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逸雯 |
---|---|
論文名稱: |
鄉國半愁烟:明清鼎革與徐燦、朱中楣的家國書寫 |
指導教授: | 林麗月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17 |
畢業學年度: | 10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94 |
中文關鍵詞: | 明清鼎革 、徐燦 、朱中楣 、陳之遴 、李元鼎 、才女 、遺民 、貳臣 |
DOI URL: |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2025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71 下載:2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明清鼎革向為中國易代研究中備受矚目的課題,其中士人出處及明遺民尤為關注焦點,然而相較於眾多士人的人物研究,女性人物的研究明顯較少。本文選擇的兩位女性個案都是心繫故國但其夫出仕新朝的才女,出身蘇州的徐燦(ca.1617-?),與出身南昌的朱中楣(1622-1672),因她們的丈夫──陳之遴(1605-1666)和李元鼎(1595-1670)在明亡後出仕清朝而在北京相遇,進而相交相知。後因丈夫對宦途的不同選擇,兩人晚年境遇南轅北轍。
本文旨在考察徐燦與朱中楣在鼎革巨變中對家國的態度與心境,故聚焦於與「家變」和「國變」有關的書寫,藉此耙梳這兩位同具遺民情懷的「貳臣」之妻,如何面對甲申之變和入清後的生活,發掘女性親自訴說的聲音。徐燦筆下故國之思的描寫既多且強於朱中楣,而朱中楣的表達則更隱微曲折。從徐、朱二人與其夫婿的互動,可明顯看出她們都比其夫帶有更堅定的隱居之志。透過徐燦與朱中楣的書寫及易代際遇的考察,可映現明清鼎革中知識女性對家國之變的看法和情感,以及所謂「貳臣」家庭中夫妻觀點的差異與互動。由此觀之,身處明清鼎革的知識女性對時代實有敏銳的感知,就本文這兩位個案而言,她們所懷抱的家國之痛絕不亞於士人,知識女性思想情志之主體性,於此亦可見其一斑。
徵引書目
壹、古籍史料
一、政書、檔案
清.張廷玉等撰,《明史》,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97-30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3。
清.清國史館,《欽定國史貳臣表傳》,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館藏清內府朱絲欄寫本。
清.鄂爾泰等奉敕修,《清實錄•第三冊•世祖章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
清.趙爾巽等撰;啓功等點校,《淸史稿》,北京:中華書局,據關外二次本為底本點校,1976-1977。
不著編纂;王鍾翰點校,《清史列傳》,第二十冊,北京:中華書局,1987。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編,《明清史料》,己編,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9。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編,《明清史料》,丙編,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9。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乾隆朝上諭檔》,北京:檔案出版社,1991。
張偉仁主編,《明清檔案》,臺北:中研院史語所出版;聯經印行,1986。
二、文集、筆記、小說等
明.不著撰人,《偏安排日事蹟》,收入《臺灣文獻叢刊》,第301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據舊鈔本點校排印,1972。
明.文秉,《烈皇小識》,收入《臺灣文獻叢刊》,第263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9。
明.王世德,《崇禎遺錄》,收入《中國野史集成》,第28冊,四川:巴蜀書社,據盋山精舍抄本影印,1993。
明.呂坤,《四禮翼》,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115冊,濟南:齊魯書社,據清華大學圖書館藏明呂應菊重刻本影印,1997。
清.王夫之,《永曆實錄》,收入《船山全書》,第十一冊,長沙:嶽麓書社,2011。
清.朱中楣,《亦園嗣響》,收入李元鼎,《石園全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96冊,濟南:齊魯書社,據遼寧省圖書館藏清康熙刻雍正修版印本影印,1997),卷十八。
清.朱中楣,《隨草》,收入李元鼎,《石園全集》,卷十三、十四。
清.朱中楣,《隨草續編》,收入李元鼎,《石園全集》卷十七。
清.朱中楣、李元鼎,《唱和初集》,收入李元鼎,《石園全集》,卷十一、十二。
清.朱中楣、李元鼎,《隨草詩餘》,收入李元鼎,《石園全集》,卷十五。
清.朱中楣、李元鼎,《鏡閣新聲》,收入李元鼎,《石園全集》,卷十六。
清.西亭凌雪,《南天痕》,收入《臺灣文獻叢刊》第76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據清宣統二年(1910)復古社刊本排印,1960。
清.吳兆騫,《秋茄集》,收入《廣州大典》,第三輯,粵雅堂叢書,第4冊,廣州:廣州出版社,據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藏本粵雅堂叢書清道光光緖間南海氏粵雅堂刻本影印,2008。
清.吳偉業,《梅村家藏藁》,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1396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華東師範大學圖書館藏清宣統三年(1911)董氏誦芬室刻本影印,1995。
清.吳騫,《拜經樓詩話》,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1704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上海圖書館藏清嘉慶刻愚谷叢書本影印,1995。
清.李元鼎,《石園全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96冊,濟南:齊魯書社,據遼寧省圖書館藏清康熙刻雍正修版印本影印,1997。
清.李天根,《爝火錄》,收入《臺灣文獻叢刊》,第177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
清.李振裕,《白石山房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243冊,濟南:齊魯書社,據南京圖書館華東師範大學圖書館藏清康熙香雪堂刻本影印,1997。
清.周銘編,《林下詞選》,收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1729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湖南省圖書館藏清康熙十年(1671)刻本影印,1995。
清.徐珂編撰,《清稗類鈔》,北京:中華書局,1984。
清.徐燦,《拙政園詩集》、《拙政園詩餘》,收入嚴一萍編選,《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拜經樓叢書》,臺北:藝文印書館,據清嘉慶吳騫輯刊拜經樓叢書本影印,1965。
清.曹雪芹、高鶚;馮其庸等校注,《紅樓夢校注》,臺北:里仁書局,前八十回以甲戌本、庚辰本為底本,後四十回以程甲本補足,1984。
清.陳子龍,《湘真閣稿》,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1388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南京圖書館藏明末刻本影印,1995。
清.陳之遴,《浮雲集》,《四庫禁燬書叢刊補編》,第75冊,北京:北京出版社,據北京圖書館藏清鈔本影印,2005。
清.陳之遴,《浮雲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97冊,濟南:齊魯書社,據華東師範大學圖書館藏清康熙旋吉堂刻本影印,1997。
清.陳廷焯,《白雨齋詞話》,收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1735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清光緒二十年(1894)刻本影印,1995。
清.陳廷焯編選,《詞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清.陳其元,《庸閑齋筆記》,收入《中國野史集成》,第50冊,成都:巴蜀書社,1993。
清.陳素庵輯訂,《滴天髓輯要》,上海:乾乾書社,1936。
清.陳鼎,《留溪外傳》,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122冊,濟南:齊魯書社,據復旦大學圖書館藏清康熙三十七年自刻本影印,1996。
清.陳維崧;清.冒褒注,《婦人集》,收入《叢書集成初編》,第3401冊,上海:商務印書館,據海山仙館叢書本影印,1936。
清.惲珠,《國朝閨秀正始續集》,清道光十六年(1836)紅香館刻本,哈佛燕京圖書館明清婦女著作網站http://digital.library.mcgill.ca/mingqing/search/results-work.php(檢索日期:2016/03/31)。
清.揆敘輯,《歷朝閨雅》,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第十輯.第30冊,北京:北京出版社,據清康熙刻本影印,1997。
清.曾燠輯,《江西詩徵》,收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1688-169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復旦大學圖書館藏清嘉慶九年(1804)賞雨茅屋刻本影印,1995。
清.葛虛存編;琴石山人校定;馬蓉點校,《清代名人軼事》,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4。
清.董潮,《東皋雜鈔》,收入《叢書集成初編》,第2963冊,上海:商務印書館,據藝海珠塵本排印,1936。
清.熊文舉,《侶鷗閣近集》,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120冊,北京:北京出版社,據首都圖書館藏清康熙刻本影印,2000。
清.談遷著;張宗祥校點,《國榷》,北京:中華書局,1958。
清.譚獻輯,《篋中詞》,收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173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清光緒八年(1882)刻本影印,1995。
清.顧炎武,《聖安本紀》,收入《臺灣文獻叢刊》,第183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
謝光正、范金民編,《明遺民錄彙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5。
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全清詞編纂委員會編,《全清詞•順康卷》,北京:中華書局,2002。
張宏生主編,《全清詞.順康卷補編》,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8。
民國.施淑儀輯,《清代閨閣詩人微略》,臺北:臺聯國風,1970。
民國.徐世昌輯,《晚晴簃詩匯》,收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1629-163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民國十八年(1929)退耕堂刻本影印,1995。
三、地方志、宗譜
清.于成龍等修;清•杜果陳名等纂,《康熙江西通志》,收入《中國地方志集成》,南京:鳳凰出版社,據清康熙22年(1682)刻本影印,2009。
清.周樹槐等纂修,《吉水縣志》,收入《中華方志叢書•華中地方.江西省》,第766號,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清道光五年(1825)刻本影印,1989。
清.金鰲等纂修,《海寧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浙江省》,第516號,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清乾隆三十年(1765)刊本影印,1983。
清.許傅霈等原纂;朱錫恩等續纂,《海寧州志稿》,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浙江省》,第562號,臺北:成文,據民國十一年(1922)排印本影印,1983。
清.陳賡笙,《海寧渤海陳氏宗譜》,收入國家圖書館地方志家譜文獻中心編,《清代民國名人家譜選刊續編》,第72冊、第75冊、第76冊,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
清.戰魯村修,《海寧州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浙江省》,第591號,臺北:成文,據清乾隆四十(1775)修道光二十八年(1848)重刊本影印,1983。
民國.吳秀之等修;曹允源等纂,《吳縣志》,收入《中華方志叢書.華中地方.江蘇省》,第18號,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民國22年鉛字本影印,1970。
貳、今人論著
一、中文
(一)專書
大木康,《冒襄和影梅庵憶語》,臺北:里仁書局,2013。
大木康著;周保雄譯,《明末江南的出版文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孔定芳,《清初遺民社會:滿漢異質文化整合視野下的歷史考察》,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
王立堅,《清代才媛文學之文化考察》,臺北:文津出版社,2006。
王成勉,《氣節與變節:明末清初士人的處境與抉擇》,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2012。
王汎森,《執拗的低音:一些歷史思考方式的反思》,臺北:允晨文化,2014。
史景遷(Jonathan Dermot Spence),《前朝夢憶:張岱的浮華與蒼涼》,臺北:時報,2009。
衣若蘭,《史學與性別:「明史•列女傳」與明代女性之建構》,太原:山西出版集團•山西教育出版社,2011。
何冠彪,《生與死:明季士大夫的抉擇》,臺北:聯經,1997。
何冠彪,《明末清初學術思想之研究》,臺北:學生書局,1991。
余英時,《陳寅恪晚年詩文釋證》,臺北:東大,2011。
吳 晗、費孝通等著,《皇權與紳權》,上海:觀察社,1948。
李 瑄,《明遺民群體心態與文學思想研究》,四川:巴蜀書社,2009。
李孝悌,《戀戀紅塵:中國的城市、欲望與生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周紹明(Jospeh P. McDermott)著;何朝輝譯,《書籍的社會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周遠廉,《清帝列傳3•順治帝》,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
周遠廉、趙世瑜,《清帝列傳(附冊)•皇父攝政王多爾袞》,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
林宜蓉,《舟舫、療疾與救國想像──明清易代文人文化新探》,臺北:萬卷樓,2014。
林麗月,《奢儉.本末.出處──明清社會的秩序心態》,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2014。
胡文楷,《歷代婦女著作考》,臺北:鼎文書局,1973。
胡曉真,《才女徹夜未眠:近代中國女性敘事文學的興起》,臺北:麥田,2003。
胡曉真主編,《世變與維新──晚明與晚清的文學藝術》,臺北:中研院文哲所籌備處,2001。
孫康宜,《古典與現代的女性闡釋》,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8。
孫康宜著;李奭學譯,《陳子龍柳如是詩詞情緣》,臺北:允晨文化,1992。
高彥頤(Doroyhy Ko),《閨塾師: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
張 杰,《熟悉的陌生人:明清江南社會才女群體現象的社會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
張仲謀,《明詞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張懷珍,《清代女詞人選集》,臺北:文史哲,1994。
曼素恩(Susan Mann)著,楊雅婷譯,《蘭閨寶錄:晚明至盛清時的中國婦女》,臺北:左岸,2005。
曼素恩著;羅曉翔譯,《張門才女》,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
梁乙真編,《清代婦女文學史》,臺北:中華書店,1958。
陳永明,《清代前期的政治認同與歷史書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陳邦炎、葉嘉瑩,《清詞名家論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6。
陳邦炎主編,《十大才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陳寅恪,《柳如是別傳》,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
程郁綴,《徐燦詞新釋輯評》,北京:中國書店,2003。
華 瑋,《明清婦女之戲曲創作與批評》,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03。
黃嫣梨,《月痕休到深深處──徐燦詩詞注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黃嫣梨,《清代四大女詞人──轉型中的清代知識女性》,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2。
葉高樹,《降清明將研究(一六一八-一六八三)》,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專刊第23種,1993。
葉高樹,《清朝前期的文化政策》,臺北:稻鄉,2002。
葉嘉瑩,《風景舊曾諳:葉嘉瑩談詩論詞》,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熊秉真,《童年憶往》,臺北:麥田,2000。
趙 園,《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趙 園,《家人父子──由人倫探訪明清之際士大夫的生活世界》,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
趙 園,《想像與敘述》,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
劉 剛,《清初流人陳之遴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
劉 萱,《清初貳臣詞人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
劉詠聰,《女性與歷史──中國傳統觀念新探》,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
劉詠聰,《才德相輝:中國女性的治學與課子》,香港:三聯書店,2015。
劉詠聰,《德・才・色・權:論中國古代女性》,臺北:麥田,1998。
鄧紅梅,《女性詞史》,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
謝國楨,《明清之際黨社運動考》,北京:中華書局,1982。
鍾慧鈴,《清代女詩人研究》,臺北:里仁書局,2000。
(二)學位論文
王慧瑜,《明末清初江南才女身世背景之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何嘉陵,《徐燦詞探論》,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9。
吳佩貞,《從青樓到閨閣的文學跨越─以柳如是與徐燦為例》,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4。
吳智琪,《徐燦及其作品研究》,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
李欣錫,《錢謙益明亡以後詩歌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8。
李財福,《清代六家閨秀詞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
汪德方,《明清易代之際女遺民形象的書寫與建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
沈婉華,《徐燦《拙政園詩餘》研究》,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
林佳怡,《明末清初女性亂離詩研究》,臺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所碩士論文,2008。
林祐伊,《龔鼎孳出仕三朝之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邱芸怡,《清才自撰蕉園史──清初閨秀、結社與性別書寫》,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
洪怡姿,《李清照詞與徐燦詞比較研究》,臺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
凌培穎,《清代女性詞之超越研究──以六家閨秀詞為例》,屏東:國立屏東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
高雅婷,《明末清初女遺民詩人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
張朝舜,《馮銓(1595-1672年)官宦生涯的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
曹 月,《明末清初女文人朱中楣研究》,南京:南京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 2014。
黃色芬,《華北仕清漢官與明遺民的出處》,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97。
管珮文,《記憶與實踐:清帝東巡》,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5。
謝愛珠,《賢媛之冠──商景蘭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羅慶綦,《明清之際查繼佐(1601-1676)的忠節觀及其出處》,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蘇淑娟,《身閱鼎革的女性──徐燦的生命歷程(1612-1694)》,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2007。
饒芷瑄,《陳之遴、徐燦夫婦生平及其詩詞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
(三)論文
丁憶如,〈論男子選評女性詩作的得與失──從《閨秀詩評》到《名媛詩歸》的觀察〉,《國文學誌》,27期(彰化,2013.12),頁237-271。
孔定芳,〈「博學鴻儒科」與晚年顧炎武〉,《學海》,第3期(南京,2006.05),頁49-53。
孔定芳,〈明遺民的群體身份認同與群體聚合〉,《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0卷第1期(武漢,2010.01),頁74-79。
孔定芳,〈清初明遺民的身份認同與意義尋求〉,《歷史檔案》,2006年第2期(北京,2006.05),頁44-54、71。
孔定芳,〈論明遺民之生計〉,《中國經濟史研究》,第4期(北京,2012.12),頁37-49。
文革紅,〈清代閨秀詞的代表〉,《理論觀察》,2004年第4期(齊齊哈爾,2004.06),頁87-88。
王成勉,〈再論明末士人之抉擇──近二十年的研究與創新〉,收入《全球化下明史研究之新視野論文集(一)》,臺北:東吳大學歷史學系,2007,頁231-242;亦收入氏著,《氣節與變節:明末清初士人的處境與抉擇》,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2012,頁15-31。
王成勉,〈明末士人之抉擇──論近年明清轉接時期之研究〉,《食貨月刊復刊》第15卷第9、10期(臺北,1986),頁65-75;亦收入氏著,《氣節與變節:明末清初士人的處境與抉擇》(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2012),頁1-14。
王汎森,〈清初士人的悔罪心態與消極行為──不入城、不赴講會、不結社〉,收入《國史浮海開新錄:余英時教授榮退論文集》,臺北:聯經,2002,頁367-418。
王振邦,〈蒼天瘁仕難──王鐸主體身份認同之位移探究〉,《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32期(臺中,2016.06),頁91-121。
王曖玲,〈「磈壘怎消醫怎識,惟將痛苦付汍瀾」──吳偉業、黃周星劇作中之「存在」焦慮與自我救贖〉,《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9期(臺北,2011.09),頁41-102。
王璦玲,〈曲盡真情,由乎自然──論李贄《琵琶記》評點之哲學視野與批評意識〉,《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7期(臺北,2005.09),頁45-89。
王璦玲,〈記憶與敘事:清初劇作家之前朝意識與其易代感懷之戲劇轉化〉,《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4期(臺北,2004.03),頁39-103。
丘文豪,〈清初忠君觀──以陳鼎《留溪外傳》為例〉,《歷史教育》,第19期(臺北,2012.12),頁163-183。
衣若蘭,〈「天下之治自婦人始」:試析明清時代的母訓子政〉,收入《中國婦女史論集》,第九集(新北:稻鄉,2011),頁111-137。
衣若蘭,〈女性「名」分與清初傳記書寫論辯〉,《新史學》,26卷1期(臺北,2015.03),頁59-104。
吳志鏗,〈傅山:清初明遺民的個案研究〉,《師大歷史學報》,第16期(臺北,1988),頁63-89。
吳幅員,〈「石匱書後集」後記──略考明遺民張岱及其所著「石匱書」〉,《東方雜誌》第10卷第12期(臺北,1977),頁25-29。
巫仁恕,〈逃離城市:明清之際江南城居士人的逃難經歷〉,《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83期(臺北,2014.03),頁1-46。
李 瑄,〈明遺民與仕清漢官之交往〉,《漢學研究》,26卷2期(臺北,2008.06),頁131-162。
李 瑄,〈清初五十年間明遺民群體之嬗變〉,《漢學研究》,23卷1期(臺北,2005),頁291-324。
李 瑄,〈豪傑:明遺民群體的人格理想〉,《浙江學刊》,2007卷5期(杭州,2007.09),頁98-106。
李小榮,〈夫唱婦隨:明清過渡時期李元鼎和朱中楣夫妻的詩歌唱和〉,收入曹虹、蔣 寅、張宏生編,《清代文學研究集刊》,第五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2),頁144-160。
李孝悌,〈士大夫的逸樂──王士禎在揚州(1660-1665)〉,《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6本1分(臺北,2005.03),頁81-116。
李孝悌,〈桃花扇底送南朝──斷裂的逸樂〉,《新史學》,17卷3期(臺北,2006.09),頁1-59。
李惠儀,〈女英雄的想像與歷史記憶〉,《嶺南學報》,復刊號(第一、二輯合刊)(香港,2015.03),頁85-108。
李惠儀,〈性別與清初歷史記憶──從揚州女子談起〉,《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7卷第2期(總第14期)(臺北,2010.12),頁289-344。
李惠儀,〈明末清初流離道路的難女形象〉,收入漢學研究中心,《空間與文化場域:空間移動之文化詮釋》(臺北:國家圖書館,2009),頁143-186。
李惠儀,〈明清之際的女子詩詞與性別界限〉,收入方秀潔(Grace S. Fong)、魏愛蓮(Ellen Widner)編,《跨越閨門:明清女性作家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頁173-199。
李惠儀,〈禍水、薄命、女英雄──作為明亡表徵之清代文學女性群像〉,收入胡曉真主編,《世變與維新──晚明與晚清的文學藝術》(臺北:中研院文哲所籌備處,2001),頁301-326。
杜維運,〈錢謙益其人及其史學〉,《書目季刊》,第10卷第1期(臺北,1976.06),頁41-46。
汪榮祖,〈文筆與史筆──論秦淮風月與南明興亡的書寫與記憶〉,《漢學研究》,29卷1期(臺北,2011.03),頁189-224。
孟 森,〈海寧世家〉,收入氏著,《明清史論著集刊續編》(北京:中華書局,1986),頁318-348。
岡本さえ著;王成勉譯,〈貳臣論〉,收入王成勉,《氣節與變節:明末清初士人的處境與抉擇》(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2012),頁59-110;原收入《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68期(東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1976.03),頁101-177。
林宜蓉,〈不入城之旅:明清之際遺民徐枋的身分認同與生命安頓〉,《明代研究》,20期(臺北,2013.06),頁59-98。
林麗月,〈故國衣冠:鼎革易服與明清之際的遺民心態〉,《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30期(臺北,2002.06),頁39-56。
林麗月,〈萬髮俱齊:網巾與明代社會文化的幾個面向〉,《臺大歷史學報》,第33期(2004.06),頁133-160。
胡曉真,〈藝文生命與身體政治──清代婦女文學史研究趨勢與展望〉,《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十三期(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5),頁27-64。
孫克寬,〈談遷與吳梅村〉,《大陸雜誌》,第50卷第3期(臺北,1975.03),頁44-47。
孫康宜,〈末代才女的「離亂」詩〉,收入氏著,《文學的聲音》(臺北:三民書局,2001),頁41-71。
孫康宜撰;馬耀民譯,〈明清女詩人選集及其採輯策略〉,《中外文學》,23卷2期(臺北,1994.07),頁27-61。
孫康宜撰;謝樹寬譯,〈柳是和徐燦:陰性風格或女性意識?〉,《中外文學》,22卷6期(臺北,1993.11),頁8-25;補正更改後以篇名〈陰性風格或女性意識?──柳是和徐燦的比較〉,收入氏著,《古典與現代的女性闡釋》(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8),頁110-133。
孫慧敏,〈天下興亡,「匹夫」之責?──明清鼎革中的夏家婦女〉,《臺大歷史學報》,29期(臺北,2002.06),頁63-85。
徐志平,〈杜濬與龔鼎孳之交遊及其心靈衝突研究〉,《興大中文學報》,第17期(臺中,2005.06),頁241-259。
涂豐恩,〈明清書籍史的研究回顧〉,《新史學》20卷1期(台北,2009),頁181-215。
袁光儀,〈道德或反道德?──李贄及其「童心說」的再詮釋〉,《臺北大學中文學報》,第2期 (臺北,2007.03),頁155-185。
高彥頤,〈「空間」與「家」──論明末清初婦女的生活空間〉,《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3期(臺北,1995.08),頁21-50。
張 兵,〈清初山左遺民詩群的分布態勢與創作特徵〉,《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8卷第3期(蘭州,2001),頁13-20。
張 兵,〈清初關中遺民詩群的構成與王弘傳、李伯的詩歌創作〉,《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8卷第3期(蘭州,2000),頁135-140。
張 毅,〈歷人間滄桑,忘雲捲雲舒──清初女詞人徐燦生平考〉,《龍巖師專學報》,第18卷第1期(龍巖,2000.03),頁11-13。
曹 月,〈荒城處處傷離黍,舊燕飛飛覓畫梁——論朱中楣詩詞中的「家國之思」〉,《文教資料》,2013年第29期(總第625期)(南京,2013),頁46-48。
陳水雲,〈杜濬與清初遺民詩學〉,《黃岡師範學院學報》,第22卷第1期(黃岡,2002),頁55-59。
陳永明,〈乾隆《貳臣傳》立傳原則平議〉,《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84卷4期(臺北,2013.12),頁753-784。
陳永明,〈鼎革困局下的政治抉擇:論明清易代之際北都明臣的降清〉,《九州學林》,第32輯(上海,2013),頁57-75。
陳邦炎,〈評介女詞人徐燦及其拙政園詞〉,收入葉嘉瑩、陳邦炎,《清詞名家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1),頁1-29。
曾惠仙,〈徐燦作品中的夫妻之情探析〉,《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49期(香港,2009),頁253-276。
黃毓棟,〈明遺民家庭對出處的安排──寧都魏氏個案研究〉,《漢學研究》,22卷2期(臺北,2004.12),頁387-419。
黃嫣梨,〈從徐燦到呂碧城:清代婦女思想與地位的轉變〉,收入氏著,《妝臺與妝臺以外──中國婦女史研究論集》(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9),頁104-121。
黃麗君,〈「殉節」乎?「殉國」乎?──明清之際馬家婦女的死難〉,《中正歷史學刊》,第8期(嘉義,2006),頁271-289。
楊中薇,〈玩物和遺民意識的形塑:論吳偉業的《秣陵春》〉,《戲劇研究》,第16期(臺北,2015.07),頁51-81。
葉高樹,〈乾隆時代官修史書的教化功能──兼論乾隆皇帝統御漢人的策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22期 (臺北,1994.06),頁171-199;亦收入氏著,《清朝前期的文化政策》(臺北:稻鄉,2002),頁156-177。
雷邁倫(Maureen Robertson)著;趙穎之譯,〈明清中國統治階級女性的文學創作以及「小眾文學」(Minor Literature)的出現〉,收入方秀潔、魏愛蓮編,《跨越閨門:明清女性作家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頁333-344。
趙宣竹,〈女詞人朱中楣《石園隨草詩餘》研究〉,《雲夢學刊》,第36卷第4期(岳陽,2015.07),頁112-118。
趙雪沛,〈清疏曠放的林下風致──明宗室女詞人朱中楣詞初探〉,《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1卷第4期(北京,2004.07),頁132-140。
趙雪沛,〈關於女詞人徐燦生卒年及晚年生活的考辨〉,《文學遺產》,2004年第3期(上海,2004.05),頁95-100、160。
劉 麗,〈甲申之際明朝士人心態與選擇〉,《北方論叢》,2009年第一期(哈爾濱,2009.01),頁86-90。
劉詠聰,〈清代女性課子書舉要〉,《東海中文學報》,第20期(臺中,2008.07),頁187-216。
劉詠聰,〈清初四朝女性才命觀管窺〉,收入《中國婦女史論集》,第三集(臺北:稻鄉,1993),頁121-162。
劉靜貞,〈歷史的重讀與再現──古代經典《列女傳》的通識意涵〉,《通識教育季刊》,第4卷第3期(高雄,1997.09),頁111-126。
潘承玉,〈清初詩壇中堅:遺民─性情詩派〉,《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卷5期(上海,2004.09),頁82-87。
蔡祝青,〈三言二拍中男女扮裝之性別與文化意義〉,《婦女與兩性學刊》,第12期(臺北,2001.06),頁1-38。
鄭培凱,〈天地正義僅見於婦女──明清的情色意識與貞淫問題(續完)〉,收入《中國婦女史論》,第四集(臺北:稻鄉,1995),頁253-272。
鄭培凱,〈天地正義僅見於婦女──明清的情色意識與貞淫問題〉,收入《中國婦女史論集》,第三集(臺北:稻鄉,1993),頁97-119。
蕭義玲,〈李贄「童心說」的再詮釋及其在美學史上的意義〉,《東華人文學報》,第2期(花蓮,2000.07),頁169-187。
蕭鴻鳴,〈清初遺民書畫家朱容重諸問題及其作品〉,《江西社會科學》,第11期(南昌,2001),頁85-89。
賴惠敏,〈明末清初士族的形成與興衰──若干個案的研究〉,收入中央大學共同科編,《明清之際中國文化的轉變與延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頁377-438。
鮑家麟,〈明末清初的蘇州才女徐燦〉,收入《中國婦女史論集》,第五集(臺北:稻鄉,2001),頁213-214。
謝正光,〈清初的遺民與貳臣:顧炎武、孫承澤、朱彝尊交遊考論〉,《漢學研究》,第17卷第2期(臺北,1999),頁31-60。
謝正光,〈顧炎武、曹溶論交始末──明遺民與清初大吏交遊初探〉,《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4期(香港,1995),頁205-222。
謝正光,〈顧炎武與清初兩降臣──程先貞、史可程交遊考論〉,《故宮學術季刊》第15卷第3期(臺北,1998),頁129-143+左8-9。
鍾慧玲,〈期待、家族傳承與自我呈現──清代女作家課訓詩的探討〉,《東海中文學報》,第15期(臺中,2003.07),頁177-204。
韓恒煜,〈陳名夏「南黨」案述略〉,收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編,《清史論叢》,第七輯(北京:中華書局,1986),頁151-165。
魏愛蓮(Ellen Widmer)撰;趙穎之譯,〈重拾過往──1636年至1941年間的女性編者和女性詩歌〉,收入方秀潔、魏愛蓮編,《跨越閨門:明清女性作家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頁79-103。
魏愛蓮撰;劉裘蒂譯,〈十七世紀中國才女的書信世界〉,《中外文學》,22卷6期(臺北,1993.11),頁57-81。
嚴志雄,〈體物、記憶與遺民情境──屈大均一六五九年詠梅詩探究〉,《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1期(2002.09),頁43-87。
蘇淑娟,〈身閱鼎革的女性:徐燦的生命軌跡〉,《史匯》,第9期(桃園,2005.09),頁1-16。
(四)電子資源
「內閣大庫檔案」資料庫,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及建置(使用版本為授權版):http://archive.ihp.sinica.edu.tw/mctkm2/index.html
中國國家公園網─蘇州古典園林:http://www.gjgy.com/szyl_trad.html(檢索日期:2016/03/30)
明清婦女著作數據庫,美國麥基爾大學及哈佛燕京圖書館合作建置:http://digital.library.mcgill.ca/mingqing/chinese/index.php
二、英、日文
(一)專書
Chow, Kai-wing. "Publishing, Culture and Power in Early Modern China," Stanford : Stanford University, 2007.
Li, Wai-Yee. " Women and National Trauma in the Late-Imperial Chinese Literature, " Cambridge :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14.
(二)論文
Sun Chang, Kang-I. "Wang Shizhen (1634-1711) and the New Canon(王士禛與文學新典範), " 《清華學報》,37卷1期(新竹,2007.06),頁305-320。
Langlois, John D. "Chinese Culturalism and the Yuan Analogy: Seventeenth-Century Perspectives."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40, No.2 (December, 1980), pp.355-398.
Li, Xiao-Rong. ""Singing in Dis/Harmony" in Times of Chaos: Poetic Exchange between Xu Can and Chen Zhilin During the Ming-Qing Transition(不和諧的唱和:明清之際徐燦與陳之遴的詩歌唱和), " 《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19期(臺北,2011.12),頁215-254。
Lu, Tina. "Fictional Family Reunions, "in Trauma and Transcendence in Early Qing Literature, pp. 310-44. 此文亦收入Tina Lu, "Accidental Incest, Filial Cannibalism, and Other Accidental Encounters in Late Imperial Chinese Literature, "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08.
Mann, Susan. "What Can Feminist Theory Do for the Study of Chinese History? A Brief Review of Scholarship in the U.S., " Research on Women in Modern Chinese History, no. 1 (June 1993), pp. 241-256.
Mote, Frederick W. "Confucian Eremitism in the Yuan Period" in Arthur F. Wright ed., The Confucian Persuasion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0), pp. 202-240.
福本雅一,〈吳偉業的挫折〉,收入《吉川博士退休紀念中國文學論集》 (東京:筑摩書房,1968),頁683-702。