》。東京:風間書房,2000。
下中宏編集,《世界大百科事典》14。東京:平凡社,1993。
下村宏,《食糧問題の話》。東京:昭日新聞社,1930。
大豆生田稔,《近代日本の食糧政策:対外依存米穀供給構造の変容》。京都:ミネルウァ書房,1993。
川野重任著,林英彥譯,《日據時代臺灣米穀經濟論》。台北:臺灣銀行,1969。
川嶋良一監修,《百年をみつめ21世紀を考える》。東京:財団法人農林水産技術情報協会,1993。
大澤正昭,《唐宋變革期農業社會史研究》。東京:汲古書院,1996。
天辰克己,《稲作と灌溉—水稲の作り方と水の使い方》。東京:地球,1959。
内田和義,《老農の富国論》。東京:農文協,1991。
中筋房夫,《総合的害虫管理學》。東京:養賢堂,1997。
手打明敏,《近代日本農村における農民の教育と学習-農事改良と農事講習会を通して》。東京:日本図書センタ-,2002。
片岡巖,《臺灣風俗 第1卷(迷信之部)》。台南:臺灣語研究會,1914。
片岡嚴,《臺灣風俗誌(完)》。台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21。
加用信文,《日本農法論》。東京:御茶の水書房,1972。
古島敏雄,《近世日本農業の構造》。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57。
石川理紀之助編,《歴観農話連報告》第6号。山田村:石川理紀之助,1888。
伊東俊太郎等編,《日本人の技術》。東京:硏究社,1977。
江夏英藏,《臺灣米研究》。台北:臺灣米研究會,1930。
西村卓,《「老農時代」の技術と思想—近代日本農事改良史研究》。京都:ミネルヴァ書房,1997。
西尾敏彥,《農業技術を創った人たち》。東京:家の光協会,1999,三版。
池橋宏,《稲作の起源:イネ学から考古学への挑戰》。東京:講談社,2005。
矢野恒太,《新春消息屠蘇危言》。東京:同著者,1919。
佐々木高明,《稲作以前》。東京:日本放送出版協會,1981。
佐々木高明,《東‧南アジア農耕論:燒畑と稻作》。東京:弘文堂,1989。
亞細亞經濟研究所編,《東南アジア稻作技術の系譜》。東京:亞細亞經濟研究所,1961。
岡田謙、神谷慶治編集,《日本農業機械化の分析》。東京:創文社,1960。
岡光夫,《日本農業技術史:近世から近代へ》。京都:ミネルヴァ書房,1988。
岡光夫、飯沼二郎、崛尾尚志編,《稲作の技術と理論》。東京:平凡社,1990。
岡村俊民,《農業機械化の基礎》。札幌:北海道大學圖書刊行會,1991。
岩城龜彥,《臺灣の蕃地開發と蕃人》。東京:東京文教社,1936。
松本要編,《本邦に於ける農業電化發達史》。東京:農事電化協會,1940。
松本要編,《農事電化の現狀》。東京:農事電化協會,1929。
松尾速人編,《菊地六朔翁伝》。菊地六朔翁顕彰会,1970。
牧野輝智編著,《明治大正史第三卷‧經濟篇》。東京:朝日新聞出版社,1930。
金安信吾等編,《農機具名鑑》。東京:近代農業社,1955—。
秋山高志等編,《図録 農民生活史事典》。東京:柏書房,1979。
家永泰光,《犁と農耕の文化—比較農法論の一視點から—》。東京:古今書院,1980。
浜田陽太郎,《近代農民教育の系譜》。東京:東洋館,1973。
涂照彥,《日本帝国主義の台湾》。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1975。
高村直助編,《產業革命》。東京:吉川弘文館,1994。
國分直一著,邱夢蕾譯,《臺灣的歷史與民俗》。台北:武陵,1998,二版。
常岡顕、中藤康俊、山口不二雄編著,《日本農業の地域構造》。東京:大明堂,1980。
嵐嘉一,《犁耕の發達史:近代農法の端緒》。東京:農山漁村文化協會,1977。
森田明,《清代水利社會史の研究》。東京:亞紀書房,1974。
森周六,《犁と犁耕法》。東京:日本評論社,1937。
渡部景俊,《農を支えて:農具の変遷》。秋田:秋田文化出版,1999。
菅洋,《稻:品種改良の系譜》。東京:法政大學出版局,1998。
飯沼二郎,《飯沼二郎著作集》。東京:未來社,1994。
飯沼二郎、崛尾尚志,《農具》。東京:法政大學出版局,1976。
飯沼二郎、須々田黎吉編集《明治農書全集》第十一卷。東京:農山漁村文化協会,1985。
安藤哲,《大久保利通と民業奨励》。東京:御茶の水書房,1999。
坂本多加雄,《明治囯家の建設:1871~1890》。東京:中央公論社,1998。
梅渓昇,《お雇い外国人:明治日本の脇役たち》。東京:日本経済新聞社,1965。
梶原通好,《臺灣農業論》。台北:新高堂書店,1932。
笠原英彥,《大久保利通》。東京:吉川弘文館,2005。
笹本武治,川野重任編,《臺灣經濟總合研究》。東京:アジア經濟研究所發行,1968。
勝部真人,《明治‧大正期における農業技術の革新と農民—広島‧秋田兩縣の比較から—》。東広島市:広島大学文学部,1997。
勝部真人、伴野泰弘,《明治後半期の農政に関する基礎的研究(上)》。広島市:広島大学文学部,2000。
勝部真人、伴野泰弘,《明治後半期の農政に関する基礎的研究(下)》。東広島市:広島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2003。
筑波常治,《農業博物誌》2。東京:玉川大学出版部,1979。
農林水產省農林水產技術会議事務局昭和農技技術発達史編纂委員会編集,《昭和農業技術発達史 第二卷 水田作編》。東京:財団法人農林水產技術情報協会,1993。
徳島県立農業試験場,《徳島県立農業試験場八十年史》。同編者,1983。
增田福太郎,《臺灣の宗教:農村を中心とする宗教硏究》。東京:養賢堂,1939。
薗村光雄,《農業電化》。東京:工業圖書,1937。
鷲山義雄,《去りゆく農具》。会津若松:同著者,1987,改訂版。
2、期刊論文
小野柳一,〈簡易な正條植用定規の作り方〉,《臺灣農事報》298(1931年9月),頁34-38。
中村信夫,〈碑文は語る農政史-15完-老農船津伝次平と内務卿大久保利通〉,《協同組合経営研究月報》387(1985年12月),頁53-69。
田中一二,《臺灣產業總覽》。台北:太陽通信社臺灣支局,1919。
田中耕司、今井良一,〈植民地経営と農業技術―台湾‧南方‧満州〉,收於田中耕司編,《実学としての科学技術》,頁99-137。東京:岩波書店,2006。
池隆肆,〈明治期民間育種者の巡礼余滴〉,《明治農書全集月報》2(1985年10月),頁3-5。
西村卓,〈老農林遠里の「履歴書」正本について〉,《經濟學論叢》54:2(2003年3月),頁1-20。
角長太郎,〈臺灣に於ける米種改良事業に就て〉,《農業經營研究會報》1(1930年5月),頁33-64。
迫田利政,〈本島に於ける馬耕法の實際と競犁會〉,《臺灣畜產會會報》2:7/10/11/12(1939年7月/10月/11月/12月),頁6-17、26-36、50-60、19-36。
伴野泰弘,〈明治農法形成過程における一問題-「稲作論争」前後における塩水選と林遠里法の共生-〉,《農業史研究》23(1990),頁1-13。
伴野泰弘,〈「稲作論争」以前における林遠里法と塩水選の共存:論争に至る空白期の意味〉,《經濟科學》38:2(1991),頁49-58。
佐藤博之,〈恒藤規隆と肥料鉱物調査所 百年史の一こま(5)〉,《地質ニュース》1986年2月号(1986年2月),頁34-45。
児玉正昭,〈共同苗代反対運動について—広島県を素材として〉,《史学研究》126(1975年4月),頁1-20。
宮內次郎,〈赤米研究〉,《臺灣農事報》58(1913年12月),頁33-36。
多田源二郎,〈農事電化の沿革と未來の展望〉,《農事電化》8:4(1934年4月),頁12-20。
鈴木進一郎,〈最近各州農會肥料共同購買事業に就て〉,《臺灣農事報》175(1921年6月),頁1-12。
鈴木進一郎,〈隔靴搔痒の感ある本島農政上の二問題〉,《臺灣農事報》212(1924年7月),頁14-16。
中川技師,〈第4回目の日本1番ヒット〉,《岡山畜產便り》2:11/12(1951年11/12月)。http://okayama.lin.go.jp/tosyo/s261112/tks06.htm [存取日期:2008年1月23日]
末永仁,〈台中州下に於ける內地種米栽培に就て〉,《臺灣農事報》207(1924年2月),頁27-38。
末永仁,〈臺灣に於ける一頭曳犁具に就て〉,《農業經營研究會報》2(1931年3月),頁5-18。
伊藤誠哉,〈稻熱病の防除に就いて〉,《臺灣農會報》1:11(1939年11月),頁2-24。
細野重雄,〈日本農業の機械化(一)、(二)〉,《農業総合研究》3:1/2(1949年1月/4月),頁81-117、105-160。
堤和幸,〈1910年代台湾の米種改良事業と末永仁〉,《東洋史訪》12(2006年3月),頁12-24。
勝部真人,〈明治中期の広島県における「老農」について-安芸郡海田市町三宅家を事例として〉,《芸備地方史研究》137(1982年6月),頁1-15。
勝部真人,〈日露戦後農政と農民―農事改良と農民統合―〉,《日本史研究》326(1989年10月),頁109-133。
磯永吉,(水稻內地種),《臺灣農事報》222(1925年5月),頁1-60。
磯永吉、藤本隅太,〈米の吸水力に關する研究〉,《臺灣農事報》36:11(1940年11月),頁1034-1047。
藤根吉春,〈內地米を試作すべし〉,《臺灣農事報》51(1911年1月),頁1-2。
嵐嘉一,〈橫井農学と塩水選種法〉,《明治大正農政経済名著集月報》17(1976年3月),頁1-4。
鹽見俊二,〈日據時代臺灣之警察與經濟〉,收於臺銀編,《經濟史初集》,頁127-147。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4。
三、西文
(一)史料
Davidson, James W., The island of Formosa, past and present. London: New York : Macmillan ; Yokohama : Kelly & Walsh, 1903.
George Candidius(甘治士)著,葉春榮譯註,〈荷治初期的西拉雅族平埔族〉,《臺灣風物》44:3(1994年9月),頁193-228。
Imbault-Huart, C.著,黎烈文譯 《臺灣島之歷史與地誌》。研叢56種,1959;1885原刊。
José Eugenio Borao Mateo .... [et al.] , Spaniards in Taiwan, Taipei : SMC Publishing, 2001-02.
Le Gendre, C. W.著,周學普譯,〈廈門與臺灣〉,收於臺銀編,《臺灣經濟史九集》,頁138-175。研叢76種,1963。
Mackay, George Leslie(馬偕)著,林晚生譯,《福爾摩沙紀事:馬偕臺灣回憶錄》。台北:前衛,2007。
Mailla著,胡明遠譯,〈臺灣訪問記(1715年)〉,收於臺銀編,《臺灣經濟史五集》,頁124-131。研叢44種,1957。
Montgomery, P. H. S.著,謙祥譯,〈1882-1891年臺灣台南海關報告書〉,收於臺銀編,《臺灣經濟史六集》,頁108-132。研叢54種,1957。
Morse, H. B.著,謙祥譯,〈1882-1891年臺灣淡水海關報告書〉,收於臺銀編,《臺灣經濟史六集》,頁85-107。研叢54種,1957。
Robert L. Jarman ed.,Taiwan Political and Economic Report 1861-1960, UK: Archive Edition Limited, 1997.
W. A. Pickering, Pioneering in Formosa : recollections of adventures among mandarins, wreckers, & head-hunting savages, London : Hurst and Blackett, 1898.
Warren, Pelham著,李美媚譯,〈一八九一年度英國駐臺南領事商務報告〉,《臺灣風物》29:4(1979年12月),117-127。
Wm. Campbell., Formosa under the Dutch: described from contemporary records, London: Kegan Paul, Trench, Trubner & Co., 1903.
江樹生譯,〈蕭壠城記〉,《臺灣風物》35:4(1985年12月),頁80-87。
江樹生譯註,《梅氏日記:荷蘭土地測量師看鄭成功》。台北:漢聲雜誌社,2003。
江樹生譯,《熱蘭遮城日誌》。台南:台南市文化局,2000—。
程紹剛譯註,《荷蘭人在福爾摩莎(1624-1662)》。台北:聯經,2000。
韓家寶,鄭維中譯著,《荷蘭時代臺灣告令集.婚姻與洗禮登錄簿》。台北:曹永和文敎基金會,2005。
黃富三、林滿紅、翁佳音等編,《清末臺灣海關歷年資料》。台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7。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主編;江樹生主譯/註,《荷蘭臺灣長官致巴達維亞總督書信集. 1. , 1622-1626》。台北:南天,2007。
費德廉,羅效德編譯,《看見十九世紀臺灣:十四位西方旅行者的福爾摩沙故事》。台北:如果,2006。
(二)近人著作
Curwen, E. Cecil, Plough and pasture : the early history of farming, New York : Henry Schuman, 1953.
韓家寶著,鄭維中譯,《荷蘭時代臺灣的經濟.土地與稅務》。台北:播種者文化,2002。
Ho, Samuel P. S.,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aiwan, 1860-1970, New Haven :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8.
Hommel, Rudolf P., China at work : an illustrated record of the primitive industries of China's masses, whose life is toil, and thus an account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New York : John Day, 1937.
Incorporated, Grolier, The encyclopedia Americana, Vol.1 (Danbury, Ct.: Grolier, 2000.
Katz, Solomon H., Weaver, William Woys, Encyclopedia of food and culture, New York : Scribner, 2003.
Kenneth F. Kiple, Kriemhild Conee Ornelas eds, The Cambridge world history of food, UK ;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Myers, Ramon H. “Taiwan under Ching Imperial Rule, 1684-1895: The Traditional Economy,” the Journal of the Institute of Chinese Studies of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5 : 2(1972), pp.373-409
Myers, Ramon H.(馬若孟)著,陳其南、陳秋坤譯,《臺灣農村社會經濟發展》。台北:牧童,1979。
Pamela Goyan Kittler, Kathryn P. Sucher, Food and culture, Belmont, CA : Thomson/Wadsworth, 2004, 4th.
Pomeranz, Kenneth (彭慕蘭)、Steven Topik(史蒂夫.托皮克)著,黃中憲譯,《貿易打造的世界—社會、文化、世界經濟,從1400年到現在》。台北:如果,2007。
Rawski, Evelyn Sakakida, Agricultural Change and the Peasant Economy of South Chin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2.
Stephens, Henry, The book of the farm : detailing the labours of the farmer, farm-steward, ploughman, shepherd, hedger, cattle-man, field-worker and dairy-maid, Edinburgh : W. Blackwood, 1844.
Tsin-san Miu eds, A PHOTOGRAPHIC MONOGRAPH ON THE RICE VARIETIES OF TAIWAN, Taipei: TAIW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 1959.
Wang, Yeh-chien. “Food Supply in Eighteenth-Century Fukien,” Late Imperial China 7 : 2 (Dec.1986), pp.8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